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沈文亮
浅谈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

浅谈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十字乡龙昌小学谢超摘要:教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在农村小学教科研管理工作中,用制度引领,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管理者领跑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不断刷新教科研管理策略,是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实现教师快速成长,以及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教育科研;管理方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制度引导。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用制度管理人,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管理者有较好的管理水平,是营造良好班风、校风、教风,和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
”[1]反思近几年我的工作表现,我自己以为:抓好教学科研工作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
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和担任学校部分的相关管理工作,这些年,我总结了别人的和自己的一些经验,我认为,搞好一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学校制度管理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靠制度。
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
[2]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
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
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如:我们学校杨校长,开学第一天订学校相关管理制度,他家就在学校边,第二天,他故意来迟到,他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校务日志,提笔记下自己迟到15分钟,以后大家都很自觉,成为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一切从我做起,不相信制度管人会管不了。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作者:徐立双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4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正在朝向更多元化、更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各小学正在教育教学的管理策略上进行优化改进,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
本文就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做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有效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为其提出的新需求,保证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更切实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对现阶段的教学状况进行审视。
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优化改革,在教育管理上也要引进更新的理念,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竞争力,保证小学生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之下能够得到生理、心理的双重发展。
小学教育应该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下进行学习。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水平的定位,在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保证教师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刻认识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学校首先要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意识。
学校领导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会,时刻保证教师能够正确定位自己的职责所在,保证各位教师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
作为教师,他们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任务和发展质量、教育资源的管理者。
教师不仅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在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过程中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上的培训力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小学教育的管理也应随之变革。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力。
本文就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进行浅析。
一、教师的角色教师是领导小学教学的灵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角色:1. 指导者:教师除了教授学科相关知识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处事,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2. 促进者: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适应潜在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制定合适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 激励者: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法鞭策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实践意识。
4. 管理者: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严密管理,每节课程的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质量等都要得到完善管理,并要时刻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不仅能体现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要新颖有趣,并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师应该对课堂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包括大课间与小课间活动,如何避免学生的玩乐,如何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如何进行授课、任务分配等,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
3. 家庭作业管理: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家庭作业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能力,合理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可采用一定的考试形式和评分机制,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解决问题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管理学生的管理是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好的基础。
1. 班级管理:教师应该对班级活动进行全面计划安排,包括文化生活、体育活动、社团课程等。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到小学教育
的质量和效果,着眼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
验和学习成果。
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课堂、学生、教师
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课堂管理
小学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关乎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在课堂管理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合理规划课程布局,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并且能
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于学习和思考较为薄弱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采取
有效手段,帮助他们排除课堂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管理
小学的学生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学生管理中
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和思想需求,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明确,督促学生
按照规范行事。
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整理书包、认真听课、认真做
作业等。
与此同时,教育教学工作者也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自
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找到平衡点,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三、教师管理
同时,教育教学工作者也需要注重团队合作,与其他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分
享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教师的管理,可以不断提高小学教育的
质量和效果,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成果。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各阶段成长有直接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抓时代特色,对传统工作模式加以创新,运用多元手段对以往教学管理不足有效弥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将小学教育教学有效性持续提升。
基于此,本文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通过科学与全面管理将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为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策略目前,部分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影响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在此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从多角度开展,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学生各阶段成长需要,为学生学习与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将教育资源做到合理整合与利用,全面提升各时期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所应具有的核心素养成功培养,引导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运用先进管理观念,落实以人为本在新时期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大力开展需要正确管理思想的持续指导。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前提下,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加以优化,带着正确管理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成功培养为中心,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开展高质量教学管理,让学生在足够空间中获得个性化发展[1]。
首先,教师必须对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重视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根本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做到持续激发,帮助学生形成极强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应借助趣味性元素组织教学,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不同难度学习任务,实现学生能力全面提升。
最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结合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对教学计划加以优化,重视课后作业布置,确保将双减政策全面落实。
教师还应对作业管理工作做到关注,通过反思确保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能够与学生成长要求相契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明确教学管理目标,保证管理质量为了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不断提升,小学学校必须结合教育特点对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明确,保证管理目标与方案符合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获得持续提升。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M 1 O 生 T H 复 E R § L 塑l A N D 上 2
相 关的概 念:通过 生动有趣 的故 事 , 讲解 “ 识别 善恶” 的故事 来说 明有关 原理 。 知 识 ,又培 养 了学 生运 用所 学 的知识 去分 析 、解 决现 实 问题 的能力 。 只有这样 ,才 能化抽 象概念 为具体 内容 ,化难为 易 ,使 学生真 正懂得 马克 思 中学 思想 政 治教 学 中建立 师 生 间的互 动关 系极 为 重要 。建 立 师生 间 的 主义 的基 本知识 ,基 本观点 ,他们 观察 问题和分 析 问题才 会有 正确 的立场 、 观 点和方 法 ,在 社会 生活 中才 会有 一 ‘ 个基 本的觉 悟和行 为准 则,他们 的理论 水平和 思想境 界才能 向更高程 度发 展 ,才 能运用 理论去 指导 实际 ,解 决 实际 问题 ,具有辨 别和抵 制错误 东西 的能力 。所 以,作为政 治教 师,必 须要 认真 互 动 关系 可从 以下方 面着 手 :一 是要 求教 师转 变 角色 。教 师 由传 统 的知识 传 授 者成 为 学生 学 习的参 与者 、引导 者和 合作 者 ; 由传 统 的 教学支 配 者 、 控 制 者 成为学 生 学 习的组 织者 、促进 者和 指 导者 ; 南传统 的静 态 知识 占有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和 谐 、优美 、 民主 的教 学环 境 是提 升小 学教 学 质量 的必 要保 障 。要 想 证 ,制度 是 进行 教学 管理 的“ 法” ,有 了这个 “ 法” ,就 有章 可 循 ,有 规 可依 , 促使 教 学环 境一 直 处于 一种 良好 、平 稳 的发 展状 态 ,需 要根 据 该校 的 实际 它 能促 使教 职 工养 成 良好 的工 作 、学 习和生 活 习惯 , 能使 学校 产生 良好 的 情况 进 行构 建 。作 为一 名小 学教 学 管理 人 员,要 集 中精 神 ,不 断地 吸收 多 环 境氛 围 。为 此 ,学 校要 制定 一些 相关 的“ 教师 教研 进修 制度 ” “ 目标 教学 研 方面 的力量 ,为教 学人 员构 建舒 适 的 、和谐 的教 学 环境 ,使教育 工作 人员 不 受到 外 界环 境的 干扰 ,从 而 避免 影 响其 教学 水平 的提 高 ;学 校应 根据 每 个 学科 适 时地 增添 教学 器材 ,逐渐 地改 善 教学 器材 和设 备 ,促 使器 材 充分 发 挥其 辅助 教 学的 作用 ;学 校 领 导和教 师对 于 教室 的布 置 、课 堂纪 律 的维 究 课制 度 ‘ 论文 发 布制度 ”等 , 从而 使教 研 活动 、 教 师的培 训 工作有 了时 间、 内容 的保 证 。为 了抓 好 备课 工 作 ,学校 要规 定 一些 “ 整零 备课 制度 ‘ 教案 检 查 评 比制度 ‘ 开学 第 一课制 度 ‘ 听评 课制 度” 等 。对 学生 的作 业批 改 、辅 导、 考 试 方面 ,也 要制 定 相关 的“ 作 业 批 改要求 “ 优 秀作 业评 比制 度” “ 帮 差培 优 等 。建 立健 全和 执行 这些 制度 ,有 利 于促 进学 校教 学 目标管 理的 常规 持 、班 级优 良作风 的 形成等 ,都应 充分 考 虑学 生 的需 求 、学 生的 性格 特 点 制 度” 等 ,为学 生创 设优 美 、安 静 、和 谐、 民主 的学 习环 境 ,这 样不 仅 有助 于 学 化 。 生 的 学习 ,还 能加 强对 学生 各方 面 的有效 管理 。 ( 二 )健 全评 价 机制 ,激 励校 内竞争 。评 价 是教 学管 理 的手 段 ,对 教 二 、抓 好基 础教 育 。创 学校 特色 学 目标管 理和 教 学常 规管 理 过程 中 的质量 形成 性 评价 和 终结 性评 价 ,达 到 基础 和特 色好 比两个 翅膀 ,只有 两个 翅膀 都硬 了,学 校才 会 腾 飞 。小 科学 性 强 、可信 度 高 ,就能 起 到导 向和激 励 作用 。根 据 教 育部基 教 司 的精 学教 育是 基础 教育 ,夯实 基础 ,就 是围绕 “ 身 体锻 炼好 ,行 为 习惯好 ,文 化 神 ,我们 要 健全 教案 评价 机制 、课堂 教学 评价 机制 、单元 形成 性评 价机 制 、 基 础 好” 这三个 方 面 ,分解 出 许多 具体 要求 进行 训练 。当今 ,尤其 要 加强 日 质量 分析 评 价机 制 以及 对教 研组 、年 级 组 的管理 评价 机 制 、学校 管理 工 作 常行 为规 范 的教育 ,常抓 不懈 ,齐抓 共管 , 一抓 到底 。科 学 文化 知 识的 教 育不 能放 松 ,基 本 知识 和基 本技 能 的传授 不 能放 松 在 任何 时候 都 要 向课 堂教 学要 效 益 。如果 在 小学 阶段 ,应 该 读的 没有 读 ,应 该看 的没 有 看 ,应 该做 的没 有 做 ,那将 是 学生 终身 的缺 失 、终 身 的遗憾 。我们 要 为学 生 的终 自评 机制 等 ,在 校 内形 成一 种和 谐 竞争 的局 面 。总之 ,评价 工作 是对 教 育 教 学总 目标 的验 收 , 是检查 职 责是 否尽 到 ,操 作是 否合 格 ,科 学地 运用 评 价 ,对 提 高教 学质 量起 到 了极 大 的推动 作用 ,激励 着全 体师 生 进入 全 面竞 争 的氛 围 。 五 、 人本管 理 结硕果 身 负 责,使 所有 的学 生都 能“ 学会 写字 、学 会读 书、学会 唱歌 、学会 做操 、 人 本 管理 实现 了教 师与 学校 共 同发展 。近 年 来 ,我校 有 1人 被评 为省 学 会扫地 、学会 负责 、 学会 合作 、学会 探 究” 。 三 、抓 好教 学过 程 中的每 一个 环节 ,加 强对 教 学质 量 的管理 级 骨干 教师 ,2人被 评 为县 级骨 干教师 ,近 l O人 次被 评 为教 学改 革实 验先 教 学质 量 的提 高依 赖于 每 个 教学 环节 的提 高 ,所 以,要 想提 高 教学 进 教师 。教师 撰 写论 文百 余篇 在 国家 、省 、地 、市 报纸 杂��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沈文亮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沈文亮摘要: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有效的管理通过改变管理模式、理念、方式,激发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提升教与学的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管理都从机械化变得从性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是纯粹的人与人的互动,因此更应该重视人的能动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笔者在教育教学一线实践多年,对有效管理积累了一些感悟。
一、教师转变自身管理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自称教书匠,这体现出教师只认识到自己的第一个身份,他们会认为管理是学校的事、领导的事。
这种定位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只能感受到年复一年重复知识的枯燥乏味,却无法体会人与人思想碰撞的乐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的责任,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
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身份,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重视各方面的力量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集中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族、父母、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提升质量。
我国教育的现状比较艰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教育教学完全做为学校、教师、学生的事,其他力量的参与度太低。
因而,要想真正地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其次,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三、重视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廿 里 堡 小 学

廿里堡小学
用音乐铃声打造育人环境
——沈文亮廿里堡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音乐铃声的作用,让铃声也育人。
清晨,孩子们踏着校歌进校;课间,同学们和着乐声结伴而行,凭窗远眺;放学,伴着名曲回家。
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同学们行为更加规范,更加文明。
由于孩子们在课间听着音乐得到了充分放松,上课时精力也更加充沛。
相信这些中外名曲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
音乐铃声的使用,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春色。
上下课的铃声改成了悦耳的音乐,课间边欣赏名曲边休息,这些,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了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学校生活的质量。
音乐铃声,既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又达到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无形之中推进了素质教育,于细微之处加强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情感问题,如焦虑、孤独、挫折等。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情感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发展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情感状态,引导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
三)营造温馨的情感氛围教师应该营造温馨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给予他们真诚的关爱和支持,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篇二:浅谈小学生研究管理摘要:小学生研究管理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小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兴趣和研究态度。
本文从小学生研究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研究管理一、小学生研究管理的定义和目标小学生研究管理是指对小学生的研究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态度,提高小学生的研究效率和研究成绩。
小学生研究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激发小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研究管理的实施方法1.建立科学的研究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研究管理制度,包括研究计划、研究记录、研究评价等方面。
学生应该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及时记录研究情况,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态度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态度,如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按时复等。
教师应该通过榜样、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态度。
3.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浅谈小学教学管理的措施

浅谈小学教学管理的措施作者:杨文利来源:《人间》2015年第27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也不断的深入。
小学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
现阶段小学教学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促使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措施;改革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03-01一、引言近些年来,学校教育管理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
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活动和手段极大丰富,分数管理变更为等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兴趣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育活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保证教育秩序的稳定。
教育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反应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也会对学校的口碑和教学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果教育管理不能摆脱“僵化思维”,使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不仅无法达成本来的教育指标,甚至会对教育管理造成混乱。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最顶层,学校校长是教育管理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方向的“掌舵人”,如果学校校长不能站在第一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教育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015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国家对于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视,让教育管理成为上至政府,下到普通员工不得不仔细思索的一件大事。
而小学教育管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校长在制定教育管理方向时必须反复斟酌,切合实际。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指导和管理,以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教学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浅析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
一、重要性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孩子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有效管理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2.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进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有序的教学管理,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3. 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方法1. 课堂管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有明确的课堂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前预习、讨论、课堂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自治意识。
通过开展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扶持学生学习小组、设立学习奖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快速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受到了影响。
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促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对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其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师管理等多个方面,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活动来促进和维护小学课堂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下面介绍几种有效途径。
一、制定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学的常规管理制定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对小学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比如在课堂上,规范师生的言行,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教室纪律,上课不吃零食、不随意离开位置走动、不打闹不说粗口话等。
同时,教师也要遵守学校相关的规定。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教学的落实情况等。
教学的常规管理,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制度的贯彻执行。
教学常规管理不仅使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而且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预先拟订的教学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法,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率着一个时间段的教学事务,有很强的计划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依据,教师依照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充分结合本班授课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了解,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和总结,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备课,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也称“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作者:陈卓山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4期由于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贯彻实施,社会各层都对其普遍关注,这在一方面推动了小学教育传统理念的革新,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但想要让传统的教育观念完全从中解放出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沉淀。
教育体制的深入也使得小学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教育行政管理的地位在社会管理中所占的分量逐步提升,这也赋予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多的使命,加之国家教育的规划蓝图引导,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效率和质量势在必行。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无疑是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的启蒙阶段,如何借助内部个性发展和外部环境影响相结合的力量培育学生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关注,如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推动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也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目标,做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是适应了时代的内容和需求,还是契合现代教育主题、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依据。
2.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和管理理念的固化僵硬个体学校的领导者和部门教师的教学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还是尤为显著。
教师在日常的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还是沿袭着学习成绩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教学管理者认知不足,使得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创新,造成学校管理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层次,没有在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显著突破。
(2)教育教学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相脱节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通病就是缺少与学生的沟通,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和个体需求,导致实际教育缺乏立足点,无法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3)教师团队建设不够完善纵观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发展形势,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工作还不够完善规范,虽然在专业素养和理论文化层面的要求十分严苛,但是教师队伍还是偏向于理论性而缺乏综合素质性,职责道德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势必影响到了整体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
浅析小学教育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多数教师 在课 堂管理 中具有 自身 的一 套成文 的或 口头 上 的 教师应用行动代替语 言 ,让学生 明白你想成为他们 的朋友。 规则。此类 规则 多数是 由教师一个 人制定的 , 学生 的参与相当少 。 不要太过强硬 , 只会使学生敬而远之 , 这样 因而良好教学氛围也就 其内容方面也只是考虑到了教师的管理权威 , 未考虑学生 的权 并 无从谈起 。但是也不能同其过 于随便 , 自己丢失应有 的威严 。 使 利。同时 。 规则中多是批评 、 禁止及惩罚 , 很少涉及到表扬 、 倡导和 () 2 做好学生 的示范 奖励等正向引导。对于学生违规方面 , 多数还是 以权威 型的管理 身教重 于言教 , 教师应真正将学 生当做独立个体来看 , 学生 使 方式为主 , 因而管理方式仍相 当落后。 仿效 自己的言行 , 促使整个班级朝着 良好 的方 向发展 , 这就要求教 4教师对教育管理多以经验为 主, . 反思很少 师自身应具备 自律精神, 不断加强 自身的修养 , 才能做好学生的示范。 多数教师 的教育管理仍 以教学经验为主 , 因而年轻教师在管
力较大且无聊乏 味。此情况并未引起教师 的重视 , 这是 由于课 堂 行为。
上 多数学生仍较 尊敬教师 , 对于所学的学科也并未感觉 反感 。因 而 只要学生不加捣乱 , 教师就认 为 自身的管理是成功 的。久 而久
2创造 良好 的教学气氛 . 课堂气氛是影响教育管理 的一个 相当重要 的因素 , 其主要通
理方面相 当不 足, 此外 , 不少教师对于管理之后 的得失 反思很少 ,
( ) 起 师 生 间 的 沟通 桥 梁 3架
并不进行很好的总结 , 这样 就影 响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 分析 出现这些 问题 的原 因主要如下 : 1 ( )目前小学教育管理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策略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策略摘要: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在小学的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教学常规的管理策略,决定着学校教育行为的有效秩序,保证好可以有效的规范好学校的教育的行为,并且可以有效的推进学校的课程的改革的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老师们忽视了教学管理从而就会导致教学质量的直线降低。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策略:小学教学;每一所学校想要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应当要开展科学性的教学常规管理。
从而去制定方案和实施。
根据实际符合学校的情形来进行,与此同时也要去依靠强而有效的学校制度从而开展一个保障。
从中利用多年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所得的经验当中应当要如何增强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的一个策略,从而去开展详细的分析。
一、创建全面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想要创建全面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务必要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本,从而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形来开展制度。
从中在制定的过程里面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应当去确定目的性,要让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更加有效,有利于日常教学、教研的有效进行,因此在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过程中,应该要将要求开展具体化,要有着可操作性,从中也要去避免形式主义。
第二个方面:制定的制度要有着主导学校本性。
一个制度是管理工作里面有着高效执行的保障,为了可以保证可以有效的执行好学校的管理方式,就要根据学校的自身问题来进行结合调整好方案。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制度是离不开学生的,离不开老师的,在学校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下最主要的是老师,因此,以人为本,才可以减少老师的负担,让老师可以感受到关心,这样才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管理是被尊重的,才可以更好的遵守好在教学的道路上的管理方式。
因此,在制定学校管理的策略的时候,需要在制定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善和更新好管理策略,因为每天事物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某些情况的某个时间阶段,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些意外的情况的发生,而且常规的管理策略与所需要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不断的变化,所以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学校的管理的策略和方案。
谈小学教学有效管理

4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质量的有效 管理 从传统 的经验上讲,对质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对质量 的检查 ,也就 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 ,严重地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创造管理 。由 于教学的质量 并非是检查 出来 的,而是在整 个过程 中教 出来的 ,因 此,在管理上 ,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 的检查 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 。也就是说,要加强 对教师的备课 、上课、辅 导、作业 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在 目前 看来,我们 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 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 ,尤其是家 庭作业 的管理还远远不够 。究其后 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学生家 庭作业 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 ( 2 )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 时候只顾忌 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 的和谐统一; ( 3 )学生家庭作业 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 ( 4 )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 好地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 ,或者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等。因而 ,要实现 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 ,还 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 ,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 ,以 及加强学校对于课 外活动 的有效组织、安排 、检查等,促使其课 外活 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5学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对于教 师的管理 ,主要是加强对教师 的培训 、进修、评价等。通 常情况下 ,要加强对教师长期脱产校外与校内进修 的有机结合 。通过 国家和有关 的教育部门制 定、建立多样化培训机 构等 ,促使其从制度 上给 予一定 的保证 。就 目前来讲 ,部分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 约,想要进行脱产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 修一定要加强校 内的进修。学校也可 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 的专业人 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 的进修任务,尽可能地提升并形成一 定的制度 。同时 ,还要在校内充分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 、教 研会、老带新 、个别性的指导等 。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 规范的校 内校外 的教师评价机构,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 , 促使形成完整 的评价机制 ,以提升教师 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 面,尤 其是加强对教学质量 的提升。学校要全面落实 、贯彻党制定的教育方 针 ,各学校根据 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升素质教育 的高质量 。因而,在教 学管理过程中,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 管理思想 ,尤其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应更加注重这点。 总之 ,对小学 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 、科学、规范 化 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 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 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 、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 ,以提升教
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作者:吴朝阳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2期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
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
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
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
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
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逐渐深入到家庭、社会、学校中,而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满足现在学生、学校的现状。
改变现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的传统模式,加强管理当中出现的现阶段的问题,使管理更具有规范化,专业化,有效化是当下最主要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在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当中,有效性则是更能解决突发问题,也是教师所基本需要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小学教育是学生在正式步入学校体系学习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而此阶段学生的年龄尚处于需要教师有效管理并监督的时候,因此,教学管理则是教师实现完成教学目标前提下更需要更加关注,准确把握的[1]。
在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有组织且系统性的进行管理时,整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管理才能得到实现。
一、确立小学教学管理中的教学目标小学教育管理中,首先应该确立的是如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运用适当的方式确立教学目标,并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性设置明确的教学活动,从小到大循循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阶段性完成后加入奖励机制,让学生在配合教师的前提下,尽量自主的完成教学任务[2]。
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协作中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二、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策略2.1 教学管理思想的树立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师的身份是一个组织者,更是一个领导者。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的储备,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思想。
其次,想要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还应该注重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注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也能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要想全面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还需要注意与各科教师的交流,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全面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也可以与家长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也是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最能发现问题的。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孙向东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孙向东发布时间:2022-03-01T13:02:06.749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期作者:孙向东[导读] 做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敦化市第二小学校孙向东 133700摘要:做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学生能够转变学习观念,在接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与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出了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有效性;提升策略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推动教学改革必须格外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能够基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主体单一、管理方式死板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落实,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教育教学管理主体较为单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主体单一的问题,通常只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忽略了管理主体的多样化。
实际上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尚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教育管理,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师通常只能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但在课外时间及假期的监督作用难以落到实处,导致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此外,许多教师自身兼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两项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时投入的精力远远不够,这就导致教师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为了落到实处。
(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较为死板从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角度来看,许多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做出有效革新,过分依赖制度,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无论是对教师工作的管理还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都存在着以结果为导向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沈文亮
发表时间:2016-12-14T15:49:25.3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1期作者:沈文亮
[导读] 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身份,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山东省潍坊市育华学校261000
摘要: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有效的管理通过改变管理模式、理念、方式,激发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提升教与学的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管理都从机械化变得从性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是纯粹的人与人的互动,因此更应该重视人的能动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笔者在教育教学一线实践多年,对有效管理积累了一些感悟。
一、教师转变自身管理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自称教书匠,这体现出教师只认识到自己的第一个身份,他们会认为管理是学校的事、领导的事。
这种定位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只能感受到年复一年重复知识的枯燥乏味,却无法体会人与人思想碰撞的乐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的责任,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
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身份,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重视各方面的力量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集中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族、父母、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提升质量。
我国教育的现状比较艰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教育教学完全做为学校、教师、学生的事,其他力量的参与度太低。
因而,要想真正地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其次,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三、重视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要想促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需要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
作为一个小学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不断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学人员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育工作人员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地增添教学器材,逐渐地改善教学器材的设备,促使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三,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班级优良作风的形成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四、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通过结果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
新的教育观念,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提出向过程要质量。
近年来关于人才的讨论,已经对结果决定一切这种考核制度提出了深深的质疑。
成绩只是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贯穿在事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
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
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
在目前看来,我们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远远不够。
究其后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2.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顾忌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的和谐统一;3.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4.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或者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等。
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安排、检查等,促使其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五、学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
对于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评价等。
首先,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证,要充分利用国家和有关的教育部门建设的平台,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方面的不断成长。
其次,加强校内的进修,就目前来讲,部分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想要进行脱产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修一定要加强校内的进修。
学校也可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的进修任务,尽可能地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
同时,还要在校内充分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老带新、个别性的指导等。
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校内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促使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有效的管理,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