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害虫】小绿叶蝉(叶蝉科)

合集下载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学名:Empoasca vitis Gothe 同翅目,叶蝉科。

别名假眼小绿浮尘子、小绿叶蝉。

俗名叶跳虫等。

主要寄生在茶树、花生、大豆、麦、棉、桑、烟、十字花科蔬菜、果树、药用植物等。

危害特点成、若虫刺吸茶树芽叶、嫩梢皮层汁液;雌成虫把卵产在嫩梢里,妨碍物质运送,致茶树芽叶叶缘黄化,叶尖卷曲,叶脉呈暗红色,严重时叶尖、叶缘呈红褐色焦枯状,芽梢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影响茶叶的质量。

近年假眼小绿叶蝉和小绿叶蝉在一些茶区混合发生、混合为害,前者是很多省的优势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1—3.8mm,体黄绿色至淡黄绿色,头顶中部有2个绿色小斑点,复眼灰褐色,没有单眼,仅在单眼的位置生一对绿色小圆圈,称假单眼。

小盾片中央及端部生浅白色小斑纹。

前翅浅黄绿色,基部绿色,翅端透明或微烟褐。

足的胫节端部平以下绿色。

卵长0.8mm,新月形,初乳白色后变浅绿色。

若虫共5龄。

初孵若虫体长0.95mm,乳白色,体表有细毛;2龄体长1.30mm,浅黄色,体节明显;3龄长1.64mm,浅绿色,始露翅芽;4龄2.08mm,翅芽明显;5龄2.24mm,浅绿色,翅芽伸达腹部第5节,体形与成虫近似。

生活习性年生9-11代,均以成虫在茶树、冬季豆类、绿肥等寄主植物上越冬。

越冬成虫在3月下旬气温10℃以上时开始活动,4月上旬产卵,第一代若虫于4月中下旬出现后,隔15—30天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进入1月上旬开始越冬。

此虫每年出现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一7月上旬,夏茶受害重;第二高峰出现在8—10月。

该虫卵期6一19天,若虫期6—20天,成虫寿命2—21天,越冬代150天。

该虫有趋嫩性,喜在芽梢、嫩叶背面栖息,芽下的2—3叶虫口数量大,三龄后若虫、成虫活泼,横行和跳跃。

中午炎热烈日照射或阴雨天、露水未干时都躲在花丛中不活动或只在丛间移动。

羽化后当天或第二天交尾,把卵散产在茶树幼嫩组织上或芽下2—3叶上,春季每雌产卵32粒,夏季9粒,秋季12粒。

尤溪县台溪乡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尤溪县台溪乡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湿度 、降雨量等关系密切 ,月平均气温在 l 5 —2 6 ℃之间 ,对其 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而月平均气温 高于 2 8 ℃时则不利于其生长 发育,虫 口下降,雨量大 ,雨期长或 干旱均不利于 其繁殖 ,而
时 晴 时 雨 , 雨量 不 大 则 有 利 于 其 发 生 。背 风 向 阳 的 茶 园 , 越 冬
尤溪县台溪乡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余 明 志
( 福 建 省 尤 溪 县 台溪 乡 农 技 站
尤溪 3 6 5 1 1 1 )
摘要 :茶假 眼小绿叶蝉是 尤溪茶 叶生产的主要 害 虫之一 。茶树受 害后严重影响茶叶 的产 量与质 量。本文将 几 年观察调查情况进行总结 ,以其指导生产上茶假眼 小绿叶蝉 的防治。
为 害 秋 茶 。该 虫 趋 性 强 , 虫 口主 要 分 布 在 茶 丛 上 部 嫩 叶层 , 嫩 叶 多 且 持 续 时 间长 的 茶 园 发 生 严 重 。 成 虫 多 产 卵 于 新 梢 第 二 、
受 阻, 表现凋萎、叶脉变 红、 叶尖叶缘红变 以至枯焦 , 节 间短缩 、 质地 变脆 ,全年 以夏 茶受害最重 。成 虫嗜好黄绿色和 浅绿色 ,
可使 夏 秋 茶 产 量 损 失 2 0 % 一3 0 % ,个 别茶 区较 为 严 重 可 损 失 高 达
芽头瘦小 ,新梢细短 ,从而 严重 影响产量 和品质。茶树受害后 ,
其发展过程分为 ( 1 )失 水 期 :茶来 生长 正 常 ,但 在 阳 光 照 射 下 随 茶 树 的 蒸 腾 作 用 , 芽 叶 呈
茶 小绿 叶蝉 以成若 虫刺 吸茶树嫩 梢汁液 , 消耗养分和水分;
雌 成 虫 产 卵 于 嫩 梢 组 织 内 ,影 响茶 树 营 养 物 质 的正 常 输 送 ,使 茶 叶 生 长 受 阻 。受 害 叶片 侧 脉 变 红 , 叶尖 、 叶缘 变 红 褐 焦 枯 ;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6-0181-03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姜东明(清流县农业农村局,福建清流365300)摘要茶小绿叶蝉是清流县茶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文章对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技术,为应对清流县茶小绿叶蝉的危害提出理论性建议。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6.066Occurrence Tren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Jiang Dongming(Qingliu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Qingliu365300,Fujian,China)Abstract:Tea leaf cicada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pests in tea production in Qingliu County,which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tea production and quality.In this paper,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ea leafhopper were reviewed,and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 based on agriculture,phys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supplemented by chemical control was put forward to deal with the harm of tea leafhopper in Qingliu County.Key words: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take place,prevention and cure1危害现状茶小绿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是危害茶树主要害虫。

草坪叶蝉的防治方法

草坪叶蝉的防治方法

草坪叶蝉的防治方法
草坪叶蝉的防治方法——叶蝉(leafhopper):我国草坪上常见的叶蝉有棉叶蝉、二点叶蝉、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和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

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茎秆上,以刺吸式口器刺人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叶片受害后,多褪色呈畸形卷缩现象,甚至全叶枯死。

苗期的寄主常因流出大量汁液,经日晒枯萎而死。

棉叶蝉成虫体长约3mm,全体淡黄绿色,前胸中央有纵行白色宽带,两侧各有一个大白斑。

一般在6月气温稳定上升后,虫量显著增多,到7和8月高温季节,发生量达到高峰。

凡夏季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叶蝉的大发生。

田间及周围杂草丛生有利于叶蝉的发生和繁殖。

大风雨对棉叶蝉有抑制作用,对若虫影响尤为明显。

对叶蝉类害虫的防治应掌握在若虫的盛发期。

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叶蝉散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杀螟硫磷1000~1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400~500倍液喷雾。

0.5%波尔多液能防治棉叶蝉,兼治病害。

冬季、早春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

在成虫盛发初期利用黑光灯或普通灯火诱杀(雌虫),可减少虫口基数。

小绿叶蝉和茶花蟹壳病

小绿叶蝉和茶花蟹壳病

提高茶花蟹抗病性
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能够刺激茶花蟹的免疫系统,提 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小绿叶蝉对茶花蟹壳病的控制作用
控制病害扩散
小绿叶蝉能够有效地控制茶花蟹壳病的扩散和传播, 避免病害在种群中蔓延。
减少经济损失
通过控制病害的扩散,小绿叶蝉能够减少茶花蟹养殖 者的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感谢您的观看
体型特征
小绿叶蝉的体型较小,通 常只有几毫米长,颜色以 绿色为主,也有其他颜色 的变种。
翅膀特征
小绿叶蝉具有透明的翅膀 ,翅膀上有细小的网状结 构。
分布与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小绿叶蝉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地理分布
小绿叶蝉在中国的分布尤为广泛,常见于茶园、果园、林地等植物丰富的地方 。
生态习性
调整pH值
监测pH值
通过监测水体的pH值,了解水质酸碱度是 否适宜茶花蟹生长。正常情况下,水体的 pH值应在7.5-8.5之间。
使用pH调节剂
根据需要,使用pH调节剂来提高或降低水 体的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注意 选择质量可靠的pH调节剂,避免对蟹造成
不良影响。
06
小绿叶蝉对茶花蟹壳病的 防治作用
悬浮物
水体中悬浮物过多会堵塞茶花蟹的鳃部,影响其呼吸,并可能引发 细菌感染,增加茶花蟹壳病的发病率。
温度对茶花蟹壳病的影响
要点一
过低温度
在过低的水温下,茶花蟹的代谢率会降低,免疫力也 会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茶花蟹壳病。
要点二
过高温度
在过高的水温下,茶花蟹的代谢率会升高,免疫力也 会下降,同样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茶花蟹壳病 。
基因交流
这种共生关系还有助于促进基因交流,使得双方的基因得以延续。

为农服务之病虫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为农服务之病虫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俗名叫浮尘子,是我省各茶区茶树上主要的害虫之一。

受其危害,轻者芽叶受损、产量降底,重者芽叶被毁,造成失收。

一、形态特征假眼小绿叶蝉本虫属同翅目,叶蝉科。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1、卵新月形,长约0.8毫米,宽约0.1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转淡绿,孵化前前端透见一对红色眼点。

2、若虫共5龄。

初为乳白色,随虫龄增长,渐变淡黄转绿,3龄时翅芽开始显露,5龄时翅芽伸达第五腹节。

3、成虫头至翅端3.1 -3.8 毫米,淡绿至淡黄绿色。

头冠中域大多有两个绿色斑点,头前缘有一对绿色圈,又称为假单眼,复眼灰褐色。

中胸小盾板有白色条带,横刻平直。

前翅淡黄绿色,前缘基部绿色,翅端透明或微烟褐。

足与体同色,但各足胫节端部及跗节绿色。

二、为害方式以若虫、成虫刺吸嫩梢芽叶汁液,雌成虫且在嫩梢内产卵,导致输导组织受损,养分丧失,水分供应不足。

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全年中尤以第二轮茶受害最重。

三、发生特点假眼小绿叶蝉具趋嫩性,只危害嫩梢芽叶,性畏光怕湿,晨早霜水未干时不太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篷内转移,它的成虫是逐渐孕卵的,卵是逐日产出,每日产1-2粒,因此决定了它的发生代数是不整齐的,归结起来它在发生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发生代数多在广东每年可发生13代,粤北以成虫越冬,其它地方无明显越冬现象。

2、世代重叠、凌乱茶园中可以同时见到成虫、若虫。

但全年中有两个虫口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6月,第二个高峰期在9-10月。

3、气候因子影响气温、降水量和雨日数是影响假眼小绿叶蝉虫口消长的主要气候因子。

适宜在平均气温17-28℃,时晴时雨的条件下发生。

4、天敌很多有60多种,最主要的有卵寄生蜂、缨小蜂、蜘蛛和虫霉等等。

另外,其发生发展跟栽培管理、品种有密切关系。

白叶单丛受害重。

四、防治方法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采用生态调控的方法,另一个是靠化学农药控制的方法。

茶小绿叶蝉的危害、防治方法及常用药剂

茶小绿叶蝉的危害、防治方法及常用药剂

茶小绿叶蝉的危害、防治方法及常用药剂茶树的病虫害中,茶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各茶区均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现小编将茶小绿叶蝉是的危害方式、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茶小绿叶蝉,又名叶跳虫,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危害嫩梢组织,成虫、若虫吸芽、叶和枝梢的汁液,卵多产于嫩梢组织内,影响茶树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使芽叶生长受阻,被害叶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渐扩成片,茶树受害后期叶片发黄,叶脉变红,叶缘梢卷曲,以后叶尖和叶缘全枯焦脱落,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

茶小绿叶蝉体积小,肉眼无法看见,等到危害症状显现时,虫口密度相当大,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给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被茶小绿叶蝉危害的芽叶,在加工过程中碎、末茶增加,成品率降低,易断碎,易产生烟焦味,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影响。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

其末代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翌年寄主植物发芽后出蛰。

小绿叶蝉在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至11月上旬。

成虫和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对其发生有利。

成虫在茶园中多栖息在茶丛叶层,卵一般产在芽下第1~3节嫩梢组织中。

若虫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茶小绿叶蝉受外界气象环境影响较大,在诸多气象因素中,气温对茶小绿叶蝉的影响较大,其次是降水、湿度和日照。

茶小绿叶蝉的每一个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高低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茶小绿叶蝉才能发育、活动和生长。

冬季若特别寒冷则成虫死亡率高,翌年虫口基数减少,发生较轻。

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危害较重。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适时清理茶园及附近杂草,减少越冬成虫和当年虫口密度,喷药前清除杂草可提高药效。

及时采摘,减少成虫产卵的场所和有卵嫩梢,抑制虫害发生。

合理施肥,另要配施有机肥以增强茶树长势。

小绿叶蝉防治技术

小绿叶蝉防治技术

小绿叶蝉防治技术小绿叶蝉防治技术今日(9月6日),庄主来到桃园,看到叶片正面白色点状,零星分布或成片分布,翻看背面有白色虫蜕,也有无翅若虫(叶蝉若虫),晃动树枝、不少叶蝉乱飞。

此虫幼虫爬行迅速、成虫飞行能力强。

刺吸危害叶片。

这就是小绿叶蝉,又名桃浮小子、叶跳虫、桃一点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危害桃、杏、李、樱桃、梅、苹果、梨、葡萄等。

2018年秋季9月份庄主就遇到过叶蝉大面积爆发, 200亩桃园,叶蝉爆发,数量非常惊人,9月份引起落叶。

进入果园后不敢张嘴、捂住口鼻、眯起眼睛,否则所到之处群虫乱飞,直接进入喉咙;这个虫落到皮肤上,还咬人。

最终200亩6年生桃园,2019年套袋20多万个,平均每亩套袋1000多个,根本不需要疏果,可谓是损失惨重。

此时又到了叶蝉数量迅速增加的关键时间节点,请各位桃友一定要加强防范,尤其是中、早熟桃,无果园区,秋季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为的园区,一定要注意预防。

危害症状成虫、若虫刺吸芽、叶和枝稍的汁液。

花期吸食花萼、花瓣,谢花后再叶片背面和嫩枝上去世和产卵。

被危害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书叶片苍白色,提早落叶,树势衰弱。

虫体排出的虫粪会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果实品质。

此时正是秋季管理的管理的关键环节,保护叶片浓绿,无病无虫,最为关键。

药剂保护不到位,叶蝉短时间内大量爆发,则引起落叶,树势衰弱、花芽分化质量差,明年开花坐果收到影响。

生活习性年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

翌春桃发芽后出蛰(桃展叶期),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

卵期5—20天;若虫期10一20天,非越冬成虫寿命30天;完成1个世代40一50天。

因发生期不整齐致世代重叠。

6月虫口数量增加,8—9月最多且为害重。

防治方法1、适当修剪,防治枝叶过密荫蔽,以利通风透光。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产卵枝,集中处理。

2、黄板诱杀:黄板可用柠檬黄色万通板(或塑料板)或木板漆柠檬黄色油漆,规格为30cm×20cm,悬挂于桃树1.0~1.5m高的树冠外围,每亩建议用30~50块。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
➢杂食性。茶小绿叶蝉除危害茶树外,还可害大豆、 花生、烤烟、十宁花科、蔬菜、桃、梨 、桑等作物。
羽化后一、二日内即可交尾产卵。卵在嫩梢上 的分布:顶芽至芽下第1叶间茎内占14.2%,芽下第 1至第2叶间嫩茎内占24.9%,芽下第2至第3叶间嫩 茎内占55.7%,叶柄处占5.2%。主脉及蕾柄中很少。 雌成虫产卵量因季节而异:春季最多,平均每雌产 32粒;秋季次之,12粒;夏季最少,9粒。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假眼小绿叶蝉在一年中的消长,因地理条件 及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据农业 部全国植保总站1984~1988年组织江、浙、赣、 闽、川等省份调查结果显示,该叶蝉年消长规律 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双峰型、迟单峰型和早单 峰型。
双峰型
双峰型发生条件特点
发生区域
气温 年降雨量 第一峰发生特点 第二峰发生特点
茶小绿叶蝉识别与防治
茶树害虫各论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据 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余种,其中经常发 生的达50~60种之多。常年造成损失约 5~10%,严重时达20%以上 。
*
茶 树 害 虫
食叶性害虫:
鳞翅目(尺蠖、毒蛾、刺蛾、蓑蛾、卷叶蛾、斑蛾、 夜蛾、细蛾、蚕蛾,鞘翅目(象甲、叶甲)等
大,翅芽开始显露,复眼灰白色; ➢4龄体长1.9~2.0 mm,体淡绿色,翅芽明显,
复眼灰白色; ➢5龄体长2.0~2.2 mm,体草绿色,翅芽伸达腹
部第5节,第4腹节膨大,复眼灰白色。
发生规律
年生活史: 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10代左右,福建11-13代,广
东12-13代,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约10代。 均以成虫在茶丛内叶背、冬作豆类、杂草上越冬。
南起北纬18º的海南省,北至北纬37º的山东省; 西起东经94º的西藏自治区,东至东经122º的台湾省, 几乎分布我国所有茶区。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防治钱涛茶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

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

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

成品茶条索松散,碎末增多;冲泡后汤色浑浊,滋味苦涩,香气失常。

在茶小绿叶蝉受害区,一般夏秋茶产量损失达15%~40%。

1 特征特性茶小绿叶蝉卵长约0.8mm,香蕉形,成虫体长3~4mm,全身黄绿色至绿色。

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型、体色与成虫相似。

具趋嫩性,只为害嫩梢芽叶,畏光怕湿。

被害芽梢生长受阻,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

成虫嗜好黄绿色和浅绿色,多栖息于茶丛叶层中,喜横行、善跳跃。

若虫3龄后则变得活泼,善爬善跳,稍受惊动即跳走和沿茶枝迅速下逃。

徒长枝芽叶上虫口较多,若虫蜕下的皮留在叶背。

2 发生规律茶小绿叶蝉年发生代数多,以成虫越冬,翌年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

适宜在平均气温17~28℃,时晴时雨的条件下发生。

全年中有2个虫口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5~6月,第2个高峰期在9~10月。

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该虫易发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茶蓬内转移。

3 综合防治方法3.1 农业措施3.1.1 清园除草合理施肥每年秋茶停采后,茶园进行全面深翻,把清除出的杂草和有机肥混合埋入沟中作基肥。

施用的有机质肥为经过堆沤的土杂肥、干鸡粪、厩肥等。

有条件的茶园还可实行梯面铺草或种植绿肥。

通过秋冬季耕锄与增施有机肥,使茶园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增加,保水保肥性提高,既增强了茶树的抗逆能力,也为茶叶优质高产创造了条件。

在除草深翻和施基肥后,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全园进行1次修剪,把鸡爪枝、病虫枝等剪除干净,将剪下的枝叶埋入沟中或集中烧毁。

清园后,对茶蓬喷洒石硫合剂液1~2次并进行封园。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小绿叶蝉又名小绿浮尘子,成虫、幼虫均刺吸芽叶叶液,成虫并在嫩梢内产卵,破坏输导组织,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粗老,严重时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且制成的干茶,碎片较多,滋味较涩,品质下降.小绿叶蝉,成虫体长2.2~2.7毫米,淡绿至黄绿色。

幼虫初为乳白色,随着虫龄增长,颜色由乳白变为淡黄,再由淡黄变为淡绿色,幼虫期与鸡虱子相似。

小绿叶蝉,成虫和幼虫都具趋嫩性,多栖于芽梢嫩叶叶背活动为害,且常以芽下二,三叶叶背虫口为多。

成,幼虫均喜横行,受惊动即跳去,怕湿,阴雨天气或有露水不活动。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小绿叶蝉适宜在平均气温15~26摄氏度,时晴时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

结合洪雅县气候特点,小绿叶蝉一般在五月下旬开始大量发生,直至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

尤以苗圃园,留穗条的茶园,不采夏茶的茶园,或留叶较多,杂草丛生的茶园危害特别重。

杂草丛生的茶园比无杂草茶园虫口高6倍。

留叶采摘比不留叶采摘茶园虫口高50%以上。

防治上:农业防治:及时除草,清洁茶园,同时加强采摘,少留叶采,尽可能多地带走小绿叶蝉卵块,恶化其生存环境。

可在茶园中养鸡,让鸡吃害虫。

物理防治:一是用频震式杀虫灯诱杀,二是用黄板粘杀。

化学防治:根据虫情检查,及时施药控制在虫口高峰之前,最迟应在春茶结束后,利用春、夏茶之间的间隙期进行一次防治,一般采用25%阿克泰12000倍液喷雾,关键是用药液喷布要均匀、且用药时先打四周再由外向内打,要求第一次杀虫效果达95%以上。

间隔7~10天后再用0.5%苦参碱水剂400~6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300~500倍液(前两种单独使用防效可达70%)、或“天泰”每亩用40克(单独使用防效可达80%)、或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15000倍液、或3%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前四种单独使用防效可达90%以上)作第二次连防。

小叶蝉族六新种(同翅目:叶蝉科)

小叶蝉族六新种(同翅目:叶蝉科)

小叶蝉族六新种(同翅目:叶蝉科)
胡家春;葛钟麟
【期刊名称】《昆虫分类学报》
【年(卷),期】1991(13)4
【摘要】本文报道叶蝉科(Cicadellidae)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小叶蝉族(Typhlocybini)沃小叶蝉属(Warodia Dworakowska,1970)、巴小叶蝉属(Baaora Dworakowska,1981)、坦小叶蝉属(Thampoa Mahmood,1967)、蒿小叶蝉属(Eupteryx Curtis,1833)与雅小叶蝉属(Eurhadina Haupt,1929)6新种。

模式标本存藏于安徽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总页数】8页(P255-262)
【关键词】小叶蝉族;新种;中国;叶蝉科
【作者】胡家春;葛钟麟
【作者单位】安徽农学院植保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352.8
【相关文献】
1.中国新纪录属--兜小叶蝉属并记三新种(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小绿叶蝉族) [J], 张雅林;秦道正
2.中国新纪录属--泰小叶蝉属并记四新种(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塔叶蝉族) [J], 黄敏;张雅林;房丽君
3.杨小叶蝉属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塔叶蝉族) [J], 张雅林;黄敏;沈林
4.塔叶蝉族—新属新种(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 [J], 张雅林
5.脊翅叶蝉族一新属一新种(同翅目:叶蝉科:缘脊叶蝉亚科) [J], 张雅林;张文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桃小绿叶蝉防治方法

桃小绿叶蝉防治方法

桃小绿叶蝉防治方法
碧桃、寿星桃、紫叶桃等是常见的蔷薇科观赏植物,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近年来常受到桃小绿叶蝉的侵害。

桃小绿叶蝉又名桃小叶蝉、小绿叶蝉等,属同翅目、叶蝉科。

桃小绿叶蝉一年发生4至6代。

桃小绿叶蝉常常会招致树木叶片提早非正常脱落,既影响花芽分化,还能诱发流胶病等病害发生。

桃小绿叶蝉成虫多产卵于树木的新梢或叶背主脉内,卵期在5至20天。

防治方法:
1、入冬后,成虫出蛰前及时刮除翘皮,并彻底清除落叶及周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害虫,减少虫源。

2、桃树冬剪以后,应及时涂刷白涂剂,以保护树体。

3、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在夜间利用灯光来诱杀桃小绿叶蝉的成虫。

4、药剂防治:桃小绿叶蝉的药防,应掌握在越冬代成虫迁入之后,以及各代若虫的孵化盛期。

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剂1500至2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至15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至800倍液,或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等药剂进喷雾防治。

另外,同一种药剂不可连续使用超过3次,间隔7至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药用植物害虫小绿叶蝉

药用植物害虫小绿叶蝉

药用植物害虫小绿叶蝉小绿叶蝉Empoasca flaoescens (Fab.)别名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为害普遍菊花、佛手、山茱荚等药用植物,分布在全国各地。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oescens (Fab.)别名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为害普遍菊花、佛手、山茱荚等药用植物,分布在全国各地。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叶片汁液,为害菊花叶片产生很多失绿小斑点,长势衰弱;山茱荚受害后叶而生黄色斑点,后变成褐斑,严重时叶缘变为红褐色焦枯状,叶片早落。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3-3.7mm,淡黄绿至绿色,复眼灰褐色,无单眼,触角刚毛状,末端黑色。

前胸背板、小盾片浅鲜绿色,常具白色斑点。

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淡黄白色,周缘具淡绿色细边。

后翅透明膜质。

各足胫节端部以下淡青绿色,爪褐色;财节3节;后足跳跃式。

腹部背板色较腹板深,末端淡青绿色。

头背而略短,向前突,喙微褐, 基部绿色。

卵长椭圆形,略弯曲,长径0.6mm,短径0.15mm,乳白色。

若虫体长2.5-3.5mm,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年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翌春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

卵期5-20天,若虫期10-20 天,非越冬成虫寿命30天,完成1个世代40-50天。

发生期不整齐, 有世代重叠现象。

6月虫口数量增加,8-9月为为害盛期。

秋后以末代成虫越冬。

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

成虫善跳,可借风力扩散,旬均温15-25°C适其生长发育,28°C以上及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

成虫出蛰前清除落叶,拔除朵草及其他低矮植物,切断成虫越冬场所。

3、药剂防治。

掌握在越冬代成虫迁入后,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灭扑威)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2000倍液、50%抗!fef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

怎样防治小绿叶蝉?

怎样防治小绿叶蝉?

怎样防治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又叫绿浮子或叶跳虫,是河南省茶区主要害虫之一。

分布广、危害重,以针形口器刺入幼嫩芽叶为害,受害芽叶叶缘发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严重时叶尖、叶缘呈红褐色、焦枯,芽叶生长停止,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小绿叶蝉无趋光性,昼伏夜出,有陆续产卵的习性,我省一年发生9 至10代,造成世代重迭。

主要以成虫越冬,早春茶芽萌动后开始为害茶树,秋末冬初茶梢停止生长时,成虫也停止繁殖。

全年在发生数量上有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在6月上、中旬,此时高温高湿,有利繁殖,所以虫口密度大,危害重,对夏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应作为防治重点; 第二次高峰在9 月下旬左右,虫口数量比第一次少,对生产影响虽然不大,但若防治不及时,会使越冬虫口数增多,危害下年茶叶,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及时防治,不可忽视。

防治指标是百叶虫口数5~8头。

检查方法是在茶园均匀设点,于清早露干之前轻翻抽查2~3叶的芽梢100个,虫口数达到5 ~8 头,即应防治。

防治方法:
(1)春茶结束后,在小绿叶蝉第一次高峰前,用40%的氧化乐果2000~3000倍或用25%亚胺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50%的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0.5克/亩;90%敌百虫1500倍
液于早晚喷在嫩梢叶背面,均有一定效果。

特别是氧化乐果和亚胺硫磷的效果最为突出,既能触杀又能内吸毒杀。

(2)早春产卵繁殖前用50%的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0.3~0.5度石硫合剂可灭过冬成虫,压低虫口基数。

(3)及时采茶、清除茶园杂草、杀虫灭卵,对小绿叶蝉的发生发展也有很大抑制作用。

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

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

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小绿叶蝉的防治技术——小绿叶蝉又名小青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叶蝉、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

分布于江西、江苏、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浙江、福建、安徽、陕西、河北、北京等地;日本、朝鲜、印度、斯里兰卡、俄罗斯及欧洲、非洲、北美洲。

危害碧桃、桃、梅、樱花、紫叶李、山茶、月季、双色茉莉、芙蓉、金橘、桑、柳、李、杏、樱桃、杨梅、葡萄、苹果、梨、山楂、槟果、沙果、柑橘等叶片。

小绿叶蝉成虫、若虫吸食叶、芽和嫩枝梢的汁液,被害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苍白色提早脱落。

小绿叶蝉华北、西北1年发生4~6代,浙江9~11代,广东12~13代。

以成虫在落叶、杂草丛中、树皮缝、低矮绿色地被物中越冬。

翌春当气温高于10℃,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植株上刺吸汁液,经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

卵多产于新梢、叶柄或叶背主脉里。

全年分别在5~6月间和8~9月或10~11月间发生2个高峰,南北各地不同。

成虫连续孕卵,分批产卵,故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达30天,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若虫共5龄。

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均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

成虫无趋光性,善跳,可借风力扩散,旬均气温15~25℃适其生长发育,28℃以上或遇连阴雨、暴风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

若虫3龄长出翅芽后,喜爬善跳,有横走习性。

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1、小绿叶蝉于春季成虫出蛰前刮除寄主枝干翘皮,清除其周围杂草、落叶枯枝,减少越冬虫源。

2、在第1次发生高峰出现前喷药防治,可选用20%叶蝉散乳油8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5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500~4000倍液等。

视虫情喷药2~3次。

木棉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木棉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密度大时会造成叶片严重受损,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导致树木 生长衰弱,甚至叶片全部脱落。
诊断方法
观察叶片
通过观察叶片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木棉 小绿叶蝉的发生。如果叶片出现黄白色斑 点,且密度较大,可能是木棉小绿叶蝉的 危害。
VS
观察虫体
在叶片上或树木枝条上可能会发现木棉小 绿叶蝉的若虫和成虫。若虫期时,虫体较 小,绿色或淡绿色;成虫时,虫体较大, 绿色或黄绿色。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木棉小绿叶蝉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 高峰期,采用黑光灯或普通灯光诱杀成虫 。
色板诱杀
在木棉树冠下放置黄色粘虫板,可粘住部 分成虫。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木棉小绿叶蝉的天敌有瓢虫、草蛉等,利用 天敌控制虫害,可减少农药使用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对木 棉小绿叶蝉进行防治。这些生物农药具有低
04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定期清理枯枝落叶
木棉小绿叶蝉的卵通常产在木 棉树叶片背面,因此定期清理 枯枝落叶,破坏其卵的生存环 境,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加强树木管理
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可减少木棉小绿叶蝉的繁殖 场所。同时,及时清除枯枝落 叶,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
合理灌溉
在干旱季节,合理灌溉可增加 木棉树的抗虫能力。
繁殖
木棉小绿叶蝉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成虫在植物组织中产卵。
活动习性
木棉小绿叶蝉在白天活动,以早晨 和傍晚最为活跃,它们善于跳跃和 飞行,可以迅速从一个植物转移到 另一个植物上。
02
发生规律
发生世代
木棉小绿叶蝉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可发生4-6代,世代 重叠严重。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该虫每年发生5代,以卵在木棉树或 其他寄主植物组织内越冬。

小绿叶蝉在大樱桃上的发生与防治

小绿叶蝉在大樱桃上的发生与防治

小绿叶蝉在大樱桃上的发生与防治迮福惠;吕宏珍;于月芹【摘要】@@ 小绿叶蝉,又称桃小绿叶蝉、桃浮尘子、桃一点斑叶蝉,为同翅目杂食性刺吸式口器害虫.近几年,在山东大樱桃产区发生日趋严重,而且发生早、密度大、为害重、时间长,已成为大樱桃的重要害虫.【期刊名称】《北方果树》【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1页(P39)【作者】迮福惠;吕宏珍;于月芹【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林局,山东,烟台,265500;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林局,山东,烟台,265500;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林局,山东,烟台,26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21.2小绿叶蝉,又称桃小绿叶蝉、桃浮尘子、桃一点斑叶蝉,为同翅目杂食性刺吸式口器害虫。

近几年,在山东大樱桃产区发生日趋严重,而且发生早、密度大、为害重、时间长,已成为大樱桃的重要害虫。

1 危害特点该虫主要以成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多表现为叶面失绿,产生数量不等、边缘不清、针刺状的灰白斑点。

叶片光合能力下降,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

严重时斑点成片,远远看去,树体一片苍白,叶片早落,经常造成树体二次开花,严重影响来年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大樱桃经济寿命。

2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mm左右,淡绿色或绿色,前翅近似透明,后翅膜质透明,头顶有一黑点,后足为跳跃足。

若虫5龄,体长2 mm左右,全体淡墨绿色,复眼黑紫色,翅芽绿色。

卵长椭圆形,略弯曲,半透明,乳白色,孵化前有红色眼点。

3 发生规律该虫每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树皮缝及低矮绿色植物上越冬。

来年早生越冬性杂草或其他植物发芽后,越冬成虫开始出蛰,先在杂草等植物上活动,待大樱桃萌芽或展叶后即迁移到大樱桃上危害,最早于3月中下旬在大樱桃上出现。

全年以大樱桃萌芽展叶期和采后7—9月虫口密度最大,危害也最重。

一般9月发生最后一代,大樱桃落叶后迁入越冬场所越冬。

但如深秋气候温暖,温度偏高,该虫可一直危害至10月中下旬,甚至11月份。

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又名桃小绿叶蝉、桃小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

是桃树重要害虫之一,国内大部分省(市、区)均有分布。

为害桃、杏、李、樱桃、梅、苹果、梨、葡萄等果树及禾本科、豆科等植物。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吸食芽、叶和枝梢的汁液,被害叶初期叶面出现黄白斑点,以后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树叶苍白早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3-3.7毫米,淡黄绿至绿色。

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淡黄白色。

卵:长椭圆形,一端略尖。

乳白色。

若虫:全体淡绿色,复眼紫黑色。

若虫全体淡绿色,复眼紫黑色。

生活史及习性 以成虫在常绿树叶中或杂草中越冬。

翌年三四月间开始从越冬场所迁飞到嫩叶上刺吸为害。

被害叶上最初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斑点相连,使整片叶变成苍白色,使叶提早脱落。

成虫产卵于叶背主脉内,以近基部为多,少数在叶柄内。

雌虫一生产卵46-165粒。

若虫孵化后,喜群集于叶背面吸食为害,受惊时很快横行爬动。

第一代成虫开始发生于6月初,第二代7月上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上旬。

这代成虫于10月间在绿色草丛间,越冬作物上,或在松柏等常绿树丛中越冬。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管理:秋冬季节,彻底清除落叶,铲除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2、喷洒农药:成虫桃树上迁飞时,以及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灭扑威)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或功夫乳油及其他菊酯类药剂,均能收到较好效果。

小绿叶蝉阿克泰阿克泰2.5%水分散剂5000倍液兑水喷雾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下旬—11月上旬啶虫眯莫比朗、圣手、七品红3%、5%粉剂1000倍液吡虫啉大功臣、一遍净、四季红、艾美乐、毒蚜等粉剂、乳油、水分散剂3000倍液联苯菊脂天王星4.5%乳油1000倍液印楝素绿晶、全敌、爱禾0.3%乳油800倍液清源保清源保0.6%水剂500倍液除虫菊素云菊6%乳油2000倍液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等25%粉剂800倍液印楝素是从印楝种子中提取,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天然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翅目害虫】小绿叶蝉(叶蝉科)
小绿叶蝉图片,小绿叶蝉长怎么样?小绿叶蝉怎么防治,小绿叶蝉用什么药最有效?小绿叶蝉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小绿叶蝉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小绿叶蝉
二、别名:桃叶蝉、桃小绿叶蝉
三、学名: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四、分部地区:除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以及欧洲、非洲、北美等地
五、危害作物:桃、苹果、梨、柑橘、葡萄、杏、李、山楂、樱桃、杨梅、油桐以及单、双子叶草本植物。

棉花、茄子、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甜菜、水稻等
六、危害方式:刺吸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成、若虫在叶片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出现失绿白斑,严重时全树叶片呈苍白色,提早脱落,树势衰弱。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3.3~3.7mm。

体淡绿,头冠淡黄绿。

复眼灰褐,无单眼。

前胸背板与小盾板淡鲜绿色。

前翅半透明黄绿色,周缘具淡绿细边。

后翅透明具珍珠折光。

胸、腹部腹面为淡黄绿色。

腹末端淡青绿色。

头冠前伸,前翅端部第1、2分脉在基部接近但向端部伸出,
其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端室,后翅具亚缘脉,仅一端室。

2、卵:长卵形,乳白色,长径约0.60mm,短径约0.15mm,孵化前出现红色眼点。

3、若虫:似成虫,老熟体长2.5~3.5mm,体鲜绿微黄,复眼灰褐色。

具翅芽,头冠与腹部各节疏生细毛。

九、发生规律:此虫年生5〜12代,以成虫在杂草、落叶、树皮缝隙及冬季的低矮生绿色植物中过冬。

长江以南天暖即活动;江西翌年3月上旬始产卵繁殖。

北方翌春,桃、杏等寄主发芽后开始活动图2小绿叶蝉成虫危害芽叶。

十、繁殖方式:卵散产于新梢及叶脉组织内,产卵前期4~5天,卵期5~20天,若虫期8~19天,非越冬成虫寿命1月左右。

6月虫口数量渐增,8~9月数量最多,危害最甚。

旬均温在15~25度时适于其生长发育,28度以上虫口密度即下降;多雨或雨量大、久晴不雨均不利其繁殖。

成、若虫白天活动,喜于叶背刺吸汁液与栖息,成虫常以跳助飞,但飞行力弱,可借风远传。

被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严重时全叶苍白或自叶缘逐渐卷缩,秋末以末代成虫越冬。

十一、防治方法:
1、秋末落叶后刮翘皮,清理果园杂草、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在成、若虫危害期可喷药防治,尤以各代若虫孵化盛期防效更好,有效农药有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