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
教师教育评价研究
评价对象
教师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同时也可以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课程和教材等,通过对不同对象的 评价,以获得更全面的教师教育情况了解。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可 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档案 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评价数据。
目的
教师教育评价旨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教师职业发展 提供指导和支持。
评价方法与工具
评价方法
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 谈、观察等方法,定量评价则采用统计分析、实验等方法。
评价工具
常见的评价工具包括量表、问卷、观察表、成绩单等。不同 的评价工具适用于不同的评价目的和对象,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教师教育评价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 教育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评价结果也能够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推动 教育改革的进程。
THANKS
基于对教师教育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确保评价结果能 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育的改进。
标准制定
标准制定是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应结合国家或地区教育政策、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 定全面、客观、可操作的教师教育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与对象
评价主体
教师教育评价研究
2023-11-02
目 录
• 教师教育评价概述 • 教师教育评价的体系构建 • 教师教育评价的实践应用 • 教师教育评价的挑战与对策 • 教师教育评价研究的展望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探析
科 教 论 坛
《 西藏科技> 08年 9期( >0 2 总第 16期) 8
高 校教 师教 学 评 价 体 系探 析
严李强 姜 军 ( 西藏大 学工 学院电子信 息 系, 西藏
摘
拉萨
800 ) 50 0
要: 关于教 师教 学评价 的研 究 , 既是教 育心理 学 的研 究领 域之 一 , 也是教 育评价 的 重点研 究领 域 , 国
“ 构 主义 ” “ 效 教 学 ” 然 作 为 两 种 产 生 形 建 和 有 虽
教学研 究 能力 和教 师 的个 性 等 因素 在 教 学 上 的体 现 ; 注重 规范 性和认 识 性 等易 于操 作 的指标 的考 察 , 视 忽 素质性 ( 创新 能力 等 ) 如 等不 易 操 作 的指 标 的 考察 ; 重 视教 师工 作业绩 的总结性 评价 , 视教 学体 验 、 生关 忽 师 系 等过 程性 因素 的考 察 。这样 的评 价不 是将 教学 视 为
内外 关 于这 方 面的研 究 已经很 多。本 文在分析 了现行 高校 教 师教 学评 价体 系存 在 的 问题 基 础上提 出 了
自己的若 干看 法。
关 键词 : 高校 教 师
教 学评 价
评价 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 4 0 G 2
1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 系透视
从 当前高 校教 师 教 学 的评 价 体 系 来 看 , 要存 在 主 以下 几个 方面 不合 理 的矛盾 现象 。一是 片 面性 。 国内
系进 行重 构 。 2 1 知识 有效 性 .
份 同课 程 的不 同特 点 与不 同要求 。“ 些 指 标体 系往 往 难 以触 及 大 这
学教 学最 本质 的东 西 , 以并 不 能 完 整 而切 实 地 反 应 所 教学 质 量” 。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教师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其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组成部分以及应有的发展路径等。
一、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高水平的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师水平以及学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应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首先是教学水平评价,包括教学设计的质量、教学方法的使用等。
其次是师德师风评价,评估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教学风格等方面。
再次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教师应不断进行教育研究并产生有价值的成果。
最后是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评价,评估教师在班级管理、学科竞赛等方面的能力。
三、专业发展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应是系统、连续的。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培训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与教育科研,进行自主研究并撰写相关成果,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途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标准的制定要依据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文化,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访谈、考试、问卷调查等,综合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五、评价过程的合理性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评价过程应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评价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历程和成长环境。
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准确,使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发展需求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案研究幼儿园教育评价
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案的研究也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背景介绍1.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幼儿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教育质量的评价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特别是幼儿园教育,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不少优秀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北京市2016年出台的《北京市学前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为幼儿园教育评价提供了具体指导。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也有不少成熟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案,比如芬兰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就备受瞩目。
芬兰教育以其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特色备受世人瞩目,其评价体系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1. 评价指标的确定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确定评价指标。
需要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2. 评价方式的选择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评价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传统的纸笔测试能力有限,需要结合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
3. 评价结果的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并非只是为了检验教育质量,更应当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幼儿教育教学的反馈,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改进的方向。
四、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1. 建立整体评价体系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应当是一个整体,不仅仅关注学科学习成绩,更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述评
近 年 来 国 内 高 校 教 师 评 价 体 系 的研 究 述 评
张 玉静 1 严 呖2 向 燕1
(. 1北京 林业 大 学经 济 管理 学院 ;2 北京 林业 大 学材 料科 学 与技 术学 院 ,北京 10 8 ) . 00 3
【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校教师评价越来越成为学者们 的关注重点。基于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文献的整理 总结,概括 了目前国内高 校奖惩性教师评份体 系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学者们 已有的关于发展 性教师评价 的研究,并基 于我国高校现状对高校教师评价体 系的未来方向做 出展塑,以期促 进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 关键词 】高校教师评价;奖惩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一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为评价重点 ,实行 “ 计分式 ”的量化 评价 。 ( )评 价 主 体 不 够 全 面 三 评 价主体主要是 学校 的行政人 员和 教学管理人员 ,近年来 虽然增 加 了学生对教师 的评价 ,却往往 缺少被评价对象 即教师 本 人 的 自评 。同 时 ,评 价人 员 的 素 质 也 是 影 响 评 价 结 果 的 重 要 因素 。没有 经过专业评价培 训的评价人 员往往会 有功利主义 的 价值取 向,容易重科研 轻教学 [。作为评价主体 之一的学生 的 2 ] 心理和 思想价值观又 尚欠成熟 [,这也对现行教 师评价体系带 5 ] 来 了负面的影响。 ( )评 价 方 式 单 一 四 评价方 式往 往采用 自上而下的形式 ,评 价主体忙于各种绩 效表 格的填制 ,很少面对面的参与课堂听课和评价面谈[,这使 6 ] 教师处于被动的位置 。行政化 了评价体系,还容易造成教师与管 理、评价人员之间的矛盾 _,破坏教学管理应有的和谐氛围。 2 ] ( 五)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奖惩性评价是 以管理为核心,评价结果往往用于对教师 作出晋级、加薪、增加奖金、降级、解聘等奖励或处罚的决定【, 7 ] 没能及时反馈至教师处,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师的发展方向。 具有 以上特 点的奖惩性评价体 系欲 以外在 的奖惩刺激来进 步强化评价 的奖惩性 功能 ,从而达到教师评价 的目的。这是一 种行政性管理型教师评价制度 [。然而 ,学校并不等同于企业 , 8 ] 以奖惩为 目的的量化绩效考核很难对教师的教学及职业发展发 挥 积极的作用 ,它只是对教师过去的业绩给出一个宽泛的评定,因 此,也有人将奖惩性教师评价称为终结性教师评价 [。 g ]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 出现与研 究 随着 奖惩性教师评价逐渐 显现 出其不足 ,对 教师评价体系 的改革和完 善逐渐被提上 日程 。华东师范大 学王 斌华教授在2 0 世纪9 年 代撰著 了 《 0 发展 性教师评价制度 》一书 ,将发展性教 师评价制度 系统地介绍给我 国教育界 。发展性评 价这一概念 自 传入我 国起 ,虽然在理论界 弓起 了较大反响 ,但 基于我国教师 l 评价 的实践基础 ,在对发展性评价进 行本土化 的过程 中,很少 有学校实施没有奖 惩的 “ 发展 性教师评价 ”[] 1,它在我 国高校 0
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导言: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角色,其教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构建要点以及实施方法。
一、教学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备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能够灵敏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而教学素养不足的教师则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单一乏味,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兴趣。
二、构建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的要点1.明确评价标准: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教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教学态度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多元评价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素养不仅要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应该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多种评价方法。
在进行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以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素养水平。
3.关注教学改进: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教师进行评价,更应该是对教师教学发展提供指导。
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计划。
三、实施教师教学素养评价体系的方法1.制定评价指标:根据教师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的评价指标。
比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通过观察课堂活动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2.使用评价工具: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比如编制教师教学素养评价表,制定评价问卷和观察表等。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系统地收集教师的教学信息和学生的反馈意见。
3.进行评价反馈: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
通过与教师进行面谈,详细解释评价结果,并提供改进建议。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可以提升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其创新和发展潜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目标1. 了解当前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2. 制定适应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具体方案;3. 收集相关数据,对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效果进行评估;4. 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角色的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他们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认知和意见。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实地观察:对一所小学进行实地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分析现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问卷和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发现。
5. 方案实施: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制定一套适应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方案。
方案包括教师培训、评价标准和工具的设计、评价过程的改进和监督机制等。
6. 实验或调查:根据制定的方案,在多个小学进行实验或调查。
根据针对性采集的数据,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1. 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式来采集数据。
a.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采用面对面、在线或书面形式,通过随机选取一些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
b. 实地观察:选择少数几所小学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等。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的现状及革新思路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的现状及革新思路探究作者:邓祥文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12期邓祥文教师评价对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教师评价促使教师发现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上的不足,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从而推动教师提升和发展自我。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领导只有充分掌握教师的整体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校情的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策略。
一、教师评价的现状近30年来,对教师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
但在一线的评价实践中却依然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一、指标结构不合理、评价导向有偏颇的状况。
首先从评价主体来看,评价的主体多以校长为中心,而校长更多考虑的是对教师的管理,他们希望教师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
这种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考虑不足,不利于教师发展自我的积极性,教师过多地考虑校长和领导的感受,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发展。
从评价的指标来看,评价的指标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就、教师的考勤和工作量这些易量化的指标。
这些单一的量化指标忽视了教师发展的多样性,不利于激发群体活力。
从评价的目标来看,当前教育系统中对教师的评价多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师工作目标管理细则》,通过“德、能、勤、绩”四个维度,对教师进行简单的等级区分,并以此作为教师解聘、晋级、加薪等的依据,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管理与奖惩,这样的评价目标自然容易引起部分教师的抵触情绪,难于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评价结果自然也难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这样的评价目标自然也就削弱了教师评价的积极作用。
随着新课程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的大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的理念、教学的组织方式和高考招录方案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过往的评价方式越来越难胜任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就连最简单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都难以满足当前走班教学的评价需要,出台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案,已经成了时代的呼唤。
二、教师评价的政策解读评价模式如何构建,现在多处于摸索阶段,但其基本精神早已确立。
我国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调查研究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评价方法单评价结果与实际教学效果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制约了我国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对我国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高中教师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我国高中教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评价标准的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调查研究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有助于揭示当前高中教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我国高中教师评价主要采用考试成绩、教学成果等单一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引导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现行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为探索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方法提供思路。
了解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有助于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脱节问题。
由于评价结果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高中教师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应试技巧,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评价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为改进评价结果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对我国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提出,有助于提高我国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1.1 高中教师评价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评价知识:指教师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研究
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研究引言:教师评价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的教师评价方法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对教师评价策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
一、什么是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以此来改进教学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
二、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的意义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能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评价策略让教师能够接受不同层面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发展。
3. 个性化教学: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从而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种类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口头反馈等方式进行。
2. 同事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价,可以通过观课、课程评审等方式进行。
3. 上级评价: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教学观摩、评比等方式进行。
4. 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
四、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知识偏差:评价人员的能力和知识背景可能不同,可能会对教师评价产生偏差,因此需要选择评价者并提供相关培训。
2. 评价标准:教师评价的标准应该明确和公正,不能根据个人喜好或主观意见进行评价。
3. 评价频率:应该适度控制评价的频率,过于频繁的评价可能对教师产生负面影响。
五、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在国内,教师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正在逐渐发展。
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摘要]当前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存在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重管理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重群体评价轻自我评价等问题。
建立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应体现发展性,坚持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全面性,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民主性,坚持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独立学院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在确立一个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教师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就教师个体而言,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对每一个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控和完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就管理层面而言,可以通过评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引导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提升专业素养,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同时,完善的评价体系也是对教师进行表彰、职称评定、职务聘任以及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源泉的今天,在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构建独立学院的教师评价体系,是独立学院实行规范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当前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些独立学院出于对教师是否聘用、留用以及决定教师的薪酬等目的,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和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奖惩性评价。
这种评价不能完全反映教育的自主、创新、个性化、多元化等本质特征,不能充分体现教育评价的鉴定、调控和导向功能。
归纳起来,独立学院教师评价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
有的独立学院把教师评价理解为量化打分,使教师过于注重分数。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一、概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是对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的体系,其目的在于激励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探索符合我国体育教育实际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全面,评价方法单缺乏针对性,评价结果与实际需求脱节等。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出改进和优化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推动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指标单评价过程主观性强、评价结果缺乏反馈机制等。
这些问题导致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体育教师的实际水平,也无法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构建更加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研究
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备受。
教师职称评定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荣誉和发展,还对教师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政策、标准、评价体系等角度出发,对教师职称评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教师职称评定的政策教师职称评定政策是指引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关键。
我国教师职称评定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文革”时期的停滞,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和发展,再到现在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定政策主要分为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两个层面,国家政策主要从宏观上规定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地方政策则是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具体化。
二、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是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规定了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标准,还决定了教师职称评定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作成绩等方面。
其中,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职称评定的核心标准,包括教学水平、教学成果、教材编写等方面;科研能力是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标准,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方面;工作成绩则是教师职称评定的实际表现,包括班级管理、教学辅导、社会服务等方面。
三、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是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基础。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评定的结果和质量,还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主要是以量化评价为主,即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进行评价,得出教师的评分和评级。
同时,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还结合了定性评价,即通过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成绩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评价。
四、总结教师职称评定问题是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通过对教师职称评定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包括政策的规范化和多元化,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公正化;不足则表现为政策的具体实施存在偏差,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全面,以及量化评价的局限性等。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思考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思考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了对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虽然该体系对教师在学术上的科学发展能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学术不端、学术堕落和学术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
因此,科学地审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所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于增强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由来和发展现状1.1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涵义高校科研评价是指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内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识活动。
其目的是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做出合理公正的量化评价,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1.2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由来和发展现状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大致经过了行政评价、同行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借鉴国外科研评价经验,采用以科研业绩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该体系评价结果不但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评聘和福利津贴的主要标准。
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不仅未完全达到高校科研评价应有的考核、激励和约束目标,而且引发了诸如学术行为不端等众多伦理道德问题。
因此,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科研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2 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和原因分析2.1科研评价体系价值导向偏颇科学研究是一项以艰苦探索为基本特征的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科研价值观则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科研问题时所持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信念、价值标准等的总和,对科研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和激励作用。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概述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其绩效评价工作日益受到关注。
绩效评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发展,更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忽视了教师的学术贡献、教学质量等难以量化的方面;另一方面,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不够合理,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师的绩效水平。
不同高校之间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通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促进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1. 背景介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在当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更与高校的学术声誉、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连。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能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术追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奖励等的重要依据,能够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有利于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
通过对教师绩效的科学评估,高校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各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还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是指对小学教育进行评价的方法和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小学教育评价是指对小学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
估和判断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目标的确定:研究者需要确定小学教育评价的目标,即要评价的内容和重点。
例如,学生的学业水平、全面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评价。
2. 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者需要设计适合小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即根据评价目标
确定评价的具体指标。
例如,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和习惯、学习方法
和学习能力等。
3. 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来收集评价数据。
常见的评价方
法包括考试、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评价目标和指标的要求选择
适当的评价方法。
4.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者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改进教育
质量的建议。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教学改进、教师培训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同时,评价结果也需要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发展。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
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评
价体系的研究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材料报送各级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同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是为了贯彻落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认真的培训和考核”“只有具备合格学历或有考核合格证书的,才能担任教师”等相关要求。
我国政府在这个阶段所作的探索,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下的决策,不仅在政策文本的数量上较多,而且规定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评价内容有了细致的规定。
这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发展史上,是重要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法制化1993年,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的宏观指导下,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又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教师评价进行了规定。
在《教师法》第五章的三条专门针对教师评价作了规定。
第二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第二十三条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第二十四条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充分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对教师管理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部法律中,不仅对教师评价的内容和主体都进行了规定,而且也提出教师评价工作要有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配套制度,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评价在教师管理中的意义,即教师评价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同1953的《指示》和1986年的《意见》相比,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法制化形式的标志。
首先,该法不仅对教师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要求相应建立教师评价的监督制度,这样就建立并完善了教师评价制度;其次,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公布,其法律效力也明显提升,这为中小学教师考核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极大地促进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大学
系在人 评价 有 分的
, 评价内
不
个体
,
注个体在 队建设
中的投入
$
大学于2019年4月发布
《
学评价制度的
(,⑫提出了
制 合学
的分类评价制度, 建设
学
的教师评价体系, 学校、 系
各
作 , 改革校内
制度,
学
教 和 制度等改革 $ 近来
热议的聘-长聘制度(tenure-track),近年来
国内数顶尖高校(
8 东南大学 办法》
贡献"
强 师 考核评价、推 教师分类 、引 导教师
、鼓励技术
9
《山东大学教师职务及岗位聘用 山东大学
申报条件(修订)》
与成果转 、完
差异、不拘一格选人才0
学教师评价标准、坚持质 导 、尊 学科
《
学教师考核 办法(
10
学 )》
分类指导、分层考核、合同管理、奖惩结合0
《兰州大学关于深化教师分类考 分类分层考核、强 教学考核基
探索分类考核评价阶段$ 2008年学校出台调整和
加强学功能的有
,在全国较早、较为彻底
地推行学部制改革,推动开展学术分类 $ 2010 年, 师资队伍建设体规划,启动实施教师岗
位分类 $这一阶段,学校逐步从 拉动型发
方式转变为教学 互动型发展方式$第三阶
段,强调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的评价阶段$ 2014 年起,在教师岗位分类 改革的基础上,启动教
体学术成果 导向的同行评议制度依然成为
一流大学学术评价的主流方式。第二,建立多
144
浙江社会科学
维度评价体系。围绕教师的学术责任,展开对教
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全方位评价,如英国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教育领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和实施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二、理念与目标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理念和目标。
首先,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全面发展,既重视学生成绩,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评价体系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评价反馈提供教学改进的方向。
最后,评价体系应该公平公正,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内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量。
此外,也可以考虑加入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的环节,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评价工具教师教学评价需要依靠科学的评价工具。
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专门的教师教学评价软件,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评价流程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应该分为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和反馈阶段。
在准备阶段,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内容和工具。
在评价阶段,通过观察、记录、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反馈阶段,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效果。
六、评价者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合适的评价者。
评价者可以包括校内评价者和校外评价者。
校内评价者可以是教务处、学科组长、班主任等,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较为熟悉。
校外评价者可以是教育专家、教研员等,他们具有专业的教学评价经验。
七、评价结果的应用教师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
八、评价体系与教师发展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应与教师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教师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提供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机会。
评价体系也可以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水平。
校本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校本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通过对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的项目,详细的介绍了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业务研修等校本教学常规指标体系的改进策略,为客观公正地评估教师教学情况提供支持和参考,促进校本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常规绩效考评引言对于学校来说,在认真对待国家教学评价体系并按照要求实施的过程中,还不能脱离本学校的实际特点和优良传统来制定更适宜本校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管理的管理水平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但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校本教学评价,这不仅关系着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也是学校督导评估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关键步骤。
校本评价围绕教育教学这一核心,通过对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推动学校实现更好的发展。
1.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现状1.1校本教学评价体系项目现阶段校本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校本规划、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教学研究和主题研究五个指标,这些项目并未进行系统的归类,且教学评价模式设定的过于单一,对教师的绩效评定以及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这导致教师很难关注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设计教案是否足够完整,是否做到了真正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等,同时学习成绩论不仅让学生压力较大,也让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而对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关注的较少。
因此如何使校本教学评价体系的项目更加明确,呈现规范化和系统化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2校本教学常规指标体系教学常规表现的是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状态,包括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作业考察的全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的学校效率和质量,目前在教学常规评价方面存在着指标量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即没有针对教师、学生在整个课程的教授和学习过程进行考察指标的细分,因此评价往往依靠“优秀、良好、中、差”等评价手段,不具有一定的说服性,且不能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容易产生消极对待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发表时间:2009-3-4 10:26:41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7期作者:郭文刚,董志明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郭文刚,董志明摘要: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
国内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内容简单化、评价利化、评价标准统一化、评价动力单向化等问题。
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应构建发展性和奖惩性教师评结合的评价系统,并实施全方位反馈评价和全过程的教师表现管理和考核。
关键词:人力资源;教育管理;教师评价体系对于学校而言,师资队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更是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国内院校开始了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大锅饭”体制,教师待遇和发展与评价考核的结果直接挂钩。
在此背景下,对教师评价的模式和方法是否科学、公正,是否合理、有效?这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需求,促使教育管理者们努力寻求合适的评价模式。
发达国家正在广泛应用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逐渐受到了国内教育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的关注。
本文从分析我国传统的教师评价优势和不足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入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提出探索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若干观点。
一、我国开展教师评价的历史和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院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力量。
教师评价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引进聘用、选拔晋升、职称评审、培养考核等方方面面,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这一核心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学界、教师和学生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
(一国内教师评价的法律依据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的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做出客观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效能。
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评价的开展做了许多原则性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教师考核的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加上一些行政与地方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关于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对教师考核与评估的具体要求,共同构成了我国教师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
(二国内教师评价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一般实行一年一度的例行考核,以定性评价为主,与工资晋升挂钩;定量考核部分主要是教学时数,与课时津贴挂钩。
这种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引导和震慑作用,但还不能跳出“大锅饭”的历史藩篱。
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在原有的评价机制基础上,对部分学校实施试点改革,推出一系列量化考核的评价策略,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在结合完成质量的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全面量化,并把量化结果与教师津贴挂钩。
这一评价体系对打破原有的“大锅饭”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新时期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要求推行学校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破除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
反思国内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评价内容简单化,从完全定性倾向走向完全量化倾向,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学校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看都是不利的。
比如当前部分高校要求新教师在较短年限内发表若干篇论文或者完成若干科研经费指标,虽然各高校科研论文或科研经费等数量性指标突飞猛进,但是对于教师论文的核心创新成果或科研经费的学术产出质量等问题却往往被忽视,造成了部分高校原创性重大成果鲜见,重科研轻教学日趋明显,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教师疲于应付考核等不和谐因素。
二是评价目标功利化。
评价只面向过去,仅着眼于对教师以往工作表现,做出晋级加薪、递增奖金、降级减薪、解聘下岗等决定,忽视其未来的发展,过多强调学校目标的实现,强调对教师的管理和领导者的权威,影响到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评价标准统一化。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往往容易走入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一思路,争取做到教师评价的公平、公正,并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而恰恰忽视了学校的多样性、学科的差异性和教师类型的多样性等特点,如有些高校的教师评价标准不能体现学科的基础条件和投入条件,造成了优势学科教师轻松过关,弱势学科教师岌岌可危,引发学科间教师发展的“马太效应”,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评价标准本身的不公平性。
四是评价动力单向化。
教师评价主要靠行政权力,靠外在压力,自上而下开展评价工作,很难真正调动教师发自内心的积极性,使教师评价难于深入实质性问题,仅仅停留在形成性评价的粗浅状态。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需要,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则代表着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是相比之下,师资队伍的建设却没有取得真正长足进步,暴露出了明显的“跛脚”。
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师评价体系,才最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才能最有效地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是当前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必须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探索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多年积累的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基础上,如何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师评价体系,特别是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我国教师评价的现实中去,已势在必行。
当然,新的思想和制度体系要取得良好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进行逐步探索,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在教师评价理论中的应用和实践,把我国传统的评价体系中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我国教师评价体系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和特点根据评价目的不同,教师评价可分为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的终结性评价,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作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等决定,是一种传统的评价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教师发展的形成性评价。
其实质是把教师评价从传统的单纯管理监督手段,转变为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手段,从简单的鉴定、选拔手段提升为集激励、引导和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服务;以创设环境调动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前提,通过评价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予以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引导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主动从多种渠道获取评价信息,不断调控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
发展性评价更注重定性分析和系统方法的应用,不仅强调结果性评价,更重要的是做到全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强调完成工作的质量和发展过程。
(二构建发展性和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奖惩性教师评价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统一的。
奖惩性评价对教师具有直接激励作用,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评价对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细致把握,构建一套发展性和奖惩性有机结合的评价系统。
对年轻教师在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利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合同期考核等关键性考核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考评条件和奖惩机制进行直接激励;而对于具有一定自觉研究行为习惯的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要免于奖惩性评价。
如国内部分院校近年来实施的新进教师人事代理合同期考核制度,要求新进教师若在一定年限内不能晋升更高一级技术职务者,则在聘用合同期满后学校将不再续聘,即对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实施“非升即走”的制度;对于副高级职称教师实行合同期考核评价以及固定期限聘任制度;而对于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事代理教师可以转为学校固定编制,不再参加合同期考核;对于一部分资深教授可以逐步探索实施“Tenure”制度,实行终身聘任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自由。
也就是说,在初级、中级、副高级教师职务层面,主要实行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而在正高级教师职务层面主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三实施教师的全方位反馈评价全方位反馈(multi- source feedback,也称 360 度反馈(360- degree feedback,最早由被誉为“美国力量象征”的典范企业英特尔首先提出并加以实施的。
不同于自下而上,由上级主管评定下属的方法,在 360 度评价法中,评价者不仅是被评价者的上级主管,还包括其他与之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同事、下属、客户等,同时也包括自评;可以说,这是一种基于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等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评价绩效并提供反馈的方法。
教师全方位反馈评价应包含学校领导、学科同行、学生和被评价者自身等主体。
笔者认为,实施教师全方位反馈评价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做好同行评议。
学科同行提供评价意见可以借助学科共同体的智慧与经验,让被评价的教师更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当前同行评议在国内已广泛开展,但是评议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还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笔者建议在国内实施双向匿名评议制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实施国际同行评议,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是做深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更便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使教师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反省和总结工作得失,同时可以要求教师用有限字数总结工作业绩和核心创新点,使教师评价成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使评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做实评价反馈。
教师全方位反馈评价最后能否改善被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结果的反馈。
因而应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反馈途径,把综合各方面的评价信息经过实际分析反馈给被评价者,并帮助教师共同制定未来的发展和行动计划,从而增强反馈的效能。
(四实施全过程的教师表现管理和考核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可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已经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加强全过程的教师表现管理和考核。
表现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英国政府于 2001 年提出的教师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