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媒介文化 笔记

合集下载

新媒体学科前沿讲座笔记

新媒体学科前沿讲座笔记

新媒体学科前沿讲座笔记五月飞花轻折柳,粼粼神光迎艳阳。

在这美好的时节,我有幸参与了市里统一组织的“新媒体传播与建设培训班”。

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汇聚了来自全市不同新闻战线的近六十名业务骨干,大家济济一堂,集中充电、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聆听教授、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丰富的网络案例、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经过总结,本人获得以下心得体会。

一、移动微时代如何搞好报导“没有专业的能力,任何正能量报道都可能被质疑。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许燕教授讲的这一句话,被我深刻铭记在心。

作为传统媒体,我们往往在时效性、互动性、用户体验等方面,与新媒体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做出受众爱看的新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考验。

1、必须在选题上下功夫。

做为一个在偏重于舆论监督类栏目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必须把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市民高度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机融合,定期策划重点调查报导,这样既能够协助群众化解难题,又可以提供更多更生动的案例给领导展开科学决策,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彰显栏目的价值。

2、报道要尽可能的客观、完整。

舆论监督类新闻,必须尊重事实,不能有任何的虚夸、夸张、更不能无中生有,任意编造,报道中要尽量采访到相关各方的声音,用客观公正的语言来表达,把矛盾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不能夹杂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尊重事实逻辑,让受众自己感受和判断。

3、报导必须存有深度。

无法只逗留在问题的表面,必须挖掘事件的背景和构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来事件的重要性和它可以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去恰当的应付,使受众明明白白的晓得结果。

4、精心制作新闻标题。

标题是吸引受众的一大利器,一个好的标题,能够提高受众的观看和点击欲,标题要突出重要的新闻价值点,还要贴切传神,让受众望题而知文意的同时,更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5、最重要的就是注重故事性。

专访和撰稿人过程中,必须著重展现出新闻故事情节,发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抓取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视性,并使新闻报道充满著趣味性和人情味。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的受众)【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的受众)【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1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受众是谁1.受众是学生(1)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对象。

媒介工作者的角色就像学校的教师,其职责是要确保媒介内容是严肃的、负责的。

(2)新闻传媒的确具备教育指导功能,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教育引导功能更为重要。

(3)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教育只是其附属功能。

因此,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媒介不能只把受众当作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传媒俨然是不见面的指导员甚至司令员,传播的内容就是指示、命令。

受众被剥夺自尊、自由和权利。

例如二战期间法西斯主义的新闻理念,以及文革时期的中国新闻业。

3.受众是消费者(1)这是一切商业媒体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

媒介等同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原则。

媒介高扬消费者至上的旗帜,满足受众需要,捍卫受众权利与满足消费者需要、保障消费者权益没有本质区别。

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的利润。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趋向。

(2)对于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广告与市场是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针,已成为生命线。

4.受众是公民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把受众看成公民以维护公民权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

二、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1.受众的定义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2.受众的作用(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在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出发,任何宣传必须从受众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报纸风格的定位是报人从读者的心理定势和阅读习惯的实际出发的经验总结,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报纸风格。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读书笔记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读书笔记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读书笔记《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是一本关于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作用的书籍,作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作者指出,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到现在的网络、社交媒体等,媒介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动态。

然而,这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的传播等。

媒介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媒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播和交流,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媒介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文化的同质化,使得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逐渐消失。

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媒介可以塑造公众舆论,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媒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

然而,媒介也可能被用来传播有害信息,煽动仇恨和暴力,导致社会不和谐。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批判性地看待媒介传播的信息,避免被有害信息所误导。

作者还讨论了媒介与个人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介来获取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使得我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网络社交、虚拟交友等。

这些新的社交方式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隐私泄露、网络欺诈等。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地使用媒介,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媒介的作用,学会批判性地看待媒介传播的信息,合理地利用媒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新版.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新版.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

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

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

”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

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

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

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

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

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

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传播学读书笔记(通用7篇)传播学读书笔记1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学读书笔记。

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

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

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

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

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

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

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媒介研究的进路》是一本由约翰·斯托卡和阿兰·拉斯特共同撰写的书籍,两位作者通过对媒介理论的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为我们呈现了媒介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本书主要介绍了媒介理论的不同进路,包括批判性、经验性、诠释性和历史性研究方法。

首先,作者详细阐述了批判性研究方法,提出了媒介研究应以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媒介所塑造的社会现实和影响。

在批判性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媒介内容、形式、受众反应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其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批判观点。

批判性研究是一种批判式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媒介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权力关系,从而为改变社会现实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作者介绍了经验性研究方法,该方法注重运用实证研究来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以获取关于媒介现象的客观数据和事实,从而对媒介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诠释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通过对媒介内容的阐释和解读来理解和解释媒介现象。

在诠释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从文本、图像、音乐等媒介形式中获取信息,并将其解读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文本、图像、音乐等。

这种研究方法关注的是媒介内容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文化含义。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历史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关注媒介现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在历史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对媒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媒介形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寻找影响媒介现象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变迁。

总结来说,《媒介研究的进路》是一本涵盖媒介理论多方面的著作。

通过批判性、经验性、诠释性和历史性研究方法的介绍,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媒介研究的多元化进路,让我们对媒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无论是从媒介内容、形式、受众反应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还是运用实证研究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还是从文本、图像、音乐等媒介形式中获取信息,或是深入研究媒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和看待媒介的视角,并为我们的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 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

重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 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旳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

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 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

从1991年起, 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

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 史蒂文森和她旳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旳研究。

研究成果于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 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旳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

史蒂文森近来旳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旳《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旳《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

她重要旳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纲《结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如下简称《结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旳。

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 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 商务印书馆。

, 《结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 重要是增补了某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旳内容。

《结识媒介文化》对现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旳地位旳种种措施做了批评性旳审阅, 论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旳传播理论之间旳关系, 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构造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旳权利和义务中旳作用。

众所周知, 日益全球化旳大众传播已经变化了人们平常生活经验旳内容。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

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网络。

2. 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媒介文化笔记总结范文

媒介文化笔记总结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对媒介文化的一次深入思考和总结。

一、媒介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媒介文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播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 传播速度快: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

2. 互动性强:媒介文化强调受众参与,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

3. 多样化:媒介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商业化:媒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商业运作的一部分,追求经济效益。

二、媒介文化对生活的影响1. 改变生活方式:媒介文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如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提高了生活质量。

2. 影响价值观念:媒介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如追求个性、强调平等、关注环保等。

3. 增强文化自信:我国媒介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三、媒介文化的挑战与应对1. 信息过载: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面临信息过载的困境。

为此,我们需要学会筛选信息,关注有价值的内容。

2. 虚假信息: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等给媒介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媒介素养,辨别真伪。

3. 文化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

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倡导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内容。

2. 互动化: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受众参与,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

3. 融合化:媒介文化将与其他领域(如科技、艺术等)融合发展,形成跨界创新。

总之,媒介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媒介文化的传播效果,又要关注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努力使媒介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媒介史笔记媒介的名词解释

媒介史笔记媒介的名词解释

媒介史笔记媒介的名词解释媒介史笔记:媒介的名词解释媒介是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扮演着连接人们与世界的桥梁角色。

从古代的文字、石刻,到现代的电视、互联网,媒介的形式和功能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媒介这一概念进行一系列的解释,带您了解媒介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媒介的概念媒介,源于英文单词"media",意为媒体、媒介物。

它既可以指媒体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本身,也可以指媒体传播的信息或者媒体行业本身。

媒介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两类。

传统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而新兴媒介则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媒介,它们都起到传播信息、传递文化、影响观点和塑造公共舆论的作用。

二、媒介的历史演变1. 古代媒介:从口头传播到文字的出现人类最早的媒介是口头传播。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通过口述、歌谣等方式传递信息和知识。

然而,随着文字的发明,媒介开始出现了实体的形态,如石刻、印刷等。

这些实体媒介不仅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也为知识的积累提供了便利。

2. 工业时代之媒介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媒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报纸、广播和电视成为了主要的传媒工具。

报纸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而广播和电视更进一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这些媒介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全球化的进程。

3. 数字时代之媒介变革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媒介迅速崛起。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播更迅速、更便捷。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和微博的崛起,让个人也能够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媒介的传播范围和形式。

三、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1. 影响舆论与公共意见媒介对于塑造公共舆论和影响公众意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通过报道、评论和煽动等手段,媒体可以引导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

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间接地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

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

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

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

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

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

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

“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

“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

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读书笔记

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读书笔记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读书笔记图书信息作者:张咏华著页数:322页字数:229000字出版日期:2002年12月阅读时间2015-10-1-2015-10-7本书基本是对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贝尼格、桑德拉•鲍尔-洛基奇、丹•席勒等人媒介分析方面的代表作的各种理论的阐述和简单分析,接着进行典型的辩证分析。

同时阐述了一系列重要命题:如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

本书还对我国的媒介研究状况和媒介发展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许多观点。

本书提要一个领域:媒介分析西方传播学的传统研究专注于“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也就是“传媒内容分析”。

但是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直接将研究视野定义在了“传播媒介分析”上。

研究内容涉及:媒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两个趋向:麦克卢汉和威廉斯麦克卢汉继承英尼斯的思想,开拓了媒介分析这一崭新领域,其研究特点在于重视“媒介技术的作用,并显现”为技术是重的绝对化倾向”。

威廉斯的研究思路则试图在关注技术与文化形式中保持平衡,其强调的不是传播技术本身,而是传播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因素。

七个人物英尼斯: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威廉斯:技术不仅是科技的产物,而且是文化形式的表现,并根植于社会历史条件中梅罗威兹:“情景论”理论:情景及信息系统,不同情景的的分析决定不同的行为贝尼格:控制革命论:媒介技术产生于“物质经济运转速率提高引起社会控制危机”罗基奇:基于人类传播基本特征“独白、对话与电子对话”席勒:“数字资本主义”论本书概览第一章媒介技术与传播学概述第一节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与现代大众传媒业的崛起第二节从传播学的正式确立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问世第三节信息传播新技术和社会学家贝尔等人关于信息化社会的理论第四节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与新形势下的媒介研究第二章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第一节英尼斯的理论他是加拿大经济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具体版本,假设按照人教版的思路来理解这本书的基本框架。

二、内容摘要。

(一)媒介学的概念与范畴。

1. 媒介学的定义。

- 媒介学旨在研究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中介因素。

它关注的是信息、文化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媒介在不同的社会、地域和群体之间进行传递的。

例如,在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丝绸、茶叶等商品在传播过程中携带了中国文化的信息,而西方的文化元素也随着贸易往来传入中国。

2. 范畴的界定。

- 媒介学的范畴涵盖了从物质媒介(如纸张、印刷术等)到非物质媒介(如语言、习俗等)的广泛领域。

物质媒介对文化传播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非物质媒介则更多地影响着文化传播的内涵和方式,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翻译和交流过程中会对文化意义进行重新诠释。

(二)媒介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媒介形式。

- 在人类社会早期,口头传播是主要的媒介形式。

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信息容易失真、传播范围有限等局限性。

例如,部落中的传说和故事就是通过口头传播代代相传的,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讲述者的记忆偏差或者主观添加而发生变化。

- 随着文字的出现,媒介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文字可以将信息固定下来,使得信息的保存和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早期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如甲骨文)或者石头上,这些媒介虽然坚固但不易携带和大规模复制。

2. 印刷媒介的兴起。

- 印刷术的发明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报纸等印刷品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

这不仅降低了书籍的成本,提高了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媒介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新兴的资产阶级能够通过印刷品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传播理论:起源_方法与应用_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_方法与应用_笔记

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一、媒介环节的变化1、多媒体、互联网的出现2、报纸的发行量和读者人数下降3、电视频道增多、变无限为有限(ABC、CBS、FOX、公共广播)4、录像机出现,打破了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5、杂志电子化6、新闻旧新7、广告占据一席之地8、电子空间流行新媒介环境一个特点:数字化二、新旧媒介更替模式:新技术并没有完全挤走旧的传播技术,而是引发就的传播基础承担新的角色。

(联系各种传播媒介的变化)麦克卢汉,新媒介以旧媒介为内容。

三、大众传播的概念1、大众传播的特征:(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1)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3)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4)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四、新的媒介环境:媒介融合、电子商务……1、数字电视:(DTV)以数字方式而非利用信号的渐进变化旧方式进行传输信号的系统。

特点:①一种新型的电视传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分辨率和不易受干扰的画面,更高质量的声音。

②能够提供更多频道选择,其中包括提供信息、数据服务、购物等服务。

③以数位方式传输信号,更大传输容量的图像和数据。

④利用MPEG-2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将数字化和压缩技术结合起来。

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电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利用原频道的全部容量传送分辨率非常高的画面。

特点:①不是数字电视②但与旧式系统相似,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需加一个转换控制面。

2、互联网:许多电脑连在一起组成的网络。

浏览器的变化:马赛克网景(98年1月,德鲁奇利用网页宣布,《新闻周刊》隐瞒了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丑闻,互联网被赋予了充当新闻媒介的新角色,98年9月11日,《斯塔尔报告》在网上公布)互联网三种最普遍的使用方式:A、电子邮件: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消息B、新闻组和邮递名录:一种电子消息共享系统,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它们交换信息和看法C、万维网D、博客互联网的优点:①提供广告服务②为用户提供在线获得和资源(互动)③为政客、明星提供宣传自己的机会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机遇缺点:①散文集伯克茨认为,从印刷品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变会导致语言枯竭。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1.麦克卢汉理论:媒体是消息传递的媒介,其核心观点是“媒体即信息”,通过传递信息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该理论强调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认为媒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文化的强大力量。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新的社会经济结构。

2.侯世达的传媒效果理论:传媒效果理论认为,媒体内容以及其中包含的所呈现的思想、观点和信息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和塑造。

侯世达强调媒体对受众接受信息和形成观点的影响程度,他提出了“平面效应”和“倒置效应”等概念,分析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方式和效果。

3.哈拉尔德·因特文理论:哈拉尔德·因特文将媒体定义为人类传播和交流的工具,他提出了“媒体即扩展人”的观点。

他认为,媒体通过技术手段扩大了人的感知、思维和表达的范畴,成为人类文化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塑造作用,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改变人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4.双向传播理论:双向传播理论强调,传媒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还可以通过互动与受众进行双向沟通。

双向传播理论把传媒看作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强调受众对媒体的反馈和参与的重要性。

传媒不再是单方面塑造和影响受众的工具,而是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和共创的过程。

综上所述,传媒的四种理论具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重点,分别强调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媒体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效果、媒体的扩展人性质以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传媒的影响、作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5.麦克卢汉理论麦克卢汉理论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广泛影响。

根据他的观点,“媒体即信息”,媒体通过传递信息来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他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传播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改变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

麦克卢汉关注了媒体对社会的深层次影响,他认为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媒介批评 笔记

媒介批评 笔记

媒介批评笔记
媒介批评
一、媒介批评的内涵与视角
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发展社交媒体媒介化社会
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

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
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中思想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包含着价值判断。

媒介=真实?
什么是谣言?
真实的现实?虚拟的现实?
媒体框架:
中国媒体对灾难进行的报道
外媒
不同的媒介观,造成了不同的媒介框架
我们通过媒介的认识框架获取对现实的认识。

媒介、文化、社会之间的建构关系:
媒介批评理论解决的核心问题
媒介和文化社会之间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深刻、互动。

媒介体现出文化形态,本身是社会文化反映的形式,影响社会建构)
误读、认识偏差
媒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世界?(机制、形成原理?)
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技术层面,揭示媒介与人、社会、文化、技
术的深层次关系。

基本的价值立场反思性的批判
基本取向价值批判阐释
立足批判价值立场,传播观念、背景,通过人文学科
批判视角宏观哲理思辨抽象的归纳批判哲学(康德三大批判理论反思性)
批评视角中观理论针对个案展开两种含义
评论视角微观现实感悟新闻评论新闻稿观察感悟。

08《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08《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一、本书概括《作为文化的传播》是关于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

作者詹姆斯·W凯瑞从文化角度入手,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

媒介以及社会。

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传播的传递观以及传播的仪式观。

并且从人类如何创造出一系列“意义符号”再到建构现实,延续人类传统的角度,刻画了人类创造文化的历程,并且以此为全新角度,重新审视传播的内涵、工具、目的等。

为传播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且为文化研究学派注入新的血液。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他的8篇学术论文集。

第一篇也就是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让我们在看待传播的时候同时又了另一个视角:它不仅仅是传递,发送和传送的,更重要的还是在传播中的分享,参与和共有,即意义的建构。

作为美国本土化的批判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思想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源于英尼斯,在本书后半部分中,从作者着重探究英尼斯的学术专著中就可以看出。

二、理论梳理詹姆斯·凯瑞在书中表达了关于传播的两种观点:传播的传递观以及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的传递观以社会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为基础,哲学依据是实证主义,强调讯息在时空范围内的分布,受信息科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影响,早期研究者认为,传播即是传递信息的过程,通过传播,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确定性。

申农和韦福的“传播的数学模式”以及拉斯韦尔的传播的5W模式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传播的传递观侧重效果研究,较少关注传播的文化影响,效果分析往往只注重表面的、短期的传播作用,分析主要集中在“认知”、“态度”和“情感”方面,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因此代表着现存秩序的维护,缺乏批判性。

长期以来,传播的传递观占据着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

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强调文化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

传播的仪式观有三大理论来源:杜威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哈罗德·英尼斯和克利福德·格尔兹。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第一章1.1四次传播革命文字印刷术国家>公民电报互联网变化:传播媒介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传播文化传播效果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去中心化: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传播资源泛社会化传播权力全民化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再中心化: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表现: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政策推行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全球化”与“个人化”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即:吉登斯“意向性”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①计算机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③数字电视机*户外LED2.软件属性分①web1.0②web2.0Web1.0--web3.0的特点与发展3.经营性质①营利性以信息传播和提供娱乐为主;提供具体产品②非营利性政府;公益慈善组织新媒体平台4.应用功能Eg:社交媒体2.4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光导纤维,电脑技术,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流媒体技术、IPTV技术、WAP平台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支撑: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趋势: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第三章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五大平台: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特征:软硬整合互联网功能:信息传播,知识生产,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商务推广,观念争议的场所与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

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

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

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

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

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

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

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

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

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就是尼克·史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一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

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

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

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

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

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

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

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

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

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

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

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

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

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

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中的阶级偏见的研究。

首先是雷蒙德·威廉斯的研究成果。

威廉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文化与社会》(1961),他指出了文化的双重含义:一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二是作为批判标准的文化,即人类最优秀的思想和艺术经典。

显然,是前一种定义使媒介文化研究成为可能。

威廉斯的第二部著作是《漫长的革命》(1965)。

漫长的革命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发生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的彼此联系的变化进程。

这一进程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和人类的交流本性之间的矛盾。

劳资关系的再生产阻碍了民众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机会。

而在威廉斯看来,解放文化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已经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容纳了。

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是竭力提倡一种肤浅的虚假的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要么把严肃艺术边缘化,要么就使之成为仅仅属于上层阶级的精英文化。

在《传播学》(1965)一书里,威廉斯继续发挥他在《漫长的革命》里的思想。

威廉斯提出要对社会的传播体制进行改革,为言论的自由、开放、真实创造条件。

为此,威廉斯简要概括了4种传播体制:(1)专制式体制简单地传达统治集团的各种指令;(2)家长式体制意在保护和引导,而不是为了维护统治;(3)商业式体制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自由,但混淆了对民主的需求和对商品的需求,并排斥了不能快速销售的文化商品。

(4)威廉斯理想中的民主模式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摆脱商业式体制和家长式体制,只有从政府和市场中分离出来的大众传播媒介才能为文化做出贡献。

威廉斯的后期作品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改写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威廉斯拒绝把上层建筑看作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从而转向了葛兰西的“霸权”(hegemony)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一书中,威廉斯把霸权定义为统治阶级制造“共识”的连续文化过程,是3种文化过程的结合体:传统、体制(教育和大众传播等)、各种对抗形态。

其中,各种对抗形态虽然表现为具有对抗性,但却再次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威廉斯将他的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电视的分析。

电视之所以占据了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因为私人资本的利益支配了传播技术的发展。

电视成为消遣的途径,而不是批判的论坛。

因此,在威廉斯看来,离开了决定电视发展的社会物质关系而单独研究传播“效果”的“科学”探索是注定要失败的!史蒂文森对威廉斯的观点进行了4个方面的商榷。

(1)威廉斯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2)威廉斯高估了霸权的凝聚力,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离散。

(3)威廉斯没有注意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现实主义”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语境,过于理想化。

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论自由看作权利而不是义务,错误地以为只要强调撰稿人的权利就可以实现民主的媒介。

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进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国的全球文化,没有看到两者都必须在跨国资本主义的体系下运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论过分关心艺术,以文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方式并不同于学者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尔的研究。

在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霍尔指出:大众传媒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机器。

但是在分析媒介讯息的阐释实践的时候,霍尔更强调意义的多样性。

他提出了著名的3种解码模式:(1)以霸权为主导的解码,受众(解码者)以编码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讯息;(2)协商式的解读,解码者和讯息编码进行微妙的讨价还价;(3)对抗式的解读,与文本(编码者)的愿望格格不入。

史蒂文森对霍尔的解码模式也提出了4点商榷意见。

(1)霍尔太强调受众和文本的关系,而没有认真评价经济和国家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2)霍尔沉湎于符号学的研究,不可能展开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尔太注重话语在建立霸权方面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4)霍尔把主导性话语形式和“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

当然,史蒂文森还是肯定了霍尔理论的建设性,话语和意义之间终于出现了张力。

最后是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电视新闻中的偏见问题所进行的了研究。

小组认为,1975年前22个星期的产业电视新闻在3方面存在着偏见:(1)罢工报道和实际罢工的情况不一致,汽车工人的罢工报道得就比煤矿工人的罢工多;(2)罢工从来就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工人永远是错的;(3)工人阶级的意见被排斥在大众传媒之外。

而1982年福克兰群岛战争的报道集中于士兵妻子的感受,抑制了反对国家政策的意见。

史蒂文森认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客观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众多义性的阐释实践不相干的。

所谓“偏见”,应该是受众的理解,而不是研究小组的判断。

然而,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的结论依然值得重视:电视被中产阶级出身的媒介工作人员把持,所以重演着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哈贝马斯、大众文化和公共领域在第二章,史蒂文森讨论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的理论。

而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的理论仅仅作为背景介绍,并且没有提到马尔库塞。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不过,还是让我们跟着史蒂文森的叙述,来浏览一下哈贝马斯的媒介理论。

哈贝马斯唯一一部关于大众媒介的完整著作是1962年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

公共领域是在国家这个公共权威的领域与市民社会这个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批判领域。

公共领域的目的,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各种公共问题和国家政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封建社会是不承认公共领域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欧洲的咖啡馆和沙龙里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后来,报纸成为政治交流的主要社会空间。

但是,19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崛起使报刊彻底商业化。

原来寻求理性、揭露政治统治的报刊,已经沦为利用经济和政治的各种机制的操纵来加强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而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更不可能让人参与。

现代的文化是一种漠视公共领域的非政治化的文化——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公共领域被重新封建化了。

当代媒介文化的特征是:公民不断的个体化、公众关注的各种问题的平庸化和魅力化,垄断集团控制的媒介把公民转变为消费者、把政治家变为免于媒介质询的超级明星。

总之,一种肤浅的符号文化支配着公共领域,而不是公开的民主决策程序支配着它。

哈贝马斯的后期著述较少谈及公共领域的重新封建化,而更多谈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