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初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初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是一个具有同心圈层结构的非均质体,以地球固体表面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它们又可分别再分为几个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物质运动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

一、地球外层地球固体表面以上,根据物质性状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厚度有几万千米,总质量约5136108t。

由于受地心的引力,以地球表面的大气最稠密(约有3/4集中在地面到100km高度范围内,1/2集中在地面至10km高度范围内),向外逐渐稀薄,过渡为宇宙气体,故大气圈无明确的上界。

大气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其密度和压力与温度成反比,并与高度成反比,以海平面的密度和压力最大。

根据温度和密度等大气物理特征可将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

水圈是地球表面的水体,占地球总质量的0.024%。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海洋中(占总水量的97%),另一部分分布在陆地河流、湖泊和地表岩石的孔隙中。

此外,地球上的水也以固体水(极地和山地冰川)或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约占总水量的2%。

陆地上河流、湖泊和沼泽的水直接或通过水蒸气和地下水与海洋相连。

因此,地球上的水体构成了环绕地球的完整水圈。

水圈不仅独立存在,还渗透到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并在其间不断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外层物质循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现代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了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地球独特的天文条件,加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本身等的调节作用,提供了适于生命的各种气候条件;磁层和大气层将有害于生命的高能辐射和带电离子阻挡或吸收;生物通过呼吸或光合作用在大气中进行着必不可少的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提供着必需的水分和矿物养料等等。

这样,在岩石圈上部、大气圈下部和水圈的全部,到处都有生命的踪迹。

生物所导致的或以生物活动为中心的物质循环不仅是地球各圈层间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还是各圈层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4、地震 1)剧烈地壳运动,极短时间、释放能量 2)相关概念 A震源:地下岩层断裂 B震中: C震源深度: D震中距: 3)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纵波快于横波达地表) 4)震级 A能量释放的大小 B每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 C5级以上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5)烈度: A破坏程度 B等震线 C除与震级有关外,还与地质构造、地面建筑有关 6)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多个烈度。离震中越近、 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7)两大地震带 A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80%地震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集中15% C我国地处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多地震国家
7)海浪: A近岸浅水带 B波浪能量较高,搬运较粗砂砾;潮流流 速较慢,搬运物粉砂和淤泥
4、沉积作用 1)流速风速降低,冰川融化搬运能力下降,物质堆积 2)流水: A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分别是砾石、粉砂、黏土 B冲积扇(山麓)、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3)风 A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B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方向)
5)地幔物质的对流是驱动力。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 6)海底岩石年龄不超过2亿年。大陆板块要古老些 7)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8)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 3、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足迹” 1)褶皱 A岩层的弯曲变形, B地形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系 C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从两翼到中心岩层变老 常成山岭
地貌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外部圈层 1、大气圈 2、水圈: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水面以下200米到地面以上100米,“生物膜” 二、内部圈层 1、二个不连续面 1)莫霍界面 A33千米 B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2)古登堡界面 A2900千米 B纵波下降,横波消失
2、地壳 1)很薄的固体外壳 2)平均17千米,大陆33千米,海洋6千米 3)上层硅铝层(花岗岩),下层硅镁层(玄武岩) 4)硅铝层广见大陆,大洋很薄甚至缺失;硅镁普遍存在 3、地幔 1)固态,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2)上地幔和下地幔 3)软流层,呈熔融状态,岩浆发源地 4)岩石圈,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4、地核 1)外核,液态、以铁镍为主 2)内核,固态、极高温高压下结晶的铁镍合金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层大气 2000~3000KM
无线电短波通讯

50—55KM
平流层
O3层吸收 升高 紫外线

17~18KM(赤道) 地面
降低
对流层 8~9KM(极地)
平流 对流
O3吸收紫外线 有利于飞机飞行
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
大气对垂流直层分—层——与人—类对活流动层最近、最密切的大气圈层
地面长波辐射
2、圈层的划分:
速度/km.s-1
地面
0 3 6 9 12 15
速变化
地S 壳P
固体
33
33千上米地幔S、P增加 莫霍界面
990000
1000
下地幔 地
S
固体
2000
幔P
2900 深3000 度
4000
2900千米
古登堡界面
S(消失) P(突然减小)
地 S(消失) P(突然减小)
液 体
/km
55105000-
温度、压力和密度
核 内核
很大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组洁

大成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悬浮物 水汽
气 分层依据:
成云制雨 主要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厚度
直接热源 温度变化 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生态系统: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其中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框架
内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化学方法
01
元素地球化学
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富集规律,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来探
讨地壳中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02
同位素地球化学
利用同位素分馏原理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研究地壳中物质的来源、演
化和年代学问题,包括岩石成因、地壳演化、古气候变化等。
03
有机地球化学
研究地壳中有机质的类型、分布、成因和演化规律,探讨有机质与矿产
03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 用
海洋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水分 等方式与大气相互作用,影响气 候变化。
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大气相互作用
生物通过呼吸、光合作用等过程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影响大气 组成。
生物与水相互作用
生物通过摄取、排泄等方式与水进行物质交换,影响水体的化学 和生物特性。
生物与岩石相互作用
地质学方法
岩石学
通过观察和研究岩石的类型、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历史,进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 成和演化过程。
地层学
研究地层的层序、厚度、岩性、化石等特征,分析地层的 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探讨地球表面的演化历史。
构造地质学
研究地壳上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机制 和演化历史,探讨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动力学的关系。
05
地球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方法
重力测量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 力变化,推断地下不同 密度物质的分布,进而 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震学
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的特性,研究地球 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包 括地震波速、震源机制 等。
地磁学
研究地球磁场及其变化 ,通过磁场异常来推断 地下岩石的磁性和分布 ,进而探讨地球内部的 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读图,完成10~12题。
① ③
蒸 腾



10.B 11.B 12.C解析:10.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故丁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水资源会下渗到地下,故可知丙是岩石圈,乙是水圈,B 项正确。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项错误。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等环节,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形成水循环。 据此可以得出,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 项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 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内部的圈层,D 项错误。12.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C 项正确。水圈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 且不断运动的,A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 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包含岩石圈,D 项错误。
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 .① B.② C.③ 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① 与②交界处 B.②层内部C.② 与③交界处 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 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 处 为 (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解析:(1)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2)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位于上地幔,上地幔与 地壳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 比海洋上大。答 案 : ( 1 )B (2)C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圈层结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为后续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历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重点阐述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划分依据、主要特点等。

接着,教材又讲述了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的具体特征和相互关系,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像、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探究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掌握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关系。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图,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高一地理地球圈层结构笔记

高一地理地球圈层结构笔记

高一地理地球圈层结构笔记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组成
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外层
2、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是地球上水循环的载体
3、生物圈: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组成
5、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地球上三个最重要的圈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

三、重点难点讲解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及内部圈层结构是学习本节内
容的重点。

只有了解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原理及地壳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地球上三个最重要的圈层,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这些圈层的特征和作用,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原理及地壳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同时,也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1、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2、莫霍面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

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

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

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3.3×10^3kg/m^3。

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3、地幔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cm3,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4、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

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

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5、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古登堡界面:地下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 地球环境由大气、水、生物以及 地壳、地幔、 等六大圈层组成。 地壳、地幔、地核等六大圈层组成。
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1.1 (大气圈) 大气圈)
大气圈又叫大气层, 大气圈又叫大气层, 是很厚的一层气体, 是很厚的一层气体, 包围着整个地球。 包围着整个地球。
传播速度 突然下降
完全消失
?地球外核 波 地球外核s波
消失,内核 波 消失,内核s波 重新出现, 重新出现,说 明什么? 明什么?
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 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Moho)最先由 莫霍面Moho) 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A. 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A. Mohoroviche, 1857 - 1936) 于1909年发现.在莫霍面上下, 1909年发现 在莫霍面上下, 年发现. 纵波速度从 纵波速度从7.0 km/s迅速增加到8.1 km/s左 速度从7.0 km/s迅速增加 迅速增加到 km/s左 横波速度则从 速度则从4.2 km/s增加 增加到 右;横波速度则从4.2 km/s增加到4.4km/s 左右.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 左右.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 km, 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6km。后来,人们 km, 大洋之下平均仅为6km。后来, 就把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 就把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到古 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 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
2.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圈层结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对地球整体环境的初步认识,也是后续学习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等内容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方法,如地震波,为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接着详细阐述了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及划分依据。

对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教材分别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的具体知识相对陌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像、生动的案例和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及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名称、范围、物质组成和特点。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主要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的特点。

(2)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相互联系。

2、教学难点(1)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状态的关系。

地球圈层结构名词解释

地球圈层结构名词解释

地球圈层结构名词解释
地球圈层结构是指由地球表面向上分为不同层次的地球物质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包括大气层、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

大气层是地球表面向上的第一层,由气体组成,厚度约为1000公里,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大气层对地球生命的存在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幔是大气层之下的一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主要由硅、氧、镁、铁等元素组成。

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圈层,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是地球内部热力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核是地幔之下的一层,厚度约为2270公里,由液态铁和镍组成,是地球磁场产生的关键,也是地震波穿过的区域。

内核是地球圈层结构的最内层,厚度约为1220公里,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密度巨大。

内核是地球最热的部分,其温度可达到5000摄氏度以上。

以上是地球圈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各个层次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和人类生命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2)分类及特点:
分类
特点
可通过的物质传播速度共同特点
纵波(P波) 固体、液体和气体较快传播速度都随所通
过物质性质而变化横波(S波) 固体较慢
【思考】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如果是在船上呢?
【点拔】当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先到,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后到,所以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然后是左右摇晃到;而如果是在船上,因为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人们只会感觉到上下跳动。

【过渡】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

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

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总是沿着弯曲的路径传播并且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

【指导读图】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特别强调】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 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界面(平均地下33Km处),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处)。

④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的内部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归纳总结】【板书】2、划分界线: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位置(大陆部分)地震波传播特点
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在地面下平均2900千米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指导读图】读投影片“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特别强调】①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②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③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的内部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归纳总结】【板书】3、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及其特征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

2.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

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由于这一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就像烧红的玻璃,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熔融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

3.地幔的物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铁镁是硅酸盐类物质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与化学成分的区别。

4.内核为何是固体?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难点讲析:
(1)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2)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

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这些结构和圈层所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海洋B.盆地C.平原D.大陆断层
2.目前用人工爆炸探测地下石油资源的方法
A.使石油资源汇集
B.用人工爆炸产生的地震波,间接了解地表以下的物质性质
C.地震波通过古登堡面时速度加快
D.仪器先测到横波
3.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
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