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主要实验全册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科学概念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3.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5.(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7.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8.(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二、实验实验一: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每个小球重复三次。
实验结果: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慢。
实验二: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3、5秒后停止,记录小球滚动的距离。
4、每个小球重复三次实验,选择中间的数据。
实验结果: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快。
实验三: 设计测试过山车实验材料: 秒表自制过山车模型小球实验方法:1、自制过山车模型。
2、以起点为中心,小球运动5秒后作上标记,利用指南针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
3、记录小球在直线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形式。
4、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结果: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坡度高的时候运动快,坡度低的时候运动慢。
“过山车”模型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2.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二、知识梳理
1.我们把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运动的,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静止的。
在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必须选好参照物。
如:和道路旁的树木相比,公交车站牌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3.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词来描述方向。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描述物体的位置。
(2)探究问题: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呢?
(3)实验材料:方向盘、软尺等。
(4)实验步骤:
①两人静止不动,分别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1/ 2。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知识点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跨栏比赛,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的物体是滑动,有的物体是滚动。
改变斜面一端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最新改版三下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知识点目录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 (4)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5)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7)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 (7)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8)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 (8)第8课《测试“过山车”》 (9)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0)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1)第3课《蚕长大了》 (12)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13)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4)第6课《蚕的一生》 (15)第7课《动物的繁殖》 (16)第8课《动物的一生》 (17)第三单元太阳、地球第1课《仰望天空》 (18)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9)第3课《影子的秘密》 (20)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21)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22)第6课《地球的形状》 (23)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24)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 (24)最新改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相对于地面(标准物)来说,图中老鹰是运动的,蒙古包、马和白云是静止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东北东南北南东西西南西北(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生物1. 植物•植物的种类和特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苗裔生长、开花结果;•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植物的生活习性: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的要求。
2. 动物•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的分类:按食性分类、按生活环境分类;•动物的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进食、睡觉、运动、繁殖等。
3. 人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感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住所、衣物等;•人体的卫生保健: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人体的生长发育: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
二、物质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固体的性质:有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液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气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体积、有质量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溶解、熔化、凝固、蒸发、沉淀等;•物质的化学变化:燃烧、发生氧化、酸碱反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水循环、空气循环、光合作用等。
3. 声音与光线•声的来源和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路径;•光的来源和传播:太阳光、灯光的产生、光的传播路径;•声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三、力与能1. 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弹力的作用:弹簧的形变、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2. 能的转化和传递•机械能的转化: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热能的传递: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热的辐射;•光能的转化:电能和光能之间的转化。
3. 节约能源•能源的种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合理使用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特点:有陆地和海洋、大气层的存在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气候:热带、温带、寒带。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4.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5. 对位置进行描述:①选择参照物;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③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
6.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7.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2.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3.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1)移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推动椅子的运动是移动(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纸风车的运动是转动(3)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
在草地上踢足球的运动是滚动(4)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5)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人行走时手臂来回摆动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我们按照运动路线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比如电梯上下运动、树上苹果落地、火箭发射等。
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旳生命旳。
2、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旳过程。
3、不一样旳植物种子,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似。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旳观测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旳根向(下)生长,根旳生长速度(快)。
6、植物旳根可以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旳绿叶依托阳光提供能量运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旳。
8、植物中旳叶绿素可以运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旳光合作用。
9、植物旳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助于接受更多旳阳光。
10、植物旳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送水分和养料旳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旳,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旳毕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成果)。
13、绿色植物在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旳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旳水分)和(温度)。
15、任何植物旳茎上均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旳特性。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旳位置,由于叶是生长在节上旳。
16、凤仙花等植物旳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立径。
牵牛花旳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旳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旳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17、蚕旳生命是从(卵)开始旳,一种蚕卵就是一种小生命。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旳身体同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
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因此它们都是昆虫。
19、蚕旳毕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旳幼虫、蚕蛾是蚕旳成虫。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 1《运动和位置》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 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实验做3 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 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1- 7《我们的“过山车”》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 8《测试“过山车”》1、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完整版。
以下是该教材中涵盖的科学知识点的概要:
1. 单元一: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性;
- 物体的重量、大小、长短等比较大小的方法;
- 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2. 单元二:物体的变化
-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体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现象。
3. 单元三:生物的特性
-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
-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 根、茎、叶等植物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4. 单元四: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 生物入侵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5. 单元五: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观察、记录和总结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 安全使用实验器材和知识的必要性。
以上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概要,希望本文档能为
您提供参考。
如有需要,您可以进一步查阅教材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教材习题解答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教材习题解答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确定合适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
2.要描述自已所处的位置,应该先选定一个中心点,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以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3.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有摆动、转动、振动、滚动、平移等。
4.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5.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是滑动,小球在斜面上是滚动,因此,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
6.如果将斜面的上端逐渐变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比先前运动得更快。
7.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反之,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8.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9.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要采集相同时间内他们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谁快谁慢。
10.比较同一条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时,如果用秒表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取这3个数据的平均值。
1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反之,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12.如果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也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13.“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園。
14.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应该尽可能地抬高轨道起点处的位置并减少曲线轨道。
15.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8.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做比较,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认为物体运动了。
3.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目的是明确观察的对象。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
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面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距离相同时,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复习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种子,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种族)。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5.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日期记录下来。
6.观察凤仙花,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法写观察日记。
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3.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研究的问题: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我们的假设:植物的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实验器材:试管、植物油、带根的植物、水、记号笔实验方法:(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 ).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 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4.植物根的作用?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1.植物的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为植物生长提供“食物”。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4.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5.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答: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6.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答: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7.绿叶是怎样为植物提供养料的?答: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8.为什么绿化好的地方会感觉空气清新?答: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绿化好的地方植物多,放出的氧气也多,所以空气清新。
9.如右图所示: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答:因为植物会制造氧气,为小老鼠的呼吸提供了条件;而小老鼠呼出的气体也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保持了相对的平衡,所以小老鼠不会被憋死。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1.凤仙花茎的颜色与凤仙花花的颜色一致;凤仙花茎会越长越硬。
2.我们的问题: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被运输的?实验设计: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的变化。
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叶子的叶脉变成了红色,横切面上有一些红色的小点。
实验结论:芹菜叶中有一些运输水分的管道。
3.植物茎的作用?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株体的各个部分。
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1.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凤仙花的果实是有(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里有(种子)。
3.植物开花与结果有什么联系吗?答:植物开花与结果有联系。
植物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4.凤仙花的花蕾长在叶腋里。
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1.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凤仙花的果实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的果实是(黄色的),形状是(纺锤形的)。
3.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新的种子。
5.凤仙花(高度)生长规律?答:凤仙花植株的高度从芽出土到长出花蕾生长很快,长出花蕾后高度生长变慢。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不同的。
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差异)。
2.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4.蚕卵(近似圆形),像(小米粒),宽约1mm,厚约0.5mm,刚产下的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5.蚕卵孵化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6.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1.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眠)。
刚孵出的蚕是一龄蚕,以后蚕每蜕一次皮就增大一龄,它共蜕(四次)皮,最大的蚕叫五龄蚕,从一龄蚕到五龄蚕是蚕的(幼虫)。
五龄蚕才开始吐丝结茧。
蚕茧是(椭圆形)的,白色。
现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培养出彩色的蚕,抽出彩色的丝。
3.蚕的身体外形是圆筒形的,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有六个小黑点是它的(眼睛),有一个(咀嚼式口器);胸部分3个体节,有三对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分10个体节,有五对足,前四对足用来爬行,后一对用来(固定身体)。
身体的两侧有小黑点,这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6.在吐丝前,为它搭一个小架子,或用纸作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蚕茧里蚕的形态叫做(蛹)。
蚕蛹体型(粗短),像个(纺锤),(深褐色),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足和翅);(腹足和尾足消失)。
2.抽丝的方法:把蚕茧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
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蚕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是蚕的成虫。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小球状,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全身长有白色的鳞毛,不会飞,也不吃东西。
2.蚂蚁、蚕蛾、蜻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3.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答:(1)蚕蛾是昆虫。
(2)凡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所以蚕蛾是昆虫。
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 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大约为56天。
4.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食物、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来维持它的生命。
第六课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1.用流程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例如蚕的生命周期:蟾蜍的生命周期:2.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3.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4.动物的分类方法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5.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第七课我们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2.从出生到死亡,人的生命会经历(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
3.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幅(恒牙)。
4.(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
5.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答: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足够营养,充足的睡眠。
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总是在发生变化。
2.用触觉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准确,不可靠。
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必须用(温度计)测量。
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4.温度计是由(刻度、细玻璃管、玻璃泡)组成。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6.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第三课水结冰了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水在(O℃)时会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1.装满冰块的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2.回忆实验实验名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我研究的问题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我的假设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