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维果斯基简介
著作: 《思维与语言》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心理学中的工具性方法》 《具体的人类心理》 《儿童发展中的工具和符号》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历史》

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差异 1.直接的 2.不随意(无意)的 3.受遗传决定;遵循 生物进化规律 高级心理机能 1.间接的 2.随意(有意)的 3.受社会文化决定; 遵循社会历史发展 规律 内容 感知觉、无意注意、 观察、有意注意、 无意记忆、基本情绪、 有意记忆、社会性 冲动反应 情绪和情感、意志


对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评价: 健康、理性自我的发展; 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 比较: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一、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几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兴趣: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广告 心理学 著作:“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 (1913);《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1914);《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看心理学》 (1919) ;《行为主义》 (1925)
佛洛伊德简介;时代精神; 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学: 基本概念:意识与无意识;里必多;焦 虑;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投射、自居、反 作用形成/升华、转移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意义; 重视心理活动的动力性质; 重视早期经验在个体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持悲观的看法; 方法学的问题和理论构想的问题;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与流派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与流派

学派
代表理论
认知学派
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生态学派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物学派 鲍尔比和安丝沃斯的依恋理论
主要观点
发展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展开 成熟、经验、平衡化、格式、同化与 顺应; 认知发展四阶段; 人脑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
发展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系统的相互 作用; 心理发展是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
(一)历史背景
1、中世纪(6-15世纪)——胎儿预成说 2、宗教改革时期(16世纪)——原罪说 3、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尊重、教育儿童
洛克(1632—1702)白板说 卢梭(1717—1778)自主说《人性本善》 夸美纽斯(1592—1670)《大教学论》 福禄贝尔(1782—1852)“恩物” 达尔文(1809—1882)《一个婴儿的传略》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二、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学派
代表理论
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观)
行为主义学派 (学习观)
发展过程受潜意识中性本能的推动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生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出现一
(三)三个基本关系之争
环境与遗传
环境和遗传,哪个对学前儿童 发展的影响更大?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是 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述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心理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心理科学,包括三个分支:儿童发展心理学只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却是核心的部分。

原因:由此年龄段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对人影响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1、认知的发展2、情绪和意志的发展3、个性的发展4、生理和动作的发展通常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发展二是社会认知发展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信念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指导和帮助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2、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3、为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提供指导4、丰富心理学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从中世纪开始,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

1、主要效应模式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的复演说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华生2、相互作用模式皮亚杰心理图式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机制3、交互作用模式萨莫夫和山德勒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论强调发展上的量变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阶段论强调发展上的质变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体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儿童生来就能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主动与他人交往,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机体的内部。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劳伦兹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有两大因素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和进化论的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感知运动 阶段
主要图式
动作图式 符号图式
特点
以感知和动作进行反应,形成低级的动作图式(手的抓取、 嘴的吸吮)。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符号图式,逐渐获得客体
永久性(7个月之后)
2-7岁
前运算阶 段
表象思维 直观形象思维
思维从动作中摆脱出来,但是需要借助实际操作物来学习理 解外部世界。不能理解守恒概念,思维缺乏可逆性,自我中
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只要运用好强 化技术,就能塑造儿童形成教育者所期 望的行为,强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强化好 的行为,忽视不好的行为
4.斯金纳理论的实践运用
教学课堂管理
根据强化原理,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要 对好的行为予以强化,不好的行为予以惩罚 或忽视,用正确的行为替代不正确的行为
适合幼儿的强化物:食物、奖品、表扬、代 币、游戏、减少作业
1-3岁
自主感VS羞 怯感和怀疑 感
学饭照顾穿习自衣自己,主的爬,卫行自生走己路吃,获 秩序得和自法主制感,意志的实现,
羞怯感,怀疑 或否定自身
父母
3-6岁
主动感VS内 疚感
探索周围环境,独 立活动,尝试新事 物
获得主动感,目的的实现, 有助于未来工作上的成就
内疚感和失败 感
家人
6-12岁
勤奋感VS自 卑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主要内容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01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02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03
皮亚杰 & 维果茨基
04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流派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流派
器官缺陷、被娇纵、被忽略。当个人面对他无法适 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时,便是自卑情结。
13
3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与弗洛伊德一样,阿德勒也认为出生后的头几
年对人成年后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但是其还强 调父母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1)过多的关注,造成溺爱危险,缺乏独立性, 引起更强的自卑。 (2)忽视,会造成儿童长大后变得冷漠多疑。
phallic stage:小突起,性蕾期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恋父(女孩)情结→自居作
用→“超我”开始发展
自居作用 :儿童克服俄底浦斯情结的三种心 理机制之一,原指幼童由于惧怕双亲中与自 己同性的一方,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 性的那样,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 足的现象。
④潜伏期(6-11、12岁)latent stage 机体发展进入相当恬静时期,快乐来自外界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ric Erikson,1902-1994)
(一)基本观点
人格发展渐成说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 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
心理和社会事件,所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 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由于这个发展 过程是以自我为主导、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 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又称为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小阿尔伯特实验
4、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万能论) 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个别对待 ②反对体罚儿童 ③要求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 ④强调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护理 ⑤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施行正确的性教育
二、新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斯金纳(B.F.Skinner, 1904-1990)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版)》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版)》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程表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化的。你认为心理学是怎样的学科?请设想一下,它的研究对象将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1
思考
2
3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实验法是研究的主流方法,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心理学方法论。你怎么认识心理学与学科方法论之间的依存关系?
关于发展理论:什么是发展理论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组织信息
指导研究
发展理论的作用
发展理论的作用
组织信息相当于用砖瓦搭建房子:首先,理论具有系统性其次,研究者以自己的观点解释事实时,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指导研究表现在理论还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理论不仅能促进研究者新的观察,而且还能促进我们重新考察那些早已司空见惯却反遭忽视的变量,如游戏。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02
关于发展理论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句法观点句法观点认为理论是公理化的句子的组合。
关于发展理论:什么是理论
科学不是事实的单纯积累;事实只有当整理成概念体系时才变成知识。——贝塔朗菲
科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当的理论抽象和符号体系的发展——贝塔朗菲
定义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灵魂论
亚里士多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冯特
华生
弗洛伊德
皮亚杰
心理学生物化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认知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代表人物
理论内涵
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课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课件

认知学派:贡献在于 揭示儿童认知发展的 阶段性和过程;局限 性在于较少关注社会 和文化因素对认知发 展的影响。
社会文化学派:贡献 在于强调社会文化因 素在心理发展中的重 要性;局限性在于较 难量化研究,有时过 于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而忽视其他影响因素。
这些理论流派为我们 理解心理发展提供了 多个视角,每个流派 都有其独特价值和局 限性。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 种理论观点,以更全 面、深入地了解心理 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 流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概述 •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 心理发展理论流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和案例分析
01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心理发展的定义与范围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 过程中,心理机能、认知、情感、 社会性等方面的系统性变化和进步。
02
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概述
心理发展理论流派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理发展理论流派是研究心理发展过 程中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的总称。这些 理论试图解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 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分类
心理发展理论流派主要包括生物学派、 环境学派、认知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 等。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在探讨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机制。
家教方法
家长可以根据心理发展理论,采用恰当的家教方法,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例如,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互动、引导孩子参与社会活 动等方式,促进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评估
心理发展理论可以为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提供评估来访者心理发展状况的参考依据。例如,通过 观察来访者的行为、语言、情感等方面,评估其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第2章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2章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现实原则
良心、自我理想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口腔期 出生~1岁
引导婴儿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 将来可能形成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后抽烟的习惯。 学步幼儿和学龄前幼儿从憋住大小便然后排泄的举动中获得快感,上厕 所成为父母训练幼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要求父 母注意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否则,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 着不利影响。 自我冲突转移至性器官时,幼儿会发现性刺激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3岁 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即男 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 性本能消失,超我进一步发展,儿童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 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孩子逐渐放弃了俄狄浦斯情结, 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 为“自居作用”。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 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 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 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 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 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 要20秒钟才能完成。
一、成熟学说的心理发展观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 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他认为成熟 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 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 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 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 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 境只是给发展提供以适当的时机而已。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 主要动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 习并不是不重要,当个体还没有成熟 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果是很有限的。
陈鹤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 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 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 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 (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 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 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课件

行为主义流派
关注环境和刺激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操作 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等理论,为行为干预和训 练提供了基础,但可能忽视儿童内部认知和情感 过程。
人类发展生态学流派
注重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过渡等理论,为全面了解 儿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但生态系统复杂 多变,难以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
研究对象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胎儿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等各个年龄 阶段的儿童,关注其认知、情感、社 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发展阶段及特点
胎儿期
主要发展感官和神经 系统,对外界刺激有 初步反应。
婴幼儿期
感知觉迅速发展,开 始形成记忆、思维和 想象能力,语言能力 逐渐发展。
学前期
智力发展迅速,好奇 心强,喜欢模仿,社 交能力逐渐提高。
儿童自身的因素
儿童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 等也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02
精神分析学派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意识结构理论
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 识组成,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有 重要影响。
人格结构理论
性心理发展理论
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经历口唇期、肛 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等阶 段,每个阶段的发展对人格形成有重 要影响。
学龄期
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价值观逐渐形成。
青少年期
身心发展不平衡,情 绪波动大,独立性和 自我意识增强。
影响儿童发展因素
01
02
03
04Βιβλιοθήκη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 发展有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 境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境因素)起主要作用? 3. 儿童是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中去,还是被动
接受社会和生物影响? 4.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5. 发展的最显著方面是所有人类表现出来的“
共同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定性 的、个体式的发展?
.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发展是以逐渐的、量的变化为特征,还是突然发 生的、质的变化。
超我服从于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 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 判性的部分,它要求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 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是一个抽 象的东西,希望个体为之而奋斗。儿童到了 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 我开始形成。
.
得了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其智商在20- 80分之间。如果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发现, 通过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并一直坚持到8岁 左右,可以减轻大脑神经受损伤的程度, 然后通过教育来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
.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 态的。
不同的心理或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 环境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 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 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 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 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或超我有一 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 导致心理发展异常。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 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reality principle)行 动。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
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的含义与特点1.2 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意义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4 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理论3.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3.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四章:儿童语言发展4.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4.4 语言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五章: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5.1 儿童个性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4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六章:儿童发展评估与干预6.1 儿童发展评估的意义与方法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工具与运用6.3 儿童发展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4 儿童发展干预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七章: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7.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2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4 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应用第八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8.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2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8.3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应用8.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评价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9.1 教师心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9.2 教师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9.3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策略9.4 教师专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10.1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10.2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10.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10.4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第十一章: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11.1 特殊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1.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3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11.4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第十二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2.1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挑战12.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2.4 跨文化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道德发展与教育13.1 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3.2 道德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13.3 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13.4 道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第十四章:网络时代儿童发展与教育14.1 网络时代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4.2 网络时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14.3 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利用14.4 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15.1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儿童教育15.2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挑战15.3 适应未来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15.4 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特点(如认知、情绪、社会性、语言等)。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基本观点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而不是 由内在的心理或遗传因素决定。
强化与惩罚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即强化或惩罚,决定了行为是 否会重复出现。
操作性条件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结果,通 过操作条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遗 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先 天遗传基因的展开和实现,环境的作 用只是引发和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和行为模式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环境的作用相对较小,只 是辅助性的。
04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约翰·华生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 者,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 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或内部心 理过程。
斯金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 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 作用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 的影响。
班杜拉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 物,他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学 习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较小,环境因素 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个体行为 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虽然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的作用,但也承认遗传与环境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个体差异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内部动力在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例 如,当个体对某一方面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自驱力,即使没有外 部奖励,也会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心理发展的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力量,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 起着促进作用。例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个体 心理发展的影响。
语言发展
情绪发展
婴儿开始模仿和学习语 言,逐渐能够发出简单
的音节和词汇。
婴儿开始出现基本的情 绪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幼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01
02
03
04
认知发展
幼儿开始有更复杂的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如分类、排序
、计数等。
语言发展
幼儿能够流利地说话,并开始 有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
幼儿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 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
游戏和创造力发展
幼儿通过游戏来探索世界,并 开始有创造性的表现。
学龄期心理发展特征
认知发展
学龄期儿童能够进行更高级的 思维活动,如逻辑推理、抽象
思维等。
学校适应
学龄期儿童开始适应学校生活 ,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社会性发展
学龄期儿童与同龄人和成人建 立更复杂的关系,形成自己的 社交圈子。
自我意识发展
学龄期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 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 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目录
•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心理发展的动力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应用
01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因素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心 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参照我国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其中幼儿阶段是指____的儿童。

A.4-6岁B.3-6岁C.受精卵形成到3岁2.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____发展三大领域。

A.情感和社会性B.游戏C.感知觉D.道德3.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____A.成人的翻版B.环境的产物C.有自己特点的成长中的个体D.“小型成人”4.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____。

A.十九世纪末期B.中世纪C.中世纪以前D.上世纪六十年代5.____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A.法国思想家卢梭B.英国哲学家洛克D.达尔文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____《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普莱尔B.弗洛伊德C.皮亚杰D.华生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____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____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____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B.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D.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8.强调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遵循自然界的“秩序”的是____。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9.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于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的是____。

A.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10.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____。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PPT教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PPT教案
第一是成熟。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该经验又可分为两
第三是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 教育、语言等。
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 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 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 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 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 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们把他的发 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
三类强化(班杜拉)
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 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 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
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 而增强了自己出现榜样行为的频率。
自我强化:个体的态度会因是否达到自己设置的 目标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
三、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种 唤起式影响
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 于他的环境。
第三种 主动式影响
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 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
三种相互作用对发展的影响
早期:被动式影响占主要地位。 成熟期:主动式影响越来越重要。 唤起式影响:一直很重要。
三、基本问题对教育的意义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2 一种还是多种发展路线 3 遗传与环境 4 稳定对开放 5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斯卡尔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
“遗传-环境-行为表现”的关系随个体年龄 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 被动式影响
指由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 对具有不同遗传的个体而言,同样的环境 经验有不同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容和基本框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

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个体的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5、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 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fication):个体关于自已是谁,在社会上 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 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基本观点
人格发展渐成说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 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 由于这个发展过程是以自我为主导、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过程)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⑵代表性观点与人物: ①皮亚杰 •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图式、顺应、同化、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种因素:
机体的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②我国学者 •遗传、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发展特别迅速,而如果
错过该时期,某方面的发展就会变得较为困难,这个 特殊时期便称为关键期。如2-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
关键期,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

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个体的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影响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胎内环境;早期经验胎内环境的影响: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

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早期经验的作用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进行有关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动物繁殖与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

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到人类。

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墨森(P.H.Mussen):孤儿院的孩子显著的爱闹事(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更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更散漫和多动。

与成长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西默洛夫等(Sameroff, 1993):用表所列的危险因子项目对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儿童的IQ与危险因子数目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即家庭环境危险因子愈多,儿童的平均IQ愈低。

研究还发现,没有哪一个危险因子单独起关键作用,而是若干个因子在联合起作用。

环境对于那些有危险遗传因素的个体影响更大。

环境的影响通常还与关键期、早期经验等密切相关。

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儿童的确会显著地从某种经历或环境因素中获益,或者是受到伤害。

儿童青少年的弹性(resilience)研究:一是高危背景下的儿童,战胜逆境后获得良好的发展;二是儿童即使仍处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力并不因此受到损害;三是从儿童期大灾难(如战争等)中成功恢复过来。

敏化或钢化效应(sensitizing or steeling effects):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还有,生活早期遭受过不良性伤害的女性,会对男性与婚姻产生敌对的情绪,这也是敏化效应的一个佐证。

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所谓“见怪不怪”。

比如说,如今社会上流行的户外拓展训练,就是通过使练习者积累经验,从而做到在真正面临生存困境时能从容应对。

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等成为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

有心理学家称电视为“家庭的成员”,因为它的存在已影响了不少家庭成员在一起度过的时间及所选择从事的活动。

一方面,电视大大拓展了儿童的视野,另一方面,儿童常常会从电视中学到各种各样的行为。

有研究发现,暴力电视看得多的儿童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而且最初有攻击性的儿童看了暴力电视后形成了看类似电视的瘾。

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和互动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因此,它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必然的。

有青少年会受益于网络那纷繁无垠的信息;也有青少年则会困惑和茫然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产生“网络依赖”(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出现极端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逐渐影响力,因为许多事实证明,儿童心理发展不可能没有遗传的作用,也不可能没有环境的作用。

于是,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出现了。

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斯滕的“幅合论”;鲁克森伯格;格塞尔斯滕的“幅合论”幅合论的核心观点: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出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幅合的结果。

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的比重可因事而异。

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核心观点:皮亚杰假设人天生具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1.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个因素。

如具有精神分裂症潜在倾向的个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个体遇到的环境压力,而没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个体,即使环境压力再大也不易发生这类疾病。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遗传有时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

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遗传和环境本身就是互相包容的。

遗传是种系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种系以机能机构的形式巩固下来的环境作用的反映。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从受精卵形成的一瞬起,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作用就纠缠在一起,无法真正分离。

3.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大小均不相同。

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

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小,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斯卡尔的相互作用论个体的遗传类型将影响其对环境的选择,即虽然环境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究竟那些环境因素会其作用以及怎样起作用,还要有个体的遗传特征来决定。

“遗传—环境—行为表现”的关系随个体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并具体体现为三种形式。

1·被动式第一种为被动式(passive)影响,是指由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

对具有不同遗传构成的个体而言,同样的环境经验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焦虑型父母的同一种行为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与反应不敏感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这种情形下,遗传的作用与环境的作用很难区分开来,因为为儿童提供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的是同一个来源——父母。

被动式影响的作用将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2·唤起式第二种是唤起式(evocative)影响,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例如,生性比较活泼和合作的儿童更易得到父母、教师及其它社会成员的关注,更易形成与这些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种唤起式的影响在个体整个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存在。

3 主动式第三种为主动式(active)影响,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

主体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感到比较能适应的环境经验去体验,其结果是,个体间在发展的方向与程度上表现出差异。

例如,外向者所寻求的环境与内向者可能截然不同。

随年龄的增长,这种形式的影响程度将越来越大。

赫罗威兹的相互作用的模型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

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又阶段的,是跳跃式的以产生新的新的行为模式展开的;目前的看法: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三、机体论和机械论机械论:洛克和休谟将人当作内部静止的、必须由外部力量推动的机器。

这种观点在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中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儿童成了一个可以根据成人的意愿任意塑造的原料。

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是被动的。

机体论:把人看作一个生命系统而非机器,具有内在的活动和自我调节的功能,能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过滤和组织,有选择地作出反应。

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是主动的。

机械论者认为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样被动地接受现实;机体论者认为,儿童能通过积极的同化建构他们的知识。

四、发展的关键期植物的“敏感期” 形态学家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形态的变化,这个时期就叫敏感期。

动物的“母亲印刻”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

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