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方剂学-治风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治风剂

方剂学治风剂

五、分类
❖ 1、疏散外风—外风病证—川芎茶调散、消风散
(大 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
❖ 2、平熄内风—内风病证—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
六、使用注意
❖ 1、辨清内外之风精确选方。 ❖ 2、阴虚津少者慎用疏散外风方。
川芎茶调散《局方》 一、构成
❖1、涉及使用方法中旳茶叶。 ❖2、重用薄荷。
①为何养阴?
②为何化痰?
③为何重在熄风治标?
❖④与凉开三宝之区别。
羚羊角、钩藤—熄风平肝,凉肝清热—君
桑叶、菊花—助清肝、又散风热———臣
生地、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贝母、竹茹—清热化痰
为佐
茯神—————安心神
甘草—————又调和——————为使
五、临床应用:
❖ 1、原则 ❖ 2、当代 ❖ 3、加减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一、构成:
1、主要配伍。 2、羚羊角。 3、生地、竹茹用量。
二、使用方法—竹茹先煎,代水再煎余 药三、主治—肝热生风(热极风动证)
❖ 1、病机:肝热灼津、筋脉失养。
❖ 2、主症 : 高热不退、眩晕、手足抽搐, 甚痉厥,舌绛干,脉弦数。
❖ 3、痉厥:痉病昏厥。
四、方解:
❖ 1、治法—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 2、配伍 ❖ 3、阐明:
天麻、钩藤
平肝熄风
石决明
平肝潜阳 平肝熄风
牛膝 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清热活血
山栀、黄芩 清肝泻火
补益肝肾
益母草 活血利水
杜仲、桑寄生
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
安神定志
本方作用特点:善治头痛目眩,清热力强,兼 能安神。
二、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 三、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2024鲜版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2024鲜版
功效
祛风定搐。
主治
破伤风。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 脉弦紧。
2024/3/27
15
小活络丹
01
组成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02
功效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202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7
03
主治
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
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
治风剂中的部分药物如全蝎、蜈蚣等,宜研末冲服,不宜 入煎剂。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如忌生冷、油腻、辛 辣等刺激性食物。
28
剂量与用法
剂量
治风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及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疏散外风的治风剂剂量较轻,平息 内风的治风剂剂量相对较重。
用法
治风剂一般宜温服,以助药力发挥。对于急性风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酌情增加服药次数或加大剂量。对于慢 性风病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按常规剂量和用法服用。
部分治风剂还具有预防中风的作用,通过调 节体内气血阴阳平衡,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2024/3/27
6
02 治风剂的核心药 物
2024/3/27
7
祛风药
防风
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病症。
羌活
白芷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燥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 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渊、牙 痛、带下等病症。
25
06 治风剂的配伍禁 忌与注意事项
2024/3/27
26
配伍禁忌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2024)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2024)

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 陈、甘草。
功效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 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 有力。
18
天麻钩藤饮
2024/1/29
白芷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 痛、鼻塞流涕、鼻渊、牙痛、带下等病症。
22
熄风药
2024/1/29
羚羊角
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 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等病症。
组成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 草、细辛、防风、薄荷。
2024/1/29
03
04
功用
疏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 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
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10
大秦艽汤
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功用
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2024/1/29
组成
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药、细辛 、川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 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川独活。
疏散外风剂的适应证
适用于外风侵袭所致的诸病。症见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 斜,甚则角弓反张等。例如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等。
疏散外风剂的分类
根据作用不同,疏散外风剂可分为祛风除湿剂、祛风止痒剂、祛风解痉剂等。
9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平肝息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平肝息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平肝息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组成怀牛膝一两(30克)、生赭石轧细,一两(30克)、生龙骨捣碎,五钱(15克)、生牡蛎捣碎,五钱(15克)、生龟板捣碎,五钱(15克)、生杭芍五钱(15克)、玄参五钱(15克)、天冬五钱(15克)、川楝子捣碎,二钱(6克)、生麦芽二钱(6克)、茵陈二钱(6克)、甘草钱半(4.5克)。

二、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1.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2.建瓴汤建瓴汤内有牛膝,赭石龙牡生地协;芍药柏仁加淮山,阳亢眩晕效无匹。

四、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五、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长有力者。

六、方解本方证由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

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脑中热痛;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故时觉噫气;若肝阳过亢,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则出现眩晕颠仆,不知人事,或肢体活动不便,半身不遂等中风症状。

《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即是此意。

脉弦长有力者,为肝阳亢盛之象。

治宜镇肝熄风为主,以滋养肝肾阴液。

方中怀牛膝归肝肾之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药。

代赭石和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熄肝风,是为臣药。

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三味,配合君药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以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均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成为镇肝熄风之良剂。

原书方后有加减法:“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二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2024版《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版《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3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4
关键知识点回顾
01
02
03
04
治风剂的定义、分类及 作用机制
常见治风剂的组成、功 效与应用
治风剂在中医临床中的 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治风剂与现代医学的关 联及研究进展
2024/1/26
25
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
通过学习,我对治风剂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理论和
5
治风剂的作用与意义
祛除外风
平息内风
通过发散、疏解等方法,将侵入人体的外邪 (如风、寒、湿等)排出体外,从而消除由 外邪引起的各种症状。
通过镇静、安神等方法,平熄体内因脏腑功 能失调而产生的内风,从而缓解或消除由内 风引起的各种症状。
治疗多种疾病
丰富中医方剂学内容
治风剂不仅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常见疾 病,还可用于治疗中风、癫痫等严重疾病,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 常见治风剂类型及特点 •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 治风剂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治风剂是指一类以祛除外风或平息内风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
中风
02
治风剂在中风治疗中也有应用,如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可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癫痫
03
治风剂还可用于治疗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定痫丸、白金丸
等,以熄风止痉、豁痰开窍。
17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牵正散(《杨氏家藏方》)一、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并生用。

二、用法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下。

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酌情增减)。

三、歌括1.牵正散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2.止痉散止痉全蝎与蜈蚣,祛风止痛功力宏;惊风抽搐可缓解,又治脑炎破伤风。

四、功用祛风化痰止痉。

五、主治中风,口眼㖞斜。

六、方解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别。

本方证为风阻于头面经络而设。

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

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斜。

治法宜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病证可愈。

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并长于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善于通络。

三药合用,力专效著。

更用热酒调服,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

方中白附子偏于温燥,适宜于风痰属寒性者。

如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而引起的口角㖞斜,或半身不遂者,本方不宜使用。

另外,白附子、全蝎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七、附方及方论止痉散(《方剂学》上海中医学院编):全蝎、蜈蚣各等分,为细末,每服1~1.5克,开水送服,1日2~4次。

功用:祛风止痉。

主治:痉厥,四肢抽搐等。

对顽固性头痛、关节痛,本方亦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八、文献摘录(方论)张秉成:“此方治口眼斜无他证者,其为风邪在经而无表里之证可知。

故以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

三者皆治风之专药,用酒调服,以行其经,所为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

”(《成方便读》)。

《方剂学》治风剂

《方剂学》治风剂

《方剂学》治风剂治风剂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也比较复杂.似根据其成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

风从外来者,名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人体,留着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的病证,其他如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从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的范围。

其主要表脱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则角弓眨张等,风从内生者,名内风,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以及血虚生风等。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风病的治法为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

冶风剂的运用,首先应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

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内风只宜平熄.而忌用疏散。

但外风与内风之问,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亦可兼感外风,对这种错综复杂的证候,应分清主次,或以疏散为主兼以平熄,或以平熄为主兼以疏散,其次,宜分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相应的配伍,如兼寒、兼热、兼湿,或夹痰、夹瘀等,则应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等法配合运用,以切合具体的病情。

第一节疏散外风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病证。

风为六淫之首,风邪致病,多有兼夹,或夹寒,或夹热.,或夹湿.。

故有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证型。

且风邪散漫,不拘一经,病变范围亦较广泛。

若外感风邪,邪在肌表,以表证为主者,治当疏风解表,其方剂已在解表剂中论述。

本节所治之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所致的病证。

如风邪上犯头部所致的头痛、眩晕,风邪郁于肌腠所致的风疹、湿疹,风中经络所致的口眼喁斜、半身不遂,风邪着于肌肉、筋骨、关节所致的关节疼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以及风毒之邪,从破伤之处侵入所致之破伤风等。

常以辛散祛风药如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白附子等为主组方。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组成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180克)、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66克)。

二、用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茶下亦得(现代用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炼蜜制成大蜜丸。

每丸重3克。

口服,用陈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三、歌括1.小活络丹小活络丹用胆星,二乌乳没地龙并;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2.大活络丹大活络丹药味丰,四君四物减川芎;白乌两蛇蚕竭蔻,麻辛附葛羌防风;乳没灵仙芩连贯,草乌首乌丁地龙;南星青皮骨碎补,木香沉香官桂同;天麻台乌息香茯,虎龟犀麝玄牛从;两头尖外又松脂,大黄香附竭冰共;瘫痪痿痹悉可疗,蜜丸箔衣陈酒送。

四、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五、主治风寒湿邪留滞经络之证。

肢体筋脉挛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

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六、方解风寒湿邪或痰湿瘀血留滞经络,以致气血不得宣通,营卫失其流畅,故见肢体痛,关节伸屈不利等症。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留者攻之”,“逸者行之。

”治宜祛风湿与化痰、活血三者兼顾。

方中川乌、草乌均为辛热之品,功能祛风除湿、温通经络,且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是为君药。

天南星燥湿化痰,以除经络中之痰湿,亦有止痛之效,用为臣药。

佐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以化络中之瘀血,使气血流畅。

地龙为入络之良品,功能通经活络,并加用陈酒以助药势,可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

合而用之,则风寒湿邪与痰浊、瘀血均能祛除,使经络得通,诸证可愈。

本方药力颇峻,宜于体实气壮者,阴虚有热及孕妇慎用。

七、附方及方论大活络丹(录自《兰台轨范》):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板、麻黄、贯众、甘草、羌活、官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木香、沉香用心,各二两(各60克)、细辛、赤芍药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白豆蔻仁、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参、白术各一两(各30克)、防风二两五钱(75克)、葛根、虎胫骨炙、当归各一两五钱(各45克)、血竭七钱(21克)、地龙、犀角、麝香、松脂各五钱(各15克)、牛黄、冰片各一钱五分(各4.5克)、人参三两(90克)、以上四十九味,合和研末,蜜丸如桂圆核大,金箔为衣。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9个治风剂+6个治燥剂考点速记!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9个治风剂+6个治燥剂考点速记!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9个治风剂+6个治燥剂考点速记!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我们特整理了一些方剂歌诀,方便大家复习理解。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9个治风剂+6个治燥剂考点速记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掌握考试重点难点,高效备战!相关知识:2019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方剂歌诀》19个祛湿剂考点速记小结!8个祛痰剂考点速记小结,2019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方剂歌诀汇总!治风剂治风剂考点精讲及考情分析名师免费视频解析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治风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备考指导资料!免费视频课堂消风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考点速记!消风散-治风剂免费视频课堂牵正散牵正散-治风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速记及考情分析!免费视频课堂大秦艽汤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速记:大秦艽汤-治风剂免费视频课堂小活络丹小活络丹-治风剂: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考点精讲!免费视频课堂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治风剂: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考情分析!免费视频课堂镇肝息风汤镇肝息风汤-治风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点精讲!免费视频课堂天麻钩藤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天麻钩藤饮-治风剂免费视频课堂大定风珠大定风珠-治风剂: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精华!免费视频课堂治燥剂治燥剂考点精讲及考情分析名师免费视频解析杏苏散杏苏散-治燥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及考点精讲!免费视频课堂清燥救肺汤备考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清燥救肺汤-治燥剂免费视频课堂桑杏汤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桑杏汤-治燥剂免费视频课堂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治燥剂: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及考情分析!免费视频课堂玉液汤玉液汤-治燥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考点速记!免费视频课堂增液汤增液汤-治燥剂: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方剂歌诀!免费视频课堂。

《方剂学》——治风剂

《方剂学》——治风剂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有虚证者不宜使用
化痰熄风剂
药材: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 栀子、益母草、川牛膝、杜仲、桑寄 生、夜交藤、茯神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 肾
用法:水煎服
适用症状: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 的头晕目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语言蹇涩,或舌强不语,痰多气短
针对病位配伍
针对病变部位选 择相应的药物
根据病位深浅选 择药物
根据病位特点选 择药物
根据病位发展趋 势选择药物
针对病期配伍
初期治风剂以疏风散邪为主 中期治风剂以活血通络为主 后期治风剂以补益肝肾为主 恢复期治风剂以调理气血为主
针对病性配伍
针对风热者,配伍清热解 毒药
针对风寒者,配伍辛温解 表药
治风剂的处方组成 多以虫类药为主, 配以活血化瘀、通 络止痛的药物
治风剂的分类
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的头痛、痹证、半身不遂等病证。 平息内风剂:适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中风、痉挛等病证。 祛风通络剂:适用于风邪所致的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病证。 搜风止痉剂:适用于破伤风、癫痫等病证。
祛风解痉剂
常见药材:白附 子、天南星、天 麻、全蝎等
功效:祛风止痉, 适用于风邪引起 的痉挛抽搐、角 弓反张等症状
注意事项:孕妇 慎用,过敏体质 者禁用
配伍禁忌:不宜 与乌头类药材同 用
05
治风剂的配伍原则
针对病因配伍
针对风邪外袭:治风剂应配伍散风药,如荆芥、防风等 针对肝风内动:治风剂应配伍平肝药,如钩藤、石决明等 针对风痰阻络:治风剂应配伍祛痰通络药,如天南星、白附子等 针对风热上扰:治风剂应配伍清热药,如黄连、黄芩等

方剂学课件治风剂

方剂学课件治风剂

风痰阻络证治
• 风痰阻络证:症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震颤,或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 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 天麻汤、涤痰汤等。
05
治风剂的配伍与禁忌
配伍原则与方法
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治风剂中药物的选择和配伍应遵循君 臣佐使的原则,确保药效的协同和平 衡。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风剂用药方案 。
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新药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不断有新的治风剂问世,以满足临床不断增长 的需求。
国际化发展
治风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走向世界,为更多国家和地 区的患者提供服务。
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
未来治风剂的应用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更加 完善的疾病治疗模式。
案例三
风湿痹证引起的关节疼痛,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祛 风除湿作用的治风剂,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风湿 痹证治疗中的配伍原则与方法。
06
现代研究与应用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成分研究
通过对治风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 离,研究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寒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辛散解表作用的 治风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外感风邪治疗中的应用及注 意事项。
案例二
内风妄动引起的中风,症状包括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平 肝熄风作用的治风剂,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内风 妄动治疗中的应用及禁忌。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03
治风剂的组方原则及配伍方法 体现了中医方剂学的精髓,对 于学习中医方剂学具有重要意 义。
2024/1/26
6
02
疏散外风剂
2024/1/26
7
概述与特点
概述
疏散外风剂是一类具有疏散风邪、解 除表证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 疗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如感冒、头 痛、身痛、咳嗽等。
特点
这类方剂多具有辛散轻扬、宣散透表 的特点,能够宣通肺气、发散肌表, 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
2024/1/26
8
常用药物与方剂
常用药物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等。
常用方剂
荆防败毒散、川芎茶调散、消风散等。
2024/1/26
9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疏散外风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身痛 、咳嗽等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辨清病邪的性质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由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钩藤(后下)、菊花、白芍 、生甘草、竹茹、茯神组成,主治肝热生风证。
1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肝阳上亢证
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治宜平肝潜阳熄风,常用天麻 钩藤饮加减治疗。
肝风内动证
表现为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蹇涩,或舌强不语,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治宜熄风止 痉,常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
2024/1/26
14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辨清病证的虚实
在使用平熄内风剂时,需辨清病 证的虚实。实证以熄风为主,虚 证以滋阴养血为主。若虚实夹杂 者,则应根据病情灵活配伍用药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08975_方剂学治风剂ppt医学课件

08975_方剂学治风剂ppt医学课件
机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传统治风剂的研究和应用将面临新的机遇。通 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治风剂进行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作用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同时,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对传统治风剂进行剂型改进
和优化,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27
2024/1/27
03
了解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合理搭配药物,以增
强疗效。
13
君臣佐使配伍方法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 物,如天麻、钩藤等。
佐药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 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
物,如防风、羌活等。
2024/1/27
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的药物,如川芎、白芷等。
个性化治疗研究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开展治风剂的个性化治疗研究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创新药物研发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治风剂的创新药物研发,发现新 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26
对传统治风剂的挑战与机遇
2024/1/27
挑战
传统治风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效不稳定、副作用较大等,需要进一 步改进和优化。
治风剂化学成分研究
利用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对治风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和活性评价,明确药效物质基础。
治风剂质量控制研究
建立治风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2024/1/27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7
多组分、多靶点研究

方剂学-治风剂

方剂学-治风剂

第十四单元治风剂(一)概述1.治风剂的适用范围凡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也比较复杂,概言之,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

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入人体,病变在肌表、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及其他如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从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破伤风等。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则角弓反张等。

内风是内生之风,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发病机理,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足废不用,甚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2.治风剂的使用注意事项(1)首先应辨别风病属性。

外风宜疏散,不宜平息;内风宜平息,而忌用辛散。

(2)应分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的配伍,才能切合病情。

(3)外风与内风,亦常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又可兼夹外风,这种错综复杂的证候,应该分清主次,全面兼顾。

(二)疏散外风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薄荷叶八两川芎荆芥各四两细辛一两防风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颠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配伍意义】本方是为外感风邪头痛而设,重用辛温之血中气药川芎为君,祛风活血而止头痛,尤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痛),乃治诸经头痛之要药。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助君药疏风止痛,并能清利头目,为臣药。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羌活、白芷均能疏风止头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牵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心痛),细辛散寒止痛,长于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效,均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3/26
药理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治风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 化、免疫调节等方面,揭示其治疗疾病的本质。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治风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过程,为合理用药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 论支持。
23
新型治风剂的研发与应用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型治风剂。
灵活加减原则
在使用治风剂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如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药量或药味以增强 疗效;病情较轻时,可减少药量或药味以避免过度治疗。
14
经典方剂解析
川芎茶调散
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 荷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 所致的头痛、鼻塞、发热等病症。该方剂以川芎为君 药,发挥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荆芥、白芷、羌活为 臣药,协助川芎祛风止痛;甘草、细辛、防风为佐药 ,调和诸药药性并增强止痛效果;薄荷为使药,引药 上行头目以清利头目。
缓解痉挛等症状。
祛风胜湿
风湿是指由风湿之邪引 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治风剂通过祛风胜 湿的作用,可以消除关 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治未病
治风剂不仅可以治疗已 经发生的风病,还可以 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和脏腑功能,预防风病 的发生和发展。这对于 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03
CATALOGUE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2024/3/26
12
核心药物介绍
羌活
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祛风、除 湿止痛的功效,为治风剂中常用 药物之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 物,对于外感风邪、风湿痹痛等 病症有良好疗效。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一、方剂学概述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方剂组成、功效、应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

方剂,又称处方,是中医药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治风剂,是方剂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针对风邪所致的疾病进行治疗。

本课件旨在介绍治风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常用药物及方剂,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治风剂。

二、治风剂的基本概念1.风邪:中医理论认为,风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

2.治风剂:治风剂,顾名思义,是针对风邪所致疾病的治疗方剂。

治风剂具有疏散风邪、调和营卫、通络止痛等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头痛、身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三、治风剂的分类1.疏散风邪剂: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邪侵袭所致的表证。

如:桂枝汤、银翘散等。

2.祛风除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夹湿所致的痹证。

如:独活寄生汤、防己黄芪汤等。

3.平肝息风剂: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抽搐等症状。

如: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

4.祛风解毒剂: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热毒病症。

如: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

四、治风剂的常用药物治风剂中常用的药物有:1.祛风药:如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白芷等,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

2.除湿药:如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等,具有祛湿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3.息风药:如天麻、钩藤、羚羊角、珍珠母等,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

4.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五、治风剂的常用方剂1.桂枝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

2.银翘散:具有疏散风邪、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3.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关节疼痛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单元治风剂
(一)概述
1.治风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也比较复杂,概言之,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

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入人体,病变在肌表、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及其他如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从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
破伤风等。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则角弓反张等。

内风是内生之风,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发病机理,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足废不用,甚或猝然昏
倒,不省人事等。

2.治风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别风病属性。

外风宜疏散,不宜平息;内风宜平息,而忌用辛散。

(2)应分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的配伍,才能切合病情。

(3)外风与内风,亦常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又可兼夹外风,这种错综复杂的证候,应该分清主次,全面兼顾。

(二)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叶八两川芎荆芥各四两细辛一两防风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颠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配伍意义】本方是为外感风邪头痛而设,重用辛温之血中气药川芎为君,祛风活血而止头痛,尤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痛),乃治诸经头痛之要药。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助君药疏风止痛,并能清利头目,为臣药。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羌活、白芷均能疏风止头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牵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心痛),细辛散寒止痛,长于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效,均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服时佐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之性,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效。

消风散
《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或风湿病郝侵袭人体,浸淫血脉,不得向内外透达疏泄,郁于肌肤腠理所致。

治当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方中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痒止,共为君药。

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

以上共为臣药。

风热内郁、湿热浸淫,易耗伤阴血、瘀阻血脉,佐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为佐使药。

诸药配伍,以奏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效。

(三)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角片一钱半,先煎霜桑叶二钱京川贝四钱鲜生地五钱双钩藤三钱,后入滁菊花三钱茯神木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八分淡竹茹鲜刮,与玲羊角先煎代水,五钱
【功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

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瘛疭,舌红,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证乃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

治宜清热凉肝息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

方中羚羊角入肝经,凉肝息风,钩藤清热平肝,息风解痉,两药相得益彰,清热凉肝,息风止痉,为君。

桑叶疏散肝热,菊花平肝息风,助君药以清热息风,为臣。

火旺生风,风火相扇,最易耗伤阴液,故用鲜生地、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增液凉血泄热,缓急柔肝舒筋;邪热亢盛,每易灼津为痰,故用川贝、竹茹清热化痰;风火相扇,必上薄于心,又用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

以上倶为佐药。

生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以为使。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以凉肝息风为主,兼呈增液化痰、舒筋通络之效。

镇肝息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一两生赭石轧细,一两生龙骨捣碎,五钱生牡蛎捣碎,五钱生龟板捣碎,五钱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捣碎,二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
【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闫敬之国老真敢恋龙母,牛,这是姻缘,冬天归家烧麦芽
【主治】类中风。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类中风,张氏称之为内中风,系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所致。

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然以标实为主。

治以镇肝息风为主,佐以滋养肝肾。

方以怀牛膝为君,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

代赭石质重沉降,镇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息风,共为臣药。

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肝为刚
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

以上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壳类药物碍胃,为佐使。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闫敬之教学:天马够疼是绝命,夜叫几声,侄子复审,请牛种一亩草
【配伍意义】本证乃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生风化热所致。

治当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为君。

石决明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息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诸药配伍,以奏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阿胶三钱生龟板四钱干地黄六钱麻仁二钱五味子二钱生牡蛎四钱麦冬六钱炙甘草四钱鸡子黄二枚鳖甲生,四钱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

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

闫敬之教学:阿娇饥荒卖良家(龟甲、鳖甲),无味,骂人达顶峰;墓地里烧草。

【配伍意义】本证系温病后期,邪热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

本证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

治宜滋阴养液息风,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鸡子黄、阿胶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息虚风,为君。

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滋水涵木,柔肝濡筋,为臣。

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介壳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善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与白芍、甘草配伍则能酸甘化阴,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息风之功,均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