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翻译高潮出现的原因

合集下载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作者:赵洁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摘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

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

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

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

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

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

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

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琳秦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枝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在翻译史上揪起了四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之后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历经的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掀起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在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支谦此序,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同时,他提出。

因徇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

他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从他开始系统化。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琛写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他提出。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

他提出的。

八备”.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唐代玄奘是中国最突出的佛经译师之一。

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以及“五不翻”理论.并且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由此可见.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就翻译原则、方法以及翻译者本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开启了我国译论的先河。

为我国译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教士携带西方科学书籍和宗教书籍闯入中国的大门。

从而引发了我国科技翻译的高潮。

中国译者中最出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第三次翻译高潮

第三次翻译高潮

翻译的题材
• 甲午战争前,翻译的选材主要以科技类著作为主。 •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到社会科学 领域。所以,维新派的西书翻译主要是介绍外国历史,不仅翻译 西方的东西,还翻译日本的东西。其翻译或编撰的书文主要有以 下四个方面:(1)论述某些国家因循守旧、不图自强而导致灭 亡的书籍(如梁启超所译的《波兰灭亡记》);(2)论述某些 国家因维新变法,而使国家昌盛的情况的书籍(如康有为的《日 本维新三十年史》);(3)综合考虑某些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 历史,总结出“尊新必胜,守旧必亡”的规律;(4)为了反对和抵 制人民群众的暴力革命,讲述近世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以警告 清朝统治者,劝其实行变法的书籍。
这一时期的翻译家
• • 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 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 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 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 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 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
• 甲午战争之前,有识之士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他们认为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主 张学习西方制造船炮的技术以增强军事力量。但是,甲午战争的 惨败让国人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 深层次的原因在社会思想文化、政治及管理制度方面。在这种背 景下,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向社会科学领域。 • 纵观甲午战争前后的翻译主导思想,其目的和动机很明确:救国、 强国。所以这次翻译高潮的主导思想就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目 的和动机也就决定了翻译的题材。

鉴往以继承借鉴以昭来———明末清初第一次科学翻译高潮之翻译方式评鉴

鉴往以继承借鉴以昭来———明末清初第一次科学翻译高潮之翻译方式评鉴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4年4月第16期Apr.2014NO.16明末清初,欧洲各国家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产生,近代科学体系逐步建立。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传教”和“儒教合一”为手段,在中国传播宣传天主教教义,并和具有深厚科学知识基础的中国士大夫一起翻译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促进了中国科学翻译第一次高潮的产生。

明末清初,科学翻译高潮提高了中国科学水平,为中国科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也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使国人首次接触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学知识。

这些科学知识,尤其是近代世界观,打开了部分中国人的眼界。

翻译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被喻为“引来了西方的活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翻译经验的积累导致了翻译方式的变化。

翻译方式是对翻译活动全局性、整体性的思考,是翻译范式的另一种表达。

翻译方式有较稳定、易传承的特点,其变化影响着翻译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明末清初第一次科学翻译高潮翻译方式的特点,探究其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

一、译者与译述16世纪和17世纪是欧洲的科学革命时期。

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上半叶,即明朝万历到崇祯的60年间,随着基督教教士的入华传教,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入我国。

[6]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几乎都是来华传教的耶酥会士和中国封建士大夫合作进行的。

耶稣会士肩负罗马教廷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的使命而来,中国士大夫们则是为了富国强兵,他们本身就是科学家或某领域的专家。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是第一个“科学传教”与“儒教合一”的手段,为后继的西方传教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许多传教士后来在华传教过程中,纷纷承袭了这些手段。

[2]期间第一部科学著作的译述就是利马窦口述,徐光启笔录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6卷。

1612年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Sabathin de Ursis )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洋的水利工程和各种水利机械。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文 学异 ・文化点参
中 国 翻 译 史 的 四 次 高 潮 与 社 会 文 化
罗飞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西 陕 10 1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它 的 出现 和 发展 与 特 定 的 社 翻 会 文化 息 息 相 关 。 本 文在 总 结 几 次翻 译 高潮 的基 础 上 , 述 了翻 论
的。
这样 的划分 有利 于分析 翻译与社 会文 化之 间的相互 作用 。
四次翻译 高潮 使得 翻译不再 是“ 辫” “ 婆” 摆脱 了翻译 只 小 或 媒 , 是一种交流工具 的浅显认识 。接下来 , 重分析这一次次的高潮 着 对于社会 文化 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怎样 的影 响, 以及 每一 次翻译 高
需要 条件 , 展 需 要 社会 土 壤 ; 过 来 , 发 反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也 滋 养 了
翻译 作 为 人 类 的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纵 观 中 国
几 千年 的翻译史 , 人们 的认 知水平 、 社会 文化发展 状况 以及 其他 种种 因素的发展变化 , 不 同程度 上推 动着 翻译 这项 活动 的发 在
后 日益 形 成 鲜 明的 对 比 , 是 科 技 翻 译 出现 的 历 史 要 求 。 这
经过 了上千 年 , 人们 对翻译有 了正确 的认识 , 那么在不 断修
正 对 翻 译 的认 识 当 中 , 译 作 为 一 项 跨 文 化 活 动 又 经 历 了哪 些 起 翻 伏 ?以 及 这些 起 伏 又是 如何 产 生 以及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又 有 怎 样 的 影响?
潮 又 对某 个 特 定 时 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发 挥 着 怎 样 的作 用 。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冯文婷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摘要:明末清初时期被认为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

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高潮对当时的中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的成因、特点、和这一时期的翻译著作做一个综述,由此推出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高潮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成因;特点;影响由于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禁锢,宋、元、明各代的知识分子在科学技术方面毫无作为,导致中国在科技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同时,天主教受到新教的冲击,派遣传教士到世界各地抢夺信徒,以弥补它在欧洲流失的信徒与权威。

这些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翻译著述活动,将部分西方的知识引入中国。

在这约200年的时间内,这些传教士翻译了西方人文科学、宗教及自然科学等著作437部。

这一举动使得中国人的视野、知识结构以及由此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开阔,使中国迎来了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一、明末清初翻译高潮形成的原因十六世纪中叶,明朝的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自北宋高潮之后,科技领域停滞不前,这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而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夺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大部分地盘,因此开始向东方扩展势力。

西方传教士们为了传播宗教,努力钻研中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文化适应策略,翻译方法灵活,以读者为中心。

思想文化方面,他们以西顺中,在不贬低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下,让士大夫们吸取西方文化,强调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以确保中国人可以顺利的接受西方的思想和知识。

二、明末清初翻译高潮的特点明末清初的翻译具有目的性。

传教士到中国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服务这个最终目的。

而中国的学者们译书的目的除了自身渴望了解世界之外,主要在于想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解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明末清初的翻译具有局限性。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发展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发展

3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9期总第802期No.9,2020Total of 802翻译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翻译又可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反作用,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透过某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去观察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我们会发现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有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烙印。

1 社会背景晚清至民国初期,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时候涌现出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西方书籍,学习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国。

1.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西方典籍和思想,这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省中国落后的原因,因而开始翻译西方的书籍,传播先进的思想。

当时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是林则徐,他派人翻译了一些西书介绍西方各国知识。

除此之外,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1.2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其科学技术层面,其落后的根本还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洋务派主张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以便培养买办和外事翻译人员。

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京师同文馆,学习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旨在培养精通外语、了解西方知识的人才,为中国政治和经济服务。

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人才,为翻译西方书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维新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形势岌岌可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要求中国变法自强,联合起来抵御外侮。

那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取得了成效,中国也想向日本学习,因而在维新时期,中国十分重视翻译,不但翻译西方书籍,还翻译了大量日本的书。

明清时期的翻译

明清时期的翻译

Chapter Two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与晚清的翻译(西学东渐第一期)西学正义:西学:沈定平理解为科学、哲学和宗教。

熊月之指出:始称西学,继而称东西学,后又称新学,内容无所不包。

晚清《西学书目答问》作者称西书大致不外曰政、曰教、曰艺三类。

历史条件: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中国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再次接触,翻译作为沟通文化间交流的中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次翻译首先由科技方面,后来漫延到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元朝以来,中国和西方国家一直有比较密切的外交活动,15-16世纪西方世界已经基本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并且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科技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发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伽里略发明望远镜,英国科学家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等等,都远远超越中国;而此时中国封建文明经历唐宋时期的高峰时期,封建文明进入没落时期,再加上南宋以来新儒学长期排斥禁锢人们的思想,佛学过于虚幻,已经逐渐失去其优势,明朝中期王阳明的心学、东林学派追求的实学为人们冲破以往的思想禁锢和追求西学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条件(朱维铮将明朝中期称为中国的中世纪。

),恰好此时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明,西学在国内传播可谓迎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封建士夫中的开明人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和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西书,促成了中国翻译高潮;第二。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的撰写,提倡实验与切身实践,人们的科学方法开始变化;第三。

当时担任翻译任务的外国传教士都有很深的科学造诣。

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圣命,往往采取“调适与会通”(沈定平)策略,归化中国知识分子,寻求与中国士大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合作,翻译中国急需的科技书籍,达到其传教目的。

浅析中国古代科技翻译的推动力量

浅析中国古代科技翻译的推动力量

浅析中国古代科技翻译的推动力量摘要:我国翻译活动始于东汉,距今大约两千年的历史,迄今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其中科技翻译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无到有,从萌芽开始不断发展,可以说贯穿整个翻译史的过程中。

本文将以明末清初时期的科技翻译为重点,从宗教和中外译者的译论两方面浅析当时科技翻译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译论;推动力量古代科技翻译最初从何而来?这就得提出科技翻译与宗教文献翻译的附庸关系。

约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佛教逐渐从印度通过西域传人中国,经过魏晋隋唐与中国传统的儒、道糅合,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

与此同时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学等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发生一次大碰撞。

科技文献翻译从此破壳而出,开始发展。

但这段时期还只是以传播宗教为主,只是稍夹带有少量描述外国科学知识的书籍,算是宗教翻译的附庸。

真正的转折点在于明末清初时期,翻译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宗教文献的翻译,科技文献的翻译比重增加,大量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书籍得到翻译。

据《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和《欧洲著作汉译书目》记载,耶稣会士的汉文西书共437部,包括宗教书籍251种,人文科学55种和自然科学131种。

而这一时期科技翻译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宗教。

传教士们为了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力来到东方,并利用当时的科技文献和产品吸引士大夫以达到传教目的。

这一传教策略给最初比重微弱的科技文献带来了希望,从这一时期开始科技文献的翻译不断成长发展壮大至今。

如果说宗教打开了中国古代科技翻译的大门,那明清时期的士大夫和传教士就是运输工,砍除语言的荆棘,把外国科技输入国内。

然而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传教士开展科技翻译活动的目的有所不同。

士大夫想通过翻译科学文献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造福百姓,而耶稣会士意图利用“学术传教”策略使天主教进入中国。

但即便如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对科学翻译的贡献仍旧巨大,催生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萌芽,引进了西方先进机械,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之道,促进中国人民科学意识的萌芽,并且使我国翻译理论初见端倪。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浅谈中西翻译发展史及比较翻译,一种表达方式的转换过程。

无论中西都已有悠久历史。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

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5次高潮。

而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可分为六个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高潮约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又出现不同的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等。

这些代表人物对那时的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约公元前3世纪,主要以翻译圣经为主。

这些可能是因为区域、文化而致。

其次中国的翻译第二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此期间除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上影响很大外。

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则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在甲午战争之后,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海,变法自强。

在此期间翻译受到很大重视,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代表。

其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影响至今。

第四次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

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有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第五次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此期间,翻译理论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完善,上面已经提及到西方翻译史的第一次高潮,下面我们就了解下西方的其他几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以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为拉丁语。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

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在创造、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第二次高潮直至明末清初,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经翻译。

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

他们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其中,西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总结出三条科技名词翻译的原则,颇有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了所谓“善解”的翻译标准,即译者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义,“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又能够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

明清两代科学翻译与科学传播的对比研究

明清两代科学翻译与科学传播的对比研究

明清两代科学翻译与科学传播的对比研究摘要明清两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后两个朝代,东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碰撞和交汇,也使得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在救亡图存、民族振兴这一重任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是要从明清两代科学翻译的翻译动机、翻译主体和方式、翻译内容、翻译的底本和译入语文化背景这几个方面对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做一对比研究,探讨二者对中国文化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明末清初科学翻译清末民初科学传播在中国几千年的科学翻译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东汉至宋代早期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其中第二次与第三次引进了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使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了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

这些科技知识,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而且更主要的是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不同的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即翻译动机、翻译主体和方式、翻译内容、翻译的底本和译入语文化背景这几个方面来对这两次翻译高潮做一对比研究,发现真相。

一、翻译动机16 世纪时,为了叩开中华帝国关闭的大门,以利玛窦和罗明坚等人为首的传教士们,在对中国社会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之后,发现最能引起中国人兴趣的,且为中国人所渴求的,并非基督教的福音书,而是西方人的科学技术。

于是他们采用了“科学传教”的方针,通过翻译大量中国人感兴趣的科学著作,循序渐进地推动天主教的传播。

另外,当时中国正值明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昏庸无能,内忧外患频繁,一批忧国忧民的中国士大夫希望通过科学兴国,振兴大明,因此选择与传教士们合作,翻译他们带来的科学书籍“裨益民用”,由此形成了科学翻译的热潮。

概而言之,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是由传教士出于传教目的发起的,又有中国士大夫参与的合作行为,这两股力量的翻译动机迥异,但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一起。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摘要: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古至今与翻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五大翻译高潮:唐朝的佛经翻译;清朝的科学翻译;1919年以前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科书、工具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翻译。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高潮走向高峰的重点时期,而其中的科学翻译活动,以其影响之大成果之多为中国翻译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亮眼之处,对于现代科技翻译来讲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学翻译;特点;影响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ltogether,there are five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of Tang Dynasty,Scientific Translation in Qing Dynasty,Western Translation before 1919,Scientific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and the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tif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re crucial period toward a translation climax,in which many scientific activities with their influential results providingmany enlightening spots for China and it still has its reference and learning value on modern scientific translation.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cientific Translation;Characters;Influences1 背景与特点西学在我国的传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二是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的特点及影响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的特点及影响

4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3期总第878期No.23,2021Total of 8780引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帝国主义的炮艇结束了清朝闭关锁国的时代,自此,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抵御列强侵略,清政府和广大民众认识到中国必须敞开大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因此,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出现了以西学为主要内容的翻译高潮。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也成为了继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及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

与前两次翻译高潮相比,第三次翻译高潮的规模和影响要更大。

由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比较复杂,这一时期的翻译实践功能相对多样化。

因此,分析该时期翻译活动的特点和影响,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发展和翻译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角度简要论述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的特点和影响,剖析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翻译功能的实现。

1翻译在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的特点中国近代翻译继承了古代翻译的许多优良传统,也是古代翻译的延续,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近代翻译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古代翻译。

与中国翻译史上的前两次高潮相比,作为近代翻译开端的第三次高潮也呈现出了这一时期翻译独有的特点。

1.1翻译内容的实用性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汉唐时期的文化交流更是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中国文化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东亚、中亚乃至欧洲的文化,还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国文化,增强了自身文化的丰富性。

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译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古代翻译的兴盛来源于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相形之下外来文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常被吸收、转化和利用。

此外,从翻译目的的角度来看,古代翻译也是一种较为纯粹的文化交流活动。

以佛经翻译为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在巩固了统治的同时满足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清末民初出现的小说翻译高潮,在学术界有多种表述方式,有的称之为“晚清小说翻译”,有的称之为“近代小说翻译”。

本文以林纾在1898年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开始到“五四”前夕的小说翻译为背景,因此称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

一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起因清末民初是小说翻译大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全,如阿英先生的《晚清戏曲小说目》就收翻译小说608种,日本学者樽木照雄教授等人编有《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等。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在这些翻译小说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所谓的通俗文学,即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这些小说盛行的原因是它们能够满足当时读者的愿望和需求。

尤其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度、虚伪的共和制度及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深切地感到了科学力量的伟大,人们迫切地想从所翻译的政治小说中领悟到新的民主制度、在科学小说中领略到科技的力量、在侦探小说中获得公正的法制。

当时的译者带有的这种翻译动机,迎合了当时政治改良、文化改良和启迪民智的需求,给民众带来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从创作角度来讲,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在价值观念、人物塑造和小说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当时一些小说家明显地从类似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汲取了很多营养进行小说创作。

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一批新文学作家都曾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谈到晚清翻译小说,如鲁迅、郭沫若、冰心等,这些文字在文学界和翻译界至今仍广为人知。

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写道:“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

”鲁迅的这句话所指的是旧文学处于“边缘”或“弱势”阶段。

因此小说这一文体借助翻译小说的形式在清末中国文学系统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而翻译小说本身的势头也盖过了创作小说。

如《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在当时收进创作小说约120种,翻译小说达400种。

需要强调的是,清末社会“摄取外国文学”并不是自然的文学现象,其目的也不是为了翻译小说的崛起,而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有意制造的结果。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 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

由此至今的近二千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一、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一千多年,译经1 690 多部、6 420 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

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

后人对安世高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

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

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 部、384 卷,最早提出了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的重要问题,对翻译文学影响甚大。

明末科技翻译(1)

明末科技翻译(1)

德国人,1623年来北京。汤若望到北京后,仿效当年
的利玛窦,将他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 呈送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 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汤若望以他的数理天文学知 识得到朝廷官员们的赏识。
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预测了当年10月8日出现的
月食。后来他又准备地预测了第二年(1624)9月的月 食。他写了两篇关于日食的论文,印刷分赠给各官员 并送呈给朝廷。
撰译的《泰西人身说概》这部书,是在中国最早介绍西方生理
学、解剖学知识的书籍。
南怀仁为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 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 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 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 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 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
介绍了力学基础知识,包括重力、重量、重心、比重、浮力、材料强 度、单摆、自由落体运动等知识。同时还介绍了光的折射和色散方面 的知识。南怀仁在《新制灵台仪象志》中,介绍了机械方面的许多知 识。他的另一部未刊刻的著作《穷理学》也包含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相 当丰富的知识。
在明末清初的翻译高潮中,中国译者中最著 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的 主要译著也是西方科技类著作。他们在中国 历史上的不朽功绩也是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 工作。
为了说明地图的概念,利玛窦在地图上注明地为圆
形、五大洲的名词等,标注欧洲有三十余国,对南 北美洲做了介绍,并以近代科学方法与仪器做实地 测量,画出中国北京等八个城市的经纬度。其中, 有关五大洲的观念、地圆学说、地带的分法都对中 国地理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墨08级3班0801010301Course: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Instructor:潘旭州Date: 22/06/2010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there existeda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Abstract: Many translation works are charged to be unfaithful in modern translation climax, especiall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1840 to 1911.They arelack of background of western language culture, which lead to themis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In orderto seiz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dynasty, I will talk about it from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itsreasons, processes and characters.Key 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Th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Brief Introduction:The disadvantages of study of the reasons why there existed a translation climax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Ⅰ.The reason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ⅰ.The internal reason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ⅱ.The external reason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Ⅱ. 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promoted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ⅰ.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romoted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ⅱ.Th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promoted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Ⅲ.The characters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ⅰ.The ways of translation were special, especially in the beginning period----foreigners interoperated the works and Chinese took records.ⅱ.The change of works typesⅲ.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changed a lot.Analysis of the reason why there existeda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For a long time,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as followed the严复’s “信,达,雅”, whi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and text control, rarely involves the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ulture of target language. So many translation works are charged to be unfaithful in modern translation climax, especiall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1840 to 1911.They are lack of background of western language culture,which lead to the mis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when thousands of famous western works being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mainly in the areas of economy, technology, political, philosophy, history, literature, and influence modern China society deeply and widely. This kind of action, which judge a work whether faithful or not just according to if it is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on the literal level, is unfair。

We cannot ignore the culture request and background. In order to seiz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I will talk about it from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its reasons, processes and characters.Ⅰ.The reason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From the 18th century, Qing government secluded the country from the outside world, s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as limited greatly. After nearly 200 years separ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was forced to open its gate to western countries. Many Chinese scholars thought of the situation China was in, and decided to safe China through learning advanced western countries.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to learn their language.ⅰ.The internal reason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First, a large amount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olators were needed in the increasing foreign affairs during that period .In 1861,Qing government set up a special agency named 总理衙门, which was aiming to deal with foreign affairs and to train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In 1862, 奕 a greed to set up 京师同文馆in Beijing, considering the Language barrier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is agency also paid much attention on training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diplomats, and it was a branch of总理衙门.Secondly, in the economy aspect, Capitalism had developed in Chain in some degree, there existed some potential readers of western works. Publishing had become a industry, and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had become special jobs. All above reasons promot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ⅱ.The external reason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The series of losing made some officers aware that western countries were beyondChina in both military and technology, so they began to try to find ways to save China: to learn military and technology from western countrie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these officers,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Political Reform came into being. This the very beginning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very beginning of translating western works into Chinese in modern China.Ⅱ. 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promoted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ⅰ.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romoted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Westernization Movement was a movement rising by 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schools to trai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奕 said,“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