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了变矮了的小班音乐教案
用音乐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长高了、变矮了》教案
用音乐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长高了、变矮了》教案音乐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教育领域,音乐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情感世界,还能帮助孩子学习和认识自己的身体。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用音乐教孩子认识身体的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教案介绍《长高了、变矮了》是一种采用音乐教学法的课程,主要是通过歌曲来教孩子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这个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孩子对自身身体各部位的认知,提高孩子对身体保健的意识。
教案的实施过程第一步:引导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
例如,唱一首《我的身体在哪里》,让孩子通过唱歌触摸自己的头、手、脚等身体各部位,感受不同部位带来的感觉。
第步:介绍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例如《头肩膀膝盖趾》、《小星星》,逐步地介绍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道具,如标语牌、卡片等来帮助孩子学习。
第三步: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孩子认识五官时,可以玩一个“听音识器官”的游戏,让孩子通过声音来识别眼、鼻、耳、口等五官。
在教孩子认识手指时,可以玩一个“手指接力”游戏,让孩子通过接力传递物品来认识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四步:教授身体保健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唱一些与身体保健相关的歌曲,如《洗手歌》、《运动一下身体好》等,来教授孩子身体保健知识。
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孩子介绍如何保持卫生、如何多锻炼身体等相关知识。
总结音乐教育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
同时,音乐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提高孩子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因此,《长高了、变矮了》这个教案,无疑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音乐教育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更多的孩子可以学会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保健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的了解,知道身体的高矮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活泼的性格,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长高了变矮了》,并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长高了变矮了》音频文件、身高尺、玩具人偶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音乐角。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拍手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长高了变矮了》,并通过玩具人偶展示身体的高矮变化,引发幼儿的兴趣。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帮助他们正确演唱。
4. 分组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相互练习合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合唱歌曲,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为他们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教学延伸活动(5分钟):1. 身体游戏:组织幼儿进行“长高变矮”的游戏,幼儿听到教师的指令后,迅速做出高矮变化的动作。
2. 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认为的高矮变化场景。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家庭版《长高了变矮了》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身体的“长高”、“变矮”这一现象以及其原因,并学会运用
“长高了”和“变矮了”这两个词汇。
2.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节奏感,唱出《长高了、变矮了》这首歌
曲的动感旋律。
3.通过合唱团体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感受团队合作
的乐趣。
教学内容
课堂讲解
通过图片、实物等手段引导幼儿了解身体“长高”、“变矮”这一现象,讲解生长
的原理。
合唱练习
准备一首动感的儿歌《长高了、变矮了》,并选出合适的音乐伴奏,让幼儿跟
着练习唱歌。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重点教导歌曲的节奏和曲式。
活动设计
1.模仿生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模仿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姿态,如种
子生长、草丛生长、树木生长等。
强化孩子对于“生长”的理解和认知。
2.长高、变矮游戏:玩家依次用肢体完成“长高、变矮、高、低”等姿势,
直到有人出错为止,从而培养肢体协调和注意力集中等能力。
3.合唱实践:教师组织幼儿合成合唱团,在班级内集体唱一遍《长高了、
变矮了》这首歌曲。
通过团队合作和协调,加深幼儿对于“长高、变矮”这一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着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利用儿歌词曲的
特点,引导幼儿对于“生长”的理解和认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幼儿的团
队合作训练,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做好准备。
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反思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高了变矮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一些东西会变高或者变矮?”(如树木的生长、影子随时间的变化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高低变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乐中的高低概念。在音乐中,高低音指的是音高的不同,它是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长高了变矮了》来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探讨它如何让我们的歌声更加丰富多彩。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升降和节奏的稳定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比较不同音高的听觉感受和动作表现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高低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通过动作和演唱来体验高低音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游戏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高低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课程内容包括:歌曲学唱、动作创编、音乐游戏等,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的高低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使其能够辨识音乐的高低变化,提升音乐鉴赏素养。
2.通过歌曲学唱、动作创编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素养。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第一章: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长高了变矮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帮助幼儿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想象力。
1.2 学情分析:小班幼儿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简单的歌词和动作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1.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技能目标:学会歌曲《长高了变矮了》,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长高了变矮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帮助幼儿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长高了变矮了》,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演唱。
难点: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并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动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身体的高矮变化。
3.2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演唱和动作表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4.2 教学导入: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3 新歌学习:教唱歌曲《长高了变矮了》,重点教授歌词和旋律,让幼儿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演唱。
4.4 动作表演:结合歌曲内容,教授相应的动作,让幼儿在演唱过程中进行动作表演,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4.5 音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身体的高矮变化,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学会歌曲《长高了变矮了》,并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够用动作表现自己长高和变矮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长高了变矮了》:让幼儿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动作表现长高和变矮的过程。
2. 动作表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让他们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长高了变矮了》,能够用动作表现长高和变矮的过程。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让他们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的歌词和旋律,动作表演的教学视频或图解。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足够的空间进行动作表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跟随轻松愉快的音乐做热身运动,如模仿动物走路、跳跃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的歌词和旋律,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重点指导幼儿唱准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动作表演(5分钟):教师展示动作表演的教学视频或图解,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表演。
重点指导幼儿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4. 实践环节(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进步。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次音乐公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通过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够用动作表现自己长高和变矮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名称:《长高了、变矮了》音乐活动教案目标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头、手、脚等。
2. 培养幼儿的身体认知、听觉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器材:音乐播放器。
2. 角色:教师和幼儿。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头部、手臂、腿部的运动。
b. 运用想象力,让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像风车一样转动,或像小鱼一样游动。
2. 引入活动主题:a.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如摇头、举手、跺脚等。
b.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自己长高了还是变矮了?”引导幼儿通过比较身高来回答。
3. 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a. 教师指挥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当音乐变快时,幼儿尽量伸直身体,做出长高的姿势;当音乐变慢时,幼儿弯曲身体,做出变矮的姿势。
b. 随着音乐变化,教师可增加动作的难度,如要求幼儿同时进行手部、腿部的动作。
4. 反思总结:a.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说出他们喜欢的动作和音乐。
b.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此次活动中最有趣的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结束语:a. 教师为幼儿进行动作放松,如深呼吸、慢慢放松身体等。
b. 结束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了解不同物体的高低差异。
2.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树木、建筑物等,让他们感受到身体的高度和空间。
3.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参与有趣的音乐活动,增强家庭亲子互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活动教案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矮人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1.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体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好奇、探索人体的奥秘。
2.通过唱歌、游戏、舞蹈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人体生长变化带来的感觉与经历,增强幼儿的身体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2. 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播放《长高了、变矮了》的音乐并告诉幼儿,这是一首关于人体生长变化的歌曲。
2.歌曲学唱:教唱《长高了、变矮了》歌曲,引导幼儿用声音来表达身体的变化,加深对生长变化的认识。
3.游戏体验: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大象过桥”、“小蚂蚁爬山”等体验活动。
4.舞蹈表演:根据音乐节奏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自由表达身体的生长变化,提高幼儿的音乐细胞和表现力。
3. 教学步骤第一步:音乐欣赏1.点播《长高了、变矮了》的音乐,引导幼儿静静地欣赏,聆听音乐节奏和歌词内容。
2.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询问关于歌曲和人体生长变化的问题,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二步:歌曲学唱1.老师挑选最具代表性的歌词段落进行教唱,例如:“长高了、长高了,矮小了、矮小了”,带动幼儿跟着节奏唱出歌曲,加深对歌曲和人体生长变化的认识。
2.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生活经验,用歌声表达身体的变化,老师可以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第三步:游戏体验1.“大象过桥”游戏:在教室内铺设座椅或毯子,让孩子在上面跳跃行走,类比为身体在生长变化中跨越障碍,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小蚂蚁爬山”游戏:让孩子在教室内爬过桌子或椅子,类比为身体在生长变化中攀登高山,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第四步:舞蹈表演1.根据《长高了、变矮了》的音乐节奏,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向上跳”、“向下蹲”等动作。
2.老师可以自由搭配动作,或者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一些创意动作,让幼儿通过音乐和舞蹈来体验身体的生长变化。
4. 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在学唱、游戏、舞蹈表演等环节中的动作和表情,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幼儿园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长高了、变矮了》活动教案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矮人握手。
"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学背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魔力,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声音、节奏、旋律等基本要素。
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特点、情感表现和美感体验,激发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艺术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身高的概念和变化规律;2.让幼儿通过体验音乐的节奏,感知长高的美好;3.通过活动感受音乐艺术的美感,内化其情感表现;4.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与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体验长高的快乐。
2.教学难点:结合音乐教材的内容,设计与幼儿身高有关的音乐律动,让幼儿在体验与情感表达间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书信纸、笔、马克笔;2.音乐教师指定的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进入音乐教学的状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热身活动来达到目的。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
1.教师向幼儿介绍基础的左手、右手和指的名称,让幼儿把左手伸出来,在手背上写出自己的名字。
2.教师宣布:“快看,这个小手伸出去了,是不是长高了?”让幼儿笑声一片。
3.教师指挥幼儿轻轻晃动身体,沿着音乐律动手摆来回格挡,感受手的高低变化和音乐的节奏。
2. 音乐教学1.音乐教师播放由指定的音乐片段,让幼儿用右手轻轻敲击手边的物体,按照音乐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长高的美好。
2.给幼儿分发书信纸,让他们在音乐的节奏下画一幅长高的图画,为其添加伴随音乐的生动内容。
3.协助幼儿制作变矮小对象的模型,如细绳、筒子、火柴、灯泡等,让幼儿通过玩耍体验长高和变矮的不同感觉。
3. 教学总结1.教师宣布教学目标,给幼儿梳理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的长高和变矮的感受。
2.提醒幼儿将自制模型带回家,分享学习成果和感受。
3.邀请幼儿分享故事、歌曲等内容,进一步深化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效果本节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体验、绘画、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下感受长高的快乐和变矮的奇妙。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前言小班幼儿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对象,他们对于音乐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本文以《长高了、变矮了》为例子,介绍了一堂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课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基本音乐素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长高了、变矮了》;2.游戏:敲鼓;3.音乐游戏:玩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风铃;4.自由创作:通过音乐,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发挥。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播放歌曲《长高了、变矮了》,老师先唱一遍,让幼儿跟唱。
如果有小朋友有点不确定可以让其他小朋友先唱,然后再一起唱,唱几遍后,可以配合动作。
游戏1.敲鼓:老师准备鼓,讲解鼓的使用方法,让孩子自己体验敲鼓的感觉。
2.音乐游戏:玩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风铃。
详情参考下表:活动步骤活动内容第一步分发三种颜色的风铃以及丝带第二步老师用三个动作代表三种颜色的风铃第三步老师指导孩子模仿这三个动作第四步让孩子自由配对或分小组配对,练习同时敲打自己的风铃第五步模仿老师的动作,二人携带两个风铃互相敲击,并尝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第六步孩子们互相领着风铃、跑跑跳跳嗨起来创作《长高了、变矮了》这首歌,歌词简单易懂,同时又在情感和音乐韵律上都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可以让小朋友自己编出新的歌曲和音乐,让他们自由创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展示出他们的创造力。
结束语此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长高了、变矮了》这首歌曲和游戏及自由创作。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和游戏以及自由创作的形式,幼儿们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还提高了音乐素养,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幼儿们的音乐之旅能够越走越远,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爱好者。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以及身体的变化;2.增强幼儿间的合作意识;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歌曲《长高了、变矮了》;2.身体部位动作游戏;3.合作舞蹈活动。
教学准备1.播放器;2.歌曲《长高了、变矮了》;3.幼儿喜欢的音乐舞蹈。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向幼儿介绍音乐教案主题。
教师可提问幼儿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播放适合幼儿听的热身音乐,要求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动作,通过热身感受音乐并增强课堂气氛。
第二步:歌曲学习1. 歌曲介绍教师介绍歌曲《长高了、变矮了》的基本情况,并与幼儿一起欣赏该歌曲。
提醒幼儿需要静静地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安排唱歌环节教师示范唱歌,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通过唱歌来强化幼儿对歌曲的认知和记忆。
第三步:动作游戏1. 身体部位动作游戏介绍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并指派部分幼儿在前面示范。
2. 身体部位动作游戏教师放音乐,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不同身体部位的动作。
教师可在后面加强引导,让幼儿体验到身体部位的变化,例如,让幼儿配合音乐变高变低,眼睛睁开、闭上,头左右摇摆等动作。
第四步:合作舞蹈活动1. 舞蹈介绍教师介绍舞蹈活动规则,其中可包括抽签分组、规定时间和舞蹈动作。
2. 舞蹈活动教师放音乐,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完成舞蹈动作。
此时,教师可给出积极的指导和鼓励,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舞蹈活动中去。
活动结束后,可安排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在舞蹈活动中放松。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音乐有了更深切的体验,认识到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身体基本部位的认知。
通过舞蹈活动,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加强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幼儿在课后进行评估。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标题:《长高了、变矮了》音乐活动教案适用年龄: 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如头、肩、膝、脚等。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
3. 锻炼幼儿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材料:1. 音乐《长高了、变矮了》的录音或音乐器乐CD。
2. 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
教学准备:1. 预先录制或准备好音乐《长高了、变矮了》的录音或音乐器乐CD。
2. 准备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让幼儿听,然后问幼儿:“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感觉?”师生互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2. 了解身体部位 (10分钟):教师出示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依次指着身体各个部位,如头、肩、膝、腿、脚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并重复说出相应的名称。
3. 身体动作配合音乐 (15分钟):教师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起立、蹲下或伸直身体,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参与并配合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4. 音乐游戏 (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幼儿在音乐停止时,转身向后跳一跳。
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音乐停止的频率,让幼儿进行更多的跳跃动作。
5. 总结活动 (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过程,鼓励幼儿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并对他们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将活动扩展到其他身体部位的认识,如手指、胳膊、腿等。
2. 制作简易乐器,与音乐一起演奏和表演。
教学提示:1. 音乐活动可以增加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
2. 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动作配合和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
3.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时长。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唱歌与运动,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
2.学生能够辨别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进行模仿。
3.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并进行打拍子。
4.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长高了变矮了》•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辨别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安排唱歌练习时间,让学生跟唱歌曲,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 音乐游戏:找出不同•教师播放不同音高的音符,让学生辨别哪个音高与其它不同,并进行模仿。
3. 音乐游戏:打鼓声•教师引导学生做出不同强弱节奏的打鼓声,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4. 想象游戏:画着听•教师引导学生听一段简短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案。
5. 情感表达:我的心情•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心情词汇,并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达。
三、教学反思1.歌曲欣赏环节中,有些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教师时刻引导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通过问答互动来检验学生的听力效果。
2.在音乐游戏环节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差异性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游戏方式等。
3.学生情感表达水平不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表达欲望,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评价上要给予积极肯定和进一步发扬。
四、教学心得本次音乐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较为全面,涉及到了歌曲欣赏、音乐游戏、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情感表达和节奏感掌握相对较难,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环节,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4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精选4篇(一)教案标题:长高了、变矮了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不同部分,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1. CD播放器2. 教具图片:身体部位的图片3. 活动道具:长纸条、扇形纸片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向幼儿们展示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幼儿们认识不同的身体部位,并简单解释它们的功能。
2. 游戏一:变矮了(10分钟)a. 给每个幼儿一个长纸条,让幼儿们拿着它们在教室里走动。
老师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来回走动。
b. 当音乐暂停时,幼儿们要迅速将纸条放在地上,并把自己变得矮小。
c. 恢复音乐后,幼儿们再次拿起纸条,继续走动。
3. 游戏二:长高了(10分钟)a. 将扇形纸片给每个幼儿一个,告诉他们这是一片魔法纸片,可以让他们长高。
b. 当音乐响起时,幼儿们要摇动纸片,并伸直身体,让自己变得高大。
c. 当音乐暂停时,幼儿们要将纸片放下,并放松身体,变回正常身高。
d.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让幼儿们感受长高和变矮的快乐。
4. 活动总结(5分钟)让幼儿们围坐在一起,谈一谈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他们认识到身体是可以变化的,同时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游戏的乐趣。
教学扩展:1. 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让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身体的变化。
2. 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教具图片,如拼图、卡片等,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和学习身体部位的名称。
3. 引导幼儿通过动作展示自己的变化,如弯曲、伸直身体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熊的一家》教案类型:音乐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熊的一家》这首歌曲,让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高了变矮了》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CD机或音乐播放器。
2.活动室或教室。
3.音乐《长高了变矮了》的原曲。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歌曲1.与幼儿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指着唱片机或播放器,告诉幼儿今天将要学唱一首新的歌曲《长高了变矮了》。
3.播放歌曲的前奏,让幼儿听一遍。
第二步: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摇摆身体。
2.让幼儿用手指模仿歌曲中的上下起伏。
第三步:歌曲学唱1.播放歌曲,让幼儿听歌曲的歌词。
2.引导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的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
第四步:动作配合1.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2.跟着歌曲的节奏,幼儿可以做出伸展身体、弯腰等动作。
第五步:交流互动1.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中的内容,如为什么长高了会变矮了。
2.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六步:小结和反思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询问他们对歌曲和动作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选择了《长高了变矮了》这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听歌、学唱、配合动作等方式,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歌曲的兴趣非常高,他们踊跃参与,并且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在动作配合环节,幼儿积极跟随歌曲进行身体的伸展和运动,展现出了良好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然而,在交流互动环节中,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需要继续培养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开展与幼儿的互动对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收效良好,幼儿通过歌曲的欣赏和学唱,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动作配合和交流互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有趣的音乐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高了变矮了的小班音乐教案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矮人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