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刀治疗新理念

合集下载

铍针在颈肩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

铍针在颈肩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

疼痛的组织特征
7 筋膜: 筋膜是纤维性组织, 浅筋膜是疏松结 缔组织, 富含脂肪;深筋膜是致密结缔组织。 浅筋膜用于促进肌肉之间的运动, 并有绝缘的 作用, 神经血管束行于浅筋膜内, 其主干在深 筋膜内. 位于皮肤和肌肉之间的脂肪在脂膜炎 的疼痛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脂筋 膜炎是纤维质炎的一种形式。 由于关节功能 障碍, 产生皮肤和浅筋膜, 深筋膜及肌肉间的 粘连。
一、不断增加的组织压力造成对神经直接的压迫损害;
二、承受组织压力增高而带来的血供缺乏导致神经的缺 血性损害;
三、卡压后轴浆运输受到影响;
四、神经受到严重的卡压时,神经束膜可发生显著的病 理变化,束膜增厚、束间粘连或疤痕形成,以及神经 外膜增厚,使得神经束变硬变窄,不能完成其生理功 能而形成继发的卡压因素。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病理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 现,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感觉过度、疼痛等常见症状,在祖国医 学中属于“麻木”、“不仁”、“痹 症”、“痛症”等范畴。
病因
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 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 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 任何炎性渗出或软 组织增生肥厚, 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再如关节周 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 这些部位的神经末 梢分布特别丰富, 软组织的结构致密, 活动范围相 对较小。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 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 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全身性:生理性妊娠、更年期的妇女、老年人以及某 些全身性病的患者易发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类全 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 肢 端肥大症、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结 核病、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过量所致的昏迷、营养不 良、血液病和麻风等。其中老年人常患皮神经卡压综 合征可解释为老年期周围神经系统的组织、生理、生 化等方面改变,以及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和脊椎病等慢性疾病,而使神经对压迫的耐受性差。 此外,消瘦、活动少和惯于长时间处在某种姿势不动 也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附加因素。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刀治疗详解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刀治疗详解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刀治疗详解肩胛上神经卡压症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学者认为本病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患者常有肩周区弥散的钝痛,位于肩后外侧部,可向颈后及臂部放射,但放射痛常位于上臂后侧。

患者常感肩外展、外旋无力。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引起肩背部酸痛不适的常见原因。

由于此前不被人们所认识,认为此病的发病率不高,疗效也不太满意,多数病例常需手术治疗才能解决。

随着对解剖知识、病理基础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提高,发现此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多。

针刀非手术疗法也能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1解剖结构肩胛上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上干,其纤维来自C5、C6,是运动和感觉的混合神经。

从上干发出后沿斜方肌和肩胛舌骨肌深面外侧走行,通过肩胛横韧带下方(喙突根部)的肩胛切迹,进入冈上窝,而与其伴行的肩胛上动静脉则从该韧带的浅层跨过,再进入冈上窝。

该神经在经过肩胛上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所组成的骨—纤维孔时较为固定。

肩胛上神经在冈上窝发出两根肌支支配冈上肌,两支或更多的细感觉支支配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感觉。

然后,该神经和肩胛上动静脉伴行,由外侧绕过冈盂切迹,弧行进入冈下窝,在冈下肌深层又发出两肌支支配冈下肌及到肩关节和肩胛骨的小细支。

肩胛上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和肱骨后的皮肤感觉在相同的神经节段,且均是支配深部感觉的纤维,故有人常诉肩周疼痛是钝痛,经常不能说清确切部位。

表现:外伤、劳损致颈肩不适的胀钝痛,部位不清,夜间甚,可沿肩肱后放射至手,或肩胛下主动活动痛,被动活动不痛,外展无力,上举受限,局部(冈上、冈下)压痛,上臂交叉试验阳性。

2病因病机一般认为是由于①肩关节及肩胛骨的长期反复运动,使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内来回移动、摩擦而引起炎症、水肿、粘连。

②肩胛切迹上横韧带增厚,肩胛切迹内结缔组织等增生,导致肩胛切迹管腔变小、变窄,挤压、刺激了肩胛上神经产生症状。

本人在多年的针刀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肩胛上神经卡压的部位并不完全在肩胛上切迹的部位,还与冈上窝内神经通路上的冈上肌病变有关系。

自制针刀切开减压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自制针刀切开减压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自制针刀切开减压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熊华;黄琳【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7【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针刀疗法;切开减压【作者】熊华;黄琳【作者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锦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受到增生、肥厚的筋膜、韧带或粘连带、瘢痕等病理组织压迫,出现一组神经功能异常改变的综合征。

以腕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及踝管综合征多见。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本病有重大意义。

笔者从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切开减压中得到启发,对各处神经卡压综合征行针刀切开减压,并配合药物一次性治疗,收到明显疗效。

为减少术中出血和避免损伤神经,笔者自行设计并制作斜形、深月牙形、钩形及椭圆形4种刀刃,对造成卡压的组织进行可控性、约束性一次性切开,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针刀制作、手术操作及体会分述如下。

1 针刀制作以直径2 mm、长18 cm的克氏针制作成刀面长10 mm、宽2.5 mm、厚1 mm 刀刃,分别为斜形、深月牙形、钩形、椭圆形4种,消毒备用。

具体见图1、2。

2 手术操作定点划线:在拟施手术部位准确找出受卡压的神经体表投影,在距神经干1 cm处平行划线并在此线上选择进针点,做出标志。

常规消毒铺巾,带无菌手套,用0.125%低浓度利多卡因做皮肤皮下浸润,以不阻滞被卡压神经为度,以免术中伤及而不知晓。

以斜形针刀全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出针后以钝性椭圆形针刀沿神经走行方向缓慢向前探查并分离组织,如出现异感则调整路线,避免伤及神经,再次分离卡压组织无误,根据卡压部位的长短,1 cm~3 cm的选用新月形针刀,以凹陷的刀刃卡住病变组织,缓缓向前推送,一次性全层切开后出针;长于4 cm者选用钩形针刀,先将针刀从需切开的组织深部潜行至其远端,然后旋转针体,将钩尖向上,由下向上刺破该韧带或筋膜,再沿体表划线由远端向近端缓缓拉出,切开病变组织,出针。

肩痛,千万不能忽略:肩胛上神经病变!

肩痛,千万不能忽略:肩胛上神经病变!

肩痛,千万不能忽略:肩胛上神经病变!肩胛上神经卡压征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约占肩痛的1~2%,但这种疾病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常见。

其病因可能包括频繁的过顶活动、肩袖撕裂引起的牵引以及肩胛上或棘突切迹占位性病变的压迫。

MRI可用于观察占位性病变、肩部的其他病理实体和肩袖的脂肪浸润。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研究仍然是诊断肩胛上神经病变的标准;然而,关于观察者间可靠性的数据有限。

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初始治疗通常是非手术的,包括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封闭疗法;然而,当存在外在神经压迫或进行性疼痛和/或肌萎缩时,应开放或关节镜手术干预。

1解剖肩胛上神经来源于臂丛C5神经根,偶尔来源于C6神经根,穿过肩胛上横韧带下方的肩胛上切迹进入肩胛上窝(图1)。

图1 肩胛上神经的走形。

2病因2个易卡压的部位尽管肩胛上神经损伤可发生在其走行过程中的任何一点,但在两个解剖部位,神经活动受限会增加神经卡压的风险。

在近端,神经通过肩胛上切迹,上缘为肩胛上横韧带(STSL)。

在冈上运动神经分支点前的肩胛上切迹受压或牵拉,可导致冈上和冈下肌的损伤。

在更远端,神经在肩胛骨基部的棘突切迹处弯曲,同样有更大的卡压风险。

此部位的神经损伤仅影响冈下肌。

图2 肩胛上神经病变继发于肩袖撕裂引起的冈上肌内侧缩回。

肩胛上切迹深而窄更易发生神经卡压由肩胛上切迹和STSL形成的纤维骨隧道的解剖变异改变了发生神经卡压的风险。

肩胛上切迹的形状可以在宽度和深度上有相当大的变化(图3),切迹的形状被描述为u形或v形。

研究表明深而窄的v形切迹与神经刺激和损伤的最高风险有关。

图3 6种肩胛切迹的形态类型。

喙肩胛前韧带是卡压的保护因素喙肩胛前韧带(ACSL)穿过肩上孔的前部,位于STSL的下方,并根据所研究的队列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情况。

一些人认为ACSL的存在减少孔的面积,但其他的研究发现,当肩胛上神经在ACSL上走行,ACSL可作为一个支撑结构,防止神经进入棘突上的窝(图4)。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理论支撑与不同术式的比较分析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理论支撑与不同术式的比较分析

1482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23,Vol.16,No.7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383);山东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ZR2020QH316)作者单位:250013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仵永旗(硕士研究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杨文龙㊁孙钦然㊁刘方铭)作者简介:仵永旗(1997-),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疗法治疗疼痛相关疾病㊂E⁃mail:825504302@通信作者:刘方铭(1965-),本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脊柱区带病的临床治疗和脊柱生物力学研究㊂E⁃mail:liufangming8431@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理论支撑与不同术式的比较分析仵永旗 杨文龙 孙钦然 刘方铭【摘要】 针刀结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的优点,以针刺的理念刺入人体,以手术刀的理念进行切割,对于属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明显㊂目前,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理论支持以弓弦力学理论㊁网眼理论㊁经筋理论㊁神经卡压理论为主,重视软组织力学改变㊁经筋病损㊁神经卡压等病理改变在肩周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对结筋病灶点㊁弓弦结合部㊁神经卡压点进行针刀松解来治疗肩周炎㊂基于上述理论,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术式有C 形针刀松解术㊁整体松解术㊁动痛点针刀松解术㊁ 解结”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㊁神经卡压点的针刀松解术五种,不同的针刀术式治疗肩周炎既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又存在一些共性问题㊂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肩周炎; 弓弦力学理论; 网眼理论; 经筋理论; 动痛点; 神经卡压; 针刀【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7.040The oretical suppor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treated with acupotomyWU Yongqi ,YANG Wenlong ,SUN Qinran ,LIU Fangm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Fangming ,E⁃mail :liufangming8431@【Abstract 】 Acupotomy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cupuncture needle and scalpel.It penetratesthe body with the idea of acupuncture and cuts with the idea of scalpel.It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on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At present,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reatment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otom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owstring mechanics ,mesh,warp,and nerve compression.I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soft tissue mechanical changes,meridian tendon lesions,nerve compression chang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and emphasizes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otomy through the release of the focus of knottendon,the junction of arch string,and the nerve compression point.Based on the above theory,there are five types of acup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including C⁃shaped acupotomy,overall acupotomy,acupotomy at the moving pain point,acupoto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knot”theory,and acupotomy at the nerve compression point.Different acupotomy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but also have some common problems.This articlesummarizes different acupotomy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83 【Key words】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owstring mechanics theory; Mesh theory; Warp rein⁃forcement theory; Moving pain point; Nerve compression; Acupotomy 肩周炎,又称 冻结肩” 肩凝症”,是以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以肩周的疼痛和肩关节的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限性疾病[1⁃3]㊂肩周炎的全球发病率约为2%~5%,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有证据指出该病的发生与糖尿病㊁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关[4⁃5]㊂肩周炎伴随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对疼痛产生恐慌,甚则产生焦虑抑郁的倾向,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6]㊂小针刀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对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多种文献显示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优势明显[7⁃8]㊂但不同医家以针刀治疗肩周炎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术式均存在不同,笔者总结了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综述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和术式,下面详细叙述㊂1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不同理论支持1.1 以弓弦力学为基础的肩关节立体网络病理架构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张天民提出的用以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一套力传导解剖系统,它以骨骼为弓,以肌肉㊁韧带㊁关节囊等结构为弦,从力学角度阐释人体骨关节的运动㊂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其周围伴随了复杂的力学系统,包括动态弓弦力学系统和静态弓弦力学系统,这些弓弦朝向不同的方向,以保证其稳定性和灵活性㊂由于弓和弦的密度不同,那么弓弦结合部就是应力集中点,当急慢性损伤㊁劳损导致肩部软组织病损时,会启动人体的自我代偿以维持肩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肌肉附着点作为弓弦结合部往往会产生病理反应,产生粘连㊁瘢痕或钙化,正常范围内的代偿会使损伤得到修复,异常范围的代偿则会进一步损伤肌肉㊁肌腱等软组织,进而产生肩周炎[9⁃10]㊂网眼理论认为,肩周炎的病变不仅是单个弓弦力学系统的改变,而是涉及多个弓弦力学系统,构成了肩关节的立体网络病理架构,因形似渔网而称为网眼理论㊂肩关节的动㊁静态弓弦力学系统构成了肩关节的立体网络病理架构,它以肌肉韧带的附着点为结,以软组织的活动力线为连接线,相互交织形成立体力学网络,当局部的失代偿产生弓弦力学系统失衡,小范围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异常应力会通过力线传到周围弓弦力学系统,周围弓弦力学系统共同代偿以抵消异常应力[11⁃12]㊂当周围软组织无法承担异常应力时,应力继续向外传递,进而波及到整个肩关节,产生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㊁纤维化㊂由弓弦力学理论可知,软组织和骨骼的结合点是黏连㊁瘢痕等病理改变的集中部位,即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关键点,以针刀松解上述关键点,即可干预网络架构上异常的 结”,来促进肩周炎的恢复[13⁃14]㊂1.2 经筋理论对肩周炎的认识经筋分布浅表且具有运动属性,对于骨关节稳定的维持至关重要,这也导致经筋病好发于关节运动系统㊂肩关节活动度大且频繁,是经筋病的好发区㊂当内外病因作用于肩关节,阻碍关节周围经气的流通,经筋因急慢性损伤失养而出现病损,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加重,迁延不愈而成肩周炎[15⁃16]㊂而经筋结㊁聚㊁散㊁络的关节㊁骨突㊁肌肉往往会产生异常结筋病灶点,患者肩部可以明显地触摸到条索和结节,按压后会有酸痛或舒适的感觉㊂董宝强等[17]基于经筋理论,采用触诊法寻找肩周炎结筋病灶点,发现肩周炎的结筋病灶点存在远近之分,且在肩周的四条经筋中,远端结筋病灶点以手三阴经筋最多,近端结筋病灶点以手少阳居多㊂针刀治疗经筋病,强调 以痛为腧”和 解结”理论㊂‘灵枢㊃经筋“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首次提出了 以痛为腧”,强调经筋病的治疗以局部痛点作为腧穴,以强刺激的方式作为干预[18]㊂有学者认为经筋病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无穴可对应,治疗时应把 以痛为输”作为治疗经筋痹证的选点依据[19⁃20]㊂刘军[21]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肩周炎患者肩周的软组织㊁经络㊁关节等处往往会有硬结或条索㊂‘灵枢“多篇提到 解结”的观点, 结”即为邪气聚集的结筋病灶点,即 横络”,横络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局部软组织的黏连和瘢痕,会对局部的经脉产生卡压,导致 不通则痛”和 不荣则痛”[22]㊂ 解结”即是对经筋上的异常病灶点或卡压点进行干预,即 坚紧者,破而散之”,以改善局部经筋的异常病理状态,恢复局部经脉气血的流通,消除邪结,加速疾病的恢复[23⁃24]㊂1484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2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不同术式2.1 C型针刀松解术基于弓弦力学理论和网眼理论,该术式支持者认为,肩周炎的广泛黏连和纤维化存在四个关键点:喙突㊁肱骨小结节㊁结节间沟㊁小圆肌止点,因4个点的连线形似横向的字母C而得名㊂通过对病理架构上的四个关键点进行干预以调节肩关节的力学平衡,借助人体自身的代偿和修复来治愈肩周炎㊂徐文嵩等[25]认为C形针刀松解术能够解除患肩的瘢痕㊁黏连,降低局部软组织的异常张力,从而改善患者肩部的血运,缓解其僵硬不适㊂有部分学者在C形针刀松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的C形针刀松解术,即在四个关键点的基础上加上三角肌止点㊁肩峰下滑囊㊁冈下肌起点㊁肩胛内上角等,均取得不错的疗效[26⁃27]㊂C形针刀松解术施术部位解剖清晰,易于定位和寻找,治疗部位无重要血管㊁神经,操作相对安全,临床疗效确切㊂但C形针刀松解术仅仅松解了4个瘢痕黏连点,且治疗部位以肩关节前外侧为主,对于肩关节的后方未进行治疗,对于肩周炎的病理网络干预不够彻底,可能会出现疗效受限的情况㊂在四个关键点的基础上,结合肩周炎的力学特性,适当增加关键点能否对肩周炎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思索和探讨㊂2.2 整体松解术整体松解术即以针刀对肩周炎网络病理架构上的多个结点进行干预,整体松解肩关节周围的黏连㊁挛缩及瘢痕,从而恢复肩关节的力学稳定和平衡㊂但对于整体松解术治疗点的选择,尚未发现统一的标准,有部分学者认为C形针刀松解术即为整体松解术[28]㊂在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主编的‘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29]中,将整体松解分为两步,第一步为C形针刀松解术,第二步对三角肌的前㊁中㊁后束腹及三角肌的止点进行松解,以恢复肩关节的外展功能㊂张平等[30]使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时,进针点的选择为在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点的基础上,加上冈上窝㊁冈下窝㊁肩胛骨外缘及肩峰下的压痛点,疗效确切㊂大部分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治疗点选点多为C形针刀松解术的4个治疗点,加上肩峰下滑囊㊁三角肌下囊㊁冈上肌起点㊁冈下肌起点㊁小圆肌起点㊁大圆机起点㊁肩胛内上角㊁三角肌止点㊁喙肱肌止点及局部压痛点中的几个治疗点,临床疗效确切[31⁃34]㊂肩周炎的针刀整体松解术,既对 弓”的高应力点进行干预,又对 弦”的瘢痕挛缩点进行松解,整体治疗以充分松解病理网络架构,除须防止过度切割,以减少对正常软组织的破坏外,整体松解术优势明显㊂2.3 解结”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解结”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即以针刀对人体经筋㊁经络上卡压的横络进行切割㊁疏通,解开局部的邪结以恢复气血的正常流通㊂其治疗点的选择以肩周经筋的结筋病灶点为主,也可以配合远端或近端的经络腧穴,充分发挥针刀切割和针灸的双重作用㊂相较于针灸,针刀松解能够对横络卡压点进行更强的刺激,达到疏通痹阻㊁畅达气血㊁加速瘀滞㊁痰浊等病理产物吸收消散的作用,阻断肩周炎疼痛和肌肉紧张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35]㊂孙云廷等[36]选取3~4个患者肩周最明显的压痛点㊁条索㊁结节和对侧肩痛穴为治疗点进行针刀干预,配合挤压创口以排出少量瘀血,治疗黏连期肩周炎㊂有学者认为肩周炎的针刀治疗选点应以经筋为路线,从调整阴阳平衡的角度出发,结合肩关节活动的困难程度和痛点的阴阳属性来确定病筋,远近结合,寻找经筋所结的部位来治疗肩周炎[37]㊂2.4 动痛点”针刀松解术动痛点”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包括动痛点的确定和针刀松解两步㊂动痛点的确定需要将患肩置于不同方向的活动极限状态,充分刺激异常肩周软组织,来精准定位,找到要松解的肌肉群㊂责任黏连点或痛性结节㊂针刀松解为在保持活动受限的体位下,以针刀对靶点精准松解,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㊂该松解法借鉴了运动医学的相关理论,强调肩周软组织的重要性,以活动受限状态下最明显的痛点为治疗点,进行针刀切割刺激,以最直接的方式增大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38]㊂仝乐等[39]依据肩关节上举,后伸摸背㊁上肢搭肩的功能受限情况,在相关力线上选取3~4个动痛点针刀松解,配合桂枝附子汤内服治疗肩周炎㊂周海旺等[40]在肩关节活动受限体位松解疼痛最明显的阳性点,以针下无明显阻力为宜,配合拔罐治疗肩周炎,发现黏连期肩周炎的动痛点多集中在肩髎㊁肩髃㊁肩前㊁肩峰端及三角肌止点区㊂相对于传统静态下结筋病灶点的针刀松解,动痛点的针刀松解治疗具有靶点明确,松解彻底的优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85点,且能够根据患肩的活动度来评估松解程度,控制术中的刺激量,以达到最佳的松解效果,符合现代医学的 精准”理念,是针刀松解的发展趋势[40⁃41]㊂2.5 神经卡压点的针刀松解术神经卡压点的针刀松解以肩部神经容易卡压的点作为治疗点,以针刀对神经周围进行松解来扩大神经的活动范围,缓解神经的卡压状态,从而降低外周神经的敏化程度,缓解肩周炎的疼痛㊂在肩周炎的发病过程中,随着病程的进展,肌肉的挛缩㊁黏连㊁纤维化逐步加重,而这些病理改变会影响到肌肉筋膜间走行的神经组织,对神经纤维产生卡压和损伤,进而导致支配外周肌肉的神经和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敏化的神经受刺激后会进一步加重局部肌肉的挛缩和黏连,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肩周炎的康复[42⁃43]㊂针刀治疗即对肩周神经容易卡压的点进行松解,既不破坏神经,又能够增加神经的活动度,打破神经损伤-肌肉挛缩的恶性循环,加快肩周炎的恢复进程㊂高月[44]基于神经敏化思路,以针刀松解肩胛上神经㊁肩胛背神经㊁肩胛下神经㊁腋神经㊁胸长神经等神经的移行和易卡压处,以松解神经周围为目的,不刺激神经㊂有文献显示针对肩胛上神经㊁腋神经等的干预能够加速肩周炎的恢复,也是针刀干预神经周围治疗肩周炎的理论支持[45⁃46]㊂肩周炎往往存在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和黏连,但肩周神经走形复杂且存在变异,故对于神经卡压点的精准定位难度较大,且目前该法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较少,需要进一步求证㊂3 小结与展望基于弓弦力学理论㊁网眼理论和经筋理论,以针刀松解相关的 痛点” 关键点” 结筋病灶点” 神经卡压点”等治疗肩周炎可明显加快肩周炎的恢复,缩短其病程㊂但总结相关文献也可以发现,对于肩周炎的针刀治疗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治疗点的选择上,针刀松解以痛点㊁神经卡压点㊁肌肉及其附着点和滑囊为主,而对于黏连较重的关节囊干预较少,可能与关节囊位置深㊁面积大且发生感染较难处理有关[47],在保证无菌的前提下,以针刀对关节囊壁进行直接干预是否能更快的解决患者的活动受限,加速肩周炎的恢复值得临床和实验研究㊂(2)在治疗规范上,不同医师治疗时松解的精准性㊁松解的强度和药物使用情况都存在差异,若不统一规范,可能会出现相同的治疗,疗效一般或无效的问题,不利于针刀的传播㊂借助超声㊁X线等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方法,可显著提高针刀治疗的精准性㊂另外,建立针刀治疗肩周炎的团体标准,统一不同松解术式的操作规范,做到统一术式下,统一的松解范围和切割强度㊁统一的术中用药和术后联合康复疗法更是针刀治疗效果的保障[48⁃49]㊂(3)在文献研究方面,目前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质量不高,且以临床观察类文章居多,缺少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机理研究,其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很难确定,导致针刀疗法不被一些临床医生认可㊂研究者应借助现代医学的科研方法,深入研究,从微观生化指标的变动,到宏观肌肉骨骼的改变均加以阐明,剖析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理论和实验双重进展,实验和临床互补互助,促进针刀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 Lyne S A,Goldblatt F M,Shanahan E M.Living with a frozenshoulder⁃a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J].BMC MusculoskeletDisord,2022,23(1):318.[2] Franz A,Klose M,Beitzel K.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frozenshoulder[J].Unfallchirurg,2019,122(12):934⁃940. [3] Cho C H,Song K S,Kim B S,et al.Biological Aspect of Patho⁃physiology for Frozen Shoulder[J].Biomed Res Int,2018:7274517.[4] Date A,Rahman L.Frozen shoulder:overview of clinicalpresentation and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base formanagement strategies[J].Future Sci OA,2020,6(10):Fso647.[5] Mertens M G,Meeus M,Verborgt O,et al.An overview ofeffective and potential new conservative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with frozen shoulder[J].Rheumatol Int,2022,42(6):925⁃936.[6] Brindisino F,Silvestri E,Gallo C,et al.Depression andanxietya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subjective and functional baseline scoresin patients with frozen shoulder contracture syndrome:Asystematic review[J].Arthrosc Sports Med Rehabil,2022,4(3):e1219⁃e1234.[7] 刘福水,方婷,金德忠,等.针刀疗法疾病谱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7):1484⁃1487.[8] 梁楚西,戴中,杨嘉颐,等.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疾病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7):4166⁃4168.[9] 张天民.针刀医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9⁃153.[10] 张天民.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力学病理机制及针刀治疗学原理[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3):46⁃47.1486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1] 张天民,吴绪平.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0,30(S1):121⁃124.[12] 张天民,刘建民.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的新认识[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9):154⁃157. [13] 梁紫沙,韦朝霞,黎汉文,等.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20,15(4):474⁃476,511. [14] 张强,张天民.针刀医学对肩周炎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的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4):84⁃86. [15] 周怀东,孙祯杰,郭长青,等.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21,16(16):2459⁃2462.[16] 苏鑫童,刘琪,薛立功,等.论筋性脏腑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1):1529,1538.[17] 尤柱,于本性,邓甜甜,等.肩周炎结筋病灶点临床触诊规律分析[J].中国针灸,2014,34(6):565⁃568. [18] 董宝强,李春日,黄凤云,等.从经筋治痛谈经络起源[J].中国针灸,2011,31(8):711⁃713.[19] 刘农虞.析 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20] 苏鑫童,马晓晶,薛立功,等.论经筋痹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4):381⁃382.[21] 黄和涛,潘建科,洪坤豪,等.刘军治疗肩周炎临证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070⁃2072. [22] 赵婷婷,赵耀东,蒋梅霞,等.基于‘灵枢“解结理论探讨郑氏温通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6):3036⁃3039.[23] 董宝强,林星星,王树东,等.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7,58(3):189⁃191,194. [24] 富昱,董宝强.经筋 解结”内涵及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3):1314⁃1317.[25] 徐文嵩,柳婷.针刀 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9):185⁃188. [26] 修忠标,刘洪,刘晶,等.改良 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效应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2):20⁃22.[27] 孙兆印.改良 C”形针刀松解术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3):412⁃414.[28] 张天民,姚宪宝,龚重九,等.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45例临床报告[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97⁃99.[29]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制定.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22.[30] 张平,裴久国,胡琼,等.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5):86⁃89.[31] 李绍军,罗永浩,景洪帅.电针推拿小针刀整体松解分步联合施治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4):189⁃191.[32] 邢海清,岳瑞卿,叶少奇,等.针刀整体松解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肩周炎33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28⁃31.[33] 修忠标,刘晶,刘洪,等.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5):140⁃144,182.[34] 余红超,郭中华,董博,等.针刀整体松解术结合卧位平衡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7):167⁃169.[35] 韩永亮,孙伟琦,霍尚飞,等.针刀松解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机制[J].世界中医药,2018,13(5):1254⁃1257.[36] 黎君和,孙云廷,王延武.小针刀配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159⁃162.[37] 王若州,杜小正,王海东,等.循经筋选点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3):1531⁃1533.[38] 侯骁丹,陈智.运动针刀结合拉伸疗法治疗肩周炎冻结期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2):292⁃294. [39] 仝乐,崔晨华,史俍元,等.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动痛点针刀松解术治疗冻结肩急性期的效果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5):239⁃242.[40] 周海旺,宁娜.阳性点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9):1094⁃1095. [41] 周勇忠,胡冰,袁志强,等.针刀应力位经皮动态松解治疗重度肩周炎[J].中国骨伤,2018,31(5):452⁃457. [42] 陈军,韩济生,樊碧发,等.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2):70⁃80. [43] 林璐璐,石广霞,屠建锋,等.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6):454⁃459. [44] 高月.神经敏化思路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J].心理月刊,2018(12):18⁃19.[45] 李加平,张飒,朱婷,等.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10(3):167⁃170.[46] 王书峰.超声介导下肩峰下滑囊㊁肩胛上神经注射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831⁃832.[47] 韩旭,于进洋,谭红略.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9):74⁃78. [48] 戴敏,李开平,吴晓亮.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研究现状和应用优势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6):170⁃173.[49] 吴绪平,阮宜骏,胡零三,等.可视化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周炎思路设计与方法探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6):116⁃118.(收稿日期:2022⁃10⁃01)(本文编辑:李梅)。

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观察李多默,向东东,乔晋琳,温新生,张礼民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选择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阻滞治疗。

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压痛情况(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

治疗3个月后,两组VAS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VA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开始肩关节功能分值即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肩关节功能分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神经阻滞治疗。

[关键词] 针刀疗法;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245.3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736(2015)04-0416-03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因肩胛上神经在经过肩胛上切迹处受卡压而引起的冈上肌、冈下肌麻痹、萎缩及肩周疼痛和运动受限,是引起肩部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

肩胛上神经较细小,伴行的动静脉血管紧密、丰富,加之肩胛上切迹多有变异,临床治疗中易损伤神经和血管,疗效欠佳。

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可视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并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满意。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确诊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73岁。

病程5个月~6年。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6岁;病程4个月~5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等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肩周炎最易受损的肩胛上神经,如何应对卡压问题?

肩周炎最易受损的肩胛上神经,如何应对卡压问题?

肩周炎最易受损的肩胛上神经,如何应对卡压问题?康复考试课(赠教材题库音频导图) /wclass肩周炎是我们极为熟悉的肩关节疾病,而肩胛上神经就是肩周炎最易受损的神经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有关肩胛上神经的知识开始之前要先简单来了解一下臂丛神经图片来源:肌骨关节功能解剖图解:推拿、按摩、扳机点与运动治疗臂丛神经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走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肩胛上神经图片来源:Grant 解剖学操作指南(第15版)肩胛上神经就是臂丛神经上干发出的一条小小的分支,它起自第5、6颈神经,有时第4颈神经根也可能参与它的组成。

肩胛上神经从臂丛上干分出后沿斜方肌和肩胛舌骨肌深面外侧走行直至肩胛骨上缘的切迹。

在此处,肩胛上横韧带跨过肩胛上切迹,围成肩胛上孔,肩胛上神经从中穿过,发出运动支支配冈上肌。

然后,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脉伴行,由外侧绕过冈盂切迹,弧行进入冈下窝,在冈下肌深层又发出两支运动支支配冈下肌。

穿行途中困难重重肩胛上神经在走行的过程中有多处可受卡压,其中最易卡压的是肩胛上切迹,肩胛上神经从此处的神经上孔穿过。

因为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当上肢不断活动时,肩胛骨的不断位移会使此处的肩胛上神经受到反复摩擦,从而造成炎性肿胀,导致卡压。

此外,肩胛上神经与肩胛上动脉同时从肩胛上孔中穿过,在穿行过程中两方相互挤压也会造成肩胛上神经卡压。

肩胛上神经还有一处易卡压点是冈盂切迹。

肩胛上神经在绕过冈盂切迹时会形成一个转角。

当肩胛骨运动时,转折角变小,肩胛上神经与冈盂切迹的骨面发生勒索,造成肩胛上神经的摩擦损伤。

肩胛上神经损伤的症状1.肩关节后方钝性疼痛,肩关节过度上举时症状加重。

2.以肩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痛为锐痛,呈刀割样,亦可为钝痛,可为静止痛,夜间较重,也可因运动而诱发或加重。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作者:范小涛李殿宁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0年第01期【摘要】:对股神经解剖结构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李殿宁《针刀诊断与治疗精要》一书有关“治疗股神经卡压针刀治疗点的选择及运针法”的研究与分析,以求探讨出更完善的针对股神经卡压针刀松解的诊疗标准【关键词】:神经卡压;压痛点;针刀治疗;治疗点;运针法;针刀松解【中图分类号】R245.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44-2股神经卡压综合征传统医学认为跌、扑、闪、扭转造成鼠蹊筋伤,气血凝滞,经脉不通,骨节不利,久而生结,以至腹股沟部疼痛,硬结和活动受限。

现代研究报道股神经自腰丛发出,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并随同髂腰肌肌腔隙入股部。

髂腰肌为髂腰肌筋膜所包绕,在腹股沟处形成鞘管,其后壁及外侧壁为髂骨,内侧壁为髂耻弓,前方为腹股沟韧带。

由于跌扑碰撞和外力打击腹股沟部,造成髂腰肌损伤,鞘管内出血、水肿,其后并产生增生和粘连,产生股神经卡压;或由于手术不当,局部瘢痕形成,压迫股神经,从而引起临床症状。

本病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针刀临床治疗大多是以压痛明显点来进行针刀操作,而对于治疗点的选择以及运针法李殿宁教授没有指出一个详细的甚或完善的阐释,以及对再次卡压没有一个明确的规避思路。

1股神经卡压相关解剖股神经是腰丛的最大分支,来源于腰2~4前支后股,部分还可来自腰1或腰5,在腰大肌至髂肌上2/3处汇合后,行于腰大肌与髂肌在腹股沟韧带上方的沟中,沿髂肌表面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肌腔隙的内侧份进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的外侧,旋髂动脉横越其表面。

在股三角内,主干很短,在韧带下方3~4cm处先分为前、后两股,然后再分为许多肌支、皮支及关节支。

很多分支都穿过肌肉然后再穿阔筋膜进入或深或浅的层次结构支配相关的肌肉或皮肤的感觉。

2李殿宁教授的针刀松解2.1患者姿势患者取仰卧位2.2治疗点的选择和常规消毒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股神经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神经经腹股沟韧带深面的外侧缘压痛或硬结处。

针刀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操作

针刀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操作

针刀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操作(荐读)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损伤症候群。

其被卡压的部位最常发生在腓管处。

针刀闭合性手术可以取代西医开放性手术治疗该病,具体针刀治疗方法详见下文内容。

腓管是指腓骨长肌纤维与腓骨颈所形成的骨纤维管道,长度约27mm,腓管入口为腓骨长肌起始部及腘筋膜,一般均为腱性筋膜。

腓管的出口可为腱性纤维,可为肌肉,也可为腱肌联合。

在腓管内,腓总神经与腓骨颈的骨膜紧贴在一起。

腓总神经的走形与腓管的关系(一)病因病理针刀医学研究发现,腓总神经卡压是由于下肢小腿部受到外伤或慢性劳损后导致小腿部受到异常的应力,从而引起股二头肌腱、腓骨长肌肌腱在腓骨头的弓弦结合部的应力集中,人体为了代偿这种异常的应力,则会通过粘连、瘢痕及挛缩进行自我修复、自我代偿,当这种修复在人体可代偿范围内时,下肢部异常应力被有效分解,则不产生临床表现,当这种修复代偿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时,则形成以针刀松解腓管(6)针刀操作(图)①第1支针刀切开腓管后部的卡压点在腓骨头颈交界的后方点定位,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腓骨纵轴呈45°角,与腓总神经走行方向一致,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直达腓骨头颈交界骨面,针刀向前下方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切开腓管前部的卡压点在腓骨头颈交界的前方点定位,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腓骨纵轴呈45°角,与腓总神经走行方向一致,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直达腓骨头颈交界骨面,针刀向前下方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③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按:过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局部体位压迫所致的病人,也可行局部封闭治疗。

但是封闭治疗并未彻底解除神经的压迫,复发率高,而手术治疗后,因其手术瘢痕的影响,对已解除压迫的神经形成二次粘连,导致疾病复发。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范小 涛 李殿 宁
南京 2 0 4 106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 苏
【 摘
要 】:对股神经解 剖结构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李殿宁 《 针刀诊 断与治疗精要》一书有 关 “ 治疗股神经卡压针 刀治疗点的选择及
运针法 ”的研究与分析,以求探讨 出更完善的针对股神经卡压针刀松解的诊疗标准 【 关键词 】:神经卡压 ;压痛点;针刀治疗;治疗点:运针法;针刀松解 【 中图分类号】R 4 . 19 25 3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7 (0 0 2 0 4 2 0 7 8 1 2 1)0 — 4 —
股神经卡压 综合征传统 医学认为跌 、扑 、闪、扭 外侧,股 神经经腹股沟 韧带深 面,股神经经腹股沟韧 转造成 鼠蹊筋伤 ,气血凝滞,经脉不通 ,骨节不利 ,
带深面 的外侧缘压痛 或硬结处 。 与髂腰肌和股神经的长轴一致 。 皮肤 、皮下组织 、髂腰肌、骨面 。 . 久而生结,以至腹股沟部疼痛 ,硬 结和活动受 限。现 2 3 针刃方 向 . 代研 究报道股神经 自腰 丛发 出,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 2 4 层次结构 下行 ,并随 同髂腰肌肌腔 隙入股部 。髂腰肌为髂腰肌 2 5 运针法 .
刀 治疗 采 取 压 痛 点 治 疗 ,术 后 患 者 反 映 效 不 理 想 , 仍
的参 数 ( 股沟 韧 带长度 的一半 ),从髂 前上 棘开 腹
是 麻木和 发凉 。第二次针 刀治疗采取在腓神经所循 行 始沿 着 腹股 沟韧 带 到 固定距 离 点对符 合股 神经 卡压
部 位 进 行 ,。 的 针 刀 松 解 ,病 人 术 后 立 即就 有 了 轻 松 ’ 泛
侧份进入股三角 ,位于股 动脉 的外侧 ,旋髂动脉横越 探 讨 其表面 。在股三 角内,主干很短 ,在韧带下方3 c  ̄4 m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董福慧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3(016)005
【摘要】@@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张减压.减张减压的机理有生物物理的也有生物化学的.追溯到古老的民间传统治疗疼痛的方法如刮痧和拔罐,其之所以解决问题,物理减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造成皮神经卡压的病因是复杂的,局部的病理改变也不是单一的.对它的治疗也绝非一方一法就能奏效的,所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是对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主张能用物理疗法的则不用药物疗法,能用非侵入疗法的则不用侵入疗法,能用有限侵入疗法的则不用手术切开疗法.
【总页数】5页(P308-312)
【作者】董福慧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深刺秉风与臂鐻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32例--附常规针灸治疗25例对照[J], 蒋亚秋
2.排刺隔药饼灸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J], 王洋; 廖跃才; 苏英; 毛文娟
3.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肩胛骨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经验体会 [J], 张琦;孙大伟;陈海鹏
4.推拿联合叩刺拔罐放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 [J], 胡业华;冯欣欣;董萍;李文雯;王超;吕杭州
5.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J], 张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松解术及肩胛上横韧带切除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松解术及肩胛上横韧带切除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松解术及肩胛上横韧带切除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王新德;孟维娜;杨华丽;王双双;田东;陈德松【摘要】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1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病例进行分析,均存在肩外展起始30°时,冈上、下肌肌力明显下降;同时双上肢在伸直位、肩关节前屈90°位,交叉于胸前时可诱发肩胛部疼痛.肌电图显示肩胛上神经慢性损伤.10例给予手术治疗,全部行肩胛上横韧带切除,7例行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未发现复发者,但肌萎缩均无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肩胛上神经卡压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但对于有肌萎缩的患者并不能恢复已萎缩的肌肉.%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suprascapular enerapment syndrome, in order to improve medicare level for this disease.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1 to March 2014, 10 cases of suprascapular entrapment were analyzed, all cases had obvious muscle weakness of supraspinatus and infraspinatus. When shoulder abducted 30° , at the same time, scapular pain couldbe irritted when both upper extremities were in extention position and the shoulders were buckled across the chest with anterion flextion 90° . EMG indicated chroinc injury of suprascapular nerve. 10 cases were operated by scapular transverse ligament incision, 7 cases were operated by neurolysis. Result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as for 4~24 months, with the average of 13 months, the sympton completely disappeared, without recurrence, but muscle atrophy had no obvious improvement.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uprascapular nerve entrapment should committ active surgical treatment.Wh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invalid. But it can't restore the trophy muscle.【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3页(P297-298,302)【关键词】神经卡压综合征;肩胛上神经;诊断;手术治疗【作者】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王新德;孟维娜;杨华丽;王双双;田东;陈德松【作者单位】滑县骨科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85;滑县骨科医院肌电图室, 河南滑县 456485;滑县骨科医院肌电图室, 河南滑县 456485;滑县新区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63;滑县新区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63;滑县新区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63;滑县骨科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85;滑县骨科医院手外科, 河南滑县 456485;上海华山医院肌电图室, 上海 200040;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 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或肩胛盂切迹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谢伟;郑建平;郑琦【摘要】@@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因肩胛背神经行径过程受压而产生以患侧颈、肩、背、腋、侧胸壁酸痛和不适感等一系列症状,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2007年6月-2011年5月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2(022)006【总页数】2页(P460-461)【关键词】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小针刀【作者】谢伟;郑建平;郑琦【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衢州,324002;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衢州,324002;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因肩胛背神经行径过程受压而产生以患侧颈、肩、背、腋、侧胸壁酸痛和不适感等一系列症状,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

2007年6月—2011年5月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41例,女45例,年龄28~76岁,平均45岁;病程5个月~7年;病变部位:单侧73例,双侧13例;右侧56侧,左侧30侧。

临床表现为颈肩背部酸痛不适、沉重感86例,严重者影响睡眠10例。

常劳累、受寒后加重,颈肩部症状按压、捶打后觉得舒服。

肩胛骨内上角及内侧缘平T3、4棘突有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经按压,诉颈肩及手部有轻松舒适感86例;局部可触到硬结或条索状硬结,指法弹拨时可及弹响或捻发感72例;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压痛36例,严重者可见前臂内侧感觉减退23例,手掌尺侧及小指感觉减退2例。

Adson试验阳性15例,Roose试验阳性22例,W right试验阳性30例。

X线片C7横突过长11例,颈椎曲度变直7例;肩关节X线片无异常;肌电图检查无异常。

1.2 诊断依据根据上述症状、体征、特殊检查及肩胛背神经行径处有明显压痛点,尤其是按压肩胛骨内上角、T3、4棘突旁可诱发同侧上肢酸痛,痛点封闭后症状可完全或部分消失者,即可明确诊断该病。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针刀治疗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探讨与分析

传统 医学 认 为 , 神经 卡压 综 合 征 是 由于 跌 、 、 股 扑
闪、 扭转 造成 鼠 蹊 筋 伤 , 血 凝 滞 , 脉 不 通 , 节 不 气 经 骨 利 , 而 生结 , 至 腹 股 沟 部 疼 痛 , 结 和 活 动 受 限 。 久 以 硬
2 1 0 0年 第

2 第 3期 7卷





Vo . 7, . 2 0 1 2 No 3, 01
I f r t n o r dt n l i e e Me ii e n omai n T a i o a n s d c n o i Ch
科技 发 展 的历 史 表 明 , 究思路 的创新 、 究方 法 研 研 的变革 , 常带来 了科 技 发 展 的 飞跃 , 此 , 证 医学 常 因 循
对难 以确立 的证 据 进一 步 进 行 推 拿 临 床 研 究 探 索 , 创
立 新 的证 据 , 获得 无 效 或有 害证 据 应 及 时 停 止 相 应 治
[ ] 吴一龙. 2 必须 重视 阴性 结 果 的临 床研 究 [ ] 循证 医学 , 0 , J. 2 33 0
( ) 1— . 1 : 2
摘 要: 通过 对股神 经解剖 结构 特 点 的 了解 , 以及 对 李殿 宁《 刀诊 断与 治 疗精要 》 书 有 关“ 针 一 治疗 股神 经卡 压针 刀 治疗 点 的选择 及运 针 法” 的研 究与 分 析 , 以求探 讨 出更 完善 的针 对 股 神 经 卡 压 针 刀松 解 的 诊 疗标 准。
F AN a —t o. a —nig Xio a LIDin n
( n n nvrt hns Me in , aj g2 0 4 , hn ) Naj g U i syo i e i fC i e d i N ni 10 6 C i e ce n a

肩部疼痛的针刀治疗

肩部疼痛的针刀治疗

三、肩后侧的针刀治疗
常见病变
常用治疗点
冈上肌起点损伤
冈上肌起点
冈下肌损伤、冈下肌肌腱滑囊炎 冈下窝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肩胛上韧带、冈上窝 、冈下窝
小圆肌损伤、小圆肌肌腱滑囊炎 小圆肌 大圆肌起点损伤、肌腱滑囊炎 大圆肌
四边孔卡压综合征
肩胛下肌损伤
三角肌后1/3起点损伤
1.冈上窝、冈下窝
1.1相关解剖
若硬结位置较浅,不在骨面,则针刀刺入达骨面后 再退至硬结处点切3~4次,深度穿透硬结,但不必在 骨面运针。
1.3注意事项
危险部位:肩胛上神经、肩
胛上动静脉
肩胛上神经:起于臂丛,穿肩 胛上切迹与肩胛上横韧带 围成的孔隙进入冈上窝。 (锁骨与肩胛冈之间,喙 突内缘向后延伸线上,肩 胛冈中点向上1cm处)。
肩部疼痛的针刀治疗
肩部是上肢运动的基础,它包括肩 胛骨、锁骨、肱骨,由韧带、关节囊肌 肉相互连接而成。
单纯肩部疾病包括肌肉、韧带、肌 腱的损伤;滑囊退变钙化;神经卡压等 。慢性劳损及陈旧性外伤皆可造成局部 的无菌性炎症,渗出,粘连,从而造成 局部的活动受限和慢性疼痛。
另外,局部的感觉神经来源于 C4~C7,颈椎疾患也可引起肩周疼痛; 除此之外,一些器质性病变疼痛也可放 射至肩部。
经及腋血管)远离喙突下缘。
针刀操作:
左手拇指扪及喙突,指尖顶住外下 缘;右手持针,刀口线与神经血管方向 平行(刀口线向外下,与人体纵轴成 60°)。
当针刀到达喙突骨面后先纵行疏通2~3次;
再调转刀口90°,与肱二头肌短头腱垂直, 针体向头方向倾斜45°左右,紧贴喙突外下缘排 切3~4次(主要是松解肱二头肌挛缩肌腱及深面 滑囊);
2.3注意事项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43 期
101
·综述·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余首创,黄英如(通讯作者 *),姜维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骨伤科,重庆 402160)
摘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即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或冈盂切迹处受到嵌压后所引发的一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 为后肩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冈上肌或冈下肌萎缩,对患者正常运动造成很大影响,经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确诊后,可对未 出现占位性病变的首发病例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但对出现盂唇撕裂、切迹囊肿及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关节镜手 术因其微创性,能够在术野清晰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复杂度较高的肩胛上神经卡压手术。 关键词:关节镜;肩胛上神经;肩胛上神经卡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3.038 本文引用格式:余首创 , 黄英如 , 姜维成 .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43):101-102.
作者简介 :余首创(1992-),男 研究方向 :中医骨伤科学。
且局部出现钙化灶影,增生骨赘或者骨折片等。可采用 CT 或 MRI 进行术前检测,评估受压原因和范围,并将神经传导 速度检查与肌电图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 [6]。
3 肩胛上神经卡压的治疗
3.1 保守治疗及开放性手术治疗 肩胛上神经损伤在初发期且为非占位性质所引发时,主
要采取保守治疗,如患肢尽量少向头侧活动,使用非甾体抗炎 药、理疗、局部封闭或加强患侧肩关节稳定性功能锻炼等,但 局 部 封 闭 保 守 治 疗 成 功 率 较 低,见 效 期 长,部 分 患 者 往 往 因 治疗无效即转为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治疗成本 [7]。 但保守治疗对于肩胛上神经卡压病变不明确时,可作为首选 治 疗 方 法,同 时 也 能 为 诊 断 提 供 更 多 依 据,具 有 一 定 的 诊 断 意义,当局部封闭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8]。由肩部持续性 疼 痛、占 位 性 病 变 引 发 的 肩 胛 上 神 经 卡 压 综 合 征,则 手 术 治 疗效果更为满意 [9]。开放性手术是关节镜技术未广泛应用前 所 使 用 的 主 要 治 疗 方 法,由 冈 上 窝 上 入 路,于 肩 胛 冈 前 上 方 与肩胛冈平等处,切开约 6cm 长的纵向切口,再将斜方肌从 肩 胛 冈 上 进 行 分 离,以 便 暴 露 冈 上 肌,再 对 冈 上 肌 行 钝 性 分 离 并 向 后 牵 拉,充 分 暴 露 肩 胛 上 切 迹,在 细 致 确 认 肩 胛 上 动 静脉、横韧带及神经的关系后,充分保护肩胛上动静脉,再将 肩 胛 上 横 韧 带 切 断 即 可,或 根 据 观 察 结 果,采 取 肩 胛 上 切 迹 成形术及神经松解术 。 [10] 开放性手术需要剥离较大的组织, 术 后 容 易 形 成 大 瘢 痕,并 使 康 复 训 练 更 为 困 难,还 可 能 因 瘢 痕造成二次卡压,导致复发。 3.2 关节镜下神经松解术

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50例

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50例

临床 资 料
本组 5 O例 患 者 中 , 男 1 8例 , 女 3 2例 ;
病, 其发 病原 因 多 因受 凉 或 感 冒后 引 起 肩 胛 上 神 经 的

年 龄最 小 2 3岁 , 最大 7 8岁 , 平均 4 2岁 ; 病程 最长 1 年, 最短 2 d , 平均 1 出现 明显 的肩 背部 酸 困 , 患侧 肩 胛 冈下 窝 冈下 肌 处 可触及 明 显条 索状 或硬 节 样 肌 肉结 节 , 并 伴 有 强 烈 压痛; 1 8例 患侧 大拇 指 、 食 指麻 木 ; 2 3例 患者 出现患 肢
围类 似于 神经 根 型 颈椎 病 , 而 临 床 所 见 大 多 患 者影 像
Th e Ho s p i t a l o f S h a a n x i Pr o v i n c e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Xi ’ a n 7 1 0 0 0 3 )
Qi Le i Z h a n g F a n f a n Ch e n g Ho n g y i e t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s wi t h t h e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t i c r a d i c u l o p a t h y .
疗法, 患者取 坐位或 俯 卧位 , 第一针 于肩 胛 冈 冈下肌 中线 与肩 胛 下 角线 交点 处取 穴 ; 第二 针 于肩峰 与肩 胛下 角的 连 线与 冈下肌 中线的 交点处取 穴 ; 第三针 于肩 胛 冈 中点 向下 2 c m 处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肩胛上神经位于 肩胛上切迹和冈盂 切迹之间,并且在 两个切迹处都有成 角,两个成角限制 了肩胛上神经在冈 上窝内的移动,使 肩胛上神经在冈上 窝内象绷紧的弦, 更易造成损伤。
针刀治疗
体表定位
外上角的平分线 肩胛冈 肩胛骨中点
肩胛下角
再找到肩胛上切迹
先找到肩胛冈中点
确定治疗点
肩胛上切迹的体表定位 针刀治疗点
肩胛上切迹
肩胛上横韧带 肩胛上切迹
肩胛上神经

臂丛


起源于臂丛上 干,其纤维来 自C5、C6 通过肩胛上切 迹进入冈上窝 绕过冈盂切迹, 弧行进入冈下 窝
肩胛上横韧带
肩胛上神经
冈盂切迹
治疗
目的:
切开肩胛上横韧带, 松解卡压。
方法:
手术 针刀
问 题

1.针刀不易到 达肩胛上切迹 2.针刀易损伤 肩胛上神经 3.针刀易损伤 肩胛上动脉 4.针刀易进入 胸腔引起气胸 5.疗效欠佳
出针按压 功能检查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的针刀治疗新理念

临床表现
• 疼痛:肩胛部、肩背部、肩关节 • 肌肉:冈上肌、冈下肌无力,甚至
萎缩
• 功能:肩外展、后旋受限
病因病机
• 1.肩胛骨的长期反复运动,使肩胛上
神经在肩胛切迹内来回移动、摩擦而 引起炎症、水肿、粘连。 • 2.肩胛切迹上横韧带增厚,导致肩胛 切迹管腔变小、变窄。 • 3.肩胛切迹内结缔组织等增生,使管 腔内容物增加。
针刀刺入皮肤后立即上抬针柄
层次解剖
斜方肌
冈上肌
肩胛上行摆动 掉转刀口线90度 横行切割 横行摆动
刀柄斜向脊柱 刀刃对准肩部
对准肩部方向 边摆动边铲切
注意
1.针刀不能越过肩胛骨上方, 防止进入胸腔 2.治疗点应略偏冈上窝内侧, 防止伤及神经 3.铲切时针刀应紧贴冈上窝 骨面, 疗效好损伤小
1
2
3
4
新思路

非肩胛上切迹的卡压。 是冈上肌的损伤、炎症、粘连等引 起。

冈上肌的功能
肩关节外展
肱骨头靠近关节盂
冈上肌的运动强度大、时间长,极易造成损伤。
冈上肌与肩胛上神经的关系
肩胛上神经位 于冈上肌与冈 上窝骨面之间 肩胛上神经与 冈上肌的走行 方向几乎垂直
发病机理



1.肩胛上神经位于冈上肌与冈上窝骨面之间, 冈上肌损伤后可将肩胛上神经粘连在冈上窝 骨面上。 2.肩胛上神经与冈上肌接触的距离长。易引 起卡压。 3.肩胛上神经与冈上肌的走行方向几乎垂直, 冈上肌运动时的反复地摩擦、牵拉、刺激可 更直接地损伤肩胛上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