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省情礼仪教案概要教材
六礼仪下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下册)省情礼仪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选修内容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第2版授课时间:14课时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者:郑州新密市曲梁镇下牛小学陈会玲【背景】从学习内容看:本册书的课程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教材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贴近六年级学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礼仪的特点。
从学生方面看:本阶段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良好的生活习惯文缺乏一种意识,特别在小细节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级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知识能力。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省情基础常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自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礼仪内容进行系统的实践。
通过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学习的有效启发,努力提高的学生的省情知识和礼仪地进一步提高。
【课程目标】1.学规范、用规范,使规范深入内心。
2.学会文明礼仪知识,遵循文明礼仪的要求,指导、约束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
3.通过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面对困难的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能树立本学期明确的学习目标。
5.会说出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6.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心理健康礼仪常识。
7.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会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程内容与实施】补充: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设置问题链,通过学生探究、课堂生成、互相交流来驱动任务完成,促使目标的达成。
2.合作学习。
本期完成教师布置的一次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指定的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示:一般采用数学日记、手抄报、数学小论文等形式。
3.精练深析,讲练结合。
主要用于练习课和复习课。
【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过程性评价(30%)= 课堂评价(10%)+作业评价(10%)+单元检测(10%),结果评价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计入。
省情礼仪

第一课课题河南省省情简介 了解河南省的基本省情,经济发展状况课时一目的 要求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 让学生明白便利的交通对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 重要意义。
让学生了解了历史, 看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
感悟到 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1:掌握河南省农业发展条件,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2:讲清河南铁路的心脏地位,主要高速公路的名称,新 政国际机场,对比铁路,公路与航空特点,掌握交通重要性。
3:介绍特产分布地,手工艺品产地和食品产区。
重、难点教具 玉米/河南省交通图/磁铁/大枣 准备 课堂时间安排: 40 分) (总自我介绍(5)分钟 课堂导入 (5) 分钟 授课( 20 )分钟 活动及作业( 10)分钟教一、自我介绍学过程通过自我介绍,加上个别学生的介绍,建立与学生的信任感,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相信自己,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堂导入 实物展示,引发学生联想,通过玉米看看学生能够 想到什么?(玉米生产时间/产地/玉米用途/如何运输) 从而引入省情的简单介绍。
三、新课讲授 本次讲授主要分为三部分(资源/交通/产品) 1、介绍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与粮食用途。
采用直接用询问 的方式:你的家乡种植什么农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收 获?借此直接引入课文。
2、 重点介绍河南省地势地貌与气候, 分析粮食高产原因。
3、介绍河南省主要矿产资源与产地, 适当补充煤矿安全 的小知识。
导入, 帮助学生: “电线是什么材料做的”、 “做 饭用的是什么能源”、“你家里的锅是什么做的”,等等。
总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矿产资源的影子。
4、借助河南省交通图介绍河南省的铁路概括,简介河南 省的主要公路,指出新郑国际机场位置。
导入,询问学 生:“你坐过火车么?”或者让坐过火车的学生谈谈自己 的感受。
以此来引入课文 5、利用新乡市地图介绍交通作用, 让学生明白便利的交 通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纲要及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纲要及教学计划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河南省地方课程教学材料:《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本授课教师:王军红授课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一、教材背景分析: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收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2.对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血染的土地第二课群星灿烂耀中原第三课母亲河上的明珠第四课腾飞的河南工业第五课蓬勃发展的城镇建设第六课发展中的体育卫生事业第七课面对机遇和挑战第八课河南明天更美好第九课谦虚礼让第十课克己自律第十一课遵时守信第十二课尊重他人人格第十三课着装礼仪第十四课佩饰礼仪三、课程实施:1、让学生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量的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大象版省情六年级教案

第五课蓬勃发展的城镇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省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了解身边的河南名市(县、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相应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我省城镇建设发展方面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时交流使用,可对学生搜集资料的多种途径进行指导(网上查询、参观考察、图书馆查阅、实地走访)。
(二)省情知识了解教学课本上这几幅省会郑州的风景照片,既有气势非凡的现代化郑东新区、风景优美的绿城广场,还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风格各异的住宅小区。
是很具代表性的,也为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省会郑州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制成教学课件于教学活动前展示给学生看,让画面给学生整体的认知,直观的印象。
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夸夸我们的省会郑州”教学活动。
增进学生对河南省会郑州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郑州、热爱河南的情感。
“市(县)城镇建设掠影”第一部分是河南省所属辖市的新容新貌,第二部分是“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介绍。
介绍第一部分河南省所属辖市的新容新貌,制作成教学课件,展示我省省辖市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照片,达到综观全省的目的。
然后再把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或专家所得到的家乡建设变化介绍给大家。
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介绍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开展“我爱家乡”小导游大赛,在课堂上进行摄影展。
让学生在介绍中增强爱家乡、爱河南的情感。
第六课发展中的体育卫生事业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省体育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社区健身事业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
2、了解我省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卫生设施和社区健身设施情况,激发学生爱我河南、建设河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相应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自己通过图书馆查阅、网上查询、走访、参观考察等途径搜集到的关于我省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时交流使用。
省情礼仪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省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省情礼仪,以及它在社交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省情礼仪?2.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
3. 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什么是省情礼仪?省情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表达尊重、关心和礼貌的行为规范。
它包括言辞的选择、举止的得体、仪态的庄重等方面。
2.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
省情礼仪在社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心。
同时,它也是展示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一种方式。
3. 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a. 礼貌用语: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使用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这些用语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b. 注意言辞:在交流中,我们要注意言辞的选择,避免使用粗俗、难听的语言。
我们要用文明、得体的语言与他人交谈,以展示我们的修养和教养。
c. 笑容与目光:在社交中,保持微笑是非常重要的。
微笑可以让人感受到你的亲善和友好,同时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
同时,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适度的目光接触,这样可以表达你的注意和尊重。
d. 姿势与举止: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注意姿势和举止的得体。
要保持身体的站立或坐姿直挺,不要翘脚、趴桌或乱动。
我们要保持一个端庄正直的形象,以展示我们的礼仪修养。
e. 注意礼仪细节:在社交中,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礼仪规范。
比如握手时要握手短暂而坚定,不能用力过猛;用餐时要注意用刀叉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参加宴会时要注意刀叉的使用顺序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省情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省情礼仪知识和技巧。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省情礼仪经验。
五、教学评价1. 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省情礼仪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省情礼仪的文章、观察身边人的礼仪行为等,以检验学生对于省情礼仪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省情礼仪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掌握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3.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文化素养;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1.什么是礼仪文化?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
2. 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1.省情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3.省情礼仪的仪式流程;4.省情礼仪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1.学生分组,模拟省情礼仪仪式;2.学生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完成模拟仪式;3.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介绍模拟仪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以及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
2.模拟法:学生分组,模拟省情礼仪仪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互动法: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于省情礼仪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1.什么是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循的一套规范和仪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祭祀活动。
–周朝时期,礼仪文化开始被正式规范和制度化。
–春秋战国时期,礼仪文化达到了顶峰,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尊重他人、尊重传统、尊重规则;–以和为贵、以礼相待、以诚相待;–重视仪式、重视礼节、重视仪容仪表。
2. 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礼仪仪式1.省情礼仪的概念和作用–省情礼仪是指在省级领导干部任职、离任、调任、晋升、退休等重要场合,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礼仪活动。
–省情礼仪的作用是彰显省级领导干部的威望和形象,展示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实力。
省情六年级教案

省情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省情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所在省份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域观念。
3.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1. 省份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3. 省份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等。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省份的地图和相关资料。
3. 学生的笔记本和纸张。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对所在省份的兴趣。
Step 2: 了解省份(10分钟)使用投影仪展示所在省份的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等基本信息。
然后,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省份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Step 3: 了解省份的人文地理特点(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介绍省份的人文地理特点,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
Step 4: 信息整理(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话题,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利用电子设备和纸张收集相关信息,并整理成简要的报告。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如互联网、图书馆等。
Step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话题,并分享他们整理的信息。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
Step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分享对省份的新认识和体会。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本省的名胜古迹或重要地理景点。
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研究项目,深入了解省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对省份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小组展示的质量和内容。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地遵循礼仪规范。
3. 增强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4. 礼仪与省情的关系5. 礼仪实践练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的礼仪规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礼仪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礼仪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包括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如握手、自我介绍、座次排列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礼仪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感悟文章,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反思能力。
4. 调查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有关礼仪知识的文本资料,辅助讲解和教学。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礼仪方面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道具:准备一些实践演练所需的道具,如握手道具、自我介绍卡片等。
4.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辅导,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
3. 开展礼仪主题的班会或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六年级省情礼仪课程纲要2

六年级省情礼仪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课程典范:任务教诲河南省所在课程教学材料:《省情礼仪》课本授课教师:授课东西:六年级全体老师一、课本背景分析:所在课程是课程,各地要将所在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跟学校课程的建破无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办法的变革,注重指导老师在实际中深造、在生活中深造,抑制单一知识灌注式的接收深造的弊端,展开老师一生深造的愿望跟才干,加强老师的实际才干跟对社会的适应才干,让老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破场跟价值不雅观等方面掉掉落单方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1.了解河南省的历史、地理、夷易近族、文明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展开等广泛内容,展开历史见解,形成对幻想社会的任务感跟任务感,并培养爱故土、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作清楚规则、身心健康的青年。
2.对老师从坐破行语、体态等方面停顿培训跟练习练习,尽快养成讲文明、清楚规则的适应,提高老师的文明修养。
3.见解自我,适应社会,学会深造,增加聪慧,清楚得生活,闭会幸福,形成健全的品格,为一生展开奠定优良的心理基础。
4.着重展开老师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才干,自我保护见解跟才干,养成担负人的生活破场,促进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发展。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二课血染的地盘群星残暴耀中原母亲河上的明珠降落的河南工业兴旺展开的城镇建破展开中的体育卫惹奇观面对机遇跟挑战河南他日更美好谦虚谦虚昂贵长处自律遵时守信尊崇不运气德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着装礼仪配饰礼仪三、课程实施:1、多看多说。
在课堂中尽管的搜集一些图片,多了解我们河南的历史、地理知识。
并说一说在他们心中尚有哪些喜欢的所在。
2、加强实际活动,在实际活动中既锻炼了躯体,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才干。
3、加强小组合作的才干,多给小组合作的机遇,学汇合作,学会与同学相处,身心掉掉落展开。
4.停顿研究、讨论、调查、调查、不雅观赏、效力等具体活动。
省情课 礼仪部分教案

第一课正确称呼他人教学目标: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称呼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称呼语。
3.以正确称呼他人为荣。
4.知道对象、时间、场合、地点不同,要采用不同的称呼语及称呼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称呼他人。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
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称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二、出示课件,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
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板书:妈妈,早上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妈妈,早晨好!妈妈,早安!)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称呼和问候的?板书:奶奶,您好!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称呼,问候?三、礼仪活动实践:1、看一看说一说:看课本上的三幅图,说出你最想说的话。
引导学生讨论:年龄不同称呼不同2、查一查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称呼不当的现象?学生分组讨论,师总结。
3、填一填: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四、礼仪链接老师讲故事:1. 30年代初,刘伯承从苏联回国,组织左权、叶剑英等人一起翻译带回的各种条令,同时为中国红军确定内部的称呼。
他在旧军队中多年,一向痛恨等级森严和对勤务人员的歧视。
于是,他确定红军中的“司令”后面要加一个“员”,将旧称呼“护兵”、“勤务兵”改称“警卫员”、“公务员”,将“伙夫”改称“炊事员”……这种称谓沿用到今天。
2.大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看到女儿欧也妮有一只恋人存放的藏有“两斤重”金子的梳妆匣,“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他称女儿是“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想撬开那只梳妆匣。
当欧也妮坚决表示“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时,他惊恐而冷酷地说:“你敢吗欧也妮”面对丈夫的无耻和贪婪,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礼仪要求行事。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5.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个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礼仪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礼仪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礼仪实践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礼仪的知识点,测试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六、教学内容1. 商务礼仪商务场合的着装规范商务场合的言谈举止商务会议、宴会等活动的礼仪要求2. 公共场合礼仪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礼仪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的礼仪观看演出或比赛的礼仪七、教学内容3. 网络礼仪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电子邮件的书写礼仪在线交流的礼貌用语和行为4. 校园礼仪课堂上的礼仪食堂、宿舍等校园场所的礼仪校园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礼仪八、教学内容5. 求职礼仪面试时的着装、言谈与行为规范面试后的跟进与感谢6. 涉外礼仪接待外宾的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的礼仪不同国家和地区礼仪的差异认识九、教学内容7. 礼仪与职业发展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良好礼仪对职业形象的提升礼仪在职业晋升中的作用8. 礼仪与个人修养礼仪与个人素质的关系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提升十、教学内容9. 礼仪常见问题与解答针对学生常见的礼仪问题进行解答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辨礼仪的正确与错误提供实用的礼仪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场合10. 礼仪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内涵现代社会礼仪的发展与变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十一、教学评价7.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省情礼仪教案1

省情礼仪课程纲要城关镇寨沟小学韩静洁小学省情礼仪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授课时间:礼仪讲解:17课时练习:11课时一、教材分析: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常识(做一个文明人必看)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已成为我们青少年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作到如下几点: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二、课程安排: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2、站姿:3、坐姿:4、起姿:二、见面礼仪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三、公共礼仪(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二)乘车礼仪1、骑白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3. 增强学生对省情课的学习兴趣,提高省情课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的礼仪规范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应用4. 省情课的礼仪要求5. 礼仪实践与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规范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礼仪。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礼仪的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情景模拟道具3. 小组讨论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基本礼仪规范: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如问候、握手、餐桌礼仪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礼仪,如模拟握手、餐桌礼仪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礼仪的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礼仪素养。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省情课的礼仪要求,结合地域特色,讲解相关的礼仪知识。
2. 引入其他省份的礼仪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礼仪比赛,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2. 邀请专业礼仪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仪的知识和技巧。
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对省情课礼仪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意见。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估1. 制定省情课礼仪教学评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

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省情礼仪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 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
2. 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省情礼仪意识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省情礼仪技能。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PPT。
2. 省情礼仪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省情礼仪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典型的省情礼仪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省情礼仪的概念和内涵(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涵义。
2. 分析省情礼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讲解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15分钟)1. 介绍省情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言谈举止、服饰仪容、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要求。
2. 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特点和区别于其他礼仪的地方。
四、省情礼仪的实践和应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对省情礼仪的理解,设计一场模拟省情活动,包括活动流程、礼仪要求等。
2. 学生进行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省情礼仪方面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省情礼仪的心得体会或小结。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省情礼仪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省情礼仪展览或活动。
2.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来校开展省情礼仪讲座或培训。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思考深度。
3. 模拟省情活动的表演效果和礼仪规范程度。
省情 礼仪 教案

省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 "省情礼仪" 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省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省情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和文化自觉。
教学内容:1. 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 不同省份的具体省情礼仪介绍。
3. 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途径展示中国各个省份的独特特色和风土人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30分钟):2. 第一步,介绍省情礼仪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地方文化、传统习俗等,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省情礼仪。
3. 第二步,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针对每个省份的特色介绍其独特的省情礼仪,包括饮食习俗、传统节日、迎送礼仪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PPT等方式进行展示。
4. 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例如加强地方文化传承、促进地方发展、增强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和谦让等。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省情礼仪。
展示和总结(10分钟):5. 邀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所关注的一个省份的省情礼仪,分享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6.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对省情礼仪的重要性和尊重的态度,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礼仪知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PPT等展示素材。
2. 相关的省情礼仪资料、书籍或网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省情礼仪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展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采访,自主深入挖掘和了解更多省份的省情礼仪。
2. 探究本地的省情礼仪,撰写小短文或设计展板,展示给校内外师生。
教案备注: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量增减教学内容和时间。
2. 保持教学过程的生动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3. 鼓励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
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

一、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四、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礼仪规范(20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鞠躬、握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礼仪动作。
三、校园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校园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校园中应注意的礼仪事项。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校园礼仪规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社交礼仪(20分钟)1. 教师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讨论在不同社交场合应注意的礼仪。
3. 教师分享一些实用的社交礼仪技巧。
二、礼仪实践与演练(25分钟)1. 教师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礼仪实践。
2. 学生分组进行礼仪演练,互相评价、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礼仪的短文,分享给同学。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礼仪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案名称:省情课礼仪部分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礼仪知识,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九、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校园礼仪4. 社交礼仪5. 礼仪实践与演练6. 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7. 礼仪在未来职场中的应用十、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大象版 六年级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全册)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六年级全册)XXXXXXXXXXXX小学第一课时课题:血染的土地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知道发生在河南土地上巨大战役并能说出熟知的英雄人物。
2、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说出河南大地上的人物。
教学难点: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河南是一块古老而又年轻,充满生机的土地。
当年这方热土养育的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积极参军,踊跃支援前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这些烈士。
二、新课讲授1、讲“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故事。
2、介绍“淮海战役”的故事。
3、讲述开国功臣中的河南籍的许世友、高敬亭、李德生、郑维山、吴焕先等英雄人物的故事。
4、讲述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感受。
并全班讨论。
三、拓展延伸1、上台讲述你所知道的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
2、其它学生补充。
四、小结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说说体会心得。
作业:讲述发生在河南境内的著名战役。
板书:血染的土地战役英雄人物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群星灿烂耀中原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能说出当代河南的出名人士。
2、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教学重点:说出河南的当代名人。
教学难点:讲述身边的名人名事。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河南人杰地灵,科技名人、文坛巨星体育冠军、农民致富带头人,个个如灿烂明星,辉耀中原,谱写出一曲动人乐章,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画卷。
二、新课讲授1、“当代仓颉”------王永民古老而神奇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
因结构复杂,录入计算机遇到了挑战,曾被视于难于克服的顽症。
王永民攻破这道难关,使汉字录入速度大大提高。
2、蜚声文坛的作家群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李准【黄河东流去】姚雪垠【李自成】3、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乒坛圣手------邓亚萍奥运冠军------陈中射击冠军------巫兰英奥运冠军------孙甜甜4、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史来贺、刘志华、张荣锁、吴金印、李连成。
六年级下学期省情礼仪教案概要

六年级下学期省情礼仪教案概要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心理健康第7课时培养好习惯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在具体活动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分清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2.引导学习总结出形成好习惯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视频导入)我们要做一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我们要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大家欣赏歌谣《我是一个粉刷匠》。
2:创造对话情景情景一:去书店买书情景二:找同学借笔重在引导学生,看其表述的语言是否恰当,采用生生评价的方法,讨论后总结。
情景三:让学生表演情景,内容是: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怎么样招待。
让学生自己表演,发表意见。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看这样的行为是好的学习习惯吗?学生表演不守纪律的情景。
那怎么样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仔细做,有错就改。
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才是个合格的小学生。
4:总结升华饭前洗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写字姿势要端正等。
5:教师小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板书:培养好习惯教学反思: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
第8课时轻松面对考试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认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度紧张”会导致效率下降。
1、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调适紧张心理,轻松应考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学习“合理的观念”、“科学的作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的办法,逐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教学难点: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谈话引入,面对考试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的话题是考试,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考试的呢?(学生汇报)师小结:面对考试,我们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是正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省情礼仪教案:心理健康第7课时培养好习惯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在具体活动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分清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2.引导学习总结出形成好习惯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视频导入)我们要做一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我们要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大家欣赏歌谣《我是一个粉刷匠》。
2:创造对话情景情景一:去书店买书情景二:找同学借笔重在引导学生,看其表述的语言是否恰当,采用生生评价的方法,讨论后总结。
情景三:让学生表演情景,内容是: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怎么样招待。
让学生自己表演,发表意见。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看这样的行为是好的学习习惯吗?学生表演不守纪律的情景。
那怎么样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仔细做,有错就改。
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才是个合格的小学生。
4:总结升华饭前洗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写字姿势要端正等。
5:教师小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板书:培养好习惯教学反思:学生上课专心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解日常礼仪常识。
第8课时轻松面对考试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认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度紧张”会导致效率下降。
1、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调适紧张心理,轻松应考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学习“合理的观念”、“科学的作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的办法,逐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教学难点: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谈话引入,面对考试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的话题是考试,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考试的呢?(学生汇报)师小结:面对考试,我们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是正常的。
对待考试,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良好心态,该如何克服考试中的紧张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生命教育活动课——《轻松面对考试》。
(板书课题:轻松面对考试)二二、交流讨论,了解想法1 、刚才我们都谈了一下对考试的认识和想法,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进入“问号屋”(出示问号屋)了解一下李凡同学是怎样看待考试的。
你和李凡的感受相符的都有哪些?请同学们拿出题卡,认真阅读后标识一下。
请个别学生读题卡。
2 、全班举手表决、统计,以此让同学们了解全班的情况。
三、故事启迪,明理感悟1、教师导语:看来,考试多多少少成了同学们的一个心理压力。
那么,面对考试心里紧张,究竟好不好呢?2、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讲故事《赶集》,请同学们交流对故事的感悟。
师:这个故事对你的启示是什么?如何来看待考试中的压力问题?(板书)3、适度的紧张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过度的紧张往往会导致发挥失常,造成失败。
四、轻松上阵,交流技巧1、教师提示:过度的紧张看来不可取。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轻松一些呢?2、全班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鼓励同学们积极交流自己的方法。
3、教师根据教材智慧树的内容,小结同学们的方法,提示应对考试要注意知识、身体、心理三方面的准备。
同时引导:关注、了解自己和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4、(注:若学生已提到“合理观念”、“科学作息”、“积极暗示”等方法,教师要及时捕捉,并让学生充分讨论。
)五、分散注意,积极面对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过度紧张,关键在于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思维”,只要能“调整心态”——把不合理的思维找出来;向它挑战;并且用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的思维。
就能大大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下面来到“训练谷”请对错误的想法提出“质辨”,给自己的心理“松绑”。
请写在质辨签上。
请学生以教材训练谷1的提示,即“没有别人复习得多”的错。
板书设计:轻松面对考试教后反思: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第9课时我也是个发明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认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度紧张”会导致效率下降。
2、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调适紧张心理,轻松应考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组织学生学习“合理的观念”、“科学的作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的办法,逐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教学难点: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一个灯泡,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后的想法。
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引导到发明创造,并且板书课题。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1、引导学生读文,并且思考成为发明家应具被什么条件?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能取长补短听取他人的意见。
给学生自己的空间。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文中你最喜欢的话是哪句话?为什么?学生读是体会的过程是重新学习的过程。
(2)、你还知道哪些小发明、小创造的事例?介绍给大家。
(3)、你还知道哪些物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谈一谈。
学生出示自己找到的资料(图片或书籍等等)来谈。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觉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自己去发明创造解决?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想办法。
2、学生有小发明小制作的讲讲自己制作过程。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1、学生互送关于爱科学的名言,对课文内容得到升华。
2、教师和学生回想本节课的优缺点,作为下节课的借鉴。
六、研究性作业对一种发明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发明创造板书设计:我也是个发明家热爱科学刻苦钻研教学反思: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第10课时做一个创造型人才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认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度紧张”会导致效率下降。
2、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调适紧张心理,轻松应考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他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组织学生学习“合理的观念”、“科学的作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的办法,逐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教学难点:体验到考试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一个灯泡,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后的想法。
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引导到发明创造,并且板书课题。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1、引导学生读文,并且思考成为发明家应具被什么条件?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能取长补短听取他人的意见。
给学生自己的空间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文中你最喜欢的话是哪句话?为什么?学生读是体会的过程是重新学习的过程。
(2)、你还知道哪些小发明、小创造的事例?介绍给大家。
(3)、你还知道哪些物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谈一谈。
学生出示自己找到的资料(图片或书籍等等)来谈。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觉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自己去发明创造解决?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想办法。
2、学生有小发明小制作的讲讲自己制作过程。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板书设计:做一个创造型人才教学反思: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效果良好第11课时我自信我进取我成功学习目标:1、知道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明白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2、正确认识自我,逐步消除自卑心理。
3、树立培养自信心的意识,体验交流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和讨论加深对“自信”的认识,学习培养自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自我适应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游戏材料、图片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会唱歌曲《我相信》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游戏要求,导入活动。
2、师生配合游戏后,学生谈谈感受?3、教师总结教师板书:我自信我成功一、情境导入,了解自卑现象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不自信的例子:2、学生看完后分析这些同学怎么了?3、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这些同学不同程度存在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
我们会因为自卑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
4、学生讲述自己由于自卑而失去成功机会的例子。
5、教师总结。
三、自信测试了解自我1、导入:其实,自卑心理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也不是在每一位同学身上都存在,多数学生特别想知道自己的自信程度,下面我们做一个自信测试。
2、出示测试图,学生进行测试。
3、根据选择情况,教师小结。
四、训练自信完善自我(一)听故事,深入认识1、出示关于周杰伦和邰丽华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欣赏,了解他们的成功的原因。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小结。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树立自信的重要性,明白自信是通向成功的关键。
)(二)活动:《优点轰炸》1、游戏要求:针对一个同学,所有组员都说出他的一个优点,然后换另一个同学,直到所有组员都被“轰炸”一遍。
2、小组活动,活动后讨论: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3、教师总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优点,树立自信的第一步就是先肯定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这样,我们的自信就增强了。
(板书:肯定自己)(三)交流自信小妙招1、教师导入: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增强自信或者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2、学生分享“我的自信小妙招”,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建议):3、总结:一个有自信的人并不难,只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4、延伸—些常用的增强自信的方法。
五、延伸拓展总结提升播放歌曲《我相信》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体验,我们明白了自信的作用,也学会了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就像歌曲中所唱,“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让我们相信自己,努力进取,成功就在眼前!(本堂课以歌曲的形式结尾,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板书设计:我自信我进取我成功教学反思:通过体验和讨论加深对“自信”的认识,学习培养自信的方法。
六年级综合知识(环境教育)教案第1课时家庭污染面面观学习目标:1、学会评价家居环境质量2、通过师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家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并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措施。
教学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据调查儿童白血病患者的家庭中有不少在半年内进行过装修。
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导致近年来儿童某些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