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二年级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4篇)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4篇)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4篇)《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1上午学习了《认识直角》一课,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一、初识直角刚开始我让学生从教室黑板平面上找出直角,还不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四个直角。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并教给了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当我把直角图形位置稍微改变之后,刚才是端端正正的现在把它斜着放,问题出来了,好多孩子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不是直角。

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直角不能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标注直角标记就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标上直角符号,有的孩子把把作业本彻底转个身。

我当堂展出了一些画得很标准的作业,给学生示范。

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的作业,共同给予了纠正。

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正确标注直角标志,或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二、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锐角和钝角前,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角的大小仅仅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

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判断直角: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没有带三角尺,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来比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时候,特别强调:角的顶点必须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条边要与相关角的一条边重合。

这两点(两个重合)必须牢记。

学生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画角的练习做得不够。

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有的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还有的学生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

课后还要让孩子多画多练习。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1《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这部分内容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与钝角。

以往的教学经验,孩子不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较其它的直角,直角的表象不够清晰,不能比较顺利的认出斜着的直角。

因此,在直角的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多种活动,丰富学生表象。

直角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又比较抽象。

三角尺上的直角更是学生认识直角的基础。

预习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描出三角尺上的三个角,找出最大的角,说明是直角。

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有直角。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和物体面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如黑板上的直角,数学书上的直角,课桌上的直角等)体会这些直角虽然边的长短不一,但大小是一样的。

(反思:课后,学生能认出比较摆放方正的直角,对于斜着摆放的直角不能准确判断,需要加入一些不同方向,边长短不一的直角,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直角的认识:直角是什么样子的呢?什么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在学生掌握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经过预习,已经能掌握概念。

教学时要教学“锐”和“钝”的读写,借助例题的钟面教学钟面上()点和()点整分钟和时针成直角,()点整分钟和时针在一条直线上等。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在动手中探索创新,通过体验来认识直角。

在课件的设计上,我尽可能多的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使用交流中,建立直角的表象,从而丰富对直角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教学的还可以,谁知道,在课堂作业本上,格子图中学生花直角,错误一塌糊涂!错误一是:画的根本不是直角(这是最严重的错误,可能孩子连三角板上的直角都没找到,随便用一个角比着来画的)。

错误二:画得不够标准,比直角大一点或小一点,或两条边没画直(这种应该是找得到三角板上的直角了,但用直角比着画时,把三角板放歪了,还有的三角板已经旧了,角已经磨损了,整个成圆弧形了)。

错误三:没写顶点、边的名称,或没画直角的标记。

(这种直角是画对了,但应该更完整就好了)这些充分反应学生在空间图形学习一些问题,首先,对生活中的直观物体的依赖性强。

表现在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往往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图形,要形成理解还比较困难。

例如,儿童对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性质的理解就比对圆性质的理解较容易,因为前者相对来说更为直观。

或者,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可能就会比对“角”性质的认识更容易些,因为“闭合的区域”往往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

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的触摸来体验角,他们的形成的感觉整个面来感受角,对于直角的认识更是如此!学习中,尤其是在最初的几何学习中,常常将图形的直观原形与图形形状的名称联系起来观察,忽视图形的所有组成部分的特征。

其次,常常用生活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

低年级的儿童对自己观察到的图形的直观特征,往往是用日常经验的语言来描述的,例如,对于“三角形”的描述,会更多地借用日常经验中的“三角”,因此,常常会说“是尖尖的那样”,会用这种描述来作为图形的识别图式。

虽然这种日常经验有助于儿童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发展空间思维,但在思考和辨识中也常常容易被直观图形的表象所误导。

即便教学中运用了较为精确的语言描述,并试图让些低年级的儿童来学会这些描述,但实际上贮存于儿童头脑中的那些图形特征(陈述性知识),可能还会更多的依赖日常生活中更直观的经验的支持。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

直角和生活联系严紧,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

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

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例外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

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博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1/ 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角的概念,能够识别直角,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直角器。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分享和倾听。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直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角的定义:一个角度为90度的角叫做直角。

2. 直角的特点:直角的两个边相互垂直。

3. 直角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角随处可见,如墙角、桌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直角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直角。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直角器,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角器、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直角。

2. 新课:讲解直角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直角的概念。

3. 操练:让学生使用直角器,识别直角。

4. 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并讨论直角的应用。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直角的定义和特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直角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直角的定义:一个角度为90度的角叫做直角。

2. 直角的特点:直角的两个边相互垂直。

3. 直角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角随处可见,如墙角、桌面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直角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直角,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操练和应用,学生对直角的定义和特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识别直角。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采用直观教学、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学生对直角知识掌握较好,能够运用直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直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的认识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的认识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的认识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的认识反思第【1】篇〗《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

直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角,根据与直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锐角和钝角,也是基本的判断方法。

课初,我以课件呈现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这三个典型的物体,并由这三个物体直接抽象出直角。

为了防止学生对直角形成片面认识,课件有意识的呈现三个不同放置方式的直角,让学生在对变式的比较中体会直角的基本特征。

随后的“试一试”中,我让学生按照要求把一张纸通过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并将折出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直角的体会,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并为学生自主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提供了机会。

接着我用课件呈现出教材上用来折出直角的纸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它折出来的角也是直角的。

学生就避免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原有的直角对学生的操作活动产生的干扰。

在教授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的认识时,我要求学生直接将自己手中三角尺与书上的所呈现的三个角分别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第一个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因此也是一个直角。

第二个角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比直角小;第三个角比直角大。

由此明确: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这里既让学生从与直角比较大小的角度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判断直角的基本方法。

虽然我对于新授部分用心的设计与讲解,可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依然发现几个难点。

一、学生对于物体表面的直角很快能找到,比如正方形、长方形这些图形上的直角。

当这些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如发生倾斜以后,有些学生就要花费较多时间来比量,找出这个直角。

学生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学生一来,寻找困难,二来标注直角标记就更加困难了。

虽然我当堂给出了标准的画法,可是学生还是无法将倾斜的角,画出标准的直角符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

《认识直角》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在判断直角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准备:三角板、纸片、钟、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直角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指名汇报)2、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谈话:这是什么形状的纸?看看这个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吗?(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在纸工袋和三角尺上有几个这样大小的角?(生找一找,指名指一指)3、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直角”。

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二、折直角1、谈话:那么你想自己来折一个直角吗?(课件出示例2)(学生用圆形纸和不规则纸折角)2、提问:比较你和同位折的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再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别比较后汇报)3、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直角都是一样大小的)三、找直角1、找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师: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上藏着许多直角。

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自己想办法比一比,在数学书的封面上能找到几个直角?(交流)2、小朋友,现在请你用小眼睛观察一下,教室里哪里物体的面上有直角?(交流)3、谈话:小朋友,真聪明。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会用两块三角尺上的角拼出一个直角吗?谁来验证他们拼的是不是直角,请验证你们拼出的角是不是直角,还有其他拼法吗?四、画直角1、认识了直角,想用自己的笔把它画下来吗?请你在书上74页的第三题点子图上画出一个直角。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总结(锦集6篇)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总结(锦集6篇)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总结(锦集6篇)反思,回头、反过来思索的意思。

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又译为反省、反映。

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熟悉的间接熟悉。

以下是我整理的熟悉直角的教学反思熟悉直角的教学反思总结(锦集6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熟悉直角的教学反思熟悉直角的教学反思总结1认同点:1、针对本节课程,我以课本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老师用书为蓝本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了本节课,使本节课的全部活动都有的放矢。

2、充分利用了学校供应给老师的教育资源,如老师用书、多媒体等,紧跟时代步伐,实行多样化方式给与教学支持。

3、教学的思路清楚,目标明确,能抓住同学反映出来的明显问题。

4、关注了同学的动手力量,通过折直角调动了同学的乐观性,同时在肯定程度上熬炼了同学的动手力量。

5、同学的行为习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课的专注程度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回答问题乐观踊跃,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思索,做到了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1、前期基础学问要扎实,同学的基础不扎实导致后面的学问理解起来很困难,技能明显会感到欠缺,解决问题时会有很强的力不从心感,打消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与乐观性。

2、引导同学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把自己的做法说明白,让同班的同学充分理解。

3、老师的教学语言要切实贴合本学段同学的年龄特点,规范老师语言,让同学不仅能听懂老师说的话,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老师的思想。

4、在选择教材资源时,要从身边发觉生活实例,拓展教材的选择宽度,贴合同学的生活情境,更有利于同学理解所要学习的学问内容。

5、老师要时刻关注同学的听讲状态,留意同学的反馈,准时依据同学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真正发挥同学的课堂主体地位。

6、尽量避开老师说的多、同学做的少的现象,贴合同学实际的身心进展水平来选择教学方法。

7、加强同学的示范与动手力量,让他们在做中学,做了就记住了,改掉传统的老师说、同学听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突破。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认识直角的教学反思1《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

“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习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

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

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

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

本节课我努力在教学语言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们爱学、乐学。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关注其他的学生。

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

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

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习进程。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二年级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6篇)二年级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

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复习角、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从同学们所熟悉的练习本、手帕等物体抽象出图形,并拿练习本上的角对比周围的角,如:黑板面的角、门框、红花台、桌面的角等,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兴趣高涨的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通过实践,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是角的.一种。

由于学生感知充分,所以记忆也深刻,并且知识________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

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画出的直角不标准。

结合课中出现的问题,我练习了多个判断是不是直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全部学生可以正确的画出直角,并保证正确使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熟识直角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在同学初步熟识了角的基础上熟识直角。

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四周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复习角、熟识直角、推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时从查找四周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

引导同学从生活中熟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

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熟识直角。

我并没有直接告知同学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从同学们所生疏的练习本、手帕等物体抽象出图形,并拿练习本上的角对比四周的角,如:黑板面的角、门框、红花台、桌面的角等,看看有什么发觉,同学爱好高涨的走下座位找自己宠爱的角来比较,通过实践,发觉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这时我再告知同学这类角就叫直角,是角的一种。

由于同学感知充分,所以记忆也深刻,并且学问来源于生疏的生活,所以直角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觉这些角大小都没有转变,加深对直角的熟识,最终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其次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同学猜想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使同学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

这时再让同学沟通推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但在这个活动中,同学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同学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同学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同学学会推断直角后,引导同学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推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

同学在这个环节中消逝了较大的困难,画出的直角不标准。

结合课中消逝的问题,我练习了多个推断是不是直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多数同学把握的很好,全部同学可以正确的画出直角,并保证正确使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地为您呈现我在教授《直角的认识》这一课时的大致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引入,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直角的概念和特点。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直角的定义,并能够识别直角。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直角的概念,学会如何识别直角,并能够运用直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直角的定义和识别方法,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直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方式,来认识直角。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将直角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2. 概念讲解: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会引入直角的概念,讲解直角的定义和特点。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角是直角。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一些有关直角的练习题。

5. 作业布置:我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直角,并画下来,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我会以直角为主题,用一个大的直角图形,将直角的定义和特点包含在内。

七、作业设计1. 找出生活中的直角,并画下来。

2. 解释直角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直角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直角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直角。

同时,我还会思考如何将直角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直角的重要性。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会考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生活中的直角,并尝试解释直角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认为实践情景引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的概念至关重要。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认识直角》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成功之处1. 从生活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含有直角的物品图片,如书本、课桌、黑板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上的角,从而引出直角的概念。

这样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认识直角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等操作活动,亲身体验直角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直角,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自己发现直角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及时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判断哪些角是直角、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用纸片折出直角等。

通过这些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具体。

有时候只是简单地说“好”“不错”等,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认识直角的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巩固练习时间不够充分。

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对直角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我没有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1. 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例文三篇.doc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例文三篇.doc

认识直角要抓住“比较”这个环节,通过反复的比较让学生建立锐角、直角、钝角的清晰表象。

在教学中我也抓住了这一点,对于一般的锐角和钝角学生基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对于一些接近于直角的锐角和钝角,学生都认为是直角,我就让学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但是一部分学生将三角尺转来转去,怎么也放不准。

在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这个环节上还要加强示范,以及个别辅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这一方法。

在图形中标出直角这是本课练习中常碰到的题目,图中的直角的位置是不同的,学生怎么样也画不好直角的标记,我就让学生把本子转过来画,但好多学生还是画不像,即使是转过来,他们也不知道应该转到什么位置是最合适的,画出来的直角标记不是圆的就是尖的,后来我让学生在画直角标记时跟着直角的两边画,直角的边朝什么方向,你也跟着朝什么画一条,然后画完后再看看你画的直角标记和直角本身是不是组成一个小正方形,这样情况稍微好点,但是换了一道题,不会画的又多了……篇二: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认识直角,所以从课的开始,我就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角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在复习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

然后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我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说说有几个角,并自己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划一下,使他们经历观察(认识表象)、操作(内化表象)的过程,认识直角的特征,并知道为了区分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通常在直角上标号直角符号。

再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并知道所有的直角大小相等。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我则把重点放在了“比较”上,通过反复的比较得出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对于一般的锐角和钝角学生基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对于一些接近于直角的锐角和钝角,学生都认为是直角,我就让学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但是一部分学生将三角尺转来转去,怎么也放不准。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2. 教学难点:建立直角的表象,知道直角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角?”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初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认识直角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窗户,窗户上有一个直角。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在窗户上找到角吗?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直角的特点:直角是两边垂直的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教师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直角,并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门框、书本、桌面等。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直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对直角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直角,知道了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在巩固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直角的判断还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二年级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二年级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直角是二年级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也是孩子们从平面几何开始学习的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首先,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直角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还不够明确和简洁。

很多孩子对于直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操作时也容易混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直角的定义进行讲解,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直角的特点,比如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并且两边的长度相等。

此外,我还发现在直角的应用题中,有些孩子对于如何使用直角的性质来解题还不太熟练。

他们经常在选择用直角的性质来解题时感到困惑,导致解题思路混乱。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角应用题的训练,让孩子们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直角的性质和应用,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发现在直角的教学中,一些孩子对于直角尺和量角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测量直角时经常出现误差。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会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们提供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使用直角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从而加深对于直角尺和量角器使用的理解。

最后,在教学中我还发现,有些孩子对于直角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缺乏问题意识。

他们对于直角的性质和应用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够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置一些情境问题和应用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激发他们对于直角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二年级直角教学的反思让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如定义讲解不够明确、应用题训练不够充分、工具使用不够熟练和学习动力不够高。

这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通过更精确的定义讲解、更多的应用题训练、更多的直角尺和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设置情境问题和应用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相信可以提高孩子们对于直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掌握直角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直角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 2教学反思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 2教学反思 冀教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认识直角 2教学反思这学期的第一次研究课,我选择的是《认识直角》,这是因为有了赛课前的一轮磨课,我对认识角这一单元有了较深的认识。

课例研究中,老师们给与了我很大的肯定,非常开心。

综合老师们的点评以及自己的反思,对这节课,有如下收获。

1.备课时最大的困惑就是试一试环节。

学生每人用一张不规则的纸片折一个直角,然后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较,感受直角是一样大的。

虽然有了对直角的初步认识,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折,肯定会有部分孩子折不出来。

如果孩子折出的不是直角,就无法进行比较。

所以为了确保每个人折出的是直角,必须有老师的指导。

但是完全由教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折,就会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于是我带着学生先折第一步,然后提出要求:你能再折一次,折出一个直角吗?从课堂效果来看,大部分孩子再对折一次折出了直角。

在展示学生折的时候,我又强调两条边要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折出的是一个直角。

这一设计,不仅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还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2.学生建立直角的概念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例题出示了三个实物:正方形纸片、纸工袋和三角尺。

为了方便展示,我将屏幕上的三个直角画在了黑板上。

虽然大致相同,不太准确。

因为这三个直角我都是用同一个工具三角尺画上去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直角都是从三角尺上剥离下来的,只是位置不同而已。

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建议,可以在黑板上描出正方形纸片、纸工袋和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这样的抽象过程更科学。

3.认识锐角和钝角这一环节,我是直接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三个钟面,其实可以准备得更充分,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动手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去感受。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更能进一步学会如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

4.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如何画直角的符号掌握得不好。

尤其是变换了位置的直角。

如果课堂上稍加提醒,就可以避免作业的错误,所以课堂上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认识直角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直角是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首先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上发现直角,
即从三维物体上剥离出直角。

再建立直角的概念。

最后研究直角的性质。

为实现以上的“三步走”,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二维和三维的转换中,在折、画、
做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把握直角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掌握
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初步的感知了直角以后,引导学生动手做直角,这样才有利于建立空间表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深刻的体验,并尝试发现判断直角的方法(用直角三角形或
折出来的直角去对比),建立直角的几何模型。

在认识完直角以后,教材又安排了在比较中学习锐角和钝角。

锐角和钝角是从学生熟悉的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引入的,学生又生活经验作为支撑,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拨一个角,其他同学逐个判断并说明理由,收到
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在制作直角时,做出的直角并不是很规范,没
有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评价。

文库精品,祝您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

直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角,根据与直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锐角和钝角,也是基本的判断方法。

课初,我以课件呈现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这三个典型的物体,并由这三个物体直接抽象出直角。

为了防止学生对直角形成片面认识,课件有意识的呈现三个不同放置方式的直角,让学生在对变式的比较中体会直角的基本特征。

随后的“试一试”中,我让学生按照要求把一张纸通过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并将折出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直角的体会,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并为学生自主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提供了机会。

接着我用课件呈现出教材上用来折出直角的纸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它折出来的角也是直角的。

学生就避免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原有的直角对学生的操作活动产生的干扰。

在教授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的认识时,我要求学生直接将自己手中三角尺与书上的所呈现的三个角分别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第一个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因此也是一个直角。

第二个角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比直角小;第三个角比直角大。

由此明确: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这里既让学生从与直角比较大小的角度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判断直角的基本方法。

虽然我对于新授部分用心的设计与讲解,可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依然发现几个难点。

一、学生对于物体表面的直角很快能找到,比如正方形、长方形这些图形上的直角。

当这些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如发生倾斜以后,有些学生就要花费较多时间来比量,找出这个直角。

学生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学生一来,寻找困难,二来标注直角标记就更加困难了。

虽然我当堂给出了标准的画法,可是学生还是无法将倾斜的角,画出标准的直角符号。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均出现这种情况,为此我只能一遍遍强调画法,有些苦恼。

二、学生虽然知道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学生难免会忘记带三角尺,让学生掌握用灵活的方法来折直角这个方法很有用。

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很好的将角的顶点重合,三角尺的边与所量的边重合也有些困难。

三、让学生学会合作三角尺拼图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并将学生用三角尺拼成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画出来,就更困难了。

学生很难将实际图形与抽象出的角联系到一起。

因此难度有些大,教学中也花费了过多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