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合集下载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04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的创新发展
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研发
• 生物降解材料 • 可循环利用材料 • 多功能性材料
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
• 与发展
食品包装印刷技术的创新
• 数码印刷技术 • 纳米印刷技术 • 智能化印刷技术
Tencent Docs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01
食品包装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食品包装的定义与功能
01 食品包装的定义
• 用于保护食品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 保持食品品质与新鲜度 • 方便食品的储存与运输
02 食品包装的功能
• 保护食品免受外界污染 • 延长食品保质期 • 提高食品附加值
03 食品包装的重要性
食品包装印刷质量的检测方法
• 印刷品的外观质量检测 • 印刷品的性能测试 • 印刷品的环保性能测试
食品包装整体质量的评价与检测
食品包装整体质量的评价
• 包装材料的评价 • 包装印刷质量的评价 • 包装设计与结构的评价
食品包装整体质量的检测方法
• 包装材料的综合性检测 • 包装印刷品的综合性检测 • 包装整体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纸质食品包装方法
• 纸盒成型 • 纸袋成型 • 纸筒成型 • 纸板成型
纸质食品包装技术
• 防水防潮技术 • 防油防污技术 • 无菌包装技术 • 遮光包装技术
金属食品包装方法与技术
金属食品包装方法
• 金属罐成型 • 金属盒成型 • 金属管成型 • 金属箔成型
金属食品包装技术
• 防腐防锈技术 • 遮光包装技术 • 真空包装技术 • 充气包装技术
食品包装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 环保与低碳发展 • 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 • 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

05第五章软包装工艺

05第五章软包装工艺

制袋 包裝 入庫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
1.印刷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
2. 复合 将上述各种包装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结构的
方法有:复合方式有干式复合、湿式复合、挤出复合、无 溶剂复合、共挤出复合工艺 、涂布复合工艺、热压复合工 艺等。
下面就常见的复合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2.3、无溶剂复合是采 用无溶剂型粘合剂,将 两种基材复合在一起的 一种方法。无溶剂复合 机除无烘干装置外,其 它与干法复合机大致相 同。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2.4、挤出复合一般是以PE作为粘合剂,经挤出机T型模头挤出后成 熔融薄膜,在粘合剂处于熔融状态时将两种基材粘合在一起,冷却定 型后成为复合薄膜。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2.1、 干式复合法 —是 粘合剂(胶水)涂在一 种塑料薄膜上,然后通 过烘道把多余的溶剂挥 发掉,再用热压辊和另 一种塑料薄膜压合在一 起的复合加工艺。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三、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2.2、湿法复合是在铝 箔、塑料薄膜或纸的表 面涂布一层水溶性粘合 剂,在粘合剂还处于湿 的状态下,通过复合夹 辊与另一基材纸或玻璃 纸等复合在一起,再经 过热烘道干燥即成为复 合薄膜。
五、复合软包装材料
发展方向:
1、抗菌材料: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腐败或变质是令人头痛和讨厌的问
题,于是抗菌包装成为热门话题。 2、高阻隔性材料:
目前,性能最好的阻隔材料要数有铝箔的复合材料, 但是由于其不透明、无法微波加热等缺点,为此,研 制 成功一种高阻隔新型材料,它的其他性能等于或优于铝塑 复合包材已成为热点。

第五章 各类食品包装

第五章  各类食品包装

新鲜果蔬的保鲜包装材料
高密度带微孔薄膜袋
薄膜上有微孔,可以保持袋内合理的O2和CO2的 含量,并维持适当的湿度
新鲜果蔬的保鲜包装方法
塑料袋包装
薄膜薄厚适当,对水、CO2、O2的透过度适当 一定的机械性能 无毒副作用
采用石蜡、PVA或其他树脂涂覆,再用PS等热成 型盒或手提纸盒作销售包装。
蛋类食品包装
冰蛋 有冰全蛋、冰蛋黄、冰蛋白及巴氏杀菌冰全蛋,
可把液体蛋液灌入马口铁罐或衬袋〔盒〕中冷冻, 也可在容器中速冻脱模,再采用塑料薄膜袋或纸盒 包装,然后送入-18℃以下冷库冷藏。 蛋粉
指蛋液采用喷雾枯燥制得的产品,极易吸潮和氧 化变质。一般采用金属罐或复合软包装,常用的复 合膜有KPT/PE、PET/PVDC/PE、BOPP/Al/PE。
采用羊皮纸、防油纸、铝箔/硫酸纸或铝箔/防油 纸复合材料。
第二节 饮料包装
〔一〕软饮料包装
什么是软饮料? 我国饮料分九类: 碳酸型饮料类、果汁及果汁饮料类、蔬菜汁和蔬
菜汁饮料类、含乳饮料类、植物蛋白饮料类、瓶 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 饮料类和其他饮料类。
〔一〕软饮料包装
奶酪在熔融状态下进展包装,抽真空并充氮气, 可有效延长保质期,要求包装材料耐高温。
长时间存放的奶酪,其软包装复合材料有: PT/PVDC/PE、PET/PE等,多采用真空包装。
短时间存放的可采用单层薄膜包装,价格廉价, 常用的有PE、PT、EVA、PP,多采用热收缩包装。
奶类食品包装
奶油中脂肪含量很高,极易发生氧化变质,也很 容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异味,要求包装材料有优 良的阻气性,不透氧、不透香气、不串味,其次 耐油。
〔二〕含醇饮料包装
中国白酒的分类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课件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课件
食品包装技术
真空包装技术
定义
真空包装技术是将食品放入密封的包装材料中,通过抽出 包装内的空气,使内部形成真空状态,从而抑制食品氧化 、霉变和腐烂等变质现象。
优点
延长食品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保持食品新鲜度和口感 。
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食品,特别是易受氧化、需长期保存的食品, 如肉类、鱼类、果蔬等。
缺点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食品包装概述 • 食品包装材料 • 食品包装技术 • 食品包装设计 • 食品包装法规与标准 • 食品包装案例分析
01
CHAPTER
食品包装概述
食品包装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食品包装是指将食品进行适当的 包装和保护,以保持其品质、安 全和卫生的过程。
目的
保护食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防止食品污染和变质,延长食品 的保质期,方便食品的储存、运 输和销售。
热收缩包装技术
定义
应用范围
优点
缺点
热收缩包装技术是将热收缩 膜包裹在待包装的物品上, 通过加热使热收缩膜收缩紧 贴物品表面,形成紧密的保 护层,以防止物品受到外界
污染和损伤。
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 品,特别是易碎、易变形的 物品,如玻璃制品、陶瓷制
品等。
防止物品受到外界污染和损 伤、增强物品的抗压和抗震
THANKS
谢谢
包装装潢设计应与品牌形象保持一致,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忠诚度。
包装材料选择与环保设计
0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纸、塑料、金属
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02
考虑材料的环保性
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尽量选择可回收、可降解或可再利用的材料,降

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课件

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课件

包装材料的特性
01
02
03
材料的机械性能
如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 ,决定了包装容器的抗压 、抗冲击和抗撕裂的能力 。
材料的阻隔性能
如阻水、阻氧、阻光等, 决定了包装容器的防潮、 保鲜和保质的能力。
材料的环保性
如可降解、可回收等,决 定了包装容器的环保性和 可持续性。
包装容器设计原理
容器结构设计
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包装材料的特 点,设计合理的容器结构,以提 高包装的抗压、抗冲击和抗撕裂
智能包装技术
总结词
智能包装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包装智能化、信 息化的技术。
详细描述
智能包装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RFID标签、AR标识等先 进技术,实现食品信息的可追溯、可识别和可展示。这 种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消费者了 解食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同时,智能包装技术还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随 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包装技术的应用 前景十分广阔。
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课件
目录
• 食品包装概述 • 食品包装原理 • 食品包装材料 • 食品包装技术 • 食品包装安全与法规 •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食品包装概述
食品包装的定义
总结词
食品包装是指将食品封闭在容器或包装材料中,以保护食品质量、延长保质期、方便运输和销售的过 程。
详细描述
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食品的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食品包 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食品,防止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氧气、水分、紫外线等因 素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食品的浪费和损失。
的能力。
容器尺寸设计
根据食品的容量和包装容器的规格 ,设计合理的容器尺寸,以保证食 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 方便性。

第五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繁殖所需要的水分活度最 低限不一样,有的微生物只能在Aw较高的食 品中才能繁殖,而有的却在水分活度极低的相 当干燥的食品中也能生存繁殖。由图可见,大 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较高的Aw环境中繁殖 受阻,而部分霉菌和酵母等却在Aw较低的环 境中也能繁殖。但食品的水分活度低于某一限 度(Aw=0.5以下)时,其中的微生物不能繁 • 殖。 • 大部分细菌在水分活度Aw=o.9以上的环 境中生长活跃,大部分霉菌在水分活度Aw= 0.80以上的环境中繁殖,部分霉菌和酵母在 Aw较低的环境中也能繁殖。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氧气对食品中营养成分有一定破坏作用: 1、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这种氧化即使是 在低温条件下也能进行;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 化物,不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而且会发生 异臭,产生有毒物质。 • 2、氧能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 营养价值; • 3、氧还能使食品的氧化褐变反应加剧,使色 素氧化褪色或变成褐色; • 4、对于食品微生物,大部分细菌由于氧的存 在而繁殖生长,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
(二)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温度对食品的影响还表现在低温冻结对食 品内部组织结构和品质的破坏。冻结会导致液 体食品变质:如果将一瓶牛乳冻结,乳浊液即 受到破坏,脂肪分离出来,牛乳蛋白质变性而 凝固。易受冷损害的食品不需极度冻结,如许 多果蔬采收后其细胞的生命过程要求适当的温 度条件,在一般冷藏温度4℃下保存,有些果 蔬会衰竭或枯死,随之发生变质过程,包括产 生异味、表面斑痕和各种腐烂形式。这说明冷 藏可以保藏所有的食品且温度越低越好的概念 是不完全正确的。
(二)光照对食品的渗透规律

光照能促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因 其具有很高的能量。食品中对光敏感的成分能迅 速吸收并转换光能,从而激发食品内部发生变质 的化学反应。 • 食品吸收光能量的多少用光密度表示,光密 度越高,光能量越大,对食品变质的作用就越 在光照下,食品对光能吸收量愈多、转移传递愈 深,食品变质愈快、愈严重 。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pptx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pptx
食品原料加工成食品后,在流通过程中 还会经受微生物的污染,称为食品的二次污 染。
会衰竭或枯死,随之发生包括产生异味、表面斑痕、 各种腐烂等变质过程。
几种果蔬在冰点以上低温贮藏的败坏现象
产品
苹果 梨 香蕉(生或熟) 黄瓜 芒果 甜椒 马铃薯 番茄 青熟
成熟
大致最低安 全温度/ ℃
1~2 7 13 7 10 7 7 13 10
在0℃至安全温度范围下 贮藏的损害特点 内部褐变,塌陷 内部褐变 成熟时色泽暗淡 有疤痕,水浸斑点,腐烂 内部变色 有疤痕,沿花萼处变色 赤褐色变 成熟时色泽较差 塌陷
主要产毒霉菌及毒素种类
然而,霉菌大量繁殖会引起食品变质、 少量菌属在适当条件下还会产生毒素。
主要产毒霉菌
毒素种类 致癌霉菌毒素
黄曲霉、寄生曲霉 肝脏毒素 黄曲霉毒素、毒性最强
岛青霉、杂色曲霉 肝脏毒素 杂色曲霉毒素
黄绿青霉
神经毒素 毒性最强
橘青霉
肾脏毒素 展开青霉素
(二)微生物对食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污染
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在自然界环境中, 本身已带有微生物,这就是微生物的一次污 染。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氧气对食品的品质变化有显著影响 (1)氧使食品中油脂发生氧化; (2)氧会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
养价值; (3)氧可加剧食品的氧化褐变反应; (4)氧可促使微生物繁殖生长,造成食品的腐败
变质。 (5)氧气对生鲜果蔬的作用是另一种情况:
可促进生鲜果蔬的呼吸作用。
三、水分或湿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环境因素对包装食品品质变化的影
响、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 2、掌握微生物对包装食品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包装技术食品防潮包装

食品包装技术食品防潮包装
为1m2的包装材料在40℃下,一面保持90%相 对湿度(RH)、一面用无水氯化钙将空气完 全干燥,然后用仪器测定24h内透过包装材料 的水蒸气量,即为该材料的透湿度,单位用
常用防潮包装材料的透湿度
防潮包装的透湿度越小,防潮性能就越好。
防潮性能较好的材料是玻璃、陶瓷和金属,这些材 料的透湿度可视为零。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塑料类单 一材料品种有PP PE PVDC PET
第五章 常用食品包装技术 防潮包装技术 无菌包装技术 收缩和拉伸包装技术 气调包装技术
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能经受运输、贮藏、分配和零售各环节的周转 经济成本合理可行,能使企业获得效益
第一节 防潮包装技术
防潮包装是指防止潮气侵入包装物内而影响内装商 品质量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性措施。
就是采用具有一定隔绝水蒸气能力的防潮包装材料 对食品进行包封,隔绝外界湿度对产品的影响;同 时使食品包装内的相对湿度满足产品的要求,在保 质期内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保护内装食品的质量。
1.灭菌机理 实际上无菌包装并非绝对无菌,无菌包装只是一个
相对无菌的加工过程,也就是商业无菌。商业无菌 就是经过无菌处理之后,按照所规定的微生物检验 方法,在所检食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检出,或者只 能检出极少数的非病原微生物,但它们在贮存过程 中不可能进行生长繁殖。目前,无菌包装中采用的 杀菌(灭菌)方法主要有加热杀菌(也称为热杀菌)和非 加热杀菌(也称为冷杀菌)两大类。
复合薄膜材料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包装性能。
玻璃纸(30g/m2)/聚乙烯(20-60μm)透湿度为1235.3g/(m2•24h)
三、防潮包装设计
防潮包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防止被 包装的含水食品失水
为防止环境中的水分透入包装而是干燥食品 增加水分,影响食品品质。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概述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之一,而包装印刷作为食品包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保护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还能提升食品的视觉吸引力,从而促进产品销售。

本文将介绍食品包装印刷的原理以及常用的方法。

包装印刷原理食品包装印刷主要通过在包装材料上印刷图案、文字和标识等信息,以达到美观、宣传和保护产品的目的。

包装印刷原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点:1. 印刷工艺选择包装印刷的选择与食品的特性、包装材料以及目标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印刷工艺包括: - 平面印刷:适用于平面包装,主要包括胶印、凹版印刷、柔印等。

- 立体印刷:适用于异形包装,主要包括柔性凸版印刷、胶印等。

- 数码印刷:适用于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包装。

2. 印刷色彩管理色彩是包装印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准确的色彩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与设计稿保持一致的色彩效果。

常用的色彩管理方法包括选材、色彩校正以及在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3. 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质量的控制是包装印刷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 印前检查:包括在印刷前对设计稿的审查,以及对印版、印刷机等设备的检查。

- 印刷过程控制:包括对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墨水粘度等参数的监控和调整。

- 印后质检:包括对印刷品进行抽检和品质评估。

包装印刷方法食品包装印刷在实践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来确定最佳的印刷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包装印刷方法:1. 胶印胶印是包装印刷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印版上的图案和文字与包装材料接触并传递油墨,然后转移到食品包装上。

胶印具有色彩鲜艳、层次感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平面包装中。

2.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一种深度雕刻的印刷方法,通过印刷版表面的凹坑将油墨转移到包装材料上。

凹版印刷适用于有高度要求的包装,如纸包装和金属包装。

3. 柔印柔印是包装印刷中的一种高速印刷方法,它使用橡皮印辊和凸版印刷版,将油墨通过印刷版传递到包装材料上。

第五章专用食品包装技术(一)

第五章专用食品包装技术(一)
第五章 专用食品包装技术
第一节 微波食品包装技术 第二节 绿色包装和纳米包装技术 第三节 防伪包装与防盗包装技术
1
第一节 微波食品包装技术
微波包装技术的出现
2
一、微波加热特性与包装要求
微波食品(microwave food)并不是单 独意义上的食品,它是指为适应微波加热 (调理)的要求而采用一定的包装的包装 方式制成的食品。
第二节 绿色包装和纳米包装技术
纳米包装技术的应用实例:
纳米技术应用到牛奶保鲜袋中。 MOD系列纳米高性能无机抗菌是将纳
米技术导入牛奶、饮料无菌复合包装的一种 新型无机抗菌包装材料,是以MOD活性基 因及无机纳米银化合物为主要抗菌成份,以 各种无机材料为载体而制成的无机抗菌粉体 。
第二节 绿色包装和纳米包装技术
莫名爆裂,说明酒瓶质量本身就有问题。合格的瓶子 侧面靠底部处有“B”字样,没有“B”字的是不合格的 。 酷暑天酒瓶难抵“高温”,使瓶内的压力升高。 开启不当也会导致啤酒瓶爆裂
第二节 绿色包装和纳米包装技术
纳米包装技术的应用实例:
① 纳米改性技术在啤酒瓶(PET)中的应用: 啤酒瓶的要求:阻隔性高;啤酒都采用巴氏杀
防伪包装
第三节 防伪包装和防盗包装技术
防伪包装 概念:借助于包装,防止商品从生产厂家到经
销商,以及从经销商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 被人为有意识的因素所窃换和假冒的技术和 方法。
第三节 防伪包装和防盗包装技术
防伪包装 常见的防伪包装方法 1.包装盒加贴防伪标识 激光防伪、电话查询防伪标识
第三节 防伪包装和防盗包装技术
食品的成分和结构体系复杂,不同物料或同 一物料的不同组分,由于介电特性不同其吸 收微波能的能力亦不同,其在微波场中的温 升情况也表现出差异。 1、尖角集中效应 2、表面低温现象

食品包装学_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食品包装学_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18
2.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果蔬的冷害
•不同冷藏温度下的食品品质:与高温(30℃) 和常温(25℃)相比,在4℃贮藏时食品的保鲜 期明显延长。对低温比较敏感的食品来说, 如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果蔬,贮藏温度过低 时便会发生冷害。
19
2.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chilling injury index
酸量高时,杀菌强度可降低。
37
三 包装食品的微生物控制
(一)包装食品的加热杀菌
➢3.加热杀菌温度和时间组合
加热杀菌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即温度
越高,破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越短。虽
然温度和时间是破坏微生物所需要的,
但在破坏微生物作用上,同样有效的不
同温度-时间组合对食品的损害作用远远
不同。在现代加热杀菌中,这是几种比
31
一 环境因素对食品微生物的影响
3.氧气
➢氧气的存在有利于需氧细菌的繁殖,且 繁殖速度与氧分压有关。
32
一 环境因素对食品微生物的影响
4.pH
➢适合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为1~11。一
般食品微生物得以繁殖的pH范围:细菌
3.5~9.5(最适pH7左右),霉菌和酵
母2~11(最适pH6左右)。
➢大多数食品均呈酸性,酸性条件不利于微
生物的生长,适当控制食品的pH也能控
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3
二 包装食品的微生物变化
1.因包装发生的环境变化对食品微生物的影响
➢食品经过包装后能防止来自外部微生物 的污染,同对包装内部环境也会发生变 化,其中的微生物相也会因此而变化。
34
二 包装食品的微生物变化
2.包装食品可能引起的微生物二次污染
较先进的包装技术的基础。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和方法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原理和方法
• 考虑包装材料的化学稳定性,避免与食品发生反应
保鲜性
• 选择具有良好气密性和防潮性的包装材料
• 考虑包装材料的透明度和遮光性,保护食品免受光照影响
食品包装材料的性能比较
纸制品
塑料制品
金属制品
玻璃制品
• 良好的印刷性能,可根
• 良好的成型性能,可根
• 良好的密封性能,适用
• 良好的透明度和遮光性,
• 选用高质量的印刷材料和设备
• 控制印刷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印刷质图形、文字等元素的质量
05
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后处理与包装机械
食品包装后处理的方法与技巧
包装表面处理
包装切割
• 采用覆膜、上光等表面处理方法
• 采用精确的切割设备和工艺
• 提高包装的耐磨性、防水性和光泽度
• 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如糕点、饼干等
• 广泛应用于液体食品、熟食等包装
金属制品
玻璃制品
• 金属罐、金属盒等
• 玻璃瓶、玻璃罐等
• 广泛应用于罐头、饮料等包装
• 广泛应用于酒类、调味品等包装
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经济性
• 考虑包装材料的成本和生产效率
• 选择性价比高的包装材料
安全性
• 选择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包装材料
• 结合食品特点,设计独特的包装风格
设计方法
•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包装设计
• 考虑包装的成型工艺和印刷工艺,确保设计可行性
食品包装设计的色彩与图形运用
色彩运用
图形运用
• 选择与食品特点相符的色彩
• 设计简洁、大方的图形元素
• 运用色彩对比和色彩搭配,提高包装的吸引力
• 运用图形符号和品牌形象,提高包装的认知度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细菌比酵母和丝状菌具有更强的耐热性,它们在 70℃下30min后死亡,细菌孢子也比酵母、霉菌 孢子更耐热,即使在100℃下数小时也不死亡的 甚多。如肉毒梭菌是重要的食品中的毒菌,它具 有特别强的耐热性,食品中其孢子存在的情况常 常作为判断食品灭菌程度的指示菌。它在100℃ 死亡所需的时间为100-230min。
在一定温度下,杀 灭一定浓度的微 生物所需要的时 间
TRT4=30 F232=15
细菌被杀灭至初 菌数的万分之一 需要30min
111 ℃(232 ℉)15min全部杀 灭
加热致死时间变 为1/10时,相对应 的加热温度的变 化
Z=20
加热温度上升20 ℃,细菌减少至
1/10
生物工程系
求法 利用致死曲 线求出
26
2020/5/28
生物工程系
27
二、包装食品的微生物变化
(一)因包装发生的环境变化对食品微生物 的影响
食品经包装后能防止来自外部的微生物污 染,同时包装内部环境的氧和二氧化碳的 构成比例不断发生变化。
内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食品 中的微生物相。
2020/5/28
生物工程系
28
(二)包装食品可能引起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生物工程系
17
2020/5/28
生物工程系
18
食品种类
鲜果蔬 鲜肉 果子酱 面粉 蜂蜜 干面条 奶粉 蛋
AW
0.97~0.99 0.95~0.99 0.75~0.85 0.67~0.87 0.54~0.75 0.50 0.20 0.97
微生物类群
多数细菌 多数酵母 多数霉菌 嗜盐性细菌 干性霉菌 耐渗酵母
2020/5/28
生物工程系

食品包装学第五章

食品包装学第五章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第一节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食品的品质包括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应具有的形态及应达到的卫生指标。

食品是一种品质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质的商品。

食品从加工出厂到消费的整个流通环节是复杂多变的,它要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受到流通中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光、氧、水分和温度。

一、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一)催化作用引发并加速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造成食品的腐变反应。

光的催化作用对食品成分的不良效果主要有1、促使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反应而发生氧化性酸败,如油条―――异臭2、使食品中的色素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色,使植物性食品中的绿及肉类食品中的红色发暗或变成褐色。

如叶绿素见光易分解,叶绿素染色塑料,辣椒的色素变化。

3、引起光敏感性维生素,如VB(褐变、异臭、挥发逸散)、VC的分解破坏,并将和其他物质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有研究表明,VB2随PH值上升,其分解破坏速度加快。

主要是紫外线。

表5-1 V在不同PH溶液中人工光照30min后残留率4、紫外线引起食品中蛋白质的变性。

(二)光使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光具有很高的能量,食品中对光敏感的成分(色素、VB、VC)在光照下迅速的吸收并转换光能为化学能,从而激发食品内部发生变质的化学反应。

食品对光能吸收量愈多,转移传递愈深,食品变质愈快愈严重。

(三)包装能够阻止光线的入侵光线在包装材料和食品中的传播和透入的光密度分布规律可以用图5-3表示P116。

由图可知:包装材料可吸收部分光线,从而减弱光波射入食品的强度,甚至可以吸收全部光波,阻挡光波进入食品内。

因此,选用不同成分、不同厚度的包装材料,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遮光效果。

图5-4是几种食品软包装材料透光率的比较曲线。

由图可知,不同包装材料其透光率不同,且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也有不同的透光率。

大部分紫外光可被包装材料有效阻挡,而可见光大部分透过包装材料。

同一种材料其内部结构不同时透光率不同。

此外,材料的厚度对其遮光性能有影响,材料越厚,透光率越小,遮光性能也好。

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食品包装原理及方法

(一)光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
1.维生素的光分解 2.光线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影响
(二)光照对食品的渗透规律
光照能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食品吸收
光能量的多少用光密度表示,光密度越高,光能量越大,对食品变质的
作用就越强。根据Beer—Lamber定律,光照食品的密度向内层渗透的
规律为:
4、加热杀菌方法
(1) 低温杀菌 也称巴氏杀菌,巴氏杀菌目的是为了杀灭致 病菌和腐败菌,同时保证食品有较好的品质、弹性和风味。
(2) 高温杀菌 主要适用于罐装、瓶装及蒸煮袋食品的杀菌。 将食品装入包装容器中完全密封,用蒸气或热水蒸馏杀菌。
(3) 高温短时杀菌(HTST)和超高温瞬时杀菌(UHT)这是二种 适合于流动性液态或半液态食品的短时杀菌方法,能有效地 保全食品原有的营养和风味质量,常用于无菌包装的食品杀 菌。
14、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下午5时35分54秒17:35:5421.10.21
15、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2021年10月下午5时35分21.10.2117:35October 21, 2021
食品微生物在水分活度较低的干燥环境中不能繁殖,但值得注意 的是干燥食品从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强,一旦吸湿,Aw又将提高 而适宜微生物繁殖。要想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就得使食品干燥或在 食品中添加盐、糖等易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二)温度
微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10℃~90 ℃之间),下图 表示几种微生物繁殖的温度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低温冻结对食品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品质都会产生 破坏。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五、微生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食品中的主要微生物
1.细菌
l 图5-8是食品中最常见的细菌。细菌在食品中的繁 殖会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变色而不能食用, 其中有些细菌还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l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中最多的是肠类弧菌引起的 中毒,约占50%;其次是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引 起的中毒,约占40%;其他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 菌有:肉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等。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食品种类
鲜果蔬 鲜肉 果子酱 面粉 蜂蜜 干面条 奶粉 蛋
AW
0.97~0.99 0.95~0.99 0.75~0.85 0.67~0.87 0.54~0.75 0.50 0.20 0.97
微生物类群
多数细菌 多数酵母 多数霉菌 嗜盐性细菌 干性霉菌 耐渗酵母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一、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光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
l 光可以引发并加速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 主要表现在:促使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反应; 使食品中的色素变色;使维生素遭到破坏; 引起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性。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1.维生素的光分解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四、温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温度升高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l 在适当的湿度、氧气条件下,温度对食品中微生 物繁殖和食品变质反应速度的影响都很明显,在 10~38℃范围内,恒定水分条件下,温度每升高 10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倍,腐败速度加快4~6 倍。
2.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身即带有微生物,这是一次污染。食品原料从自 然界中采集到加工成食品,最后被人们所食用为 止的整个过程所经受的微生物污染,称为二次污 染。 l 食品二次污染过程包括食品的运输、加工、贮存、 流通和销售。大部分食品根据其来源、化学成分、 物理性质及加工条件,分别形成各自独特的微生 物相,并在食品贮存期间,因微生物群中某一特 定军中有适合其繁殖的环境条件而使食品变质腐 败。
生长需求的AW
0.94~0.99 0.88~0.94 0.73~0.94 0.75 0.65 0.60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二)温度
l 微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图5-10表示多种微 生物的繁殖温度范围。根据适宜繁殖的温度范围 微生物可分:嗜冷细菌(0℃以下)、嗜温性细菌 (0~55℃)和嗜热性细菌(55℃以上)。
l 食品在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 一般在55 ℃以下,处在嗜温性和嗜冷性细菌繁殖 生长的温度区间,故需加以重视。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最低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
嗜热菌 30~45
50~70
70~90
嗜温菌 5~15
30~45
45~55
低温菌
-5~5
1/10
线求出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⑵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l 食品成分
(1)pH值。研究证明,许多高耐热性的微生物,在中性时 的耐热性最强,随着pH值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耐热性 越低,也就意味着死亡率越大。
(2)脂肪。脂肪含量高则细菌的耐热性会增强。
(3)糖。糖的浓度越高,越难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l 丝状菌也产生孢子,但大多数菌丝和孢子在60℃ 下5-10min死亡。与食品有关的红霉、青霉和毛霉 等的耐热性一般比其它霉的强,但在100℃煮沸 下死亡。
l 细菌比酵母和丝状菌具有更强的耐热性,它们在 70℃下30min后死亡,细菌孢子也比酵母、霉菌 孢子更耐热,即使在100℃下数小时也不死亡的 甚多。如肉毒梭菌是重要的食品中的毒菌,它具 有特别强的耐热性,食品中其孢子存在的情况常 常作为判断食品灭菌程度的指示菌。它在100℃ 死亡所需的时间为100-230min。
l 食品包装时,可根据食品和包装材料的吸 光特性,选择一种对食品敏感的光波具有 良好折光效果的材料作为该食品的包装材 料,可有效避免光对食品质变的影响。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l 氧使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使食品中的维生素 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养价值,使褐变加剧等
25~30
30~55
嗜冷菌 -10~-5
12~15
15~25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三)氧气
l 氧的存在有利于需氧细菌的繁殖,且繁殖 速度与氧分压有关。
(四)pH l 适合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为1~11。 l 大部分食品呈现酸性,适当控制食品的pH
(三)包装避光机理和方法
l 要减少或避免光线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 要的防护方法有:通过包装将光线遮挡、 吸收或反射,减少或避免光线直接照射食 品;同时防止某些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因 素,如水分和氧气透过包装材料。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l 根据Beer-Lamber定律,透过包装材料照射到食 品表面的光密度:
卷心菜 5.4~6.0 花椰菜 5.6
芹菜 5.7~6.0 茄子 4.5
莴笋 6.0
洋葱 5.3~5.8
番茄 4.2~4.3
萝卜 5.2~5.5
2020/12/11
水果pH值 苹果 2.9~3.3 香蕉 柿子 4.6 葡萄
柠檬 橘子 西瓜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二、包装食品的微生物变化
(一)因包装发生的环境变化对食品微生物 的影响
l 食品经包装后能防止来自外部的微生物污 染,同时包装内部环境的氧和二氧化碳的 构成比例不断发生变化。
l 内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食品 中的微生物相。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l 蛋白质也可因光照发生物性变化,影响其 食用价值及加工品质。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二)光照对食品的渗透规律
l 光照能促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 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光照时食品中对光 敏感的成分能迅速吸收,从而激发食品内 部发生化学反应。
l 食品吸收光能量的多少用光密度表示,广 密度越高,光能量越大,对食品的变质作 用就越强。
Ii=Ioe –μpxp
式中 Io是食品包装表面的入射光密度;
Xp——包装材料厚度;
μp——包装材料的吸光系数。 把此式代入式(5-1)得光线透过包装材料透入食品
的光密度:
Ix=Ioe -( μp xp + μ x )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l 不同的包装材料其透光率不同,且在不同 的波长范围内也有不同的透光率。大部分 紫外线可被包装材料有效阻挡,而可见光 能大部分透过包装材料。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三、包装食品的微生物控制
(一)包装食品的加热杀菌
l 加热杀菌可分为湿热杀菌和干热杀菌两种。 湿热杀菌是利用热水和蒸汽直接加热包装 食品以达到杀菌目的,是一种最常用的杀 菌方法。干热杀菌是利用热风、红外线、 微波等加热食品达到杀菌目的。
2020/12/11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l 根据Beer-Lamber定律,光照食品的密度向 内层渗透的规律:
l
Ix=Iie –μx
l 式中Ix——光线透入食品内部x深处的密度; Ii——光线照射在食品表面处的密度;μ—— 特定成分的食品对特定波长光波的吸收系数。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⑴耐热性的表示方法
表示法 D值
TRT值 F值 Z值
表示事项
表示值 表示值的意义
求法
在所指定的温度 下,杀死90%微 生物所需的时间 (min)
D212=10
在100℃ (212℉), 10min杀死90%
的微生物
利用致死曲 线求出
杀菌时使细菌减 少至某一数值 (10-n)所需时间
(4)蛋白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在5%左右时,对微生物有 保护作用。
(5)盐。低浓度食盐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而高浓度食盐 则对微生物的抵抗力有削弱作用。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2.真菌
l 主要是霉菌和酵母。
l 霉菌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氮和无机盐, 极易在粮食和各种淀粉类食品中生长繁殖。
l 大多数霉菌对人体无害。但是霉菌的大量 繁殖会引起食品变质,少数菌属在适当条 件下会产生毒素。
2020/12/11
第五章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l 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在自然界环境中生长,本
(二)包装食品可能引起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l 大部分市售包装食品都含有一定量的微生 物,弄清在流通过程中食品所含的细菌总 数或明确其菌群组成,不仅有利于从微生 物学角度查明食品腐变等质量事故的原因, 而且对加工、包装工艺等的操作都有指导 意义。
l 微生物对包装食品的污染,可分为被包装 食品本身的污染和包装材料污染两方面。
也能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0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