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记录人:

记录人:

记录人:

记录人:

记录人: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动实验土壤的渗水能力 口名称 表 达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 仪器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动实验 口名称 动方 1)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手法 2) 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操步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 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作骤 实验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现象 动 口 表 达 实验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结论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达仪器铁架台、纸板。 名称物体传热动实验 口名称 1)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动方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手法 个孔。 操步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 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作骤 做好记录。 实验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 现象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动 口 表 达 实验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 达仪器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名称 动实验颜色与吸热口名称 动方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 粘在铁棒下。(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手法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doc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6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器材: 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 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 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 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 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0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 实验器材:带盖长纸盒2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6只猜测: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可以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吸水纸; 2、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3、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 4、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运动的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第一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黑暗的一端;第二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湿土的一端。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7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器材:塑料桶、沙子、小石子、小铲、漏网、水草、标签、记录纸、小鱼猜测: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过程: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评定等级:优指导教师:石娟娟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 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 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我的猜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我这样做: 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 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注意不要把钩码乱丢乱放,不要砸伤。

实验名称:杠杆和轮轴 实验器材:螺丝刀每组一把、扳手每组一把。 我的猜想:杠杆和轮轴都能省力 我这样做:1.选几名力气小的同学握螺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得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能取得胜利。2让全班力量悬殊的学生进行游戏,再让同桌的学生试一试,让大家都当一回“大力士”。 3.整理桌面 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测量结果:使用轮轴和杠杆可以省力,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越粗,越省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使用螺丝刀小心,在相互比赛时注意安全

实验: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测力计 我的猜想:滑轮可以省力 我这样做: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测力计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按要求组装定滑轮,在线绳一端挂两个钩码重1N,在线绳另一端拉动 线绳,用测力计向下匀速拉动,测得拉力为1N 3.测出两个钩码加滑轮重量,为1.1N 4.按要求组装动滑轮,向上拉动线绳,滑轮随重物一起上升,用测力计向 上拉动,提起重物加滑轮0.55N的力 5.按要求组装滑轮组,向下拉动线绳可将重物提起,用测力计向下拉,提 起重物加滑轮用了0.55N的力 6.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定滑轮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不省力 2.动滑轮省力,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3.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我的得与失: 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要归零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3个

五年级下册第2课撬棍的学问 杠杆的作用实验报告 五年级班实验人:年月日星期材料和工具:力与机械实验盒、杠杆尺、支架、钩码等。 我的猜想:杠杆的作用。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认识杠杆画出杠杆简图,并标出杠杆上的三个点。 实验二: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我们发现的规律:。

五年级下册第3课轮子的妙用 轮轴的作用实验报告 五年级班实验人:年月日星期 材料和工具:螺丝刀、扳手、铁架台、力与机械实验盒、轮轴实验装置、钩码、滑轮、细绳、啤酒瓶子、测力计、橡皮筋等。 我的猜想:轮轴的作用是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认识并组装轮轴; 2、轮轴的作用。 方法l:将2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在轴上挂2个钩码,把轮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皮筋秤上皮筋伸长的长度。在轮的线绳上挂2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方法2:找班上一个力气大的同学,握住瓶口部分再找一个力气小的同学,握住瓶底部分。让两人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拧,看瓶向哪个方向转。(必须注意安全) 实验结论:根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第4课斜坡的科学 斜面的作用实验报告 五年级班实验人:年月日星期 材料和工具:测力计、木板3块(30厘米、35厘米、40厘米)、木块(20厘米)、积木、重物、木辊、彩色硬板纸、细绳等。 我的猜想:斜面的作用是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认识斜面; 2、研究斜面的作用: A用测力计竖直将木辊拉起,观察测力计指针的位置; B通过测力计沿30厘米的木板搭成的斜面将木辊或木块拉起,观察测力计指针的位置; C通过测力计沿35厘米的木板搭成的斜面将木辊或木块拉起,观察测力计指针的位置; D通过测力计沿40厘米的木板搭成的斜面将木辊或木块拉起,观察测力计指针的位置; 实验结论:斜面有的作用。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下册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目录: 1、自制电磁铁 2、电磁铁性质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4、电磁体的磁极 5、探究太阳、影子与气温的关系 6、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7、认识使用显微镜 8、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一、自制电磁铁 实验准备:绝缘导线(约1米长)、淬过火的铁钉、开关、钢棒、木棒、铝棒等。 实验过程: 1.请学生阅读课文P3铁钉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 ⑴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⑵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⑶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制作完电磁铁,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用自制电磁铁接触回形针) 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并自由实验。 4、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电磁铁的构造,它可以分成几部分? 5、学生观察后回答。 6、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在电路接通后,还能吸引回形针吗?

7、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中搞好记录。 8、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二、电磁铁性质 实验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实验过程: 1.上节课我们玩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你能想到哪些办法?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呢?为什么这样认为? 3.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指导填写P6表格。 4.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5.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范例。以研究电池节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池节数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电池节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实验三、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实验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实验器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器材: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一单元沉和浮 实验名称:1、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结果 现象和结论: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实验名称:2、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实验步骤: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实验名称: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实验步骤: 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班级::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班级::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班级::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动口表达实验 名称 种子的萌发过程 仪器 名称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 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动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 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 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 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 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动口表达实验 现象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实验 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动口表达实验 名称 土壤的渗水能力 仪器 名称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动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动口表达实验 现象 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实验 结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动口表达实验 名称 测量水温的变化 仪器 名称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动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动口表达实验 现象 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实验 结论 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风的形成 实验材料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实验方法和过程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实验现象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实验名称玩转电磁铁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回纹针、工具刀、胶带 实验方法和过程1、用包皮细电线在铁钉钝端打结,并顺着打结方向缠绕。 2、如果绕的圈数增加,需回绕第二层时,可先用胶带固定,再继续绕即可,但方向须一致。 3、把包皮细电线两头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别接电池的两极,则电磁铁制作完成。 4、用做好的电磁铁的一端靠近大头针,通电和断电观察现象。 5、探究电磁铁的磁极。让电磁铁的钉头和钉帽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也可靠近北极)。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能吸引大头针,断开电源,大头针掉下。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接通电源,电磁铁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实验名称制作一块发面 实验材料盆、面粉、500毫升量筒、酵母粉、开水、白糖、玻璃棒、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和过程1、取一定量的面粉放入盆中,取酵母粉放入盛有适量温水的杯子里,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含有酵母的水将面粉和成面团。 2、把量筒洗干净。 3、把面团放入量筒内,在量筒内放上温度计,并记录量筒内温度的变化。 4、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量筒内发面的“成长”高度。 实验现象量筒内温度的逐渐升高。 量筒内发面的高度逐渐增加,生成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母细胞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同时酵母细胞呼吸释放的热量使温度升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支、第一课中已发芽绿豆种子10粒、黑色纸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湿润土壤若干 猜测: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有不同 实验过程: 1、把两个培养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 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养皿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 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 4、这两盆培养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 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没有阳光照射的则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一、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三、实验原理: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等。 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 实验器材: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 五、实验步骤: 1、取两个一次性杯子,下面放上纸巾。 2、各放入三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 3、一组浇适量的水,一组不浇水。 4、定期观察、记录、浇水。 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1):物体在水中就是沉还就是浮 实验时间:2012 年2 月11 日 实验目的: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器材:水槽、橡皮、苹果、小刀、回形针、木块、水。 探究过程: 1、把橡皮与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就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 观察沉浮情况; 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就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探究结果:改变橡皮、苹果、回形针与小木块的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就是不会改变的。 实验名称(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时间:2012 年2 月12 日 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与体积都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小瓶子、水。实验过程: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她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她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探究结果: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我的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名称(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13 日 实验目的: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实验材料:水、橡皮泥、烧杯。 实验过程: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她的沉浮; 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3、比较实心形状与能浮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量。 实验结果:浮的橡皮泥比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实验名称(4):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16 日 实验目的:学会用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测力计、泡沫塑料块、水槽、细线、钩码、橡皮泥、水。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测出泡沫塑料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2、在水槽底部粘上钩码,再用一根细线绕过钩码的钩子,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测力计上的钩子,匀速上提测出拉力的大小。 3、计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结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黄庄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分组 :( ) 班级五.1 时间 2014.2.20 实验类型演示 :( ? )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猜测: 2个试管会有变化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实验过程: 2、 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 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 没有变蓝。 2、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淡。 观察到的现象或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实验的结果: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梁宗玲 this precious resourceAdvantage took full advantage, mobilizing fo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Pingliang. Four is to increase

funding in infrastructure-building onto a new stage. "SARS" impact of Pingliang, Pingliang Mansion Hotel and calmly, insist on one hand and preventing "SARS", one hand and normal operation. Under the care and support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hotel in Pingliang actively financing, comprehensive hardware facilities have been upgraded 黄庄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分组 :( ? ) 班级五.1 时间 2014.2.25 实验类型演示 :( )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名称 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器材: 猜测: 应该是不相同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链接: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 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 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实验过程: 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 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 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1:影子的观察 实验目的: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实验器材:手电筒、橡皮擦 实验步骤:1、选择遮光体。2、打开光源,观察影子的情况,做好记录。 3、更换遮光体,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实验结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 实验名称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影子的长度及太阳高度,知道影子长度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铅笔、橡皮泥、木板,白纸,指南针。 实验步骤: 1.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2.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整理记录。 实验现象:阳光下的影子在太阳刚出来和要下山时最长,正午最短;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 实验结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实验名称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卡纸、屏幕1块 实验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过程: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实验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名称4: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光越强温度越高。实验器材:三个黑色纸袋,三支温度计 猜测:放置的方法不同,吸热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步骤:1、把三个相同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 2、在阳光下,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摆放,同时记录下刚开始的温度 3、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比较它们温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光越强温度越高 实验结论: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实验名称5: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物体颜色、光照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实验器材:白色纸、黑色无光纸、黑色蜡光纸各一张,温度计5支 猜测:物体的吸热情况与它的表面颜色有关系 实验过程:1、在每个纸袋中,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2、记录下刚开始各个纸袋的温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3、比较温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颜色深的升温快,相同颜色而表面不反光的升温快 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吸热快。 实验名称6: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目的:知道岩石变化的原因以及风化现象。 实验器材:酒精灯、镊子、烧杯、小石块5 猜测:岩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实验过程:对岩石的影响将小石块用酒精灯加热,然后用镊子夹着,丢到冷水里,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在冷热作用下会破裂 实验结论: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实验名称7: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目的: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小铲子:、放大镜、镊子、烧杯 猜测:土壤里有各种成分,并且各有各自的作用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i

利通八小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材料: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名称:蚯蚓的选择 材料: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 步骤: 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 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 3、将盒子罩在上面 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名称:光和影子 材料: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 步骤: 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结论: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

实验名称: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 材料: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 步骤: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结论: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 材料: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结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 材料: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结论: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 材料:长方形盒子一个,镜子两块,剪刀、胶布 步骤: 1、用剪刀将长方形盒子相对的两面各剪一个方孔(一面左端,另一面右端) 2、将两面镜子分别从方孔放入盒内,沿45度角斜放,镜面平行朝上,用胶布固定。 结论:可以看到不在眼睛正前方位置的情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周次第一周实验方法实验法实验目的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实验班级 实验器材水槽、橡皮、萝卜、小刀、回形针、木块、水、砖块、小石块、泡沫塑料块、蜡烛、带盖空瓶指导教师 探究过程 1、把橡皮和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改变橡皮、苹果、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实验等级良主管领导(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实验管理员(签字)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周次第一周实验方法对比法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实验班级 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小瓶子、水。指导教师 实 验过程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实验等级良主管领导(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实验管理员(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