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琳秦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枝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在翻译史上揪起了四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之后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历经的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掀起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在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支谦此序,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同时,他提出。
因徇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
他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从他开始系统化。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琛写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他提出。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
他提出的。
八备”.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唐代玄奘是中国最突出的佛经译师之一。
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以及“五不翻”理论.并且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由此可见.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就翻译原则、方法以及翻译者本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开启了我国译论的先河。
为我国译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教士携带西方科学书籍和宗教书籍闯入中国的大门。
从而引发了我国科技翻译的高潮。
中国译者中最出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与展望
“ 敢 妄增 闻见 , 失 本 真 。 ” 质上 强 调 了对 原 文 的忠 实 性 。 不 致 实 ( ) 片 战 争 以 后 的 西 学翻 译 :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发 三 鸦 中 展期 鸦 片 战 争 后 至 民 国是 中国历 史 上 的第 三次 翻译 高 潮 , 这 次 高 潮 起 源 于 十九 世 纪 中期 的 “ 务 运 动 ” 洋 。此 期 间共 翻 译 出 版 了四 百 六 十八 部 西 方 的 自然 科 学技 术 著 作 。这 些 科 学 技 术 著 作 . 方 面 起 到 了介 绍 西 方 科 学 技 术 的 作 用 , 一 方 面 推 动 一 另 了 中国 在 科学 研 究 与 生 产 实 践 上 实 质性 的起 步 与 进 展 。这 次 翻 译 高 潮 , 期 以 翻 译 “ 船舶 、 枪 炮 ” 技 术 著 作 为 主 , 初 造 造 等 目 的 是 “ 夷 长技 以制 夷 ” 后 期 以翻 译 西方 哲 学 人 文 著 作 为 主 , 师 。 以达 到 富 国强 兵 的 目的 。 这次 翻 译 高潮 影 响 在 政 治 方 面 , 建 封 政 体 解 体 , 国 进 入 民 主 革命 时 期 : 文 学 方 面 , 中 在 以文 言 文 为 主 体 的创 作 语 言 让 位 于 白话 文 .文 学 的体 系 从 原 来 诗 体 文 学
中 国翻 译 理 论 的形 成 阶 段 翻 译 是 一项 与 人 类 文 化 、 想交 流 密 切 相关 的活 动 。 汉 思 从 末 用 文 字记 载 的佛 经 翻 译 开 始 . 国的 翻 译 至 今 已 1 0 多 年 。 我 70 在 这 漫 长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见 超 卓 的前 辈 翻 译 家 、 论 家 们 孜 识 理 孜 探 索 , 结 出 了我 国独 具 特 色 的 翻译 理论 系统 。 国 翻译 理 总 我 论 的发 展 和形 成 基 本 上 与 翻译 史 相 对应 。 ( ) 汉到 唐 宋 的佛 经 翻 译 : 国传 统 理 论 翻 译 的 形 成 一 东 中 期 佛 教 创 立于 公 元前 六 至 五世 纪 的 古 印度 . 元6 年 流 传 于 公 5 至国。 佛教 徒 为 宣传 其 宗 教教 义 , 然 要输 入 印度 的佛 教 经典 , 必 于 是佛 经 的 翻译 活 动 开始 。我 国 的佛 经 翻译 . 东 汉桓 帝 末 年 从 安 世高 译 经 开始 . 魏 晋南 北 朝 时得 以发 展 . 在 到唐 代 臻 于极 盛 , 北宋 时 式 微 , 以后 则是 尾 声 。我 国译 论 的论 述 一般 都 从 三 国 元 说起 . 有史 记 载 的翻 译 活动 与 宗 教直 接 有关 。发 生 在汉 魏 至唐 宋元 时 期 的佛 经 典 籍 翻译 是 中 国历 史上 的第 一次 翻 译 高潮 。 最 初 阶 段 的佛 经 翻译 活 动 还 只 是 民 间 私 人 事业 ,规 模 不 大 。从 东 晋 到南 北 朝 之 间 , 始 出 现较 大 规 模 的 译 经 组 织 , 开 译 经事 业 蓬 勃 发展 到 了隋 唐 时 期 佛 经 翻 译 主要 由 中 国 高僧 主 持 译 事 , 行 大 规模 的译 经 活 动 。 次 翻译 高 潮 给 中 国 文化 带 进 这 来 了 重 大 影 响 , 举 凡 哲 学 、 画 雕 刻 等 无 不 发 生 深 远 的 影 对 绘 响。 佛经 佛 典 的 翻译 是 中华 文 化史 上 的 盛举 。 过 大 量 的译 经 通 实 践 . 国 的译 经 大 师 总结 出许 多 宝 贵 的翻 译 经 验 . 然 对 于 我 虽 翻 译 理 论 的探 讨 多 停 留在 “ ” 质 ” 上 , 却 是 我 国 翻 译 理 文 “ 之 但 论 的 开 端 , 我 国 翻译 理 论 的 形成 奠 定 了 基础 。 为 ( ) 二 明末 清初 的科技 翻译 : 中国传 统翻译理论 的停 滞期。 佛经 翻 译在 北宋 时 已基本 结束 , 后 由于 国 内局 势 动荡 不 安 , 治 者 此 统 闭 关锁 国 , 翻译活 动几 近停 顿 达六 百年 之久 , 译理 论 基本 是 空 翻 白。 十七世 纪 , 至 明末 清初开 始 了科 技翻译 , 这次 翻译高潮 大体 历 时两 百年 。它的兴 起与欧 洲一批 耶稣 传教 士联 袂来 华不 可分 割 。 这两 百年 间, 中国翻译 史上形成 了继佛 经翻译后 的第 二个高潮 。 这 一 时 期 , 国 翻 译 界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徐 光 启 、 之 藻 等 我 李 人 。 光 启 与意 大 利 人利 玛 窦 合 作 翻译 了欧 几 里 德 的 《 量法 徐 测 议 》 书 。 之藻 是 我 国 明代 著 名 的科 学 家 、 著 家 。 与 利玛 等 李 译 他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语言文学研究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杨可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O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O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四个时期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的理论!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不;,。
”出译事不易,也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时期的道安提出“,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去面目,三翻译不易%后人最先提出表现文文体与语趣的%出“厥中”的翻译,文的一中法%所著&论》是我国历史一1式翻译论著%中最著的是“”的论,为一的佛经翻译应%代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出了五种不翻的%初译字译,胡语言,译直译,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二翻译高潮,中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教士在华译著的一书%后,徐光启在与利玛窦合译的《几'译序中出“求知,求真理”“抓重点、抓急需”的翻译思想%李之藻翻译一西方逻辑学译著《理探》,并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王徵帮助金尼阁修订了文字韵学专著《西儒耳资》,将西语言、科技、哲理三类书籍分别称为“资耳目”“资手足”和“资心”之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部精彩的译论著作《繙清说》,由乾隆初年魏象乾所著,可称为我国最早的内出版研究单篇专著%(二)晚清民初译论晚清时期最早对翻译问题发表较多论述的是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一文中论翻译业的重要性,并最!议创翻译所%国译著雅在论著《论译书之法》和《论译书'中,科技译一对科技翻译的%所著&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议的标准,与现代等值翻译理论接近%梁启超在万言《论译书》中出翻译内容、译一、翻译人才的翻译三义%这一时期 最出的译论 出了中国近代最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期译对翻译的要性,为译应与中人物的心理%在《译书例》中、分类、、书、、专、、版的译书%以三三例,的进一这一时期的译学思想%(三)民国时期译论民国时期的翻译多是文学,在几时为翻译思想的成出%并国翻译特的《论翻译的》,并探译等%出“韵译”,朱自清译名的法,分译,译,译,译和译%创性提出“韵译”,翻译学文的韵不可丢%对译学的在与的“硬译”思想,不的语言语言%翻译《士》,神韵,,并用莎士比亚的众多形象和戏剧旋律化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时期对翻译最大的两位翻译家是傅雷和钱钟书%出翻译精和的思想,认为翻译不可按照字搬,应的精貌和特征,提出:似不形似的翻译%钟书诱、讹、化表 自己的翻译观#诱指翻译在不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引诱读者对爱好不同文学#讹指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译文难免失真和不贴合原文的地方#化指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既不能让译文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姿#三、对当代中国译论发展的展望(一)重视翻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当代学者在古代和近代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翻译基本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辜正坤从翻译标准方面提出多元互补的,即翻译标准一对标准、最高标准和标准的标准,了一的标准观#钧在《翻译论》中从翻译的本质、过程、意义、因、矛盾、、方面对翻译的基本作了全方的#当代译论意翻译研究的研究,从方、方和翻译理论中#中国译学理论的中、古互、多元合,提中国译论中最和的理论,代译论合,出和代,让译论在代语境中的。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在这一时期 ,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罗马文学家把
荷马的史诗《奥德赛》(Odyssey)译成了拉丁语 ,
同时把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德斯等人 的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语 ,把古希腊戏剧介绍到罗 马 ,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TheI l i a d )和《奥德赛》(Odyssey)。
在这个时期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 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塞 万提斯 、莎士比亚 、 巴尔扎克等大文豪的作品被译 成各国文字 , 东方文学作品也陆续被翻译。
} 在这个时期 ,翻译扩大到了科技 、教育 、艺术、 商业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成为一项 专门的职业; 此外 ,人们不仅对翻译科学 、翻译艺 术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而且 发展了机器翻译 ,利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翻译 ,大大 减轻了翻译者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朝雍正年间 ,先后有数十 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和中国知识分子合作 ,翻 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 ,包括西方几何 、测量 、 算学 、农业 、水利、机械 、哲学、天文学 、物理学 和采矿冶金等学科 ,其中最著名的是利马窦与徐光 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等书 ,这些 译著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严复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 , 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 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的译作多 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 ,最著名的译著包括《天演
论》(EvolutionandEthics)和 《原富》(The WealthofNations) 等 。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中 国 翻 译 史 的 四 次 高 潮 与 社 会 文 化
罗飞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西 陕 10 1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它 的 出现 和 发展 与 特 定 的 社 翻 会 文化 息 息 相 关 。 本 文在 总 结 几 次翻 译 高潮 的基 础 上 , 述 了翻 论
的。
这样 的划分 有利 于分析 翻译与社 会文 化之 间的相互 作用 。
四次翻译 高潮 使得 翻译不再 是“ 辫” “ 婆” 摆脱 了翻译 只 小 或 媒 , 是一种交流工具 的浅显认识 。接下来 , 重分析这一次次的高潮 着 对于社会 文化 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怎样 的影 响, 以及 每一 次翻译 高
需要 条件 , 展 需 要 社会 土 壤 ; 过 来 , 发 反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也 滋 养 了
翻译 作 为 人 类 的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纵 观 中 国
几 千年 的翻译史 , 人们 的认 知水平 、 社会 文化发展 状况 以及 其他 种种 因素的发展变化 , 不 同程度 上推 动着 翻译 这项 活动 的发 在
后 日益 形 成 鲜 明的 对 比 , 是 科 技 翻 译 出现 的 历 史 要 求 。 这
经过 了上千 年 , 人们 对翻译有 了正确 的认识 , 那么在不 断修
正 对 翻 译 的认 识 当 中 , 译 作 为 一 项 跨 文 化 活 动 又 经 历 了哪 些 起 翻 伏 ?以 及 这些 起 伏 又是 如何 产 生 以及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又 有 怎 样 的 影响?
潮 又 对某 个 特 定 时 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发 挥 着 怎 样 的作 用 。
探寻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代 翻译理 论 的发展 与完 善尽 绵 薄之力 。我们不 仅需
要 引进 和借鉴 外 国翻译 理论 的成果 ,也 需要继 承和
发扬 中国传统 翻译 理论 这一 宝贵 的文化 财富 ,取其 精华 、古 为今用 。
一
、
东汉到 宋 的佛经 翻 译—— 中国传统 理论 翻
译 的 形 成 期
在我 国 ,虽然译 事记 载极 早 ,但很 可惜 ,在 先
得 以繁荣 , 翻译 理论 倍 出 , 以严复 的 “ 尤 信达 雅”为
最著 名 ,该 时期是 中国传统 翻译 理论 的发 展期 。第
四次 是五 四新 文化 运动 到解 放后 的 翻译 高 潮 ,是 中 国传 统翻译理 论 的鼎盛 期 。在 翻译实 践活 动 中翻译
大家不 断涌现 ,他们 纷 纷著 书立 论 ,我 国传统 翻译
翻 译 家 和 翻译 理 论 。我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体 系 从 最 初 道安 的 “ 本 ” 案 、玄 奘 的 “ 不 翻 ” 五 、严 复的 “ 达 雅 ”到后 来傅 雷 的 “ 似 ” 信 神 、
钱钟书的 “ 境” 化 ,经 历 了一 个 不 断 发 展 、 深化 的历 程 。 关 键 词 :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高 潮 ;理 论 史 中 圈 分 类号 :H0 9 5 文 献 标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4 (0 9 3 0 2 4 6 2 0 8 2 0 )0 —0 6 一O
经 师大 都来 自印度 ,精 通梵 文 ,兼解 汉文 。到 了隋 唐 时期 佛经 翻译 主要 由中国高 僧主持 译事 ,代 表是 玄 奘 、义净 ,他们 不但 精通 华 文 、梵 文 ,佛学 造诣 更 是博 大精深 , 以朝廷 力量 设 置组织 完备 的译 场 , 且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张亚敏,任培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
该文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第三部分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体悟,以此来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最终实现翻译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变化与发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5-0143-021翻译的定义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运动,思想运动,更是一种知识技能、一项职业选择,而且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马祖毅2004:2-3)。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翻译历史悠久,翻译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出现了不少佳品。
在我国,翻译活动是从夏、商两代开始的。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没有文字记录的,基本上是口译,活动的目的性很强,因而理论的高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追溯历史,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在这些高潮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翻译家,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没有总结出系统的、连贯的记录阐述他们的理论,也没有构成统一体系,但是这些翻译大家的理论都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风格特色十分鲜明。
在后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理论不断地深化、发展,实现了翻译风格突出、独具特色。
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就必须走进历史、总结经验。
本文是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2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2.1第一次翻译高潮: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开始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有了质的变化,唐代时达到极盛,北宋时期慢慢衰减,元代以后趋于没落。
翻译佛经的队伍,是由两队人马组成。
一队是从西方来中国传教的僧侣。
据历史统计,从东汉到南宋约三百年间,来中国进行佛教传教活动的就有六十多人,另一队是去西方求经的中国僧侣,他们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定居国外不归,真正回国进行翻译的人员只有四分之一。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 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
由此至今的近二千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一、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一千多年,译经1 690 多部、6 420 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
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
后人对安世高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
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
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 部、384 卷,最早提出了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的重要问题,对翻译文学影响甚大。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中西翻译史简介
中西翻译史简介第一节: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迄今为止共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恒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近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之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最早涉及了一些重大的翻译原则”(张泽乾,1994)。
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
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玄奘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他的“五不翻”原则总结了音译法的规律,即:(1)佛经密语须直译;(2)佛典中的多义词须音译(3)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只能音译(4)已经约定俗成的古音译保留(5)为避免语义失真用音译二、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三、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 Study of 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音译中看中国社会文化发展
音译中看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音译(transliteration)是一种以源语言读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
一般根据源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代替翻译。
音译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国名等的翻译。
音译词只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例如:张伯伦是音译,并不代表该人物姓张,音译词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中国翻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对佛经的翻译,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分别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当代翻译。
(马祖毅,1998:1)本文拟从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出发,通过讨论音译发展的动力来阐释音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译音的最初发展纵观中西方翻译史,翻译都是一项古老的活动,都始于对宗教文献的翻译。
中国最早的翻译始于对佛经《浮屠经》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大量使用音译法。
“浮屠”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译为“佛”或“佛陀”,发展到今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佛经》。
在佛教经文上经常可以看到例如:“南无”梵文“namo”的音译,是顶礼、归命、敬礼、皈依等义;“偷婆”梵文“stupa”的音译,在现代汉语中“塔”的意思;现代汉语“玻璃”源于梵文“sphatika”,在早期经文中因译为“婆梨(黎)”,与现代汉语不同有“宝石”之义。
很容易看出此类经文翻译只是在目的语中找出与之对应的音节,并不能反映出源语言的真是意义。
佛经翻译无非就是要将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植入中国文化,为人们普遍接受。
而在植入过程中,译者要面对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目的语文化与源语言文化的不对等;二是如何保持源语言文化的真实意义。
佛经的翻译是宗教的植入,是一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植入。
因此,在翻译佛经过程中,在源语言存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意义或对等物等类似问题便会常常出现,同时,又为了保持源语言的纯洁性,不至曲解,在翻译佛经过程中便常常选择音译形式。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
在中国,传同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等。
这四个时期分别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它以支谦224年的《法句经序》为肇始,而以988年的《宋高僧传.译经篇》为结束。
发生期的翻译理论建立在佛经翻译的基础上,它对于哲学、综教、文学、音乐和舞蹈都有很大影响。
发生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有如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颜宗的“八备说”、鸠摩罗什的“意译”主张等。
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这一时间中,译论家开始思考翻译的社会功能,其分别以1604年徐光启对译书目的的论述,及1894年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为起止时间。
这一时期翻译的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籍,借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发展期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中外翻译家的合作,期间所涌现的外籍翻译家有庞迪我、高一志、罗雅各和艾儒略等。
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
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的历史性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关键词】翻译历史价值尤金·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作用时,曾进行过如下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史能永存的。
我本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季羡林,许钧,1998:210)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并肯定翻译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翻译的历史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四次翻译高潮在研究翻译的历史价值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到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赋税徭役加重,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这时佛教所宣扬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即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想利用佛教麻醉、迷惑老百姓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满足了老百姓想借助宗教得到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
”(谭载喜,2000)因此佛经的翻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掀起了中国翻译的首次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时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翻译科技著作成为当时一大热潮。
而翻译的科技作品使得一批文人志士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不断推进了科技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发展。
但当时的科技翻译高潮好景不长。
这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的惨败。
这又促使中国人看到了,封闭自守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就为第三次翻译高潮做了铺垫。
四次翻译高潮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葛薇(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Translation ClimaxesGe Wei(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Xi’an, Shaanxi 710051)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Abstract: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 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Key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history收稿日期:2012-03-10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纵观20世纪,在中国出现了两次显著的翻译高潮,即20世纪初叶的第三次翻译高潮与20世纪末的第四次翻译高潮.两次翻译高潮有许多历史文化上的相似点.首先,在翻译高潮到来之前,二者都经历了文化真空期.其次,由于社会的转型,二者所处的历史要求大量输入西方文明.因此,出现了翻译的繁兴.在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小说开启了翻译文学的新纪元,引领了小说文类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小说在中国"道听途说,街谈巷语"的边缘地位,带动了中国新文学系统的构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翻译小说却在20世纪末退居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无法解释复杂的翻译现象,尤其是文学翻译现象.鉴于此,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把翻译小说置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分别对两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地位进行历史,动态的描述,进而分析其原因.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的假说,在考察一个事物时,都离不开与之异质的事物.因此在具体的梳理,分析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根据翻译小说在两个时期的发行数量来断定其位置的中心或边缘,而且还以当时与之异质的本土小说为参照点,全面地来阐释翻译小说的地位.。
信达雅
译也,则达尚矣。” 这里无疑是强调了“达”的重要性,同时又指
出“……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即“达”最
终要为“信”服务。 在严复所提出的三原则中“信”与“达”的观
点,最为后来的译者们所认同,在这一点上,严复也和中国古
行之,安能使学童受其益乎? 著译之业,将以播文明思想与国
民也, 非为藏山不朽之名誉也。 文人结习, 吾不能为贤者讳
矣。” 对于梁的批评,严复不以为然,在给梁启超的回信中写到
“窃以为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 是故理
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俗之气。 ”
可见在他来看, 译者绝不能为了使那些学识浅薄的庸众都能
理解,而将语言通俗化,他的译书是为了思考者和研究者,是
为了多读古书之人,正如如其所说“不佞之所从事者,学理邃
赜之书也,非以饷学僮而望受益也,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
之人。 ”
最体现严复这种“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文风的无疑是
严译《天演论》开篇的这一段不朽的翻译经典,因其妙绝现全
引如下: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
谓“不忠的美人”(Les belles infid色,les)或“透明玻璃”(verres transparents):
“翻译至达的结果是,译
文字面全部法语化(归化),一点没有外国语言味,看似已直接用法语(译入语)思维而后又用法语(译
入语)写成”(Mounin,1994)。鲁迅先生极力捍卫“宁信而不顺”(鲁迅,1984),这是一种以移植异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翻译活动的高潮 第一次是从东汉至唐朝的佛经翻译 第二次为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三次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