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经济回顾与中国总体经济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经济回顾和中国经济总体情况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从甲午中日战争到21世纪初期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阐述了一些相关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理论,最后详细介绍的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情况。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有看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持续发展。

关键字: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一、中国百年经济回顾

本文所选的百年是从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到2005年的这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文以1949年建国为分界点,把中国经济大体上分为了两部分。

总的来说建国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其实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破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的奋斗过程。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意识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一些运动相继开展,这些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提供了一些条件,特别是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推动了“实业主义”,人们认识到必须实现工业化,国家才能臻于富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2、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4、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比较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例如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刘懋赏、冯济——保晋矿务公司(山西)等。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民国初期——“短暂的春天”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多达13000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1912年到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还使无产阶级的队伍得以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自己的特点,表现在: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偏于东南沿海,布局不合理;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宰相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但是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巨额财富的重要工具。

(四)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五)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1.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2.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民族工业的萎缩状况: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正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将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增长”与“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在有的场合下还可以相互替换,担它们的含义又是有区别的。按照现在的通行看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而发展的涵义更为广泛和丰富,它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