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心得体会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心得体会《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心得体会《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心得体会1《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是苏联巴班斯基经典之作,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辩证地、具体地论述了教学最优化原则。
我在教学工作中遇到许多困惑,在初读这本书后,深感受益匪浅。
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具体确定教学目标巴班斯基在“最优化”理论中,把教学目的划分为教养性目的、教育性目的和发展性目的,在教学前,根据学情,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突出主要教学内容透析教材的内容,并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看清知识的生长点,展开新层次的教学,突出重难点,让学生乐意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选择合适、多角度的练习,以取长补短,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全面。
(三)选择恰当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教师依据教学任务、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四)选择合理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需要树立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并重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观,实现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教师点拨诱导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结合;培养收敛思维与培养发散思维相结合,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
(五)消除过重学习负担教学最优化的第二个准则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有关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规定。
让学生无学习负担,轻松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创造良好教学条件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美化条件。
浅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
浅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2教育姚广军内容摘要:巴班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在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并阐述了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思想。
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当代的教学方法理论,而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巴班斯基(1927-1987),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
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更直接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实验材料。
“巴班斯基在此基础上与1972年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此后,他又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并在《国民教育》和《苏维埃教育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来阐述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思想。
”⑴一、关于巴班斯基教学论的方法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其方法论基础”⑵那么其方法论基础是什么呢?他把辨证的、系统—结构方法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在辨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引进“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其中又以系统论为主,包括整体观、系统观、矛盾观、综合观、联系观、真理的具体性原理、划出体系中主要环节的原理等。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
”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从概念上将教学过程与教学加以划分,认为教学是由师生、条件和教学过程构成的。
”⑷其中“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的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最新资料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最新资料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最新资料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一、巴班斯基及其教学原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是一位在教育领域里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学者,他一生笔耕不辍,写出了四百多部(篇)著作,涉及教育科学的众多领域,在他所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巴班斯基的代表和精华,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这种理念和期望,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十三条教学原则。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现代社会建议公民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技术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对外开放的视野、具有包含写作认知与抒发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达至这一目标,就建议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这十三条教学原则,力求达至教学过程最佳化。
二、巴班斯基十三条教学原则浅析(一)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巴班斯基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的条件就是精神生活多样、道德善良、体格完善”[2]2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议学生在知识、技能、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可塑性和易变性。
小学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具有奠基作用。
同时,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小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尽可能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及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和风格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作者在描绘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时表达出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04化普朱益周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巴班斯基巴班斯基(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
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
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最优化教学的基本理论巴班斯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最优化,但这种最优化是相对的,最优化只是寻求指导教学过程的理想的一般步骤.巴班斯基认为,“最优”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
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这里的“标准”有教学效果、时间支出、精力和物质消耗等,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
教育学单选试题库(含答案)
教育学单选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以实训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读书指导法B、实习法C、实验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A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出自的著作是()A、《中庸》B、《论语》C、《大学》D、《孟子》正确答案:A3、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正确答案:A4、通过将几门科目合为一门来解决分科割裂知识的缺陷的课程形式是()A、广域课程B、融合课程C、相关课程D、发生课程正确答案:B5、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A、历史继承性B、生产性C、绝对独立性D、相对独立性正确答案:D6、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A、文化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政治经济制度正确答案:B7、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学制是()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D8、不属于研究活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要做的工作是()A、监控研究进度B、研究成果的推广C、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D、研究计划的进一步细化正确答案:B9、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也即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程度叫做()A、区分度B、难度C、信度D、效度正确答案:C10、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访谈法正确答案:B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专业化B、多样化C、崇高化D、单一化正确答案:B12、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个性的人”的是()A、赫尔巴特B、马斯洛C、陶行知D、杜威正确答案:B13、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正确答案:D14、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A、班主任B、教导处C、校长D、任课教师正确答案:A15、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A、教师文化B、校园文化C、活动文化D、学生文化正确答案:B16、对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品等进行搜集和分析,此方法称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
作为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著述字里行间不乏“苏维埃教育”“发达社会主义”等特定背景及其名词,之于当下中小学教师而言,或许显得有些古板枯燥。
当前涉及教师专业阅读的有关文论解读、开展教师阅读推动的活动之中,几乎很少谈到其人其书,巴班斯基在中小学大众视野中似乎成了一个束之高阁、渐行渐远的名词。
金克木先生谈及读书治学经验时曾指出:“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
”其实,对处于班级授课制运作形态之下的中小学教师,巴班斯基可谓必读,尤其是对启迪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应用、提升教学规范化与课程自觉性方面,其人其书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去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曾谈到,不要小瞧前苏联而去盲目学习西方的一些教学思想,他特别提到了巴班斯基,强调其论述背景也是班级授课制,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是有启发的。
“最优化”蕴含的教学质量观与科学发展观巴班斯基认为,在现代学校条件下,“首先必须把解决教学教育任务的效果、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为解决这些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教学过程最优性的最重要标准”,“判断教学质量,我们将依据教学成果同现代学校教学的全部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依据教学成果同每个学生在一定发展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
他进而指出,能同时符合下列两条标准的教学过程是最优的:(1)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发挥作用的逻辑,都要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保证有效地和高质量地解决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2)达到既定的目的,既要不超过现行教学计划用于课堂作业的时间,也不要超过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师生用于家庭作业的最高时间标准,同时还应防止师生疲劳过度的现象。
教育家代表作及思想主张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1.《学记》: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②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③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④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⑤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⑥教学相长⑦在教学方面,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⑧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2.孔子:①代表作《论语》②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③启发教学法④他最早提出学、思、行统一的观点⑤主张因材施教⑥有教无类3.孟子:①性善论②仁政③民本思想4.荀子:①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②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③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④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⑤主张“师云亦云”5.墨子:①提出“人性素丝说”②兼爱、非攻③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西方教育思想6.苏格拉底:①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③产婆术④运用启发式教学7.柏拉图:①代表作《理想国》②最早倡导寓学习于游戏8.亚里士多德:①代表作《政治学》②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9.昆体良:①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②是古代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③提出分班教学④运用奖励,反对体罚⑤提出教学应适当原则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1.夸美纽斯:①代表作《大教学论》②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③教育学之父④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⑤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⑥泛智教育⑦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12.赫尔巴特:①代表作《普通教育学》②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③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④科学教育学之父⑤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⑦五步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13.杜威:①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②实用主义代表③以儿童为中心④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⑤活动课程:活动教学⑥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⑦五步教学法:情境、问题、假设、推论、验证⑧赫尔巴特传统代表学派与杜威的现代教育学派形成对立14.卢梭:①代表作《爱弥儿》②提出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③对教育最大贡献是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关系④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亲,尤其是男孩子15.康德:较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16.洛克:①代表作《教育漫话》②“外铄论”代表人物③形式教育论④提出白板说⑤绅士教育17.华生:①“外铄论”代表人物②行为主义③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④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18.裴斯泰洛齐:①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②教育心理学化③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④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人19.斯宾塞:①代表作《教育论》②课程理论代表人物③教育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克鲁普斯卡娅:①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②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科学家21.凯洛夫:①代表作《教育学》②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展开全文一、巴班斯基生平简介巴班斯基(1927--1987年),生前是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育科学院院士及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研究的中心课题是:“教学过程最优化”。
关于该课题的论述占据了他著作的较大比重,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问答》、《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一)产生的历史背景60年代,前苏联教育改革和教学实验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教学内容复杂化并强调不低于国际水平,而学制比别国短,要在"10年完成"12年的课程计划,因此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于是一批学者提出把“劳动的科学组织”原理纳入到教育工作中来,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获得最大可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从教学侧面对劳动的科学组织原理予以丰富和深化。
此外,在罗斯托夫地区,学校大面积消灭了留级现象,并总结了“发挥课堂教学巨大可能性”的经验,也为巴班斯基教学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观点1.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学过程”和“最优化”两个概念组成的。
巴班斯基用系统论观点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是由目的;激发———动机;教学内容;操作———活动;检查———调整;效果———评价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而师生的双边关系及教学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心理条件(是影响系统运作的三个基本因素。
他的“最优化”是指“对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来说,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
因此“最优化永远是相对的,因为它并不提供理想的、绝对的决策”,它只是寻求指导教学过程的理想方案的一个步骤。
2.基本标准为寻求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用以对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最优程度的评定。
为此,他提出效果和时间耗费两个标准。
效果标准是指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校和班级,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
教学与发展读书笔记
教学与发展读书笔记《教学与发展》这本书是由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著。
巴班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科学院士。
他曾担任过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多所大学的教授、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并多次获得勋章和奖章。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和克服学业不良的方法》《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教育革新随笔》《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等。
《教学与发展》这本书是巴班斯基多年教育实践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这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教学论的基础;第二章教学过程最优化;第三章教学与发展;第四章教学论中的辩证法。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教学论的基础。
巴班斯基认为,为了建立教学论的基础,必须从现代学校教学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出发,重新审查传统的教学论范畴,抛弃过时的和无用的东西,创立新的范畴和理论。
他提出了四个基本范畴,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
他认为,这些范畴应该成为构建教学论的基础。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认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教学过程。
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个概念,即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案,使师生耗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认为,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他提出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个概念,即学生发展是整体的、多方面的,教学中应该全面地、辩证地考虑学生发展的所有方面。
他还提出了“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控制”这个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教学效果的优化。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教学论中的辩证法。
巴班斯基认为,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发展学生的整体性,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辩证法。
他提出了“教学过程与生活过程”这个概念,即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巴班斯基差生与优生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喜 田 胃 巴 班靳 基 差 生与优 生 教 思 I , 对 想 1 瞄
职 业教 育晌 启 示
口孟 庆 刚
尤 . . 班 斯 基 r 9 7 -1 8 、 前 苏 联 著 名 克 巴 1 2 - 9 7是 的 教 育 家 . 是 世 界 著 名 的 教 学 论 专 家 . 任 前 也 曾 苏 联 教 育 科 学 院 院 士 、 副 院 长 。2 0世 纪 7 年 代 0 初 . 班 斯 基 亲 身 参 加 了 罗 斯 托 夫 地 区普 通 学 校 巴 的 教 学 试 验 . 行 了 大 量 的 调 查 研 究 . 集 了 许 进 收 多 相 关 资 料 . 对 其 归 类 整 理 . 不 同 的 角 度 进 行 并 从 统 计 分 析 . 成 了 教 学 过 程 最 优 化 理 论 。所 谓 “ 形 教 学过 程最 优 化 ” 指 在 全 面 考 虑 教学 规律 、 则 、 是 原 现 代 教 学 的 形 式 和 方 法 、 学 系 统 的 特 征 以 及 内 教 外 部 条 件 的 基 础 上 . 了 使 过 程 从 既 定 标 准 看 来 为 发 挥 最 有 效 的 f 最 优 的 1 用 而 组 织 的 控 制 。 其 即 作
差 生 学 习技 巧 上 存 在 缺 陷 . 读 、 、 等 技 如 写 算
能 存 在 缺 陷 . 能 在 一 定 时 间 内有 效 掌 握 知 识 不
针 对 差 生 基 本 学 习 技 巧 的 培 养 . 先 教 师 可 帮 助 首 差生 制定 最 重要 、最 基 本 的生 活 和学 习计 划 , 指
中 . 生 教 育 思 想 和 优 生 教 育 思 想 是 巴班 斯 基 教 差
欧 阳 中万
练 . 养 其 发散 性思 维 。 培 差 生 的 学 习 态度 消极 差 生 在 学 习上 长期 遭 受 挫折 , 自己 的能 力失 去 信心 , 去学 习兴 趣 , 对 失 同 时 也 容 易 与 教 师 . 学 发 生 冲 突 。 对 于 这 种 情 同 况 . 先 要 让 学 生 转 变 学 习 态 度 . 师 可 创 造 一 首 教 些 比较 容 易 接 受 的 情 境 . 予 一 些 难 度 较 低 的 试 给 题 , 而 改 变 差 生 对 学 习 的 畏 惧 心 理 。其 次 . 学 从 教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苏联教育家巴斑斯基(1927-1987)是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原理》(1982)等。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原理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
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有两条衡量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 (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
"第二条标准是"学生与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批示所规定的课堂教育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二)教学最优化的方法巴班斯基分析了教学最优化,提出了一些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的方法。
主要有:1、综合规划教学任务,以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安排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
在拟定某个专题、某个篇章的教学任务时,应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任务,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能同时解决几个任务,这就直接促进了教学最优化。
2、在研究班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任务具体化。
这个具体的任务应"指向消除学生知识中的落后面,解决学生教育和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考虑教学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及预见外在条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巴班斯基指出:"不遵守这个办法,就不可能在合理花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下,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古今中外教育大家名家思想精髓
2、实利主义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
7
陶行知
“生活教育”的思想: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8
陈鹤琴
“活教育”:
1、“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二)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4
朱熹
(一)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二)教学论思想:
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2
孟柯(孟子)
(一)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三)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3
韩愈(韩子)
(一)教师论:
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古今中外教育大家/名家思Βιβλιοθήκη 精髓序号大家/名家
思想精髓
1
孔丘(孔子)
(一)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二)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育综合考前必背知识口诀汇总
教育综合考前必背知识口诀汇总知识点1: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阶级性;(3)历史性;(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继承性;(6)长期性;(7)生产性;(8)民族性。
记忆口诀:用(永)历对民阶继生气(期)。
用(永)—永恒性;历—历史性;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民—民族性;阶—阶级性;继—继承性;生—生产性;气(期)—长期性。
知识点2: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是一种很低级、没有专门化、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
第五,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性质的教育。
记忆口诀:三没两生一结合。
没—没有独立的形态;没—没有专门;没—没有阶级性;两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知识点3:古代教育的特点。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刻板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单一。
象征性:能不能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口诀:等阶道专刻象。
等—等级性;阶—阶级性;道—道统性;专—专制性;刻—刻板性;象—象征性。
知识点4:“骑士七技”。
“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记忆口诀:马泳剑猎枪下诗。
马—骑马;泳—游泳;剑—击剑;猎—打猎;枪—投枪;下—下棋;诗—吟诗。
知识点5: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三步五环节”教学法
“三步五环节”教学法莱西一中北校高二物理组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课内、课后三个步骤。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整理汇总、有效训练”五个环节。
( 一) 理论支持1、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最优化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所有的教学行动都要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效果是最佳,也就是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2、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3、合作学习的理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
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
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而实在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巴班斯坦的差生教育思想
巴班斯坦的差生教育思想(一)差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通过实验研究,概括了差生在学习--认识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⑴差生思维发展存在缺陷。
即表现为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根据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低;⑵基本学习技能,如读写算技能等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⑶学习态度消极。
由于差生在学习上长期遭受挫折,对自己能力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易和教师、同学发生冲突。
⑷实际知识掌握存在漏缺,导致后来学习发生困难。
巴班斯基认为,必须针对上述“症状”采取相应的策略:⑴要克服差生思维发展的缺陷。
巴班斯基指出,在对差生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运用问题研究的因素,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克服差生的“思维惰性”,引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教学使差生掌握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学会区分教学内容,加强差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理论成为学习的核心、基础和主干。
再次,要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差生最低限度的帮助,增加其独立学习与活动时间、培养提问、思考和讨论问题的习惯。
还可在学生相互合作中求得思维的独立发展。
⑵要克服差生学习技能的缺陷。
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培养差生学习技能的关键:一是帮助差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学会阅读、写作、制订学习计划、使用教科书、安排学习与娱乐,并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二是注意加强和指导差生学习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其掌握、运用、巩固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检查和反馈,逐步提高差生学习的有效性。
⑶要克服差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巴班斯基强调,要为差生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的情境与机会,使其体验成功喜悦进而激发兴趣,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具体措施是:①与差生建立良好心理关系,创造愉快、平等人际气氛,不歧视,不以消极语言刺激;②善于发现和诱导差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些品质转化为学习兴趣;③为差生创设一些“特殊的成功情境”,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其成功给予及时表扬,使之理解学习的意义。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现实反思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现实反思尤•康•巴班斯基(1927.1~1987.8)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授、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在全面总结顿河一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探讨预防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入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为核心,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等原理,对教育教学中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最优的”这个术语,意思是说“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对当时条件来说最佳的”。
教学过程最优化,综合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原则, 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该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这里着重指出的是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中, “最优的一词并不等于“理想的” , 也不是一般所指的“最好的” ”。
“最优的是从一定标准来看, 对一定条件来说是最好的意思”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定学校、一定班级在具体条件的制约下所能得到的最大成果,也就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
发挥了全部可能性, 获得该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大成果, 就可认为是实现了最优化。
可见最优化不是一种抽象、僵化的模式,它是相对于一定条件而言的,这充分显示出辨证法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的灵魂。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起源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学科学实验是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起源。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来源于教育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科学实验。
纵观巴班斯基走过的教育科学化道路,经历了两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六十年代初,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创造了大面积客服留级现象的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2012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总第206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6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王春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
该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分析了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成分和联系,并进而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准则和程序,提出了最优化教学条件的创设方法,同时指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途径。
该理论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特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今后,该理论应与时俱进,从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0-0188-05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教学理论。
该理论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对世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的教学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基础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美苏两国的竞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运动。
尽管改革的内容在各国并不相同,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高难度”、“高速度”却是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特征。
这次教学改革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教师不能适应新教材教法的要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实现,等等。
在苏联,除了以上问题外,学校教育改革的片面性、形式主义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展开全文
苏联教育家巴斑斯基(1927-1987)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原理》(1982)等。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原理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
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有两条衡量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 (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
"第二条标准是"学生与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批示所规定的课堂教育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
(二)教学最优化的方法
巴班斯基分析了教学最优化,提出了一些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的方法。
主要有:
1、综合规划教学任务,以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安排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
在拟定某个专题、某个篇章的教学任务时,应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任务,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能同时解决几个任务,这就直接促进了教学最优化。
2、在研究班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任务具体化。
这个具体的任务应"指向消除学生知识中的落后面,解决学生教育和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考虑教学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及预见外在条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巴班斯基指出:"不遵守这个办法,就不可能在合理花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下,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当"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吻合,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急剧增长。
"由于考虑了这些教学可能性,学生就会积极地参加教
学活动以实现教师所提出的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教育共鸣"状态,使得教师在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较大的教学教育效果。
3、选择教学内容时,划分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和事实。
4找出在班级教学场合下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某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基本目的,突出基本的、主要的以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方法,选择全班的、小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的最合理的结合。
5、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6、采取专门措施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选择教学的最优速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