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发展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江纵队发展沿革
【摘要】东江纵队起源于1938年成立的多支游击队。1939年4月至5月间,这些队伍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下辖的两个大队。1940年9月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1月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2日部队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抗战胜利后,根据双十协定,东江纵队北撤山东。
【关键词】东江纵队;发展沿革;中国共产党
东江纵队,全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21日占领广州。自此,华南抗战全面爆发。中共依靠当地群众,在东江地区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抗日力量。学界对东江纵队研究不多,对其发展沿革语焉不详,笔者根据现有资料对东江纵队的发展沿革做一整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东江人民抗日武装
东江纵队的前身是东莞、惠阳、宝安、增城等东江地区中共采取各种形式建立的群众性抗日武装组织。这些武装组织有东莞常备壮丁队、东莞模范壮丁队、增城民众抗日自卫团仙村大队和雅瑶大队、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等。在严峻的斗争中,上述组织历经整合,发展成为两支重要的抗日武装组织:一是由曾生担任队长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一是由王作尧担任队长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1938年4月,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成立,负责东莞、宝安和增城(部分地区)三县党的工作。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立即组建一支抗日武装。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全队共150人,王作尧任队长。12月中旬,在中共东宝联合县委领导下,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下设第一、第二大队,黄木芬和蔡子培分任一、二大队大队长。两队共约200余人。12月下旬,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和王作尧率领的部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及各区地方武装人员共约200人集中整编。至1939年1月,重新组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黄高阳任总支书记。
在日军登陆大亚湾之前,惠阳、宝安等地区也先后建立了抗日自卫队等形式的民众抗日武装。10月30日,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成立,曾生任书记,开始组建惠宝边人民抗日游击队,并争取到“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正式成立,部队共100余人,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在惠宝沿海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2月下旬,根据东南特委的指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部分队员70余人编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组成第一中队。随后,又以淡水、坪山、坑梓等地的共产党员和抗日自卫队员组成第
二中队。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人数达到200余人。
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和统战工作,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先后取得了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番号。1939年4月,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改为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直属第二大队,下辖两个中队。不久,中共东南特委将阮海天带领的增城抗日武装100多人调到东宝地区,编为第二大队第三中队。5月,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为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虽然接受了统一番号,两支队伍仍保持原来的组织和独立编制。至年底,两支部队发展到近700人,在惠阳县的坪山和宝安县的龙华、乌石岩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打开了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局面。
1940年初,广东国民党军队掀起反共高潮,曾生、王作尧两部寡不敌众,加上缺乏经验,作出了东移海陆丰的决定。部队东移时,又遭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700多人减至100多人,处境艰难。正当部队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40年5月8日给广东省委发来电报,明确指出“曾王两部决不可在我后方停留,不向敌进攻而向我后方行动的政策,在政治上是绝对错误的,军事上也必失败……。”①根据指示,两部重返东宝惠前线敌后地区,投入新的战斗。
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为确定东江抗日游击队今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中共前东特委于1940年9月中旬在宝安县布吉乡上下坪村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决定把“新编大队”、“第二大队”的国民党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部队整编为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林平兼任两个大队政治委员,梁鸿钧负责军事指挥,曾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卢伟良任政训员,王作尧任第五大队大队长,蔡国梁任政训员。至此,部队在组织上完全摆脱了与国民党的关系。会后,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客家洞地区,开创了大岭山根据地。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地区和广九铁路两侧活动,开创了阳台山区抗日根据地。
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为加强和统一领导东江地区的敌后游击战争,1942年1月,广东军政委员会成立,林平任军政委员会书记,曾生、王作尧等为委员。同时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下设总队部(参谋处)、政治部、军需处。梁鸿钧任总队长,林平任政治委员,曾生任副总队长,王作尧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下设1个主力大队和4个地方大队,东莞地区部队仍为第三大队,惠阳地区部队编为惠阳大队,宝安地区部队编为宝安大队,港九地区部队成立港九大队。曾生、王作尧、彭沃、曾鸿文、蔡国梁分任第三大队、第五大队、惠阳大队、宝安大队、港九大队大队长。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先后从香港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以及美、英等国际友人和侨民、官兵共800多人。
四、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1943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指示把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下辖7个大队,共3000余人。司令员曾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同日,公开发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宣言》和领导人就职通电,庄严宣告东江纵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中共领导的部队。至1945年2月,东江纵队扩编为9个支队,共9000多人,创立了以罗浮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逐渐向粤北、粤东发展。
1945年9月,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关于分散坚持的方针,东江纵队成立了江南、江北、粤北和东进四个指挥部,实行军事上的分区指挥,把活动区域推进到广州市郊、粤赣湘边和韩江地区。东江纵队总人数发展到1.1万余人。
五、北撤山东
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3月27日,国共双方签订了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的协定。7月5日,北撤人员共2583人安全抵达烟台。
1947年8月1日,东江纵队北撤人员骨干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未参加北撤留在广东坚持斗争的人员,在中共广东区党委、中共香港分局的领导下,恢复武装斗争,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等。1949年3月,两广纵队改属第四野战军指挥,挥戈南下。10月,与粤赣湘边纵队组成广东战役南路军,担负解放广东作战一翼的任务,为广东解放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曾生、王作尧两部应回防东宝惠地区及行前应注意事项的指示》,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东莞抗日实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