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合议即成,举国争商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在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说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和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A.中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行省制度5.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6.辛亥革命爆发后,光复各省迫于内外压力,采用联邦制自下而上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各省在用人、行政、理财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各省的军政财等大权都掌握在都督手种,各省对于临时政府要求的财政帮助亦不予支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
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A.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C.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D.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一、挑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X•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据甲骨文记载,商王“宣传‘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应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利C.权利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解析:选A。
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帝”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应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触及按血缘亲疏对政治权利进行分配,故B项毛病;商朝政治权利分散,皇帝称谓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毛病;材料不能看出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故D项毛病。
2.(202X•湖北荆门高一期末考试)梁启超认为:“中国历成心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郡县制解析:选A。
部落体制下,各部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从而“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为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毛病;禅让制终结于夏朝,故C项毛病;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后才大规模推行,故D项毛病。
3.(2015•浙江学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A。
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
由此判定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A项正确。
4.(202X•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一月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选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领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
这表明中国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2.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A.瑞金B.延安C.北平D.西柏坡3.历史学家李学勒在解释某一制度时说:“它是中国早期阶段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来的‘邦联’‘联邦’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该制度应为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世袭制4.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上述材料表明A.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认识不深B.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C.中华民国的成立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5.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6.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分割权力B.出台法律C.选拔人才D.监督政府7.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8.“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郡县制度B.官僚制度C. 皇帝制度D.朝议制度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阶段质量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阶段质量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 《孟子》一书中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
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C .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 . 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2.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 )A .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 .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 .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 .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3.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
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元朝4. 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 )A .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 .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5.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
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A .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B .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 .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 .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6.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 ) A .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 .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 .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 .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1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一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威王B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 、C 、D 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君主专制D .宗法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漫画体现了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宗主地位,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典型写照。
答案: D3. (2011·安徽淮北高一检测)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郡县制解析: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丝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普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 、C 、D 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答案: A4.右图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
到战国晚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希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
“九州”的出现说明A.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C.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4.唐代三省布局示意图如下,中书和门下两省位于皇城内,尚书省位于长安城中心。
由此可知,唐代三省布局A.加剧了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 B.形成了三省分权制衡体制C.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5.《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置院使二员。
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
”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宣战权 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6.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闽南人春节祭祖习俗: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
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
请问祭祀祖先与古代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2、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3、中国古代通过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汉武帝实行“中朝”制度②西汉设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④D. ①③④4.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A. 世袭制B. 军功爵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5、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D.明代的内阁官员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瓜分狂潮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7、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A、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8.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领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
这表明中国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2.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A.瑞金B.延安C.北平D.西柏坡3.历史学家李学勒在解释某一制度时说:“它是中国早期阶段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来的‘邦联’‘联邦’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该制度应为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世袭制4.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上述材料表明A.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认识不深B.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C.中华民国的成立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5.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6.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分割权力B.出台法律C.选拔人才D.监督政府7.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8.“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检测试题及答案
【导语】进⼊⾼中后,很多新⽣有这样的⼼理落差,⽐⾃⼰成绩优秀的⼤有⼈在,很少有⼈注意到⾃⼰的存在,⼼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理,但是应尽快进⼊学习状态。
⽆忧考⾼⼀频道为正在努⼒学习的你整理了《⼈教版⾼⼀历史必修⼀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缘关系对族⼈进⾏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 解析:B宗法制是⼀种按照⾎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盾 D.强化君主个⼈* 解析:A从“君⾂集议……亦⾮⼀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意见,故A 项正确。
3.⽐较下列甲、⼄两图,由甲图到⼄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官吏⽇益增多B.以分权实现集权C.尚书省权⼒D.太尉权⼒分到兵部 解析:B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很⼤,威胁皇权;⽽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分为三,从⽽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范进,得知中举后,竟⾼兴得发了疯。
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才和压抑⼈性 B.选拔⼈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解析:A材料“得知中举后,竟⾼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的⼼理发⽣扭曲,⼈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员,与中国⼤⾂,⽆论京内京外者,⽂书来往,⽤‘照会’字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A. 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B.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C.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4.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7.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复习试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宿州一职高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11工美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是《戴冠冕的禹》.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A、宗法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汉初封国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厚的A、宗教色彩B、宗族色彩C、神权色彩D、皇权色彩4、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选举B、兄终弟及C、嫡长子继承D、父死子继5、史书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B、实行分封制C、行省制度的确立D、郡县制的实行6、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7、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称谓妻A、三儿子(20岁) B、四儿子(14岁)妾一C、大儿子(25岁)妾二D、二儿子(22岁)8、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9、秦能实现统一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是A、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C、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D、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1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禹、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禹(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辖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就快到了,高一学生要如何进行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呢?对于必修一的知识内容,我们在记忆之后,还需要做份试题来加以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B.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工匠水平的高超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 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期间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A .相互矛盾B.互不关系C.互为表里 D .相互独立2.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 .皇权至上B.权益高度集中C.三公九卿制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3.元代的行省制度本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A .分封制B .察举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持续,主假如因为A .方式同样B .背景同样C.目的和性质同样 D .发动战争的国家同样6.为了抗争外来侵略,挣脱磨难,中华民族各阶层纷繁行动起来。
19 世纪末,有名的反帝爱国斗争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8.抗日民族一致战线正式成立说明A .国共矛盾完整除去B .中共完整丧失了自己的立场C.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D .蒋介石不在反共反人民10.“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要损坏,主要表此刻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没法正常工作③各样违宪违纪行为不停④社会极度杂乱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有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这类场面的历史本源是A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权益的干预B .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峙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权益的破坏12.新中国成立早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①“别树一帜”②“打扫洁净房屋再请客”③“不缔盟”④“一边倒”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20 世纪 70 年月,中国恢复在结合国的合法权益,其主要促成的要素不包含A .中美成立正式外交关系B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久的外交努力14.伯利克里在有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因此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量人手中。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检测试
题
1.“宗,尊祖庙也”,这句话说明宗法制度中的“宗”原本指的是宗庙。
因此,宗法制度以血缘家族为纽带,而不是其他选项所述的纽带。
2.在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制,并以神权与王权结合来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因此,选项B“①②④”是正确的。
3.商王朝的政治决策都通过占卜进行,这说明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4.___问鼎的典故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秦朝确立的皇度的特点有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方的形式,以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与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因此,选项D“①②③④”是正确的。
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___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___。
8.该机构是军机处,因为它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
9.建章立制是一种强化中央对地方关系的制度,例如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现代西方的宪法。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全册复习检测题
人教必修一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
这种对先祖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度D.王位世袭制1.B【解析】“祭祀先祖”体现的是宗法制,这是西周时期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观念的深远影响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
2.有史学家这样评论:“秦以前……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域性’国家。
”此观点主要依据的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B.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C.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D.能够统治的区域不同2. C【解析】“血缘性”体现的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而“地域性”体现的是按地域划分统治的郡县制,因此材料观点依据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
故C项正确。
3.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字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A.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3.D【解析】唐代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故D项正确。
4.“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对“隐然执政”理解正确的是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4.D【解析】军机处的职责是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传达皇帝的谕旨,故D项正确。
5.在古代雅典,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民众法庭终审。
这说明当时的民众法庭A.拥有监督官员的权力B.管理城邦的各项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5.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由民众法庭终审,说明其具有监督官员的权力,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检测试题
1.“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②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制③神权与王权结合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物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B.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C.决策体现原始民主的色彩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4.成语“楚王问鼎”的典故这样记载:《左传》“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晋书》:“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楚庄王问鼎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形容秦朝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的特点有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②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③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④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与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
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8.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该机构是A.军机处B.内阁C.参议院 D.中朝
9.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0.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11.下列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郡县制②分封制③刺史制度④行省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12.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13.右图是军机处的内景图。
它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宋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D.雍正帝
14.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5.下列各项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6.一位历史学家评价中国古代历史上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某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内阁制度
C.军机处
D.三省六部制
1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
”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④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
②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③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参与国事决策④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下列各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20.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22.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3.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24.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2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分封主要对象是
A.功臣B.王族 C.旧贵族 D.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