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关系辨析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辨析

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辨析

杨军(烟台市桃村一中,山东烟台 264025;鲁东大学,山东烟台 264025)[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教育担当的角色正从科学性向人文性过渡。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对文化、文学和语言三位一体的强调,还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本文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进行辨析。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育;科学性;人文性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9-0155-02近年来,有关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议论的重点,关系到未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

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中有一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普遍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包括3个方面,即语言素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以被看作是语文教育中两个相对的目标,但又拥有一个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为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更加倾向于语文工具性,即科学性。

教师普通重视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应对考试,而从主观上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是教育的退步,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后教育理念。

基于此,本文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进行辨析,以期能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希望可以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助益。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即俗称的工具性,这是中学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最显著特点。

从本质来看,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语文教育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现实生活和未来成长的辅助作用,起到支撑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字词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等。

(精选)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试题

(精选)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试题

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试题一、辨析题(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科研不端行为与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端行为:国际科技界将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信的行为称为科研不端行为(misconduct in science,或称scientific misconduct),这种行为与科研违规行为、科研越轨行为的内涵十分接近。

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当行为(questionable researchpractice ,QRP)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

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有时也成为学术不端/不当行为。

二简答题(一)学术综述的特点和基本规范1.综述的定义综述意思为综合叙述的文章。

英文“review”有“回顾、评述”之意。

综述是对科学研究中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综述的“综”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精练简明,具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具有一定的认识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某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回顾也有瞻望,可以是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提炼新思路、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在决定研究课题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调研相关课题研究取得的进展;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现代教育学试题(靳玉乐)7

现代教育学试题(靳玉乐)7

现代教育学试题(靳玉乐)7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D2.C3.B4.A二、多选题1.BCD2.ABCD3.ABC二、判断题1.×2.√3.×4.×5.√6.×三、材料分析题1.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仅受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需要、分工等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四、论述题1.素质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由素质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①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终身性与开放性。

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素质教育是实现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追求并实现人的价值理想的过程。

②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

③素质教育是完成人对现实思想道德水平超越的重要手段。

2.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它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对人的道德面貌也有影响作用。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④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提高全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第四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不定项选择题1.ABC2. B3. ABCD4.ABC5.ABCD6. ABCD7.ABCD8.ABC9. ABCD 10. ABC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材料分析题材料题1:(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

(2)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6-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

6-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
科学主义的局限性
➢ 科学主义只是一般地提出科学化的要求,不考虑非自 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这些领域应用自然科学的概念 和方法的条件。
➢ 科学主义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加以不适当地推 广和转换,将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 搬用并规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违背科学精神 的,凡是严肃的科学家都不会赞同。
➢“人文”在中国古代意指那些不是以自然为对象 的文明文化现象,如诗、书、礼、乐等。
贲卦:亨,小利有攸往。
▪ 离下艮上 ----------- --- 艮上(山) --- ------------- --- 离下(火) ---------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 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 斯诺的批评重点在于指出对科学文化的不 了解,这种不了解“给整个‘传统’文化带 来的非科学气氛,而这种非科学气氛又往往 转化为反科学”
2、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
1、科学主义:自然科学是知识的范型,文化的其他 领域必须按照这个范型加以衡量。
I. “科学主义”的概念辨析
“科学主义”,译自英文“Scientism”,亦译“唯科学主义”。
2、“反科学”思潮:
I. 概念辨析
➢ 所谓“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 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引发的“反科 学”(anti-science)倾向。这种倾向的一个 显著的特征就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 求相冲突。
➢ “反科学”思潮对科学的抵制并不具有明确 的认识论基础,尚未提升为系统的哲理、建构 严密的逻辑形态,也未组织成一个围绕共同的、 概念明确的社会共同体。
望——论科学研究的实在》(1999); ➢ 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编辑了《作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ppt课件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ppt课件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
1
内容提要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3
1、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
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 :
精神理想、信仰、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文学艺术
社会制度、体制
物质(商品)
10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11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1、科学与人文分立的萌发
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 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也就 是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的:从 智者和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兴趣“从宇宙转向人,从宇 宙论和本体论的有吸引力的理性问题转向更迫切的人生事务和 行为的问题。”
古典时期被称为智者的哲学家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人,主要代 表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如普罗泰戈拉喊出的响亮口号“人是万 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也即理性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把人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为“理念”,认为善、
公正、正义是第一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 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 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
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
“人本主义”。
9
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 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 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 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 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 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人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人的关系

论科学与人的关系在科学哲学的范畴里,与马克思的人学的相关思想为指导, 探究人与科学的关系。

通过对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发展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与反思,并由此阐述了科学与人学的互补关系及二者协调的必要与可能。

通过科学与人学的合璧,进而促进人与科学在现代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融洽、人心平衡、人的自身复归等,科学与人的统一。

一、人与科学关系的探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时代。

高科技在不断地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再改变着社会的结构。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巨大的生命力、磅礴的气势使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文明因此打开了新篇章。

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科技文明的同时,却发现科学的负面效应也随着科学的无限膨胀爆炸性地伸展开来, 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产品、人与自我这些关系的危机重新唤醒了人类对科学及自身的哲学反思。

我们不禁要对人与科学的关系重新进行思考和探究。

无可否认科技的发展确实大大地造福了人类,它以极快的速度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使经济结构、劳动对象、工具、管理水平及教育等都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符号、模型、电脑、机器人、生物人充斥生产和生活, 种种的这些又降低了人们的情感。

继而出现了精神贫乏、文化粗鄙化的现象。

从目前人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看,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1],它一方面历史性地解放了人,增强和扩展了人的手段和技能,而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使人成为单纯的生产工具、机器的附庸,人文精神被严重地压抑、威慑、嘲弄。

科学与人的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该如何平衡才能让人类更好的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成果,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二、科学进步与人类发展间的矛盾(一) 人与科技产品的矛盾人们利用科技而制造出的各种人为事物应该是为人所用并服务于人类需求的[2]。

这是其初衷, 但其产生的结果却与之相悖。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关系二○一一年四月内容提要: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受教育者人文学科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科学教育就是以科学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使人们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发展成果,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两种教育”由对立走向融合;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两种教育”整合的基石。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以人为本科技教育人文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一种以“自由学科”为内容,以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并排斥任何实用目的的教育。

科学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工业、商业文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一种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两种教育”正由对立走向融合。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源起人文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所谓自由教育者,即适于自由人之教育也。

一加深究,则又可见所谓自由人者,其意义乃谓人之不因实用目的之顾被迫而取得任何特定的技能者,自由人必能使用其时间于其所认为具有特定的修养价值之任何科目之上。

”①自由教育思想最初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

亚里士多德首先将教育分为自由人的教育和非自由人的教育两类。

他认为自由教育是一种以“自由学科”为内容,以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并排斥任何实用目的的教育。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自由教育思想。

他认为“就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而“自由教育就其本身而言,是理性的开发”,是一种通过“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的“心智的、推理的、思考的活动。

”纽曼认为自由教育胜过任何专业教育,它是一种“真正完全有用的教育”,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尽管他们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教育,但在接受自由教育以后,他们的理智水平已足以使其胜任上述任何一个职业。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民主化:答:其包含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

2、高等教育终身化:答: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原则,促进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

3、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答:是一种横向结构,指在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

4、教师专业化:答:指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

5、教师专业发展:答:指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6、师生关系:答: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7、学习:答:学习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得知识、改变行为以完善人格的过程。

8、结构主义课程论:答:该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9、案例教学法:答: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

10、教学反思:答: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察自身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借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11、学分制:答: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12、行动研究:答: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

它近乎是一种小规模的实验研究,重视研究的科学性,重视对教育实践的改进,是一种自我反思行为。

13、教育研究:答: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自然辩证法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答案

1,究竟什么是科学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是这样看待科学的。

一般来说,"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

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来推理的。

科学方法是实证的,理性的。

科学又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像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学会等。

在这套社会建制里面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

总之,科学的含义有3个方面。

1、科学的知识体系, 2、科学方法, 3、科学的社会建制。

前两个方面,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一种方法,是科学哲学讨论的内容。

关于科学的社会建制,是科学社会学讨论的内容。

2,如何理解科学和人文的关系科学精神,“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

即“求真”。

人文精神,“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即“求善”和“求美”。

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

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

而真理和价值在现实意义中是辩证统一的。

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科学与人文张力之下的叙事——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为中心

科学与人文张力之下的叙事——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为中心

科学与人文张力之下的叙事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为中心计文君一2007年,《三体》出版后,刘慈欣与江晓原有过一次广为人知的对话。

刘慈欣声称自己是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坚信“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江晓原据此认为刘慈欣“是科学主义者”,但江晓原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譬如“人生的目的”。

刘慈欣的回答是:“科学可以让我不去找人生的目的,譬如说,利用科学的手段把大脑中寻找终极目的这个欲望消除。

”①刘慈欣在这次对话中提到了正在创作的小说内容,“假如造出这样一台机器来,但是不直接控制你的思想,你想得到什么思想,就自己来拿”。

后来我们知道,他指的就是《三体》第二部中面壁人比尔·希恩斯的“思想钢印”。

刘慈欣在现场和江晓原做了“为了人类文明存续下去是否吃人”的思想实验,在《黑暗森林》中,他将此安排成了“青铜时代”号舰队成员在“黑暗战役”之后的真实选择。

江晓原向刘慈欣发问:“在中国的科幻作家中,你可以说是另类的,因为其他人大多数都去表现反科学主义的东西,你却坚信科学带来的好处和光明,然而你又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这是什么原因”刘慈欣回答:“正因为我表现出一种冷酷的但又是冷静的理性。

而这种理性是合理的。

你选择的是人性,而我选择的是生存,读者认同了我的这种选择。

套用康德的一句话:‘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

”②引用作家的传记资料用以阐释作品是需要谨慎的,即便是夫子自道,其权威性和准确性也需要辨析和界定。

2018年,刘慈欣在另一场对话中,说自己“不算是科学主义者。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应该让自己的世界观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

如果有太明确、太坚定的世界观的话,写出一个作品来是不好看的。

因为科幻小说它本来就是表现一种人面对宇宙的迷茫”。

③作为类型文学的一种,科幻小说有其文体自身的规定性,“天然”要展现“科技”的力量。

但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作品中,整体性地思考人类文明命运的叙事企图清晰可辨,因此动用的思想资源必然非常复杂。

高等教育学考题

高等教育学考题

高等教育学考题一概念1.高教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一种纵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2.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种授学方式和办学主体形成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3.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职业的人来培养。

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称职的现在公民,兼备做人的自觉和做事的能力。

不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重视知、情、意、性的统一,是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

4.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涉及其某些教学内容的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以及澄清问题,培养思辨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5.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知世界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过程。

6.教师专业的劳动创造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及时充实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将人类的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智慧、积淀为素质。

7.院校研究:院校研究是针对学校规划,政策发展和管理决策需要,基于本校情境收集,分析和报告事实性数据及信息的自我反思型应用研究。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9.集中型高等教育模式:中央政府拥有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即国家有极大地权力,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属于这种类型,法国极为典型;学校对教育具有自制权。

10.科学主义课题观:科学主义课题观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扎卡赖亚斯、萨普斯、贝格尔等人,即大学课程要教给学生科学的结构,基本观念,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

科学人文作文

科学人文作文

科学人文作文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领域,科学追求客观的真理,人文则探索主观的意义。

然而,这两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科学和人文在人类认知的不同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科学以实证和实验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和观察研究来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与原理。

它关注客观事实,追求客观真理。

人文则主要关注主观意义和人类行为。

它以文化、哲学、历史等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本质。

科学和人文相互促进,使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更加全面。

其次,科学和人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

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创新。

然而,科学也面临着伦理和道德问题。

人文因此在其中发挥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

人文关注的是人类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它提供了科学发展所需的伦理框架和道德约束。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更加关注人类的福祉。

此外,科学与人文也在教育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教育培养了人们的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人文教育则培养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文精神,使其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教育更加全面,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

最后,科学和人文在现代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全球变暖、环境保护还是道德伦理的探讨,科学和人文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视角。

科学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而人文则关注问题所涉及到的价值观和社会影响。

只有综合运用科学和人文的方法和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科学与人文是相辅相成的,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们在人类认知、社会发展、教育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丰富和有意义的世界。

浅谈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浅谈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浅谈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作者:李福海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第05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辨析在科学教育中当然要落实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内涵丰富,具体表现为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和独立精神等等。

在当前的科学教育中,我们对科学精神的落实是不遗余力的,但在科学教育中是否要落实人文精神,如何落实等方面则存在着困惑。

科学教育使得我们的技术与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后却使我们对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以外的东西所知甚少,这样的科学教育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

其实,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而科学教育就更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倡导的是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丰富和变迁,说到底就是指“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如何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落实人文精神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二、在文本阅读中落实人文精神1. 充分利用学科内容的人文精神科学教材包含了很多富有人文精神的内容如保护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等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切不可如水油一般相互分离。

如在上《地球运动》一课时,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七大基础学科之一,而《地球运动》给学生们提供的应该不仅仅是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

在课堂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了无穷宇宙的奥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主题,使学生们感悟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体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我们也看到了在一些课堂中没有很好地落实人文精神。

在一省级优质课中,内容是介绍水体的pH值将会对水生动物产生极大的影响。

上课教师在一纯净的水中养了一条金鱼,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显的很舒适,然后老师向水中滴入了几滴盐酸,鱼马上显得烦躁,不一会儿就翻身死了。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1904年,“中国文学”科目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出现,标志着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

一百多年以来,涉及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从未停止。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概括来看,有三轮辩论值得我们提要回顾,反思认识。

一、20世纪前期:文与道第一轮辩论发生在20世纪前期,论题是“文与道”。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直主张“文与道”统一。

近代,融入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一般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发生了“裂变”,出现了修身、读经、辞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课程。

其教学活动虽都是选读文章,却开始有了“文”或“道”的不同侧重,“文与道”的学习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

例如,修身、读经的学习重在学习选文内容,重在精神思想教育,专注于“道”的传输与浸润;而辞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的学习,却开始注意学习选文形式,注意学习文章及诗词歌赋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文”的学习受到关注。

1909年,早期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编辑沈颐在《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中提出,“宜以实用为归而不必蹈辞章之习”,“授以布帛粟菽之文字而不必语以清庙明堂,则真国民教育之旨也”[1]。

即偏重实用性的“文”的学习,这可以看作是语文课程“工具论”的滥觞。

然而,语文教学有着久远的历史,与民族深层意识融为一体,在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国家常常会要求语文教学实现其教化功能。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清朝末年“裂变”而出的多门语文课程“聚变”为一,语文课程的学习又重新强调“文与道”的并行。

1916年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说:“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

”[2] 20世纪前期,面临异国觊觎和民族危机,为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有识之士倡导并践行教育救国。

1920年,当国语教育兴起时,蔡元培《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中又一次强调语文的意识形态意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为什么要有国语?一是对于国外的防御,一是求国内的统一。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辨析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辨析

术、 文化传 统三位 一体 的产 物 , 在此 基 础上 形 成教
[ 收稿 日期 ]2 1 2—2 0 1—1 5
[ 作者 简介]何莲芳 (9 5一) 女 , 16 , 浙江绍兴人 , 新疆教育学 院人文科学分 院副教授 。研究方 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女 性文学 ; 晓红 (9 5一) 女 , 詹 16 , 新疆乌鲁木齐人 , 新疆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分院高级讲师。研究方 向: 中国
及 民族 自尊 自爱 、 自强 自立 的爱 国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教育 。
语文 学科 最 重要 的核 心就 是爱 国主义情 感 教
育, 这是 语 文人 文 性 的核 心 。每 一 个 国家 的 语 文
维 的愚 蠢做 法 , 这 样 的 教 学 实践 在 语 文 教 育 中 而
教育 都要 对 学生进 行 国家 归依 意识 、 诚态 度 、 忠 牺 牲精 神 、 民族 自尊 、 自豪 、 自强 的爱 国 主义 精 神 的 培养 。这 种 爱 国主义 精神 有其 民族 性 与地 域性 和
何 莲芳 詹 晓红
鸟鲁木 齐 80 4 ) 30 3
( 新疆教育 学院 人文科学分院 , 疆 新


要 :语文学科 的特殊 属性 不仅表现在 对其语 言、 学、 文 文化 三位 一体特性 的强调 , 表现在 对语文 由 也
传统 的工具性特性扩展 为工具性与人 文性 的统一的嬗 变过 程。文章对 中小学语文教 育的科 学性 与人 文性做
民族 、 国家 、 与 与生命 、 与青 春成 长联 系在一 起 , 从
指 出 : 人文性 、 人 文性现 象在 语文 教育 中 比 泛 虚化
比皆是 , 一堂语 文 课 似 乎成 了人 文 性 教育 的专 属

聚焦重要概念:“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教学的抓手——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

聚焦重要概念:“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教学的抓手——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

任务群教学聚焦重要概念:“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教学的抓手———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文|范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是“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其人文主题是“理论的价值”。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和把握科学文化论著表达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科学文化论著的能力”,厚植“思维的发展”这一核心素养。

单元选文经典、思想深邃、论述严谨、批判性强,对高二学生沉浸文本、把握论述主张,进而在单元研习中切实提升理论思维品质与对论著的欣赏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理性思考的品质,成为突破教学难点、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培植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一、任务群单元教学视野下的单篇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规划本单元尝试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迁移形式逻辑的既有知识、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等方式,为学生搭建提升“逻辑思维”的支架,在逐层把握文本核心观点、重要概念及其阐释方式的同时,按照能力层级,依次提升学生对重要概念、核心观点、论述逻辑、论述策略等方面的理解,进而尝试依托“思维品质”的提升,提升学生对理论文本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

解读核心观点(2课时)把握论述层次(2课时)探究论证策略(2课时)识别、理解重要概念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核心观点读懂文章的论辩逻辑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身份,在比较中深入理解核心观点结合文体特点与作者个性,感受理论文章的语言风格结合“读者意识”理解论证素材的选择单元梳理(1课时):从读者阅读到作者思考写作指导(1课时):深化理性思考2.单元教学目标新课标在关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中指出,学习理论文章就是要“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

单元的编写意图、定位、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都对应于上述总目标。

(1)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把握写作背景与说理对象,体会理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批判性与对实践的指导性。

《人文科学概论》试题二及答案

《人文科学概论》试题二及答案

《⼈⽂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科学概论》模拟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10⼩题共10分)1、⼈⽂科学追求着________的理想、价值和意义,始终坚持⼈类⽣存之理想状态的获得。

2、⼈⽂科学是对⼈的问题的理性思考与________,是⼀种以⼈的存在本质、存在价值与存在意义等“形⽽上学”、“终极性的”问题为核⼼的知识积累。

3、⼈⽂科学是⼀个⼈类科学思维与________交织汇通的天地,⼀个理性与诗性对话沟通的世界。

4、⼈⽂科学以⼈的___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

5、所谓的历史理性,就是⼀种________精神。

6、从分类原则上说,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________。

7、西⽅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逐渐形成了“爱智慧、善思辨、学以致知识”的传统,⽽东⽅哲学则⽐较早地形成了“________”的传统。

8、⽂艺复兴、宗教改⾰、________,使欧洲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得以摆脱中世纪神权专制主义对⼈的精神束缚和压制。

9、在⼈⽂科学看来,⼈类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时,需要更多地发展⼈⾃⼰内⼼的智慧资源,以________来替代⾃然资源的⽆节制开发。

10、从现代社会科学⾃18、19世纪产⽣和发展起来的整个历史来看,现代社会科学总体上是在________的影响下建⽴起来的。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________等⼈⽂学科,通过与⾃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的对话沟通,阐释着科学对于⼈类之精神世界、价值体系的特殊意义。

A、哲学B、经济学C、社会学D、⽂学E、美学2、⼈⽂学科更多的是以________的⽅式,去直观体悟⼈类的精神⽂化世界的。

A、情感B、激情C、想象D、艺术E、体验3、“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出⾃________。

A、李⽩B、司马迁C、屈原D、黄遵宪E、曹丕4、未来⼤学教育的⽬标在于实现科学精神与⼈⽂精神的互补,受教育者将更看重________等等的培养。

世纪难题之辨析与探解——《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人文主义思潮研究》评介

世纪难题之辨析与探解——《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人文主义思潮研究》评介

自然 观 与 认 识 论 的 立 场 E, 台 科 学 人 文 主 义思 潮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 行 丁系 统 豫 的 分 析 , 出 了 如何 从 理 论 上 与 实 践 上 把 结 进 提 自然 科 学 与 ^ 文科 学 融 台起 来 的 见解 。
呔所周知, 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 现 现代 化 的 实 现 首 先 在西 方 . 此 也就 带 来 了种 种 问题 , 而 不难 理 解 . 于 科 学 与 ^ 文 由 因 对 关 系 问 题 的关 注首 先 是 西 方 ^ 在 刚剐 过去 的 一 个 世纪 内 . 多 西 方 科 学 史 、 众 科学 哲学 等 领域 的学 者 , 及人 文 主 义 者 、 方 以 西 马 克 思 主 义者 投 身 于 此 项 研 究 , 美 国 著 名 社 会 学 家 、 学 家 和新 保 守 主 义 代 表 人 物丹 尼 尔 一贝尔 、 如 哲 人文 主义 者芒 福德 、 兰 法 克 福 学 瓶 代表 A 物 霍 克 海 默 、 阿多 诺 , 尔库 塞 、 贝 马 新 和 弗 洛 姆 , 马 哈 以及 存 在 主 义 者海 德 格 尔 等 , 他们 发 表 了 大量 著 述 , 对工 业 革 命 来科 学 技 术 的 消极 面进 行 了深 刻 揭 示 和批 判 。由 于其 观点 和 意 见很 不 一致 , 而 形 成 了各 式 各 样 的思 潮或 流薇 =总 从 的说 来 , 他们 在 对 现 代科 学 技 术 持批 判 态 度 大博 是 一 致 的 , 即认 为 虽然 出现 于 1 世 纪 欧 洲 的 ‘ 代 ” 界 导致 了 科 学 、 术 和 7 现 世 技 工业 上 的巨 太成 就 , 种 以技 术 理 性和 人 本 精 神 为 核 心 的 现代 主义 文 化 精 神 曾支 撑 着 现代 工 业文 明 的 发 展 , 从 l 世 纪 下 半 这 但 9 叶尤 其 是 2 世 纪 , 术和 工 具 理 性 过度 发 达 , 离 了增 强 人 的 本 质 力 量 、 放^ 类 的 宗 旨, 0 技 偏 解 因此 不仅 设 有 抑 制 甚至 反而 促 成 了 空前 的 分 裂 , 无 主 义 和可 能 毁 灭 的产 生 , 方生 活 和 经 济 , 术 日趋 混 乱 , 态 灾难 日益 深 重 科 学技 术 、 代化 导 致 了 人 类 虚 西 技 生 现 危 机 . 致 当今 的 病 态世 界 。科 学 主义 恣 意 横行 , 文 精 神失 去 了地 位 , 的 心 灵 被荼 毒 , 的生 命 意义 在 丧 失 , 就 使 生命 价 导 ^ ^ 人 也 值失 去 了基 础 , 人 失 去创 造 性 。他们 对 科 学 进 行 理 胜反 思 , 旨是 反 对 科 学 的 负 面 作用 , 制 科 学 的过 度 发展 , 使 主 抑 使科 学 与 人

昆虫记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昆虫记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昆虫记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摘要:《昆虫记》既是科普作品,又具备相当的文学性,正因此独特性,它成为课标规定的阅读篇目。

其阅读价值在于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将其阅读探究母题确定为“凝视与惊异”,正是基于此点。

议题的确定也至关重要,是对母题的分解实施,而在阅读过程中,读写一体应该是基本的方法和形态。

关键词:《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科普作品科学精神人文价值一、《昆虫记》的阅读价值定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昆虫记》是一部长篇观察日记,属于科普作品。

它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

作者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获得了大量关于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习性等科学知识,在书中记录了昆虫的真实生活,也展现了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

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文学家一般地去感受与抒写”,用人性的视角去看待昆虫,以人性来观照虫性,从生活、生存、生死、繁衍等角度深入了解昆虫世界,又从昆虫的生命中获得并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全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

阅读《昆虫记》这样的科普作品,除了要了解作品呈现的科学知识,还要从文学的视角去解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探究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逻辑。

读写一体是整本书阅读乃至语文学习的重要法则,科普作品的整本书阅读自然也不例外。

读,会自然形成表达的平台与欲望,读为写提供对象、资源、内容、方向。

读后就想、说、评、记、写,反过来又促进读,“动笔”(表达与交流,还有综合实践)使阅读更深入,使阅读成果得以实现和外化。

科普作品的阅读同样需要强调思辨性,需要在原生态阅读的基础上,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母题引导、议题探究”的形式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人文关系辨析[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目前学术界对科学与人文关系一些不同的观点,围绕着这种关系的三个方面,即科学与美、科学与艺术、科学与学术分别作了辨析。

文章认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不同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具体分析。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那种简单地认为它们之间应该“联姻”的说法,会掩盖许多复杂问题的讨论,因而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 科学、美、艺术、学术从历史上看,科学兴盛之时,有时也正是人文思想发展之时。

人们常常举出的例子有:希腊哲学、文学、艺术等与科学共同繁荣;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带动了科学复兴。

这些都给人一个感觉:人文发展了,科学也会发展;或者反过来说,科学发展了,人文也发展。

于是,两者间的关系被浪漫地说成是“相映生辉”。

然而,在浪漫的词句背后,两者间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这一点却没有得到深入地研究。

实际上,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时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有时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干涉;也有时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科学与人文分别都有许多各种具体的情况,需要对它们分别作具体分析。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以科学为一方,以不同的人文学科的情况为另一方,做一些举例性的说明。

希望这种说明能为总体性概括提供一些材料。

一、科学与美一些科学家认为,通过科学手段,可以看到自然界的美,将自然界过去不被人们意识到的美揭示出来。

这方面的例子似乎很好找,从原子的构造,到一些化合物的晶体图案,再到一些生命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都可以是“美”的。

大自然本来就是美的,人类所要做的,只是去发现这种美。

他们赞叹,在高倍显微镜下,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微观世界出现了,那里面有着种种秩序,种种规律性的运动,这就是美。

在天文望远镜后面,浩瀚的天空中众多天体的有规律运动引起天文学家们的赞叹、震撼和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美。

一片雪花的晶体可以是美的,而且如果你拿着放大镜仔细看,就越发感到它美。

一片绿草长得蓬蓬勃勃,一棵大树挺拔而枝繁叶茂,从科学上讲,符合它们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美学上讲,则显得美。

于是,科学家们感到,对象的规律和目的本身是美的。

当然,从美学的一方说,对象的某种规律性,的确能够成为审美欣赏的基础。

在西方,美学具有一种形式主义传统,这种传统来自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发现弦的长度与音高有关,并且弦的比例与音的高度,具有明确的,可以用数学来计算的对应性。

例如,1:2的比例,就相差8度。

2:3 就相差5度,而3:4就相差4度。

将这种思想转到视觉艺术上来,形成了关于比例、对称与和谐的关系,还形成了一个具体的,符合数学规律的,所谓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的理论。

一些美学家将这种形式主义理论称之为“大理论”(The Great Theory),即形式主义理论。

这种思想统治了西方2000多年之久。

当科学家们认为科学的对象可以是美的时候,他们所指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形式的美。

按照这种思想,美是客观的,是由对象的可以用数学来描述的规律决定的。

当艺术家们强调科学与美的结合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说的也正是这种美。

然而,这种素朴的,关于美的观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与挑战,而在近代西方则已为美学家们所普遍放弃。

对于美学研究者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这种形状或那种形状是否美,而是为什么这些形状被人们感觉到是美的?我们的这种感觉是怎么构成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就提到对象的尺度及其相对应的人在感官接受方面的问题。

这里引述一段他很有名的话:“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

因此,动物的个体太小了不美(在极短暂的观看瞬间里,该物的形象会变得模糊不清),太大了也不美(观看者不能将它一览而尽,故而看不到它的整体的全貌——假如观看一个长一千里的动物便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就像躯体和动物应有一定的长度一样——以能被不费事地一览全貌为宜,情节也应有适当的长度——以能被不费事地记住为宜。

”离开人,离开人对于对象的接受谈论美,不能说明美的原因。

在近代,当荷加兹论述线条之美时,给予了经验主义的解释,即美必须富于变化而又符合规则。

他指出,这与人的心理需要有关。

完整而系统地阐释人的审美感受的特征,是从康德开始的。

康德认为知解力与想象力的和谐运动使审美成为可能,从而说明美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美学的发展表明,美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只有联系社会与文化,才能给予人的审美感受以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那些所谓与科学原理一致的美,本身包括了一些未加认真辨析的因素。

其中有些与美没有什么关系,而有些则需要联系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来进一步分析与解释。

因此,所谓“科学向美提出挑战”,正像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在不断地向美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一样,对此,我们都应持积极应对的态度。

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科学与美并不是一回事。

二、科学与艺术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形象思维”讨论主要涉及到前者。

当时有一些学者试图证明,科学家用逻辑来思维,艺术家用形象来思维,他们所获得的是同样的对真理的认识。

这是一个曾席卷整个文艺理论界的大讨论。

讨论实际上从50年代即已开始,文革时代中断后,1979年又以比过去强盛百倍的势头重新兴起。

然而,这种观点到了80年代中期受到了质疑。

人真的可以通过运用形象思维来获得对于真理的认识吗?科学家与艺术家真的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达到殊途同归吗?这种说法虽然以心理学的面貌出现,实际上只是一种哲学猜测而已,并无多少科学根据。

产生这种说法的背景是,在当时,艺术已经被认定为与科学一样,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

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艺术家所从事的活动无助于增进人的认识,那么,这类活动还有什么用呢?这种提问方式与西方哲学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柏拉图就曾以这个理由反对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又是从这方面找理由为艺术辩护的。

在当时的哲学氛围中,这个疑问具有无法阻挡的力量。

当它被强加给学术界,成为不可挑战的定论之时,就像枷锁一样,套在了人们的头上。

枷锁尚未能挣脱,而艺术与科学的差异又是那么显而易见,当时的学术界所能做的惟一的事,就是寻找一个概念,以此表达自己对艺术与科学间巨大差异的感受。

这时,一个从俄国借用来的“形象思维”概念恰好能适应这种需要。

“形象思维”的讨论,是在不否定艺术是对于世界的认识的前提之下,用曲折的方法显示艺术的独特性。

因此,这必然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研究中国与西方艺术比较的人会发现,早期中国艺术与西方的艺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绘画与雕塑,最早都与手工艺产品没有明显的区别,艺术家都是地位低贱的匠人。

在13至14世纪,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意大利,这种情况都开始有所转变。

但是,中国与欧洲这时的艺术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中国,出现了所谓的文人画。

也就是说,一些文化人不再感到艺术工作低贱,而投身到这一工作之中去。

这种现象造成了艺术发展史的一个大转折,从而使中国艺术风格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的变化,使艺术与诗歌和书法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诗、书、画三位一体,“三绝”合一的现象。

所谓“书画同源”,说的就是这意思。

他们所说的,并非真的是探讨书法与绘画在历史上同源,而是肯定一种将书法的训练引入绘画的艺术风格。

[14] 也就是说,不是它们本来“同源”,而是有意识地形成它们之间的“联姻”,将书法引入以改变绘画。

文人画的风格后来对中国绘画以至其他一些造型艺术都产生了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艺术风格的变化。

在意大利,艺术发展则走着另外一条道路。

意大利艺术家没有通过文学与书法,而是通过科学来证明自己不是低贱的工匠,而是高尚的艺术家。

当时的意大利,是一个人文主义兴盛的时代,人们普遍具有对于古典的兴趣。

但对古典的兴趣分为两种,一是对于古典文本的兴趣,一是对于古代艺术作品的兴趣。

当时的艺术家们仍然是地位低下的工匠,他们所具有的,只是对于古代艺术作品的兴趣,而不是对于古典文本的兴趣。

无论是达·芬奇,还是米开朗琪罗,都是工匠出身,同时又急于要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为了做到这一点,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研究透视方法,研究人体构造。

他们要通过科学来证明自己是与一般工匠不一样的人。

三、科学与学术科学与学术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词源上说,这两个词都有一些复杂的背景。

“学术”一词在中国由“学”与“术”组成,分别表示“学习”与“途径”的意思。

两者合起来,一开始表示学习治国之途径,后来也用来指专门学问与观点。

“科学”一词在中国本指科举之学。

我们今天对这些词的理解,是现成的传统中国词语与西方的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匹配的结果。

我们通常用“学术”或“学术的”来翻译academy 或scholarship以及由它们所派生出来的一些词。

Academy原指古希腊时雅典郊区的柏拉图学园。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美狄奇的赞助下,佛罗伦萨成立了以费舍努为首的学园。

以后,在意大利、法国和其他国家,成立了众多的以academy为名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研究和教育机构。

Scholarship 一词与作为学校与学派的school一词同源。

这个概念在西方更加强调对文本,尤其是一些前代大师留下的文本的研究、注释和阐发。

这种工作正是学院的教学所需要的,也构成了学院式研究的特点。

由于中国古代的学者也注重对于经典的阐释和研究,因此,经过翻译的匹配而形成的“学术”一词,与古代中国人的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相通之处。

用“科学”来翻译science,情况则完全不同。

Science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scientia,原来的意思只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而已。

但是,到了18世纪,它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含义,即指建立在数学与实验基础上的,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专门研究的含义。

用“科学”这两个汉字来翻译science这个词,意义与传统中国人对这两个字连缀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区别。

“科学”(science)的概念在西方有着一个发展过程。

原始人为了生存,需要认识外部世界,掌握世界的规律。

太阳晚上落山后,明天还会再升起来。

经历了无数次的观察后,原始人才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

这一认识也许是一切科学的起源。

复杂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与人类的复杂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农业文明的兴起要求人类不仅掌握一天或几天的规律,而且要掌握一年的季节变化,农作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与收获情况,做到不违农时。

然而,这种实用性的知识,还只是科学的前身,科学在这时还没有独立。

这种依赖于观察所获得的,既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真实的联系,也可能是虚假的联系。

当中国商朝人用占卜来决定吉凶时,他们把虚假的联系与真实的联系混淆起来了。

科学开始于区分这种虚假与真实的联系。

但是,人们在努力做出这种区分的同时,却又产生了另一种混淆,这就是将对于对象的形而上学假设与对于对象的规律性认识混淆在一起。

科学作为一个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建立在现代数学基础上的,进行了专门分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较为晚近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