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专题
李白专题

梦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登山险途
梦游历程 仙境奇遇
(陡峭、高峻)
山间幽景、奇景
(曲折幽深、惊心动魄、变幻莫测) 洞天仙府 (富丽堂皇、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梦
醒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读后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介绍背景的时候,我们提到,李白 现实的梦破灭了,他只好依托天姥山重 做一个梦,那么大家通过熟读,觉得李 白的这个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问题探究:
3、我们与诗人一起游览了一番天姥山,感受了它 的陡峭险峻、曲折幽深、神奇变幻,是不是也在 诗人的描写中感受到了诗人想象瑰丽奇特的浪漫 主义风格呢? 这段描写正是整首诗中最精彩的段落,请 同学们按照诗人“入梦——梦境——梦醒”的写 作思路,熟读主体部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入ຫໍສະໝຸດ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特征。 2、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感受其 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点。
3、积累诗词鉴赏经验。
解 题:
吟:古诗中的一种,属歌行体。内容上多 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 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
背景介绍: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噩梦:
1、“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
2、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 那么美好: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就是对官场的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着官场的变幻莫测。 “云之君”“仙之人”其实就是那些达官贵人。 什么是“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 什么是“虎鼓瑟兮鸾回车”?就是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 最重点的一点是:无论仙人们的盛会何其热闹,李白参与其 中了吗?他是一个什么的身份呢?旁观者!放浪不羁、桀骜不驯 的李白始终都无法与他们合拍。 可见,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 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
中考古诗复习专题之李白诗歌专题

中考古诗复习专题之 李白诗歌专题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 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 《李太白集》传世,收诗九百多首。
23
【教材追踪】统编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
青山横北郭,
【译】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绕东城。
⇒
【译】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画面描述:青翠的山峦横亘在 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 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 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诗 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修辞: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有志难 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表现手法: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人生理 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 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以 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 着无限的悲慨。
【主旨情感】这首诗涉及五个地名,
渐次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
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及对友人
16
的思念之情。
【教材追踪】统编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
【译】不知何人用笛子吹奏出悠扬的声音,
散入春风满洛城。
⇒
【译】乘着春风散落全城。
表现手法、情感:诗人 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 飞”,变客体为主体。“谁” 与“暗”照应,渲染笛声。 说笛声被春风吹散,传遍了 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 也是艺术的夸张,表达了诗 人的思乡心切。
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类【李白】专题

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类【李白】专题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
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
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
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
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
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
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
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
他的人生是成功的。
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
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高考专题《诗词鉴赏之李白专题》课件

李白干谒过哪些人呢?
“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 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如比肩也。”
一 封 求 职 信
一 封 求 职 信
第一,我少小努力,博览群书,喜欢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来,从未停止过
。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
求
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山中问答》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
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
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仙李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三拟《文选》,不如意,辙焚之,唯留《恨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政客李白——求职、入职、辞职、失业 入翰林、安史之乱、永王之变、流放夜郎
愿为弼辅,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范蠡)留侯(张良), 浮五海,戏沧州,不足为难矣。
出身刑商,科举无路
遍干权贵,伯乐难逢
诗人谁个不干谒呢!
李白的偶像
“遍干诸侯”、“历抵卿相” (《与韩荆州书》)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 专题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
写出了所有被封 建君王遗弃的妇 女共同的哀愁。
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 李白的诗歌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 色彩。为了更好地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 情怀,他的诗歌往往纵横驰骋自己变幻 莫测的想象,兴发无端,奇之又奇,带 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 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用 大胆的夸张、奇丽惊人的幻想,表 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 《秋浦歌》、《蜀道难》。具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意象 • 李白诗的意象,有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赞美之 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 着你到夜郎以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 宿》)
李白(701年 -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大 李杜。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 “诗侠”、“酒 仙”、“谪仙人” 等称呼,是公认的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 的浪漫主义诗人。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世人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 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吟咏留千古, 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 间客。 ——皮日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 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白专题上课课件

李白的梦想
政治理想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犹可帝王师”
李白的求仕之路
自荐信 “养高忘机,不屈之迹”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尽三十余万,有落 魄公子,悉皆济之。”
“存交重义”
“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 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 动人。”
奉诏进京 入翰林院 (742)
古代以凤凰为祥瑞的神鸟,传说中,凤凰鸟只 有在天下清平之世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 的出现为治世祥瑞之征,李白乃以凤凰之来去 ,寄予王朝兴衰之感。
首联: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 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 仍径自东流不停。
六朝繁华盛世不再, 只有自然永恒。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忽复:忽然又。 ⑤歧:岔路。安:哪里。
⑥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会:当。云帆:高高的 船帆。济:渡过。
诗意翻译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 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 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 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 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 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 路难!歧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 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 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李白专题学习 Nhomakorabea 李白印象
浪漫诗人
爱喝酒
“诗仙”
让高力士脱靴
洒脱一生
筆落惊風雨, 詩成泣鬼神。
李白(701~762)其人
出生地
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 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青 莲乡。
从课本中的六首诗看李白的一生课件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结交知己好友无数。45岁的李白 和杜甫同游,写了《送友人》送给一位不知名的友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 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 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 自己思乡深情。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分两类:
一类为默写,一般放在“积累与运用(古诗词默 写)”部分,设置10个小题,考查学生直接默写 +理解性默写;
另一类鉴赏题,一般放在“理解阅读”部分,设 置问题,共2—4分,考查的内容多是理解诗歌深 刻的内涵,品味诗歌简练的语言,体悟诗人深沉 的情感,感受作品中描述的艺术形象,研究诗歌 的表达技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李白依次经过 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 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用五个地 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也有思乡的情怀。
青年时期,遍干诸侯,到处碰壁,历抵卿相,一事无成。
中年时期,奉诏入朝,仰天大笑而去,低头挥泪而返, 甚至被迫遁入方外。
李白诗歌专题阅读经典资料(按生平阶段)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是紧接着陈子昂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大诗人,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
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其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
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他的人生可分为五个阶段:1. 701—725 二十五岁以前的蜀中读书和任侠时期李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15岁时,学习剑术。
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
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在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
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
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
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
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
如《侠客行》赞美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古风》第十首赞美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并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2. 726—742 二十六岁至四十二岁之前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公元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了,他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开始了他漫游、干谒的生涯,并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李白专题始

李白专题学习(序)概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名家点评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暂伴月将饮 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 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5.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对此欲倒东南倾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云青青兮欲雨④虎鼓瑟兮鸾回车⑤樯橹灰飞烟灭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6.名句默写(10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身登青云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中闻天鸡。
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5)客心洗流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云暗几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1)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李白专题活动课教案

《李白专题》活动课教学设计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徐英活动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感知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2.积累李白诗歌,体会诗歌中关于酒和月的内涵。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小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伴随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真正去多方面的了解李白。
二、活动过程(一)沈谊辉同学带领我们走近李白李白的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裴子昕和王天乐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
(二)裴子昕和王天乐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对于李白名字的由来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很有传奇色彩,我也想一吐为快,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关于李白的小故事。
(三)关于李白的小故事李白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下面有请陈诗媛同学带我们一起领略李白诗歌的魅力!(四)领略李白诗歌的魅力在对文学社成员进行“最喜爱的古代名人”调查问卷中,很多男生都选择了李白,也许男生对于李白和他的诗歌会有独到的见解,下面有请张佳琦,王诚两位同学,带着我们体悟李白其人其诗。
(五)张佳琦,王诚两位同学带领同学们体悟李白其人其诗唐代由盛而衰是唐人的不幸,李白的辞世应是世人的不幸。
李白平生最爱酒和月,据说他的离世也因酒和月,他与酒、月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的情缘呢?有请我们文学社两位社长来解读。
(六)鲍岑涓、曾子欣解读李白诗歌中的月和酒三、教师总结李白喜月,诗中有月;李白嗜酒,诗中有酒;李白爱剑,诗中有剑;李白怀才不遇,诗中写满了他的忧愤与期冀;李白豪迈洒脱,于是他诗情如狂涛,笔势若天马......我们既要品味赏析李白诗歌的大气与豪迈,也要理解一代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李白专题阅读PPT课件

CHENLI
18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 台朗诵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2021/3/7
设计意图:朗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不言而喻。教师应辅导学生声情并茂
的朗诵。要知道有声才有气,有气方
生韵。在朗诵中感受诗歌节奏与旋律
的美感,体会诗人或率真自然,或豪
放飘逸,或桀骜不驯,或浪漫洒脱的 情怀。
CHENLI
15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时
教学目标
一、精读李白诗歌作品,了解 其浪漫风格,探究其浪漫风格 后的浪漫思想,认识李白的思 想高度。 二、培养学生精研精读与合作 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021/3/7
CHENLI
16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李白浪漫思想的深刻内涵。
二、理解李白的建功立业之心与功 成身退思想的矛盾统一。
6
2021/3/7
李白生平经历
少年壮志:饱读儒家经典,涉览百家之书, 信奉道教文化。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 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 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 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CHENLI
13
2021/3/7
李白生平简介与作品分期梳理设计思路: 帮助学生梳理李白生平经历,创作分期, 并分拣各期代表作品,利于学生 全面把
握作者思想。所选作品虽分属于不同时 期,却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李 白出世与入世思想的矛盾统一。教师据 此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李白过于率真浪漫 的政治理想,以及对“绝对的精神自由” 和“建功立业”这对本来矛盾的东西同 样强烈的渴望与追求。引导学生思考李 诗的最显著特征是浪漫,该如何看待李 白的浪漫。所有这些都是在为下节课的 深入探究做准备。
专题知识归纳--李白

诗仙----李白一、李白其人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二、李白经典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下荆门》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8、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忆东山》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10、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东鲁门泛舟二首》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1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诗歌专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功成不退皆殒身”等诗句直接反映了诗人 伦》)”。作者以浪漫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
追求理想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愁苦和郁闷之 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无比纯洁而又深厚的深
情。
情。
李白诗歌描写了自然山川的美丽,借
李白在乐府、歌行方面都取得了很高
此表达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三山 的成就,还擅长五绝和七绝。他被贺知章称
李白现象有其独特性,认真探究,有利 长”答案似乎得到了解答,愁有多深,头发 《李白代表作汇编》等。广泛收集的李白的
于教育创新思想的丰富。
就有多长。看似荒诞,又在情理之中,情感 作品,无疑是研读李白的好材料《 。李太白
李白虽饱读诗书,但对儒家教育内容 的变化极具起伏感。
集》收录诗歌 900 首,是用李白的字命名
白诗歌内容的丰厚博大,汲取李白文化的 的并列关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重要, 密关系。
智慧和精神营养、涵养民族精神。
也最关键,既是基础也是顶层。离开了语
李白对古代隐士的态度与世俗的看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李白对 言,思维、审美、文化将无处依附。
法不太一样 :有时候和前人的观点截然不
中国传统诗歌进行了彻底的破坏和重构, 李白偏好夸张,李白使用夸张手法重在 同,有时候对同一隐士的态度前后完全不
把中国的诗歌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李 抒情,极少状物。善用比兴“ 。桃花潭水深 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李白看重隐士中有
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他秉持自己独特的 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中以 做官经历又重新入世的。其实,想借此表明
价值观念的结果。
“桃花潭水”来比喻汪伦与作者的情谊,比 希望得到重用的想法。二是隐士自带光环
接触很少,一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这是
《李白专题》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5
三、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 他气挟风雷的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 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在中晚唐诗人的 眼中,李白有着极高的地位。李白对后世 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 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诗歌豪放飘逸的风 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俊美, 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 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精选课件ppt
10
• 2、歌行:
•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要比乐府高,一般将 李白古诗种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 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例如:《襄 阳歌》、《侠客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等。“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 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专题
授课人:曹 雪
精选课件ppt
1
一、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1、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 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 李白说他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可能出生 在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精选课件ppt
2
• 李白的少年时期,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蜀中是 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 教胜地,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至大,几 乎伴随他一生。
• 开元二十五年左右,李白西入长安求仕, 结果大失所望。他在长安看见的是官场的 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他带着失落 的心情离开长安,再次开始了游历生活。
精选课件ppt
4
• 或者是由于他的名声,或者是有人举荐,天宝元 年(742),机会终于来临,李白奉召入京,供 奉翰林。这是他一生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 就为朝中权贵所馋毁,他的仕途再次遭受打击, 天宝三年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歌行: •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要比乐府高,一般将 李白古诗种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 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例如:《襄 阳歌》、《侠客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等。“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 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的一生中神仙道教信仰在他的思想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 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他的很多诗都 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 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他 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 漫游、仰慕神仙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 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 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 础。
李白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盛唐士人积极入世、 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 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 “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又看不起儒生, 不愿走科举之路,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他的 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当时现实人生中不断 遭受失败,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中。 但又因为有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 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游峨眉山。第二 年春,他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 州,不久在湖北的安陆定居下来,与故宰 相许圉(yù)师的孙女结婚,从此“酒隐 安陆,蹉跎十年。” • 开元二十五年左右,李白西入长安求仕, 结果大失所望。他在长安看见的是官场的 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他带着失落 的心情离开长安,再次开始了游历生活。
三、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 他气挟风雷的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 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在中晚唐诗人的 眼中,李白有着极高的地位。李白对后世 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 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诗歌豪放飘逸的风 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俊美, 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 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二、李白的诗歌
• 李白的诗歌大体分为四类: • 1、乐府:李白的乐府诗大都是以五、七言为主的 杂言体。大量沿用乐府古题,用古题写己怀,偏 重于主观抒情,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只 是书写感慨。 • 例如:《蜀道难》古辞寓意功业难成之意,正是 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 悲愤。对于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的渲 染,也正是诗人对于世道艰险的渲染。
•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 有格式,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而变 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气境界。这些作品 里,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和 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如行云流水,一泻 千里。令人心醉神迷,又感到振奋。这是 他超于常人的不可及之处。
• 3、绝句: • 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 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 全都灵光一闪地反映了出来,脱口即成绝 唱。李白的绝句大多自然天成,清新脱俗、 空灵明净。表现出他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 洁明净的心境。
• 总结:
•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 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 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 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李白 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 或者是由于他的名声,或者是有人举荐,天宝元 年(742),机会终于来临,李白奉召入京,供 奉翰林。这是他一生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 就为朝中权贵所馋毁,他的仕途再次遭受打击, 天宝三年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 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我本不弃世,世人自 弃我。”既悲愤不平,又对朝廷充满了失望与不 满。然而希望建工立业的心情并没有消退。
• 李白预感到安禄山行将叛乱,忧虑不安。 安史乱起,李白入幕永王李璘,他以为报 国的时机已到,结果肃宗以叛乱罪讨伐了 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后流放 夜郎,途中遇赦放回。 • 上元二年(761)闻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 想从军报国,无奈பைடு நூலகம்路病还。次年病逝于 当涂,享年62岁。
2、李白的思想与人格:
• 4、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 ①李白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 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 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 ②李白诗歌充满奇特的想象,纵横变换、 气魄宏大。李白诗歌中颇多吞吐山河、包 孕日月的壮美意象。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 给人一种崇高感。
• ③李白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 欢灰暗色。由此也构成了李白诗歌语言的 风格,清新明快,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 绚丽夺目的光彩,也体现出李白不肯苟同 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 李白的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 “我”在,这是他人无法模拟的个性特色。如 《行路难》。 • 从语调 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 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情感,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叙 事的写法。诗人运用创造性的联想,运用大胆的 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肆意的 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息带 进了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 乐府诗的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李白专题
授课人:曹 雪
一、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1、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 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 李白说他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可能出生 在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 李白的少年时期,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蜀中是 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 教胜地,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至大,几 乎伴随他一生。 • 大约18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学习纵横术。 蜀中又是一个有着侠士风气的地方,对李白也有 影响,他自己也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 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见他的青 少年时期,就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 侠士气概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