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3.项为之强。(强,同“僵”,僵硬)

4.以土砾凸者为邱。(邱,同“丘”,土山)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

6.土人为之傍不肯。(傍,同“旁”,旁边)

7.人皆伏其精练。(伏,同“服”,佩服。)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9.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10.止有剩骨。(止,同“只”)

11.止增笑耳。(止,同“只”)

二、“之”字句:

1.而置之(代词,它,指尺码)其坐。

2.而忘操之(代词,它,指尺码)。

3.而忘操之。(代词,它,指尺码)

4.反归取之(代词,它,指尺码)。

5.何不试之(代词,它,指鞋)以足?

6.从其所契者如水求之(代词,它,指剑)。

7.心之(代词,这样的)所向。

8.昂首观之(代词,它,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代词,它,指这样的景观)强。

9.观之(代词,它们,指二虫斗这样的景观)正浓。

10.则以钳搏之。(代词,它,指子方虫)

11.土人为之傍不肯。(代词,它,指旁不肯)

12.钱帅登之。(代词,它,指木塔)

13.乃以瓦布之。(代词,它,指木塔)

14.便实钉之。(代词,它,指木板)

15.学而时习之。(代词,它,指知识)

16.诲汝知之乎。(代词,它,指孔子的训言)

17.知之为知之,(代词,它,两个“之”都指代事物)不知为不知。

18.默而知之。(代词,它,指所学的知识道理)

19.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它,指好的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它,指不好的方面)

20.复投之。(代词,它,指前狼)

21.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

22.至之(动词,到)市。

23.故时有物外之(助词,的)趣。

24.春冬之(助词,的)时。

25.密使其妻见于皓之妻。(助词,的)

26.问塔动之因。(助词,的)

2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28.是吾剑之(主谓之间,不译)所从追。

29.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不译)

30.其虫旧曾有之。(句末语气词,不译)

31.久之。(句末语气词,不译)

三、“其”字句:

1.先自度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足。

2.而置之其(代词,自己的,指郑人的)坐。

3.其(代词,他的,指楚人的)剑自舟中坠于水。

4.遽契其(代词,那)舟。

5.从其(代词,他,指楚人)所契者如水求之。

6.必细查其(代词,它的,指渺小微物的)纹理。

7.使其(代词,它,指蚊子)冲烟飞鸣。

8.常蹲其(代词,自己的,指“我”)身。

9.神游其(代词,幻想的这一景象中间)中。

10.其(代词,这中间,指白帝城和江陵之间)间千二百里。

11.,悬泉瀑布,飞漱其(代词,这中间,指高山怪柏之间)间。

12.其(代词,它的,指像狗蝎的虫子)喙有钳。

13.其(代词,这种虫)虫旧曾有之。

14.患其(代词,它,指塔)塔动。

15.密使其(代词,他的,指匠师的)妻见于皓之妻。

16.匠师如其言。(代词,他,指于皓)

17.人皆服其(代词,他,指于皓)精炼。

18.择其(代词,他的)善者而从之,其(代词,他的)不善者而改之。

19.恐前后受其(代词,它,指狼)敌。

20.场主积薪其(代词,它,指柴草堆)中。

21.屠乃奔倚其(代词,它,指柴草堆)下。

22.其(代词,另外)一犬坐于前(。

23.一狼洞其(代词,它的,指柴草堆的)中。

24.欲将隧入以攻其(代词,他,指屠夫)后也。

25.屠自后断其(代词,它的,指狼的)股。

四、“者”字句:

1.郑人有欲买旅者(的人)。

2.楚人有涉江者(的人)。

3.从其所契者(的地方)如水求之。

4.择其善者(……的方面)而从之,

其不善者(……的方面)而改之。

5.故渔者(……的人)歌曰。

五、“而”字句:

1.而(承接,然后)置之其坐。

2.而(转折,但是)忘操之。

3.而(转折,但是)剑不行。

4.舌一吐而(顺接,就)二虫尽为所吞。

5.乃以瓦布之,而(转折,但是)动如初。

6.学而(递进,并且)时习之。

7.人不知而(转折,但是)不愠。

8.温故而(顺接,就)知新。

9.学而(转折,但是)不思则罔,

思而(转折,但是)不学则殆。

10.敏而(递进,而且)好学。

11.学而(递进,并且)不厌。

12.择其善者而(递进,并且)从之,

其不善者而(顺接,就)改之。

13.后狼止而(转折,但是)前狼又至。

14.骨已尽矣,而(转折,但是)两狼之并驱如故。

15.狼亦黠矣,而(转折,但是)顷刻两毙。

六、“以”字句

1.何不试之以(用)足?

2.徐喷以烟。(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把……当作)

4.以虫治虫。(用)

5.则以钳搏之。(用)

6.岁以大穰。(因此)

7.乃以瓦布之。(用)

8.贻以金钗。(把)

9.孔文子何以(为什么)谓之文也。

10.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11.投以(把)骨。

12.以(用)刀劈狼首。

13.意将隧入以(来)攻其后也。

14.盖以诱敌。(用来)

七、“为”字句

1.项为(因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3.悉为两段。(成为)

4.可以为(成为)师矣。

5.知之为(就是)知之,不知为(就是)不知,是知也。

八、“也”字句

1.宁信度,无自信也。(表陈述)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感叹)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表比较)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表陈述)

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表感叹)

6.欲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判断)

九、“自”字句

1.先自(自己)度其足。

2.无自(自己)信也。

3.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

4.自(在)三峡七百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