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情况的通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4.09•【字号】川教函[2010]191号•【施行日期】2010.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川教函〔2010〕191号)各市、州教育局,有关高校,省教育学会各组织:四川省教育学会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现发给你们,请积极组织实施。
附件: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四川省教育厅二○一○年四月九日附件: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的要求,省教育学会经请示省教育厅同意,决定开展“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此次评奖工作,特制订《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引导、激励我省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积极深入研究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理论创新和人才成长,推动我省教育科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二、参评范围(一)本次评奖参评成果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凡我省从事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人员(专业的,兼职的,业余的等)正式出版的教育学术专著(以第一版印刷时间为准)、译篇、科普读物、论文集(指个人论文和多人论文集中的某章篇论文)以及经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公开发行的报刊或内部刊物、市州教育部门经批准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教改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科研成果(以刊载时间为准),均属评奖范围。
《奖励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范文》
《奖励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范文》各相关学校:在xx年5月20日召开的胶州市教育学会年会上表彰了xx--xx胶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金已由计财科划拨到各相关学校,请学校将奖金发放给获奖教师。
一等奖4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
胶州市教体局教科所xx年6月22日附:xx--xx胶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名单(50项)第二篇: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了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也为了调动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特制订以下奖励制度。
(一)课题结题奖1、学校对参加校级或校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课题结题后,给予一次性奖励。
级别金额国家省市县校500元400元300元200元100元2、如果立项课题获得校级级以上成果奖励,学校则对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教师给予一次性奖励。
级别国家省市县校一等奖800元600元400元200元100元二等奖600元500元300元150元80元三等奖500元400元200元100元60元鼓励奖400元300元100元80元40元(二)教学论文、优质课、精品教案奖对于与教科研有关的教学论文,优质课,精品教案在县、市、省或全国得奖,学校也予以奖励,奖励金额分别为:1、教学论文奖:级别一等奖国家300元省市县200元100元50元二等奖200元150元80元40元三等奖100元80元50元30元2、优质课奖:级别一等奖国家120元省市县校100元80元60元30元二等奖100元80元60元40元20元三等奖80元60元40元20元10元3、课件奖:级别一等奖国家200元省市县此办法由学区研训室具体负责解释。
150元80元60元二等奖150元100元60元40元三等奖100元50元40元20元第三篇: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芦柞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第一条:为奖励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泰教科研[2012]2号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2012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和评选泰安市2012年教育科研优秀论文的通知各县市区教科(研)室,高新区、景区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为进一步落实“科研兴校”战略,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强化科研意识,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究成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经研究,举办全市2012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同时组织申报山东省2012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评对象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
二、内容和要求1、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与教材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德育研究、学科教学研究、体育与艺术教育研究、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科技教育研究、人文教育研究、学校管理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校本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成果均可参加评选。
形式可为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课件)案例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或中期研究报告亦可参评。
2、成果、论文内容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突出热点、难点和重点,特别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做到观点新颖,立论扎实,针对性强。
不论发表与否,质量较好均可参评,成果、论文字数2000—4000字为宜,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着作字数不限。
每位参评者,限报一项。
3、申报评选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科研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评奖资格。
三、申报办法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文,按照分别申报的办法组织进行。
由各县市区、高新区、景区社会事业局教育科研部门收齐后,送市教科所,局属各学校以校为单位送市教科所。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07•【字号】泸市府函[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泸市府函[2014]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遵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令)和《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省政府第92号令)的精神,为贯彻落实《泸州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市政府第17号令),鼓励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和教改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市开展了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评奖活动。
经过基层申报,区、县推荐,市专家评审委员会公正、客观、认真地评审和市评审领导组审核,评选出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0项。
现将“泸州市第五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予以通报。
希望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抓好教育教学研究,再创新的佳绩。
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和运用这些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附件:“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泸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1月7日附件“泸州市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等奖(20项,排名不分先后)1. 成果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活动设计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主研人员:周健肖世林赖显楠徐建陈乙菲2. 成果名称:城乡教育“捆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实验小学江阳区石岭学校主研人员:刘诗珍彭军王洪波吴远玲马宁3. 成果名称:幼儿园教师自主发展活动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铜店街幼儿园主研人员:曾玲杨怀明管春梅杨德琴陈冬梅4. 成果名称:书香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忠山小学主研人员:杨宏谭星邓红王嘉利5. 成果名称:“非行政组织”的校本研修生成价值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实验小学校主研人员:黎中慧李芝伦刘列平何晓琴龙芳6. 成果名称:城区初中寄宿制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第十二中学校主研人员:程瑀余占琴李岚陈莉郑格丽7. 成果名称:小学生生活教育活动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天立国际小学主研人员:张学文童敏朱守群邓正容李水英8. 成果名称:藏区“9+3”学生“生活·学习·做事”自立促进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校主研人员:陈斌林岗余云海许桂兰赵孝忠9. 成果名称:普通高完中“352生本课堂”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中学校主研人员:王远强邱生强杨开由董建华周诏贵10.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用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中学主研人员:熊志勇王俊刚费国彬范启亮马奎11. 成果名称: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地理教法学法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第四中学主研人员:付顶斌秦明喜袁勇游传德李芳琴12. 成果名称:农村乡镇初中学校综合发展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太伏镇太伏初级中学校主研人员:彭传彬王辅华陈良胡烨桦胡运康13. 成果名称: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育局教研室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主研人员:彭远斌宋锡洪李开海张雪薛小荣14. 成果名称: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课程开发与使用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纪委泸县教育局主研人员:李亮康茂涛陈邦梅永轩古晋梅15. 成果名称:泸县乡镇学校管理组织结构改革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育局泸县教师进修学校主研人员:夏锡平刘朝贵张天虎唐明友何琼16.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福宝镇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冯建华汪礼维王雄飞鲁红梅秦利琼17. 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教研室主研人员:陈立志王强丁平李红叶陈怀昌18. 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城郊中学校主研人员:彭德明闵胜群金永辉白显军李秦19. 成果名称: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主研人员:胡邦永王永奇张大伟刘洪孔静20. 成果名称:教育均衡背景下贫困地区村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主研人员:罗甫章甘宗林余正波任云照高勇二等奖(30项,排名不分先后)21. 成果名称:新课程实施中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完成单位:泸州高中主研人员:王晓荣刘中楷周科王琛张文娟22. 成果名称:家长学校参与民办寄宿制学校德育管理的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天立学校主研人员:胡蓉欧阳菊周林漆梦飞施崇升23. 成果名称:构建“和雅共育”校园文化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主研人员:李维兵欧世宁朱发华林艳李德平24. 成果名称:初中学生“体验式德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第七中学校主研人员:李强郭家琴黎明罗文燕张梅25. 成果名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四整·练能”模式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校主研人员:熊生贵张家玉王晶曾德茜王官兰26. 成果名称:文雅学生文明举止养成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校主研人员:刘正芬费国萍罗平27. 成果名称:“字”存高远写字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橦路学校主研人员:周忠诚陈丹梁祖秀李英冯小容28. 成果名称:小学数学“全程自主课堂”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校主研人员:陈光珍袁小平骆羚王岚张宏29. 成果名称:“导学议练”课堂实施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主研人员:张晓红罗洪彬章继秀韩馨张远成30. 成果名称:儿童彩墨画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校主研人员:赵珣许治辉周茂森王志黄海蓉31. 成果名称:小学语文练能课堂教学结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主研人员:杨正碧何维伦赵利平刘莹梁华容32. 成果名称:寄宿制小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教育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英才外国语学校主研人员:张朝平张连平黄茜曾令莲夏世芬33. 成果名称:社区协同下“留守幼儿”家园互动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雷长春吴晓燕袁春兰朱华春秦玲34. 成果名称:“乐动童心”-舞蹈、器乐、民歌进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主研人员:冉国伟赵绍林雷小玉刘平黄艳35. 成果名称: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河东幼儿园主研人员:肖明莉李模平曾玉梅苏金蓉伍一36. 成果名称:乡镇初中校本教研校际互动合作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初级中学校主研人员:万克全黄华烈高玉平舒选明高昌原37. 成果名称: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规范化培养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主研人员:唐兴友王良琴李开富喻文英李莉38. 成果名称:小学生艺体素养培养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梁才学校主研人员:熊兴权卓之洪舒兰樊荣彬林代全39. 成果名称:“三环五步”生本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城北初级中学校主研人员:王进勋赵贤菊周从焱陈茜周道俊40. 成果名称:农村中学生日常行为失范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第一中学主研人员:何淑清陈启宇李勇曾安学施丛彬41. 成果名称:中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育局教研室主研人员:陈婵张永贵叶康卉朱莉谢治平42. 成果名称:小学数学教师网络研修运作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县教育局教研室主研人员:胡运清胡志伟李贞树薛世平曾莉莉43.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牛滩镇玉峰初级中学主研人员:何凤龙谭德平余厚利熊启斌余小亮44.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余红兵李平海陈作理曹大鹏熊科才45. 成果名称: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中学校主研人员:宋国安胡昆兰江王永春46.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生礼仪素养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白鹿镇初级中学校主研人员:匡育生蒋云彬税翼飞田志勤张军47. 成果名称:新课标下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第一中学校主研人员:马仕奎贾祥明蒋艳李欣悦王婷48. 成果名称:立足农村实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兴隆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赖霞刘承念魏国诚杨科群郑忠兰49. 成果名称:农村地区有效教学视导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主研人员:罗应成牛华国邓盛波陈萍范巧芬50. 成果名称:农村高中德育活动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蔺阳中学校主研人员:罗永怀徐克聪王光佑熊利罗杰飞三等奖(50项,排名不分先后)51. 成果名称: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维立体化”实施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第七中学校主研人员:陈仁权何清温雪梅刘俐52. 成果名称: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市第十五中学主研人员:周永红李青梅叶朝英贺屈王登云53. 成果名称: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泸南中学主研人员:殷春梅余凤英李红梅赖建平54. 成果名称: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自然拼音”教学法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校泸州市梓橦路学校主研人员:周洪涯蒋亚兰喻理菊龚园园韩春艳55. 成果名称:小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主研人员:刘峥嵘毕林红王春红穆燕莫春燕56. 成果名称: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与物理教学衔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泸南中学主研人员:王晓兰黄淼黄世刚易建洪游郁57. 成果名称:家校联动式评价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校主研人员:王橘先邹勇张涛王章菊兰丽58. 成果名称: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德育方法的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主研人员:陈敏黎媛何陈范庆罗洁59. 成果名称:农村学校学生诗书画社建设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周永福第一实验学校主研人员:苏文海周建龙梁桂友许波殷华60. 成果名称: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驱动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第十二中学校主研人员:李莉肖伟蒲国群宋于秀熊燕61. 成果名称: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小学主研人员:梁玉兰莫小洪张俊梅唐茂林张雷62. 成果名称:农村民办幼稚园生存状态及发展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宇昂幼儿园主研人员:许秀平冯敏李春苏清涧张晓63. 成果名称:大班额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泸天化小学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主研人员:华才芬谭仁国叶忠高丽鄢正平64.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中学主研人员:刘彦殊桂华利詹克荣杨顺龙宗兴富65. 成果名称: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开展实践研究完成单位: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市纳溪区英才外国语学校主研人员:杜开君曾剑曹昌平黄克云66. 成果名称:城乡结合部小学校留守儿童助立行动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中心小学主研人员:何碧海简元惠巫贵平曾维莉杨艳67.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1+4”课堂学习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中学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主研人员:赵毅柯怀芳刘德平唐建陈洪平68. 成果名称:高中学科教学中学生提问现状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州高中主研人员:明安田 XXX 李碧秋杜毅李娟69. 成果名称:农村幼儿自我防范常识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毗卢镇中心幼儿园主研人员:毛西琼魏晋丹张中菊唐大银胡维70. 成果名称: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段)知识与能力目标细化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刘剑波李磊李秀范少群刁维林71. 成果名称: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第五中学主研人员:王顺民卢全连彭锦清梅宪容朱先友72. 成果名称:高中新课程下的教师能力建构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第一中学主研人员:罗代金卢世权罗怀刚黄益陈树梅73. 成果名称:学校体育课外教学活动-集体健身跑的实践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第二中学主研人员:刘大连彭健杨远菊胡春辉李显华74. 成果名称:思想政治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县第一中学主研人员:罗代琼卢世权陈世平胡良王暇75. 成果名称:小学语文开放性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福集镇福集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何国利王应梅王晓容何进李继军76.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村校与中心校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玄滩镇教育管理中心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喻修康陈友莲程继风黄光奎周济宇77. 成果名称:村级学校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福集镇教育管理中心泸县福集镇福集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余晓春陈富林李宗德贾俊熊跃先78. 成果名称:基于学校核心文化的校本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百和镇百和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刘德刚杨文权张礼琴张友运兰荣华79. 成果名称:民办职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电子机械学校主研人员:朱国良程荣洲杨良超贺莉莉熊德艳80.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的研究完成单位:合江镇流杯池小学校主研人员:姚兰黄立周思琼赵静李昌利81. 成果名称:幼儿愉悦式教育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合江镇第一幼儿园主研人员:胡艳陈志蓉徐丽君陈友连戚小红82.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策略实验与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虎头乡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王小勇赵鹏飞杨万全甘雪梅周晓红83.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白米乡初级中学校合江县教育教研室主研人员:张家虹程伟刘利平任永江胡晓薇84.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课间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大桥镇牛脑驿小学校主研人员:唐成明 XXX 李晓兰陈远芬付应涛85. 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第一中学校主研人员:黄劲张炜刘学勤李小丰吴仕全86. 成果名称:边远山区小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西外街小学校主研人员:郑旭东丁月波林妮刘江萍郑洁87. 成果名称:贫困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和操作策略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先农完全小学校主研人员:杨昭弟马宁王兰冯芳李慧88. 成果名称:山区小学乡域内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探究完成单位:叙永县黄坭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潘邦乾黄仲琴廖绍红侯光秀陈洪89.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落卜中心小学校主研人员:邱磊曾露 XXX 张继红陈洪霞90. 成果名称: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指导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天池中学校主研人员:温行权宋华东杨成章赖泽莲张颖川91. 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村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开发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摩尼中学校主研人员:龚强潘杰夏政江王洪利李亚芬92. 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边远山区高中生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蔺阳中学校主研人员:王光佑罗永怀93. 成果名称:贫困地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主研人员:罗怀海罗蔺曾嵘陈新华付志英94.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国防教育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石宝镇石宝小学主研人员:杨永达刘一军罗政丁名铭王英95. 成果名称:农村中学生物实践活动与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箭竹乡民族中学校主研人员:赵祖伟张明瑞钟琴陈思玖张蔺96. 成果名称:雅实教育•生态课堂实践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古蔺镇第一小学校主研人员:XXX 曾远胜胡洪利池蔺李长立97. 成果名称:贫困山区聋生劳动习惯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特殊教育学校主研人员:张平高吉德崔海英余汝尧王丽98. 成果名称:农村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应性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中学校主研人员:杜松奎唐昌金周晓辉张先伟李勇99. 成果名称:山区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古蔺镇第一幼儿园主研人员:袁鸿罗琳杨永红付雨曾小华100. 成果名称:古蔺县苗族乡中学音乐教学与苗族特色歌舞整合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箭竹苗族乡中心校主研人员:杨运忠杨飞魏自立项子君项彩萍。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普通高中学校2017—2018学年教育教学绩效评价情况进行通报的通知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普通高中学校2017—2018学年教育教学绩效评价情况进行通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9.01.11•【字号】兰教基〔2019〕15号•【施行日期】2019.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对全市普通高中学校2017—2018学年教育教学绩效评价情况进行通报的通知各县区教育局、兰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各省属、市属高中、各市管民办高中: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度全市初、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和“一体化办学”工作考核的通知》有关要求,2018年11月19日至11月30日,我局委托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甘肃沁园教育培训监测评估中心从各县区和各中学聘请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考核组,对全市52所普通高中学校(含独立高中24所、完全中学26所、一贯制学校2所)2017—2018学年度教育教学绩效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评价,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依照《兰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方案(2018修订)》(兰教基〔2018〕423号),考核组积极发挥研究、服务、指导的作用,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深入课堂、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促进学校在整理中查缺补漏,在谋划中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考核期间,共听取学校汇报52场次,查阅各种档案资料1000余卷(册),随机听课近百堂,访谈520余人次,问卷调查10000余张。
二、亮点与特色(一)教育实践高效落实德育目标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各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融入德育教育,通过课程开发、主题活动推动价值观教育常态化,达到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
1.善于借力,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依据《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34”行动计划》,各学校形成符合实际的德育体系,德育工作有方案、有安排;共青团学生会活动丰富多样,初步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兰州四中成长式班级管理模式较为成熟,兰州五十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卓有实效,创新高效;全员育人管理制度、工作职责网络基本形成,新舟中学全员育人工作扎实有特色,并借助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创建,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有方案,实施有保障,兰州七中《四生教育》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展有声有色。
2017年度郑州市教育科研结项课题暨获奖成果
2017年度郑州市教育科研结项课题暨获奖成果一、概述在2017年度,郑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众多课题顺利结项,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获奖成果,为郑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这些课题的结项情况以及获奖成果的亮点。
二、结项课题概览在2017年度,共有XX项教育科研课题顺利结项。
这些课题涵盖了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提升郑州市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下是部分代表性课题的简介:1.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该课题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课题名称:《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该课题针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郑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获奖成果展示在2017年度,郑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共有XX项成果获奖。
这些成果在理论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表现出色,为推动郑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部分获奖成果的简介:1.成果名称:《创新性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该成果针对创新性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提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成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成果荣获一等奖。
2.成果名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研究》该成果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案和策略。
济南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及先进单位
济南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和申报办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贵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科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精神,通过评奖,激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推动教育创新,促进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
二、评选奖励的组织实施(一)在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成立济南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负责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评选结果公示后,由市教育局审批。
(二)市教育局对获奖的优秀科研成果、科研先进单位和科研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
三、评选范围和条件(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1.评选范围本市所辖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部门及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得的集体或个人成果。
主要包括通过市级(合市级)以上鉴定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与案例研究报告等;正式出版的专著、声像资料、多媒体或网络课件、软件;虽未正式发表或鉴定但确实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产生广泛影响或者被有关部门采用的研究成果。
2.评选条件(1)教育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推广性。
思想性: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精神,观点鲜明。
科学性:课题的研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实践依据;研究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研究过程清晰,研究结论和判断正确。
其研究成果对教育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工作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研究者的实践,能从翔实的实际材料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成果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师专业成长有促进作用。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2016年全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通报-吉市教函〔2017〕29号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2016年全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通报正文:----------------------------------------------------------------------------------------------------------------------------------------------------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2016年全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通报吉市教函〔2017〕29号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16年,全市教育考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准则,以确保考试安全为重点,从严整肃考风考纪,从细加强考试管理,从实强化工作措施,顺利完成了研考、高考、中考、自考、成考和学考等各项教育考试工作任务,实现了“平安考试、阳光招生”的工作目标,促进了教育考试事业的健康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化创先争优工作,市教育局决定授予磐石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等4个单位“2016年吉林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颁发奖牌;授予舒兰市第二高级中学校等11个单位“2016年吉林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考点”称号,颁发奖牌;授予赵冬梅等37名同志“2016年吉林市教育考试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授予潘超等299名同志“2016年吉林市教育考试工作优秀监考员”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育考试改革和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时号召全市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和广大干部职工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立足本职、顾全大局、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学习他们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推进教育考试事业健康发展。
方城镇中心小学关于兰山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赋分实施方案
方城镇中心小学关于兰山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赋分实施方案根据兰山区教体局教科室文件要求,结合方城小学教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现将评选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条件兰山区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按照《兰山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规定》执行,择优进行表彰。
1.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教育科研工作突出的学校。
2011—2014年度内有在研的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学校综合课题);2011—2014年度各级立项课题按时结题率不低于90%。
课题研究成果能够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并产生良好效果。
有专人负责《兰山教育研究》期刊的组稿和收发工作,能组织学校师生积极向《兰山教育研究》杂志投稿,投稿用稿数量在全区前列。
2.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在教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人员(包含校长)(2)2011—2014年度内有主持的区级及以上立项的科研课题,主持或参研的各级立项课题按时结题率不低于90%。
3.教育科研能手(1)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在教科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干、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
在本人担负的学科教学工作中轻负高效,学科成绩在同类教师中居于前三分之一;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其教育理念与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广大教干教师的认可。
(2)在2011—2014年度内主持过区级或以上的立项课题,所主持的课题按时结题率不低于90%。
二、评选办法1.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的表彰将根据各单位教育科研日常工作情况、完成区教科室交办的各项任务等的评议成绩,承担的区级及以上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参加区级及以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获奖情况等确定,各单位根据评选规定自行申报。
2.各单位请依据通知要求做好本单位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汇总工作(见附件1、附件2、附件3)。
3. 根据所申报奖项分别填写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申报表一式两份。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科研成果的通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吉市教函[2016]25号【发布部门】吉林市教育局【发布日期】2016.03.31【实施日期】2016.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科研成果的通报(吉市教函〔2016〕25号)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开区、食品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为认真总结全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经过推荐、初评和专家评审组复评,吉林市教育局评选出吉林市第一中学等39个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庄庆臻等121名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42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50项校本科研(四期工程)优秀研究成果,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探索出更多富有实效性的科研成果,为我市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深化教育科学研究,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全面加快我市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进程。
附件:1.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名单2.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名单3.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名单4.吉林市校本科研(四期工程)优秀成果名单吉林市教育局2016年3月31日附件1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名单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磐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船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毓文中学吉林市十二中学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吉林市第九中学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吉化第六中学校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校吉化第三小学校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吉林市幼儿园吉林工贸学校吉林经济贸易学校永吉县第十中学校永吉县实验高级中学校舒兰市第一中学校舒兰市实验小学校磐石市实验小学校磐石市第四中学校磐石市呼兰镇中心学校桦甸市苏密沟中心校桦甸市一实验小学校桦甸市实验幼儿园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心小学校船营区第九小学校船营区第五小学校吉林市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校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校丰满区第一实验小学校丰满区实验幼儿园吉林松花江中学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制学校附件2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名单杨彦飞高明刘鲜艳韩鑫桐谷亚芹修海霞郭东晓彭惠君于帅英于洪旭姜国富崔冬燕刘大成李玲张鑫杨勖曲凯张国信张天娇杜兆义齐庆军吕恩民惠英杰王粤敏刘英梅李玉娇温硕贺丽洁尹小灵刘志国张旭阳毛锋王旭曲艺赵明孙树君秦立新陈宇松王金龙王连富刘威周艳何萌赵云刚林雪梅卢珊桑迎春张柏君孙春晓吴群孙师芬刘宇新王秋孙启文关英芙李研海王海婧樊艳玲肖万馥李虹龚小杰刘长青任艳付洪艳刘丽娟杜才潘太东齐敏娟郭丽娜马英徐春英张玉芳卢永海赵剑锋管玉芳李继英庄庆臻景桂华陈奎斌曹松成裴丽英许艳孙忠义周丽兵柳丽莹王永素程秀福王云香张淑贤李亚杰孟庆云王凯峰宋长山潘雯张丽娟刘舫杨柳宫平高立新孔翠孙桂荣柴欣彤施亚杰魏金花林成生汪静王玉魁赵明雅田野韩霞王洪丽李瑛侯伟郑向阳王晶吕艳梅吕杰赵艳杰张卓慧迟晔周晓梅附件3吉林市“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名单杨彦飞吉林市教育学院吉林市中小学校教研组建设现状成因、分析与对策张彦明吉林市第一中学学生高考考试焦虑“点-线-面-体”干预模式探究邵敏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中德育课程化研究赵静宜吉林市第一中学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韩鑫桐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一中心理学科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构建初探修海霞吉林毓文中学有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郭东晓吉林市第二中学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报告王春峰吉林市十二中学用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于淼吉林市第十八中学破解宅童之迷李文迪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潜能开发的研究张鑫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浅谈高中地理“说课”的特点刘彦平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关怀--温暖一生的收获杨勖吉林市实验中学探索高中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孟新吉林市五十五中学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途径的研究齐迎杰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自主学习创新教学--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惠英杰吉林市第五中学初中数学变题训练的实践研究王粤敏吉林市第五中学我的教材我做主张弘吉林市第五中学搞高初三英语话题作文写作技巧的行动研究尹小灵吉林市第九中学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学科教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刘志国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世界文学与音乐欣赏李艳姣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创意美术韩静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提高校长指导能力与专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魏杰吉化第九中学翻转课堂-课堂核心问题解决王旭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探索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张晓华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优秀教学设计精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李学波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课题评选结果的通报
关于课题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位教师: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单位教育科研课题“XXX”经过专家评审,获得了XXXX年度XX教育科研优秀课题奖。
在此,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根据评审结果,本课题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包括XXX、XXX、XXX等。
同时,课题组其他成员也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
这是对我们课题组工作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期望。
在此,我们向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继续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此通报。
附件:获奖名单
XX学校教科室XXXX年XX月XX日。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决定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7.12.27•【字号】吉市教发[2007]30号•【施行日期】200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决定(吉市教发[2007]30号)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市直学校、民办学校:为认真总结“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成果,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推动“十一五”教育工作的更快发展,吉林市教育局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的初评和推荐下,组织专家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认真评选,现决定对蛟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70个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夏军等276 名先进个人及 101 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为全市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促进我市教育科研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附1: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名单附2: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名单附3:《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阶段性优秀科研成果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1:“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名单一、“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教育科学研究所(5所)蛟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磐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舒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所(6所)永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船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龙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江北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先进单位(23所)吉林市第三中学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吉林市第九中学吉林市第十二中学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吉林市聋哑学校吉林市江城中学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市工贸学校蛟河市新站中心校吉林市第二十二中学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磐石市实验小学舒兰市第一中学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永吉县第四中学桦甸市榆木中心校桦甸市常山中心校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吉化第一实验小学二、《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实施先进单位、课题协作组先进单位(18个)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第二中学吉林市第三中学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十八中学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船营区越北中心校昌邑区二实验小学丰满区一实验小学龙潭区实验学校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永吉县第七中学磐石市实验小学磐石市第二小学桦甸永吉小学舒兰市第一中学蛟河市新站中心校先进协作组(2个)第五组(召集人:齐林忠)第六组(召集人:李学波)三、校本工程启动先进单位(3个)吉化江北教育处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四、科普先进单位(13个)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磐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吉化江北教育处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吉林市江城中学吉林市朝鲜族小学吉林省城建学校吉林市公用事业学校附2:“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名单一、优秀科研校长市直学校(12人)夏军齐林忠张世平郭秀英刘丽韩非李连忠陈晓梅张晓华王勇金香兰韩会立县(市)区学校(33人)黄玉良郭和彬曲秀丽付兴刚魏凤萍杨梅叶隋建和王晶刘群付秀春何丽娟白光星苏宪中李恩光曹松成赵铭军冯宝臣王军刘明慧赵继文谭恩奇孙华李秋荣程秀华王艳春王作相张启禇春妍聂荣杰陈莉李志才张晓霓李清洙二、优秀科研主任市直(16人)丛玫曲凯李云虬王粤敏尹晓玲杨艳玲王琦王辉王旭李玉玫朴光玉刘洋胡晓玉王显光周丽霞郭明波县(市)区(36人)杨柳李岩刘文煜雷汝勤任鸿雁王敏郭锦秀赵燕奚晓梅程建国吕志刚李春静高海玲袁道罡王金晖韩滨史东莹于潤斌刘艳红徐加茂文昌明于秀杰郭艳茹刘丽娟韩雪梅XXX 李晓波柳丽莹管玉芳杨光于新华魏强左慧敏徐长海陈庆伟张敏三、优秀科研教师市直(26人)郝勇涛孔玉环尚春梅惠英杰郝思伟姚立铭李新颖孙捷董正夫张新杨丽伟曾士庆安菊花曾威李秀晶李传秀董丽萍李想王连江赵艳秋孙科燕莫绍玲迟明高春岩杨凯赵宏县县(市)区(73人)丛立平张云杰李欣桐李嘉安张玉华赵芳芳韩大英韩莉刘大莉周凌颖刘思阳吴东辉邱炎枫王彦群张玉芹朱玉芝林成生王佩莹明云付玉洁阎晓晶王德良齐艳文尹艳红任晶胡晗宁辉张丽丽包伟刘岩宋培收陈炎王丽影张欣李继增刘慧梅王春英左言国李继英周伟丽李玉芹王念岭刘丽王艳李明霞王丽玲曲宝善张丽秋刘艳萍赵俊伟肖贺孙玉兰刘小敏关丽闵赵建华关英芙金丹秋吴晓东孙莲花张正宇周巍巍刘为孙伟宏许世龙王前李静妍高鹏林长英邓民孙晓祥唐志武马晓峰李瑛四、《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课题阶段实施先进个人名单(53人)。
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摘要:
一、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概述
1.评选背景
2.评选目的
3.评选过程
二、获奖项目及成果展示
1.获奖项目名单
2.获奖成果亮点
三、对获奖者的表彰与奖励
1.表彰形式
2.奖励措施
四、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展望
1.未来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
2.对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期望
正文:
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已经揭晓。
本次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一批在教育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一步激发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
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共有多个项目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成果奖。
在本次评选中,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教育科研领域,包括教育理论研究、
课程与教材建设、教育技术与方法创新等。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为了表彰获奖者,邯郸市教育部门将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此外,还将通过多种渠道对获奖成果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并借鉴这些优秀成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邯郸市教育科研工作将继续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
哈尔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
哈尔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哈教科规(2009)1号————————————★———————————关于组织“十一五”第三期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征集与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区、县(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各学会秘书处,市各直属学校:为推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增强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的实效性,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依据《哈尔滨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奖励办法(试行)》(哈教办发…2002‟28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征集评审“十一五”期间第二期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成果内容凡产生于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与我市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或相关的教育科研成果均在征集范围之内。
二、成果形式和范围1、“十一五”期间正式出版的著作、公开发表的论文、被有关部门采用的调查报告或决策建议。
2、有一定创新性和理论高度的经验总结、课题结题报告、阶段性研究报、校本教材及多媒体成果。
该类成果必须是申报人依托自己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十一五”期间区(县)级以上课题(含同级教育学会课题。
未在区、县(市)规划办备案管理的其它类课题原则上不在范围之内。
依托夸领域、学段、学科课题申报的成果,需另附详细研究说明)研究所产生成果。
四、工作程序1、成果征集工作由各区、县(市)教育规划办具体组织实施。
所申报的成果材料均由当地规划办受理、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
2市规划办受理区、县(市)规划办报送的推荐成果材料,组织人员进行评审。
3.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统一印制的《哈尔滨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证书》。
五.工作要求1.各地规划办、各学会组织应当积极宣传,动员广大教师及本会会员申报市级教育科研成果。
2.各地规划办要本着积极征集,严格把关的原则,严格控制成果申报数量与质量。
对缺失备案依据、缺少课题依托、缺乏研究性以及带有抄袭性质的成果要严格把住关口。
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近日,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这场评选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评选旨在表彰在该市教育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会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产生了获奖名单。
这些获奖成果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积极探索。
公示期内,社会各界人士可对评选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此次评选结果的公示,不仅是对获奖者们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
这些优秀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评选结果也展示了邯郸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趋势,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评选活动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科研工作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教育发展规划,关注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发挥科研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其次,教育科研工作者应保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具有实践价值和创新精神的科研成果。
最后,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激发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邯郸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既是对获奖者们的荣誉,更是对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
关于举办2012年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20120326
关于举办芝罘区2012年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及推荐参加省市成果评选的通知各中小学:根据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要求,为全面调动全区中小学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素质,现进行芝罘区2012年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及推荐参加省市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要求(一)芝罘区2012年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要求:1、凡芝罘区中小学、职业中专及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成果均可参加成果评选。
2、参评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发表的成果、论著等。
3、专著参评一般由主编者参评,个人可将收入专著的专题作品或撰写部分参评。
(二)烟台市第十九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要求:1、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建议有关部门或学校进行处理。
2、与他人合作的优秀成果,发证书只写前两位作者的名字。
3、参评成果限论文、论著、课题研究报告和发表的成果。
参评成果如果是著作和已发表的论文要验收原件,验收后原件退回,交复印件一份(A4)。
已发表的论文复印件需复印封面、目录和论文的整体章节;参评论著要复印封面、目录,一般要提供论著一本。
稿件一律不退。
4、参评成果有申报评审封面,参评成果文本要求规范打印、装订,正文采用宋体,四号,一律用A4纸word格式。
(三)山东省2012年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要求:1、以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与教材研究、德育研究、学科教学研究、体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学校文化与特色研究、校本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成果均可参加评选,形式可为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课件(案例)等。
参评成果要求立论扎实、观点新颖、针对性强。
成果文字材料不少于2000字,正式发表、出版的成果不受此限,但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
每位省成果参评者限报一项。
往年已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的同一成果不得再次参评;参评者本人要对成果的原创性负责,对挪用、抄袭等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评选资格并通报其工作单位。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9.04•【字号】黔教办科[2013]527号•【施行日期】2013.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黔教办科〔2013〕527号)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各有关单位、厅直属学校:为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黔教科发〔2013〕307号)的精神,我厅决定从2013年9月起,组织实施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和条件(一)贵州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的集体、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具体办法遵照《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试行)》(附件1)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报成果的完成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三)申报每项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的单位署名不得超过3个,个人署名不得超过10人。
对成果所属权及其他问题有异议,并在受理申报期限内未能妥善解决的,不得推荐申报。
(四)已经获得过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省级及省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奖励的成果,不能重复申报。
二、申报名额分配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实行限额申报,原则上不突破以下分配名额: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各25项,六盘水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各 15项,高等学校每校5项,贵安新区、仁怀市、威宁县各 2项,厅属各有关单位、厅直属学校各1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市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情况的通报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为了奖励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调动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市教育局经过认真筹备,组织了全市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现将评选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选的基本情况
本次评选共收到论文185篇,教改实验成果类18项,课题类19项,专著、校本教材类22部,自制教具2项,专利2项。
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依据市教育局教研〔2008〕25号《宿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经过四轮评选,无记名投票,评选出35项教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20项。
在获奖项目中普通高中20项,初中4项,小学5项,职业教育4项(含特教),县区教育局2项。
若按县区分布:砀山6项,萧县5项,埇桥区6项,灵璧6项,泗县4项,城一中2项,宿州二中6项。
经市教育局党组研究,以下单位和个人荣获宿州市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萧县白土镇中心校、泗县二中。
二等奖:埇桥区教育局、灵璧县第五中学、宿城一中刘海勇。
三等奖:砀山黄集中学张世俊、韦守良,宿州市二中程波,灵璧中学陈凭心,灵璧一中马道宏,宿州十一中张明信,砀山二中孙维林,
砀山中学杨丰,泗县一中苏贤明,灵璧中学侯立刚,宿州聋人学校梁好。
优秀奖:宿州二中校本教材编写组、砀山铁路中学教改实验小组、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杨亚洲、宿城一中侯姝琛、宿州二中刘勋、宿州二中袁玉超、萧县中学李同善、萧县教育局靳卫星、砀山中学任宝剑、宿州二中吴立清、宿州市雪枫小学秦克学、灵璧三中王峰、灵璧中学赵宇、宿州三职高张云龙、砀山中学周分工、萧县实验小学王月华、埇桥区朱仙庄大张小学李晓斌、宿州二中梅梅、萧县黄口中学陈磊、泗县草沟镇中心校王孟、丁坤。
二、总体评价
通过申报和评选,可以看出:开展这项工作在全市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是评选工作得到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各县区教育局教研室和许多学校专门开会安排、指导教师申报。
二是参评成果涉及面较广,成果形式多样,有些材料内容丰富,质量较高。
参评教师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从成果内容看,涉及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如实施新课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德育工作、现代多媒体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后进生的归因矫正、学生心理健康、寄宿生的管理等等,且突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等热点和难点问题。
从成果形式看,有教改实验、课题、论文、自制教具、专利、专著、校本教材等,较充分地展现了我市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教改成果。
三是有些参评成果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典型性,实验方
法新颖、独到,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例如萧县白土中心校申报的成果《集体备课十小课题研究——白土教研模式的理念与实践》,埇桥区教育局申报的成果《推进区域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验研究》等。
四是在教学一线涌现出一批热心教科研的教师。
他们能够及时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或实验报告。
五是一些学校领导也身体力行,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
通过申报和评选,也发现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申报的成果总体数量偏少,不少学校空白,县区之间也不平衡。
二是成果各学科分布不均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材料较丰富,史、地、生、体育等学科较少。
三是从整体上看成果质量不高,缺少既有较大学术价值,又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
四是有些教师所写论文脱离教学实际,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借鉴价值不高。
本次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为今后做好这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全市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以获奖单位和个人为榜样,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际,继续认真开展教改实验、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同时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总结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经验,形成更好更多的教育科研成果,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宿州市教育局
附件:
宿州市首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
序号申报人姓名单位成果类别成果名称推荐等级备注
1 萧县白土镇中心校教改实验成果类集体备课十小课题研究——白土教研模式的理念与实践一等
2泗县二中教改实验成果类钱学森大成智慧三维互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一等
3 埇桥区教育局教改实验成果类推进区域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验研究二等
4灵璧县第五中学教改实验成果类灵璧五中课程改革成果——预习、展示、达标二等
5 刘海勇宿城一中课题类中学地理教学与地方实际结合的研究二等结题证书编号:教规鉴[2009]131
6 张世俊韦守良砀山黄集中学教改实验成果类
办报促读写,读写助成才——砀山黄集初中“办报育人”实验研究三等
7 程波宿州市二中教改实验成果类高中化学自制教具的开发和应用三等
8 陈凭心灵璧中学课题类中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的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三等结题证书编号:教规鉴[2009]070
9 马道宏灵璧一中课题类地理活动课研究三等
结题证书编号:教规鉴[2009]074
10 张明信宿州十一中课题类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
三等已于2008年10月结题
11 孙维林砀山二中课题类探索英语学法提高学习效益
三等结题证书编号:教规鉴[2009]068
12 杨丰砀山中学专著类心理健康教程三等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13 苏贤明泗县一中论文类高考作文呼唤来自生活的质朴
三等《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5日
14 侯立刚灵璧中学论文类几类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
三等《中学数学杂志》2008.9发表《中学数学教育学》2009.1转载
15 梁好宿州聋人学校论文类加大投入、科学管理、培训师资——关于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三等《中国残疾人》2009.4
16 杨亚洲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教改实验成果类
针对听障学生美术教学的研究优秀
17 教改实验小组砀山铁路中学教改实验
成果类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模式及“导学案”优秀
18 侯姝琛宿城一中教改实验成果类分板块、建模型、重过程、融策略——十二字新型外语教学模式优秀
19 刘勋宿州二中教改实验成果类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实施诱思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讨优秀
20 袁玉超宿州二中教改实验成果类探究磁感应强度装置
优秀
21 李同善萧县中学课题类高中优秀生“心理”问题研究
优秀
22 靳卫星萧县教育局课题类开展课间心理保健操缓解学习疲劳的实验研究优秀2009年7月省级验收
23 任宝剑砀山中学专著类教海拾贝优秀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24 吴立清宿州二中专著类教海探微优秀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25 校本教材编写组宿州二中专著类新课程语文读本优秀
26 秦克学宿州市雪枫小学论文类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次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优秀《教育文汇》2007.6
27 王峰灵璧三中论文类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什么
优秀《中国教师报》2008年1月9日
28 赵宇灵璧中学论文类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分析优秀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9
29 张云龙宿州三职高论文类中职服装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优秀《纺织教育》2009.4
30 周分工砀山中学论文类捕捉一闪而逝的灵感,拓展一片思维的天空优秀《物理通报》2008.5
31 王月华萧县实验小学论文类新课堂新思考
优秀《安徽教育科研》2009.5
32 李晓斌埇桥区朱仙庄大张小学论文类浅析数学教育的生活化优秀《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33 梅梅宿州二中论文类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例谈
优秀《中学生英语》2009.6发表《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9转载
34 陈磊萧县黄口中学论文类农村普通高中生存与发展之路探究优秀经验总结
35 王孟丁坤泗县草沟镇中心校论文类
用文化建设为课程改革推波助澜优秀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