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述》复习提纲
考试范围:绪论、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考试题型及练习:
一、填空题
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3、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是上古的五位帝王。
4、商周时代,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5、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赋、比、兴三类。
6、中国书法从字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
7、《史记》为人物为中心,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
8、“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
9、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三大类。
10、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1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1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305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风》;二是《大雅》、《小雅》,三是《周颂》、《商颂》、《鲁颂》。
13、《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后学者引申阐释,出现各种解释其的书,称之为“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名词解释题
1、自然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2、赋
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描写,不歌而诵。
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它产生于战国后期,接受了纵横家游说之辞及楚辞的巨大影响,到汉代达到鼎盛阶段。
3、《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的神话小说,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奘远赴天竺取经的故事。
它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孙悟空出世、学艺及大闹天宫,二是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
全书的中心人物是孙悟空,它一方面肯定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蔑视统治者的权贵,反对不合理社会秩序的叛逆精神;另一方面以肯定孙悟空等人护法取经,体现了维护既定秩序的观念,反映了传统文化精神的两面性。
4、《通典》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为唐代杜佑所著。
它记载历代制度沿革,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唐虞,下迄唐代天宝年间。
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
每门之下又分若干子目,综合各代,其中以唐代叙述最详。
5、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是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的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这种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爱国诗人屈原、陆游,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等,都是这种爱国精神的杰出代表。
6、文化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为“小文化”。
7、“赋”、“比”、“兴”
“赋”、“比”、“兴”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手法。
“赋”是指直接的叙述和抒写,“比”是比喻或比拟,“兴”则是从意义、声音等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歌。
“赋”、“比”、“兴”的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
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的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
9、《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初施耐庵的英雄传奇小说。
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人起义反抗官府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官逼民反”的道理。
它严厉地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凶恶,热情歌颂了起义的英雄,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性格各异的典型人物。
三、简答题
1、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②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③封建制度的扼制。
2、列举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①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②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③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3、列举《诗经》的主要内容。
答:
①周部族的历史,以歌颂周室祖先的功德为主。
②描写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
③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
⑤叙述爱情和婚姻。
4、列举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大类型及特点。
①宫殿。
以皇宫为代表,其目的是显示帝王之威,因此有高、大、深、庄的特点。
②陵墓。
以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有另一种高、大、深、庄的特点。
③寺庙。
整体对称是其特色。
④园林。
其核心是自然情趣。
5、列举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①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②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③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④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6、列举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答:
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②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③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④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⑤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7、列举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
答: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此时的散文主要是语录体,代表作是《论语》。
第二个时期是战国中叶,散文已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体过渡,代表作是《孟子》《庄子》。
第三个时期是战国后期,散文发展成专题论著,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
8、列举中国绘画共同的美学原则。
①是散点透视的游目。
②以大观小。
③遗貌取神。
④游目式的笔、色、墨。
9、列举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①仁爱孝悌。
②谦和好礼。
③诚信知报。
④精忠爱国。
⑤克己奉公。
⑥修已慎独。
⑦见利思义。
⑧勤俭廉正。
⑨笃实宽厚。
⑩勇毅力行。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答:人类从动物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从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
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
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的这件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
因此,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自然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改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试论述元杂剧的五类主要题材。
答:元杂剧的主要题材有以下五类:一、爱情剧。
它们主要描写青年男女对爱情与婚姻自主的追求,鲜明地体现了反对封建制度及封建道德规范的倾向,代表作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上马头》等。
有些用神的恋爱故事来影射现实的杂剧如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也属于此类。
二、公案剧。
它们一般通过刑事案件的审判,同时也表彰廉洁公正的清官(主要是包公),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鲁斋郎》及无名氏的《陈州粜米》等。
三、水浒剧。
它们主要描写梁山英雄除暴安良、解民倒悬的侠义行动,其中尤
以歌颂梁山好汉李逵的戏为多,代表作有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
四、世情剧。
它们主要揭露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批判矛头尤其集中于统治阶级对妇女朝三暮四的行径以及守财奴、败家子、伪君子之类的人物,代表作有关汉卿的《救风尘》、郑廷玉的《看钱奴》、秦简夫的《东堂老》等。
五、历史剧。
它们主要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歌颂忠臣义士,谴责奸臣贼子,表彰民族英雄,批判异族入侵和卖国贼。
一般来说,这些历史剧都有借古讽今的含义,曲折表达了元代人民的政治、道德观念,代表作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关汉卿的《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