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车振山(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2015国培 教学设计

2015国培 教学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设计理念:本课时以勾股定理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史为主线,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 解,让他们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特别是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运用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 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课堂组织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 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勾股定理探索的 方法。 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主动地从事 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 辅助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动手操作。 教法设计: 探索法:让学生在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练习法:教学中通过对形的计算,使学生了解数对形的意义,使数形结合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得到 充分的展示。并精心设计随堂变式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独立观察,并 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你能计算出正方 计算图 3 中正方形 A B C 的面积,发现面积间的 形 A、B、C 的面积吗?如何计算正方 关系,进行小组交流归 形 C 的面积? 纳。若独立无法完成, 可以结成二人一组的小 对子合作完成,然后组 内交流、纠错,同时完 成图 3 下面的表格。
A b c a D C
学生用赵爽弦图证 明勾股定理。
B
先独立思考,再合 作学习,用“等积法” 角形拼成以斜边 c 长为边长的正方形, 验证勾股定理。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韩振富(教案新部编本)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韩振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不足之处:1、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不仅应当经常的问学生“为什么”,而更因该努力促进学生由“被动状态”向相应的“自觉状态”转变,也即由被动的去回答老师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而发展为经常的向自己提出“为什么”。

而这一转化过程的引导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探讨。

再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尽可能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

2015国培计划线下阿伦中学体育邓坤坤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2015国培计划线下阿伦中学体育邓坤坤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建立快速起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概念,发展协调、灵敏的身体素质。

3. 心理目标:基本掌握个性发展教材,逐渐做到连贯的表现和自动化反应。

4. 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协作和关心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蹲距式起跑技术,激发学生学练兴趣难点:蹲踞式起跑时蹬地有力,起动快速;快速跑时动作轻松协调,蹲距式起跑与加速跑的衔接技术,x x x x x x x x x三、探索学习和实践阶段:(26分钟)探索学习与实践部分以“学生积极尝试,大胆试探,在体验中学习”为思路。

通过教师设疑,让学生自我展示自认为最好的起跑方式,小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起跑方式对速度的影响,激发学生寻求一种能更快起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1. 各种预备姿势起跑尝试练习:组织:男女各一组,每组5人。

师: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分组不同姿势尝试练习。

站立式、体前屈、单手支撑、背向式、侧向式起跑等。

生:积极参与尝试2. 蹲踞式起跑技术练习师:引导,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及与各种姿势起跑的区别;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口令:“各就位”屈体,两手扶地,有力腿在前,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半,后腿跪地,两手拇指相对,虎口朝前,稍比肩宽。

“预备”臀部从容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集中注意听跑的信号。

“跑”两手迅速离地,积极摆臀,上下肢协调配合“疾跑”步幅小、频率快、步长逐渐增加、上体逐渐抬起。

生:分组做起跑的分解动作;生:分组进行快速反应练习;师: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注意安全。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钱世龙(教学设计1)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钱世龙(教学设计1)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阿伦中学钱世龙a bc1 2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2)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行线性质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重点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难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教学过程1.梳理旧知,引出新课问题1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你认为这三个判定方法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在这三种条件下,都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反过来,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代表回答,如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并引入探究课题,有意识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为后面类比研究平行线判定的过程来构建平行线性质的研究过程做好铺垫.2.动手操作,归纳性质1类比研究平行线判定的思路,首先来研究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问题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会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师生活动:学生首先对结论进行猜想,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究,学生代表演示、说明.(1)猜想:在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条件下,同位角有什么关系?(相等)(2)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说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标记角;能否准确找出同位角,能否正确使用工具比较角的大小.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3)你能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验证方法吗?师生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如果出现操作或表达不规范的地方教师给与指正.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1)度量法: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或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验证. (2)叠合法:通过剪纸、拼图进行比较.(4)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学生小组合作,制定方案,进行说明. 学生可能作出多个图形,分别通过度量验证,也可能使用图形计算器的相关功能让截线运动起来,发现同位角不变的数量关系.(5)你能结合图形,表达你得到的结论吗?如果ba//,那么∠1= ∠2 .(6)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达这个结论吗?(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得到性质1,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由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下一步推理性质2、性质3及今后进一GFEDCB Aa bc 123abc1234EDCB A 1234步学习推理打下基础.3.简单推理,得出性质2和性质3问题3在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条件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呢?(1)你能用性质1和其他相关知识说明理由吗?师生活动:学生口述推理过程(学生可能使用邻补角或对顶角的关系推导内错角的关系) 学生之间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或互相作补充.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2)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师生活动:学生代表做板演. 根据板演情况,师生共同做修改或补充.在此更多关注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不过多强调格式,多给学生鼓励. (3)类比性质1,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出上述结论吗? (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达性质2吗? 如果 b a //,那么 32∠=∠.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构建研究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说点儿理”向“说清理”过渡.问题4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下,我们研究了同位角和内错角,那么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由性质1推出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吗? 文字语言: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如果 b a //, 那么 ︒=∠+∠18043.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使用 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和说明.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从而能进行简单的推理.4.巩固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平行线CD AB ,被直线AE 所截. (1) 从︒=∠1101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2) 从︒=∠1101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3) 从︒=∠1101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C A CF AE CD AB ∠︒=∠,39,//,//是例 2 如图,已知多少度?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补充,并演示准确形式.FE DCBA3214321ba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平行线的性质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推理打下基础.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研究平行线性质的过程吗?(3)本节课通过简单推理得到性质2和性质3,在推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平行线的性质, 引领学生回顾探究平行线性质的过程,体会研究平行线性质的方法.布置作业 : 教科书习题5.3第2,4,6题. 六、目标检测设计1. (教科书练习第1题)如图,直线b a //,︒=∠541, 那么2∠,3∠,4∠各是多少度?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掌握. 2.如图,填空:①∵ AC ED //(已知),∴C ∠=∠1 ( ) . ②∵ DF AB //(已知),∴ ∠=∠3 ( ).③∵ ED AC //(已知),∴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三线八角图的识别和平行线性质的直接应用.。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张洪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3)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张洪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3)
师:大家都答的很好,那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口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1)(-5)+(-7)(2)12+(-4)(3)(-10)+(+6)
(4)6-9(5)(+4)-(-7)(6)-1-2(7)-2 (8)2 3
(9)8 (-4)(10)8 (- )
师;很好!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那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如何表示?
师:好,我们再来回顾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是什么?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
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法则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师:很好,除法有两个法则,在运算时要灵活运用,要根据减法法则,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以便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同样,在一些除法运算中,也可以利用除法法则2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师:我们除了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学习了有理数的第五种运算;乘方,那么什么叫乘方?你能用示意图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的关系吗?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准确性。
重点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法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难点
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多媒体
课件
教具
三角板
课时
1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现在我们来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
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简便。学生用适当的方法解题。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政治.张庆波(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政治.张庆波(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3她的心理反映是什么样的?
(一)挫折与人生相伴
挫折的含义
二,七嘴八舌
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记忆深刻的一次挫折,描述当时的情绪反应。(至少4人回答)
1我遇到的最深刻的挫折是()
2我当时的感受是()
三出示图片
(1)汶川地震图片
(2) 饥贫交加的图片
(3)妈妈打孩子的图片
(4)学生的困惑
(5)个人因素
教师进行总结:造成挫折因素有哪些?
(2)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法引入新课,然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交流,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人们遇到的挫折、名人的挫折,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要直面挫折,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练习:
作业:
1、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2、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几种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练习册上选择题和情境导入题
及时巩固
课后反思
填题
回答
设计意图
感知挫折
名人也有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正确面对挫折
知道造成挫折的原因
对重点知识及时反馈
正确面对挫折
更好理解知识点
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正确面对挑战
知道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及时反馈
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正确的认识了挫折,知道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并且选择了正确的认识态度。
对重点及时强调
四说一说名人,伟人不是平凡的人,所以他们必定要经历挫折。青少年是平凡的人,没有挫折,举例说明。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王志友(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王志友(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学难点: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
导入
(一)复习及引入新课提问:什么叫方程?
什么叫方程的解?
出示问题
步骤一
(二)新课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5.3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提交人:王志友提交时间:2016-03-15
教学内容:15.3分式方程
教学重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以前学过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
出示定义
步骤二
例1解方程
教师板书例题
课件例题
步骤三
例2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列方程解方程检验方程
课件例题
步骤四
巩固练习
学生板演教师指导
出示练习题步骤五提升 Nhomakorabea习教师提示
出示练习题
结束
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自己谈一谈收获
课件小结
教学效果检测题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加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国培初中数学教案

国培初中数学教案

国培初中数学教案《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学重点:1. 同类项的定义。

2.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同类项的识别。

2. 合并同类项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代数式的概念、加减法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同类项吗?同类项应该如何合并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 举例说明同类项的识别方法,并进行练习。

3. 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 举例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同类项定义和合并同类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纠正学生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 强调同类项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合并同类项在解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技能。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但对一些复杂问题仍需进一步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王显道(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数学、王显道(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年级八年级课题12.3.1等腰三角形(1)教案二备教学媒体多媒体主备人:王显道参备人:八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2. 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3. 归纳证明两个角相等的常用方法.过程方法1. 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 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任意剪出一个直角边在折线上的直角三角形,把它展开,得到三角形是什么特殊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这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探究:把得到三角形,记为ABC∆,并将折线的另一端点记为D,如图所示.将等腰ABC∆沿AD对折再展开,重复几次,观察图形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哪些相等的线段?2.等腰ABC∆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3.等腰ABC∆除两腰相等外,它的角有什么性质?用语言描述等腰三角形的这条性质并给与证明。

4.等腰ABC∆中,AD有几种角色?各是什么?用语言描述等腰三角形的这条性质并给与证明。

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教师演示折纸、叠纸的过程,学生观察所得三角形的形状,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重复演示等腰三角形对折的过程,并在黑板上画相应等腰三角形。

学生观察图形,用语言描述性质,并给予证明。

教师给出性质的准确描述,并板书性质。

接着讲解如何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4.1.4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讨论完成( 3 ) c 5·c 2 ( 4 )4c 5· c 2 (5)4c 5·(-3)c 2 三道小题,然后教师指出像这种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教师写课题.
二、新课讲解
给出(6)4a 2c 5·(-3a 3c 2) (7)
4a 2c 5·(-3a 3b 2c 2)让学生讨论完成并归纳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教师板书。

例题 计算: (1) x 3 · (-4x 5y 2) (2)(-5a 2b)·(-3a)
(3)(2x)3·(-5xy 2) (4)(-2xy 2)3·(3x 2y)2
教师板书讲解例4的(1)和(2)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分组讨论回答
分组讨论探究归纳并回答
与师共同合作完成
通过学生运算然后讨论总结出单项式乘以
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有利于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从而突出重
点.
剖析法则加深理解
例题和练习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单项式乘以单
板书设计:
《14.1.1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阿荣旗阿伦中学:车振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