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系统日常维护手册

合集下载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Linux服务器在企业和个人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高效性,日常维护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深入探讨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的关键任务,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服务器。

1. 系统更新与安全性1.1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1.1.1 更新源的配置:配置服务器的软件源,确保从官方可信任的源获取软件包,降低恶意软件风险。

- 1.1.2 定时更新系统:建立定期更新的策略,确保服务器及时获取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最新补丁和安全更新。

- 1.1.3 自动化更新:配置自动化工具,如`unattended-upgrades`,减轻管理员手动更新的负担,提高系统安全性。

1.2 加强服务器安全- 1.2.1 配置防火墙:使用iptables或firewalld等工具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不必要的网络流量,提高服务器安全性。

- 1.2.2 定期修改密码:强制用户定期修改密码,采用复杂密码策略,增加系统账户的安全性。

- 1.2.3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关闭或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和端口,减小攻击面,提高系统抵抗攻击的能力。

2. 性能优化与监控2.1 资源监控- 2.1.1 使用监控工具:部署监控工具如Nagios、Zabbix等,实时监控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等资源使用情况。

- 2.1.2 设定报警阈值:根据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设定合理的资源利用率阈值,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2.1.3 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分析历史性能数据,优化服务器配置,提高整体性能。

2.2 磁盘管理与清理- 2.2.1 监控磁盘空间:设置定期任务,监控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可用空间。

- 2.2.2 删除不必要文件:定期清理临时文件、日志文件以及不再使用的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 2.2.3 确保文件系统一致性:定期使用`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确保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linux系统维护手册

linux系统维护手册
1、Linux干什么用?
首先,很少有人用Linux做桌面系统,因为Windows桌面系统已经足够好了。我们主要把Linux用作网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如果你和你的应用符合下面的几条,那么你合适使用Linux:
*不愿意花钱在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上。
*用D版系统受良心谴责或害怕承担责任。
4、lilo一定要装。否则一旦出现分区问题都不好办。
5、如果和Windows混装的时候,装完了系统起不来了。可以用98启动盘启动,然后用FDISK /MBR回复主引导分区来保住Windows分区。
在安装了最小系统和全套的编译器后,我们应该得到一个比较干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可以下载和安装各种应用软件了。
3、内核升级
如果你不愿意冒险,可以跳过这个部分。不过根据我实际使用的经验,2.4.x版本的内核性能比2.2.x的性能至少提高40%,还是很值得一试的。现在最新的发行包几乎都带有新的2.4内核,但是版本号想对保守。这里,我的建议是在决定升级任何部分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看一下所谓的“currect version release note”信息,里面告诉你本次版本升级都有些什么改动。如果改动的内容不涉及你当前的环境或需求,只是增加了一些邪门设备的驱动,你大可不必急着升级。补充一句话:Linux的内核版本号的中间一位是奇数的是非稳定版本,比如2.3,是偶数的才是稳定版本。
三、基本使用
1、文件系统
无论有多少个分区,整个文件系统都是一棵完整的树结构。经常用到的目录有:
(1)/usr:存放各种应用程序文件用。其中的/usr/local用来存放后安装的软件
(2)/var:用来存放所有的数据文件
(3)/proc:里面的文件用来表示系统内核的各种配置和状态。这一块不是真正的文件系统,而是内存里面的各种数据。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常用的系统信息。比如CPU内存什么的。

linux相关的运维基础常识

linux相关的运维基础常识

linux相关的运维基础常识Linux运维基础常识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类Uni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Linux运维的基础常识:1. 常见的Linux发行版有Ubuntu、Debian、RedHat、CentOS等,不同发行版有不同的安装和配置方式。

2. 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以“/”开头,例如“/var/log/messages”表示根目录下的var目录下的log目录下的messages文件。

3. Linux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权限,可以分为读、写、执行三种权限,可以通过“ls -l”命令查看文件权限。

4. 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系统日志来查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常见的系统日志有/var/log/messages、/var/log/syslog等。

5. Linux系统中,常用的命令有cd(切换目录)、ls(查看文件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删除文件或目录)、vim(编辑文本文件)等。

6.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网络命令有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ifconfig(查看系统网络配置)、iptables(设置防火墙规则)等。

7. Linux系统中,常见的服务命令有service(管理系统服务)、chkconfig(设置系统服务启动顺序)、top(查看系统状态)等。

8. Linux系统中,常见的安装和管理软件的方法有yum(RedHat系列发行版)、apt-get(Debian系列发行版)等。

9. Linux系统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安装安全软件、关闭不必要的端口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Linux运维常识,了解这些常识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更好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Linu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

Linu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

Linu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释放内存: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Linux查看Dell服务器型号命令:dmidecode|grep"ProductName"查看系统负载:cat/proc/loadavg1/28310904意思是:前三个是系统负载,1/283中,1代表此时运行队伍中的进程个数,而283是代表此时的进程总数10904到此为止,最后创建的一个进程ID。

?系统装好后,要做的事如下:关闭防火墙Selinux:vim/etc/selinux/config把SELINUX=enforcing改成SELINUX=disabled更改主机名:vim/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主机名,不要用localhost添加hosts主机记录vim/etc/hosts中,在后面,添加自己的主机名?创建0-9a-z目录foriin`seq09`{a..z};domkdir-p$i;done:?测试硬盘性能工具:iozone监视服务器每少上下文切换数次工具:Nmon(很不错的性能监视工具)?#占用内存大小前10的进程ps-eocomm,size--sort-size|head-10?#占用cp u使用前10的进程ps-eocomm,pcpu--sort-pcpu|head-10??一、Apache服务优化:21.配置cronolog进行日志轮询22.错误页面优雅显示2文件压缩功能3缓存功能45.更改apache的默认用户5模式,提升并发数(可以达到2000-5000)57.屏蔽apache版本等敏感信息6目录文件权限设置(root,目录755,文件644)69.开启增加连接数610.apache防盗链功能811.禁止目录Index812.禁止用户覆盖(重载)813.关闭CGI914.避免使用.htaccess文件(分布式配置文件)915.apache的安全模块916.正确途径取得源代码,勤打apache补丁10日志授予root700权限1018.系统内核参数优化1019.禁止PHP解析指定站点的目录1020.使用tmpfs文件系统替代频繁访问的目录1121尽可能减少HTTP请求数1122使用CDN做网站加速12??查看你的服务器网络连接状态netstat-n|awk'/^tcp/{++S[$NF]}END{for(ainS)printa,S[a]}'◆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LISTEN:服务器在等待进入呼叫?◆SYN_RECV:一个连接请求已经到达,等待确认?◆SYN_SENT:应用已经开始,打开一个连接?◆ESTABLISHED:正常数据传输状态?◆FIN_WAIT1:应用说它已经完成?◆FIN_WAIT2:另一边已同意释放?◆ITMED_WAIT:等待所有分组死掉?◆CLOSING:两边同时尝试关闭?◆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ESTABLISHED的值其实也是当前的并发数,这个可重点关注下;另外,可关注下TIME——WAIT这项的数值。

服务器维护操作手册范本

服务器维护操作手册范本

服务器维护操作手册范本第一章介绍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服务器维护操作步骤的详细指南,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在使用本手册时,请遵循以下操作指南,以确保操作安全,同时保持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准备工作在进行服务器维护之前,请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维护时间段,避免影响生产环境;2. 确保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和配置文件;3. 关闭所有不必要的服务和程序。

第三章服务器维护操作步骤本章将详细介绍每个服务器维护操作的步骤。

请按照以下指南进行操作。

3.1 操作一:系统更新服务器系统的更新对于确保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系统更新:1. 打开终端并以管理员身份登录;2. 运行系统更新命令:sudo apt-get update;3. 等待系统更新完成。

3.2 操作二:软件包更新服务器上安装的软件包也需要定期更新以解决漏洞和提高性能。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软件包更新:1. 运行软件包更新命令:sudo apt-get upgrade;2. 输入管理员密码确认更新;3. 等待软件包更新完成。

3.3 操作三:磁盘清理服务器上的磁盘空间需要定期清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磁盘清理:1. 检查磁盘使用情况:df -h;2. 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和目录:sudo rm -rf [文件或目录];3. 确认删除操作。

3.4 操作四:服务重启在进行服务器维护时,有时需要重启某些服务以应用修改或生效配置。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服务重启:1. 停止服务:sudo service [服务名称] stop;2. 启动服务:sudo service [服务名称] start。

3.5 操作五:日志管理服务器日志是排查问题和监控系统的重要资源。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日志管理:1. 查看日志目录:cd /var/log;2. 打开所需的日志文件:sudo vi [日志文件名];3. 查找和分析日志信息。

第四章维护完成完成服务器维护后,请进行以下检查以确保一切正常:1. 确认服务器的所有服务已正常启动;2. 监控服务器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3. 检查日志文件和报告任何异常。

系统日常维护指导手册-超详细

系统日常维护指导手册-超详细

系统日常维护指导手册目录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服务器及数据库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器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服务程序的详细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服务程序的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服务程序的启动、关闭及维护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主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主服务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启动、关闭及进程查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从服务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启动、关闭及进程查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web管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web管理模块中主要目录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web管理模块中各程序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web站点启动、关闭及进程查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行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

分行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

分行IT基础设施资源整合项目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V1.0.4目录第1章NBU中添加环境变量的方法3第2章NBU服务自启动、停止脚本位置6第3章NBU启动、关闭的方法8第4章日常维护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示例运行结果9第5章磁带出入库操作195.1检查V AULT报告195.2从磁带库取出磁带205.3向磁带库加入磁带22第1章NBU中添加环境变量的方法1、 Unix系统修改/etc/profile文件,添加: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admincmd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PATH=$PATH:/usr/openv/volmgr/binexport PATHMANPATH=$MANPATH,/usr/openv/man/export MANPATH2、 Linux系统修改/etc/.bash_profile,添加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admincmd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PATH=$PATH:/usr/openv/volmgr/binexport PATHMANPATH=$MANPATH,/usr/openv/man/export MANPATH3、 Windows系统点击打开控制面板中系统选项,点击选择高级中环境变量选项,其中选择添加系统变量,按照NBU安装路径设置,如下图示例选择修改系统变量中其中的路径内容如下:;%NETBACKUP%/bin;%NETBACKUP%/bin/admincmd;%NETBACKUP%/bin/goodies第2章NBU服务自启动、停止脚本位置1、 AIX/etc/backup.aix/etc/backup2、 Alpha Tru64/sbin/rc3.d/S77netbackup/sbin/rc0.d/K01netbackup/sbin/init.d/netbackup3、 HP-UX/sbin/rc2.d/S777netbackup/sbin/rc1.d/K001netbackup/sbin/init.d/netbackup/sbin/rc1.d/K001nbclient/sbin/rc2.d/S951nbclient/sbin/init.d/nbclient4、 Linux Red Hat/etc/rc.d/init.d/netbackup/etc/rc.d/rc0.d/K01netbackup/etc/rc.d/rc1.d/K01netbackup/etc/rc.d/rc2.d/S77netbackup/etc/rc.d/rc3.d/S77netbackup/etc/rc.d/rc5.d/S77netbackup/etc/rc.d/rc6.d/K01netbackup/etc/rc.d/init.d/nbclient/etc/rc.d/rc0.d/K01nbclient/etc/rc.d/rc1.d/K01nbclient/etc/rc.d/rc2.d/S95nbclient/etc/rc.d/rc3.d/S95nbclient/etc/rc.d/rc5.d/S95nbclient/etc/rc.d/rc6.d/K01nbclient5、 Linux SuSE/etc/init.d/netbackup/etc/init.d/rc0.d/K01netbackup/etc/init.d/rc2.d/S77netbackup/etc/init.d/rc3.d/S77netbackup/etc/init.d/rc5.d/S77netbackup/etc/init.d/rc6.d/K01netbackup/etc/init.d/nbclient /etc/init.d/rc0.d/K01nbclient /etc/init.d/rc2.d/S95nbclient/etc/init.d/rc3.d/S95nbclient/etc/init.d/rc5.d/S95nbclient/etc/init.d/rc6.d/K01nbclient6、 Other 操作系统/etc/rc2.d/S77netbackup/etc/rc1.d/K01netbackup/etc/rc0.d/K01netbackup/etc/init.d/netbackup/etc/rc2.d/S95nbclient/etc/rc1.d/K01nbclient/etc/rc0.d/K01nbclient/etc/init.d/nbclient第3章NBU启动、关闭的方法1、 Master主机的关闭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kill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 stop2、 Master主机的启动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start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3、 Media Server主机的关闭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kill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 stop4、 Media Server主机的启动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start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5、使用bpps检查进程启动情况/usr/openv/netbackup/bin/bpps -x第4章日常维护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示例运行结果NBU的项目规划、安装、配置等实施工艺必须严谨规范,细小技术环节处理的得当,没有发现严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部分,检查内容和范围请参考如下内容:✓进程检查#bpps –x✓备份索引完整性检查(3个月):#bpcatlist –online –since-months 3此命令是记录所有备份操作在NBU的catalog的记录;检查结果输出(举例说明):Backupid Backup Date Files Size SchedPolicy Catarcid S C Files filedms1_1195384006 Nov 18 11:06:46 2007 1 288k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dms1rmanfull_1195384006_UBAK.fdms1_1195383991 Nov 18 11:06:31 2007 1 11.0M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dms1rmanfull_1195383991_UBAK.fdms1_1195383802 Nov 18 11:03:22 2007 1 5.0G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dms1rmanfull_1195383802_UBAK.fdms1_1195383794 Nov 18 11:03:14 2007 1 8.0G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FULL.f✓主机全局变量配置检查:#bpconfig –Ubpconfig 命令显示NetBackup 全局配置属性。

Linux日常操作及ORACLE日常维护(新手必备)

Linux日常操作及ORACLE日常维护(新手必备)

1、登陆linux通过xshell工具使用ssh协议登录系统;2、查看系统时间:data3、查看系统运行时间uptime4、查看分区情况5、查看磁盘使用情况:df -h6、查看IP,及网络配置信息ficonfig、ip ad7、重启命令shutdown -r now,reboot8、查看防火墙状态service iptables status,以下状态防火墙已关闭9、(su -)切换至oracle安装用户,以下YZFDJKITTP为oracle的安装用回,10、查看oracle环境变量信息cat .bash_profile11、查看oracle监听名称,首先使用cd命令切换到监听程序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然后使用cat命令查看监听配置文件(listener.ora)内容12 查看监听程序状态13 查看数据库网路服务名(tnsnames.ora),此文件与监听配置文件在同一目录下13 测试oracle数据库服务连接情况tnsping 服务名14 通过操作系统认证登录oracle数据库15、查看数据库启动情况,以下为正常打开模式,可读可写16、查看oracle实例信息17、查看是否开启归档18、查看表空间使用情况SELECT TABLESPACE_NAME "biao_kong_jian",To_char(Round(BYTES / 1024, 2), '99990.00')|| '' "gongyou",To_char(Round(FREE / 1024, 2), '99990.00')|| 'G' "xianyou",To_char(Round(( BYTES - FREE ) / 1024, 2), '99990.00')|| 'G' "shiyong",To_char(Round(10000 * USED / BYTES) / 100, '99990.00')|| '%' "bili"FROM (SELECT A.TABLESPACE_NAME TABLESPACE_NAME, Floor(A.BYTES / ( 1024 * 1024 )) BYTES,Floor(B.FREE / ( 1024 * 1024 )) FREE,Floor(( A.BYTES - B.FREE ) / ( 1024 * 1024 )) USEDFROM (SELECT TABLESPACE_NAME TABLESPACE_NAME,Sum(BYTES) BYTESFROM DBA_DATA_FILES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A,(SELECT TABLESPACE_NAME TABLESPACE_NAME,Sum(BYTES) FREEFROM DBA_FREE_SPACE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BWHERE A.TABLESPACE_NAME = B.TABLESPACE_NAME)ORDER BY Floor(10000 * USED / BYTES) DESC;。

Linu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

Linu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

L i n u x运维工程师工作手册释放内存: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Linux查看Dell服务器型号命令:dmidecode?|?grep?"Product?Name"查看系统负载:cat?/proc/loadavg0.0??0.00?0.00?1/283?10904意思是:前三个是系统负载,1/283中,1代表此时运行队伍中的进程个数,而283是代表此时的进程总数10904到此为止,最后创建的一个进程ID。

?系统装好后,要做的事如下:关闭防火墙Selinux:vim?/etc/selinux/config把SELINUX=enforcing改成SELINUX=disabled更改主机名:vim?/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主机名,不要用localhost添加hosts主机记录?创建0-9?a-z目录for?i?in?`seq?0?9`?{a..z};do?mkdir?-p?$i;done:?测试硬盘性能工具:iozone监视服务器每少上下文切换数次工具:Nmon(很不错的性能监视工具) ?#占用内存大小前10的进程ps?-eo?comm,size?--sort?-size?|?head?-10?#占用cp u使用前10的进程ps?-eo?comm,pcpu?--sort?-pcpu?|?head?-10???一、Apache服务优化:?21.配置cronolog进行日志轮询?22.错误页面优雅显示?23.mod_deflate文件压缩功能?34.mod_expires缓存功能?45.更改apache的默认用户?56.worker模式,提升并发数(可以达到2000-5000)?57.屏蔽apache版本等敏感信息?68.apache目录文件权限设置(root,目录755,文件644)?69.开启httpd-mpm.conf?增加连接数?611.禁止目录Index?812.?禁止用户覆盖(重载)?813.关闭CGI?914.避免使用.htaccess文件(分布式配置文件)?915.?apache的安全模块?916.正确途径取得源代码,勤打apache补丁?1017.apache日志授予root?700权限?1018.系统内核参数优化?1019.禁止PHP解析指定站点的目录?1020.使用tmpfs文件系统替代频繁访问的目录?1121尽可能减少?HTTP?请求数?1122使用CDN做网站加速?12??查看你的服务器网络连接状态netstat?-n?|?awk?'/^tcp/?{++S[$NF]}?END?{for(a?in?S)?print?a,?S[a] }'◆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LISTEN:服务器在等待进入呼叫?◆SYN_RECV:一个连接请求已经到达,等待确认?◆SYN_SENT:应用已经开始,打开一个连接?◆ESTABLISHED:正常数据传输状态?◆FIN_WAIT1:应用说它已经完成?◆ITMED_WAIT:等待所有分组死掉?◆CLOSING:两边同时尝试关闭?◆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ESTABLISHED的值其实也是当前的并发数,这个可重点关注下;另外,可关注下TIME——WAIT这项的数值。

linux系统维护方法

linux系统维护方法

linux系统维护方法Linux系统维护方法一、系统备份与恢复系统备份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rsync、tar、dd等进行备份。

备份时应将关键数据和系统配置文件备份到安全的位置,并定期进行完整的系统备份。

当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二、系统更新与升级定期更新系统是确保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包管理器如yum、apt-get等进行系统更新和升级。

更新系统可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改进,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三、磁盘空间管理合理管理磁盘空间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避免系统崩溃。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df、du等进行磁盘空间的查看和管理。

定期清理无用文件、压缩日志文件、删除不必要的软件包等可以释放磁盘空间,同时可以设置磁盘配额,限制用户磁盘使用空间,防止系统磁盘空间被耗尽。

四、日志监控与分析监控系统日志是发现系统问题和故障的重要方法。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logwatch、syslog等进行日志的监控和分析。

通过监控系统日志可以及时发现系统错误、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防护。

五、网络安全配置配置网络安全是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iptables、ufw等进行网络安全配置。

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和开启强密码策略等可以减少系统受到的攻击风险。

六、定期检查系统性能定期检查系统性能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资源使用异常和性能瓶颈。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top、vmstat等进行系统性能监控。

通过监控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和优化系统性能。

七、定期维护系统服务定期维护系统服务可以保证系统服务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工具如systemctl、service等进行系统服务管理。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并且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首选系统之一。

但是,一个性能优秀的服务器需要在安装后进行维护与优化。

本文将介绍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方法。

一、系统更新与升级系统更新与升级是服务器维护的第一步,包括更新操作系统、软件和内核等组件。

系统更新能够解决一些已知的bug,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通过最新的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

同时,应用软件的更新也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系统更新和升级,在安装系统时需要选择主流的发行版,如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等。

这些操作系统提供稳定的软件源,方便用户快速下载并更新软件。

同时,升级内核也是保证服务器性能的一种方式。

二、系统安全性维护服务器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安全的服务器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Linux有很多保证安全的机制,如SELinux、iptables等。

SELinux能够限制系统中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iptables是一种Linux内核防火墙系统,能够防范网络攻击。

此外,系统管理员还应该定期监控服务器的日志信息,发现攻击并及时采取措施。

针对一些常见的攻击,例如暴力破解、恶意软件、SQL注入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策略。

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性。

三、系统优化优化Linux服务器可以提高服务器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1. 合理分配内存和磁盘空间合理的内存、磁盘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在配置服务器时,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合理分配内存资源。

同时,磁盘空间也可以通过定期清理临时文件、压缩日志等方式进行优化。

2. 优化CPU和磁盘IOCPU和磁盘IO是影响服务器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

针对CPU,可以通过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和进程,提高CPU的利用率。

针对磁盘IO,可以使用RAID等高速磁盘阵列技术,提高磁盘读写速度。

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使用Python编写的日常维护工具适用于Linux环境

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使用Python编写的日常维护工具适用于Linux环境

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使用Python编写的日常维护工具适用于Linux环境在Linux系统的日常维护中,使用Python编写的脚本工具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和简化操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的使用及其在Linux环境中的适用性。

一、脚本编写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Linux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维护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手动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的工作量较大,容易出错。

因此,编写脚本来实现自动化的系统维护,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负担的关键。

二、脚本编写所用编程语言选择在编写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时,Python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Python具有简洁、易读易写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适合编写系统维护类的脚本。

同时,Python拥有丰富的库和模块,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三、常见的Linux系统日常维护脚本1. 系统备份脚本系统备份是Linux系统日常维护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编写Python 脚本来实现自动备份。

备份脚本需要考虑文件的完整性、备份间隔等问题,并可配置化地对不同的目录和文件进行备份。

2. 日志清理脚本日志文件在Linux系统中会不断增加,占据大量的存储空间。

编写Python脚本可以定期清理过期的日志文件,以释放存储空间并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磁盘空间监控脚本Linux系统的磁盘空间有限,需要定期监控其使用情况,以避免因空间不足而导致系统故障。

通过Python脚本编写磁盘空间监控工具,可以定期检查磁盘使用情况,并在空间即将耗尽时提前报警。

4. 系统性能监控脚本为了保证Linux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监控和调优。

编写Python脚本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CPU、内存、网络等性能指标,并在指标异常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系统安全性监控脚本Linux系统的安全性是维护工作的关键,编写Python脚本可以监控系统的安全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Linux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上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名Linux系统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掌握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引导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一、Linux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它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众多的应用程序组成。

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和多核心,并且可以运行在各种硬件平台上。

二、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1. 硬件要求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需要确保硬件满足最低系统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和其他外设。

2. 安装准备创建安装介质,如光盘、USB或网络安装镜像,并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

根据硬件要求,选择适当的安装选项和分区方案。

3. 安装过程通过引导介质启动计算机,并按照安装向导逐步完成系统安装。

包括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安装位置和网络配置等。

4. 系统配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主机名、网络连接、用户账户和权限等。

还可以配置系统服务和软件包管理器,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用户与权限管理1. 用户账户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环境,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账户和家目录。

管理员需要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并设置密码和权限。

2. 用户组用户可以被分配到用户组中,以便共享文件和资源。

管理员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组,并管理用户组的成员。

3. 权限管理Linux系统使用权限控制机制来保护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

管理员可以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包括读、写和执行权限,以及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四、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系统结构Linux系统采用树状的文件系统结构,以根目录(/)为起点,包含了各种目录和文件。

2. 文件操作管理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如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linux 日常运维事项

linux 日常运维事项

linux 日常运维事项作为Linux系统的运维人员,日常的工作和事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监控:定期监控服务器的性能、资源使用情况和系统运行状态,例如CPU、内存、磁盘空间、网络流量等。

可以使用工具如Nagios、Zabbix等进行监控,并及时处理报警信息。

2. 安全管理: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的补丁,配置防火墙规则,实施访问控制,设置合适的用户权限和密码策略,定期备份数据等。

3. 日志管理:监控和管理系统日志,以及应用程序的日志。

定期清理过期日志,分析日志以排查问题和改进系统性能。

4. 硬件管理: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的健康状况,例如硬盘、内存、CPU等。

处理故障硬件的更换或修复,并维护服务器硬件设备的清洁。

5. 网络管理: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

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进行网络流量监控和优化。

6. 用户管理:管理服务器上的用户账号,包括创建、删除和修改密码等。

设置合理的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7. 脚本编写:编写自动化脚本来执行常见的系统维护任务,如备份、日志清理、软件更新等。

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8. 异常处理:及时响应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包括网络故障、应用程序错误、系统崩溃等。

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并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

9. 性能优化:定期评估和优化服务器的性能,识别瓶颈和性能瓶颈,进行系统调优和资源管理,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10. 软件部署和更新:负责安装、配置和更新服务器上的软件,确保软件版本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运维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运维人员可能还需要处理其他特定的任务和问题。

重要的是保持对系统的关注和及时的响应,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Linux 系统维护常用命令

Linux 系统维护常用命令

Linux 系统维护常用命令1.系统信息uname –a 查看系统信息date 显示系统时间ifconfig 查看主机IPps(Prompt String)ps -ef|grep java 查看包含java字符进程ps ux|grep java 查看当前用户下包含java字符的进程ssh 192.168.0.1连接远程电脑Kill 杀死进程号(红色表示)-9强制2.文件和目录cd(change Directory)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ls(list)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ls -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ls –hl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mkdir(MaKe directory) 创建文件件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rm(remove) 删除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mv (move)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一个目录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cp –r dir dirBak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scp 复制文件scp /root/drvTraining/db_backup/drvTraining120706.dmp root@61.144.253.239:/root/baktail -f canla.log 滚动查看文件more file 查看文件cat file 查看文件3.VI移动光标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键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Linux系统存储维护指导手册

Linux系统存储维护指导手册

Linux操作系统存储技术指导手册(For HDSStorage)目录一.使用前的环境检查 (3)1.1 操作系统环境检查 (3)1.1.1 操作系统版本 (3)1.1.2 检查HBA卡安装和参数配置 (3)1.2 检查HDLM版本情况 (4)1.3 检查当前LUN识别情况 (5)1.4 检查非HDS磁盘情况 (5)1.5 检查VG及LV的情况 (5)二.通用模块 (7)2.1 磁盘识别 (7)三.创建/扩容文件系统 (7)3.1 执行dlmcfgmgr命令并创建分区 (7)3.2 创建文件系统 (8)3.3 扩容文件系统,使用该步骤 (8)4创建/扩容数据库ASM盘 (9)4.1 创建ASM磁盘组 (9)4.1.1添加磁盘,生成设备别名 (9)五.从现有环境中回收存储 (13)5.1 保留数据的回收文件系统 (13)5.2 不保留数据的回收LUN (13)5.3 ASM环境中回收存储 (14)六.文件系统迁移(非磁盘复制) (15)6.1 删除原服务器文件系统 (15)6.2 识别新服务器文件系统 (15)七.ASM盘全量迁移(非磁盘复制) (15)7.1 回收原服务器ASM盘 (15)7.2 新服务器识别并新增ASM盘 (16)一.使用前的环境检查1.1 操作系统环境检查1.1.1操作系统版本1.1.2检查HBA卡安装和参数配置1)确认HBA卡硬件安装情况:3)使用以下命令确定具体的HBA卡型号:4)使用以下命令确定具体的HBA驱动版本:5)使用以下命令确定具体的HBA支持的最大LUN数量:6)使用以下命令确定具体的HBA的Queue Depth和LUN的Queue Depth:1.2 检查HDLM版本情况1)执行以下命令:# /opt/D*/bin/dlnkmgr view -sysHDLM Version : 7.6.0-00Service Pack Version :Load Balance : on(extended lio)Support Cluster :Elog Level : 3Elog File Size (KB) : 9900Number Of Elog Files : 2Trace Level : 0Trace File Size (KB) : 1000Number Of Trace Files : 4Path Health Checking : on(30)Auto Failback : on(1)Reservation Status :Intermittent Error Monitor : offDynamic I/O Path Control : off(10)HDLM Manager Ver WakeupTimeAlive 7.6.0-00 2014/05/16 23:31:48HDLM Alert Driver Ver WakeupTime ElogMem SizeAlive 7.6.0-00 2014/05/16 23:31:40 1000HDLM Driver Ver WakeupTimeAlive 7.6.0-00 2014/05/16 23:31:40License Type ExpirationPermanent -KAPL01001-I The HDLM command completed normally. Operation name = view, completion time = 2014/07/21 15:30:07注意检查HDLM版本与OS版本、OS内核版本、HBA卡型号驱动的兼容性,同时注意HDLM的参数设置满足总行相关规范。

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

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

NBU软件日常维护手册目录第1章NBU中添加环境变量的方法 (3)第2章NBU服务自启动、停止脚本位置 (6)第3章NBU启动、关闭的方法 (8)第4章日常维护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示例运行结果 (9)第5章磁带出入库操作 (19)5.1检查V AULT报告 (19)5.2从磁带库取出磁带 (20)5.3向磁带库加入磁带 (22)第1章NBU中添加环境变量的方法1、 Unix系统修改/etc/profile文件,添加: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admincmd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PATH=$PATH:/usr/openv/volmgr/binexport PATHMANPATH=$MANPATH,/usr/openv/man/export MANPATH2、 Linux系统修改/etc/.bash_profile,添加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admincmdPATH=$PATH:/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PATH=$PATH:/usr/openv/volmgr/binexport PATHMANPATH=$MANPATH,/usr/openv/man/export MANPATH3、 Windows系统点击打开控制面板中系统选项,点击选择高级中环境变量选项,其中选择添加系统变量,按照NBU安装路径设置,如下图示例选择修改系统变量中其中的路径内容如下:;%NETBACKUP%/bin; %NETBACKUP%/bin/admincmd; %NETBACKUP%/bin/goodies第2章NBU服务自启动、停止脚本位置1、 AIX/etc/backup.aix/etc/backup2、 Alpha Tru64/sbin/rc3.d/S77netbackup/sbin/rc0.d/K01netbackup/sbin/init.d/netbackup3、 HP-UX/sbin/rc2.d/S777netbackup/sbin/rc1.d/K001netbackup/sbin/init.d/netbackup/sbin/rc1.d/K001nbclient/sbin/rc2.d/S951nbclient/sbin/init.d/nbclient4、 Linux Red Hat/etc/rc.d/init.d/netbackup/etc/rc.d/rc0.d/K01netbackup/etc/rc.d/rc1.d/K01netbackup/etc/rc.d/rc2.d/S77netbackup/etc/rc.d/rc3.d/S77netbackup/etc/rc.d/rc5.d/S77netbackup/etc/rc.d/rc6.d/K01netbackup/etc/rc.d/init.d/nbclient/etc/rc.d/rc0.d/K01nbclient/etc/rc.d/rc1.d/K01nbclient/etc/rc.d/rc2.d/S95nbclient/etc/rc.d/rc3.d/S95nbclient/etc/rc.d/rc5.d/S95nbclient/etc/rc.d/rc6.d/K01nbclient5、 Linux SuSE/etc/init.d/netbackup/etc/init.d/rc0.d/K01netbackup/etc/init.d/rc2.d/S77netbackup/etc/init.d/rc3.d/S77netbackup/etc/init.d/rc5.d/S77netbackup/etc/init.d/rc6.d/K01netbackup/etc/init.d/nbclient /etc/init.d/rc0.d/K01nbclient /etc/init.d/rc2.d/S95nbclient/etc/init.d/rc3.d/S95nbclient/etc/init.d/rc5.d/S95nbclient/etc/init.d/rc6.d/K01nbclient6、 Other 操作系统/etc/rc2.d/S77netbackup/etc/rc1.d/K01netbackup/etc/rc0.d/K01netbackup/etc/init.d/netbackup/etc/rc2.d/S95nbclient/etc/rc1.d/K01nbclient/etc/rc0.d/K01nbclient/etc/init.d/nbclient第3章NBU启动、关闭的方法1、 Master主机的关闭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kill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 stop2、 Master主机的启动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start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3、 Media Server主机的关闭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kill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 stop4、 Media Server主机的启动NBU的方法:/usr/openv/netbackup/bin/bp.start_all或/usr/openv/netbackup/bin/goodies/netbackup5、使用bpps检查进程启动情况/usr/openv/netbackup/bin/bpps -x第4章日常维护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示例运行结果NBU的项目规划、安装、配置等实施工艺必须严谨规范,细小技术环节处理的得当,没有发现严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部分,检查内容和范围请参考如下内容:✓进程检查#bpps –x✓备份索引完整性检查(3个月):#bpcatlist –online –since-months 3此命令是记录所有备份操作在NBU的catalog的记录;检查结果输出(举例说明):Backupid Backup Date Files Size SchedPolicy Catarcid S C Files filedms1_1195384006 Nov 18 11:06:46 2007 1 288k 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 dms1rmanfull_1195384006_UBAK.fdms1_1195383991 Nov 18 11:06:31 2007 1 11.0M 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 dms1rmanfull_1195383991_UBAK.fdms1_1195383802 Nov 18 11:03:22 2007 1 5.0G 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 dms1rmanfull_1195383802_UBAK.fdms1_1195383794 Nov 18 11:03:14 2007 1 8.0G Default-Application-Backup dms1rmanfull 0 1 0FULL.f✓主机全局变量配置检查:#bpconfig –Ubpconfig 命令显示NetBackup 全局配置属性。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一、概述Linux是一款开源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高度可定制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企业级应用中。

本手册将介绍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和技术,帮助读者熟悉Linux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监控。

二、Linux系统配置1. 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应选择适合的Linux发行版,并按照向导进行分区、选择软件包和设置用户等步骤。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硬件兼容性和网络连接等问题。

2. 系统初始化配置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主机名、网络配置、时区和系统语言等。

同时,还需更新系统软件和安装必要的补丁程序,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用户和权限管理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登录和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创建用户、分配用户组和设置权限。

同时,还可采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更精细的权限控制。

三、Linux系统维护1. 文件系统管理Linux使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管理员可以使用工具如fdisk和mkfs来创建和格式化分区。

另外,还需进行磁盘容量的监控和调整,以及定期进行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2. 进程和服务管理Linux系统中运行着许多进程和服务,管理员可以使用命令如ps和top来查看和监控进程状态,使用服务管理工具如systemctl来启动、停止和重启服务。

3. 网络配置与管理在Linux系统中,网络配置涉及IP地址、网关、DNS、防火墙等方面,管理员可使用ifconfig和ip命令进行网络配置,使用iptables来配置防火墙规则,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四、Linux系统监控1. 性能监控了解系统的性能状况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系统至关重要。

Linux提供了诸如top、vmstat和sar等命令来监控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性能指标。

2. 日志管理日志记录是系统管理和故障排查的重要手段,Linux系统会生成各种日志文件,包括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和安全日志等。

Linux系统日常维护的Python脚本

Linux系统日常维护的Python脚本

Linux系统日常维护的Python脚本Linux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等领域。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利用Python脚本进行Linux系统日常维护的方法。

一、清理临时文件在Linux系统中,临时文件是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生成的,并且在系统重启后会被自动清理。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或系统长时间运行后,这些临时文件可能会堆积较多,从而占用磁盘空间。

因此,定期清理临时文件是系统维护的一个重要工作。

下面是一个清理临时文件的Python脚本示例:```pythonimport osdef clean_temp_files():temp_dir = '/tmp' # 指定临时文件目录for file_name in os.listdir(temp_dir):file_path = os.path.join(temp_dir, file_name)if os.path.isfile(file_path):os.remove(file_path)clean_temp_files()```二、磁盘空间监控磁盘空间不足是导致系统运行缓慢、应用程序崩溃甚至系统崩溃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磁盘空间不足的情况,可以编写一个Python脚本定期监控并提供警告。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磁盘空间监控的Python脚本示例:```pythonimport osimport shutildef check_disk_usage():disk_usage = shutil.disk_usage('/') # 获取根目录磁盘使用情况total_space = disk_usage.total / (1024 * 1024 * 1024) # 总空间转换为GB单位used_space = disk_ed / (1024 * 1024 * 1024) # 已用空间转换为GB单位free_space = disk_usage.free / (1024 * 1024 * 1024) # 剩余空间转换为GB单位if free_space / total_space < 0.2: # 剩余空间小于总空间的20%,发出警告print("磁盘空间不足,请及时清理。

linux操作手册(中文)

linux操作手册(中文)

001、日常维护常用查询命令#top 显示系统进程#clear 清理屏幕信息#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信息#cat /proc/version 查看系统内核版本等信息#uname -a 查看系统内核等信息#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信息#cat /proc/meminfo 查看内存信息#cat /proc/swaps 查看交换空间信息#getconf LONG_BIT 查看CPU是32位还是64位#dmidecode|more 如何查看BIOS信息等。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查看物理内存信息#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查看交换空间的大小#cat /etc/passwd 查看账户信息#cat /etc/shadow 查看密码信息#cat /etc/group 查看都有哪些组,每个组包含哪些用户,或#vigr #groups username 查看用户属于哪一个组#ps -aux 显示终端上的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ps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ps -e 显示所有进程。

#ps -r 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free命令可以查看内存使用率top -n1命令中有CPU使用率信息002、修改启动界面为文本模式(命令模式)3为文本模式,5为图形模式。

#vi /etc/inittab修改id:5:initdefault:为id:3:initdefault:003、修改远程管理时命令行下中文乱码问题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默认的语言编码是“zh_CN.UTF-8”,在X-Window桌面环境下能正常显示汉字,但如果通过SSH或Telnet等方式进行远程管理时,就会发现所有的汉字变成乱码了。

#vi /etc/sysconfig/i18n将LANG="zh_CN.UTF-8"改为LANG="zh_CN.GB18030",重新登录后即可正常显示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操作系统日常维护2015年12月i / 127目录第1章基本操作11.1 系统登录11.1.1 定义登录方法21.1.2 使用命令行进行登录21.1.3 在命令行下退出登录状态51.1.4 使用GUI(图形化用户界面)进行登录51.1.5 虚拟终端61.1.6 关闭系统71.2 账户管理71.2.1 创建和更改用户账户(useradd,passwd)71.2.2 删除用户账户101.2.3 切换用户(su)101.3 关闭系统121.4 文件及目录141.4.1 基本概念141.4.2 列出文件和目录(ls)191.4.3 切换工作目录(cd)211.4.4 查看当前目录(pwd)221.4.5 拷贝文件和目录(cp)221.4.6 移动文件(mv)231.4.7 文件改名(mv)251.4.8 创建目录(mkdir)251.4.9 删除文件和目录(rm,rmdir)261.4.10 查看文本文件(cat,less,more)271.4.11 查找文件(find)301.4.12 搜索字符串(grep)321.4.13 压缩和解压缩文件(gzip)331.4.14 创建和提取归档文件(tar)34 1.5 进程管理361.5.1 查出进程的状态(ps)361.5.2 终止进程(kill)381.6 硬盘设备管理391.6.1 硬盘分区401.6.2 分区和文件系统411.6.3 使用mount命令421.6.4 了解磁盘的使用情况451.7 安装和升级软件包491.8 访问在线手册册(manpage)521.8.1 man命令531.8.2 help命令551.8.3 whereis命令55第2章系统管理572.1 超级服务器和服务器程序572.1.1 超级服务器572.1.2 服务器582.1.3 端口监控程序582.1.4 超级服务器模式和独立模式582.1.5 超级服务器的功能和任务592.1.6 提升系统的冗余性和坚固性59 2.2 超级服务器的不利方面602.2.1 Xinetd超级服务器602.2.2 访问控制652.3 安装和升级软件包692.3.1 使用rpm69ii / 1272.3.2 使用Turbopkg702.4 服务742.4.1 启动脚本752.4.2 运行级别772.4.3 启动各运行级别782.4.4 更改运行级别812.5 Serviceboard–turboservice822.5.1 当前的运行级别状态832.5.2 设置当前的运行级别832.6 网络配置842.6.1 文件/etc/rc.d/init.d/network842.6.2 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842.6.3 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dev_name]852.6.4 文件/etc/resolv.conf862.6.5 文件/etc/HOSTNAME862.6.6 文件/etc/hosts862.6.7 使用工具网络进行配置862.6.8 显示配置882.6.9 基本设置892.6.10 主机表902.6.11 网络接口91第3章维护技巧及常用命令953.1 TDS7上安装SYBASE11.9.2953.2 TDS7上安装SYBASE12.5953.3 TDS7.0上ASE12.5的补丁安装963.3.1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版本说明963.3.2 补丁安装过程97iii / 1273.3.3 检查并修改数据库配置选项1033.3.4 回退操作1063.4 Linux内核kernel升级到2.4.211073.4.1 升级备机内核1073.4.2 失败处理1093.4.3 测试1093.4.4 升级主机1093.5 维护常用命令1103.5.1 网络配置命令1103.5.2 双机操作命令1103.5.3 FTP服务的设置1103.5.4 RCP命令的设置1113.5.5 Telnet命令的设置1113.5.6 查看CPU,硬盘,内存等相关信息1123.5.7 修复文件系统1123.5.8 修改scsi/网卡驱动1123.5.9 Linux的日志文件1133.5.10 TurbolinxHA简明创建步骤1143.5.11 Linux下驱动无法识别网卡(HPDL380服务器)1163.5.12 内存CPU数量变更后的参数修正122iv / 127第1章基本操作知识点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命令Linux环境下运行DOS命令登录和退出系统的方法进程管理安装软件以及在线帮助工具的使用1.1 系统登录及其他形式的UNIX类似,如果要使用Linux,必须登录。

Linu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每位合法用户都有也必须有唯一标识。

登录过程是建立在用户身份识别基础上的。

通过这种方式,允许合法用户访问系统,并将未授权的用户挡在系统之外。

Linux安装过程中,已经创建了超级用户(root)账户。

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结束后,您都可以创建一些普通用户账户。

用户登录系统时,为了使系统能够识别自己,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经系统验证无误后方能进入系统。

超级用户帐号root:使用这个帐号能访问所有文件,可以在系统中做任何事情。

大多数管理任务要求必须为root才应允。

在Linux系统安装中会自动创建root帐号,请您牢记该账号的口令。

普通用户帐号:这个帐号供普通用户使用,只能访问管理员所授予权限的文件,只能做管理员所授予的有限的操作。

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后,如果是超级用户(root)提示行前面的符号是“#”,普通用户的提示符是“$”。

超级用户帐号通常完成一些系统管理的工作。

除非是测试系统,绝不要把超级用户帐号当普通帐号使用。

您应在需要时用su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完成后立即退回到普通用户。

以免无意中破坏系统。

1.1.1 定义登录方法安装Linux安装过程中,默认登录方法是选择“基于文本的登录”方法,该方法采用文本命令行方式进行系统登录,如果需要也可以选择“基于图形的登录”。

文本登录是首先登录系统,然后用命令方式再启动XWindows图形界面。

图形登录的登录界面将算在启动XWindows系统后图形界面中进行。

命令xconfig(turboxcfg),或setup工具中的“配置Xwindos功能”均可启动Xwindows图形配置工具,更改登录方法。

或者也可以直接修改配置文件/etc/inittab的改变登录方法。

1.1.2 使用命令行进行登录用户登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输入用户的登录名,系统根据该登录名识别用户;第二步,输入用户的口令,该口2 / 127令是用户自己选择的一个特定字符串,对其他用户保密,是系统辨别真假用户的关键。

超级用户的用户名为root,密码在安装系统时已设定。

系统启动成功后,屏幕显示下面的提示:Local host login:这时输入超级用户名“root”,然后键入回车键。

此时,用户会在屏幕上看到输入口令的提示:Local host login:rootPassword:这时,需要输入口令。

输入口令时,口令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如果用户输入了错误的口令,就会在屏幕上看到下列信息:loginincorrect.这时需要重新输入。

当用户正确地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合法地进入系统。

屏幕显示:[root@loclhost/root]#此时说明该用户已经登录到系统中,可以进行操作了。

这里"#"是超级用户的系统提示符。

普通用户登录建立了普通用户帐号以后,就可以进行登录了。

在登录时,用户会在屏幕上看到类似下面的提示:Local host login:这时输入用户名“zzb”,然后键入回车键。

此时,用户会在屏幕上看到输入口令的提示:3 / 127Local host login:zzbPassword:这时,需要输入口令。

输入口令时,口令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如果用户输入了错误的口令,就会在屏幕上看到下列信息:Login incorrect.这时需要重新输入。

当用户正确地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合法地进入系统。

屏幕显示:[xxq@loclhostxxq]$此时说明该用户已经登录到系统中,可以进行操作了。

对于本例,主机名为Turbo,用户名为zxin10。

[Turbo]login:zxin10Password:password[zxin10@Turbo/home]$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系统不会显示密码字符串。

在上面的示例中,请注意主机名是如何从[hostname]变为[username@hostname/user_homedirectory]的,也就是说,从[Turbo]变为了[zxin10@Turbo/home]。

如果是使用命令行来登录的,但却打算使用X图形界面,可以用下述命令来启动XWindows系统:[zxin10@Turbo/home]$startx提示:4 / 127超级用户应使用xconfig或turboxcfg命令已经配置好了自己的XWindows系统,普通用户没有这个权限限。

1.1.3 在命令行下退出登录状态不论是超级用户,还是普通用户,需要退出系统时,在shell提示符下,键入下列命令即可。

退出登录状态,使用命令logout或exit:下面以普通用户的退出为例,说明退出系统的过程:[zxin10@Turbo/home]$exit还有其他退出系统的方法,但上面一种是最安全的。

关闭计算机必须有超级用户的权限,然后运行shutdown或halt命令。

1.1.4 使用GUI(图形化用户界面)进行登录用图形登录过程由两个步骤组成,和基于文本的登录类似:1.在登录行上(Login:)输入用户名并按下回车键2.在密码提示符处键入密码,并按下回车键。

当成功登录系统后,XWindow开始启动,并显示XWindow系统管理器桌面。

使用GUI退出登录:如果打算从Xwindows环境退出,在主菜单下选择“Logout”,或用鼠标点击任务条上的登录退出图标。

提示:5 / 127若已从命令行进行登录,用startx启动,会直接进入Xwindow,不再要求图形登录过程。

1.1.5 虚拟终端Linux是一个真正的多用户操作系统,这表示它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登录。

Linux还允许一个用户进行多次登录,这是因为Linux和许多版本的UNIX一样,提供了虚拟控制台的访问方式,允许用户在同一时间从控制台(系统的控制台是及系统直接相连的监视器和键盘)进行多次登录。

虚拟控制台的选择可以通过按下Alt键和一个功能键来实现,通常使用F1-F6。

例如,用户登录后,按一下Alt-F2键,用户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说明用户看到了第二个虚拟控制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