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分析

合集下载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第一篇: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称又不完全对称。

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

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

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PPT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PPT
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具有很强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认为:“建 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 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4/11/2020
3
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 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 特的风格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贝聿铭
4/11/2020
20
卢浮宫改扩建工程中玻璃金字塔的光线运 用同样体现出贝聿铭对光的理解
4/11/2020
21
三角形元素的呼应运用
室外广场三角形的 体块构成
穿插的走廊过道形成丰
富的成角空间,地上的
同样饰以三角形面砖
4/11/2020
22
新老馆之间的关系
统一关系
原建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是完全对称的建筑,而 东馆的西立面是完全对称的”H” 。
东馆用现代风格塑造了一种哥特式塔楼的意向,这是一 种对于历史演变的尊重,同时也是东馆作为老馆的一个 扩建,对老馆建筑风格表示出的一种尊重和延续。
对立关系
——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 建筑,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 的巧妙处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
4/11/2020
23
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以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
巨大的采光顶棚反复强调三角形 的基本构图要素。玻璃下面敷设 一层精细的铝合金管,不仅使光 线变得柔和,而且使建筑构造显 得无比精致细腻。
4/11/2020
19
“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 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有 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和 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

特殊要求

一、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 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 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 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 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 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 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 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 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 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 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 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 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 态雕塑。
两者之间的广场中央不对称地设了喷泉和人造小瀑布此外还有布局灵活的晶体状玻璃天窗但它们都组织在一个中心位于中轴线上的圆形之内不仅加强了新老两馆的共同轴线而且活跃了广场内的即西馆)的扩建 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 的展览馆、视觉艺 术研究中心和行政 管理机构用房。贝 聿铭设计。
钢网架天窗
自然光经过天窗上 一个个小遮阳镜折 射、漫射之后,落 在华丽的大理石墙 面和天桥、平台上, 非常柔和。

二、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 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 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 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 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 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 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 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 静的气氛。
东馆共有七层外加一层地下室。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 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 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东馆平面图(不全):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课件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课件
美国国家美术馆 东馆
——大师贝聿铭
地理位置
西馆
东馆
分特料是建聿建
的色考空筑铭筑
体 现

在 「 东
究 和

间 处

造 型

的 建 筑
介 绍

馆 」 的
设 计 中 得
到 了 充
筑 内
部 设 计 精
巧 。 这 些
独 具 匠
心 。 三 是
建 筑 材
所 处 环 境 自 然 融 化 。

设 计 有
三 个 特 色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
面临的难题
•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 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
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解决思路
•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 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 一 是
建 筑 界 人 士 普
遍 认 为 贝
最初规划
在市区中心偏东的仁金斯山上建设国会大厦,国会前是宽 阔的大草坪和林荫大道,在大草坪两侧设立博物馆和学术 机构;朗方的方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 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 置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 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 的道路系统。并规定市内建筑都不得高于国会大厦,以象 片国会的权利高于一切。在市区将开辟13条斜向大街,以 美国独立时的13州命名。朗方规划,在市中心建立总统官 邸。官邸和国会之间要有一条最捷近的街道相连接这就是 今天华盛顿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艾佛森美术 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是富豪梅安祖捐献给国家的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级美术馆与法国罗浮宫美术馆等其它国度的国家美术馆相较它收藏品不是皇室的财产也没有靠战争掠夺来的战利品从收藏品到馆舍全是私人捐赠从建筑的观点来看该馆适切地反映了美国建筑发展的演进过程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作品分析
东馆即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是富豪梅安祖捐献给国家的 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是全世 界最年轻的国家级美术馆, 与法国罗浮宫美术馆等其它 国度的国家美术馆相较,它 收藏品不是皇室的财产,也 没有靠战争掠夺来的战利品, 从收藏品到馆舍全是私人捐 赠,从建筑的观点来看,该 馆适切地反映了美国建筑发 展的演进过程。
从地下空间通过楼梯上到一层。一 层将大树引进室内,同时将自然引 入室内。许多细节表现出建筑师的 审美,大树下面是盛开的百合,正 表现了这一点。接着通过通往二楼 的宏伟楼梯,通过二层天桥可以观 看一层及地下层。这时天桥上的参 观者和一层的参观者互为观察者与 被观察者。展品也被多角度的观察 鉴赏。通过二层出挑阳台的楼梯, 可到达三层。穿过多个展室,到达 三层的天桥,经过天桥,通过自动 扶梯下楼。自动扶梯的设置很巧妙, 放在二层、三层之间,参观者参观 到这里时,已经感到疲劳,自动扶 梯帮助人们省些力气,是为参观者 考虑的很好的设计处理方法。
东馆设计时,贝聿铭已被视为美术馆的设计专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 术馆,于1967年时考虑扩建,考察过许多的建筑师的作品,衡量新馆的功能 需求,国家美术馆董事会于1968年5月,宣布选贝聿铭为新馆的建筑师。
东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处理是很成功的。表现了贝先生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在 接受委托后在从华盛顿到纽约的飞机上,贝先生在一个信封的背面,以红笔勾勒出 心中的构思,画出了东馆的远景草图。首先他尊重即定的条件,沿着宾州大道画了 一条平行线,顺着老馆的建筑线在南侧定出另一条线。因为老馆呈对称形,为了呼 应此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形式,同时延续老馆的中轴特征,于是将原轴线向东延伸, 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 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前者是美术馆,后者是研 究中心。以上为平面方面的协调关系。

东馆案例分析

东馆案例分析

大师作品解析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1、建筑师的背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所获奖项: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MIT AIAMedal)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Wheelwright TravelingFellowship)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The American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终生院士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长院士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誉院士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阿诺·布鲁纳奖」(The Arnold Brunner Award)1963年,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The Medal of Honor)1970年,美国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Golden Door Award)1976年,美国「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扬其「对建筑领域的卓越贡献」(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1978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埃尔希·德·沃尔夫奖」(Elsie de Wolfe Award)1979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并命名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La Grande Médaille d'Or)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Gold Medal of Honor)1983年,普利兹克奖1989年,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1991年,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1994年,以色列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1994年,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1996年,意大利「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1996年,美国纽约市政艺术协会「贾桂琳·甘乃迪·欧纳西斯奖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1997年,美国布朗大学「独立奖」(Independent Award)1998年,美国麦克杜威部落「麦克杜威奖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1999年,美国纽约市历史地标保存中心「文化桂冠奖」(Cultural Laureate)2001年,美国哲学会「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200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2003年,美国国家房屋博物馆「亨利·C·特纳奖」(Henry C. Turner Prize),表扬其「对建造技术创新的贡献」(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06年,德国埃尔文·维克特基金会「东方与西方奖」(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1988年,获美国里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勋章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什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现代经典建筑分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部分,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1978 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原西馆落成于1941 年,两者前后时间差长达37 年。

新老两馆的建筑风格和处理手法差异较大,但又能相互协调统一。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对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空间,建筑形式。

建筑与周围环境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东馆的大门北侧有一个大型抽象派铜雕,它的名字叫:Knife Edge Mirror Two Piece,是雕塑家亨利·穆尔(Henry Moore)的作品,它的立意、造型和位置都与东馆的整体建筑相得益彰。

从西大门进入东馆,这个等腰三角形建筑的中央是一个高24.4米的大厅。

大厅中布置乔木、休息长椅和艺术品。

大厅上方悬挂着出自抽象艺术定亚利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r)之手的红色翼状装饰物,很像秋天的红枫叶。

自然光从1500平方米大小的天棚上倾泻而来,使整个大厅显得气韵生动。

各个展品陈列室环绕中央大厅而设,在大有小,游人可以在这里看到毕加索等人的代表作品——绘画或雕塑。

这里的展品经常更换,常有观众感叹不知如何理解这里的陈列品,但可以肯定的是,抽象作品也有各自的知音,同样带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

东馆的研究中心一侧为八层楼,第一层和第四层与展览馆相通,有一个三角形阅览大厅。

在研究中心内还有会议室、文物保护实验室、照片档案馆以及管理办公室等。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美国美术馆东馆

美国美术馆东馆

读《建筑空间组合论》有感——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浅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给人的最大感觉确实是他的几何形构图,和与老馆的呼应关系,关于一个博物馆建筑咱们也很期待它的内部功能空间是如何的。

因此,以下将从东馆的形式美、外部形体的处置和内部空间的处置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外部形体的处置与形式美1.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置,从内部空间到外部体形,从群体布局到细部装饰, 应处好主从关系达到统一。

贝聿铭设计的艺术博物馆东馆,平面由两个三角形所组成。

它的主体和重点是在等腰三角形平面的艺术博物馆上,而不是在其一侧的直角三角形平面的艺术研究所上。

从博物馆本身来讲,它的重点和中心那么在中央大厅上。

2.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又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相平行,增强了二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楚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

尽管并非完全对称,但却在大体上维持了均衡,达到了一种稳重和统一。

3.以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古代一些美学家曾声明原始的形体如三角形、圆形、方形是美的形体,它们能被清楚地识别,因此运用这些形状构图能够达到高度的完整、统一的境界。

众所周知,贝聿铭先生擅长运用三角形元素,在东馆中贝先生是将三角形地块转化为梯形平面然后再划分为几个三角形、最后呈此刻咱们面向的是几个菱形体块的组成,高度的图一与和谐,幸免了更多的繁琐。

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不是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比例能够引发人的美感。

不同类型的建筑需要不同的尺度去营造不同的空间气氛和不同的建筑形象,比如说:体育馆建筑通常体量都专门大,因此很多都是大尺度的空间,表现一种博大的感觉,教堂建筑内部空间一班都很挺拔,表现一种向上的感觉,别墅建筑的尺度都很小,知足人们的生活舒适、亲切感。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 等腰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 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
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 • 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 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
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
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
三角母体的加减法
立面分析
西馆的延续
19度的模矩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临的难题
•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 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
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解决思路
•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 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丰富的南立面
地下一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三角形角隅处六边形的处理
• “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 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 有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 态和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 试。”

——贝聿铭
天窗的由来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 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地理位置
西馆
东馆
了这 材二 建是贝建
充些 料是 筑 聿筑
分特 考空 造 的色 究间 型 体在 和处 与
铭 的 建
介 绍

现「 建理 所 筑建
。东 筑独 处 设筑
馆 内具 环 计界
」 部匠 境 有人
的 设心 自 三士
设 计。 然 个普
计 精三 融 特遍
中 巧是 化 色认
得 。建 。 :为

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分析

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分析

四层平面图 中庭使空间更富有变化
交通分析
东馆的研究中心一侧为八层楼,第一层和 第四层与展览馆相通,有一个三角形阅览 大厅。
四.建筑系馆各部分设计
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在外形上是体积,在内部则是空间。—— 贝聿铭
空间变化 东馆的内部空间与西馆不同,西馆空间是 新古典式的,而东馆的空间完全不同,是 非轴对称的空间。
二.建筑系馆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总平面图 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美国国会大厦西街, 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 带
1.东馆与基地的关系
结合楔形的地形特点设计者将东馆处理成 两个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 角边与基地边界线相平行。
2.东馆与西馆的呼应关系
贝聿铭将这个建筑划分为一个顶角为38° 的等腰三角形和一个顶角19°的直角三角 形。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为西馆的对称线的延伸 东馆的檐口高度都与西馆相同,高度变化 的韵律都与西馆相同。 东馆外立面使用的建筑材料与西馆相同, 又增加使用了桁架等结构,产生了变化
建筑系馆设计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解析
目录
建筑设计概念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功能分区及流线 建筑系馆各部分设计 建筑材料
一.建筑设计概念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 及金字塔造型有独特的研究。几经琢磨贝 聿铭突出奇想,落笔一挥而就,画了一个 草图: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形的直角顶 点,将这片用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 个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 妙发端。
三.功能分区及流线
东馆分为陈列馆和研究中心,分别设在等 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内。
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 入个阅览室,上下层空间的错位进一步丰 富了空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1
9/17/2012
建筑空间
建筑形式与功能
——东馆的基本构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部分是一般参观人 员的场所,而直角三角形是专业艺术家的天地— 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 内庭的空间作用 ——不同空间大小、形状、质感、高低不断的 变化,各空间围绕展览馆的中心,三角形中庭 相互交融,形成流动的、联系的空间
9/17/2012
1
地理位置: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
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 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 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如何解决基地关系 与建筑的关系? 新建筑怎样做才能 与周围古典建 筑和谐又独立
9/17/2012
9/17/2012
9/17/2012
与周围老建筑的关系
统一关系
——由一条轴线贯穿, 形成一定的联系; ——原建筑是一个古 典主义的建筑,是完 全对称的建筑,而东 馆的西立面是完全对 称的”H”
9/17/2012
——东西馆在建筑材料上的统一产生的和谐关 系: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宾州大道上建 筑物相同,东馆的外墙采用与西馆相同的大理 石,将所有暗色石安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 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对立关系 ——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建筑, 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的巧妙处 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 结论: 基地的形状+周围建筑特点+设计手法=建筑 形体
博物馆案例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9/17/2012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作者风格 基地介绍 建筑形体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空间
9/17/2012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两馆之间,贝聿铭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个7000平方米的小广场, 全部用鹅卵石铺砌成,仿佛圆形向心状“石地毯”。地面耸立 起一串金字塔形的三棱镜地面采光窗,合理地利用了自然光。 采光窗北边是一排喷泉,泉水涌出后顺着石阶向南沿着采光井 向地下流去,正好成为美术馆东西两馆地下连接通道的银色水 帘,也给地下通道带来跃动的韵律。
西馆设计风格
西馆由约翰·雷塞尔·波普设计的, 外墙使用田纳西州粉红色花岗石, 外形上采取古罗马式结构,中央大 厅以大理石铺地,中央穹顶较低而 两翼较长,中央圆厅略暗一些,然 而两翼展厅天花板是直达天庭的透 明玻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光 线充足,形成对比。南北大门前以 长长的圆立柱,使整个建筑显得气 度恢宏,典雅不凡。
三角形元素的呼应运用
室外广场三角形的 体块构成
穿插的走廊过道形成丰 富的成角空间,地上的 同样饰以三角形面砖
新老馆之间的关系
统一关系
原建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是完全对称的建筑,而东馆的西 立面是完全对称的”H” 。
东馆用现代风格塑造了一种哥特式塔楼的意向,这是一种对于历 史演变的尊重,同时也是东馆作为老馆的一个扩建,对老馆建筑 风格表示出的一种尊重和延续。
对立关系
——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建筑,两 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的巧妙处理而体现 出和谐的关系。
美国国家美术馆西馆
解决思路
1.等腰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2.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3.对罗马 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 4.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5.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
设计理念——矛盾解决的过程
• 构思过程— — 轴线
轴线确定的建筑形态 ——美术馆的西馆是对称的,将轴线延长与北侧边线相交决 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 角相连,分割出一等腰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

城市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城市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图底分析
从图底关系可以看出,东馆 的存在对于整个城市结构与 秩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建筑不存在的时候,整个 序列就不完整。而贝聿铭设 计的对角线的分隔不仅满足 业主对于亲切的外表,活泼 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 感的要求,同时南面的道路 结构相呼应,创造出良好的 视觉秩序。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背景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视觉秩序
在城市设计中,朗方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对自然生态要素的利用,合理利用了华 盛顿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河流、方位和朝向。在城市中心区两条主轴线之 间预留了大面积开阔的草地和水池,将城市轴线的焦点置于波托马克河边,同 时,将开阔的自然景色和绿化引入城市中心。
原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档案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 东馆设计背景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 的不规整基地(直角梯形) 的地段上,又在城市中心,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还要考 虑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 系,如何融入城市,取得与 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加之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 的外表,活泼的空间,空间 有中心有方向感),这些都 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视觉秩序视觉秩序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视觉秩序视觉秩序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视觉秩序视觉秩序从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西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白宫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一直向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而丏最高点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景观规野秩序这种以地标呾几何轴线建立城市空间基本骨架的斱法具有清晰的城市秩序感而丏更具有开放性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平面和空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平面和空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三角形大厅作用
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 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 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 筑,从而辨别方向,起引导作用。
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 的感觉。 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 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 观赏家藏珍品
建:王保、丛碧璇、顾姚、程相、李宁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建筑师:贝聿铭
贝聿铭是20世纪后期的 美籍华裔建筑大师,他于 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1935 年赴美留学,后来加入了美 国籍。最初,贝聿铭就读于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学院院长威廉·埃默森发现 了贝聿铭的建筑才能,鼓励 他转而学习建筑设计。贝聿 铭遵从师命,学业大时,又 深造于哈佛大学,于1946年 获硕士学位,1948年开始自 己的建筑师生涯 。
与西馆的结合
东馆是被称为西馆的原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 新老两馆在建筑风格与处理手法上差异极大,但又 能够彼此呼应,和睦相处,这不能不说是归功于建 筑师的独具匠心。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 形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新 简洁而又庄重典雅。东馆的建筑用地形状不完整, 是个直角的梯形。贝聿铭经过几个月的测量,大胆 地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 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 展览馆。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面积较小,为研究 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 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 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模型制作过程
谢谢观赏
中庭——让光线来做设计
24米高的中央大厅,大厅四周有25个天窗,是用60平方米的三棱锥 体钢管骨架玻璃组成,每当风和日丽,明媚的阳光就从那里倾泻下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分析

入口呈矩形内凹式,其内凹的体量触碰的是双层 玻璃幕墙的立面,层层退让,体现出包容性。天 花板的分割,也使入口空间更加精致。
3.形式与建构的分析
模型
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 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 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
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 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 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 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 墙,两部分在第四层相通。这种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 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 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 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 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 “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 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 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
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 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 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 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 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 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 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 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 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 的区别,但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北面外景 东面外景
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 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 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 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 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 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 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却不同。
室内一角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 分析
CONTENTS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背景:1937年,美国国会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用。

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86年开始,由威廉·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很多特殊的要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

基地环境: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隅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设计构思: 由于梯形场地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妙发端。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部朝西馆,以这部分作为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很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交通流线: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即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

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

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

景观慨况: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岩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

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菱椎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目光倾泻,水声汪汪。

功能分区: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为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浅谈建筑形式
(二)式的外部特点 “形式”的外表性表现为: 具体的建筑空间、建筑实体 造型及构成的建筑氛围。建 筑形式包含了二维平面、三 位体形或某些典型的建筑元 素,这些元素经过不同的建 筑基地环境的制约以及建筑 师的思考,出现了不同的建 筑形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东馆的基地条件独特,它北 侧是宾州(Pennsylvania Ave),南侧是华府最大的 开放空间陌区(The Mal)l, 东接第三街(3rdStree)t遥 望国会山庄,西侧隔着第四 街与国家美术馆西馆对峙, 基地成梯形。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肯尼迪图书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香山饭店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美秀美术馆
苏州博物馆
中银大厦
贝聿铭部分著名建筑作品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 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 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 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 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 自然的回归。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 “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 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全国建筑 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 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里茨克建筑学奖 金”。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 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 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 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National Gallery of Art-East Building, Washington D.C.简介 • 作
东馆造型十分奇特,十分简洁,虽然是众多 三角形体块的组合,但变化丰富,绝不单调。它 的内部空间变化更多,甚至使人感到扑朔迷离, 令人惊奇。新馆和老馆虽然风格式样大不相同, 但贝幸铭仍努力使两者之间产生联系,外墙面材 料相同即是一例。老馆所用石材出自美国田纳西 州一个石矿,贝幸铭把40年前为老馆选石料的工 程师找来,再去那个早已关闭的石矿中选取材料 。因而老馆与新馆的“皮肤”材料完全一致,增 加了两者的和谐性。贝氏认为,新馆是老馆的弟 弟,兄弟之间相差三十多岁,不必也不可能完全 一样只要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形成“家族相似 ”就可以了。东馆建成以后,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它是贝翠铭大师的杰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层平面图 中庭使空间更富有变化
交通分析
东馆的研究中心一侧为八层楼,第一层和 第四层与展览馆相通,有一个三角形阅览 大厅。
四.建筑系馆各部分设计
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在外形上是体积,在内部则是空间。—— 贝聿铭
空间变化 东馆的内部空间与西馆不同,西馆空间是 新古典式的,而东馆的空间完全不同,是 非轴对称的空间。
三.功能分区及流线
东馆分为陈列馆和研究中心,分别设在等 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内。
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 入个阅览室,上下层空间的错位进一步丰 富了空间
平面图与功能流线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特殊角的利用。从平面图可以看出,设计 师更多的将尴尬的锐角使用为旋转楼梯。 交通分析 建筑中有很多斜楼梯出现,但是由于尺度 比较大而且斜角比较小所以不会让人觉得 不舒服。
二.建筑系馆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总平面图 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美国国会大厦西街, 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 带
1.东馆与基地的关系
结合楔形的地形特点设计者将东馆处理成 两个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 角边与基地边界线相平行。
2.东馆与西馆的呼应关系
贝聿铭将这个建筑划分为一个顶角为38° 的等腰三角形和一个顶角19°的直角三角 形。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为西馆的对称线的延伸 东馆的檐口高度都与西馆相同,高度变化 的韵律都与西馆相同。 东馆外立面使用的建筑材料与西馆相同, 又增加使用了桁架等结构,产生了变化
建筑系馆设计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解析
目录
建筑设计概念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功能分区及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 及金字塔造型有独特的研究。几经琢磨贝 聿铭突出奇想,落笔一挥而就,画了一个 草图: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形的直角顶 点,将这片用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 个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 妙发端。
入口的处理
东馆是旧馆的一部分所以大门开向旧馆
进研究中心的门设在两个三角形的夹缝之 间,这个门可分可合,并与旧馆遥相呼应。
建筑材料
东馆外墙也和西馆一样,采用田纳西州的 大理石饰面,外表光洁柔和。
玻璃质感,把东馆的时代特征凸显出来
东馆门口的铜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