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共22页文档
高中生物___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PPT课件 图文

2mL 组织 样液
双缩脲试 剂A 2mL
双缩脲试 剂B 3-4滴
(创造碱性条件) (提供Cu2+)
水浴保温5 min
(3)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秒
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
在载玻片上滴加两滴2滴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 色5分钟
吸去多余的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5)观察:先低倍镜:选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 。后
高倍镜: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0.9%生理盐水? 8%盐酸?
R—CHO+2Cu(OH)2→R—COOH+Cu2O↓+2H2O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现用现配,切不可分开滴 加,或者久置后才用。
制备组织样液
砖红色的糖(还原糖)非(斐林试剂)常好吃
洗净、去皮、切块
梨或苹果
研磨
取5g,放入研钵中
过滤
滤液
(用单层纱布)
显色反应
向试管中加入 2ml组织样液
向试管中加入2ml 振荡混匀 50~65℃水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通过观 察两种颜色出现的部位来判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方法步骤:
(1)取材和制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0.9%NaCl溶液 用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后涂抹在液滴上 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
(2)水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盛有30 mL 8%盐酸的小烧杯中,30℃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思考2.试以葡萄糖为例写出相应方程式:思考3.蛋白质检测的反应机制是什么?三.实验材料思考4.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为什么?思考5.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思考6.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思考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相同吗?为什么?思考8.上述的酒精溶液起作用?五、方法步骤:1、还原糖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
思考9.为什么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思考10.实验中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为什么?思考11.实验中能否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为什么?思考12.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2、脂肪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取材→切片→制片→观察思考13.为什么切片要尽可能薄些?思考14.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洗去浮色?思考15.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思考16.制片过程中为什么在盖上盖玻片前要滴加蒸馏水?3、蛋白质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糖类的检测方法:1.放射免疫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或反应物与目标糖类结合,通过测量放射同位素的放射性强度来定量糖类。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糖类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定糖类的浓度。
3.还原糖法:通过还原糖的特性,将还原糖与试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糖类的浓度。
4.酶法:利用具有特异性的酶针对特定的糖类进行酶解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检测产物的浓度来定量糖类。
脂肪的检测方法:1.水解法:将样品中的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再通过酶法或化学法测定脂肪酸或甘油的浓度。
2.胆固醇氧化酶法:利用脂肪样品中的胆固醇通过酶催化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测量产物的浓度来定量脂肪。
3.紫外吸收法:利用脂肪样品中的化学结构特性,通过紫外光谱测量脂肪的吸光度来定量脂肪的含量。
4.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脂肪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定脂肪的浓度。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1.低里氏法:利用低里氏试剂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可测定的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的浓度。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3.毛细管电泳法: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分离,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大小和形状的差异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4.射流显色法:利用射流试剂将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胺基酸与试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测量产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中的每一种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具体选择方法时需根据实验要求、样本特性和实验设备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还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确认和校准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显 色 反 应 现象:
(创设碱性条件)
(提供Cu2+)
无色
紫色或紫红色
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4.淀粉的鉴定
取材:马铃薯匀浆
检测:
碘液2滴
现象:
摇匀后变成蓝色
[例] 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 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 实验材料。请根据下表所列各种材料回答问题: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梨 黄桃 胡萝卜 黄豆 花生种子 小麦种子
试剂
组成(用量)
用法
斐林 试剂
双缩 脲试 剂
0.1g/ml NaOH + 0.05g/ml CuSO4 甲液 (1mL) (1mL)
乙液
0.1g/ml NaOH + 0.01g/ml CuSO4
A液(1mL)
B液(4滴)
“甲乙等量 混匀”
“先A后B”
知识结构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网络构建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水 85~90%
脂肪:CHO 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脂质1~2%
磷脂:CHONP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组成成分 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固醇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无机盐1~1.5%
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
核酸的组成成分
核糖
脱氧核糖
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
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有什么要求?
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处理
含糖高,颜色为
还原性糖的鉴定 白色的植物组织,
/
如苹果和梨
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的种子 浸泡3~4小时 ,如花生
蛋白质的鉴定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三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5年6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检测原理(1)糖类的检测(2)脂肪的检测: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3)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实验步骤3.实验成功关键点(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由于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故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3)蛋白质鉴定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4)物质鉴定实验一般可预留部分样液作对照实验,若需进一步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溶液。
1.下图是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如下图示的处理,2 min后试管内将呈现何种颜色?试加以分析说明。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斐林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明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对吗?提示(1)应为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因未经水浴加热,只有将试管置于50~65 ℃温水中,经水浴加热后,方可呈现“砖红色沉淀”)。
(2)不对。
只能证明含有“还原糖”,不能具体证明是哪种还原糖。
2.下图为某种物质鉴定方案,请推测:(1)图示的实验方案用于鉴定何类物质,其中“某试剂”是什么?A液、B液分别指什么?(2)若溶液中有被检测物质则右侧试管“摇匀后”变成何种颜色?提示(1)蛋白质及多肽化合物;双缩脲试剂;A为0.1 g/mL NaOH溶液;B为0.01 g/mL CuSO4溶液。
(2)紫色。
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检测1.(2016·海南卷,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解析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会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共15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2步骤: (1)试管中加样液2mL (2)加双缩脲试剂A液2mL(造成碱性环境),摇匀 (3)加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 (4)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注:①若用蛋清液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 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②B液不能过量,多余的B液会与A液反应成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比较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常用字列表
作图元素 小区、业务平台等的表示图标,上面放终端或产品示意图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字,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Soft X (CS)
策略管理服务器
SGW 信令网关
实验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鉴定
一、糖类鉴定 (1)实验原理: 化学试剂+有机化合物→特定的颜色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NaOH+CuSO4)
淀粉 + 碘→蓝色 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滴加1~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GK
C&C08 iNET
MSR多业务交换机 (ATM/IP/MPLS)
第二章 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 原理
实验 步骤
实验 结果
糖类的鉴定
实验原理:
多糖:淀粉遇碘变蓝色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等+斐林试剂
1. NaOH + 2CuSO4 (蓝色)
砖红色沉淀
4
Cu(OH)2(蓝色)+ Na2SO
2.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 + Cu2O↓(砖红色)+ 2H2O
刚配置好 的斐林试 剂2mL 50~65.C, 2min
显色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脂肪的鉴定
实验原理:
脂肪 + 苏丹Ⅲ 染液 脂肪 + 苏丹Ⅳ ; 3滴苏丹Ⅲ(IV) 染液 橘黄色
(无须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步骤:
方法2: 花生种子(浸泡过)子叶削成薄片(利用镊子刮取 取材: 放置到玻片上)
甲液 成分及其 浓度 鉴定物质 0.1g/mL的 NaOH溶液 乙液 0.05g/mL的 CuSO4溶液
双缩脲试剂
A液 0.1g/mL的 NaOH溶液 B液 0.01g/mL的 CuSO4溶液
还原糖
蛋白质 先加A液1mL,摇匀, 后加B液4滴,摇匀
添加顺序 (现配现用)甲乙两液等量 混合后立即使用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紫色
紫色络合物
B液
质量浓度为 质量浓度为 0.1g/mL的NaOH溶 0.01g/mL的CuSO4 液 溶液 使用方法 先加A液,再滴加B液
实验步骤:
黄豆组织样液 或 鸡蛋蛋清稀释液(另取2mL作对照) 选材制备: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

橘黄色
脂肪+苏丹IV染液
红色
B:实验步驟 选材:花生种子最好,浸泡.
制备样品:花生去皮------切薄片.
鉴定:
d 显微镜观察
c 制片
花生切片
b 50%酒精漂洗 a 苏丹III染色
实验现象:脂肪+苏丹III染液
橘黄色
脂肪+苏丹IV染液
红色
显微镜
三 、 蛋白质的鉴定
A: 实验原理: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四、淀粉的检测与观察
淀粉遇碘变蓝
紫色反应
B: 实验步驟:
选择:大豆豆浆或鸡蛋蛋白(稀释) ,鲜肝提取液.
制备样液: 大豆----研磨------过滤
鉴定步驟:
0.01 g/ml的CuSO4溶液
b 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
a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
0.1 g/ml的NaOH溶液, 先为实验制造碱性环境.
豆浆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斐林试剂的本质是Cu(OH)2 的悬浊液,还原糖 把 Cu(OH)2 还原成Cu 2 O 沉淀。
NaOH + CuSO4
Cu(OH)2 蓝色沉淀 + … …
Cu(OH) 2 + 还原糖
Cu 2 O 砖红色沉淀 + … …
3.为什么要用新配制的试剂? 因为斐林试剂稳定性较差,要现用现配,混合使用。
二、脂肪的鉴定 A:实验原理: 脂肪+苏丹III染液
① B液要求量适中,否则多余的B液将会与A液发生反应生 成Cu(OH)2显色而遮盖原有的颜色。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③用于蛋白质鉴定的蛋清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 壁,不易洗刷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约2min50~65℃水浴加热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②淀粉+碘液→蓝色③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色(或红色) 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①还原性糖鉴定:取材→制备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1ml →水浴加热煮沸→显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②淀粉鉴定:取材→制备组织样液(马铃薯匀浆)→滴加碘液→摇匀后变成蓝色③脂肪鉴定:方法一:取材与制备组织样液(花生种子匀浆)→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摇匀后变成橘黄色(红色) 方法二:取材、切片、制片:花生种子浸泡,将子叶切成薄片→滴加苏丹Ⅲ(或苏丹Ⅳ)→用50%酒精洗去浮色→镜检(看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④蛋白质鉴定:取材→制备组织样液(豆浆或蛋清稀释液)→加双缩脲试剂A 液1ml →摇匀→加双缩脲试剂B 液4滴→观察颜色(紫色)3.实验注意事项:(1)从植物器官中提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方法:设法使细胞破碎(如研磨、挤压或切割等),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2)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较多;花生、芝麻的种子中含脂质较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
(3)显色反应材料选择时要注意:①材料本身应浅色,以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 ②材料应含有丰富的相关物质,使现象更显著。
(4)还原性糖鉴定①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等。
②实验材料要选含还原性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如苹果和梨的匀浆。
③不能选用甜菜、甘蔗,因为它们所含的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
④马铃薯含淀粉较多,也不能作为该实验材料。
⑤西瓜、血液、绿色叶片等材料本身的颜色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也不能作为该实验材料。
⑥斐林试剂实际上是Cu(OH)2的悬液,不稳定,如果长时间放置,Cu(OH)2悬液会变成Cu(OH)2沉淀,不易和还原糖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