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课程设计
第3章 课程目标
Compuls Selective Selective ory credit credit credits II I (≥22) (116) (≥6)
10
foreign language
mathematics politics
10
10 8
history
geography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标准与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课 程 标 准 教 学 大 纲 课程性质 前言 课程基本理念 说明
标准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分学段内容要求(有案例)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建议: n 课时安排 n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n考核与评价 教学目的
二、课程目标的基本类型
1、普通目标、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 标(按照目标取向分)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 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 质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 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 的需要 出发,跨学科选择、组织内容,它关注个 人与社会生存问题,追求社会问题的解决、 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 其具体形式为:生活情境设计、核心设计、 社会问题或改造主义设计、能力设计、过 程技能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层次
1、制定课程计划
2、研制课程标准 3、编写教学材料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述 二、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三、课程目标的基本类型 四、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与环节。
一、课程目标概述
1、课程目标的概念 aim ——goal——objective 教育目的(见《教育法》) 培养目标(见《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包含: 科目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课程目标指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结果。 课程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对课程设计与 实施具有导向、调控、评价功能。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3第三章球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3第三章球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针对高中数学B版选修3-3第三章球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进行的课程设计,主要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球面三角形的重要概念和定理,深刻理解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球面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理解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原理和应用;3.能够运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解决球面三角形的相关问题;4.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球面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球面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3.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3.2 余弦定理1.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概念和表述2.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3.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应用3.3 正弦定理1.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概念和表述2.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3.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应用3.4 球面三角形的实际应用1.球面三角形在航海和测量中的应用2.球面三角形在地理学和天文学中的应用3.球面三角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演示,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定理和思路;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锻炼实践能力:通过练习课后习题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锻炼实践能力;4.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更多与球面三角形相关的领域。
五、教学流程5.1 前期准备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准备教学材料和学生手册,包括课程大纲、PPT、教学磁带、学生笔记、练习题目等。
5.2 课堂教学5.2.1 第一节:球面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概念讲解–球面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知识点突破–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导出3.实践练习–同学自主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5.2.2 第二节:余弦定理1.概念讲解–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概念和表述–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2.知识点突破–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应用3.实践练习–同学自主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5.2.3 第三节:正弦定理1.概念讲解–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概念和表述–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2.知识点突破–球面三角形正弦定理的应用3.实践练习–同学自主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5.3 课后作业和总结1.完成课后习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2.总结课程内容:学生自行总结并整理笔记,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
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哪些
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哪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及其保护措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以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其次,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接着,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等,以及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保护措施。
其次,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实验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首先,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宽其知识面。
再者,多媒体资料将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实验设备将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逆向课程设计
-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
-互化过程中的约分与四舍五入
2.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
-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分数与百分数在图表中的解读
3.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分数在购物打折、优惠活动中的应用
-分数在描述比例、比率问题中的应用
-分数在几何图形面积、体积计算中的应用
4.分数的比较与排序
4.分数的应用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混合运算中分数的处理
-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转换与应用
本章节逆向课程设计将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
逆向课程设计——《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分数”拓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或同伴间的评价
-通过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深入讨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分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反馈
-组织学生展示分数学习的成果,如项目报告、解题展示等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提供肯定性反馈和建设性建议
-鼓励学生参与反馈过程,反思学习经历,规划后续学习目标
1.分数知识点的诊断性评估
-设计评估题目,涵盖分数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学生个体的学习难点
2.分数应用题的解答评估
-选择不同难度的分数应用题,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和步骤
-提供个性化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解题方法
3.分数学习过程的同伴评价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之第三章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分析
14
无关文法及分析
1. 上下文无关文法(即2型文法)的形式定义:
上下文无关文法是一个四元组(VT , VN , P , S):
① ②
终非结终符 结集 符合 集合VTVN(与VT产的不生左相式部交)
产生式 的右部
③ 产生式或文法规则A→α形成的集合P,
其中A∈VN,α∈(VT∪VN)* 4) 开始符号S,其中S∈VN
25
无关文法及分析
3.2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形式定义
1. 上下文无关文法(即2型文法)的形式定义 2. chomsky文法的分类 3. 推导和规约的定义 4. 句型和句子的定义 5. 最左和最右推导 6. 文法定义的语言 7. 递归产生式和递归文法 8. 文法和语言
mcy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之第三章上下文
mcy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之第三章上下文
1
无关文法及分析
第三章 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分析
本章的目的是为语言的语法 描述寻求形式工具,要求该 工具对程序设计语言给出精 确无二义的语法描述。
mcy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之第三章上下文
2
无关文法及分析
第三章 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分析
✓3.1 语法分析过程 ▪ 3.2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形式定义
下面的2型文法描述了包含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简 单整型算术表达式的语法结构。
文法G[exp]:
exp → exp op exp exp →(exp) exp → number
34-3 是符合该 语法结构的简单 整型算术表达式 (句子)吗?
op → + | - | *
mcy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之第三章上下文
令G是一个如上所定义的文法,则G=(VT,VN,P,S)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第三章同余方程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第三章同余方程课程设计1. 选题意义同余方程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基础的概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同余关系和同余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深化同余方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其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次课程设计适用于高中数学选修(B版)4-6第三章同余方程的教学内容中。
适合高中学生,尤其是对数学感兴趣且较为踏实的学生。
3.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同余关系和同余方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解决同余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能够计算小范围的同余方程,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同余关系•同余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同余方程的解法•同余方程的应用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实例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深化学生理解和掌握同余方程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5. 教学步骤第一步:同余关系讲解同余关系的定义和概念,理解同余关系的基本性质。
第二步:同余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在同余关系理解的基础上,讲解同余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深入理解同余方程的解法。
第三步:同余方程的解法介绍同余方程的解法,包括试除法、欧几里得算法和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等。
第四步:同余方程的应用通过示例演练的方式,介绍同余方程的应用,如中国剩余定理、同余方程的模重心等。
6. 教学评估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笔试、说明和实例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考评。
笔试重点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能力。
说明题型则重点考察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实例解决问题题型则重点考察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7. 总结同余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余方程的概念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昌乐二中课程设计
昌乐二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代数式的定义、分类及运算规则。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如线性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
3.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使用,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与他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数学软件等)辅助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基础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学习。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激发兴趣和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代数式》的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代数式的概念与分类- 代数式的定义与性质- 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及区分- 代数式的书写规范2. 代数式的运算- 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的乘法法则- 代数式的除法法则3.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线性方程组的建立- 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代数式的概念与分类,侧重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及其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代数式的运算,以合并同类项和乘除法则为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程设计文档模板
课程设计文档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1.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认识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原理。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1.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运用科学语言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1.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对物质世界的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三章“物质与能量”进行。
具体内容包括: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的介绍。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密度、溶解度、酸碱性等性质的讲解,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能量的守恒和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机械能、热能、电能等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
教学大纲将详细规划每周的学习内容和实验安排,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解释物质的组成、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
2.讨论法: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和能量的转化,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
主要包括:1.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
2.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过程。
3.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加深对物质和能量概念的理解。
通过这些资源的综合运用,旨在提供一个丰富、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物质与能量”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分为三个方面: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课后课程设计
课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核心概念,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目标则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运用科学方法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部分是细胞质的作用和组成,第三部分是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实验、观察等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基本概念;其次,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最后,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加深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生物》第三章节的相关内容,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细胞模型等,多媒体资料包括细胞结构功能的动画演示,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课后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针对课堂上的实验,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4.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考试分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期内掌握全部知识点。
2.教学时间:根据课程表,合理安排每周的上课时间,确保教学进度不受影响。
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
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状态变化、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学生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冰雪融化、物体下落等。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三章进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元素和化合物。
2.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及其转变。
3.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
4.守恒定律:能量守恒、质量守恒。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实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案例。
2.参考书:提供更深入的知识解析和实例。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视频,生动展示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全面考察学生对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章节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水平。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分配如下:1.第一周:物质的组成,状态变化的概念和原因。
2.第二周: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应用。
3.第三周:实验操作,观察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3夹具设计
定位元件特点
定位销 (心轴)
短销(短心轴) 长销(长心轴)
圆孔
单锥销
(续)
限制的自由度 、
、 、
、、
短圆锥销
1—固定销 2—活动销
1— 、 、 2— 、
工件定位基准面 定位元件
定位方式简图
定位元件特点
(续)
限制的自由度
支承钉或 支承板
支承板或两个支承钉
、
外圆柱面 V形块
窄V形块
、
、 宽V形块或两个窄V形块
⒈工序基准为工件轴心线
此时为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则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而基准位移 的方向又与加工尺寸方向一致,所以加工尺寸B2的定位误差为
DB2
Y
d 2sin
2
⒉工序基准为外圆上母线
此时为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不仅有基准位移误差,而且还有基 准不重合,又定位尺寸与加工尺寸方向一致,所以尺寸B1的定位误差为
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 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示例
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使多个加工表面 和加工工序采用同一组定位基准,这就是基准统 一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当对工件上位置精度要求高的 表面进行加工时,需要用两个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某些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 精加工工序,选择加工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称为自为 基准原则。
(4)对刀或导向元件。 (5)夹具体。 (6)其他元件及装置。
3.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1)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夹具元件间常用的配合选择
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
第三章课程设计任务书请从以下各课程设计任务中选作一题,注意每道题的难度有所不同,分值也不同! §3-1 课程设计任务之一一、设计题目: 抢答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60分)二、控制要求:用六个抢答按钮对应六个抢答指示灯,一个主持人起动按钮和一个复位按钮, 一个准备抢答信号灯和一个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实现先输入有效,后输入无效的抢答器功能。
当主持人按下起动按钮时,准备抢答信号灯灭,允许抢答;第一位抢答有效,对应信号灯亮,其他无效。
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回到初始状态,准备抢答信号灯亮。
如在准备抢答信号灯亮时抢答,犯规者对应信号灯亮,同时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发光(发声)。
第 2 页§3-2 课程设计任务之二一、设计题目:配料车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配料车从配料罐出发,到A 处取m 车料,再到B 处取n 车料,送回配料罐进行配料混合。
三、控制要求:配料车最初停在配料罐处(光电开关SQ1),按下启动按钮SB1后,配料车到A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送回配料罐。
到A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决定。
然后,到B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
在B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1决定。
最后配料车停在配料罐处。
工艺流程图及I/O 分配:┌───┐ 向左 ←─ ─→ 向右 └○─○┘ 输出1 反转 正转 输出0 ──────────────────────SQ1 输入1 SQ2 输入2 SQ2 输入3┻ ┻ ┻ ┻oo oo oo oo输入0 输入4 输入5 输入6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 A 处取料按钮 B 处取料按钮 SB1 SB2 SB3 SB4SQ1┌→──────┐SQ2│ 循环M 次 ↓└←──────┘┌→────────────────┐SQ3 │ 循环N 次 ↓└←────────────────┘第 3 页§3-3 课程设计任务之三一、设计题目:钻床主轴进给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钻头从初始位置开始向右进行钻深孔工作,钻孔过程中,钻头向右钻一段距离后返回初始位置,然后再向右钻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完成钻深孔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运用化学键的概念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的教学内容将围绕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核心概念展开。
首先,通过讲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使学生理解电子层、电子云等概念。
其次,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该规律进行未知元素的预测。
接着,通过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最后,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将选择和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化学原理》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物质结构实验指导书》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相关领域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显微镜、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
作业方面,将布置原子结构模型制作、元素周期律预测练习等,要求学生按时提交。
考试方面,将设置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校教育学》第三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
第一节课程和课程理论施良方: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④课程是学习经验⑤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⑥课程是社会改造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
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除了学校的课程表所表示的正式课程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对学生整个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非制度层面;不仅包含有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应该对学生各种课内外的活动做出明确的安排,不断地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结合。
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中。
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3、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课程理论概述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从而为课程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后,查特斯1923年出版的《课程编制》一书,特别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改革的理论。
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自我更新等问题;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革新的要点,交流革新的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及学校情况的程度等。
第三章 课程设计
泰勒的课程设计
来源1:学生
来源2:社会
来源3:学科
暂定的一般性标准
过滤器1:哲学
过滤器2:心理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习经验的选择 学习经验的组织 学习经验的评价
塔巴的课程设计方式
诊断需求; 形成具体的目标; 选择内容; 组织内容;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确定评价的对象与方法;检查
课程研究的原则
(1)探究的问题应来源于亲身经历的实际情况或疑难问 题,而不应根据研究者的心态或抽象的理论体系;(2) 探究者必须深入参与问题情境并与其相互作用,而不 是把自己置于情境之外以求客观性;(3)探究是为了洞 察和理解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问题,以便为解决实际问 题奠定基础,而不是为了寻求能广泛运用的一般概括 或规则;(4)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决策知行动,而不 是为了认识而认识,或为了出版而研究。
平衡性和顺序性
惠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标模式的评价:
优点:1)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人类从事任何理性 活动都以目标为起点;2)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目 标指引下的活动可以提高效率;3)使评价有据可依, 提高教学质量;4)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 一切以目标为核心,使得课程各要素共同发挥更大的 整体效能。
4、社会重建取向
社会重建取向着重教育和课程内容在整个 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者要对社会的发 展承担责任。该取向有两个分支,一支强调适 应当前社会需要;一支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创 造更好的未来。社会适应论者认为课程的目标 是协助学生掌握投入社会所需的技能;社会重 建论者较为激进和理想化,希望课程帮助学习 者改变社会现存建制。
2)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助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我国课程设计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第三章 课程与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程设置
第一节 课程的定义与发展
一、课程的概念 (一)定义 课程(广义):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
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 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
课程(狭义):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
育内容的各门科学。
(二)课程的研究范围
学习者
教育
社会
教育过程
上图所指教育广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在内。 学校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 机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居于首要地位。
2.课程活动本身被看做是有价 值的活动 3.承认有许多学习是不能观察 的 4.教的过程是促使不可预测结 果的产生 5.教师按照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5.教师将内容进行分类,但不 将内容进行分类 能预知学生会对此内容作出什 么样的反映 6.评价学生最终是否达到了行 6.评价是通过客观评估学生的 为目标 工作,使用学科的内在标准, 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
层次结构上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 对课程的相关性和适应性: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
课程。 传授内容分为:理论型课程、实践型课程 课程是否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显露课程,隐蔽课程。 隐蔽课程——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 师生相互作用给学生价值上,规格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 的影响
② 是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前提 和依据;
③ 是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
2、教育目标的分类:
① 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目标系统中层次最高的 目标,起决定性作用,所有的具体目标都是 根据教育总目标制定的。 ② 第二层次的目标 ③ 特定的行为目标
3、确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
① 学习者本身; ② 社会的需求。
水平从低到高:
转炉课程设计第二章、第三章
2 转炉炉型设计炉型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所选炉型各部位的主要参数和尺寸,据此再绘出工程图。
2.1 转炉炉型的选择本设计为300t 的大型转炉,选用筒球型转炉。
2.2 转炉炉容比与高宽比2.2.1 炉容比(V/T , m 3/t )炉容比是转炉有效容积与公容量的比值,主要与供氧强度有关。
300t 转炉采用多孔喷枪和顶吹,操作比较稳定,选取炉容比为0.90.2.2.2 高宽比高宽比是指转炉炉壳总高度与炉壳外径的比值,是作为炉型设计的校核数据。
取1.5.2.3 转炉主要尺寸的确定 2.3.1 熔池尺寸(1)熔池直径D熔池直径是指转炉熔池在平静状态时金属液面的直径。
可根据公式/D K G t =求得,其中:G ——新炉金属装入量,328.59 t ,由前面计算可得; t ——吹氧时间,min ,取20min K ——比例系数,取1.50 则熔池直径D = 6.08 mm(2) 熔池深度h 0熔池深度是指转炉熔池在平静状态时,从金属液面到炉底的深度。
对于筒球型熔池,取球缺体半径R = 1.1D = 7297.4mm ,此时熔池体积C V 与熔池直径存在如下关系:230.7900.046C V hD D =-,即320(0.046)/0.79C h V D D =+。
熔池体积C V = 装入量/比重 =(300/91.21%)/6.9 = 47.83m 则熔池深度:320(47.80.046 6.08)/0.79 6.08h =+⨯⨯=2000mm2.3.2 炉帽尺寸(1) 炉帽倾角α倾角过小,炉帽内衬不稳定,容易倒塌;过大则出钢时容易钢渣混出和从炉口大量流渣。
在本设计中取α = 57°.(2) 炉口直径d 0本设计中取取炉口直径为熔池直径的50%,即d 0 = 6.08×50% = 3.04m = 3040mm(3) 炉帽高度H帽取炉口上部直线段高度H口 = 400 mm ,则炉帽高度为:H 帽 =1/200()tan D d H α-+= 1/2(6.08 — 3.04)tan57°+ 0.4 = 2.74m 2.3.3 炉身尺寸(1) 炉身直径转炉炉帽以下,熔池面以上的圆柱体部分称为炉身。
逃生课程设计
5.邀请消防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消防知识,增强逃生技能的实用性。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1.培养学生在面对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勇敢品质;
2.强调团队协作在逃生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珍爱生命。
3.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4.强调逃生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安全逃生的重要性;
5.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能保持对逃生知识的关注和重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1.认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常见灭火器材;
2.学习灭火器的检查及操作方法;
3.掌握灭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四、火灾逃生实践
1.模拟火灾现场,进行逃生演练;
2.学习防护动作,如爬行、捂住口鼻等;
3.熟悉学校或家庭环境的逃生路线。
五、拨打火警电话119及报警要点
1.掌握火警电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拨打方法;
5、教学内容
五、拓展延伸与应用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检查并制定家庭火灾逃生计划;
2.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消防安全活动,将所学逃生知识推广到社区;
3.创设情境模拟游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练习逃生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鼓励学生关注消防安全新闻,了解火灾案例,增强安全意识;
5.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逃生知识的兴趣,巩固所学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通过这些拓展延伸活动,使逃生知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其自救自护能力。
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02关于课程内容
传授社会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 文化要素“,强调学科课程
03.课程实施:
德训练,培养英才。
课程设置的原则:
强调接受式学习。
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教师们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
强调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尤
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为强调基础学科方面的训练。
二、学科中心价值取向课程的简明历史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或者知识中心课程论),是最早出 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这一课程理论起源于古代课程, 19世纪英国斯宾塞的课程理论和德国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是 其典型代表,到20世纪上、中叶,其典型代表是要素主义课 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价值取向课程的简明历史
由于进步主义教育的非理性膨胀导致基础教育质量普遍下降,美国人纷纷对进步 主义教育提出批评,指出进步教育在写作、说话和阅读方面欠缺。于是,20世纪30年 代在美国出现了永恒主义教育(Perennialism),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流行于50年代 的英、法等国。它最根本的特征是复古。
永恒主义者从根本上否定世界是变化的。他们认为,变化只是表面现象,而控制 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的,这是他们自称为永恒主义者的主要原因。
夸美纽斯教育名言
1、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各人所得的给予各人 2、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 3、 书是传播智慧的工具。 4、 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 5、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6、 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 7、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8、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9、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 10、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11、 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12、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课后服务优秀课程设计
课后服务优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掌握不同物质间的能量转化方式。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问题时,能够科学地思考和处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为焦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物质的基本组成;2. 能量的种类与转化;3. 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规律;4. 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教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化规律,实验法则用于直观地展示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过程,小组讨论法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2. 多媒体资料,如实验视频和动画,用于增强学生对物质与能量变化过程的理解;3. 实验设备,如烧杯、试管等,用于进行物质与能量变化的实验。
这些教学资源将共同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积极性,作业则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对物质与能量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确保每个学生的努力都能得到合理的评价。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而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如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认知发展取向较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 需要。在知识量激增的情况下,有效认 知技能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但同时,该取向课程的实施,对实施者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于有效智力 过程或认知技能问题,恐怕也是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困 难。
3.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很关注教学内容,但同时也很注重 过程。以下四个原则为大多数持人本主义取向者所认 同(1)人的基本需要是成长和自我实现,学习者应被 视为基本上健康的人,具有无限的成长潜力(2)人的 发展具有整合性,包括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身 体的以及美学的各方面;(3)成长的基本工具是人际 关系,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被视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4)各种学习模式中以个人经验为主。持该取向者认 为教育的功能是教育者协助学习者争取个人的实现。 课程应为学习者进一步发现自我提供内容和工具。
课程与教学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
1)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 2)教师在教有争议的内容时,要提出中立的准则。 3)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时,主要应采用讨论的 方法,而不是讲授。 4)讨论过程中应保护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试 图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 承担责任。
评价:
社会重建取向旨在发展、提高学习者的批评意 识。因此,课程内容多涉及有争议的课题。社 会重建主义取向有着吸引人的理想主义色彩, 但教育是否及能否承担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重 任颇令人怀疑。毕竟,社会发展要取决于生产 力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更为根本的 因素。而且社会重建主义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于达成他们的理想是否有效,仍受到一定程 度的质疑。
泰勒的课程设计
来源1:学生 来源2:社会
暂定的一般性标准 过滤器1:哲学 过滤器2:心理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习经验的选择 学习经验的组织 学习经验的评价
来源3:学科
塔巴的课程设计方式
诊断需求; 形成具体的目标; 选择内容; 组织内容;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确定评价的对象与方法;检查 平衡性和顺序性
5.科技取向
科技取向也着重过程和如何教的问题。其与认知 发展取向的区别在于,科技取向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刺激-反应原理为依据,着眼于学习者行为的改变。 科技取向的课程设计又称为行为矫正取向。为学生提 供一个以循序学习活动为本的有效系统,藉以改变学 生的行为。科技取向的课程设计通常依据以下规则设 计课程:争取学习者的注意;告知学习者有关预期成 果;使学习者相关的能力活跃;提出任务固有的刺激; 以提示引发正确反应;提供回馈;评估表现;提供学 习的迁移;保证学习的记忆。除上述规则外,科技取 向的课程设计还十分注重教学媒介的运用,如电视、 录音机、电子计算机等。
(二)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 (L.Stenhouse) 《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 “什么活动最有价值”——分析有价值活动的 标准及其结构
在所有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 项活动允许儿童在完成的过程中作出其自 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的后果作出反 应,则这项活动比其它活动更有价值 在所有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 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角 色而不是被动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它活 动更有价值 在所有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 项活动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 用,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 这项活动比其它活动更有价值
评价:
科技取向的优点是能够通过合理安排学 习次序提高教学效率,并易于监察学习 者的进展等。但它较少注意教学环境 (包括学校组织、教师态度等)的改善, 而且对难以程序化的学习任务无能为力, 且有学习个人化,社会化程度差的质疑。
6.综合取向 几乎没有人单纯按照其中某一种 课程设计取向设计或实施课程。不 同取向之间的协调有助于设计出平 衡的课程。
课程研究的原则
(1)探究的问题应来源于亲身经历的实际情况或疑难问 题,而不应根据研究者的心态或抽象的理论体系;(2) 探究者必须深入参与问题情境并与其相互作用,而不 是把自己置于情境之外以求客观性;(3)探究是为了洞 察和理解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问题,以便为解决实际问 题奠定基础,而不是为了寻求能广泛运用的一般概括 或规则;(4)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决策知行动,而不 是为了认识而认识,或为了出版而研究。
(二)我国新课程设计模式的特征
1、建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96调研 比较研究 经验研究 2、形成有结构的团队 3、集体审议与民主征询相结合
60 (1)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50 40 30 20 10 0
任 感 和 道 德 身 心 健 康 创 新 精 神 实 践 能 力 价 值 判 断 获 取 知 基 识 础 知 识 技 能 交 流 合 作 科 学 素 养 利 用 信 息 生 活 生 存 人 生 规 划 判 性 思 考 主 集 批
惠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标模式的评价:
优点:1)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人类从事任何理性 活动都以目标为起点;2)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目 标指引下的活动可以提高效率;3)使评价有据可依, 提高教学质量;4)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 一切以目标为核心,使得课程各要素共同发挥更大的 整体效能。 不足:目标模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自主性的 发挥;目标模式对目标的分析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 而对非预期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集体审议模式的评价
1)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达到更有效的结 合。多种理论观点的结合,尽量减少决策的偏 颇。 2)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助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我国课程设计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建国以来我国课程设计发展历程 1.课程设计研究从无到有 2.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3.课程设计取向主要是社会中心取向
评价:
人本主义取向较注意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但批评者认为:人本主义者重视其方法、技巧 和经验,较忽略他们所设计的学程的长期效果; 人本主义者虽然自称其课程重视个人化,但是 他们未必能对个别学习者有充分的照顾;人本 主义课程的理论基础较薄弱,没能把不同心理 学派的原则统一和相互关联起来;人本主义课 程较少关注社会需要。
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学术理性主义取向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 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 出现。学习被视为是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 握。教学上以讲授、练习等方法为主,注重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记忆和重现,并以此作为评价的标准。学术 理性主义取向在课程设计上除传统的分科课程设计之 外,为了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日益增多的批评, 吸收了知识形式划分、结构主义心理学的成果,出现 了新的一些课程设计形式。例如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学 科结构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方 法等构成课程,认为这样有利于更容易地把握学科, 记忆知识,促进迁移。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目的、目标、计划 内容 资源 活动与教学策略 评价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时间、资金、工作条件、 以及来自管理者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 不同的人由于哲学思想、价值观、方法论、文 化背景及对人的心理发展的认识上的差异,往 往具有各自不同的课程取向。以往我们习惯于 将课程设计取向分为学科中心取向、社会中心 取向、儿童中心取向,但在日益复杂的课程现 象面前,这种分法已显得不够清晰,现较多采 用的是包括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 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和科技取向等分法。
4、社会重建取向
社会重建取向着重教育和课程内容在整个 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者要对社会的发 展承担责任。该取向有两个分支,一支强调适 应当前社会需要;一支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创 造更好的未来。社会适应论者认为课程的目标 是协助学生掌握投入社会所需的技能;社会重 建论者较为激进和理想化,希望课程帮助学习 者改变社会现存建制。
2、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的内涵
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确立课程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整体勾勒不同学段的宏观课程任务,表现为课程计划 或课程方案。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对构成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程序,有时 还包括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和环境、分组情况及教 学策略等进行组织与安排,并保持各要素之间的一致 性,从而形成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微观层次的课程设计:指教师在实施已有课程时,根 据教学目的、学生现有水平、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对 已有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以利于教学。微观的课 程设计类似于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设计。
集体审议模式的基本特征:
1、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进 行取舍,做出选择是集体审议模式的主要特征。 2、审议应以实践为衡量各方案的标准。 3、课程审议将形成一个新的群体。
:
“集体审议的程序”(the procedure of group deliberation),即由校长、教师、社区代表、 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 学家等组织成课程小组, 1.把理论观点与实际问题一一对应起来。 2.裁剪、改变、组合各种理论观点, 3.把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探究的基础,创造 适应实际情境的新的解决办法
五、课程设计的模式
(一)目标模式 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那些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信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