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 — 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通用技术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通用技术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通用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墙地砖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一般规定、要求和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胶粘剂粘贴的陶瓷墙地砖。

不适用于水泥砂浆粘贴的陶瓷墙地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10.2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GB/T 3810.3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GB/T 3810.4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GB/T 381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GB/T 3810.7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GB/T 3810.9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GB/T 3810.10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GB/T 3810.11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GB/T 3810.12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 3810.13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GB/T 3810.14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GB/T 3810.15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GB/T 381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GB/T 4100 陶瓷砖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 28635 混凝土路面砖GB 50178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JC/T 547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陶瓷墙地砖 ceramic wall and floor tiles以粘土和(或)其他无机原料经成形、烧制等工序制成,用于装饰或保护墙面和地面的板状不燃材料制品。

陶瓷砖试验记录表

陶瓷砖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TCZ-1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一)
检测:计算:复核:
试验表TCZ-2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二)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3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三)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4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四)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5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五)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6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六)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7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8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八)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9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九)
检测:计算:复核: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试验表TCZ-10陶瓷砖质量检测记录(十)
检测:计算:复核:。

耐酸陶瓷砖板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耐酸陶瓷砖板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耐酸陶瓷砖板的性能测试与评估1. 引言耐酸陶瓷砖板是一种在化工、冶金、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具备优异的耐酸性能,能够在酸性环境下长时间稳定使用。

本文将对耐酸陶瓷砖板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受试样选择为了对耐酸陶瓷砖板进行全面评估,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瓷砖板进行测试。

选取时应考虑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尺寸规格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 测试方法3.1 耐酸性能测试耐酸性能是耐酸陶瓷砖板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我们将采用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其耐酸性能:3.1.1 酸浸法:将耐酸陶瓷砖板置于不同酸性溶液中,如硫酸、盐酸等,观察其在不同浓度下的耐酸性能。

3.1.2 pH值测试:通过测量耐酸陶瓷砖板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稳定性来评估其耐酸性能。

3.1.3 腐蚀剂喷雾测试:利用腐蚀剂喷雾装置对耐酸陶瓷砖板进行喷雾测试,评估其在酸性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3.2 物理性能测试除了耐酸性能外,我们还需要对耐酸陶瓷砖板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承受各种力和环境的影响。

3.2.1 抗压强度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耐酸陶瓷砖板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以评估其承受压力的能力。

3.2.2 抗弯强度测试:同样利用万能试验机,对耐酸陶瓷砖板进行抗弯强度测试,以判断其在承受弯曲力时的稳定性。

3.2.3 密度测定:通过测定耐酸陶瓷砖板的密度来了解其质量和均匀性。

4. 结果与评估根据上述测试,我们得到了耐酸陶瓷砖板的各项性能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评估,可以判断耐酸陶瓷砖板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1 耐酸性能评估通过酸浸法测试,我们观察到耐酸陶瓷砖板在不同酸性溶液中的性能表现良好。

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溶解现象,并且在不同pH值环境下保持了稳定性。

腐蚀剂喷雾测试结果也证明了其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4.2 物理性能评估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测试结果显示耐酸陶瓷砖板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弯曲力。

陶瓷墙地砖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

陶瓷墙地砖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

陶瓷墙地砖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1.尺寸偏差:(1)、尺寸偏差:用游标卡尺或直钢尺测砖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国标要求取10片整砖进行测量)国标要求抛光砖的2条或4条边的平均尺寸相对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名义尺寸:又称公称尺寸即用于统称产品规格的尺寸工作尺寸:又称加工尺寸,按制造结果确定的尺寸实际尺寸:又称产品尺寸,用计量器具量得的尺寸(2)、表面平整度:边弯曲度:砖的一条边的中心点偏离由该边两角为直线的距离国标中的表示方法是以%表示,注意与绝对数的区别,一般的检测方法用塞尺和水平尺中心弯曲度:砖的中心点偏离由砖的四个角中的三个角决定该平面的距离表示方法同上翘曲度:砖的三个角确定的平面,其中第四个角偏离该平面的距离(3)边直度:在砖的平面内,边的中央偏离直线的的偏差表示方法采用%表示(4)、直角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一般也用%表示工厂采用对角线差来控制2、表面质量: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表面缺陷(开裂、缺釉、缩釉、釉泡、波纹、釉裂、桔釉、釉粘、针孔、斑点、分层、色差、坯粉、熔洞、漏抛、刀痕、变形、棱形、烟熏、磕碰、麻面)(二)、物理性能:1、吸水率: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来表示,它表示的是坯体烧烧结程度,吸水率越低,表示产品的致密度越好,另外吸水率还对产品的抗冻性能有较大影响2、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是反映坯体的机械性能,一般强度越高产品抗破坏性能越好,破坏强度单位是N,断裂模数的单位是MPa3、抗热震性:是反映陶瓷产品抗热冲击性能,即耐急冷急热性能测定是用整砖在15℃和145℃的两种温度之间经过10次循环试验,看产品表面是否出现裂纹或炸裂4、抗釉裂性:测试瓷砖抗龟裂性能,测试方法是使整砖在蒸压缶中承受高压蒸汽的作用,再观察表面的釉裂情况,一般是在500KPa的压力,保持2小时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落5、抗冻性:陶瓷砖经±5℃循环试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6、抛光砖表面光泽度:国家标准要求不低于557、耐磨性a)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国家标准要求≤175mm3b)用于铺地的有釉砖表面耐磨性报告磨损等级和转数8、抗冲击性:经抗冲击性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平均恢复系数9、热、湿线性膨胀系数(从室温到100℃):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10、小色差:经检验报告陶瓷砖地砖的色差值11、地砖的磨擦系数: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磨擦系数和所用的试验方法(三)、化学性能1、耐化学腐蚀性:是指瓷砖对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侵蚀的抵抗能力耐化学腐蚀性好,即使长期处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下,瓷砖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提高耐化学腐蚀性,就可以延长瓷砖在自然状态下的使用寿命,国家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A、B、C,其中A级最好,我在检验报告中看到的ULA、UHA等只是试验方法不同而已通常的化学腐蚀试剂分以下三类:(1)、家庭化学物品、游泳池盐类(2)、低浓度酸碱(3%HCl、30g/lK\NaOH)(3)、高浓度酸碱(18%HCl、100g/lK\NaOH)2、耐污染性:国家标准分为5级即1级、2级、3级、4级、5级,等级越高耐污染性越好a)有釉砖经耐污染试验后不低于3级b)无釉砖经耐污染试验后报告耐污染级别(四)、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1、A类装饰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92%)IRa≤1.0Ir≤1.32、B类装饰材料:不可以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以用于I类以外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内、外饰面IRa≤1.3Ir≤1.93、C类装饰材料:只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基本没有)。

陶瓷砖试验方法

陶瓷砖试验方法

陶瓷砖试验方法
陶瓷砖试验方法是仅针对陶瓷砖进行质量检测的一系列测试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陶瓷砖试验方法:
1. 抗折强度测试:通过在试验机上施加压力,测试陶瓷砖在一定载荷下的抗折强度。

该试验可以评估瓷砖的强度和硬度,以及它是否适合用于高交通量的区域,例如走道和商业区。

2. 摩擦系数测试:此测试模拟在陶瓷砖面上行走的摩擦力,以确定其抗滑性和是否适合用于潮湿或易滑的区域,例如浴室或游泳池。

3. 吸水率测试:该测试测量陶瓷砖表面的孔隙度,以判断其吸水率。

这对于决定瓷砖的耐水性和耐久性非常重要。

吸水率低的瓷砖经久耐用,更适合用于水浸状况频繁的地面,例如游泳池和浴室。

4. 碱度测试:碱度测试用于评估陶瓷砖表面的碱性,以确保瓷砖不会腐蚀或氧化。

该测试是确定瓷砖是否适合用于具有高pH 值的区域的关键测试,例如食品生产区和医疗设施。

5. 耐化学药剂试验:在这种试验中,陶瓷砖暴露在各种化学药剂中,以测试其耐腐蚀性。

这项测试可用于确定瓷砖是否适合在化学实验室或工厂等环境中使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陶瓷砖试验方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对陶瓷砖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各种场所的应用需求。

专家课件GBT3810陶瓷砖试验方法

专家课件GBT3810陶瓷砖试验方法

《陶瓷砖试验方法》标准宣贯培训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
• 1、范围——GB/T3810的本部分规定了陶瓷砖抽样和接收条件的
术语和定义、原理、检验批的构成、检验范围、抽样、检验、检验批 的接收规则和接收报告
• 2、原理——GB/T3810的本部分规定陶瓷砖的抽样检验系统采用
两次抽样方案,一部分采用计数(单个值)检验方法;一部分采用计量 (平均值)检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 3、新旧标准比较
表5 新旧标准比较
主要改动部分
初始吸水率和最终 吸水率计算公式 对降温温度的要求
GB/T3810.12-2016 GB/T3810.12-2006 公式中乘以100% 公式中乘以100
使砖降温到-5℃, 使砖降温到-5℃以 升温到5℃。 下,升温到5℃以上。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 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4、煮沸法试验仪器(如图1所示) • 5、真空法试验仪器(如图2所示)
图1 蒸煮箱
图2 陶瓷砖吸水率真空试验装置
《陶瓷砖试验方法》标准宣贯培训
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 1、范围 GB/T 3810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类型陶瓷砖断 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检验方法。 • 2 、原理 以适当的速率向砖的表面正中心部位施加压 力,测定砖的破坏荷载、破坏强度、断裂模数。
/
仅在釉层上出现微细裂纹, 坯体并未开裂;产品因碰 修改了釉裂和磕碰的 击致使局部残缺产品抛光 定义 时抛光面产生的模具擦划 痕迹。 增加了“抛痕”的定 产品抛光时抛光面产生的 义 模具擦划痕迹 修改了部分产品的测 平整度的测量;上凸和下 凹的测量。 量方法
《陶瓷砖试验方法》标准宣贯培训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 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513-528陶瓷砖试验目录GBT3810

513-528陶瓷砖试验目录GBT3810

GBT3810.1-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
GBT3810.2-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GBT3810.3-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GBT3810.4-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GBT3810.5-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
GBT3810.6-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
GBT3810.7-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GBT3810.8-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
GBT3810.9-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
GBT3810.10-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
GBT3810.11-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
GBT3810.12-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3810.13-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GBT3810.14-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GBT3810.15-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
GBT3810.16-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

瓷砖国家检验标准

瓷砖国家检验标准

附件一瓷砖国家检验标准及常用术语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

瓷质砖执行GB/t4100 - 2006附录g (吸水率e< 0.5%); 陶质砖执行GB/t4100 - 2006附录I (吸水率e> 10% )。

1. 尺寸偏差瓷砖的尺寸包括边长(长度、宽度)、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

尺寸偏差是指这些尺寸平均值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

①边长是瓷砖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指标。

②边直度是反映在砖的平面内,边的中央偏离直线的偏差。

③直角度是指瓷砖四个角的垂直程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过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

④边弯曲度--- 砖的一条边的中心偏离该边两角为直线的距离。

⑤表面平整度是由瓷砖表面上的三点来测量的。

a.中心弯曲度——砖的中心偏离由砖4个角中3个角所决定的平面的距离。

b.翘曲度一一砖的三个角决定一个平面,其第4个角偏离该平面的距离。

2. 表面质量: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一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为装饰目的而出现的斑点、色斑不认为是缺陷。

(缺陷一般指:如抛光砖黑点、针孔、阴阳色、缺花、崩角、崩边等;釉面砖还有落脏、针孔、熔坑等)3. 物理性能①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 < 0•硏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 %,单个值不大于0.6% ,)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 e > 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 > 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②强度:a.瓷质砖:厚度 >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陶质砖:厚度 >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b.瓷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 ,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③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④抗釉裂性: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落。

陶瓷砖应检项目

陶瓷砖应检项目

陶瓷砖应检项目陶瓷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地面、墙面等装修工程中。

为了保证陶瓷砖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下面将介绍陶瓷砖应检项目的相关内容。

一、外观质量检测外观质量是衡量陶瓷砖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外观质量检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检测:检测陶瓷砖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平整度检测:检测陶瓷砖表面的平整度,是否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

3. 颜色检测:检测陶瓷砖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4. 花纹检测:检测陶瓷砖的花纹是否清晰、美观。

5. 边缘检测:检测陶瓷砖的边缘是否完整、无缺损。

二、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是评价陶瓷砖产品是否具备一定质量要求的重要指标,常见的物理性能检测项目有:1. 抗折强度检测:检测陶瓷砖的抗折强度,即在一定条件下,陶瓷砖能承受的最大折断力。

2. 耐磨性检测:检测陶瓷砖的耐磨性能,即在一定条件下,陶瓷砖表面经过摩擦后的磨损情况。

3. 抗冲击性检测:检测陶瓷砖的抗冲击性能,即在一定条件下,陶瓷砖能承受的冲击力。

4. 吸水率检测:检测陶瓷砖的吸水率,即陶瓷砖表面吸水的能力。

5. 耐候性检测:检测陶瓷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三、化学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检测主要是检测陶瓷砖材料对不同化学物质的耐腐蚀性能,常见的化学性能检测项目有:1. 酸碱抗性检测:检测陶瓷砖对酸碱溶液的抗腐蚀能力。

2. 耐盐水性检测:检测陶瓷砖对盐水的抗腐蚀能力。

3. 耐化学药品性检测:检测陶瓷砖对化学药品的抗腐蚀能力。

四、施工性能检测施工性能检测是为了评估陶瓷砖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常见的施工性能检测项目有:1. 粘结强度检测:检测陶瓷砖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2. 干缩率检测:检测陶瓷砖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情况。

3. 耐冻融性检测:检测陶瓷砖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通过以上的检测项目,可以全面评估陶瓷砖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广场用陶瓷砖试验标准与方法

广场用陶瓷砖试验标准与方法

广场用陶瓷砖试验标准与方法1 适用范围适用于广场、步行街、社区园林等室外场所地面装饰铺贴的陶瓷制品。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花岗岩的表面质量、耐磨性、抗热震性、抗冻性、耐化学腐蚀性3 试验依据3.1《广场用陶瓷砖》GB/T 23458-20093.2《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GB/T 3810.9-20163.3《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GB/T 3810.13-2016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试验设备落砂耐磨试验装置、磨料(粒度为F20的碳化硅C)、低温水槽(含浸没装置和非浸没装置)、亚甲基蓝、烘箱、永久性染色剂、恒温水浴、冰箱6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6.1 表面质量准备试验样品,将试样平铺成不小于1m2的正方形,用照度为300lx的灯光均匀照射在所检样品的正面表面,在垂直距离为2m处目测,观察被检砖的表面缺陷。

将试样平铺成不小于2m2的正方形,用照度为300lx的灯光均匀照射在所检样品的正面表面,在垂直距离为2m处用目测,观察被检砖组表面有无明显色差。

6.2 耐磨性6.2.1 试验步骤由三块产品上制取40 mm×40 mm的试样。

称量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01 g。

将试验安装在试验装置上,使试样表面与水平面成45°状态,在不少于8min的时间内,将10kg磨料从1100mm高处自由下落至试验表面。

然后用软毛刷将附着在试样上的粉末清除干净,称量磨损后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01g.计算试验前后的质量差,这时样品所减少的质量为磨损量。

6.3 抗热震性6.3.1 试验步骤试样的初检察试样表面。

所有试样前先用肉眼(平常带眼镜的可象上眼使)在距砖在试验前应没有缺陷,可用亚甲基蓝游液6行300 Ix 的光照条件下观25 cm~30cm。

浸没试验则试样进行测定前的检验。

吸水率不大于10%陶瓷砖,垂直浸没在15±5℃的冷水中,并使它们互不接触。

陶瓷砖釉面抗化腐蚀试验方法

陶瓷砖釉面抗化腐蚀试验方法

陶瓷砖釉面抗化腐蚀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釉面抗化学腐蚀试验的条件、装置、步骤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平整、单色有釉陶瓷砖。

2方法提要
先把陶瓷砖釉面用乙醇擦净并凉干,使部分釉面与试验溶液接触,作用一定时间后擦干试样,用乙醇清洗釉面并晾干,然后用HB铅笔在处理过的釉面上划线。

根据擦除笔痕的情况进行分级。

不适用铅笔试验的釉面则用目测法分级。

3试剂和材料
a.10%盐酸溶液(V/V);
b.10%氢氧化钾溶液(m/m);
c.乙醇(化学纯);
d.不易起毛的棉布或擦手纸;
e.白凡士林;
f.HB铅笔。

4试验装置
用耐酸、碱的玻璃瓶或塑料圆筒制成如下图所示的试验装置。

圆筒底部应磨平,上部应有试验液注入孔,孔上有盖。

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试样,试验装置尺寸可根据情况而定。

5试样
以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10块表面无缺陷的整砖作为试样。

耐酸、碱试验各用5块。

6试验步骤
6.1用乙醇把试样釉面擦净并晾干。

6.2用HB铅笔在试样釉面上划线,用干布擦、如果能擦掉、则用HB铅笔试验(
7.1条)分级;擦不掉则可用目测法(7.2条)进行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是什么

陶瓷砖国家标准是什么

陶瓷砖国家标准是什么干压陶瓷砖第1部分:瓷质砖(吸水率E<0.5%)GB/T4100.1-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干压瓷质砖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

本标准适用于吸水率平均值E≤0.5%的干压瓷质砖。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810.1--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idtISO10545-1:1995)GB/T3810.2--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idtISO10545-2:1995)GB/T3810.3--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idtISO10545-3:1995)GB/T3810.4--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楼和破坏强度的测定(idtISO10545-4:1994)GB/T3810.5--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idtISO10545-5:1995)GB/T3810.6--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idtISO10545-6:1995)GB/T3810.7--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idtISO10545-7:1996)GB/T3810.8--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idtISO10545-8:1994)GB/T3810.9--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idtISO10545-9:1994)GB/T3810.10--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idtISO10545-10:1995)GB/T3810.11--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idtISO10545-11:1994)GB/T3810.12--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ISO10545-12:1995)GB/T3810.13--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idtISO10545-13:1995)GB/T3810.14--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idtISO10545-14:1995)GB/T3810.15--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idtISO10545-15:1995)GB/T3810.16--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idtISO10545-16:1995)GB/T9195--1999陶瓷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GB/T13891--1992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3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定义按GB/T9195解释。

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评价方法

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评价方法

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评价方法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是指材料在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

为了评估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专业机构和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以确定材料能否承受特定的酸碱环境。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耐酸碱性能评价方法。

1. 腐蚀试验法腐蚀试验是评估材料耐酸碱性能的最常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将陶瓷样品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中,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样品的质量变化、表面形态变化以及结构的破坏程度。

腐蚀试验可以定量地评估陶瓷材料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常用的腐蚀试验方法有浸泡法、雾化法和喷涂法。

2. 压缩强度测试法压缩强度测试也是评估陶瓷材料耐酸碱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将陶瓷样品放置于一定酸碱溶液中,然后对样品施加压缩力,观察其破裂情况。

压缩强度测试可以评估陶瓷材料在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

3. 拉伸强度测试法类似于压缩强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也可以评估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

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是将陶瓷样品放置于酸碱溶液中,然后对样品施加拉伸力,以观察其破坏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评估陶瓷材料在酸碱环境中的塑性和抗拉伸性能。

4. 表面形貌观察法表面形貌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评估材料在酸碱环境中表面形态变化的方法。

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面分析仪器,可以观察陶瓷材料在酸碱溶液中表面的腐蚀、破坏情况和腐蚀机理。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些其他特殊的评价方法,如电化学测试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细致的信息,以评估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

综上所述,针对陶瓷材料的耐酸碱性能评价,可以采用腐蚀试验法、压缩强度测试法、拉伸强度测试法和表面形貌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确定陶瓷材料在特定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陶瓷物理检验实验

陶瓷物理检验实验

实验一吸水率的测定一、目的意义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德方法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吸水率、气孔率的物理意义;2.掌握吸水率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二、基本原理材料吸水率的测定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块体材料浸入可润湿材料的液体中,抽真空或煮沸的方式排除气孔中的气体。

水泥、陶瓷等块体材料,含有部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气孔。

浸渍时能被液体填充或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为开口气孔;不能被液体填充或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闭口气孔。

块体材料中固体材料的体积、开口及闭口气孔的体积之和称为总体积。

材料所有开口气孔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称为开口气孔率或显气孔率,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往往采用吸水率来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三、所用设备与仪器烘箱、加热炉、蒸馏水、烧杯、天平、陶瓷、抹布四、测试步骤1.同类制品3件,取约50g试样,构成3组2.取样时力求各试样总表面积接近相等,去掉锋利的边角,冲洗干净。

3.将试样干燥至恒重,称量为G0,置于盛蒸馏水的容器中(试样之间要求相互隔开),煮沸2h,煮沸期间水面应保持高于试样10 mm。

4.冷却后用已吸水饱和的布揩去试样表面附着水,迅速在天平上称量为G1。

五、计算方法W=(G1- G0)/ G0 x 100实验二热稳定性的测定一、目的意义1.了解测定陶瓷材料热稳定性的实际意义2.了解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热稳定性的措施3.掌握陶瓷材料热稳定性的测定原理及方法二、基本原理陶瓷的热稳定性取决于坯釉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相组成、显微结构、制备方法、成型条件及烧成制度等因素以及外界环境。

由于陶瓷内外层受热不均匀,坯釉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引起陶瓷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机械强度降低,甚至发生开裂现象。

一般陶瓷的热稳定性与抗张强度成正比,与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成反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5
10
GB/T 3810.4-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T 3810.4-2006
2017-03-01
11
GB/T 3810.5-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
GB/T 3810.5-2006
2017-03-01
12
GB/T 3810.6-2016
GB/T 3810.8-2006
2017-03-01
15
GB/T 3810.9-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
GB/T 3810.9-2006
2017-03-01
16
GB/T 3810.10-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
GB/T 3810.10-2006
2017-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 告
2016年第7号
关于批准发布《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
等203项国家标准的公告(陶瓷砖试验方法部分)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2016年4月25日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7
GB/T 3810.1-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
GB/T 3810.1-2006
17
GB/T 3810.11-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
GB/T 3810.11-2006
2017-03-01
18
GB/T 3810.12-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 3810.12-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3、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doc

陶瓷砖试验方法3、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doc

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标准正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陶瓷砖。

2 原理试样直接接受试验溶液的作用,经一定时间后观察并确定其受化学腐蚀的程度。

3 水溶性试验溶液3.1 家庭用化学药品氯化铵溶液:100g/L。

3.2 游泳池盐类次氯酸纳溶液:20mg/L(由约含13%活性氯的次氯酸钠配制)。

3.3 酸和碱3.3.1 低浓度(L)a)体积分数为3%的盐酸溶液,由浓盐酸(ρ=1.19g/ml)制得。

b)柠檬酸溶液:100g/L。

c)氢氧化钾溶液:30g/L。

3.3.2高浓度(H)a)体积分数为18%的盐酸溶液,由浓盐酸(ρ=1.19g/ml)制得。

b)体积分数为5%的乳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100g/L。

4 设备4.1 硅硼玻璃杯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带盖容器。

4.2 硅硼玻璃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圆筒,带有盖子或留有装物用的开口。

4.3 可在110℃±5℃状态下工作的烘箱。

能达到相同要求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也可适用。

4.4 麂皮。

4.5 由棉纤维亚麻纤维纺织的白布。

4.6 密封材料(如橡皮泥)4.7精度为0.05g的天平。

4.8 硬度为HB(或同等硬度)的铅笔。

4.9 40W灯泡,内面为白色(如硅化的)。

5 试样5.1 试样的数量每种试验溶液使用5块试样。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试样正面局部可具不同色彩或装饰效果,试验时必须注意所包含的每个不同部位。

5.2 试样的尺寸5.2.1 无釉砖:试样尺寸为50mm×50mm,由砖切割而成,并至少保持一个边为非切割边。

5.2.2 有釉砖:必须使用无损伤的试样,试样可以是整砖或砖的一部分。

5.3 试样的准备用适当的溶剂(如甲醇),彻底清洗砖的正面。

有表面缺陷的试样不能用于试验。

6 步骤:无釉砖6.1 试验溶液的应用将试样在11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即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小于0.1g。

陶瓷砖–耐污染性的测定

陶瓷砖–耐污染性的测定

陶瓷砖–耐污染性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表面耐污染的测定方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因所有标准部将修订。

故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T3810.7,陶瓷砖 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利用试验溶液和试验材料与砖正面接触在一定时间内的反应,然后按规定清洗方法清洗砖面,以砖面的明显变化来确定砖的耐污染性。

4.1 易产生痕迹的污染物(膏状)4.1.1 轻油中的铬绿,符合附录A之规定。

4.1.2 轻油中的红色污染物(对绿色砖),符合附录B的规定。

4.2 留有化学氧化反应的污染物。

4.2.1 13kg/L之碘酒液。

4.3 能生成薄膜的污染物4.3.1 根据国际橄榄油协会(1979)确定的橄榄油。

5.1 清洗剂。

5.1.1 热水,温度为(55±5)℃5.1.2 弱清洗剂、商业试剂,不含腐蚀成分,PH=6.5-7.55.1.3 强清洗剂、商业清洗剂,含腐蚀成分。

PH=9-10清洗剂不含氢和氟及其化合物。

5.1.4 合适的溶剂5.1.4.1 盐酸溶剂,3+97(V/V)5.1.4.2 氢氧化钾溶液200g/L5.1.4.3 丙酮如果使用其他指定的溶液,必须在试验报告中详细说明。

5.2 清洗程序和设备5.2.1 程序A在流动的热水(5.1.1)中清洗砖面并保持5min,然后用湿布擦净砖面。

5.2.2 程度B凡普通的不含 磨料的海棉或布在弱清洗刘(5.1.2)中人工擦洗砖面,然后在流动的水冲洗,用湿布擦净。

5.2.3 程序C用机械方法在强清洗剂(5.1.3)中清洗表面,例如可用下述机械清洗:用硬鬃毛制成的直径为8cm的旋转刷,刷子的旋转 速度大约500r/min。

清洗过程为2min,盛清洗刘的罐,有与刷子相连的一个馈料器,然后在流动的水洗,用湿布擦净砖面。

5.2.4 程度D试样在配制的溶液中(5.1.4)浸泡24h,然后将砖面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并用湿布擦净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砖 - 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标准名称:
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标准类型:
标准号:
发布单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陶瓷砖。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因所有标准都将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ISO 3585 – 1991,硅硼玻璃 3.3 –特性
3.原理试样直接接受试验溶液的作用,经一定时间后观察并确定其受化学腐蚀的程度。

4.水溶性试验溶液
4.1 家庭用化学药品
氯化铵溶液100g/L。

4.2 游泳池盐类
次氯酸钠溶液20mg/L(由约含13%活性氯的次氯酸钠配制)。

4.3 酸和碱
4.3.1 低浓度(L)
a)3%(V/V)的盐酸溶液,由浓盐酸制得。

b)柠檬酸溶液,100g/L。

c)氢氧化钾溶液,30g/L。

4.3.2 高农度(H)
a)18%(V/V)的盐酸溶液,由浓盐酸制得。

b)5%(V/V)的乳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100g/L。

5.设备
5.1 硅硼玻璃杯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带盖容器。

5.2 硅硼下班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圆筒,带有盖子或留有装物用的开口。

5.3 可在(110±5)℃状态下工作的烘箱。

能达到桢要求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也可适用。

5.4 麂皮
5.5 由棉纤维或亚麻纤维纺织的白布。

5.6 密封材料(如橡皮泥)。

5.7 精度为0.05g的天平。

5.8 硬度为HB(或同等硬度)的铅笔。

5.9 40W灯炮,内面为白色(如硅化的)。

6.试样
6.1 试样的数量
第种试验溶液使用5块必须肯有代表性。

试样正面局部可具有不同色彩或装饰效果,试验时必须注意所包含的每个不同部位。

6.2 试样的尺寸
6.2.1 无釉砖:试样尺寸为(50mm×50mm),由砖切割而成,并至少保持一个边为非切割边。

6.2.2 有釉砖:必须使用无损伤的试样,试样可以是整砖或砖的一部分。

6.3 试样的准备
用适当的溶剂(如甲醇),彻底清洗砖的正面。

有表面缺陷的试样不能用于试验。

7.步骤:无釉砖
7.1 试验溶液的适用
将试样在(11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即连续两次称亘的差什小于0.1g。

然后将试样冷却至室温。

采用4.1,4.2, 4.3.1及4.3.2所列的试验溶液。

将试样垂直浸入盛有试验溶液的容器(5.1)中,试样浸深25mm。

试样的非切割边必须完全浸入溶液中。

盖上盖子(5.1)在(20±1)℃的温度下保持12天。

12天后,将试样用流水冲洗5天,再完全浸泡在在水中煮30min,然后从水中取出试样,用拧干但还带湿的麂皮(5.4)轻轻擦试,随即在(110±5)℃的烘箱中烘干。

7.2 检验分级
在日光或人工光源约300LX的光照条件下(但应避免直接照射),距试样(25-30)cm,用肉眼(平时带眼镜的可戴上眼镜)观测试样表面非切割边和切割边浸没部分的变化。

砖可划分为下列等级。

7.2.1 对于4.1和4.2所列各种试验溶液:
UA级:无可见变化①。

UB级:在切割边上有可见变化。

UC级:在切割边上、非切割边上和表面上均有可见变化。

7.2.2 对于4.3.1所列各种试验溶液:
ULA级:无可见变化①。

ULB级:在切割边上有可见变化。

ULC级:在切割边上、非切割边上和表面上均有可见变化。

UHA级:无可见变化①。

UHB级:在切割边上有可见变化。

UHC级:在切割边上、非切割边上和表面上均有可见变化。

8.1 试验溶液的应用
将圆筒(5.2)倒置在有釉表面的干净部分,并合其周边密封,即在圆筒周边涂抹3 3 厚的一层均匀密封材料(5.6)
从开口处注入试验溶液,液面高为(20±1)℃mm,试验溶液必须是4.1,4.2和4.3.1所列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如果必要,还可采用 4.3.2所列的各种溶液。

试验装置在(20±2)℃下工作。

试验耐家用化学药品、游泳池用盐类及柠檬酸的腐蚀性时,使试验溶液与试样接触24h,移开圆筒并用适当的溶剂彻底清洗釉面上的密封材料。

试验耐盐酸和氢氧化钾腐蚀性时,使试验溶液与试样接触4天,每天轻轻摇动装置一次,并保证试验溶液的液面不变。

2天后更换溶液,再过2天后移开圆筒并用合适的溶剂彻底清洗釉面上的密封材料。

8.2 试验后的分级
8.2.1 概述
经过试验的表面在进行判定之前必须完全干燥。

为确定铅笔试验(8.2.2.2)是否适用,在釉面的未处理部分用HB铅笔划几条线并用湿布(5.5)擦拭线痕。

如果铅笔线痕擦不掉,这些砖将记录为“不适合一般分级”,只能用目测法(8.2.3)评价,而表1所示分级表不适用。

8.2.2 一般分级
对于通过铅笔试验的砖,则用8.2.2.1,8.2.2.2和8.2.2.3条所列标准继续试验,并按图1所列系统进行分级。

8.2.2.1 目测初评
用肉眼(平时带眼镜的可戴上眼镜)以标准距离25cm的视距从各个角度观测被测表面与未处理表面
有何表观差民,如反射率或光泽度的变化。

光源可以是日光或人工光源(约为300lx),但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检查后如未发现可见变化,则进行铅笔试验(8.2.2.2)。

如有可见变化,即进行反射试验(8.2.2.3)。

8.2.2.2 铅笔试验
在试验表面和非处理表面上用HB铅笔划几条线。

用软质湿布(5.5)擦拭铅笔线条,如果可以擦掉,则为A级;如果擦不掉,则为B级。

8.2.2.3 反射试验
将砖摆放在这样的位置,即能使灯泡(5.9)的图像反射在非处理表面上。

灯光在砖表面上的入射角为45°,砖和光源的间距为(350±100)mm
评价的友爱数为反射清晰度,而不是砖表面的亮度。

调整砖的位置,使灯光同时落在处理和非处理面上,检查处理面上的图象是否较模糊:此试验对某些釉面是不适合的,特别是对无光釉面。

如果反射清晰,则定为B级。

如果反射模糊,则定为C级。

8.2.3 适用于目测分级的砖类
对于不能用铅笔试验的砖,称之为“不适合一般分级”,应用下列方法分级。

8.2.3.1 对于4.1和4.2条所列的试验溶液:
GA(V)级:无可见变化①。

GB(V)级:表观有轻微变化。

GC(V)级:表面部分或全部有变化。

GLA(V)级:无可见变化①。

GLB(V)级:表观有轻微变化。

GLC(V)级:表面部分或全部有变化。

8.2.3.3 如果采用4.3.2条所列试验溶液,砖可按下列分级:
GHA(V)级:无可见变化①。

GHB(V)级:表观有轻微变化。

GHC(V)级:表面部分或全部有变化。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按本标准规定的报告;
b)对砖的描述,包括试样的准备;
c)试验溶液和材料;
d)试验后所得的试验结果;
e)按7.2条或8.2条规定的每种试验溶液和试样的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