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题训练(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题训练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训练
文章的详略
◆知识要点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写得比较充分。

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好处:详略得当,才能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从而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

◆语段训练
【语段一】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

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沾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成丝。

食时各样都夹一点,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语段二】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

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

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

除夕夜,一到子时,煮饽(bō)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语段比较】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这两段话都写的是____________。

语段一写了____样食品,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语段二主要介绍的是________。

(2)这两段话的不同点在于:语段一侧重写食物的________;语段二侧重写食物的________。

2.【品词析句】你从语段二中三个带点的词“满缸”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仿照语段一中画“____”的部分,你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某种食物的吃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训练
川剧绝活——变脸
①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属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为了应对凶猛的野兽,将自己的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

后来,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②变脸是一种“瞬间艺术”,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即不同的脸谱。

而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和扯脸。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运气”变脸。

③“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

如果要全部变,则将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在要变的位置即可。

④“吹脸”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

它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必须注意的是,吹时要闭眼、闭口、闭气。

⑤“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手法。

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

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等处)。

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粘脸谱的黏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

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人耳目。

⑥还有一种特殊的变脸手法是“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军退去之后,他能够运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变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⑦总之,变脸是戏剧化的艺术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产物。

变脸紧紧围绕川剧和戏剧而发展,它是在适当的夸张的情景中,通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样式的变化,来增加戏剧艺术的魅力。

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掩人耳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读短文,完成填空。

(1)变脸是______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2)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种特殊的变脸手法是“______”变脸。

3.【整体感知】文章采用的结构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整体感知】这篇短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训练
华老师,你在哪里
①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班的级任老师(现在的班主任)。

②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

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

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④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⑤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⑥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⑦我心乱跳,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⑧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⑨我流出了眼泪。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⑩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⑪听了这个话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⑫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⑬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⑭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⑮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⑯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不沾地。

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
“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⑰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七美元的梦
①“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

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②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我平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③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

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④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

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

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

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⑤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珊娜的那把小提琴。

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

“我多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⑥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
的情景深深印在脑中。

“总有一天,我也坐在那儿。

”我默默地发誓。

⑦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

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可用苏珊娜的那把不行?”父亲问。

“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

”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

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


⑧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大俄亥俄州哥仑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

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

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

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的这一行他没有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⑨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仑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仑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

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

他挂上电话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

”我回答道。

⑩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

我们按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

“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

“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

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

”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

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

“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⑪奏完一曲,他转过身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

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

”说完他把琴交给我。

⑫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

“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⑬我们回到爱丽斯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向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⑭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像。

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颏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⑮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

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一琴组的第三排。

⑯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

礼堂里A(一个空座位都没有,形容人多)。

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

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B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

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

⑰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
坐位。

⑱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

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⑲以后的许多年里,我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

每次打开布置居室时,我都要把琴小心的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多么珍惜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

⑳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

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

㉑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㉒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

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

㉓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

也不知拉了多久。

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是他竭力满足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过他。

㉔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㉕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

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

“我一直祈祷着会有人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

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

”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
㉖我知道,不管哪家乐器店都会出笔好价钱。

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

”“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

“七美元。

”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㉗他走后我随即关上了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

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㉘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

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根据⑯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仿照第⑩段画线的句子,以“x x忽而……,忽而又似……”为形式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记叙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这样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显得很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⑫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小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㉖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一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卖“七美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

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训练
抓关键词句,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知识要点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好处: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1)刻画人
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4.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5.环境描写:借助环境烘托人物形象。

语段训练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

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

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

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

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

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

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帽子。

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1.【名著链接】读片段,完成填空。

这个片段节选自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这部小说记叙了主人公________由一个贫苦少年成长为钢铁战士的故事。

2.【品词析句】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

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

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用“____”画出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时的内心独白。

4.【评价人物】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下面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保尔这个人物的特点?()
A.平易近人
B.积极向上
C.两袖清风
D.吃苦耐劳
5.【心灵感悟】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你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训练
故事梗概
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上,未娶未嫁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住在一栋有着绿山墙的房子里。

随着年事渐渐转高,兄妹俩准备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便于将来替他们打理农庄上的活计,可是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又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

一天的相处后,马修和玛丽拉决定留下这个能说会道的女孩。

后来这对兄妹发现安妮生性倔强勤恳、活泼乐观、酷爱幻想、待人真诚;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频繁地闯一些无伤大雅的祸,让人不忍责难,反而忍俊不禁。

她不似任何意义上的传统女孩,从此马修兄妹刻板的生活被彻底颠覆了,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

然而知恩图报的她,在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1.【提取信息】选择题。

(1)短文中的“绿山墙”指的是()。

A.一个人名
B.一座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庄的名字
(2)安妮来绿山墙的原因是()。

A.住亲戚家
B.孤儿院的失误
C.上学
2.【名著链接】读梗概,完成填空。

这本著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1)马修和玛丽拉决定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公安妮的外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她最让我们感动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人物】说说安妮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训练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

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

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

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

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

一遍一遍地摁。

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

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

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

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

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

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

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

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

“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在第①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