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明方法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说明方法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五年级说明方法专项训练

语文是学生们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五年级时,学生的语文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以下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训练的建议。

一、听说训练1.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可以进行听音辨字、听音选择、听音填空等各种听力练习。

2.口语训练: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可以进行朗读练习、口头表达练习、口头作文等各种口语训练。

二、阅读训练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故事、小说、报纸杂志等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2.阅读速度:通过阅读速度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

可以采取定时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

三、写作训练1.写作技巧:通过写作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进行写作指导,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语言的运用、修辞手法等。

2.作文训练: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给学生不同的写作题目,让他们进行文字表达,并指导他们改进作文。

四、语法训练1.语法知识学习:通过语法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可以对五年级的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2.语法练习:通过语法练习,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

可以进行填空练习、改错练习、句子搭配练习等。

五、习题训练1.综合习题:通过综合习题,综合检测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题库中的综合题目,进行测试和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专项习题:通过专项习题,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在其中一特定知识点上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专项习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六、课外拓展1.古诗词学习:学习一些古代的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文字游戏:进行一些文字游戏,如填字游戏、猜字谜等,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小学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2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2篇)

(1)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而且全是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姓名: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6、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7、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8、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0、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9-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9-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说明文】一、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等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作引用、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列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作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9. 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更具体。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四、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八、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删,“××”词的意思是……,在文中是说……,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精品】小学语文说明文方法归纳及训练(含答案)

【精品】小学语文说明文方法归纳及训练(含答案)

小学语文说明文说明方法归纳解析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数字。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或一方面使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3.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较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用: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例如《中国的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出石拱桥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

(小升初)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专项复习说明方法 修辞

(小升初)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专项复习说明方法 修辞

说明方法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练习: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就拿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来说吧,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水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5.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6.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7.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8.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9.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0.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11.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一)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从赤道到地心的距离约为6378千米,两极到地心的距离约为6357千米。

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大陆地壳约35千米,海底地壳约7千米。

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

下层主要为玄武岩层,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

上层为沉积岩层和花岗岩层,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2900千米。

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3480千米,其外部表现出液态的性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约1000千米的固态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因此,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球体,从地球的两极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千米。

A.3480B.6371C.6357D.63782.地球内部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由内到外的顺序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核、地壳、地幔3.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A.10~20B.20~30C.30~40D.40~504.“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的原因是()。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六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廉价,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②据农业与环境研究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

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以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

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为此,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

与此同时,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

如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

在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⑤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

⑥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

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A.列数字、举例子B.列数字、作比较C.列数字、打比方D.做比较、打比方2.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的是()A.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
你能分清这些说明方法吗?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 以说明,这样既能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以 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 事物。
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举出一些准确、 恰当、有代表性的例子。
分类别:是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 同的类别,并逐一说明的方法。
嶙峋:①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耸立。也形 容人瘦削而骨头突出的样子:峰峦嶙峋|瘦骨嶙峋。 ②比喻为人刚直:风骨嶙峋。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 打比方。
4.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 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 高。
画线句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 运用了 方法。
答案:作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桉树的高大。
5.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 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 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在此之前,科学 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 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 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2.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 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 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Fra bibliotek作比较
3. 苏 州 园 林 栽 种 和 修 剪 树 木 也 着 眼 在 画 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作引用、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实战演练
1.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 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 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对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 A.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 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 数字
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案:1.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准确地写出森 林翼龙体形娇小);2.作比较,鲜明地突出森林翼龙娇小 的体形) 3.打比方(用“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 现的翼龙更小。)
宽9米。
( 列 数 字)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作 引 用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打 比 方)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
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 比 较)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
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 县
你能分清这些说明方法吗?
作比较:选择与说明事物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外部 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
作引用:在说明过程中,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 俗语、名人名言。
判断下面几段文字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
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举 例 子)
6.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
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 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 分类别 )
7.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

下定义
判断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孟浩然看到的云梦泽绝对不是今天的洞庭 湖那般大小,而是要大得多。据史籍记载,先 秦两汉所称云梦泽,大致包括今天湖南益阳、 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以南、武汉市以西 的广大地区,面积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相当 于半个江苏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