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的真正的发展共30页
毛概 小岗村改革的发展16页PPT文档
“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小岗,并对小岗村作出 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 “小岗现正处在十字路口上。”今年 60岁的严宏昌颇为深沉地说:“小岗村党委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 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拓展思路、奋力崛 起,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快速致富为目 标,确立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 培育工业、促进小岗和谐发展”的工作思 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小岗实际、具有 小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村基本上建起了新房,电话、手机、无线数字电 视、自来水、冰箱、摩托车等已进入大部分农家。
2019年小岗村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元,远高于全
小岗村的现状就是中国中西部地区 农村的缩影
+ • 2019年10月13日15:40 经济参考报
+ 田野里的稻子翻滚着黄澄澄的波浪, 村里惟一的一条水泥马路上不时有汽车来 往穿梭。严宏昌比以往更忙了,作为30年 前“大包干”的18个带头人之一,他不时 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调研、考 察的各色人群,还要不时地接受来自全国 各地各类媒体记者的采访。
Welcome!!
本组成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30年前的小岗村
现在的小村村舍俨然,道 路平整
小岗村基本情况
+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有“农 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小岗村位 于安徽省凤阳东部,离县城40公里,辖26个村民组,849 户,3823人,土地面积8713亩,人均耕地面积2.28亩,村 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
毛概 小岗村改革的发展
“‘大包干’始终得到邓小平、万里等领导同志的 热情呵护和坚定支持,否则我的命可能在26年前就 没了!”26年后的今天,当时的生产队长、“大包 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对伟人的钦佩与感激之情仍溢 于言表。“对全国农民来说,真是幸亏有了邓小平。” 现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年近40岁的严德友说: “我为父辈们逢上这样伟大杰出的领导人感到庆幸。 是小平爷爷挽救了社会主义命运,从文化大革命的灾 难性后果中挽救了中国。小平爷爷顺应时代潮流、反 映民心、顺应民意,正确解决了时代提出的问题
+ 人口:108户人家,476人 + 人均年收入:4000元 + 第一产业:粮食、葡萄、养殖 + 第三产业:外出打工、旅游公司、养殖小区。 + 工业:一个电缆厂、一个面粉厂将陆续建成投产业,
张家港长江村的汽车配件厂将搬迁到小岗。
+ 1978年复,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
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 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 + 队里严国昌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 量: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 是不吃大锅饭! + 副队长严宏昌再也不想出去要饭了。1978年秋 天,严宏昌联合18户人家搞了大包干。“我豁 出去了,要是我被抓起来,村上人会养活你们 娘几个儿的。”他很悲壮地对自己的婆娘说。
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 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 跃升为400元,震惊四邻。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 岗村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 食3200多公斤。小岗的成功使周边群众纷纷仿效, “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小岗,并对小岗村作出 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的真正的发展
四、小岗村的发展
•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 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 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 •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 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 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 改革开放的序幕; • 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 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 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 跃式的发展;
我们所在受到的启示
• 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敢为人先, 想前人所不敢想,做前人所不敢做的胆 魄; • 面对困难和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面 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能够正确的做出正 确选择;
我们所在受到的启示
• 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不以无所作为的 理念来干事; • 杜绝安逸不思进取 ; • 爱祖国但不能包庇时代的错误。
二、大包干——十八位农民的抉择
• 那个夜晚,一张皱巴巴的白纸上,清清楚 楚地印上了十八个红手印。那个夜晚,以 十八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红手印为证, 以十八个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 庄稼汉子的心愿为证。 • 那个夜晚,从小岗村射出了十八支响箭, 放飞了十八颗五光十色的火球,开启了九 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十八个红手印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
一、时代背景
• 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 •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 “三靠村”; • 中国大的格局稳定,但发展方式未固 定,处于混乱当中; • 部分农民渴望一个政策能够稳定自己 的生活。
一、时代背景——文化大革命
• 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 • 毛主席的亲密战友, 最红的红太阳,伟大 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 的导师,伟大的领袖, 林副统帅,永远健康, 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伟大的统帅,伟大的 舵手,我们最最最最 •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 敬爱的毛主席,万寿 亲 无疆,万寿无疆,万 寿无疆。
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
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陈窗曾德方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主要生产粮食,原来是一个很穷的小村子。
户不满百,人只有三百七十多人。
1978年,他们因为带头搞了土地“承包”(大包干),便成了农村致富的典型。
有些人,甚至把它说成是“闯出一条拯救中国农村经济”的“新路”。
然而,熟悉内情的人却认为,小岗村搞的“承包”,尽管土地是公有,但从一家一户的经济模式来说,实际上仍然是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的“老路”。
农民走这条“老路”,只能不断走向两极分化,并不能达到共同富裕。
现在,小岗村的“承包户,已经推广到全国农村,而且“包”字进城,已经推广到城市的诸多领域。
自然,要搞清楚小岗村这条“新路”,还得从小岗村来考察。
小岗村位于淮河中游东南,离淮河约20公里左右。
据史料记载,小岗村及其所在地凤阳县,古时候就比较富庶,当时曾有这样的谚语:“走千走万,抵不上淮河两岸”。
可是,自从1194年黄水夺淮之后,由于淮河的入海通道被淤塞,小岗村及其所在的凤阳县,也就水旱灾害连年不断,以致农业衰敝,民不聊生。
就在这灾害频仍、饿殍遍野的1328年(元64年),被称为农民皇帝的朱元璋,在凤阳县一家贫苦农民家里诞生了。
朱元璋从小就征受苦难,曾给地主放过牛,种过田,还当过和尚。
后来,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帝国。
照理说,农民起义的胜利,应当使农民美好的愿望得到满足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不仅没有解决农民的水旱灾害问题,而且还是连年不断给凤阳人、包括小岗村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农民由于一家一户分散搞单干,抵抗不了天灾人祸,只好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他们一边打着花鼓,一边含着眼泪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农民日夜盼望能摆脱这种苦难生活的煎熬,可是直盼到1949年,小岗村农民才和全国人民一样,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当上了新中国的主人。
从小岗村说起课件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小岗村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表明发 展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实际需
要。
小岗村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需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不断推动改革和创新。
小岗村的发展经验还表明,发展 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推 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04
小岗村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经济结构单一
小岗村目前的产业结构主要以 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抗
风险能力较弱。
人才流失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小岗 村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缺乏高素养人才。
基础设施落后
小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 后,如交通、通讯、水利等方
面有待改良。
生态环境压力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小岗村的生态环境面临较大 压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村民以浑厚、勤劳、创新的精 神著称,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的代表。
小岗村的传统艺术和文化活动 也独具特色,如舞龙、舞狮、 剪纸等民间艺术情势。
02
小岗村的改革历程
改革前的困境
01
02
03
食粮产量低下
小岗村在改革前面临着严 重的食粮短缺问题,农民 的食粮产量无法满足基本 生活需求。
集体经济困境
当时实行的集体经济制度 使得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未来的发展方向
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 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
产品附加值。
发展乡村旅游
利用小岗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多 元化。
小岗村
小岗村小岗村由两个自然庄组成,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5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
现有90户人家、373人、劳动力180人;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耕地4.29亩。
其中承包耕地面积1070亩。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长时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0年来,小岗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断创业,农民生活水平和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向小康迈进,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 元增加到2500元,分别增加了39倍和112倍。
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家庭,楼房、平房、瓦房代替了过去的茅草屋,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程控电话已开通,道路绿化及村庄建设按现代化新农村的模式进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生变化。
为重振"大包干"雄风,加快小岗村经济发展,小岗村全面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凤阳县委、县政府为小岗村制定了十分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并决定把小岗村作为观光农业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建设。
按照文明村的要求,目前已制订了村庄综合规划,兴建了通往小岗村的柏油路和村内水泥路,在村内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广播电视室、农民科技文化学校和一座含幼儿园的完全小学。
参观安徽凤阳小岗村收获与感受知乎文章
参观安徽凤阳小岗村收获与感受知乎文章参观安徽凤阳小岗村收获与感受近日,我参观了安徽凤阳小岗村,这次经历令我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小岗村的参观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个贫困山村的蝶变,也感受到了农民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和奋斗的力量。
首先,凤阳小岗村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小岗村,我看到了一片绿色的田野,五谷丰登。
通过采访农民,我得知他们在发展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他们引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种植了高效的优质农作物,同时采用了科学的种植管理,取得了丰硕的农产品收成。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高效化发展。
其次,凤阳小岗村的精神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岗村的农民们勤劳、勇敢,他们面对贫困和困境,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他们通过勤劳致富,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也为整个村庄带来了繁荣。
在小岗村,我看到了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乐观向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彰显了农民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小岗村能够取得巨大变化的关键所在。
最后,参观凤阳小岗村给我带来了教育的启示。
我认识到,教育对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走出贫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岗村注重教育,不仅在农村小学方面加大了投入,提升了教学质量,还鼓励农民返乡创业,致力于培养人才。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广阔的未来,也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综上所述,参观安徽凤阳小岗村让我深刻领悟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引进先进科技、培育农民精神风貌、重视教育等方面的努力,小岗村成功实现了农村的蝶变,展示了农村振兴的榜样。
我相信,在全国各地的努力下,中国的农村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岗村-1978-2008
小岗村的故事1978-20081977年,铁道部部长万里调任安徽省委书记,在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之后,接到许多县市要求调拨粮食的报告,反映逃荒要反的人之多,事态之急,火烧眉毛。
于是亲自到农村调查。
路上见到只穿了一件空心棉袄的人挑了一幅胆子走累了再路边休息,上前谈话。
万里问他有什么要求,他拍拍肚皮说“没别的要求,能填饱肚皮就行”。
万里说这个要求太低了,问他还有没有别的要求,农民拍拍肚皮说:“里面少装点红薯干子!”。
万里听说安徽有个以讨饭闻名的花鼓之乡凤阳县,在贫困地区中有一定代表性。
万里就把这个县作为调研的重点。
在凤阳县的铁路沿线,他亲眼看到蓬头垢面拖儿带女的农民,成群结队的,争先恐后的扒车外流。
他忍不住对当地领导发火:“禁止人家去要饭,你们也要想想办法让大家吃饱饭呀!”有人说:“这里的农民有讨饭的习惯。
”万里停了,很气愤的说:“我没听说过,讨饭还有什么习惯!我们的农民是勤劳的,是能吃苦的,是要脸面的,我就不相信有粮食吃,有饺子吃,谁还愿意去讨饭!重量是的农民饿肚子,这说明我们的政策不对头!”一、分田到户为了能够在大旱之年吃饱饭,不再出去讨饭,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副队长严俊昌,会计严立学等18人一起,决定分田到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每户完成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种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是在“改革”,他们只是不愿再像过去那样生活了。
他们只是为了不再去流浪!他们只是为了不再去乞讨!他们只是为了不再被饿死。
1979年,小岗村农业取得了丰收,粮食产量13.2万斤,是过去5年产量的总和。
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元提高到371元。
小岗由“三靠村”“讨饭村”变成了全县的冒尖村。
但是,这样搞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中央台的广播天天在批判分田到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乡村发展的案例作为论述素材小岗村
乡村发展的案例作为论述素材小岗村1978年的一个冬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
这件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作为带头人之一严宏昌的儿子,当年5岁的严余山对父辈们这次壮举没有什么印象,但他对“从每天早上起来找不到吃的到一下子精米细面吃不完”记忆深刻:“那时候每天早上还没睁眼,脑子里就在想搞点什么吃,跑到山前屋后看有没有烂枣子、野果子。
‘大包干’第二年,一下子再也不用为吃发愁了。
”吃饭问题解决后,中国农民在奋进路上一奔就是40年。
务农、打工、经商,南下、北上、还乡……回望40年来时路,如今,小岗村村民严余山依然奋斗在路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1993年,离春节还有13天,严余山背上煮鸡蛋、水果和换洗衣服,坐拖拉机出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年轻的庄稼人离乡,是为谋求土地以外的生计。
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达到6.6万公斤,小岗人第一次不用出门讨饭。
随着“大包干”被认可和推广,土地重新点燃了农民的热情。
“日常能见到的字基本都认识了”以后,严余山初中毕业下了学,将力气和汗水全部给了土地。
几年以后,这位从小“扶犁还没有犁梢高”的农民的儿子,经过劳动的锤炼,已经干得一手好庄稼活。
而随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歌声飘进城镇乡野,这个名字里就镌刻着严家苦难岁月的农村青年,也有了自己的苦闷和彷徨。
“农村起名按辈分,到我这一辈是‘德’字辈,但我爸给我起名‘余山’,因为以前家里穷,在余山公社打过工、讨过饭。
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既是一个信念,也是一个鞭策。
我们家过过的贫苦日子,永远都不会忘记。
”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农家人开始谋求更红火的日子。
眼光长远的严宏昌,早就把视野扩展到了小岗村以外的世界。
“父辈们干了一辈子农民,也想在土地以外找一些发展的渠道,让我们出去见识见识,拓宽一下眼界。
”早已离开学校的严余山自己也相信,社会就是一所学校,“只要想学,在哪里都能学到知识”。
专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件(31张PPT)
改革
运动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放生产力,为工业 化开辟道路
进一步 解放生产力
挫伤 生产者积极性
激发农民劳动热情 带来农民生产力的
大解放
小岗村民为何称其为“生死契约”?
1978年12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 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不 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由此体现出18位农民具有什么精神?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农民
人 民 公 社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缺少个体自由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假设你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需要哪些权力?
“小岗村”的故事
问题5:人民公社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异同?
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统一经营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劳动方式 土地公有
“小岗村”的故事 问题4: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做法结果如何?
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据材料思考: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 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 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农建村设的有稳中定国是特中色国的稳社定会的主基义础》。
问题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怎样影响?问题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 Nhomakorabea怎样的影响?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
②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小岗村”的故事
小岗村过去的村路
一个村庄的蝶变 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 一个国家的飞跃
时间
1978的小岗村
1978的小岗村一切始于40年前的那个冬夜多年以后,当富起来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关友江站在来访者面前,一定会想起18位农民按下鲜红手印的那个激情澎湃的冬夜。
当时,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帷幕,饱尝饥饿之苦的小岗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
改革第一村怎样炼成?1978年以前,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全国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大锅饭”的弊端毕现无疑,农业效率的低下到了让农民无法生存的地步。
小岗村像全中国千千万万的村落一样只是安安静静坐落于安凤阳县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一样守着祖辈留下的田地辛勤的劳作,不断的编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
不同的是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的安徽,从春季就出现了旱情,全省夏粮大减产。
小岗村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到了包产到户的这一条路上。
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这18人被称为“大包干”带头人,他们是:关延珠、严立富、严立华、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严学昌、严立学、严俊昌、严美昌、严宏昌、严付昌、严家琪、严国品、关友生、关友章、关友江、韩国云,如今健在的还有11位。
“在当时的政策下,农民到地里去,不管怎么干活都一样,思想已经被搞乱了。
”关友江介绍,“最后造成不够吃,国家供应又不够,就只能去讨饭”。
纸包不住火,“秘密”很快被公社得知。
“小岗村的牛草贷款、粮种贷款全部被扣下来,不给了,粮农贷款也不给了。
”严金昌回忆称,“实在没办法,为了吃饱只能走这条路,没有粮食没有种子,我们只能到处去借,硬是度过了难关。
”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出人意料的是竟十分灵验,实行“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获得大丰收,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1979年的春节,小岗村人第一次不用出门讨饭。
小岗巨变_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调查
小岗巨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调查□穆光宗袁城蔡莉个人发展空间,调动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发展其他有效的激励方式,如培训、重点培养、带薪学习和休假、挂职锻炼、出国进修等。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通过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把优秀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
认真研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勤政廉政水平。
严肃干部人事纪律,慎权慎微,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不搞以权谋私。
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切实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按照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要求,在全系统营造民主、和谐、友善、快乐的氛围。
(作者: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司长)[责任编辑:林晓红]国60周年人口计生工作巡礼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迈出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步,发展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大包干”前隶属梨园公社,当时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
此后,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是1994年,出生婴儿14人;最少的年份没出生一个孩子;2003~2007年,每年出生人数不过4~6人。
1993年,小岗生产队与相邻的大严生产队合并成小岗行政村,有112户人家、486人,劳动力190余人,承包耕地1800亩。
2008年3月,凤阳县开展行政村区划调整,小岗村与相邻的石马、严岗三村合并,共23个村民组,849户、3823人,8713亩耕地。
中国农村改革40年重要事记
中国农村改革40年重要事记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很不平凡的40年。
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建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经40年的不断探索演进,已使农村的土地经营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
1978—1984年探索突破阶段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发展乡镇企业,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1980年5月,邓小平公开肯定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
这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30年”翻开历史的第一页。
这6年,9亿中国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路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1984—1992年乡城互动阶段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开始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村民自治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农村改革继续稳步推进。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三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把主要精力转到抓好商品生产上来。
3月,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开始走上“异军突起”的快速发展之路。
三十年前的小岗村1
三十年前的小岗村11984年,一个平凡的村庄,一个普通的夜晚。
那时候的小岗村,人们生活贫困,农田荒废,乡亲们陷入了绝望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夜晚,一场改变小岗村命运的历史性事件即将发生。
在三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思考后,他们惊人地达成了一项共识:私自承包土地,独自种地。
这项看似简单的决定,却像一粒种子,播下了小岗村的改变。
农民们在黑夜里签下了一纸承包地的大字报,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个体责任制的尝试。
他们将土地分给每户农民,保留一部分自留地,实行自给自足的种地方式。
承包后的土地,农民们可以自行决定种植什么作物,怎样进行耕作管理。
他们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自主分配劳动力。
这种方式打破了原有的集体经济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权利和自主权。
他们开始尝试农田深耕,精细管理,实行多种作物轮作,提高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岗村的产量逐渐增加,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
土地流转、技术推广、合作社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相继推出,让小岗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曾经一片贫瘠的农田,如今成为了一片金黄的稻田,农民们笑逐颜开,奔小康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小岗村早已不再是曾经的落后和贫困之地。
村庄里修建了新的房屋,铺设了柏油路,村旁的小河清澈见底,人们生活富足而幸福。
小岗村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乡村振兴。
小岗村的变迁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变革、勇于担当,就能创造出奇迹。
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用勤劳和智慧开创美好未来。
三十年前的小岗村,是一个普通村庄,经过农民们的努力奋斗,如今成为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村庄。
愿这个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勇敢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安徽凤阳小岗村发展问题研究(研究生期间的作业)
安徽凤阳小岗村发展问题研究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5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
小岗村位于淮河平原的腹地,举目望去地势平坦,没有丘陵。
但土地贫瘠,碱化严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
如果没有33年前的那场震惊全国的包产到户的风波,小岗村也会像现在我国其他地方的许多村庄一样默默无闻。
即使现在看去,它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显眼的就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友谊大道”,路两边各有一排疏间有距的松柏、广玉兰和黄杨。
这还是由和它结成友好姊妹村的江苏张家港长江村投资80万元修筑的。
在1978年之前此地一直为饥饿和贫穷困扰,它当时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一段凤阳花鼓词唱出了安徽凤阳数百年逃荒要饭的沧桑历史。
小岗村多年以前只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极普通的小村庄,离县城有30多公里,交通条件相当不便,大部分农民至今仍依靠手扶拖拉机等粗重交通工具往返于村镇之间。
它的出名是从1978年开始的以率先实行“大包干”而闻名,这年年底发生在小岗的自发的生产责任制改革,让小岗领风气之先,在此后每当提及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变化,小岗村都会被仿佛提起,小岗村,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已经被载入历史教科书。
小岗村做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现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
小岗其实原先只是一个生产队,后来为了弘扬小岗精神,政府把小岗扩编为村。
2008年3月,小岗村与相邻的石马、严岗村合并,成立了新的小岗行政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849户、3823人。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虽然只是中国300多万个自然村中的一个,当因为有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大包干”,而注定成为被世人关注的一个村,小岗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包干精神”,农业大包干是党领导下的伟大创举。
当年凤阳全县实行“包干到组”时,由姓严的一个家族主要构成的小岗村,却几次分组也分不出结果来,甚至分成父子组、兄弟组还是干不好。
三十年后再看小岗村
三十年后再看小岗村作者:王晓慧来源:《新财经》2008年第06期背景资料1978年以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
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许多农户的茅草屋破烂不堪,家徒四壁,有的穷得全家只剩一床棉被。
1978年秋,凤阳遭遇特大旱灾,不少农户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
11月底的一个夜晚,队干部召集全村人开会讨论生产问题。
最后,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包产到户。
昏黄的灯光下,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会议一结束,他们连夜将牲畜、农具和耕地按人头包到了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由此载入史册。
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震惊四邻。
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岗村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
小岗村的成功使周边群众纷纷仿效,“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三十年前,宁可打花鼓,不顾集体田,十八红手印,敢为天下先。
三十年后,小岗村发展成了什么样子?那18个敢为天下先的农民又在做什么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5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交通却并不便利。
2008年4月,《新财经》记者坐着大巴来到了凤阳县城。
凤阳花鼓名闻天下,这个曾经被当地人视为乞讨工具的花鼓,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
由此衍生出的歌舞,更成为凤阳的一个风景。
记者所到之处没有太高的建筑,街道很宽。
但是,除了主路是柏油路面外,其余都是土路。
汽车驶进凤阳长途汽车站,记者才知道并没有直接到小岗村的车,只好在路边找了一辆个体出租车。
据司机师傅讲,小岗村离凤阳县约40公里。
司机是凤阳当地人,善谈而随和,看出记者的身份,他并不诧异。
案例4-1 小岗村的今昔
案例“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今昔。
“一年跨出温饱线,三十年没过富裕坎”成为小岗村的真实写照。
案例4-1 小岗村的今昔[案例文本]材料1:《“大包干第一村”的今昔30年》(扬州晚报,2008-2-18)小岗村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的一个村落,30年前,小岗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岗家家穷光蛋,磙子一住就要饭。
”学大寨时,小岗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家可派出一人外出“搞生活”(乞讨),人口多的可派两个。
1978年秋,公社调整了小岗生产队班子:严俊昌为队长,严宏昌为副队长,严立学为会计。
11月24日,晚饭后,严俊昌溜达去了严立华家,“商量怎么解决温饱的问题。
”后来,人越聚越多,18个人,最后以摁手印的方式,把全队五头黄牛、一个破耙全都分了,彻底包产到户。
“如果干部倒霉坐了牢,我们就给干部送牢饭,如果真的谁被杀头,就把他小孩养活到18岁。
”1979年春,小岗的“秘密”被一级级传上去。
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经实地考察后批示,干到秋天。
可还没到秋天,地委书记王郁昭又来了,回去后开了常委会,最终决定支持小岗。
6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来到小岗。
离开时,车开得很慢,他探头车外,叮咛严俊昌一定要把地种好。
车走了一段,万里再次探头车外,叮嘱严俊昌要向党讲真话。
车至村头,万里第三次招呼严俊昌过去:“如果有人查你,你就说我同意的,让你干5年。
”1979年秋收,小岗生产队正式记载的粮食产量是13.3万斤,比以前翻了4倍。
“那年景,家家过门墩都有粮食,直堆到屋坝子。
”大包干当年,严俊昌家就新盖了6间茅草房,后来又盖了几次。
1993年,盖上了砖瓦房。
“拖拉机,电视机,手表,慢慢地,什么都有了。
”至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就来了。
“见你种烟、种棉花、种油料,都要收钱,连养猪还要收20块钱的猪头税。
多的一户有两三千,我家有一两千。
”为此,严俊昌写信向万里反映。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小岗村开始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小岗村开始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小岗村开始我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的。
1978年,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在一张生死契约上摁下了红手印,率先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这一壮举不仅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起点。
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序幕贫困中的小岗村在改革开放前,小岗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庄。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村民们长期以来依靠国家救济粮度日。
村里的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极低,温饱问题难以解决,许多人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面对这样的困境,村民们感到无奈和绝望。
尽管他们勤劳耕作,但由于集体生产效率低下,收成微薄,生活依然困苦。
贫困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村庄,村民们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摆脱贫困的出路。
“大包干”的决策与实施面对贫困,小岗村的村民们决定采取行动。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18户村民在破旧茅草屋内聚在一起,他们决定实行“大包干”,即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这一决定在当时是极具风险的,因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包产到户被视为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岗村的村民们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签下了生死契约。
这个契约不仅仅是一纸协议,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承诺和信任。
村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实现自给自足。
小岗村的村民们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决然地签下了生死契约,按下了红手印。
契约签订后,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都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这种分田到户的做法,打破了传统的集体生产模式,使得每个家庭都成为了独立的生产单位。
改革成果显著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就迎来了大丰收。
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了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