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常用参数及抗震数据介绍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结构设计常用数据1. 引言结构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各种建筑和工程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的过程。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常用数据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
2. 材料力学性能数据2.1 强度指标-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抵抗外力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材料在受到切割力时可以抵抗剪断发生的最大应力。
-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材料在受压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2.2 强度设计值强度设计值是指在建筑和工程结构设计中所能使用的材料强度的一种安全系数处理表达式。
常见的强度设计值有塑性抗力设计值、单调分力设计值等。
3. 结构荷载数据3.1 自重自重是指建筑物本身的重量。
在结构设计中,自重常用于计算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2 活载活载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可变的加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产生的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活载常用于计算结构的变形和挠度。
3.3 风荷载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的作用力。
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常用于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和振动。
3.4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在结构设计中,地震荷载常用于计算结构的抗震性能。
4. 结构几何数据4.1 长度长度是指建筑物在各个方向上的线性尺寸。
在结构设计中,长度常用于计算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4.2 面积面积是指建筑物平面尺寸的大小。
在结构设计中,面积常用于计算结构的荷载分布和应力分布。
4.3 体积体积是指建筑物在三维空间中所占的空间大小。
在结构设计中,体积常用于计算结构的质量和惯性矩。
5. 结构断面数据5.1 面积断面的面积是指断面平面内的面积大小。
在结构设计中,面积常用于计算结构的承载能力。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选取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选取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参数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
在建设过程中,合理选择适合的抗震参数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本文将对抗震设计参数的选取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1. 地震烈度参数地震烈度参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抗震设计参数,用于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烈度参数一般通过地震动参数和场地条件确定。
根据现行规范,地震动参数通常选取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中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以及地震周期。
这些参数的选取与地震烈度有关,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历史地震数据等综合因素。
2. 设计基准地震设计基准地震是指根据地震破坏性能目标和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烈度特征,选取合适的地震动波进行结构设计。
设计基准地震分为不同等级,包括常规地震、重大地震、历史地震等。
在选择设计基准地震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重要性和地震灾害风险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3.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是指建筑物在受到地震荷载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能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重要性,抗震性能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设计基准地震的确定、结构的位移限值、倾覆限值、应力限值等。
合理选择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4. 结构材料参数结构材料参数是指建筑物所采用的材料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参数。
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等,需要选择合适的抗震设计参数。
包括钢材的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具体选取过程需要参考相应的材料规范和试验数据,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选取是一个综合性、科学性的过程。
在选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震烈度、设计基准地震、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和结构材料参数等因素。
合理选取抗震设计参数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可靠性。
[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设计常用参数
设计院结构设计数据结构专业技术统一口径1、采用规范及选用图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剪、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现浇砼板式楼梯03G101-2)。
(8)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一)(二)(三));(9)钢筋砼过梁(西南G301(一)(二))。
2、荷载(1)恒载a、楼面板:80厚板(用于卫生间)(3.5KN/m2);100厚板(4.0KN/m2);120(4.5KN/m2);转换层板厚180(6KN/m2)(不包括回填层)。
屋面板:120厚板(7.0KN/m2),130厚板(8.0KN/m2);地下室顶板:板厚150(6.0KN/m2)。
b、卫生间板:8.0KN/m2(包括回填层)。
(2)活载a、住宅客厅、卧室、书房、餐厅、过道等:2.0KN/m2b、公共楼梯、消防疏散楼梯、住宅楼梯:3.5KN/m2c、厨房、卫生间:2.5KN/m2d、阳台:2.5KN/m2e、露台:3.5KN/m2f、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g、花园:5.0KN/m2h、消防控制室:7.0KN/m2i、电梯机房:7.0KN/m2j、发电机房:10.0KN/m2k、车库:4.0KN/m2l、消防车道:20.0KN/m2(当有1.2~1.5米覆土时,消防荷载取8KN/M2)m、商场:3.5KN/m2n、公共卫生间:2.5KN/m2(3)基本风压:高度小于60米,为0.4KN/m2;高度大于60米,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C 类(市区内)(4)填充墙体:200厚墙7.3KN/m2,100厚墙5.5KN/m2,阳台3KN/m23、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丙类建筑,6度设防。
混凝土抗震等级及规格
混凝土抗震等级及规格混凝土抗震等级及规格概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地震频繁的地区。
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抗震性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抗震等级是衡量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承受破坏的能力的指标,也是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震等级的定义、分类、规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混凝土抗震等级的定义混凝土抗震等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指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承受破坏的能力。
混凝土抗震等级是评价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混凝土抗震等级的分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混凝土抗震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1)A级混凝土抗震等级:适用于重要的特种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重要的民用建筑等场所。
(2)B级混凝土抗震等级:适用于一般的民用建筑、一般的公共建筑等场所。
(3)C级混凝土抗震等级:适用于一般的工业建筑、一般的农业建筑等场所。
(4)D级混凝土抗震等级:适用于临时性建筑、非正式建筑等场所。
三、混凝土抗震等级的规格混凝土抗震等级的规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8个等级。
其中,C15~C60为普通混凝土,C65~C100为高强混凝土。
(2)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混凝土抗震等级为A、B、C时,最小配筋率分别为0.015、0.012、0.01。
②混凝土抗震等级为D时,最小配筋率为0.008。
结构设计中的七个重要参数
1、轴压比轴压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延性,具体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过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02周期比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
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03、位移比/位移角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四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四版介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技术,并介绍最新版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计的背景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建筑物是人类居住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其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抗震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抗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应该能够承受地震力量而不会倒塌。
2. 经济性原则抗震设计不仅要保证安全性,还要尽量减少施工成本。
设计师需要合理选用材料和结构形式,使得抗震设计经济合理。
3. 可行性原则抗震设计应该考虑施工操作的可行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避免设计过于复杂难以实施。
4. 先进性原则抗震设计需要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进行。
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地震活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四版的主要内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四版是基于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研发的最新版地震设计规范。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地震分区根据地震活动性质和地质条件,将分区划定为多个地震分区。
各地区的抗震设计要求会有所不同。
2. 抗震设计参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要确定一系列参数,如设计震级、设计地震加速度、结构的基本周期等。
这些参数将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计算和确定。
3. 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用途,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验算。
4. 材料选择抗震设计中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抗震钢筋、混凝土等,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5. 施工质量控制抗震设计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也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设计要求的有效实施。
6. 抗震设备除了建筑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抗震设备的选用和布置。
例如,设置防震支座、加固柱等设备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每米箍筋实配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受弯构件挠度限值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注: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在结构设计领域,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确保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石。
无论是建筑结构、机械结构还是其他各类工程结构,都依赖于一系列关键的数据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计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结构设计中那些常用的数据。
首先,材料的性能数据是重中之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刚度、韧性等特性。
以钢材为例,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数据直接影响着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钢材如 Q235、Q345 等,它们各自的力学性能参数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
再如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数据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
此外,木材、铝合金等材料也都有相应的性能指标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结构的荷载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
荷载分为恒载、活载和偶然荷载三大类。
恒载指的是结构自身的重量,包括构件、墙体、楼板等的重量。
在计算恒载时,需要准确获取各种建筑材料的密度数据。
活载则是指人员、家具、设备等可移动的荷载。
例如,住宅的楼面活载标准值通常为 20kN/m²,而商场的楼面活载标准值则会更高。
偶然荷载包括地震作用、风荷载等。
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结构类型等因素有关。
风荷载则取决于当地的基本风压、建筑高度、体型系数等。
在结构构件的尺寸设计中,截面尺寸的数据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钢梁的高度和宽度、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等,需要根据跨度、荷载大小以及材料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合理的截面尺寸既能满足承载要求,又能避免材料的浪费。
结构的连接数据同样不容忽视。
焊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是常见的连接方式,每种连接方式都有相应的强度设计值和构造要求。
焊接的焊缝长度、高度,螺栓的直径、间距等数据都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时,还需要用到一些几何数据。
比如结构的跨度、高度、长宽比等。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结构的受力模式和计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基础设计中的数据也十分关键。
22g112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设计中需要用到各种常用数据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数据,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一、载荷数据1.1 风荷载风荷载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建筑结构需要能够承受风力对其造成的压力和影响。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象环境和地理位置,需要对风荷载进行精确的计算,并在设计中予以考虑和合理安排。
1.2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所受到的荷载,地震荷载的大小和方向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在设计中需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参数来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二、材料性能数据2.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在设计中需要了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根据其性能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2.2 钢材的屈服强度钢材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另一种重要材料,其屈服强度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数据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钢材的屈服强度来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
三、构件尺寸数据3.1 梁的截面尺寸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构件,其截面尺寸需要根据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择。
3.2 柱的截面尺寸柱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另一种重要构件,其截面尺寸的大小和形状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造成影响,设计师需要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来确定其截面尺寸。
四、连接节点数据4.1 螺栓连接参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螺栓等连接件,设计师需要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和连接方式来确定螺栓的规格和参数。
4.2 焊缝设计参数焊缝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式,设计师需要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和连接方式来确定焊缝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涉及载荷数据、材料性能数据、构件尺寸数据和连接节点数据等方面,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数据的了解有所帮助。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抗震设计资料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抗震设计资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抗震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的结构抗震设计资料,包括地震参数、结构设计方法和材料选用等方面。
一、地震参数地震参数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对地震力的计算和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见的地震参数资料:1. 设计地震加速度谱:该谱表明地震动在不同周期下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一般根据当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地形地貌特征来确定设计地震加速度谱。
2. 地震烈度等级表:地震烈度等级表是对地震烈度进行分级,以便于工程师对不同等级地震的影响有所了解。
地震烈度等级表中包含不同烈度等级下的地震动性质描述和可能引起的破坏程度。
3. 地震波记录库:地震波记录库是记录历史地震事件中地震波形的数据库。
通过分析和对比地震波记录,可以获取地震波的频率特性、振幅特性等信息,从而对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二、结构设计方法结构设计方法是根据土木工程的原理和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设计指导方针,用于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面运动的力量,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以下是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资料:1. 抗震设计规范: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用于规定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抗震设计规范中包含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等内容。
2. 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是用于计算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法、动力分析法和有限元分析法等。
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的资料可供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3. 抗震加固技术手册:抗震加固技术手册是介绍建筑物抗震加固方法和技术的参考书籍。
通过阅读抗震加固技术手册,工程师可以了解到各种结构加固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实施步骤,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实用指导。
三、材料选用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御地震的破坏,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各种抗震设计参数。
然而,在实际的设计中,有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
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也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烈度等级选择相应的设计参数。
当地的地震烈度等级越高,建筑物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抗震设计措施。
调整地震烈度等级时,需要结合地震监测数据和地质勘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参考相关规范对照表进行调整。
二、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是用于计算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参数之一。
根据设计规范,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与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烈度等级以及场地类别等相关。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场地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
如果场地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也可以考虑进行地震动响应谱分析来确定设计参数。
三、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设计规范中,对于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高度,有着相应的结构体系要求。
调整结构体系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用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并参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选择。
四、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在抗震设计中需要满足的一系列要求,包括抗震设计水平、抗震设防性能目标等。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程度,可以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调整。
例如,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大型工业设施,抗震设防烈度需要相应提高,以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五、结构材料和构件分类不同的结构材料和构件在抗震设计中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条件。
根据设计规范,结构材料和构件需要进行分类,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结构材料和构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需求。
结构设计主要控制参数
.
16
2.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控制参数
扭转位移比
《高规》3.4.5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 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 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得1.2倍, 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 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 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
.
12
2.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控制参数
《高规》3.5.2规定:
1. 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1 可按式(3.5.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
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
于0.8。
1
Vi i 1 Vi1i
(3.5.2-1)
式中 1 ——楼层侧向刚度比;
.
6
1.房屋适用高度及高宽比
《高规》3.3.2规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 宽比不宜超过表3.3.2的规定。
表3.3.2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计
6度、7度
8度
9度
框架
5
4
3
—
板柱-剪力墙
6
5
4
—
框架-剪力墙、剪力墙
7
6
5
4
框架-核心筒
8
7
6
4
筒中筒
.
15பைடு நூலகம்
2.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控制参数
楼层抗剪承载力比
《高规》3.5.3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剪 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 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 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结构设计经常使用数据
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
表构造构件的裂痕操纵品级及最大裂痕宽度的限值〔mm〕
表混凝土构造的环境类别
表构造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全然要求
表钢筋混凝土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m〕
表混凝土爱惜层的最小厚度c〔mm〕
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l min〔%〕
表混凝土构造的抗震品级
表框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表柱全数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表柱轴压比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表现浇钢筋混凝土衡宇适用的最大高度〔m〕
表现浇钢筋混凝土衡宇的抗震品级
表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表砌体衡宇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表砌体衡宇最大高宽比
表砌体衡宇抗震横墙的间距〔m〕
表砌体衡宇的局部尺寸限值〔m〕
表多层砌体衡宇构造柱设置要求
表多层砌体衡宇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表多层砖砌体衡宇圈梁配筋要求
砌体构造设计标准
表建筑构造的平安品级
表外墙不考虑风荷载阻碍时的最大高度
表砌体构造的环境类别
表墙、柱的许诺高厚比[β]值
表砌体衡宇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
表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表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构造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表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表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构造设计经常使用数据表格。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工程师需要使用一些常用数据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这些数据包括力学性质、材料性质和设计规范等。
本文将介绍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和其相关信息。
力学性质
强度
- 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应力下破坏之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抗压强度:材料在压缩应力下破坏之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抗剪强度:材料在剪切应力下破坏之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刚度
- 弹性模量:材料在受力时单位应变产生的单位应力。
- 剪切模量:材料在受力时单位剪切应变产生的单位剪切应力。
- 纵向泊松比:材料在受力时纵向应变与横向应变之间的比值。
裂纹韧性
- 断裂韧性:材料在受到破坏之前能够承受的能量。
材料性质
密度
- 材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热膨胀系数
- 材料在温度变化时长度、体积发生的变化。
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荷载规范、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钢结构设计规范
- 钢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荷载规范、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荷载规范、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结语
在结构设计中,工程师需要使用各种常用数据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力学性质包括强度、刚度和裂纹韧性等;材料性质包括密度和热膨胀系数;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
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设计出更安全可靠的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静力学参数、材料性能、荷载数据、地震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及其作用。
一、静力学参数静力学参数是指建筑结构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常用的静力学参数包括弯矩、剪力、轴力、位移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方法计算得出,用于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从而指导设计和施工。
二、材料性能材料性能是指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常用的材料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热胀冷缩系数等。
这些性能参数是材料的基本特性,用于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从而确定材料的使用范围和设计参数。
三、荷载数据荷载数据是指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外部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式。
常用的荷载数据包括常规荷载、临时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常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等,用于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临时荷载包括施工荷载和使用荷载等,用于计算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的力和位移,用于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
四、地震数据地震数据是指地震的发生频率、震级和震源距离等参数。
地震数据是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和抗震设防烈度等级。
根据地震数据,可以确定结构的地震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周期和阻尼比等。
五、其他数据除了上述常用的数据类型,建筑结构设计中还涉及其他一些数据,如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地基数据等。
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用于分析结构的热力学行为和湿度变形特性。
地基数据用于评估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包括土壤分类、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静力学参数、材料性能、荷载数据和地震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获取和使用这些数据,以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桥梁抗震知识点总结
桥梁抗震知识点总结一、桥梁抗震性能评估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原则:在地震作用下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抗震性和耐久性。
(2)结构设计基本要求:在地震发生时,结构不发生严重损坏,能够维持一定的功能。
(3)结构设计目标:保证结构及其附属设施在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的完好性。
2. 桥梁抗震设计参数(1)地震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基本加速度、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时间历程等。
(2)结构设计参数:包括结构材料、结构形式、结构尺寸等。
3.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方法(1)基于概率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包括可靠性设计方法、地震损伤概率方法等。
(2)基于试验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振动台试验、静力试验等。
(3)基于数值模拟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离散元法等。
二、桥梁抗震设计方法1.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1)地震波传播的影响:考虑地震波在土体和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包括波速、波长、波频等。
(2)结构的振动特性:考虑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振型、阻尼比等。
2. 桥梁抗震设计原则(1)延性设计原则:采取一定的延性设计措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2)结构抗倒塌原则:采取一定的抗倒塌设计措施,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倒塌。
3.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1)加密设计步骤:桥梁抗震设计应该采取加密的设计步骤,包括前期勘察、设计分析、结构优化等。
(2)多层次分析方法:采用多层次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模态分析、时程分析等,综合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3)合理选择结构形式:针对不同的地震区域和桥梁跨径,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桥、拱桥、索塔桥等。
(4)结构抗震设计措施:采取一定的结构加固、支座设计、防震设备安装等抗震设计措施。
三、桥梁抗震施工措施1. 施工安全问题(1)施工作业安全: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要求进行桥梁施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2)施工过程监测:采取一定的监测措施,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结构概况: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地震作用中的结构阻尼比为0.05;地震影响系数为0.08;特征周期0.40s;2、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工程地点:临洮县龙门镇。
4、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现场定。
5、本工程为二层住宅,砖混结构。
房屋高度:一层层高为3.3米,二层3.0米。
6、本工程图文所注标高以“米”为单位,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7、本工程所注标高均为建筑标高,除注明外均为梁板顶标高。
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二、设计依据: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23-2001>;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建筑地基处理基础技术规范<JGJ79-2002>;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三、地基基础:有关地基基础说明详见结施-03四、活载取值(KN/㎡);1、非上人屋面0.5;2、上人屋面2.0;3、楼梯3.5;4、阳台:2.05、其它2.06、基本风压0.4;7、基本雪压0.2五、门窗过梁:门窗过梁根据洞口尺寸选自国标<02G05>,截面宽度同墙宽,荷载等级选二级,凡与构造柱相交处均改用现浇当圈梁兼过梁时洞口尺寸宽度小于1.8米,梁底另加2?14;洞口宽度大于1.8m,梁底另加2?16;洞口宽度大于3.0m,梁底另加2?18;并且每边深入墙内250mm外墙过梁与圈梁相冲突时参照图一施工。
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规范
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最常用的建筑结构之一,尤其在地震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规范。
二、设计基础1. 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是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的基础。
需要考虑地震频率、震级、震源距离等因素。
2. 设计地震动力学参数设计地震动力学参数包括基底剪切波速度、地震作用时间历程、谱加速度等。
3. 抗震设计水平抗震设计水平是指建筑物所要承受的最大地震力,应根据受震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确定。
三、结构形式和基本要求1. 结构形式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2. 基本要求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包括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具有良好的耐震性、要求结构的位移和变形不超过规定的限值等。
四、设计荷载和组合1. 设计荷载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设计荷载包括重力荷载、地震作用荷载和风荷载等。
2. 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是指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所承受的最大受力状态。
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荷载组合包括极限状态和使用状态。
五、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1. 设计原则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抗震设计水平、极限状态和使用状态等。
2. 计算方法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计算方法和动力计算方法等。
六、构造设计1. 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框架的构造形式、节点的设计、刚度的确定等。
2. 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剪力墙的布置、墙体的厚度、墙体的长度等。
3.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框架和剪力墙的相互作用、节点的设计、刚度的确定等。
七、施工和检验1. 施工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检验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中的检验需要对结构进行地震模拟试验、动态监测等,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
八、总结混凝土抗震构造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及抗震参数
1.常用参数
1.1环境类别
注:
I: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境;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的有关规定;
3:海岸环境和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导风向及结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由调查研究和工程经验确定;
4: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是指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是指
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5:暴露的环境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所处的环境。
1.2保护层厚度
注:
I: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
不应小于40mm;
8.2.2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I: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
2: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3: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与土壤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
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
8.2.3: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
措施;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1.3地面粗糙度
1.4钢筋砼设计值
1.5民用活载
表5.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kN/m2)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续表
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 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2确定;
3 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仅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5 第12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桉1.5kN集中荷载验算;
6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的每延米长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且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m2。
1.6 pkpm调整系数
注:
1:ψc为有彻体填充墙框架榀数与框架总榀数之比;
2:无括号的数值用于一片填充墙长为6m左右时,括号内数值用于一片填充墙长为5m左右时.
1.7裂缝限值
注:
I: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可采
用括号内的数值;
2: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
值应取为0.20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0mm; 3: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托架及双向板体系,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
验算;对一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单向板,应按表中二a级环境的要
求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a类环境下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裂缝控
制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构件进行验算;
4: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
面的
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的有关规定; 5: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6: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1.8 挠度限值
注:
1: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
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构件制作时的起拱值和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不宜超过构件在相应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挠度值。
1.9 位移限值
1.10 轴压比
注:
1:轴压比指柱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
3: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 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
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沿柱全高采用并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
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Omm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0;
5: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4的措施同时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 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Av仍应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
6:调整后的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 05.
2 抗震数据
2.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标准
2.2建筑结构最大高度
2.3 建筑结构最大高宽比
2.4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2.5抗争设防烈度及特征周期
2.6房屋抗震墙最大间距
2.7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