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0篇(精选)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0篇(精选)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0篇(精选)含反思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篇(精选)含反思第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活动目标:1、认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难点:1、幼儿能够区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通过游戏知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能及时说出来。

活动准备: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土坑”,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木板”;小熊的家;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饼干活动过程:一、集体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二、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家刚建好了房子,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要跟着老师哦,不能走丢咯。

”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的走。

2、师:“哎?前面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多的小坑啊?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来像个办法将小坑填满吧﹗”“好”师:“路边有好多的木板,我们就用木板来铺路吧﹗”幼儿铺路,教师提醒:“你们可要动动脑筋哦﹗什么样的木板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铺好,请几个小朋友回答:“你们用什么形状的木板铺路的呀?”小路修好了,带领幼儿走在木板上,边走边说走的是什么图形。

三、到小熊家做客我们沿着小路到了小熊的家,快去看看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吧﹗幼儿回答: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饼干。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附反思)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附反思)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

2、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1、教具:《公园里》2、学具:操作材料,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一、游戏情景导入。

1。

玩玩“上面与下面”游戏,咕噜咕噜上(双手上举),咕噜咕噜下(双手下放)2、师:“我知道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去公园里玩,今天高老师也带你们去公园看一看好不好?”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里好热闹呀!看一看、说一说都有些什么?3、师:“哇,你们真厉害,都说出来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我说一样东西,你们告诉我它在哪里好不好?”在幼儿能说出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完整,如XX在XX的上面(下面)4、介绍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儿操作材料。

1、师:“刚才高老师带你们逛了一圈公园,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去公园里玩逛一圈。

”观察操作纸,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场景,把在上面的圈出来。

2、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引导幼儿先用嘴巴说,再动手操作。

三、交流评价。

1、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再看一看,说一说,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动:小小理货员1、出示货架。

师:小超市明天就要开张了,可是货物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你们想来做理货员吗?”介绍游戏:请你帮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东西,请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幼儿园小班教案《游公园》含反思(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游公园》含反思(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游公园》含反思(6篇)幼儿园小班教案《游公园》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惜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约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考验小伙伴们的反应技能,熬炼他们的个人技能。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一般话进行沟通。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章。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惜环境的行为。

活动预备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

〔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处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处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争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爱这样的公园吗?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当怎样做?3、订正错误,复原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

〔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

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常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假如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伙伴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有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育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

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惜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教学反思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是小班孩子,他们的认知有限,说话技能也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时,效果不是很抱负。

可能我涉及的内容有点多,让孩子们一时反应不过来,有的孩子一整堂课都没有说话,没有起到全面引导教育的作用。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教案《公园里》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公园里”的相关词汇。

2. 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公园里的景物和活动。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公园里的景物和活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画板2. 学生绘本《公园里》3. 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公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谈论公园里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2. 共同探究:教师向学生展示绘本《公园里》,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景物和活动,并提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a. 询问学生公园里有哪些东西?b. 引导学生描述公园里的景物和活动。

c. 引导学生使用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相关词汇。

3. 合作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物或活动进行描述和演示。

每个小组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手势、动作等方式进行描述,其他组员要猜出他们描述的是什么。

4. 小结巩固: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复述学生的回答,并指出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描述公园里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公园里的景物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投入。

然而,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稍显单一,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地设计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以公园为背景,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感知数量、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15,能正确点数公园里的物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数字15,能正确点数公园里的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量、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公园图片、数字卡片、颜色和形状卡片、小动物玩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公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物品,如小鸟、小兔、小狗等。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 学习数字:分发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5。

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卡片,说出数字的名称。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数数公园里的小动物。

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

将数字卡片和小动物玩具藏在公园图片中,让幼儿找到它们。

找到后,让幼儿说出数字和小动物的名称。

4. 颜色和形状练习:分发颜色和形状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用彩笔给它们涂上颜色。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数字15,能正确点数公园里的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量、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公园这个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个别幼儿在颜色和形状的识别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可以组织他们参观公园,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数字、颜色和形状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郊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郊游这一主题,让幼儿了解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2.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自然和社会中的现象;3.培养幼儿对自己的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知自然和人文环境;2.简单的数学思维;3.观察和判断能力;4.社交能力。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们想象自己要去郊游,询问大家郊游需要带些什么东西,让幼儿们自己说出来,让幼儿们思考有哪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运用到,如量、度等。

2. 郊游环节(60分钟)老师带领着幼儿们一起出发,先带领小组寻找自然界的图形如树、草、花等,引导幼儿们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并与其它事物进行对比。

找完自然界的图形后,老师带领幼儿们到游乐场一带,询问他们有哪些游乐设施,然后让幼儿们观察游乐设施的形状、颜色、大小,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描述。

最后带领幼儿们找到几个摆秤体验器,让幼儿们亲手接触、操作秤,用秤量身体的重量,围绕重量的概念,老师进行渐进式的引导,让幼儿们通过体验的形式比较大小,以此来引导幼儿们学会分类思维。

3. 记忆提取(10分钟)老师带领着幼儿们回到教室,提取先前活动中幼儿们的观察所得,并进行对比,总结出各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幼儿补充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同时鼓励幼儿们积极回答问题。

4. 总结反思(10分钟)老师回顾郊游所发现的事物,是否符合一些数学原理,是否有需要强化的地方,同时请幼儿们自己讨论他们今天发现或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并让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经验和收获。

四、反思1.教学设计严谨,可以促进幼儿们的思维和创造性;2.教学活动现场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幼儿略显淘气;3.教学活动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让幼儿们有更充分的时间深入了解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

五、教学情况1.幼儿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2.幼儿的社交能力有所提高;3.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教学目标1.学会辨识图形,包括矩形、圆形、三角形。

2.学习通过观察、简单比较分辨物体的大小。

3.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辨识图形2.观察物体的大小3.数字1~10的认知与书写教学方法1.导入新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认知不同图形。

3.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物体的大小概念。

4.通过讲解、模仿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数字的认知和书写。

教学资源1.制作简单的图形卡片2.引导幼儿一起制作大小比较的棋盘游戏3.准备数字书写的翻翻书具体教学流程第一节课:认识图形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图形和辨识的方法,认识矩形、圆形、三角形,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1.一张牛皮纸2.颜料盘、刷子和颜料3.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谈话与观察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公园里看到了哪些不同的图形?”,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互动观察将看到的图形分类。

2.教师准备了三张大小不同的牛皮纸,引出各自的形状,教师在纸上分别画出不同的图形,并给每种图形一个名称。

3.教师把矩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图形卡片低挂在墙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分类讨论。

4.教师随机挑选一张图形卡片,让幼儿接触观察,然后让幼儿举手说出是矩形、圆形还是三角形,通过口头比较,分辨图形特征。

第二节课:认识大小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与比较,理解物体大小概念,通过互动形式将复杂的比较任务变得简单有趣。

教学准备1.一张纸2.大小不同的圆形对象教学过程1.教师将一些大小比较简单的物品(如桌子、说话声音等)展示给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记录物体大小。

2.教师让幼儿将各自选择的物品按大小排序,并找出每件物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教师将大小不同的圆形对象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将物体按小、中、大的顺序排序并用手比较。

4.教师把“小”“中”“大”三个字母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让幼儿把物品放在相应的字母下,以检验幼儿是否理解大小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和方形。

2.能够用图形进行排序。

3.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颜色不同的三角形和方形,并制作相应的排列图形板。

2.准备教具:挂图、游戏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会向学生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公园里》。

学生需要在公园里找到所有不同形状的花朵,并将它们排列在分类板上。

老师会向学生展示游戏卡片,并告诉他们要找的形状有两种:三角形和方形。

2.示范(10分钟)老师会示范如何找到不同形状的花朵,在游戏板上将花朵进行分类并数目。

同时,老师将强调学生要注意运用他们已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在游戏中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游戏卡片的细节迷惑。

3.游戏环节(20分钟)在游戏环节中,学生将使用自己的分类板来玩游戏,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不同形状的花朵,并用分类板将它们排列起来。

4.整理活动(5分钟)在完成游戏后,老师会要求学生将他们的游戏板和游戏卡片收集到一起,最后进行整理。

四、教学反思1.教案设计得不够完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在游戏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在排列花朵时,有些学生不太注意,反而将一些相同形状的花朵放在了一个分类里。

对于此类情况,老师需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心应该放在鼓励学生探险、实践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完成游戏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检查,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第一节《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学会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2. 学具:每组幼儿一个透明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它们在哪里吗?”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情景引入,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讲解新课内容。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玩具,放在箱子外面,再放一个玩具在箱子里面,让幼儿判断哪个玩具在“里”,哪个玩具在“外”。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在箱子里的位置关系。

(2)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换箱子,判断箱子里的物品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内容:里:箱子内的物品外:箱子外的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箱子,箱子内和箱子外各画一些物品,让幼儿用箭头标出物品的“里外”。

(2)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到一些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的“里外”位置关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教学效果较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公园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公园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公园里教案(附教学反思)的
报告,600字
小班数学活动——公园里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要有充足的准备,做好把握公园中环境特征及自然植物的知识,以便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及比较。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 - 6人,准备大脑风暴纸条,给每
组分配“活动纸”,写有观察、探索、比较的要求。

3. 教师需要准备好卡片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及广度。

二、实施步骤
1. 外出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尊重公园里的其他游客,以及放学后不可怠慢离开时间,并用大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将自己对公园里有可能发现的事物等思考结果写在大脑风暴纸上。

2. 到公园后,根据学生的提问及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到公园的不同角落,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写在“活动纸”上,学生可以从公园的路径、植物、动物、气候等方面下手,体验以及感受公园环境中的变化。

3. 通过用卡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发问,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就发现的观察对象进行解释讲解,增加学生对公园自然环境的理解。

4. 进行比较,简单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活
动纸”。

三、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是一次实地体验式的活动,学生们一起在公园里观察、比较,参与度很高,兴趣也很浓厚,学生们也认真地完成了活动纸,对自然环境的学习感受也很深。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到自然环境,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环境中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今天的课程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比较的部分,放置的时间有限,没有让学生去更深入地探究,以及归纳出更合理有效的结论,所以下次课程的安排应加强,尽量得出更准确更客观的结论。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1. 教案概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公园中的不同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和矩形。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的位置关系,如在、下、上等。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学资源•教具:模型动物、三角形和矩形卡片、手绘公园地图•PPT:呈现公园的图片和问题•教具:游戏卡片、记分板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学生观察公园图片,讨论其中的几何形状。

2.引入问题:通过PPT展示公园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观察和描述:教师出示模型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4.导入概念:教师出示三角形和矩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状。

5.进一步观察和描述:教师出示手绘公园地图,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几何形状,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6.游戏练习:教师发放游戏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记录在记分板上。

7.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描述、游戏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热身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对公园中的几何形状进行了认识和讨论。

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出圆形、三角形和矩形,并能简单解释它们的特征。

这让我感到很满意,这证明他们对几何形状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在引入问题环节,学生们通过PPT中的图片和问题,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分析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发现他们对不同位置关系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加强训练和巩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关系,我在课堂中运用了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通过展示模型动物和手绘公园地图,学生们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几何形状的位置关系。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在游戏练习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选择答案并记录在记分板上,不仅复习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公园里》一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15,学习数数,以及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数清公园里的物品数量,并能用数字15表示。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数数。

2. 学生能够理解数量关系,并能用数字15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5,学会数数。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并能用数字15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公园图片、数字卡片、玩具物品。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数字卡片、玩具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公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公园里的物品,如树木、椅子、小鸟等。

让学生注意观察这些物品的数量。

2. 数数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公园里的树木、椅子、小鸟等物品的数量,并说出数字。

如:“公园里有2棵树,3把椅子,4只小鸟。

”3. 认识数字:教师拿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并能够正确读出数字。

如:“这是数字1,这是数字2,这是数字3……”4. 理解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公园里的物品,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如:“公园里有3把椅子,如果再添上一把椅子,就变成了4把椅子。

”5. 随堂练习:教师拿出一些玩具物品,让学生用数字15表示物品的数量。

如:“这里有2个球,用数字表示就是2。

”6. 例题讲解:教师出一道例题:“公园里有3棵树,又栽了2棵树,现在公园里有多少棵树?”让学生解答。

7.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公园里其他物品的数量关系,如:“公园里有4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下多少只?”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数字15表示家庭里的物品数量。

如:“家里有3个兄弟,用数字表示就是3。

”六、板书设计公园里的数量关系:1. 树木:2棵2. 椅子:3把3. 小鸟:4只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数字15表示家庭里的物品数量。

答案:爸爸:1个,妈妈:1个,哥哥:2个,姐姐:2个,我:1个。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的第二章节《空间位置》,详细内容为“认识里外”。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里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里外”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型玩具一个(如滑滑梯),里外标识卡片若干。

学具:每组一张里外标识卡片,每组一个大型玩具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型玩具,引导幼儿注意大型玩具的里外部分,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大型玩具,有哪些地方是里面的,哪些地方是外面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里外标识卡片,讲解“里外”的概念,引导幼儿正确区分里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大型玩具模型和一张里外标识卡片。

教师指导幼儿用标识卡片为大型玩具标出里外部分,并让幼儿互相检查。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里外”的概念,如:“我们家里的哪些东西是放在里面的,哪些是放在外面的?”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型玩具,并用不同颜色标注里外部分。

2. 在旁边写出“里”和“外”两个大字,并用箭头指向大型玩具的相应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标出它们的里外部分,并拍照记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观察和标注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幼儿对“里外”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里外现象,提高幼儿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增进亲子关系。
鼓励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共同进行 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计数等。
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分享亲子 数学活动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家
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孩子数学能力
提供家长辅导指南,包括适合小 班孩子的数学知识点、辅导方法
和技巧。
鼓励家长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和物 品进行数学教学,如购物时教孩
游戏导入
运用游戏的方式,如猜谜语、接龙等,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知识讲解与示范
讲解数学概念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数学概念,如数的大小、形状、空间等。
示范操作方法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数数、比较大小、排序 等。
学生操作实践
分组操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共 同完成数学任务。
在讲解某些数学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辅导。
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原因分析
可能是由于课堂环境不够安静,或者学生对 当前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问题二
学生理解不够深入
原因分析
可能是由于教师在讲解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 生的认知水平,或者缺乏足够的实例和练习 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子认识数字和计算。
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数学学习 情况,给予家长及时的反馈和建 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辅导孩子。
06
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搭建
收集优质数学教育资源
精选适合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材、教辅、 教案等资源,确保其科学性、趣味性和
实用性。
从互联网、教育专业网站、数学教育论 鼓励教师自主创作和分享数学教育资源, 坛等途径广泛收集优质数学教育资源, 如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学生作品等。 如教学视频、互动游戏、在线测试等。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公园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公园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园区教学计划(反思教学)小班数学活动园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尽量在操作中使用位置词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

快来看看公园里的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1.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区分顶部和底部。

2.在操作中,尝试使用位置词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3.愿意参加经营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要点:活动重点: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使用方向词来表达。

活动困难:感知物体之间上下方向的相对方向。

活动准备:1.教具:《公园里》2.学习工具:操作材料,每人一支铅笔。

活动程序:首先,导入游戏场景。

1.玩“上下游戏”,蹲在上面(双手向上),跪下(双手向下)老师:'我知道我们的小三班孩子喜欢去公园玩。

今天,高老师还带你去公园,看你能不能看到它?“展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很热闹!你有什么看待和说的?老师:“哇,你这么厉害,你说过,然后我会考你!我说了些什么,你告诉我它在哪里?“根据孩子可以分辨的位置,引导孩子表达整体,如XX以上的XX(下)介绍一句: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顶部。

二,使用儿童用料。

1.老师:'刚才,高老师带你去了公园。

现在你必须去公园购物。

“观察操作纸,老师引导孩子一个一个地观察公园里的场景,并将圆圈放在上面。

2.教师检查每组儿童的操作活动,帮助儿童清除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儿童的操作水平,并在适当的时候为儿童提供指导。

引导孩子先用嘴说话然后再操作。

三,交流评估。

1.验证孩子的操作结果。

老师带孩子们一起看看和谈话,加深印象。

四,扩展活动:小理货1.展示架子。

老师:小超市即将开业,但货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

你想成为一个理货吗?介绍游戏:请帮我拿上面的XX(下图),请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 (下面)上面。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游公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游公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游公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公园,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察力,加深幼儿对公园的了解和认知。

2. 教学准备•选择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的公园作为教学活动地点。

•准备教学材料,如公园平面图、绘本等。

•准备合适的游戏道具和活动素材。

•制定教学安排和时间表。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在教室里,通过展示公园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回忆和讨论他们在公园玩耍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观察公园平面图教师出示公园平面图,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中的标志物体,了解公园的设施以及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

让幼儿在观察的同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第三步:实地参观公园带领幼儿到公园进行实地参观。

在公园中,鼓励幼儿亲自体验、观察公园的自然景物、设施和周围的环境。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加深对公园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步:游戏活动利用公园中的设施和素材,设计一系列与公园相关的游戏活动。

例如,让幼儿找出不同颜色的花、数一数公园里有多少只鸟等。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公园的认知,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步: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到的有趣的事物,感受到的美丽景色和对公园的喜爱。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幼儿提问,询问他们对公园游览活动的感受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4.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对公园的设施和环境有更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通过观察和游戏活动,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记录到反思中,以便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5. 反思与改进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地参观公园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些生动的解说,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公园的特点和意义。

此外,游戏活动的设置也可以更加巧妙一些,让幼儿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体验到公园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公园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公园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公园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数字1-5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数数。

2.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识别数字1-5,并能进行数数。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汽车、动物玩偶等。

2.环境布置:模拟公园场景,包括花草、树木、小路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公园,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小路等。

(2)教师提问:“你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数字呢?”2.数字认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5。

(2)教师引导幼儿数数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等,巩固数字1-5的概念。

3.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字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公园场景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2)教师出示小汽车和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进行“数字配对”游戏。

4.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小汽车和动物玩偶,让幼儿根据数字1-5进行摆放。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完成摆放任务。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较好,幼儿能够正确识别数字1-5,并能进行数数。

2.游戏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实践操作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完成摆放任务。

4.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不足之处:在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表现较为活跃,容易影响到其他幼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机会。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通过互动和游戏,让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数字1-5的识别和数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公园里》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园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

2. 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 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公园里》
2.学具:操作材料,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景导入。

1. 玩玩“上面与下面”游戏,咕噜咕噜上(双手上举),咕噜咕噜下(双手下放)
2.师:“我知道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去公园里玩,今天高老师也带你们去公园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里好热闹呀!看一看、说一说都有些什么?
3.师:“哇,你们真厉害,都说出来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我说一样东西,你们告诉我它在哪里好不好?”
在幼儿能说出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完整,如 XX在XX的上面(下面)
4.介绍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儿操作材料。

1. 师:“刚才高老师带你们逛了一圈公园,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去公园里玩逛一圈。

”
观察操作纸,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场景,把在上面的圈出来。

2. 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引导幼儿先用嘴巴说,再动手操作。

三、交流评价。

1. 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再看一看,说一说,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动:小小理货员
1. 出示货架。

师:小超市明天就要开张了,可是货物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你们想来做理货员吗?”
介绍游戏:请你帮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东西,请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 活动结束后,将货架放在区域中,幼儿区域活动时可继续探索。

通过游戏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关系。

请幼儿观察公园里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独立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观察该幼儿操作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改正,[.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正确的话引导幼儿用句式来表达“XX
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励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通过自己反思和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我总结了几点不足的地方:
1.第一环节在梳理知识点的时候,讲的实在太多,因为第一遍讲下来的时候,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说出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

然后第二遍请个别不积极、反应比较慢的幼儿再来强调一下其实就可以了,说的太多反倒把幼儿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儿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2.老师没有示范操作,导致幼儿操作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