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封建制度对比与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中西文化的制度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的制度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的制度文化的差异摘要:中西方自古以来就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十分复杂,本文就几个主要因素加以分析,了解中西方制度差异背后的原因,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西方制度的利弊和改进措施提供参考,地理位置孕育不同的经济形式,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思想传统和社会制度都受其影响,本文通过这条主线加以论述。

关键词:农耕经济商品经济思维模式正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自古代的文献就有描述与比较,特别是在1840年以后,中国蒙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对制度的学习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对于中西方为何孕育了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看法。

我通过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选修课上的学习,浅谈一下我对中西方制度差异原因的观点。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形平坦,水土资源丰富,温度适宜,适合人类居住,于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集中生活在这里定居并且种植各种农作物,驯化多种禽类和野兽,逐步形成了原始农业社会。

而西方的情况却迥然不同,由于陆地狭小,且地形复杂,平原地区面积有限,温度偏冷,不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居住也比不上中国适宜,故而人口稀少,但这使得这里西方人身体更加强健。

而西方对比东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毗邻海洋,水上交通发达,这样就给西方带来这样一个发展方向:人们不能自给自足,必须通过相互之间的物品交换才能生活,而且每个个体对于整个群体都十分重要,这就使得西方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雏形和早期民主制度。

二、经济的影响前面已经说到地理区位诱使中西方萌生了不同的经济形式,经过一段长时间后,这两种经济形式趋于成熟,而两地的人口都有明显的增长,人类社会正式形成,而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决定的。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两地都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但是具体形式是不同的,中国趋向于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而西方则处于长期四分五裂的城邦相互掣肘的状态,这是由于中西方的特定经济形式分别对人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中英国民性对比研究

中英国民性对比研究

中英国民性对比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中英两国国民性对比研究,分析国民性产生的根源,通过文化差异对比希望能够增进中英两国的相互理解,增强两国文化适应能力,减少文化摩擦,更好地促进中英两国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国民性;对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越来越多,文化的摩擦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为了更好的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我们的文化适应能力,文化对比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学要义》中指出,文化是维系民族统一而不破灭所必需的内在纽带,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东西,民族性格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文化模式。

要对不同文化的产生追根溯源的话,还是要从民族的性格上来分析,也就是从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来看。

那么,什么是国民性,对于这个概念,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义,甚至还存在着争议性,到底怎样界定,按最为广泛的提法,对于国民性的解释是,它是national character的汉译,有的又译为民族性,是从欧洲传入日本,在日语系统里翻译之后,又传入中国的。

国民性是一个集合概念,他具有稳定的特征表现,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体现出的共有的文化特征、精神特质、价值观念、性格特点、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

我们以中英两国为例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英国的国民性,一提到英国,人们一定会脱口而出一个词语:绅士。

这个词语似乎是专属于英国的。

西方有句谚语说道:一夜之间可以冒出一个暴发户,但绝不可能产生一个英国绅士。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称之为风度,是不可能一触而就的。

有人提出,英国精神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绅士道”。

绅士的传统最早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近代英国时期形成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

与此同时,绅士风度还吸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以及中世纪骑士精神,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

中英古代对比

中英古代对比

中英古代对比1、政治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是在维护封建经济,巩固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背景下产生的。

其主要特点为: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

这种制度下君主是“绝对王权”模式。

但这种封建王权制度,钳制了思想,压制了创造力,还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英国:封建君主制度→封建议会制度。

英国是较早建立起强大王权的欧洲封建国家,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与英格兰民族国家同时诞生的,它们是英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走上反抗罗马教廷压迫、争取独立发展道路的直接后果。

但英国的君主是“相对王权”模式,主要受到法律及宗教等方面的限制。

同时,英国也是最早产生议会的国家,素有“议会之母”之称。

13 世纪的《大宪章》、1258 年,《牛律条例》和1295年“模范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议会制度从起源到形成的界标。

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中农业是主导,手工业、商业是农业的补充,即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却遭到重农抑商、海禁、及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压制,只能缓慢艰辛的发展。

而15世纪以来的英国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耕作的改良,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商业资本也逐渐成为社会资本的支配形态。

英国实行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对外贸易才是增加国家财富的根本途径,主张借助国家政权统一国内市场,鼓励海外殖民扩张和贸易,拓展海外市场。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103416 王建楠回望历史,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可说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早在17世纪中叶,中国和英国几乎同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政权;而四年后,中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冲击下轰然倒塌,满族骑兵杀入关内,建立了大清王朝,从此,东西方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革命后的英国走上资本主义快车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清王朝建立后仍维护传统的封建根基,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因此,自17世纪以后,中国先进、西方落后的历史渐渐改观了。

到了19世纪,中国更是在诸多方面落后于英国,这也成为鸦片战争中中国落后的原因,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掌权的资产阶级处处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处处显示出了新生政权的活力。

而此时处在清朝统治之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

到了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更加衰败,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

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由此可见,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此时的英国资产阶级专政则刚刚兴起,正处于对外扩张和自身充满活力的时期,相比之下,中国已是远远落后。

而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广阔的国土。

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对世界文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四大发明,无一不证明了中国人的才智,然而鸦片战争却证明了中国的虚弱,现实也证明了中国的落后。

英国仅仅是一个小小岛国,却一度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中国落后呢?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三方面考虑:首先从政治的角度看,英国由封建制度很早转变为了较为先进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1215年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65年出现议会的开端。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

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7—18世纪又逐渐形成责任制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限制了君主的权利使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并发展。

而此时的中国还在延续千年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下,暴政腐败现象严重,阻碍历史发展,钳制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起义最终也始终是推翻一个集权统治建立另一个集权统治,到清末表现尤为明显的事这样的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经济角度看,英国的自由贸易与中国落后封闭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又截然不同。

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

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的影响?
请你把鸦片对中 国的危害归纳成 几条,写出来。 看谁写得多哦。
1、白银外流,造成财
政危机。吸食鸦片 2、银价的上涨中,国造人成
“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 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 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 条,滋生罪恶。
课后练一练
1、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2、赔偿巨款,增加人民负担; 3、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
清王朝的衰落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封建 王朝的衰落,而是一种制度的衰落,它必 将被另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日益衰弱的清王朝
2.迅速崛起的欧美 ■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发生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外交:加紧对外扩张
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了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 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决定了 它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而鸦片战争前中国日 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的可能性。
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日益衰弱的清王朝
——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政治:腐败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外交: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清王朝的衰落反映了什么?
纵:清王朝的统治由盛而衰,反映的是 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一个普遍规律 横:“康乾盛世”既与汉唐盛世所处的 国际地位不同,更与世界已向近代化迈 进这样的历史进程差之甚远
看谁最利害
3、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 分是( )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 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中英两国封建制度差异

中英两国封建制度差异

中英两国封建制度差异西方传说中的基督耶稣诞生前几个世纪,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熔炉,处于剧烈而深刻的变动之中。

新的阶级关系酝酿出现,奴隶制度走向解体,封建化过程正在进行;神命天子的统治权力开始受到挑战,逐渐削弱,下移到诸侯、卿大夫和士的手中。

这个权力自上而下的转移过程的终结和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完成,是以秦歼灭六国、天下归于一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为标志的。

君主专制是指奴隶制或封建制国家中由君主个人集权、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制度。

上古时期“, 王制”就是中国君主专制的表现形式,三代时期已经较为完备。

周朝的王称“天王”、“天子”或“王”,均表示独尊至上。

秦王朝的建立,完成了中国国体的转变,即实现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但是政体依然如故,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几乎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

秦朝在承袭上古之制的基础上,开中国封建帝制之先河。

从此,皇帝变成为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核心。

相比之下,秦以前的奴隶制时代,固然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原则,天子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大土地所有者,但君主的专制统治只是相对的和名义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革新,中国社会逐渐建立起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在秦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虽然新兴地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但在思想上和法律制度上依然承袭了上古传统,君主专制的政体并无根本改变。

反观西方,15 —16 世纪西欧普遍进入封建主义解体、资本主义产生时期,“政治经济的原则有意无意地处于矛盾之中”。

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以分裂割据为特征的中世纪等级君主制,开始为中古末期近代早期以民族国家形成为基础的“新君主制”或“君主专制”所代替。

当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旧的贵族势力处于决战前夕的均衡状态时,封建君主便以民族国家的象征和代表的面目出现,把新旧势力之间的冲突维持在当时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使得君主专制制度在西欧确立起来。

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和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觉醒,早期宗教改革家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中初步表现出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政治倾向。

16、17世纪中国与英国采取的经济政策对比

16、17世纪中国与英国采取的经济政策对比

16、17世纪中国与英国采取的经济政策对比16、17 世纪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中悄然而生。

作为拥有悠久封建历史的中国和英国这时面临相同的机遇。

但是,由于中、英两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结果使两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们,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从而来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为后来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中国明朝皇帝们视漠视甚至扼杀东南沿海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忽视科学技术等先进生产力,闭关锁国。

对西方国家的海上入侵无动于衷,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

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破败落后,政治上备受欺凌。

中、英两国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使得两国本来经济发展大体相当的状态逐渐失去了平衡,并影响了两国以后的历史进程。

一、明朝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前代一脉相承。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对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物力的艰难深有体会。

朱元璋具有极强“重农抑商”思想,他曾说过“: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敝者,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

自什一之涂开,奇巧之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耕来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朕思足食在于禁末,足衣在于革靡”。

明代还广泛实行民屯、军屯,极力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

同时,政府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里甲制”,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由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则为甲首,里长率领甲首轮流应役,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百姓被置于这些组织之中,“四民”要“各守本业”,“医卜者土著,不得远游,凡出入作息,乡邻必互知之”。

《大明律》规定,国家有权逮捕逃户。

此外,政府还实行“关津制”,即在全国各交通要冲设关立卡,盘查来往行人,如果没有政府颁发的路引,任何人不得通行,违者以“逃民”论处,并遣返原籍。

中英封建王权地位比较

中英封建王权地位比较

第24卷第4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Vol.24 No.4 2003年7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ul. 2003中英封建王权地位比较刘迪香(湖南城市学院政法系,湖南益阳 413049)摘要:封建社会中期中英两国都有统一的王权,二者发展模式、功能均有不同,在封建社会中期都以积极功能为主,但到晚期中英王权功能发生分野。

关键词:绝对王权;相对王权;地位;功能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42(2003)04–0056–04中国封建主义具有早发性和内发性,并且孕育发展了举世无双的封建文明。

英国封建主义具有晚发性和移植性,却孕育发展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资本主义文明。

中英历史发展的先进与落后的角色转换就在各自封建社会的中晚期,而中英王权在其中所取的作用和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本文试从中英统一王权的发展模式、特色、作用和影响的对比分析,探讨封建晚期王权功能发生历史分野的原因。

中英封建社会早期都有王权,但都不强大也不统一。

到封建社会中期(约中国秦至唐朝,英国诺曼和金雀花王朝,本文后同,不再注明)中英都形成了程度不同的统一而强大的王权。

中英王权在封建中期的强化发展道路,王权的结构模式及法律地位,王权的历史功能都有所不同。

一、中英封建中期王权发展强化的不同模式(一)中国“绝对王权”模式的创立和巩固中国封建中期“绝对王权”是早期封建经济内部发展的自然结果。

中国自春秋封建因素萌芽到秦统一历经500年之久。

此间,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私有制经济都有很大发展;郡县制产生并发展;以荀况、韩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王道一统理论创立并发展。

秦灭六国,秦始皇称帝,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

首先,他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君主称“皇帝”。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记》)皇帝的命令为“制”和“诏”,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李君临汽车学院 1352123摘要:论文从国家制度、经济、教育和军事上剖析,分析了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不同的发展历史。

对比得出以封关锁国为重要因素导致了中国落后的结论。

关键字:管理腐败,中央集权,国家教育落后,军备废弛。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广阔的国土,亦曾有过繁华一时的盛唐,以及乾隆,雍正统治下强极一时的满清。

然而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的落后一览无遗,是什么导致曾经强大的中国在英国的炮火下苟且偷安。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国家制度教育经济和军事上剖析。

1640年,英国爆发了震惊整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威廉夫妇被拥护为英国国王,英国从而由一个封建庄园主制国家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国王的权利被削弱,存在了几千年的君权神授的思想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国王从此不再独揽大权,转而变为国家的象征。

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制度。

到18世纪前后,又形成了责任制内阁,限制了君主的权利以及其发展。

从此英国的国家政治体系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此时,清兵入关,明朝的统治被推翻。

满族人的统治下,中国依旧是那个农业国家,生产力低下,国家经济性质基本没有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封建君主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里根深蒂固。

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集权在清朝时期继续上演,国家权力集中在自命天子的皇上手中。

国家政治腐败,军队设施废弛,阻碍思想压制了创造力,官员昏庸无能,腐败成风,无所忌惮的收刮民脂民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于是阶级读书入仕途便有不纯的动机。

腐败之风愈演愈烈,伴随着统治阶级的无能,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动荡不安。

而皇帝还在加强自己的权力,国家政策由一人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集中在一个人手上便肯定会出问题,也正是这种权利的诱惑导致千年来中国朝代更迭不断,然而社会制度却没有发生改变,社会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考点27: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考点27: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3)为了改变材料二中①的现状,近代中国的一些 为了改变材料二中①的现状, 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 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国势日趋衰微,工业文明已 从西欧向全球扩散。一种新的体制在欧美主要国家先 后建立起来。据以下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为主,男耕女织, 农业为主,男耕女织,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属于农耕文明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黑暗腐败, 黑暗腐败,没有自由 装备落后
文化专制,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 愚昧落后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实战篇
1、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基本上实行锁国政策,这一 、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基本上实行锁国政策, 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 D) A、 A、完全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B、孤立了海外反清势力,维护了清朝统治 、孤立了海外反清势力, C、打击了分裂势力,收复了台湾 、打击了分裂势力, D、阻断了中西方正常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伍 、阻断了中西方正常交流,
⑵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 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 会某一阶级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 会某一阶级旧政治制度的胜利, 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分别说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① 分别说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1640年革命的开始标志:议会的召开 1640年革命的开始标志: 年革命的开始标志 1789年革命的开始标志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年革命的开始标志: 1789年革命的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 材料中所指的新旧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中所指的新旧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新制度在英法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 新制度在英法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国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的差异及根源:(拓展点)(1)政治制度的差异: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同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制度已经领先于中国。

(2)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易错微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影响易错:(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影响是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殖民地受其影响,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因此历史学家把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

例题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最重大的意义在于()A.它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B.它揭开了欧洲、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C.它限制了王权,使法律获得至高权威D.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故选D。

例题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B.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C.赢得了国家的独立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结合题干中选项,A、B、D均为正确选项,C项表述错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而不是推翻外来的民族压迫,谈不上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中英封建主义对比

中英封建主义对比

中英封建主义浅谈封建主义概念首先解释一下“封建”这个词,浅显而言,即是分封建制。

从社会结构来理解,主要指社会构建的组织形式。

这个词在古书中指的是西周分封后的社会形态。

近代日本人在翻译feudalism时发现中国古文中所描述的“封建”社会形态和欧洲的feudalism很类似,于是就用了这个词,本意指的就是贵族世袭、土地不能自由买卖、农民依附于土地和领主等这样一种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Feudalism)是以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的解释是一种以土地占有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制度。

1996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封建主义定义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基础是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

"中英封建主义异同1、英国封建主义的诞生英国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开始于公元七世纪时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这时,按地域构成的农村公社取代了氏族公社。

此时的土地制度是国王地产和贵族的土地。

七世纪末,这种土地制度已有变化:一是份地的占有不均了,二是出现领主与依附者。

1127年4月7日,弗兰德尔伯爵威廉在城堡里举行了庄重严肃的臣服仪式,以圣徒的义务为宣誓凭证,以一根小树枝为象征将一块封地授予封臣。

马克·布洛赫著在其著作《封建社会》中主要介绍了中世纪西欧的封建主义,解释了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具体是指封主与封臣的关系,封主封臣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土地的分封制度、等级分权制度,国王抑或是中央权力势微,传统的法律习惯等。

在诺曼征服之后,大量的土地分配,可以看出,英国的分封标准为军功。

同时教会在政治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尤其是基督教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王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通过土地分封,建立了完备的封建君臣制度,从而使英国最终建立了具有上述两大特点的封建政治制度。

中英封建制度差异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中英封建制度差异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中英政治制度对比: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非常鲜明地代表着中西文化的的特点,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受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却又在近几十年引入了社会主义,一个是王室传统延续至今实质上却是统而不治。

两个古老而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国的对比。

英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实行封建君主制度,这和中国非常相似。

在封建君主时代,两国也都存在着漫长的征讨和吞并。

然后英国是资产阶级的克伦威尔用战争的方式打破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虽然国王最后又重新夺权,但权力却已经逐步削弱了。

而中国的变革却是等到了外国的入侵时被迫变革,君主制苟延残喘,然后在孙中山的革命下一举跃到了民主共和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是比较两国的近代制度。

英国人喜欢延续传统,至今王室的许多风俗依然未变,如温莎城堡的士兵,女王的对其他国家(原殖民地)首领的任命,但是随着内阁势力的增强,王室逐渐成为一种象征,真正的国家管理人还是议会,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议制。

议会选出首相,首相负责组阁,然后管理国家,对议会负责对女王负责。

同时多政党存在也是其民主制的一大特征,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各有特色,相互竞争,推选执政党。

中国成立民国之后,对封建传统进行了大清扫,虽然是去除了不少封建残余,但是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抹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是完全颠覆过去的一场变革。

然后到了后来,两党相争接着是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两党再继续内斗,最后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政体,延续了苏联的传统,同时又具中国特色,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民参与投票,层层选拔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此为一党执政。

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体的一个特色。

以上为英国与中国政体的对比。

然后到了后来,两党相争接着是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两党再继续内斗,最后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政体,延续了苏联的传统,同时又具中国特色,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民参与投票,层层选拔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此为一党执政。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历史让无数人向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始对祖国的历史冲满了好奇之情。

回望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呢?作为曾经的一个让世界各地都无比向往的超级帝国,中国为什么一下子从巅峰跌入低谷,而让外族肆意侵略却毫无反抗之力呢?追溯历史,我们不仅要想到当时在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了,想一想那时的中国,再和当时迅速崛起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进行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原因了。

一、文化思想上的差异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而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更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洋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从此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在欧洲诞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革命,这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此时的英国则开始了它的崛起,殖民地不断的扩张、与列强在贸易上的纷争、和强国之间的征战,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刚刚崛起的国家对进步的向往和对力量的渴望。

而此时,在大陆彼岸,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国则开始了它的没落。

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中国开始了它的封闭,清王朝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没有了外国文化的入侵,那么他们就将永远的统治着这片天下,于是自以为是的他们开始了闭关锁国,从此也打开了中国在近代走向没落的开端。

政府的昏庸,官员的腐败,百姓时时都要忍受着来自统治者的欺压,在一片祥和的背后,这个帝国在不知不觉中被赶超,而自己却是一无所知,并沉浸在曾经的美梦之中,不思进取。

封建文化的传承,使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显的那么迂腐。

最终,对外界的无知以及对自己的自负让这个国家在历史潮流中渐渐落后它国。

二、管理者的境界差异英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强国,这与它的统治者的英明是分不开的。

伊利莎白,这个伟大的女性,她不但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影响着他的子民,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鼓励着这个国家的进步。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
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条约
内容 割占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 章程》《虎 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 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居留等特权 取得了除割地赔款以外的一切 特权,并进一步扩大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 续和扩大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二次鸦片战 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侵略范围 从沿海到 内地延伸
四、“千年未有之变 局”
——文明碰撞的力量
有两种观点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 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 代文明。” 也有人说“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 难” 请从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来思考鸦片战争后中 国的变局有哪些?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项目
割地 赔款 开埠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英法各800万两
其他权利 的丧失
增开十口通商,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增开天津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历经商传教
一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 出口货税、饷夫,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节选)
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 何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 (即领事馆)照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封建制度对比与分析
英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实行封建君主制度。

这和中国非常相似。

在封
建君主时代。

两国也都存在着漫长的征讨和吞并。

然后英国是资产阶级的克伦
威尔用战争的方式打破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虽然国王最后又重新夺权。

但权力
却已经逐步削弱了。

而中国的变革却是等到了外国的入侵时被迫变革。

君主制苟延残喘。

然后
在孙中山的革命下一举跃到了民主共和国。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是比较两国的近代制度。

英国人喜欢延续传统。

至今王室的许多风俗
依然未变。

如温莎城堡的士兵。

女王的对其他国家(原殖民地)首领的任命。

但是随着内阁势力的增强。

王室逐渐成为一种象征。

真正的国家管理人还是议会。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议制。

议会选出首相。

首相负责组阁。

然后管理国家。

对议会负责对女王负责。

同时多政党存在也是其民主制的一大特征。

工党、保
守党、自由民主党。

各有特色。

相互竞争。

推选执政党。

中国成立民国之后。

对封建传统进行了大清扫。

虽然是去除了不少封建残余。

但是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抹杀。

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

是完全颠覆过去的一
场变革。

然后到了后来。

两党相争接着是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后两党再继续内斗。

最后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

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
政体。

延续了苏联的传统。

同时又具中国特色。

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由全民
参与投票。

层层选拔成为人民代表大会。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

此为一党执政。

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体的一个特色。

英国的封建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

因为有宗教等等信仰上的契约,使得国
王从最开始就把土地分给了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骑士和贵族,这是从罗马占
领英国就开始的习惯。

国王依赖于骑士的武装和承诺来维护王权。

因此国王本
身没有武装,或者说没有具有威慑力的军队。

因此即使在查里一世时代,国王
根本没有军队和警察来实行专职,人民服从于他的保证完全是一种不稳固的信仰。

中世纪的英国是封建领主制。

中国是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欧洲的资本主义就是在封建领主制的社会里诞生的。

封建领主制的领主有各自的地盘。

但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

欧洲有一些工
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

这些城市工商业发展。


民力量壮大。

当他们要反抗时。

封建领主往往镇压力量不足。

封建领主之间要
相互竞争。

谁也不敢对自己领地上的工商城市横征暴敛。

如果这样做。

会有大
量民众携带钱财外逃。

跑到对手地盘上去。

增加对手力量。

当商人以及其他平
民富人财力壮大时。

封建领主还经常向他们借高利贷。

我国战国时候跟欧洲一样。

周赧王当年讨伐秦国也是借高利贷的。

这些人
成为新兴资产阶级。

所以资产阶级的力量就在封建领主制度下放开手脚发展了。

集权制度下的皇帝和官僚就不用借高利贷了。

皇帝或者官僚动用国家暴力的威
胁就可以让商人无偿捐献了。

整个中国都是皇帝的。

明朝时苏州市民暴动。


果皇帝一下子就调集几万、几十万军队镇压了。

换成封建领主。

就力不从心了。

中国明朝清朝皇帝及其代理人各级官僚、官差可以对工商城市进行肆无忌惮的
敲诈勒索。

中国工商业无法发展。

假如反抗。

皇帝朝廷有的是军队。

明朝清朝
时候少数几个工商城市如苏州扬州等是中国农业社会海洋中的几个小孤岛。


于反抗的市民阶层在人口中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而大多数是逆来顺受的广大农民。

这些农民为朝廷皇帝提供了大量的税源兵源。

使皇帝镇压新兴市民阶层如
捏死一只蚂蚁。

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是皇帝雇佣来管理百姓的。

这些是皇帝的百
姓不是自己的百姓。

他们只能在有效的任期内剥削百姓。

而封建领主的臣民是
自己的。

他们要世代剥削百姓。

所以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往往是杀鸡取卵的剥削。

想实现短期剥削最大化。

而封建领主要有节制的剥削;所以集权制度下的官僚
比封建领主更狠。

更不关心百姓死活。

另外;英国的贵族世袭制度使官职都把持在贵族手里。

平民没机会当官。

所以平民精英都去当资产阶级、当科学家去了。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而中国的平民精英都去考科举当官。

当官又剥削百姓。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
摧残者。

另一方面,由于英国的分封制度是非常零散的。

整个国家可以说是被分成
了无数的小块,因此当人民要表达意愿的时候。

代议制就是必要的选择。

因为
没有区域性的大的代表。

谁也不能代替另一个封建领主说话。

而每个领土上的
人都依赖于领主。

所以只有领主(士绅、骑士)可以有代表权。

因此必须产生
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政治组织。

即议会。

而古代中国。

虽然同样是分封。

但是每个王侯都有相当大的领地。

可以说
已经能够独立形成一套政治体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常会有诸侯造反的原因。

虽然英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伯爵、王室后代的反叛。

但是他们并不是因为拥兵自重。

而是因为对于谁应该继承王位右不同的观念。

或者宗教信仰、理念不同造
成的)。

而他们数量也不多。

所以不具备产生议会的条件。

同时皇帝绝对拥有
军队的统治。

王侯和人民对皇帝的服从建立在军队的威慑,而不是某种宗教信
仰或者信念。

因此。

中国的“封建”不可能产生议会。

可以说。

英国的这种封建制度是不稳固的。

随着地方领主的开明和富有。

他们在议会中会要求更多的内容。

而不觉得这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由于欧洲是
经商为主的经济发展。

因此财富更多的产生于人民自发的贸易活动。

他们的意
愿直接决定了国王的税收。

再加上他们有表达意愿的场所——议会。

所以要求
不断提高和议会权力的不断增大是必然的。

同样是效忠。

中国是威慑式的。

而英国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形成的。

所以中
国会出现谁掌握军队谁就统治的循环历史。

而英国则从已开始就存在了人民最
终当家作主的条件。

可以说这是罗马普及希腊城邦化的结果。

另外这种零散的分封造成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革命时期军队的组成。

由于
军队是由支持者组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信念。

因此他们
不会像中国的军队那样唯利是图。

每个士兵都是由政治意图的。

他们有高度的
政治觉悟。

他们不是以摧毁为目的的。

这导致了当军队独裁的时候。

军队内部
会出现分化。

而不像中国的军阀那样。

自始至终的效忠。

分化之后必然导致了
军队的不稳定。

所以军事独裁很难持
10级英语1班李赫 10071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