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惠州一绝/食荔枝
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共30张PPT)2021—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第七自然段
荔枝的果肉
从植物学方面给我们讲了真的果肉和非真的果肉
第八自然段
荔枝的贮藏
不耐贮藏
第九自然段
荔枝的种子
形态 / 颜色 / 退化
第十自然段
荔枝的果花
•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 开花次数: 一年开花两次。 • 花性:有雌雄分别。 • 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
第十一自然段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逻辑顺序
引子(1)
外壳(2)
颜色(3)
南
外部形态
形状(4)
州
外 大小(5)
六 月 荔 枝 丹
生态知识 主
内部结构 内
壳膜(6) 果肉(7) 贮运(8) 种子(9) 果花(10)
次
原产地(11)
果谱(12)
生产知识 移植(13)
发展(14)
常见的说明方法
《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六月荔枝丹
• “南州”——点明荔枝的产地(南部地区) • “六月”——点明荔枝的成熟期 • “丹”字——点明荔枝的颜色 • “荔枝”—— 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阅读课文,提取信息
第一自然段
➢ 提及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什么作用?
• 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 • 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 • 三是引出下文。
引子
第二自然段
荔枝的外壳
“壳如红缯”? 从科学的角度,用了一连串的果树学术语对荔枝的壳进行了叙说。
第三自然段
荔枝的颜色
• 单个的荔枝——“绛囊”“红星”“珊瑚珠” • 整株树——“飞焰欲横天” • 成片的树林——“红云几万重”。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惠州一绝/食荔枝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和陶咏三良》有:“杀身固有道,大节 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这 都可以看出苏轼恬淡的外表掩饰不了牵挂 国运民生的忧患情怀。
这种忧患情怀在《荔枝叹》一诗中表 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首先借汉唐故实抨 击统治阶级只顾自己享乐而不关民生疾苦 的丑恶本质:“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 堠兵火催。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有意思的是,东坡先生那位心迹相通 的老弟却对东坡自述的和陶诗用意提出了 疑问,他在《东坡先生和陶诗引》一文中 说:“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 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 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 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清人纪昀也以为苏轼“敛才就陶,亦时时 自露本色”。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 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 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 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 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 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苏东坡在岭南时,除了关心自然风光和民 情风俗以外,还与出家人交往频繁,诗文 中就留有很多与僧人唱和的作品。这一定 程度上确实表现了避世意识。
我们实在无法相信苏东坡这样具有强 烈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会避世遁俗。有 一件事实很能说明这个有趣的问题。
晚年的苏东坡似乎很喜欢陶渊明,不 厌其烦地和陶渊明的诗,并把和陶的诗专 门编为一集。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 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 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千年以后, 我们尤可想见苏学士老泪纵横,祈求上苍: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 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荔枝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作者简介:
丘浚(qiū xùn)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 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 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 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 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 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 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 职。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赏析:
诗人对海南荔枝这种无以复加的嘉许推崇, 其中正寄托着诗人对海南故土的无以复加 的厚爱与眷恋。而这种寄托又妙合无垠, 自然巧妙,更显得意蕴深厚意味深长,既 深得风人之旨又深得咏物三昧。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咏荔枝: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作者简介:
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 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 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 “海南双壁”。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咏荔枝: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古诗文系列:咏荔枝
赏析: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 (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 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 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 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 (《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 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 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 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 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 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苏轼
壳如红缯
膜 如 紫 绡
瓤肉莹白 如冰雪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 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好处:
1诗文连用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 诗文连用四个比喻, 诗文连用四个比喻 的红艳,肉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 的红艳,肉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 液的香甜。 液的香甜。 2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 3文字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 文字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 文字优美简练
6提取课文各段主要说明信息,把本文压缩 提取课文各段主要说明信息, 提取课文各段主要说明信息 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说明文字。 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说明文字。
荔枝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水果。 荔枝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水果。它的外壳表 面粗糙,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成熟时, 面粗糙,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成熟时,果 子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果实呈心脏形, 子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果实呈心脏形,卵 圆型或圆形。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圆型或圆形。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荔枝的膜是一层白色的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薄膜,肉大多数是白色半透明,莹白如冰雪。 薄膜,肉大多数是白色半透明,莹白如冰雪。 荔枝不耐贮藏,保存起来很不易。 荔枝不耐贮藏,保存起来很不易。但荔枝的花 期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期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原产我 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 国,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建是 它生长的北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 它生长的北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 正努力实现荔枝北移。 正努力实现荔枝北移。
结构分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授课用】
朗读课文
注意字词
龟裂( jūn liè )龟甲( guījiǎ )龟兹( qiū cí ) 粗糙( cū cāo ) 缯(zēng ) 紫绡(xiāo ) 瓤(ráng ) 醴(lǐ ) 酪(lào ) 绛 (jiàng)囊(náng ) 绚(xuàn )丽 渣(zhā )滓(zǐ ) 粤(yuè ) 莆(pú ) 萌(méng )蘖(niè ) 啖(dàn ) 贮藏( zhù cáng ) 尉佗( wèi tuó ) 尉迟( yù chí) 外壳( Wài ké ) 地壳( dì qiào )
次
本文属科学小品,语言既有科学性, 又有文学性。 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 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 ,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 说明文使人“知”,首先要保证科学 准确,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生动性。
作引用
本文引用了丰富多彩的资料,征引资料共二十余条, 指名的作者近二十人,年代则从唐、宋、明、清, 直至当代,所引文字的作者包括文学家、科学家及 帝王。 作者并不是大段抄录资料,而是采用摘抄相关语 句或大意引用的方法,使文章不显累赘。 作用:引用既加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又丰富了内容, 增强了说服力和表达效果。其中引用古诗句,不仅 有助于了解荔枝的特点,而且把人们带到了优美的 意境中,使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 惠 州 一 绝 》 苏 轼
不 辞 长 作 岭 南 人
日 啖 荔 枝 三 百 颗
导语
一代文豪苏轼于花甲之年被自己昔日 的学生而今的皇帝哲宗贬谪惠州,二年后, 苏轼在惠州生平第一次吃到荔枝,写了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 尽赞美之能事:“……不须更待妃子笑, 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 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二句最为脍炙人口
2021年初中语文白居易荔枝图序课件
2021年最新
3
了解文体
• 序文指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和写的主题和范围、宗旨和经过,通常写 在内容前面,也指别人所写的对作品的介绍或对本书内容的评论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不 辞 长 作 岭 南 人
日 啖 荔 枝 三 百 颗
对荔枝的评价: 1、“一果上市,百果让路” 2、“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3、果中皇后──荔枝 4、荔枝的营养丰富,是一种 高级滋补果品,有养血、消 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作者介绍】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著名
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 “荔枝”作为标题,而用古诗中的“南州六 月荔枝丹”作为题目?
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 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 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 颜色。
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充满诗情 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 的风格统一起来。
南 州 六 月 荔 枝 丹
荔枝 生态
由 到 果实 主 次
由 形态 形状 大小 外 到 膜 肉 内
核 花
外壳 颜色
荔枝 产地 品种 由古到今/ 生产 移植 发展 由实到虚
结构分析
生态知识
主 (三 ) 内部构造 (一) 引出话题(1) ⑵ 外壳 颜色⑶ (二 ) 外部构造 形状⑷ 大小⑸ 薄膜⑹ 果肉⑺ 贮藏⑻ 果核⑼
“尖圆”则区别了两种不同程度的圆。
(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
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明确:用“现在知道的”加以限定,
使说明更加客观、准确,因为“13种”
仅是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
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3)、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明确:用“大多数”限定范围,不排除特殊 情况,使说明更客观、准确。
• 语言的准确一是表现在限定性词语的
苏轼《食荔枝》原文翻译与赏析
惠州一绝/食荔枝的诗意及赏析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惠州一绝/ 食荔枝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原文:《惠州一绝 /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辞一作:不妨)注释: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
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
《冷斋夜话》卷一载:“东坡诗:‘客来茶罢无所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张嘉甫曰:‘卢橘何种果类? ’答曰:‘枇杷是也。
’”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
此句有三个版本。
本诗为“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全集》:“不妨长作岭南人。
”、《锦绣中华历代诗词选》:“总教长作岭南人”诗意: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赏析: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
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荔枝图序》教学课件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 如帷盖。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 冰雪,浆液 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
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
仿照本文写你喜欢的一种水果, 200字以内。 注意: 1、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2、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作业:
1.《名师点拨(同步配套练 习)》第68页:第1—12题。
2.“荔枝生巴峡间”,为什么巴 峡间现在没有荔枝呢?
比较:
《荔枝图序》与
《芙蕖》相比,哪一篇 对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直观可感?
本文用一连串人们熟知的美 妙事物打比方,色彩更丰富,给 读者的视觉、味觉、触觉感官刺 激更强烈,更为直观可感。
层次清晰:
文章先交代了荔枝的 产,地再对 荔枝的各个部位及其 特征进行了细致具体 的描述说明。开篇以“ 荔枝”二字领起、 点题、统领全文。然后紧扣“ 荔枝”二 字,从其 形、 、色 、 香、 味 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 地介绍说明。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图序》
白居易
目标:
1、理解、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知识和文学常
识。 3、学会运用说明事物的顺
序和方法。
导读:
白居易(772-846), 字 乐,天晚号 香山,居唐士 代伟大诗人。生活在社会动 荡、人民痛苦的中唐时期。 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四 川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 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 之作序,目的是
中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徐勃《咏荔枝膜》(第6段)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轻薄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8段)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时以飞马运荔枝供宫中享用的情形
不耐贮藏
宋徽宗(第13段)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文徵明《新荔篇》(第13段)
纠正历来有关荔枝的记载中不实的或误传的成分,是出于科学性的考虑, 是说明的需要,也是体现了本文科学小品的体裁特点。
这篇课文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 除了引用大量诗句、典故,还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荔枝比作
第3段
“绛囊”“红星”“珊瑚珠” 颜色红的特点
成片的荔枝林比作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 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 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它 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说明文要点
1.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 4.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
说明方法
1.举例子:通过了一些同一个类型的例子来进行描述。 2.作比较:通过一些相反或者相似的事情来进行对比描述。 3.下定义:就是直接对于一个物品进行比较明确的解释。(它是什么) 4.列数字: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统计) 5.分类别: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依照类别逐一 加以说明。 6.打比方:将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更加具体生动。类似比喻。 7.作引用: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 8.画图表: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9.摹状貌: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 10.作诠释: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它为什么是)
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鉴赏及译文
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鉴赏及译文《惠州一绝/ 食荔枝》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
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辞一作:不妨)《惠州一绝 / 食荔枝》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创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惠州一绝 / 食荔枝》赏析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
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
”《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
”《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南州六月荔枝丹(共55张PPT)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荔枝林
罗浮山下
我们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④ 《过华清宫绝句》 如: 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①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 渣滓 贮藏 蔡襄 陈鼎 总之:大量诗词典故的引用,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缯 膜 绡 瓤 醴酪 龟裂 ⑤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2、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壳如红缯……甘酸如醴酪” ” “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宁人,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总之:语言简洁、准确,体现了 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特征。
①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②“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③“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④ 《过华清宫绝句》
⑤“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总之:大量诗词典故的引用,既使说明形象生
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 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 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 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 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
歌颂惠州风景的古诗词
歌颂“惠州”的古诗词
1.《惠州一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
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3.《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宋代:陈师道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4.《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宋代: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5.《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宋代:杨万里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13《南州六月荔枝丹》ppt
语言特点
准确
科学
作者对资料的态度 文章敢于否定谬误,有辨伪 精神, 本文的特点: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修饰限制词的运用:
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2、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丹
色泽
产地
成熟期
说明对象
科学小品是介绍科学常 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 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作者介绍】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
著名生物科普作家。自1921年起,60多
年中他创作了许多科普作品。据不完全 统计,他创作、编著、翻译了20多种科 学知识读物。他最擅长写生物小品,是 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科学专著有《鸟类研
“盈盈荷瓣风前落, 片片桃花雨后娇”
7.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荔枝的果肉是由什 么发育而成?鲜荔枝肉“莹白如冰雪”, 但一旦晒干后,果肉又会变成什么颜色? 红褐色 种子外面的一
层膜发育而成, 称假种皮。
8.文章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 的诗句, 其作用有哪些?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8小节中,作者为了说明荔枝 不耐贮藏的特点,通说的话; 2、现经研究证实的情况; 3、用古时候杨贵妃吃荔枝的 例子来举例说明。
P练39
9. 荔枝核有什么特点?
长圆形、 表面光滑、 棕褐色或绿色
10、花形小、 绿白色或淡黄色。 “一个荔枝花序, 生花可有一二千朵, 但结实总在一百以 下。” P书74
《 惠 州 一 绝 》 苏 轼
不 妨 长 作 岭 南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以居岭南时为最多。从 绍圣二年正月在惠州贬所到元符三年八月 迁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安置,在短短的 五年零八个月里,和陶诗凡四十四次一百 余首。东坡先生还自述其和陶用意:“平 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 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见苏辙《东坡先 生和陶诗引》)这仿佛在告世人:苏东坡 从此绝意仕途,欲效陶渊明归隐园田,长 作岭南人了。
谢谢!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有意思的是,东坡先生那位心迹相通 的老弟却对东坡自述的和陶诗用意提出了 疑问,他在《东坡先生和陶诗引》一文中 说:“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 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 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 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清人纪昀也以为苏轼“敛才就陶,亦时时 自露本色”。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 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 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 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 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 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 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 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 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 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 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 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惠州一绝/食荔枝 宋代·苏轼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苏轼(sū shì)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 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苏东坡在岭南时,除了关心自然风光和民 情风俗以外,还与出家人交往频繁,诗文 中就留有很多与僧人唱和的作品。这一定 程度上确实表现了避世意识。
我们实在无法相信苏东坡这样具有强 烈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会避世遁俗。有 一件事实很能说明这个有趣的问题。
晚年的苏东坡似乎很喜欢陶渊明,不 厌其烦地和陶渊明的诗,并把和陶的诗专 门编为一集。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和陶咏三良》有:“杀身固有道,大节 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这 都可以看出苏轼恬淡的外表掩饰不了牵挂 国运民生的忧患情怀。
这种忧患情怀在《荔枝叹》一诗中表 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首先借汉唐故实抨 击统治阶级只顾自己享乐而不关民生疾苦 的丑恶本质:“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 堠兵火催。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 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 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 境的形象描述。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 辞 一作:不妨)。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 “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 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 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 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 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 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 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 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 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 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 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 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 “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 ‘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 许之”。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苏辙不信其兄会真心归隐,几百年后 纪昀的看法也一样。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苏 东坡和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和陶饮酒 二十首》其十一曰:“诏书宽积欠,父老 颜色好。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其 十八曰:“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明 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其二十曰: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三杯洗战国, 一斗消强秦”。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 辞 一作:不妨)。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 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 岭南的人。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 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 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千年以后, 我们尤可想见苏学士老泪纵横,祈求上苍: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 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 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 山林。
不错,从一些现象上看起来,得更加平静,不见了“空庖煮寒菜,破灶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宋史》本传说苏轼在惠州“居三年,泊 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贬为琼州别驾后,居在“非人所居”的地 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 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 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 若将终身”。苏辙《东坡先生和陶诗引》 介绍: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 之下……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