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城建筑
嘉峪关城楼讲解词
![嘉峪关城楼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03dfcd0876c66137ee061936.png)
嘉峪关城楼讲解词(上)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一直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说”但若从建造年代上说,嘉峪关比山海关早9年(山海关建于1381年),另一方面嘉峪关的建筑规模又是长城沿线的关隘中最为雄伟。
壮大的一座关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长城的作用来讲,当时为了防止元朝的蒙古族残余势力向西北扩张朱元璋派冯胜西征,冯胜到次后认为只要在此建观就可控制西域,确保明王朝统治的稳定,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万里长城应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嘉峪关在196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们的右边可以看到一棵已有200年历史的杨树,我们称之为“左公柳”是为了纪念晚清儒将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曾任陕甘总督14年,当时由于清****腐败无能,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沙俄在1871年更是侵占了伊梨地区,妄图****新疆,1875年当时已64的左宗棠不顾年老多病,受命督办新疆军务,率兵出潼关西征,为收复新疆而决心“马革裹尸”,“老死西域”,正是这种精神和决心,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梨以外的全部领土,使沙俄闻风丧胆,左宗棠的“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老当益壮”的豪迈胸襟与爱国热情被我们后世永为传唱,在他经营西北的十余年中,在民政,经济,文化诸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左宗棠在西北用兵感到交通不便,是西北一大难题,于是他随军队的开进一路筑路,从涧关开始,横贯陕甘两省,并开通了甘新泽运大道,北路修至精河,南路修至喀尔葛尔,沿途设置有军队负责的马拔或步拔,以作为传递情报的驿站。
驿站旁盖有官店,允许商贩在附近开设买卖街,给兵荒马乱的世道点缀的一点萧萧的商贸繁荣。
我们现在走的312国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年左宗棠主修的甘新泽运大道的路基。
左宗棠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他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感到气候干燥,了无生趣,又水土不服,左宗棠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边栽杨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方便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指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老百姓中现在还流传着“左宗棠杀驴”的故事,讲左宗棠在甘肃广为种树,后曾调任新疆,在他从新疆回到甘肃时看到以前栽种的树大部分都已死去感到奇怪,一天他在出城巡视时,发现老百姓进城都将驴拴在树上,驴是一种非常喜欢啃咬树皮的动物,俗语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树没有皮就会干枯,死亡,左宗棠非常气愤,下令将驴斩首****,并告诫若在将驴拴在树上,人与驴同罪,从这个典故上,可以看出左宗棠为改善西北的环境,植树造林,下了很大的决心。
万里长城内的三大城楼
![万里长城内的三大城楼](https://img.taocdn.com/s3/m/98474120cc7931b765ce156a.png)
甘肃长城嘉峪关城楼嘉峪关是明长城的最西端,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
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因扼守南北宽越15公里的战略要地嘉峪原而得名。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上最雄伟的关隘,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有东、中、西城楼三座,式样完全一致,东西呈一线排列。
城楼建筑在9米高的城台之上,楼高17米,均为三层三檐五开间歇山顶式。
嘉峪关建成已逾六百余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堡垒。
关城由内城、外城、瓮城三重城郭组成,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布设多道防线,易守难攻。
除了三座城楼外,关城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等,与毗邻的烽燧、墩台等,构成了冷兵器时代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河北山海关澄海楼万里长城的东端,直接连着渤海,长城入海处,名曰老龙头。
高枕于老龙头上的,就是著名的澄海楼。
澄海楼是双层重檐歇山顶式,九脊飞翘,砖木结构。
楼下有石阶直通海岸,楼上匾额“澄海楼”三个大字为乾隆御笔。
澄海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康熙、乾隆历朝都有维修。
现在的澄海楼是1987年重建而成的,原楼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
澄海楼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在清代,却是皇家的一个固定活动场所,凡皇帝出关入关,皆要来此观海,留下一些吟咏唱和。
澄海楼脚下便有一座御碑亭,石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诗作《再题澄海楼石壁》:“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
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
腊雪难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
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
谁能望天倪,与汝共濯清。
”山西长城娘子关城楼万里长城第九关,是位于山西平定的娘子关,因为唐代平阳公主曾经率领娘子军驻守于此而得名。
关隘分为上下两处,居西者为下关,有城楼一座。
跟大部分关城一样,娘子关的城楼也是建筑在城台之上。
城台开有一座券拱门洞以供出入,城楼两层,坚固简洁。
楼前有箭垛环卫,壁垒森严,颇具战争氛围。
娘子关地处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处,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娘子关保存了大量战争文化遗存。
从东汉末年董卓屯兵开始,历朝历代都在这里设防驻军,关城之楼阁也是几经损毁复建,现存城楼重建于明代。
中国各地特色建筑之嘉峪关 西部边塞的热门关隘
![中国各地特色建筑之嘉峪关 西部边塞的热门关隘](https://img.taocdn.com/s3/m/ea24f3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6.png)
中国各地特色建筑之嘉峪关西部边塞的热门关隘中国各地特色建筑之嘉峪关西部边塞的热门关隘嘉峪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边塞关城之一,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南部,是中国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嘉峪关以其特色建筑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探索和欣赏。
1. 嘉峪关的历史背景嘉峪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也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
始建于明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现在的嘉峪关已成为一处集文化、历史和自然风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2. 特色建筑——嘉峪关城墙嘉峪关最著名的特色建筑莫过于其城墙了。
嘉峪关城墙由用泥土、石灰和黄土建筑而成,全长7336米,高达11米,宽约5-9米。
城墙上共有6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着不同的名称和特点。
3. 嘉峪关的文化意义嘉峪关作为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嘉峪关,游客可以领略到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边塞防御体系的精妙设计和人民英勇抗击外寇的历史记忆。
4. 嘉峪关的自然风光除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外,嘉峪关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景区内有富有特色的嘉峪关绿洲,四周是壮丽的雪山和鲜花盛开的草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这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5. 参观嘉峪关的建议如果想要来嘉峪关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春季到秋季,这个时候气候宜人,草地为绿,花朵盛开。
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观光车,绕着城墙一圈,欣赏城墙高耸的壮丽景色。
同时,还可以参观嘉峪关博物馆和嘉峪关关内景区,了解更多关于嘉峪关的历史和文化。
结论:嘉峪关作为中国各地特色建筑之一,以其特色建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
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嘉峪关城墙的雄伟壮丽,还可以体验到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嘉峪关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绝佳旅游目的地。
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嘉峪关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嘉峪关介绍-嘉峪关简介PPT(经典版)
![嘉峪关介绍-嘉峪关简介PPT(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a2c67f7c1cfad6195fa7d1.png)
嘉峪关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明代万里 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 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 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 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
3、旅游景点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 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 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 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 公里的片石夹土墙。
3、旅游景点
玉门油田
坐落于戈壁腹地,祁连山下,这里诞生了新中 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 1957年12月,新中国宣布第一个石油工业基 地在这里建成以来,玉门油田便作为中国石油 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担负 起了“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 史重任,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 献。
4
美食文化
虹鳟鱼
虹鳟鱼肉质中富含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和多种维 生素,长期食用可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具有 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明目、健脑、养颜、 强肾、加强营养平衡、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和康 复等显著功效,故被誉为“水中人参”。现已研 制开发出了鱼头、鱼皮、鱼片、珍珠鱼卵、鱼 饺、鱼丸等美味可口的虹鳟鱼系列产品。
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 边境,有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 谷,是庞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 南 山 。 祁 连 山 系 东 西 长 800 公 里 , 南 北 宽 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 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 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 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
嘉峪关城市简介
![嘉峪关城市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1304c09aef8941ea66e0523.png)
嘉峪关市简介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区平均海拔1600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
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1965年建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嘉峪关市历史上无郡县设置,嘉峪关是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
又因他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并因此而享誉中外。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峪关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业为支柱、城郊型农业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
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于全国84个经济明星城市的第64位;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9个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城市之一;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无毒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诸多褒称。
嘉峪关古城楼简介
![嘉峪关古城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dcd0b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1.png)
嘉峪关古城楼简介
嘉峪关,坐落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的南山之上,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也是当时河西走廊最大的军事要塞。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时14年建成,由当时的关城、关城内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的马道、烽燧、敌楼、城墙等组成。
关城周回15里,高13丈,顶宽10丈,底宽12丈。
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500米。
城墙以黄土夯筑而成,内为土,外包砖。
关城最大高度为32.6米,最小高度
为18.3米。
在东西城墙上建有瓮城和城门各一座。
嘉峪关关城的建筑规模和建造质量在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居重要地位。
关城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
关城内外筑有高3米、长14米的城垣和瓮城、城门等防御设施。
关城分内外两城,外
城为城堡式建筑,内城则是屯兵所居之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增修嘉峪关时在外城西北角开
一门,称“文殊门”,今称“文殊楼”;又在南门内东南隅修一瓮城,名“镇海楼”。
—— 1 —1 —。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8358b52cc58bd63086bd5e.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1)基本介绍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嘉峪关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地理位置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东经98°17′、北纬39°47′,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建筑群体嘉峪关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嘉峪关图片99999块砖包墙。
东西城垣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
均筑瓮城。
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展现长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长城博物馆。
历史沿革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
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嘉峪关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https://img.taocdn.com/s3/m/544596fa941ea76e58fa04bb.png)
嘉峪关文物景区各位朋友:我们将要前往游览的景点,是雄伟的嘉峪关关城。
大家都知道,长城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新八大建筑奇迹之一。
至于说到它当年的用途,只是军事防御,是一种特殊的防御工程。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地形险要的地方修筑高墙。
自秦统一中国之后的各朝代,大多修筑过长城,较著名的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长城在历史上是民族战争的见证,今天已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并且是中外游客争相游览的风景线,1961年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客朋友们: 长城上的关隘有千余个,其中最著名的关隘有四个,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和我们马上就要见到的嘉峪关。
嘉峪关,意思是美好的峡谷,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全线中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因地势险要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关城位置及其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北有暗壁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有明墙接天下第一墩,两边高山与峡谷对峙,关居其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明代长城全线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
嘉峪关城建筑是先有水而后建关,有关后建楼,有楼后才筑的长城,这和其他关隘不同。
据历史记载,嘉峪关是“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 最初,1372年冯胜首筑土城。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车子正好到达关城了,就让我们下车去一睹关城的雄姿。
下面我们边走边听我给讲解关城的结构。
1、入外城:嘉峪关文物景区,游客是从东进入,第一道门是东外城东北角的东闸门。
闸门上有一层三间式的城楼,匾上书写“天下雄关”四个字。
进入闸门就是关城的东外城广场,现在仅存关帝庙、牌楼、文昌阁、戏台和墩台。
嘉峪关重要建筑
![嘉峪关重要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7ca7a0ff12d2af90242e633.png)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是嘉峪关市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南市区新区开发建设的龙头工程,建设投资7200万元。
景区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的理念规划设计,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改善生态、承办赛事、调蓄用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被誉为“戈壁明珠”。
景区位于嘉峪关市南市区新区,总面积165万平方米,建有人工湖56万平方米,总库容315万立方米,飘带河640米,中心广场3万平方米,亮化灯饰300多套,以及瀑布通廊、景观凉亭、绿色游廊、拱桥、码头、铁人三项赛纪念雕塑和赛事转化区等景点设施。
景区90公顷绿地建设,直接体现了全市人民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丰硕成果,共计拉运土方100多万立方米,种植各类数目10多株,是全市最大的义务植树基地。
景区标志性建筑气象雷达塔高99米,就像一只正在戏水的海豚为嘉峪关市增添了壮丽的景观。
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基地和专用赛场,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国际铁人三项积分赛和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活动。
迎宾湖旅游园区迎宾湖旅游园区,位于嘉峪关市西侧,总面积88公顷。
园区以城市活动游憩、民俗文化休闲、城市主题公园、戈壁植物观赏等为主题,规划有旅游广场区、湖滨游乐区、大型娱乐场、健身康乐区及休闲娱乐区五大区域,是以水体和绿化为主,以周边旅游景区为依托,以旅游服务为主线,集游乐、休憩、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休闲旅游园区,被誉为“大漠绿洲”。
园区建设投资4700万元。
建有大型餐乐园、儿童游乐园、露天游泳场、迎宾湖心岛、假山、瀑布。
湖边围栏上绘有1011幅反映嘉峪关人文历史以及中国和世界文化成就的图画,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迎宾湖文化长廊。
园区50公顷绿地是全市人民义务拉土造地建成的,6万多株树木也是义务植树活动的成果。
园区建有人工湖27万平方米,总库容140万立方米,是双泉水入城灌溉绿地的调蓄中心。
夏日的迎宾湖旅游园区,碧波荡漾、绿荫浓密,花团锦簇,瀑布飘舞,到处是一片和谐的景象。
简述嘉峪关关城内建筑
![简述嘉峪关关城内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4813d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a.png)
简述嘉峪关关城内建筑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关城内建筑众多,每一座建筑都凝聚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展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下面将逐一介绍嘉峪关关城内的主要建筑。
1. 城墙:嘉峪关的城墙是嘉峪关关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城墙高大厚实,采用砖石结构,全长7316米,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城墙上建有敌楼、望楼、箭楼等防御设施,城头上还能看到明清时期的炮台和瞭望台。
站在城墙上,远眺嘉峪关的景色,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当年关隘的威严和雄伟。
2. 关楼:嘉峪关关楼是嘉峪关关城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关楼位于城门上方,是连接城墙和城门的重要通道。
关楼建筑庄重典雅,有的关楼还刻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楼内设有瞭望台和警钟,曾经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3. 城门:嘉峪关城内的城门共有两座,分别是南门和北门。
南门又称为“玉门”,北门又称为“金门”。
两座城门都是用青石和砖石建造而成,气势磅礴。
城门上还有雄伟的城楼,城楼上建有敌楼、望楼等防御设施,为城门增添了更多的庄重和威严。
4. 官衙:嘉峪关关城内的官衙是古代官员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官衙建筑规模庞大,布局严谨,通常由前厅、正厅、内厅、后厅等组成。
官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装饰华丽,展示了古代官府的权威和尊贵。
5. 寺庙:嘉峪关关城内还有一些寺庙建筑,如兴福寺、报恩寺等。
寺庙是古代人们信仰和祈福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中心。
寺庙建筑多为殿堂式,屋顶多为瓦片覆盖,墙壁上常常绘有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壁画,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
6. 客栈:嘉峪关关城内还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如晋阳楼、丝绸之路客栈等。
这些客栈是古代商旅和官员出差时的落脚之处,也是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场所。
客栈建筑多为木结构,有的客栈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以上所述,仅是嘉峪关关城内建筑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建筑也值得一提。
嘉峪关城楼导游词
![嘉峪关城楼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d46ceb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1.png)
嘉峪关城楼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嘉峪关的边关要塞——嘉峪关城楼!作为中国长城的起点和西部的门户,嘉峪关城楼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上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象征。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楼。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城楼呈东西走向,南北长约730米,城墙高约11米。
城楼的设计结构紧凑合理,富有防御性,具有典型的明代军事建筑风格。
进入城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云门,这是城楼的正门,门洞两侧分别刻有精美的石兽。
经过崇云门,便进入了城楼的内部空间。
城楼内部的建筑主要分布在两侧,其中南侧是文物展览区,展示了嘉峪关的历史文化和城楼的建筑风貌。
展览区通过文物、图片和模型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嘉峪关的历史风貌,让游客们了解到嘉峪关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北侧是观景区,这里是欣赏嘉峪关壮丽景色的最佳位置。
站在城楼上,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群山环绕、河流之间的大美风景。
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嘉峪关城,还可以远眺连绵的祁连山和浩瀚的戈壁沙漠,景色壮观美丽。
嘉峪关城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修万里长城。
嘉峪关城楼就是从这里开始修建的,它是连接西部边疆和中原的咽喉要道。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是丝绸之路要冲,也是历代征战的重要据点。
在明代,因为西北地区长期存在外患和战乱,嘉峪关城楼被多次加固和重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城楼内的妙胜寺是中国内地最早创建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明代。
寺内供奉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佛像。
妙胜寺是嘉峪关的护城神祠,每年在佛诞和其他重要节日,寺庙内都会举行隆重的法会和庆典活动。
嘉峪关城楼还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明末抗击清军的故事。
明末清军入侵,嘉峪关成为明朝抵御清军进犯的重要堡垒。
当时,嘉峪关总兵杨镐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将领,他率领嘉峪关将士浴血奋战,保住了嘉峪关。
城楼内的抗击清军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而建。
纪念碑上刻有“仰啖粮气歌声振,父战沙场儿再战”的诗句,激励着后人永远坚守防线、保家卫国。
changcheng
![changcheng](https://img.taocdn.com/s3/m/a7ccd9de49649b6648d74752.png)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 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接着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 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 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 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 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 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 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 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 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 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 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 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嘉峪关各景点介绍
![嘉峪关各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b0d421cfad6195f312ba6fe.png)
东湖水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嘉峪关市南市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湖面面积56万平方米,库容315万立方米,其中:一号湖4.85万平方米,二号湖13.2万平方米,三号湖37.95万平方米。
绿化总面积90万平方米,道路、中心区用地17万平方米,建筑用地2万平方米。
景区建设计划投资9231万元,已投资4911.88万元,是我市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南市区开发建设的龙头工程。
景区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方便群众的理念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三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了城市之“肺”的作用。
景区始建于安远沟水库工程。
水库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731万元。
工程充分利用双泉水资源,结合自然高差,引双泉水汇集至一号湖,利用3.5米高差、640米长的飘带河流入二号湖,经过2米落差滚水坝进入三号湖,三号湖蓄水经过管道主要供给嘉东工业园区及酒钢高科技养殖园。
目前,景区已完成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拉运土方37万立方米,种植苗木6.7万株、草坪46万平方米,安装喷灌设施46万平方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万里长城威震千古,它首衔渤海朝日,尾枕祁连雪山,重关连叠,横亘北国群山之巅。
嘉峪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酒泉盆地西缘,雄峙于祁连雪峰与嘉峪黑山之间的岩岗上,地势险峻,气势以雄伟,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城之一,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关。
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组成。
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8万平方米,城墙高11米,高达17米的三层三檐式的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华楼建在城台之上。
有雄踞西陲、俯视天下之感。
关城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嘉峪关文昌阁简介
![嘉峪关文昌阁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58ec9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3.png)
嘉峪关文昌阁简介嘉峪关文昌阁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关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嘉峪关文昌阁的相关信息。
嘉峪关文昌阁是明代所建,初名为文峪阁。
阁内供奉文昌帝君,是古代文人士子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
文昌帝君被视为文化之神,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因此文昌阁也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
文昌阁占地面积约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呈方形,由三层构成。
阁内主要有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和后殿等建筑。
大殿是整个建筑的主体,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
大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君的神像,神像高大庄重,庄严肃穆。
东西配殿是辅助大殿的建筑,用于祭祀其他神明。
东西厢房是用来供奉文昌帝君的左右侍卫,保护神明的安全。
后殿是用来存放祭祀用具和文昌帝君的牌位等。
文昌阁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体现了明代的建筑特色。
整个建筑采用木结构,屋顶呈抬梁式,檐角上翘,显得雄浑而又华丽。
阁内的柱子和梁架都是精美的雕刻,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阁内的壁画也是非常精美,描绘了文昌帝君的形象和儒家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嘉峪关文昌阁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同时,文昌阁也是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文昌阁本身的价值,嘉峪关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
嘉峪关自古就是西北重要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的咽喉。
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物资集散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因此,来到嘉峪关的游客可以一起欣赏文昌阁和游览嘉峪关的其他景点,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嘉峪关文昌阁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古代建筑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通过参观文昌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崇高情怀。
嘉峪关古建筑亭子设计理念
![嘉峪关古建筑亭子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9007c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0.png)
嘉峪关古建筑亭子设计理念嘉峪关位于甘肃省的西北边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古建筑资源。
在古建筑中,亭子一直是嘉峪关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子作为人们休闲、观赏的场所,设计理念应体现嘉峪关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
首先,嘉峪关地处西北边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亭子设计理念应体现这一特色,通过运用丝绸之路的元素,将亭子融入古代商路的历史环境中。
可以在亭子的建筑元素中加入丝绸之路的图案和装饰,如丝绸花纹、商队车马等,以展示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
其次,嘉峪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亭子设计理念应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嘉峪关的历史文化。
可以从建筑形式和装饰中体现出嘉峪关民族特色,如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形式,运用汉族民俗的图案和装饰,注重雕刻和彩绘的艺术表现。
同时,亭子还可以作为展览馆,展示嘉峪关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传承嘉峪关的历史。
此外,嘉峪关地处干旱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亭子设计应考虑到周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注重通风和遮阳。
可以在亭子的结构设计上加入风口和通风孔,使空气流通,减少炎热。
同时,在亭子的顶部设计上考虑到遮阳,采用凉蓬或者阳光板等遮阳材料,使人们在亭子里得到一定的遮阳和降温效果。
最后,嘉峪关是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亭子的设计理念应注重人文景观和旅游功能。
可以在亭子周围布置座椅和休闲设施,提供游客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亭子内部可以设置陈列展览区和导览区,向游客介绍嘉峪关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嘉峪关的特色。
总之,嘉峪关古建筑亭子的设计理念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气候特点以及旅游功能。
通过运用丝绸之路的元素,弘扬民族精神,注重通风和遮阳,增加人文景观和旅游功能,使亭子在独特而充满魅力的嘉峪关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从嘉峪关“定城砖”传说看嘉峪关建筑特色
![从嘉峪关“定城砖”传说看嘉峪关建筑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557b57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f.png)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81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4(下)嘉峪关是我国明长城的西端起点,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偏西,南面的祁连雪山和北面的黑山之间只有15千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西面是空旷无障的戈壁可做天然战场,东有河西重镇酒泉做后盾,再加上山下冬夏澄清的九眼泉可供兵马引用,因此,在这里“依山驻防、临水设险”,扼守咽喉要道,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
来到嘉峪关参观游览,可能所有人都会对关城里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念念不忘。
一座城池的历史往往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城池的每一块青砖就是这些故事的血肉和灵魂。
“定城砖”是嘉峪关流传最广、最负盛名的传说故事,它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嘉峪关,一个充满建筑智慧的嘉峪关。
1 神奇的“定城砖”传说649年前的嘉峪山西麓,茫茫戈壁,渺无人烟,征西大将军冯胜立马山前,慧眼如炬,将这处易守难攻、固若金汤之地奏报朝廷选址建关。
可是大明王朝西陲的第一重关,偌大的工程,该由谁来担当呢?这时大国名匠易开占走进了众人的视野。
相传,他是一位聪明绝伦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无论什么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定能非常准确。
果然,不负众望的他不仅设计出了整座关城的图样,更神奇的是他竟然精确地计算出了用砖的数量:999999块砖。
然而没有人相信他能够计算得如此精确。
出于嫉妒和怀疑,负责此事的兵部主事在批砖时悄悄地多放了一块砖,而且还要工匠立下军令状,他对易开占说道:完工之后,无论是多出一块砖还是少一块砖我都要砍你的头,而且还有罚众工匠苦役三年。
结果,完工之后果然就多出了这么一块砖。
易开占非常聪明,深思熟虑之后就决定把多出的这块砖放到西瓮城的门楼后檐上。
嘉峪关简介——打印
![嘉峪关简介——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aa23fcd3b3567ec112d8a7f.png)
嘉峪关简介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
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
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
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
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
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
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
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
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
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是甘肃省唯一不设区也不下辖县市的地级单位,是我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
甘肃嘉峪关碑亭介绍_概述及解释说明
![甘肃嘉峪关碑亭介绍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ce474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0.png)
甘肃嘉峪关碑亭介绍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嘉峪关碑亭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址。
作为中国的重要关隘之一,嘉峪关以其战略地位在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碑亭则是嘉峪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不仅记录了历代朝廷对这里地位重要意义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积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嘉峪关碑亭的历史背景,包括该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以及碑亭起源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历史中所扮演的作用和意义。
接着,将详细描述嘉峪关碑亭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包括建筑结构和布局、碑文和雕塑艺术特色,以及装饰元素和材料选择。
继而还将阐述该碑亭如何得到保护与传承,包括文物保护措施和修复工作、资金支持与社会参与,以及传统文化教育与推广活动。
最后,本文将在结论部分总结嘉峪关碑亭的重要性及价值,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或带出一个观点供读者深入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甘肃嘉峪关碑亭的历史、建筑特点及其保护与传承情况。
通过对该建筑遗址的研究和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重要关隘之一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其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和艺术价值。
此外,本文还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对于当代社会参与其中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嘉峪关碑亭的历史背景2.1 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它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域之间的战略要冲。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嘉峪关成为了汉唐时期与西域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2 碑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嘉峪关碑亭是随着城墙建设而兴起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为了加强边防防御,明朝政府开始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墙,并在城墙上设置了许多碑亭用以记录重要事件和表彰功勋。
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变迁,碑亭逐渐演化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嘉峪关关城,建筑风格独特,探寻古代建筑之美!
![嘉峪关关城,建筑风格独特,探寻古代建筑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ec3afac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6.png)
·嘉峪关关城是明长城西端的第 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 的交通要塞。关城始建于明朝, 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 城。 ·这里并不仅是单独的关隘,还 分为内城、外城和城壕。外城 的雄关水寨可以远摄关城外景, 进入内城登上城楼,可以看到 祁连山麓。 ·景区内还有很多小摊,有古装 合影,卖书法卖字画等,可以 一一参观。 ·景区内的长城博物馆更能了解 到雄关历史,很值得一去。
• 傻眼了,从关城城墙上望出去市区的方向怎么是这样,烟囱林立,一条条黑色烟柱直冲天。本来就是阴雨 的天空更加灰濛混沌,突然有《银翼杀手》里面末世城市的既视感。听说是发电站?
• 这座如今看起来空空如也实则是从历史中一路厮杀过来满载无数腥风血雨仍然屹立的城。对着墙砖都有种 肃然起敬的感觉。
游览嘉峪关,2~3个小时足 矣。这里既可以看到塞北雄 关的宏伟之势,也可以听到 击石燕鸣这样凄美的爱情故 事,关外,还有一些像射箭、 骑骆驼、越野车这样的项目 可以体验。如果夜宿嘉峪关 市的话,不妨去镜铁市场一 品当地美食。
• 关城平面呈梯形, 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 对称, 面阔三间, 周围有廊, 三层歇山顶高17米, 气势雄 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 塞 外风光尽收眼底。
•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 甘肃 省 嘉峪关市 西5 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北连 黑山 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 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 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 丝绸之路 ”的交通要塞, 中国 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 山海关 、中有镇北台、西有 嘉峪关)。
• 城墙严肃而庄重,站在城墙上真的可以眺望到很远的地方。真的有种“大地被我踩在脚下” 的感觉。进门后远处的城门,看起来还没有这么威严,躲在黄叶后面。但早已能感受到他 的气息。城门上 天很开阔 视野很宽广 没白来 站在城墙上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长城嘉峪关关楼修复设计cad建筑图
![长城嘉峪关关楼修复设计cad建筑图](https://img.taocdn.com/s3/m/56e1b3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4.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峪关城建筑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的终点,地处甘肃省境,目前已为嘉峪关市。
这是一座防御性较强的建筑,从关城的平面来看,大致为方形,全城作东西方向,西端是主要的防卫设施,内城西门建柔远门,西边建瓮城。
瓮城的通道从南侧出入,全城四个城角,均建设角楼。
全城西城略长,东城墙属于内地,城墙略短,因此,嘉峪关城西大、东小,成为一座略呈矩形、并非正方形的城区。
东城墙建光化门,也建瓮城,人们出入仍然从瓮城的南墙出入。
城内在城北偏东建游击衙门,是一个四合院,南北方向的城墙心都建有敌楼、敌台、东西城门,上城马道均建在北侧。
在柔远门瓮城之西建设了南北方向一条城墙,罗城城墙并不是一条直线,到嘉峪关城楼做一个突出的折线,马道在南侧,罗城两侧建角楼城台。
在罗城之外,路南有块石碑,上刻“天下雄关”,罗城南侧向南建一条长城接连到祁连山,罗城之南北各建一条城墙,为罗城城墙,东边到光化门的角楼为止。
由这里向东还建有罗城矮城与长城城墙相接连。
从外观来看,关城是用夯土建城,垛口与角楼才用砖砌。
角楼做得甚高,防御性甚强。
光化门为关城东门,全楼建设三层,各层单檐,上部做歇山式楼顶。
城门做券门,砌砖城墙。
柔远门亦为三层城楼,它与光化门城相仿,下两层做单檐顶,第三层则做歇山式顶,城墙墙体均包砌青砖,做得十分整齐。
登城门马道在北面,先由带侧脚的悬山式大门进入,然后登上马道再上城楼。
西面罗城城墙,城墙亦用砖砌,也十分整齐,但唯独罗城的南北墙则用夯土砌成,城墙的高度也比较矮。
前些年,万里长城的西段进行维修。
笔者当时看到,在永登以及长城的西段,当地农民正在拆除长城城墙。
有人说,用长城的土来作为肥料,种地多打粮食,因此,当地农民牵着大马、套上绳子把土长城城墙拉倒,然后用这土种地作为肥料。
笔者把这一情况报告国家文物局,拆墙的行为后来被制止。
否则,到今天,万里长城甘肃段已被拆光了。
总的来观察,罗城关城城楼,都做得十分整齐,而且防御性特别强,事先做了一切安排,以防范敌人来进攻。
罗城城墙到光化门之南北角楼处,则做放射式,大致各有30度角,这样斜城墙,用以连接万里长城的城墙,有备无患。
嘉峪关的范围防御性措施是这样设计的,这是历史文物古迹。
我们要热爱万里长城,保护万里长城,这是当年建城的千军万马建设而成,我们不能随便把城墙之土取走,要坚决保护,它是我们中华文明文化的见证。
作者:张驭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