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守儿童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与建议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中国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工作需要,他们被迫长时间留在家乡或农村地区,与父母分离,并与亲情、教育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产生联系。
本文将讨论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这个群体的处境。
一、留守儿童的存在性问题1. 家庭照顾不足:父母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导致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照料。
孩子从小就要自我保护和照顾自己,可能缺乏安全感和对良好价值观的引导。
2. 教育资源匮乏:大部分留守儿童定居在农村地区,那里的学校往往贫困且师资力量薄弱。
孩子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孩子们所拥有的优秀教育资源,影响其学业和未来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家人分离,缺乏陪伴和关爱可能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 建立综合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并增加投入,在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
为父母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减少他们外出打工的需要。
同时,支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或学校托管机构,提供安全监管和教育资源。
2. 发展良好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政策支持激励,吸引优秀教师前往乡村任教。
除了具备基本课程之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所需。
3.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在学校设置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和活动。
同时建立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的机制,提供给予儿童和家长的心理咨询服务。
4. 培养社会关爱意识:在社会层面,应鼓励志愿者、慈善机构等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中来。
通过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或情感陪伴活动,为他们提供补充性的资源和支持。
5.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通过加强家庭教育辅导工作,如开设家长学校、发放相关读物等方式,帮助父母提高育儿能力和亲子沟通技巧。
留守儿童社会现象论文
留守儿童社会现象论文留守儿童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是指在城市或农村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无暇照顾孩子的情况下,孩子无人照管而被迫留在原居住地的儿童。
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背景和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父母外出打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导致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要原因:1. 经济压力:父母为了生活需要,不得不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2. 教育资源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父母选择将孩子留在大城市,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3. 家庭矛盾:一些家庭存在不和谐或冲突,导致父母出走,留下孩子久久无法团聚。
4. 缺乏政策支持: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在实施和监管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与父母长期分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心理问题: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教育问题:缺乏父母的关注和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一些孩子无法完成学业。
3. 社会适应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可能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交经验,导致无法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4. 人身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往往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受害者。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完善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福利保障。
2. 家庭教育的重视: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父母以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3. 加强社区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合作,在社区建设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组织相关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社交圈。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由他人照顾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改善现状,以下是一些问题对策。
一、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状况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状况。
留守儿童在家庭中通常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监护人照料,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他们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需要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二、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可以通过组织心理辅导、常规的情感交流活动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还可以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际圈子,增加正面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支持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指导,往往在学业上存在较大困难。
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倾斜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特别奖学金、提供免费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成绩,增强学习动力。
可以组织志愿者到留守儿童家庭开展教育辅导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四、建立社会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要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爱。
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关爱机制,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动员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和支持。
政府、企业、媒体等各方都可以积极参与,共同为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做出努力。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和父母一同生活的儿童。
这种现象在中国乡村地区比较普遍,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 心理问题:由于长期分离父母,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对未来充满焦虑和恐惧。
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等。
2.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他们通常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往往较差。
3. 行为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教导和约束,留守儿童的行为较为叛逆,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等,甚至参与不良行为,影响社会稳定。
4. 自理能力问题:由于没有得到父母的教导,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地照顾自己,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对策:1. 政策引导: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父母外出务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 家庭教育:父母在外务工期间,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明确父母的责任,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3.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支持,提供更多的关爱服务,例如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站,增加志愿者服务等。
4. 学校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设立特殊的关爱小组,提供心理辅导和个别辅导。
5. 社区支持:社区应当建立留守儿童的综合服务站,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希望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少于千万,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实质是未成年子女与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一定时间内的亲子分离现象。
大多数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有老人在家帮助他们监护未成年子女,只有极少数的进城务工者会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可以信赖的亲戚照管。
在留守家庭中,祖父母或亲戚成为教育儿童的主体。
由于祖父母年纪已大,他们本身有可能需要别人照顾而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较大的精力;代理家长处于情面不便管孩子。
这就造成了教育主体的弱化。
正是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完整性和教育主体的弱化,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惯、研究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和心理方面产生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
又是关涉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也有益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提高。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问题的表现及影响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又监护人历久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缺少了父母在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关怀,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而这对儿童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恰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使的核心家庭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家庭教育主体交由父母在家的正常儿童比有了弱化,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精力、教育方式等方面都有缺陷。
恰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使本来应由父母担负的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交给了祖辈、兄弟姐妹、以至邻居,这样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平衡和弱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类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类及对策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父母为追求更好的经济发展机会而前往大城市工作。
这导致了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在我们身边。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无法陪伴在家中抚养孩子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许多与成长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问题1. 孤独感:由于长期缺乏亲人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长时间处于孤立状态下可能导致抑郁情绪和消极行为。
2. 自卑情绪: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使得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护。
3. 情感交流困难: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而留守儿童缺少了这种交流,使他们在情感表达和理解上存在困难。
对策:1. 加强亲子关系:政府可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
同时,社区组织可以举办亲子培训班,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技能。
2. 心理辅导服务:学校、社区等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处理情感问题,并建立起良好的社交网络。
3. 成立“儿童之家”:政府及公益机构可合作成立“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温暖、有良好监督的环境,在那里得到关心、照顾和教育。
二、学习问题1.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和监督,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他们对学业的投入程度。
2. 学习资源匮乏:很多留守儿童生活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缺乏各类学习资源,如图书、电脑等。
这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对策:1. 加强学校支持: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提供专门的教育帮助和关怀,为其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2. 建设阅览室:政府可以在社区、农村建设阅览室,并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供留守儿童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
3. 引导合理使用互联网: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满足留守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同时,加大对网络安全和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教育力度。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情民意建议
关注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一、留守儿童现象简介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这些孩子往往面临孤独、缺乏照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甚至部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存在问题与挑战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部分孩子缺乏足够的饮食和营养,有的甚至长时间独自在家,生活缺乏照顾。
心理需求:留守儿童因与父母分离,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教育支持: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缺乏有效的教育支持和辅导。
三、民意调查与统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同时也希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四、政策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如制定父母外出务工期间必须定期与孩子联系的法规等。
加强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如设立留守儿童庇护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
五、教育支持措施资源共享:学校可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
补习活动:学校可设立专门的补习班,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志愿者服务:鼓励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生活照顾和心理疏导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六、家庭关爱与社区参与策略家庭关爱:父母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社区参与:社区应组织各种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饮食、安排住宿等。
七、长期规划及预防策略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管理体系: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管理体系,从政策层面保障他们的权益,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5篇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5篇篇1一、留守儿童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被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二、留守儿童困境1. 生活困境: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家庭监管,一些留守儿童还会面临人身安全威胁。
2. 教育困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一些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3. 心理困境: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出现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提供住宿、餐饮、学习等全方位的服务。
2. 加强家庭监管和亲子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亲子沟通。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教师素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辅导活动。
4. 开展心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关爱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差、心理问题等。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问题原因1. 缺乏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关爱。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
2.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留守儿童在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心理辅导,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父母在农村务工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失问题。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3.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 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发展网络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关爱力量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帮助。
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且紧迫的社会问题,主要涉及到儿童教育、心理健康、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很多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这导致他们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 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安全保障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
此外,他们还可能面临拐卖、虐待等风险。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 政府层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 家庭层面: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回家看望子女。
此外,父母还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3. 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例如,志愿者可以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物质帮助。
同时,媒体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健康的成长过程。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着教育、健康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1.1 孤独与自卑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经常独自面对生活。
“空巢”式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缺乏亲情的陪伴。
缺乏父母关爱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1.2 教育滞后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其学习条件严重不足。
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注,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
1.3 营养不良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相对不够均衡,由于缺乏监督和照顾,他们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使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易患疾病。
二、关爱留守儿童的途径2.1 家庭关爱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他们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或者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以便跟随孩子居住在一起。
如果长时间不得不外出,他们应该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给予关心和鼓励,让孩子感知到家人的温暖。
2.2 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亲子关爱。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同时,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增加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2.3 引入社区志愿者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关怀项目,吸引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
志愿者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指导他们健康饮食,提供心理支持等。
这不仅能够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2.4 政府支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教育环境。
此外,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让更多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引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和教育,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是怎样的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 孤独感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长时间与家人分离,导致他们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时候,孩子们会幻想自己的父母是在外打工赚钱给他们买礼物,这种幻想让他们更加渴望父母的陪伴。
2. 自卑感较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较大。
这使得他们在与城市孩子交往时,容易产生自卑感。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容易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
3. 情绪波动大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且,由于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极大的伤害。
4. 学习成绩下滑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督,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
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接触到的信息有限,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最终可能导致辍学。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家长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他们在农村留在祖辈或其他亲属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
这一现象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发,探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问题:1.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2.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监督,容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能受到影响,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3.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可能不够规范,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他们也缺乏及时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容易因疾病而受到影响。
1.建立亲子关系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关注,鼓励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和教师配备,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可以设立一些特殊教育机构或项目,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进行教学和辅导。
3.加强卫生保健服务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水平。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
4.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提供志愿者服务、捐赠物资等形式的帮助,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更多的社交、学习和生活支持网络,减轻他们的困境。
总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找出解决的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水平。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报告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子女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
这些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无法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教育,面临诸多困境。
本报告旨在分析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1.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教育和照顾子女。
祖辈监护人往往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佳,难以承担起教育孙辈的责任。
此外,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安全问题突出留守儿童在农村生活中,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和人为侵害。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同时,农村地区的安全隐患较多,如交通事故、火灾等,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3. 教育质量低下留守儿童所在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留守儿童在学校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影响其学业发展。
4.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中的部分人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症状,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和人际关系。
5. 社会融入困难留守儿童在农村社区中,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
他们与同龄人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部分留守儿童在城市生活和学习时,面临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难以适应新环境。
二、解决留守儿童困境的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
鼓励父母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联系,关心子女的成长。
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提高其教育能力。
2. 完善安全保障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安全隐患排查,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与他们居住在一起的儿童。
这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本文将讨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亲情陪伴: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无法获得正常的亲子互动,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2. 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普遍来自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他们可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都不尽人意。
3. 学业压力与自我管理困难: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缺少监督,可能面临学习压力和自我管理困难。
由于无人指导,他们容易走上错误的学习道路,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第二部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家庭关怀与社区支持: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小组,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互相照顾和支持这些孩子,提供情感上的陪伴。
同时,也鼓励父母在休假时返乡与孩子团聚,加强亲子关系。
2. 教师培训和师资支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教师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
3. 心理辅导与关爱服务:建立心理辅导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同时,加强关爱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集体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第三部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建议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他们是脆弱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和支持。
为了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确保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
2. 社会关怀:全社会应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二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四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二、留守儿童中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儿童阶段的创造力发展受限;而创造力又影响孩子解决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的能动性;观察环境和自主创造的主动性不足;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尚处于无法自知自控的早期阶段;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较一元化..二社会认知偏差;使留守儿童在升学阶段无法预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生活习惯;若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自主习惯;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乡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课本知识呈献给孩子的世界较为平面;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被持续刺激..通过艺术教学;他们就可能会被艺术魅力引导;主动学习新知和体验学习乐趣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三留守儿童和父母间或祖父母间的代际沟通缺乏;导致他们个性孤僻、表达被动、沉默自闭等心理问题;与周围人沟通是孩子与世界积极互动的重要渠道;沟通习惯影响心理平衡能力的成熟..在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面临着贫穷、欺负、歧视等问题;当他们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回馈;便逐渐萌发了习得性无助;不再信任环境;选择关闭自己.. 通过艺术的启发;孩子们将更喜欢对外界表现自己;和别人做情感上的沟通..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心态较复杂;因为父母和稍年长的兄长们在外大多从事低技能和机械式的劳务;留守儿童不敢期待大梦想;甚至在升学压力前无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学习心态会影响儿童的未来的职场发展..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第二;发挥大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镇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1. 缺乏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的家庭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心灵。
而缺乏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来承担。
这些长辈的教育观念可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脱节,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愿意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3. 学习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偏远地区,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有限。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很难跟上其他孩子的步伐,甚至出现辍学的现象。
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会受到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1.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
只有家长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建立关爱机制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3.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
比如,可以修建更多的学校,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这些地区任教;还可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留守儿童养育需求分析论文
留守儿童养育需求分析论文留守儿童养育需求分析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追求事业而无法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对于留守儿童的养育需求也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的养育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情感需求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急需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在留守儿童的养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孩子保持频繁联系,了解他们的近况和困扰,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2. 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留守儿童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应该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如良好的学校教育、健康的饮食和安全的住所。
3. 建立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抽出时间回家陪伴孩子,共同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
二、教育需求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特殊的需求。
由于父母无法亲自参与他们的学习,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1. 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优质的学校,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2. 增加教育辅助措施:为留守儿童提供辅导班、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3. 加强社会关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开展义务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
三、身心健康需求留守儿童容易面临身心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1. 家庭关怀:父母应主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了解他们的困扰和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 心理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3. 社会支持网络:加强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四、社会融入需求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社交困难和社会融入问题,需要我们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1.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村家庭为了生计选择外出工作,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虽然有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但仍有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教育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探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教育孩子的责任更应当由家长承担。
因此,家庭方面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教育问题: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让孩子对教育感兴趣、自觉学习的重要前提。
家长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有序、温馨的学习空间,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自觉地学习。
此外,家长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2.与老师保持联系家长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和授课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同时,家长也要将自己的思想和需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照顾到留守儿童的需求。
3.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现在的科技手段已经相当发达,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远程方式进行教育。
家长可以在工作空闲时间,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孩子进行学习和复习。
社会方面在社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心和关注,对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和保障,也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必要手段。
以下是社会方面的几个可能的措施:1.创建留守儿童公益机构留守儿童公益机构是为了满足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而成立的。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帮助孩子克服孤独、焦虑等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2.加大政策支持政策上的支持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政策,比如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帮扶以及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保障和心理支持等。
3.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关爱除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方案引言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离开农村家乡到城市工作,而将子女留在农村的一种现象。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缺乏父母陪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需求不被满足等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父母陪伴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注。
这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亲情,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往往条件有限,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下。
他们面临学校教育水平低、教学设施差的问题。
情感需求不被满足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多种支持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陪伴。
这些中心可以提供集体照料、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服务,满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需求。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建设更多的寄宿制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处理情感问题和心理困扰。
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加强家庭联系父母应该保持与留守儿童的联系,无论是电话、信件还是网络。
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主动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来解决。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加强家庭联系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留守儿童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
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1]现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
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所关注的热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出去在外面工作,这些儿童或者由老一辈进行照料,或者寄托在其他亲戚家里,甚至有些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家中
有几个小孩,那么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最大的孩子的身上。
儿童时期的生活调理,对于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都极为重要,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监护者往往缺乏营养知识,缺乏对营养的正确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2] (二)教育问题
1 / 5
孩子的成长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主体框架教育体系中进行的。
在学校靠教师,在家靠父母。
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漫步在两个驿站——学校与家庭。
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诸多变化因素:比如思想的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加上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
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于是,“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他们的自觉养成习惯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行为表现上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原因加上路途遥远,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回家,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有的家长以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却
忽略了情感的关怀。
监护人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很难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
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成父母家人最大牵挂。
留守儿童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稚嫩柔弱,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外界潜在危险不设防,对人身不法侵害难抗拒,正处于最需要保护的时期,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弱势群体”[3],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而监护人的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又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弱,经常成为不法分子侵犯的对象。
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2 / 5
与父母的分离,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导致形成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造成这些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应有自信;有的敏感、多疑、愤世嫉俗、暴躁易怒、形成较强逆反心理,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
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4],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
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很少有人会真正的去给予扶助和关怀。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只能依赖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并发展自己。
于是,这些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道德上的缺陷,产生一些不良行,触犯了社会规范,容易走上歧路。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客观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儿童的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鉴于问题本身的长期性、复杂性,我们需要动员、整合政府、学校、家长(监护人)、社会四方
力量,为留守儿童编织起一道爱心管护网,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个家,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能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与同伴交流弥补情感缺失的地方。
因此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乡村中学建立寄宿制学校,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学校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帮助。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关爱。
另外,在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寄宿制学校对孩子来说算是更好的选择了。
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经常发挥着“代理家长”的作用,扮演着“第二父母”的角色。
老师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引导
他们妥善地解决。
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应该建成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二)关爱孩子家长绝不能缺位
3 / 5
打工者父母一般教育意识普遍不够,认为他们能做的就是多挣钱,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满足。
而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时期能否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
美国教育家伯顿·L“际特在对幼儿早年教育和追踪研究中指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
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5]所以,父母不但要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还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怀,时刻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另外,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强调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以及对孩子的重要性,引导在外打工的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必要的关怀,既避免因父母不在导致孩子情感上的依恋中断,又避免亲子短暂团聚父母给予的“过度补偿”导致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
[6]
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关注
基于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在社区中可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
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
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另一方面,加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建立“邻人互助”的体系,缩小每个家庭之间的隔膜,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一个纽带,这样子,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照护以及关怀。
(四)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
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结论
4 / 5
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已广泛出现在社会上,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因此,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及心理发展的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网易.2012-08-31[引用日期2012-11-21].
2.费文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 改革与开放,2010,02:91.
3.吴坚.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解决对策[J]. 理论学
习,2012,04:14-16.
4.吴本佳,蒋从明主编.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M].天津教育出版
社,2008.5-140
5.美.伯顿.L·怀特.教育与社会发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85
6.张宁娟.全社会共同关怀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J].中国特殊教育,2013,01:11-14.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