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20XX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晏几道《思远人》答案及赏析

20XX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晏几道《思远人》答案及赏析20XX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诗歌鉴赏晏几道《思远人》答案及赏析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赏析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
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
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
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黄栌古诗词

黄栌古诗词
黄栌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与之相关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示例:
1. 《黄栌》——唐·白居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2. 《黄栌》——宋·张耒
黄栌木性坚且韧,赤山矶上生古根。
愿君采擷纫为佩,莫遣风欺霜压痕。
3. 《黄栌》——明·李攀龙
黄栌岭上白云深,北雁南归思不禁。
晓来谁把霜林染,总是离人泪满襟。
这些诗词中,黄栌通常被描绘为秋天的象征,以其红叶黄花的美丽景色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古诗思远人翻译赏析

古诗思远人翻译赏析《思远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几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前言】《思远人》为闺中念远之词。
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
“飞云”、“归鸿”两句云来雁去,不见来信。
写企盼之苦。
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
“泪弹不尽”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细节生动而新颖。
最后三句最是传神之笔。
“红笺”“无色”,则此信红格因伤心而黯然失色。
象征暗示,将和泪研墨的深情惨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明白如话,似拙实巧。
【注释】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
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
②红叶:枫叶。
③旋:便。
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
⑤弹:挥洒。
⑥别来:分别以来。
⑦情:指相思之情。
⑧红笺:红色的供题诗写信之用的精美纸张。
【翻译】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
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
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鉴赏】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
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
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
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红叶意象的诗句

红叶意象的诗句一、原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衍生注释: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坐:因为。
三、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诗人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而停车观赏,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诗中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五、运用片段:周末和朋友们去爬山,沿着那石径慢慢往上爬,真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感觉呀。
到了山顶,看到远处白云缭绕处的人家,这不就是诗中的景象嘛!观点结论:这首诗真的很经典,让人对秋天的山林充满向往。
一、原文:《满庭芳·枫叶流丹》枫叶流丹,芦花飘雪,秋光老去何堪。
夕阳西下,无语对寒川。
回首天涯路远,问归期、几度迁延。
长亭外,西风瘦马,寂寞旅人还。
相思难相见,离愁别绪,都在眉间。
念当时携手,漫步林泉。
今日情怀如梦,空惆怅、泪湿衣衫。
凭栏处,霜枫如火,染尽万重山。
二、衍生注释:流丹:形容枫叶的颜色如流动的丹砂般鲜艳。
寒川:寒冷的河流。
迁延:拖延。
三、赏析:这首词上阕描写了枫叶丹红、芦花飘雪的秋景,以及夕阳西下的萧瑟氛围,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旅人归家的寂寞。
下阕抒发了相思难见的愁苦和离愁别绪,回忆起曾经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空惆怅。
最后以霜枫如火染尽万重山结尾,更增添了一种凄美之感。
四、作者介绍:未知。
五、运用片段:站在山顶,看着那枫叶流丹,芦花飘雪,哎呀,真有“枫叶流丹,芦花飘雪”的意境呢!想起远方的那个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离愁别绪。
观点结论:这首词很有意境,把秋天的景色和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一、原文:《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古诗词阅读理解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1.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句子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常见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意思是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
“红笺为无色”,用泪水将信笺的红色冲掉来写女子的伤心,不仅别出心裁,还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将思念描写得更为形象具体,也更能感动人。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宋词名作精选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1.黄花:菊花。
2.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行人。
3.旋:便。
4.红笺为无色:红笺因沾泪而褪色为无色。
[评析]这首词后人评为“痴人痴事”。
相思情苦,以泪洗面,还算常事;各泪研墨,却是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更属痴绝。
结语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却是慧心妙语,令人称绝。
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
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
三、四句指在怀人。
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
下章三句,似秋语出平淡,却深挚动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这两句总括晚秋景物,兴发感秋情怀。
“红叶”、“黄花”意象,既是现景描写,又借现景以寓深情;”红叶“自古便是男女传情的信物,让人联想到唐代卢渥与宫女借红叶题诗传情而结连理的故事,而词人在《虞美人》词曾抒发“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的感慨,暗示出词人与行客“曾舒畅红叶传情,惜良缘未结,人已远去今见红叶,能不角动相思季恨?”黄花”,则暗示词人正当黄花节,即重阳节登高怀念,触发对“行客”的思念。
而“黄花”又与宋元以来对处女俗称“黄花女儿”的暗合,也寓有睹划时黄花而思佳人之意。
这便“秋意”的真正内涵。
“晚”者,兼融别之久与别绪之深。
本词抒写闺人伤秋念远之情,用语本色,情感真挚。
晏几道《思远人》和晏殊《蝶恋花》古诗词比较阅读

晏几道《思远人》和晏殊《蝶恋花》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蝶恋花晏殊楹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来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词的首句开始就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烘托主题。
“千里”明两人分离之远。
B.第一首词中“红笺为无色”是因为情到深处,女主人公不停流泪,写信时泪水落到纸上使其褪去了颜色。
C.第二首词的首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外物抒写心情,透露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愁。
D.第二首词的次句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弥漫着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燕的双飞,更反衬出人的孤独。
2.这两首词都写到无处“寄书”,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第一首词“何处寄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归鸿无信”之果,又是“泪弹不尽”之因;①第二首词“何处”以问句收束,将女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增加绵延不尽的情致,耐人寻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比喻”错,是拟人,菊花上笼罩着一层轻雾,好像人脉脉含愁,兰花上滚动着露珠,好像人在默默哭泣,赋予菊花和兰花人的情态。
关于红叶的诗句_描写红叶的诗句_古诗大全

关于红叶的诗句_描写红叶的诗句_古诗大全关于红叶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红叶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古诗作品《天净沙·秋》第四五句,其全文如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翻译】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看天地间,山青水碧,白色的芦苇花飞扬,红色的枫叶艳丽,金黄的菊花开放。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山中》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翻译】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
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谢亭送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翻译赏析

晏几道《思远人》翻译赏析导读:“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出自晏几道《思远人》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
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
②红叶:枫叶。
③黄花:菊花。
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行人。
⑤旋:便。
⑥红笺为无色:红笺因沾泪而褪色为无色。
【译文】枫叶红金菊黄已是秋深,我思念千里以外的远行人。
天上的浮云散尽,鸿雁杳无踪影,我到哪里投寄书信?靠着窗滴泪一串串,正好用它研墨把笔运。
渐渐写到离别以来,最伤心之处,泪水把信笺的红色冲了个干净。
【译文二】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
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是砚石研成泪墨。
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译文三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赏析《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闺中念远之词。
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
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
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
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思远人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翻译: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
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是砚石研成泪墨。
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赏析:《思远人》为闺中念远之词。
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
“飞云”、“归鸿”两句云来雁去,不见来信。
写企盼之苦。
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
“泪弹不尽”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细节生动而新颖。
最后三句最是传神之笔。
“红笺”“无色”,则此信红格因伤心而黯然失色。
象征暗示,将和泪研墨的深情惨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明白如话,似拙实巧。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
【每日诗词】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晏几道(宋)

【每⽇诗词】思远⼈·红叶黄花秋意晚-晏⼏道(宋)红叶黄花秋意晚,千⾥念⾏客。
飞云过尽,归鸿⽆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
晏⼏道(1030-1106,⼀说1038-1110 ,⼀说1038-1112),北宋著名词⼈。
字叔原,号⼩⼭,汉族,抚州临川⽂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晏殊第七⼦。
历任颍昌府许⽥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般讲到北宋词⼈时,称晏殊为⼤晏,晏⼏道为⼩晏,时称“⼆晏”。
词风似⽗⽽造诣过之。
⼯于⾔情,其⼩令语⾔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们的赞赏。
有《⼩⼭词》传世。
起⾸两句“红叶黄花秋意晚,千⾥念⾏客”。
这两句写⼥主⼈公因悲秋⽽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为词作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句中,词⼈⽤“红叶”、“黄花”两个颜⾊鲜明的意象,把情感寄予其中。
“红叶”即枫叶。
因其红⽽⾃古便是男⼥传情的信物,也表现出秋思之感。
“黄花”即菊花。
这⾥,词⼈⽤菊花不但表明季节——深秋,⽽且借“黄花”(也喻指“黄花闺⼥”,即处⼥。
这⾥借指闺中⼈)表明闺中⼈对“⾏客”的想念。
其中,“晚”不但暗⽰别离之久,⽽且也表现出深秋时节凄凉的境况。
第⼆句中的“⾏客”即⾏旅,客居之⼈。
汉代刘向《列⼥传·阿⾕处⼥》:“客⾏之⼈,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於野鄙。
”其中,“千⾥”点明相隔之远,也表明游⼦远⾏不知在何处。
词⼈以景写情,情孕其中,以红叶黄花不但渲染出深秋的特殊⾊调,⽽且暗⽰了离别之后悲凉的⽓氛,这样,增添对远⾏⼈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接着写道:“飞云过尽,归鸿⽆信。
”“鸿雁”是⼤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
在诗词中,因鸿雁传的典故,所以,往往鸿雁指代书信,⽤于表现游⼦羁旅他乡所产⽣的思亲怀乡之情。
这两句的意思说,飘飞的云朵已过尽,鸿雁⽅才归来,却没带回⾳信。
“过尽”表明闺中⼈极度失望之感,与“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悠悠”(唐代词⼈温庭筠的《望江南》)有着异曲同⼯之妙。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翻译及赏析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翻译及赏析.doc》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朝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看飞云过尽...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uji/312813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中秋诗句含义秋红的诗

中秋诗句含义秋红的诗1.《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红罗袄(大石秋悲)》宋·周邦彦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
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浦,蜂蝶须知。
自分袂、天阔鸿稀。
空怀梦约心期。
楚客忆江蓠。
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满江红(中秋日)》宋·吕胜己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
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
5.《满江红(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宋·京镗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6.《满江红(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见月)》宋·京镗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崇,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但筵前、依旧舞腰斜,歌喉咽。
7.《满江红(次卢漕高秋长短句,并呈都大)》宋·京镗才近重阳,喜风露、酝成爽气。
应料有、悲秋情绪,淡妆慵试。
黄菊篱边开遍否,紫鸿塞外归来未。
但倚阑、高处望长空,无穷意。
8.《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9.《满江红(中秋)》宋·辛弃疾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
10.《满江红(壬子秋社莆中赋桃花)》宋·赵师侠露冷天高,秋气爽、千林叶落。
晏几道《思远人》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思远人》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①思远人:词调名。
因本词有“千里念行客”句,取其意,以为名。
【译文】叶儿红;花儿黄,正是深秋之际,思念的心上人,远在千里。
飞动的云彩哟,已然过尽,传书的鸿雁哟,杳然无信,欲寄情书哟,却又如何能寄? 流不尽的泪水,滴入窗前正研好泪墨里,溶入字迹。
渐渐写到别来,动情深处,粉红色的信笺也为之黯然失色。
【集评】清·除廷焯:“就‘泪墨,二字,渲染成词,何等姿态。
”(《词则》)近代·陈匪石:“‘渐’字极宛转,却激切。
‘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
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
”(《宋词举》)现代·唐圭璋:“滴泪研磨,真痴人痴事。
”又:“末二句,不说己之悲哀,而言红笺都为无色,亦慧心妙语也。
”(《唐宋词简释》)【赏析】上片起韵以景起兴、由景怀人,因红叶飘落、秋意萧瑟而思念远在千里的行客。
次韵写书不得寄,思念之情无由寄托,遥望长空,只见云飞雁过,于是想到无人寄书而慨叹。
过片承“千里念行客”,因无处寄书而弹泪,勉为作书。
滴泪研墨的细节,表现离情之苦,感人肺腑。
煞尾收语更进一层,当写到离别情状时,早已滴泪不止,流湿红笺,难以握笔。
弹泪、研墨、写书,人物一连串的动作,无不蕴蓄着主人公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红笺为无色”赋与红笺以人的情感和品格,红笺好似也通人性,亦垂泪竟至于无色。
以物拟人,物人不分,令人拍案叫绝。
全词写对行客的思念,出语平淡,深入浅出,宛转含蓄,情真意切。
用夸张的手法逐步托出感情深化的过程,在小晏词中实属少见。
晏几道《思远人》原文+翻译+赏析

晏几道《思远人》原文+翻译+赏析【原文】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翻译】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
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
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赏析】偶遇小晏词《思远人》,被他那遥情无寄,抛泪无尽的离思所打动。
喜欢那尾阙“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的伤情意境,令人惊觉心缩。
读这样的一首好词,不得不去想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背景,而在品读古韵中,拾得所悟才是所想企及的。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幼子)。
出身贵族,少年才高,十几岁就受到宋仁宗赵祯的赏识。
早年,生活富绰,珠围翠绕,因其不善理财,家境每况愈下,又逢政治失意,到最后生活难以自给。
晏几道为人孤高自傲,秉性纯良。
善创小令,词澡悠美哀怨,随身世境遇流转。
他对爱情向往至死不渝,思想较为极端。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中说他有“四痴”:“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慢词大量发展盛行的过程中,曼几道却只倾心于小令,长调寥寥无几,《小山词》二百六十首作品中,他的小令影响甚远。
晏几道的词风大多以爱情为主旋,清壮顿挫。
由于家境的由兴到衰而穷困潦倒,其间的深愁难以言表,较之李煜有深伤却不及深刻,词篇抑郁全惯,少有疏朗,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欣赏》一文中说晏几道其词意境“实在远较乃父为狭隘而浅薄。
”没有其父大晏词的哲思,但影响颇为深远。
黄庭坚则说:“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小晏的情感历程较为凄凉,对爱渴求真诚惟一、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感触颇深,同情风月歌妓,并且擅以换位思考拟词哭诉愁肠,感同身受。
描写秋雨忧愁的诗句

描写秋雨忧愁的诗句
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唐朝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译文:夜晚山中下起了秋雨,飘落在空空的走廊上,屋内的灯光照到门外,雨中的树叶映出光亮。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译文: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3、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译文: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4、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唐朝王维《栾家濑》
译文: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
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
5、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唐代:白居易《秋雨夜眠》
译文: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北宋-晏几道《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闺中念远之词。
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
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
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原文: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北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翻译: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泪弹不尽临窗滴。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
就砚旋研墨。
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注释:
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
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选自《小山词》。
②红叶:枫叶。
黄花:菊花。
③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④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⑤别来:别后。
⑥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
出处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赏析《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就“寄书”
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
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
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
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