职业危害事故分析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1. 引言本文件旨在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以帮助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2. 范本内容2.1 监测与检测目的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目的是:- 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2 监测与检测方法本次监测与检测将基于以下方法进行:1. 实地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巡查,了解各个作业区域的情况;2. 采样分析:采集空气、水、土壤等样本,并送实验室进行分析;3. 个人监测:通过佩戴个人监测仪器,收集相关指标数据。

2.3 监测与检测范围本次监测与检测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细菌等指标;- 水质监测:包括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 噪音监测:评估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其他特定危害因素的监测。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到的监测与检测数据将经过以下步骤的分析:1.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分布等情况;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5 结果报告与建议根据监测与检测结果,将形成一份结果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监测与检测数据分析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评估;- 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或控制措施。

3.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帮助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能够帮助保障员工的健康,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适用于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情境。

职业危害有害因素的分析标准范本

职业危害有害因素的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8590 职业危害有害因素的分析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职业危害有害因素的分析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粉尘本项目粉尘主要为电焊烟尘和铝合金及其他金属粉尘, 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 采用查表法进行定级评价。

物理因素本项目拟选设备及防护措施与类比工程资料相似, 依据《噪声作业分级》(LD80?5) , 本项目噪声作业分级为: 零件加工和打磨岗位为Ⅰ级, 其他岗位为0 级, 喷漆烤漆房采用燃气燃烧加热热风对流形式, 由室体、加热换热系统、热风循环系统等组成, 室内温度可自动控制在80℃左右, 在作业人员室外控制仪表操作处进行检测, WBGT指数平均值为2814℃, 累计接触高温的时间< 2h, 预测在高温季节时本项目高温作业分级在Ⅰ级以下。

职业病防护措施评价在调漆间、喷漆烤漆房安装通风排毒装置; 打磨室安装通风除尘系统; 钣金车间采取集中管理, 在焊接区拟设焊烟净化器, 安装吸声设施。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范本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范本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范文(二篇)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范文(二篇)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范文一、引言建筑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支撑。

然而,与其密切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建筑业工作的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安全健康危害,因此,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辨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环境、建筑材料及设备、人员工作行为三个方面,对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进行辨识和分析。

二、施工现场环境1. 噪音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噪音,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的噪音。

这些噪音对工人的耳朵造成伤害,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易导致耳聋等职业病。

因此,采取降噪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 粉尘在建筑现场,常常会有破碎、砂浆搅拌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飞扬。

这些粉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石棉、硅尘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损害。

因此,施工现场应配备适当的防尘设备,如口罩、防尘面具等。

3. 温度和湿度夏季的高温和湿度对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易产生中暑、脱水等问题。

因此,建筑工地应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通风设施,以保证工人的工作环境合理温度和湿度。

4. 排水和堆放物料建筑工地常常有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料需要处理,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建筑工地应设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并定期清理和处理废弃物料,以维护工人的工作环境。

三、建筑材料及设备1. 有害材料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使用一些有害物质,如铅、石棉等。

这些物质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

2. 使用设备建筑工地上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搅拌机等需要经过严格操作和维护,否则会引发事故。

同时,这些设备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因此,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工人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高处作业建筑工地上常常有高处作业的需求,例如搭建脚手架、安装幕墙等。

高处作业容易引发坠落等事故,对工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标准版本(3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标准版本(3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标准版本为了规范矿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处置1、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牌版、通信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冲洗设备;2、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3、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4、发生事故后,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5、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抢险;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7、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8、配合上级行政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9、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事故分析报告;10、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部门,矿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进行通报;11、职业病防治科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报告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二、事故汇报1、生产现场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报后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

2、接到重伤以上和一级非伤亡事故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职业卫生科研究决定后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害程度以及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断等。

4、事故报告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和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一经查清,除责成补报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5、凡工作范围内的人身伤害,无论是否构成工伤级别,均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安全科。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一、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二、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三、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四、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3.3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
五、辽宁省阜新市“5.23”特别大道路交通事故 六、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6.21”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
辽宁省阜新市“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10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在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3人死亡、 24人受伤。 事发当日,一辆号牌为蒙F18597(挂车号牌为蒙F3806挂)的半挂 货车(个体运营户,驾驶室乘3人,载货核载33t、实载57.32t),自鞍山市驶往内 蒙古兴安盟,因在沈通高速公路错过出口,驶入长深高速公路后,进入阜新市境内 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306km处的彰武服务区,该车后掉头逆行,与天津市长途汽 车公司一辆号牌为津AB2626的星凯龙牌卧铺大客车(核载36人、实载54人,含1 名婴儿)相撞,导致两车起火燃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指出,事故的直接 原因为蒙F18597半挂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超载逆向行驶,而大客车严重超员,则是 造成事故后果扩大的原因。
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共有261人作 业,事发后108人安全升井,剩下的153人被困井下。后来经过全力抢险,115人获救, 38 人遇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
王家岭矿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有限 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t/a,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 计划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第一建设公司63处碟子沟 项目部施工。 事发当日,工人正在井下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作业,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 中导通了老空区积水,从而引发了透水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通报指出,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 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劳动组织管理混 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 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 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 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该矿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 患。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为规范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公司部门负责及时报告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__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四、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___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青岛____有限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二)一、目的与依据为了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本一、引言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因工作活动、作业环境等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环境污染等不幸事件,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障员工的权益,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和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供相应的范本。

二、职业危害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产生的原因和性质,职业危害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的失误导致的事故、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化学污染事故等。

不同类型的事故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和报告措施。

三、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程序1. 发现事故和报告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任何人员均有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相关人员,以便迅速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影响。

发现事故后,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和安全部门负责人。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以及初步估计的伤亡和损失情况。

2. 紧急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对于人员伤亡的,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对于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应立即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亡和损失。

3. 事故调查和分析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调查小组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人员。

调查小组应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处理事故后果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赔偿。

对于人员的伤害,应及时赔偿医疗费用和误工费;对于设备的损坏,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四、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编写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等信息。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2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2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绪论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是必要的。

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危害因素的性质和来源,可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身因素、心理因素。

三、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方法和要求1. 物理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光照、高温、低温、辐射等。

应根据不同的物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化学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等。

检测时应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可能产生化学危害的区域进行全面检测。

3. 生物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病媒生物等。

检测时应结合对工作环境的观察和采样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4. 人身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人身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姿势等。

通过对工作过程中的观察和人员的询问等方法,评估人身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5. 心理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

通过心理测评和员工的反馈等方法,评估心理因素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四、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以下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1. 未超标:职业危害因素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无明显影响。

2. 超标但可控: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但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

3. 超标且不可控: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无法通过管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五、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处理措施根据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未超标:继续保持现有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2. 超标但可控: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 超标且不可控:采取紧急措施,暂停或限制相关工作,制定并实施紧急处理方案,并全面改进管理措施。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是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工作安全、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一项重要制度。

本文将从职业危害事故的定义及分类、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流程、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要求等方面,探讨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并给出一个相应的范文。

一、职业危害事故的定义及分类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工人伤亡、设备损坏或者严重污染环境的事件。

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可以将职业危害事故分为三类: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无人员死亡或者达到轻伤以上情况,设备损坏较小,没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大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1至3人死亡或轻伤以上,设备损坏较为严重,有一定的环境污染。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轻伤,设备损坏严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流程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流程是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关键。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流程:1. 发现事故: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事故后,应立即停止当前的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呼叫急救人员:在发现事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人员前来处理伤员。

3. 隔离危险区域:对于涉及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事故场所,应立即进行隔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4. 救援伤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援,如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5. 报警和报告:对于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应及时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6. 现场调查:事故发生后,应进行现场调查,记录事故的发生过程、原因和损失情况,为事故的处理和善后提供依据。

7. 处理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案,进行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伤员的治疗、设备的修复或更换、环境的清理等。

8. 事后整改:对事故发生后的隐患进行整改,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正式样本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145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正式样本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事故处理: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七)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2、事故报告:(一)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标准范本

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6678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急性中毒事故给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严重的损失。

本文就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职防所和上海公共卫生学院近20年间所救治的679例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化学中毒的情况作一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1资料来源全部资料取自上海医科大学1977一1997年门急诊职业性急性中毒病人的在登档案,整理后共得资料完整者679例。

2结果2.1分布情况679例病人中男性589例,女性90例。

年龄18-60岁,其中岁167人,占24.6%;>40岁87人占12.8%。

按中毒年份分,1977一1983年发生255人次(36.4人次/年均);1984--1990年232人次(33.1人次/年均);1991--1997年192人次(27.4人次/年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五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五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职业病危害事故,认真吸取教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根据____《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____规,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和工作中发生的人生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包括:(一)从事生产或工作时发生的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二)在生产、工作时间或区域内,虽未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三)在生产区域内因车辆伤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四)其他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三条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统计与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二章事故报告第四条处属各单位发生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均应立即上报,各项目负责人应对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五条发生轻伤事故、轻微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由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安全员,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发生重伤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

处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局主管部门。

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死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处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局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第六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____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2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2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控制和防治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防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包括工业、建筑、办公、农业等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

二、职责与义务1.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并确保其执行;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和整改工作;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上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情况,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报告材料。

2.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防控工作;配合单位负责人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及时上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报告材料。

3.劳动者:遵守工作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障自身安全;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的处置工作;积极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防控和整改工作。

4.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单位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处理、处置职业病危害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意见;及时上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情况,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报告材料。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流程1.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流程:(1)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相关作业,确保现场安全;(2)迅速开展事故救援工作,解救被困人员,救治受伤人员;(3)封锁现场,保护现场证据,并通知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调查;(4)组织事故处置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5)根据事故处置专家意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6)组织对事故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2.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流程:(1)事故发生后,立即上报单位负责人;(2)单位负责人按规定的时间节点上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3)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进行初步调查,判断事故性质和原因;(4)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报告材料;(5)上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6)上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下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求其按时落实。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范本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范本模板】

安全标准化文件工作危害分析(JHA)作业指导书版次:第A版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1月1日发布2010年2月1 日实施××××××××××公司发布工作危害分析(JHA)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证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程序有效实施,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岗位及作业活动风险评价工作。

三、职责1.安全科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宣贯;2.培训师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审核;3.总经理负责批准本作业指导书,并督促基层单位认真执行。

四、基本概念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风险:发生特定的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可承受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五、风险分级准则1。

基本准则风险(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2。

后果严重性分级原则表1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级原则表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表3 风险等级(R)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六、工作危害分析(JHA)步骤1.划分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过程中为减少遗漏环节,应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划分,并收集和登记必要的信息。

作业活动除了包括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必须包括不常见的、临时性的活动,例如:维修、异常处理等活动。

作业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厂房内外的各作业地点(场所);(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粗,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细,如每个作业步骤都作为单个作业活动。

工作危害分析---精品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精品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岗位:罐区
分析人: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岗位:仓库
分析人: 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部门:车间岗位:水解、中和
分析人: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部门: 车间岗位:离心
分析人:分析日期: 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JHA)记录表
部门:合成车间岗位:干燥
分析人: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部门:车间岗位:氨水配制
分析人:分析日期: 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部门: 车间岗位:锅炉
分析人: 分析日期: 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部门: 车间岗位:压缩气
分析人: 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部门:车间岗位: 粉碎
分析人: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部门:配电室
分析人:分析日期:年月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部门:化验室
分析人: 分析日期:年月日。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为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事故的等级划分:根据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____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或者死亡____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____人以下的;特大事故。

发生急性职业病____人以上或者死亡____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____人以上的。

二、职业危害事故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包括设备损失,原材料损失,成品、半成品损失,设备维护费用。

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造成的停产、减产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用于事故抢救、恢复生产等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费用。

三、职业危害事故报告程序职业危害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或调度报告,而后逐级上报。

对重大事故,企业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初步原因、伤亡、经济损失等)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基层单位,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送主管部门车间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一般类型的,需在七十二小时内提出书面报告,如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需在五日内,提出书面报告。

四、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在不影响抢救事故的原则下,尽量保持现场原状,未经领导许可,不许乱动。

(一)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要尽快采取措施,设法排除,并及时通知上级部门。

(二)轻微职业危害事故由工段长____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三)职业危害事故由车间主任____本单位人员和有关科室人员____分析。

(四)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由总工程师和分管事故的有关管理科室____分析。

[工作规范及工作分析]工作危害分析JH范例

[工作规范及工作分析]工作危害分析JH范例

(工作分析)工作危害分析JH范例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1 作业活动:修理泵分析人员:日期:2011.11.15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4 作业活动:修理换热器分析人员:日期:2010.03.19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3 作业活动:丙烯管线动火准备分析人员:日期:2010.03.22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2 作业活动:分装催化剂分析人员:日期:2010.03.25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5 作业活动:压活化剂分析人员:日期:2010.03.26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6 作业活动:聚合釜投料分析人员:日期:2010.03.31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7 作业活动:切换备用泵分析人员:日期:2010.04.02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8 作业活动:开丙烷机分析人员日期:2010.04.08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9 作业活动:停丙烷机分析人员:日期:2010.04.09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0 作业活动:脱水分析人员:日期:2010.04.09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1 作业活动:切碱渣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2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2 作业活动:清理沉降罐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2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4 作业活动:收料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3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5 作业活动:返料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3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6 作业活动:精制塔的填装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4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7 作业活动:精制塔再生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4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8 作业活动:巡检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4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9 作业活动:聚合过程控制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4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1 作业活动:加油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6单位:聚丙烯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3 作业活动:聚丙烯包装分析人员:日期:2010.04.16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4 作业活动:电离器蒸罐分析人员:分析日期:2009年3月24日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5 作业活动:氧化塔再生分析人员:分析日期:2010年3月24日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6 作业活动:MTBE装卸催化剂分析人员:分析日期:2010年3月30日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聚丙烯车间审核人:审核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6927 职业危害事故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职业危害事故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粉尘危害
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其中煤尘、岩尘、水泥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同时煤尘有强爆炸危险性。

1.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如割煤、爆破、运输、转载中皆可产生大量粉尘。

2. 在井上皮带运输、转载过程中过程可产生大量粉尘。

(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
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接触人员窒
息、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甲烷还具有爆炸危险。

1.甲烷涌出主要来源是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及采空区、地质破碎带涌出。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煤炭自燃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3.硫化氢主要来源是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水解、氧化、自燃及老空积水涌出。

(三)高温危害
由于受地质、气象条件及设备运转发热等影响,有些场所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采掘工作面、地面露天工作场所、室内场所及其它温度异常地点温度可能会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工作人员身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四)噪音危害
噪音主要产生于矿井主通风机、压风机房、主井
绞车房、局部通风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工作时。

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