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要附加值还是性价比
中国如何打造世界品牌
中国如何打造世界品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一直以来依赖于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来吸引国际市场。
然而,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这些优势已经不再足够。
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我对中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建议。
首先,中国企业需要注重品质和创新。
多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品质上一直存在问题,给国际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印象。
中国企业应该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并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只有通过品质和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声誉。
第三,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巨大。
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机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关注本土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中国企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
最后,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
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政府还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企业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发展环境。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的认可和保护。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中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品牌策划--品牌附加值的内涵及作用
品牌策划--品牌附加值的内涵及作⽤品牌策划——品牌附加值的内涵及作⽤(上)品牌附加值的内涵(⼀)品牌和品牌价值1.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个名称、概念、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2.品牌的作⽤识别是“货真价实”的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
信息浓缩通过品牌把消费者关于这⼀品牌的所有信息都浓缩地体现出来。
品质保证熟悉的品牌给消费者以信⼼保证,并提供消费者所期待的稳定的利益。
附加价值提供⽐竞争品牌更多的价值和利益,使消费者愿意付出更⾼的价格。
3.什么是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户或消费者对品牌整体实⼒的全⾯⼼理反映,分为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可感知的功能利益和可感知的情感利益,是与某⼀品牌相联系的品牌资产的总和。
品牌价值的内涵品牌价值的内涵是品牌价值的核⼼部分,反映了品牌的内在价值。
它是靠品牌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可能在⼀朝⼀⼣迅速提升。
品牌价值内涵包括情感和功能两个层⾯,亦称之为“软性”与“硬性”,或品牌的“阴”与“阳”。
(1)品牌价值内涵的情感层⾯品牌价值内涵的情感层⾯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在情感和⼼理的感知,这种感知是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联系的基础。
消费者选择这个品牌,⽽不是那个品牌,不仅仅是在做⼀种产品上的选择,同时是在向周围⼈,也是在向⾃⼰表明其选择了这个品牌所代表的⽂化、⼈格特征以及价值观。
(2)品牌价值内涵的功能层⾯品牌价值内涵的功能层⾯是品牌在市场上⽴⾜的基础。
所有的品牌在开始时都⽆⼀例外地是作为产品出现的,它们在市场上的成功或失败都很⼤程度上依赖于它们⾃⾝的功能和质量。
⼀个市场上成功的品牌所必备的因素就是其能够提供始终如⼀的、⾼质量的、可以与任何竞争对⼿媲美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品牌在功能层⾯的优势将是其形成品牌优势的不可动摇的基⽯。
品牌价值外延是品牌价值的扩展部分,反映了品牌的内在价值的影响⼒和渗透⼒。
它是可以通过⼴告、促销活动等⼿段有效提升的品牌价值部分。
打造品牌也要从“娃娃”抓起——李玉中纵谈我国皮革业品牌发展大思路
量大, 中国皮革行业的生产效率高, 中国皮革产 入,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四是提高员工素质, 提 基本载体。 没有好的质量, 品牌就不可能形成 品的比较优势明显。 不足之处: 产品创新开发能 高管理水平, 提升产品品质。 五是积极使用新工 满意度、 美誉度和影响力。 力不强, 产品的附加值低, 品牌效应差。
度较快, 产品的升级能力较强, 劳动量资源比较 加工环节是制约我国皮革产业发展的瓶颈。 皮 不强 的行业现状 , 最应从哪些方 面进 行不
丰富, 产品市场容量大, 产品需求旺盛, 产业在 革产业要想实现瓶颈的突破, 应该从以下方面 断 改进和创新呢?
国内具有梯度转移的条件, 所以我国的皮革产 着手 :
‘‘
品牌并不等于名牌。 把名牌和品牌相混淆, 在本土企业的管理者中间并不少见, 广告能 带来 知名度, 但却带不来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 度, 因为知名度仅仅是 品牌 塑造 中的要素之
一
…
…
企业的成长可能是 非常快的, 但观念的渗透却是非常缓慢的, 品牌 内涵的传播需
要 由内向外的进行, 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企业没有多少钱用于宣传, 但基础的工作做好 了 , 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懂得了品牌的涵义 , 一旦时机成熟, 强势品牌的产生只是瞬 间的事情。
主要是企业发展都是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企 装需求不同款式的皮鞋, 不同生活习惯需求不同功能化的皮鞋; 再譬如 展道路是与他们有些类似, 箱包产品, 呈现一服一包, 一物一包, —人多包, 一季多包的趋势。 这种变 业的发展初期都是粗放型发展方式, 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社会配套是逐步
维普资讯
然后再让每个员工把这种内涵 ( 价值、 定 实施 名牌战略 高产低 耗的公司企业的实 淆, 在本土企业的管理者中间并不少见。 这种 认同, 概念上的错误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误解: 只要客 位、 个性) 带给客户。 这时, 品牌战略实际上已 例) 户都知道我们企业的名号了, 我们就是强势品 经 开始了 虽然 在刚 开始的 时候 企 业没有多少 。 李玉中 : 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 自
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
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品牌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信誉的代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产之一、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对企业的意义不可忽视。
以下是品牌对企业的意义的几点阐述:1.增加市场竞争力:品牌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个知名且受欢迎的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区分自己和竞争对手,让消费者记住并选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2.建立信任和忠诚度:品牌是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有知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品牌会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产品或服务。
同时,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使他们成为长期的回头客。
有忠诚的消费者不仅会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还可以通过口碑传播帮助企业扩大市场。
3.提高产品附加值:一个有品牌的产品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增加附加值。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资产,能够为产品或服务赋予独特的品质、特点和形象。
据研究表明,同样的产品在没有品牌的情况下,与有品牌的情况下,价格可以有较大差别。
一个有品牌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并付出更高的价格。
4.降低市场推广成本:品牌可以减少企业在市场推广上的投入。
一个知名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因其高度认可而不需要过多的广告和宣传。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消费者会通过口碑传播和品牌形象来选择购买。
因此,企业可以在营销和广告上节约成本,获得更高的回报。
5.扩大企业影响力:一个有品牌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知名品牌不仅仅在消费者中有影响力,也在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和投资者中有影响力。
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优秀的人才,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企业有了品牌后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线,开拓新的市场,增加企业的影响力和地位。
综上所述,品牌对企业的意义十分重要。
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品牌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市场推广成本,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国货发展概述
国货发展概述一、国货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国货是指中国制造的商品或服务,国货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国货的发展可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内市场的繁荣,降低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国货发展的现状和成就2.1 国货品牌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的一些民族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表现备受瞩目,成为了全球知名品牌。
此外,海尔、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2.2 国货消费的普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购买国货。
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高端奢侈品,国货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增加。
国货的品质和性价比得到了认可,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也大幅提升。
2.3 国货出口的增长中国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家具等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深厚的基础。
随着技术和设计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国货出口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的“互联网+”战略和电子商务发展也为国货的出口提供了便利和推动。
2.4 国货创新的推动国货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推动。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的一些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推动了国货的创新和发展。
三、国货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1 传统产业升级的问题中国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
一些行业的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升级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国货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3.2 品质和信誉问题国货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质量和信誉问题。
一些国货企业在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同时,忽视了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如何提高国货产品的品质,增强国货企业的信誉,是关系到国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3.3 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的国货需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品牌竞争,这需要国货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Marketing营销策略 2012年6月117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商丘工学院管理学院 李超摘 要: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单纯依靠质量、价格已经难以决胜于市场,品牌意味着附加值,意味着高市场认可度以及高利润率。
而品牌营销是塑造品牌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品牌意识、品牌定位、品牌传播等6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品牌营销 品牌认可度 品牌传播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a)-117-02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明确,买商品就要买品牌商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消费时尚。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就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有力手段。
国内外企业纷纷利用品牌塑造进行市场渗透、扩张,通过提高品牌价值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
品牌营销是消费者理解、认可企业品牌的关键,做好品牌营销是提升品牌价值和顾客忠诚度的战略法宝。
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提出改善对策显得尤其重要。
1 品牌营销的概念及特征品牌营销(Brand Market 简称BM)是在市场营销概念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它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明确品牌核心价值和角色关系,对品牌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使品牌生命得以延长,品牌价值得以增值,品牌市场得以扩张。
由此可见,品牌营销不仅是一种营销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营模式,不仅重视营销效果,同时也注重品牌资产的积累,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活动。
由于品牌营销是营销的一部分,因此品牌营销也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命名、品牌传播以及品牌延伸的多项内容。
2 我国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被誉为“世界工厂”。
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对比
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对照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品牌和国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国外品牌和国产品牌进行对照,分析其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差异和优势。
二、品牌知名度1. 国外品牌:国外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较长期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例如,苹果、耐克等国外品牌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和广告宣传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 国产品牌:国产品牌相对而言在国外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产品牌的不断壮大,一些中国品牌如华为、小米等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其品牌知名度也在逐步提升。
三、产品质量1. 国外品牌:国外品牌普通以高品质的产品著称,其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创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和技术。
这些品牌通常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牌意识的提高,国产品牌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例如,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如吉利、长城等在质量方面已经与国外品牌有了较为接近的水平。
四、价格竞争力1. 国外品牌:由于国外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其产品价格通常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其高品质、独特设计和品牌溢价等因素所致。
国外品牌通常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销费者的青睐。
2. 国产品牌: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的产品价格通常较为亲民。
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国产品牌更倾向于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五、市场份额1. 国外品牌:国外品牌通常在全球市场上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是由于其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所致。
例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外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2. 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一些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全球市场上,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论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
论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两年前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事件,让人们彻底顿悟,如果要靠发展低附加值贸易,最终肯定要受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的阻碍。
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打响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贸易水平低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弊端,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策略,指明了方向。
标签:贸易附加值贸易壁垒利润发展要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单靠打价格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升级产品和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增加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多赢。
在各行各业积极推行“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等战略,才能不负第三大贸易大国的称号。
产品附加值的定义(一)附加值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
(二)高附加值产品关于“高附加值产品”,应当明确这样几个基本概念:第一,附加值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不同行业、国情和不同价格体系的制约。
第二,附加值的高低又是一个有时效性的与市场状况有着互动作用的概念。
第三,“高附加值产品”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概念。
它应当是投人少、产出多、功能价值比较合理得当的产品。
第四,高附加值产品也不能等同于高科技、高消费、高档次产品,后者只有成为高效益产品时,才能称为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现状无论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环渤海等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以及恶性竞争的情况仍然无处不在,同行业企业间为争夺相对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常常各自为战,甚至上升到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竞争的地步。
我国大多数产业包括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属于中低附加值的产业价值链。
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普遍小于1。
所谓附加值率就是指出口单价除以进口单价的值,附加值率小于1,表示这项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小于进口产品,反之则大于进口产品。
中国式营销必须打造新质营销力
中国式营销必须打造新质营销力中国制造和中国商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并非在卷价值或卷价格中二选一,而是共同聚焦于塑造未来的生活方式,打造和迎接具有无限可能的中国价值。
01中国式营销是独立于美国模式的营销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说起营销来,言必称美国。
其他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日本在内,虽然在全球市场成就卓著,但鲜有称许其市场营销者。
作为一个事实,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既引领着全球0-1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也引领着全球0-1的市场推广、拓展。
也就是说,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既是创新的霸主,也是市场推广和拓展的霸主。
并据此享受着全球最高的附加值和超额利润。
即便是德国、日本及其跨国公司,通过精益求精提高品质、性能,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并且在许多领域超越美国及其跨国公司,取得了领先地位,但由于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通过1-N技术和产品创新实现的,是追随或者挑战美国及其跨国公司实现的,因此即便它们一度垄断了某些行业及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它们从未超越美国及其跨国公司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市场领导地位。
它们只能默认美国的领导地位。
二战之后,一方面,美国通过“脱实向虚”,稳居高端,控制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长臂管理”,遏制其他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危及其领导地位。
这事实上固化了其他发达国家及其经济的从属地位。
在经济总量上不能超越美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不能危及美国公司,这就是美国所维持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也是其盟友不得不默认的规则和秩序。
虽然在理论上并未得以明确,但在客观上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形成了这样的规则:只有那些推动0-1技术和产品创新、0-1市场推广和拓展的国家、企业,才能为世界创造和贡献更多、更高价值,才有资格领导世界经济、市场和行业。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只有美国及其企业始终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很美式,但这个规则很重要,具有普遍性意义。
无论是过去或者未来,一个国家及其企业如果不能通过革命性创新引领市场,它既不可能获得市场的领导地位,也不可能再赢得全球市场的尊重。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也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升级科技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收益和回报,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参与到制造业的创新中来。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高度集中,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这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解决。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要加大环保、节能、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人才,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制造业领域。
四、加强品牌建设,增加附加值品牌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缺乏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政府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深化国际合作,开拓市场空间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来实现。
喜欢中国品牌的原因
喜欢中国品牌的原因
喜欢中国品牌的原因有很多:
一、文化认同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一种传承,在使用中国品牌时,能让人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
二、价格实惠。
相比国外品牌,中国品牌常常具有更为实惠的价格,对于有限的购买力而言,中国品牌更是理想之选;
三、质量可靠。
虽然有一部分山寨产品,但是,大部分的中国品牌的质量仍然可靠,至少较国外品牌相比,价格实惠;
四、服务良好。
有些中国品牌的服务也有不错,能够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未来中国品牌的出路分析
未来中国品牌的出路分析一、创新与品质提升:目前,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外品牌。
中国品牌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
通过持续不断地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中国品牌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品牌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印象。
中国品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品牌定位和宣传推广来塑造品牌形象。
建立独特的品牌风格和品牌标识,加强对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国际化运营和市场拓展:中国品牌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跨国合作、进军市场、品牌并购等方式实现国际化发展。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借助其在国际市场的渠道和资源优势,中国品牌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四、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品牌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对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
中国品牌还需要加强对品牌的保护,打击侵权行为,提升品牌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
中国品牌需要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品牌价值观和品牌文化,通过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等方式,推动品牌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认可度,还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品牌的出路在于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塑造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品牌才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可以根据不同品牌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牌定位战略:
1. 价格定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通常以价格竞争力为优势,定位为性价比高的汽车品牌。
这种定位战略可以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2. 技术创新定位:一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差异化定位。
它们可能在电动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以提供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功能。
这种定位战略可以吸引那些对新技术和创新感兴趣的消费者。
3. 品质定位:一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并定位为高品质的汽车品牌。
它们可能加强生产工艺、提高零部件质量,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这种定位战略可以吸引那些对汽车品质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4. 品牌形象定位:一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通过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来实现差异化定位。
它们可能与知名设计师或者品牌合作,注重外观设计和品牌故事,以塑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这种定位战略可以吸引那些对品牌形象和个性化的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定位战略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进行灵便调整。
同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产品国际原产地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
原产地形象概 念的界定
四、 中国产品原产地形象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中国缺乏对原产地形象的统一筹划与管理 一)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大力发展 市场经济开展对外贸易 ,
原产地概念原先主要用于国际贸易领域。货 物的“ 原产 地” 通常指货物的“ 原产 国” 而其 中的“ 可指一个 国家 、 , 国” 国 家集团或地 区 吐立关税 区等) 。货物的原产地被形象地称 为 商品的“ 经济国籍 ”在 国际贸易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原产地形象指 目标市场 消费者对产 品和服务的原产地 或原产国的内在印象 , 消费者对该 国的总体认知 , 是 即基于 对一国生产及营销优缺点 的了解 , 国产品在消费者心 目中 该
值链最低的加工生产 阶段 , 从而使中国的厂商在 国际市场上
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中国厂商缺乏产 品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 . 制造 出来 的产 品不是委托方的设计就是 大量模仿 国外品牌 的样式 , 给国外
消费者 带来 了非常差的 印象 ,一 提到 中国产品就会联想到
监管与维护 。 ( ) 二 中国厂商长期粗放 式发展 , 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与 国
际品 牌 运 作 能 力
树立起 的整体形象 , 也叫原产地 印象 、 品形象。 产
二、 原产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原产地形象 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两大 因素 四小类 :一 、 产 品本 身的属性 , 包括产 品内部线索 和外部线 索 ; 、 二 环境 因 素, 包括原产国的环境 因素与消费国的环境 因素 。产品的内 部线索相当于消费者所具有的产 品知识 , 它是与产品基本特 征相关的 , 如产品的类别 、 性能 、 耐用程度 、 制造工艺 、 技术先
“ 冒” 。 假 等
企业品牌的效益
企业品牌的效益关于企业品牌的效益企业品牌的意义是企业的骄傲与优势。
当公司成立后,品牌就因为服务或品质,形成无形的商业定位。
对很多中国企业和公司管理者来说,品牌是梦想、是目标。
从“商标”到“名牌”再到“品牌”,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认识不到品牌对于企业的真正意义。
因为品牌能够带来附加值,最终带来的则是更多的利润。
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中国企业家从没有放弃建立世界级品牌的梦想,联想、海尔、青啤都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但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本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与国力同步增长,多年来中国的很多企业只能说已经经过了最初的品牌塑造阶段,其目标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从品牌认知到品牌打造,企业在营销层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仅仅是过了品牌识别的阶段似乎还不足以支撑一个企业的品牌梦想。
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要看它有多少世界级的品牌。
中国需要以品牌立国,只有品牌化才能赋予一个国家和企业长久的竞争力。
拥有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企业品牌发展首先得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开始。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改变就是发展模式的改变,因为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目前很多中国企业都遇到了这样的瓶颈:品牌的营销和塑造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无法再向中高端提升,更深度的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消费者对于品牌也只停留在认知阶段,不可能为品牌付出更多的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不断上升,企业如果不做品牌,不提高品牌附加值,恐怕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但要想真正实现品牌升级,路径又在哪里呢?山寨”一词曾在2008年风靡中国,在国际的认知中,山寨似乎是与中国紧密联系的。
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
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国产品牌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目的是要推动国产品牌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下有关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
一、政策背景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提升国内制造业品牌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2、协调国际经济合作,增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
3、增强国家利益,推动国内产品向全球市场更广泛地扩张。
二、政策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建立和完善了产业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
2、加强对标准体系建设的支持和引导。
3、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国内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性能化。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国内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
5、对涉及国家利益的关键领域实行产业政策保护。
三、政策实施效果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1、国内一些优质品牌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2、一些国内品牌附加值提升显著,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3、支撑和引导了从制造业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型和升级。
4、品牌标准化和产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四、前景展望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会继续落实和执行,国内品牌也将会不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未来政策措施将更加具体和创新,涉及到国内制造、设计、研发等各方面。
同时,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也将成为以后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国家对国产品牌的扶持政策,会进一步提升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地位,也会切实推动国内品牌的更好发展。
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策略
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通过提供附加值和实施差异化策略来实现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探讨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这些策略的方法。
一、产品附加值的定义和重要性产品附加值是指企业为产品增添的各种额外的功能、服务或者其他特性,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产品竞争力。
与传统的竞争方式相比,提供附加值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青睐。
附加值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提供附加值,企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独特性并更加受欢迎。
2.增加产品竞争力:附加值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品质,还能使产品在同类竞品中具备差异化优势,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提高品牌声誉:附加值能够提升品牌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忠诚度。
二、差异化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差异化策略是企业通过为产品或服务赋予独特的特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
在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通过差异化策略可以实现市场定位,吸引特定消费群体,并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差异化策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产品特性:通过差异化策略,企业能够优化产品特性,使其具备独特的卖点,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提升产品形象:差异化策略使企业能够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并建立品牌认知度。
3.增加市场份额:通过差异化策略,企业能够针对特定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并实现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市场份额。
三、实施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策略的方法1.研究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是成功实施附加值和差异化策略的关键。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将产品的附加功能与目标消费者需求相结合,定位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特点。
2.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以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独特的差异化特点。
品牌要附加值还是性价比
中国品牌要附加值还是性价比品牌理论认为通过建立知名度和提升形象,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获取品牌超额的利润和收益,是品牌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现代营销学理论同样认为通过竞争获取超越市场平均价格的溢价,或者说是取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收益,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在品牌资产的理论价差效应是一个品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消费者认同的有力证明;这些理论都说明了一件事情,企业要成功,要有竞争能力,就必须在市场中拥有比竞争者更强大的实力,要超越产品的价值,注重产品附加值的塑造,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取远远超于企业制造成本的利润;当然,也有一种理论认为,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不断扩大规模,通过规模优势和不断创新,降低成本,以最大限度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接受,依靠中国众多的人口基数来最大限度获得市场份额,这种理论强调的是给消费者创造物超所值的产品价值,品牌给予消费者的利益是良好的性价比优势,是基于使用基础之上的低成本策略;两个着名学者对中国企业如何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观点迥异,在这里做个简单分析和探讨;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是“品牌附加值”的主张派,他在多次演讲中阐述观点:耐克阿迪达斯的这些品牌很多在中国制造,证明这个行业技术壁垒很低;耐克“JUST DO IT”,阿迪达斯“一切皆有可能”;耐克代言人是迈克乔丹,阿迪代言人是贝克汉姆,他们带出运动精神;李宁的口号也是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抄袭;感觉太重要了;一家英国咖啡公司叫尼路,把体验的感觉发挥到极致;1997年开始利用体验,打败星巴克;尼路咖啡每一家分店完全都是不一样的欧洲风格,四周都是名画,窗外漂亮阶梯,还有人弹吉他,感觉很好,就是这种感觉打败了星巴克;品牌附加值是否可以依靠模仿就可以建立在郎教授的演讲里,有两个关键的词汇“精神感觉”,就是说品牌卖的是精神和感觉,而不是具体的产品,中国体育品牌最缺少的是精神,缺少耐克的“Just do it”和阿迪达斯的“Impossible is nothing”的精神,即使有,也是比较拙劣的临摹,福建晋江市是许多国际体育鞋类品牌的全球代加工基地,质量甚至设计都和国际品牌没有大区别,可是为什么在品牌的影响力上与国际品牌差距甚远,就是在于“精神”内涵不足或者是没有做到位;李宁已经是国内品牌比较杰出的代表,其他品牌的“精神塑造”怎么样乔丹、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等,你能够分辩他们在品牌上有何不同吗他们的精神有什么不一样吗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精神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次全球性的营销传播活动,贯穿到它的设计、管理、生产、销售、传播甚至物流,许多年一直在坚持,中国的品牌必须要认识到,运动品牌的行业本质,就是要超越单纯的加工和生产,要了解中国的消费者,了解中国未来的趋势,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并且要对一个有效的概念进行坚持,耐克的“Just do it”坚持了几十年,证明仍然有效,郎教授将“精神感觉”的行业本质分析这两个品类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读了曾鸣教授的龙行天下一书,估计我们又有了不同的见解,企业的行业本质除了创造品牌的体验和感觉外,有没有其他更适合中国的方法曾任雅虎中国总裁的曾鸣教授对中国的企业有深入的了解,不仅有在长江商学院从教的经历,更有在中国企业一线实践的深刻体会,龙行天下在对中国以往成功企业的研究和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后,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国企业要成功,必须进行“成本创新”——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个成本创新包含两层含义:1、企业通过创新,而不是简单的低要素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2、企业创造性地应用种种方法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主要是应用型创新,从而带来性价比的大幅提升,创造全球性竞争优势;这个理论的提出,基于整个国家研发教育体系的局限和积累的不足,中国要在原创、前沿的基础研究发明方面有质的突破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在我们资源、能力有限而跨国企业又很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竞争超越中国未来十年的优势仍然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成本创新”,因为这是穷人的创新之道;所以,他认为“价格战”是中国企业增加竞争力的一种方式;他举了几个中国大型企业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海尔的“整合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三点:坚定站在用户一边,设计需求甚至是创造需求;非技术性的创新系统化非常关键,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点子上,他要有可持续性,要有组织、文化、体系及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支持;捕捉本地机会,在全球整合资源,本地化思维,全球性运作;中国企业未来十年最大发展机会在于用整合创新的战略横扫欧洲、日本的细分市场里的隐形冠军;一旦突破了技术门槛,我们就可以利用中国市场廉价劳动力的研发能力,将产品大幅度降低,吸引新的用户,把一个小的细分的市场变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主流市场;曾鸣教授的理论核心在于“以创新降低成本,以成本赢得市场”,这和郎咸平教授要赋予产品以“精神感觉”的行业本质有着几乎相反的观点,曾鸣教授以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的成功案例来证明这个理论在中国的实效性,并断言,未来十年的中国仍然是以成本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方式不会改变;两种理论都曾经在中国市场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对比起来,谁更正确呢中国企业到底应该提升品牌附加值,提高价格,获取超额利润,还是提升创新能力,降低价格,用规模优势,占领市场,取得垄断效应世界上成功品牌的优势跟地域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欧美企业比较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品牌的形象,获取高利润,而日韩企业则更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来降低成本,赢得市场;汽车行业的竞争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美国汽车人高马大,极其耗油,比较注重造型和形象,而日本企业则小巧而省油,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价格也更便宜,讲究的是性价比,在上个世纪美国汽车就被日本汽车打的落花流水,如今日本的丰田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第一品牌,这跟基于成本基础之上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而福特近年的连年巨亏,也反映了美国企业对成本创新能力的不足;许多的日韩企业都有这样的特性,建立在“技术和成本”基础上的成功,更实用,也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如三星、LG、三菱、雅马哈、现代汽车等等,欧美企业相对更多注重形象和内涵的挖掘和赋予,如哈雷、星巴克、苹果电脑、宝马汽车等等,在两个派系的品牌成功基因上,显示出了这样不同的特点;在中国要实现品牌的胜利,或许不能单纯的照搬任何一种理论,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和品牌策略,我认为应该分析两方面的因素:产品群体特征和行业特点;产品目标群体的研究是中国企业的一大课题,也是过去企业成功的一大法宝,不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和形态,就不可能制造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对中国企业来说,市场是开发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科研出来的,所以,“以研究中国消费者为中心”这一主题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基因,海尔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产品,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同样都是以目标群体为中心;不过中国地域广博、人群各异、需求多样,决定了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分析将是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随着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细分化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群体的营销战略和品牌概念都应该进行不同程度的设定和调整,不管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还是准备扎根中国的外企,未来针对群体的细分化战略都是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年轻群体的时尚产品适合于使用“精神感觉”的诉求方式,这是基于年轻群体注重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所决定的,而年龄越大,则对产品的需求更偏于实际,对“实惠性价比”有着更高的理性需求,如同属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神州行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动感地带诉求“我的地盘听我的”,启用周杰伦、SHE来打动年轻群体的心,引发他们对产品诉求的共鸣,而神州行则用葛优的亲和力,带动更多普通群体的喜好;产品群体的特征往往呈现了群体的概念,从人口统计学上进行划分,和收入、职业、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的群体,对“精神”和“物质”的偏好差异甚大,所以,划分目标群体、确定传播基调是一个品牌传播的前提;不同行业往往有不同行业的特性,比如关系到百姓日产生活必需品,可能采用成本创新是比较有效的竞争手段,利用成本优势扩大市场是一种成熟市场的行为,但对于许多时尚品牌甚至是奢侈品牌,就应该强调其产品以外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可能是精神的,也可能是生活形态的,也可能是一种生活的主张等等,总之,脱离了产品本身物理属性的诉求,能够为塑造品牌附加值而服务,并为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创造可能;中国工商局网站公布的45类产品34类商品和11类服务中,14、15、32、33类就比较适合采用增加品牌的“精神感觉”的方式来提升品牌竞争力,而25、29、30类则比较适合采用成本创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当然,强调成本领先的行业里,也会出现以诉求品牌附加值,树立品牌形象而卖高价的产品,比如蒙牛推出的特仑苏,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牛奶,其传递的高品质形象、常人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美丽的异域风情,无一不是想要打造一个虚拟的品牌联想,并将这一联想转化成为老百姓购买特仑苏的最强大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也使得这两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转化,物质满足了,精神就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物美价廉物超所值”是一种心态,“彰显身份自我认同”也将得到更多共鸣;我们也相信,这两种理论都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动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品牌要附加值还是性价比?
品牌理论认为通过建立知名度和提升形象,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获取品牌超额的利润和收益,是品牌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
现代营销学理论同样认为通过竞争获取超越市场平均价格的溢价,或者说是取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收益,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在品牌资产的理论价差效应是一个品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消费者认同的有力证明。
这些理论都说明了一件事情,企业要成功,要有竞争能力,就必须在市场中拥有比竞争者更强大的实力,要超越产品的价值,注重产品附加值的塑造,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取远远超于企业制造成本的利润。
当然,也有一种理论认为,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不断扩大规模,通过规模优势和不断创新,降低成本,以最大限度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接受,依靠中国众多的人口基数来最大限度获得市场份额,这种理论强调的是给消费者创造物超所值的产品价值,品牌给予消费者的利益是良好的性价比优势,是基于使用基础之上的低成本策略。
两个着名学者对中国企业如何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观点迥异,在这里做个简单分析和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是“品牌附加值”的主张派,他在多次演讲中阐述观点:
耐克阿迪达斯的这些品牌很多在中国制造,证明这个行业技术壁垒很低。
耐克“JUST DO IT”,阿迪达斯“一切皆有可能”。
耐克代言人是迈克?乔丹,阿迪代言人是贝克汉姆,他们带出运动精神。
李宁的口号也是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抄袭。
感觉太重要了。
一家英国咖啡公司叫尼路,把体验的感觉发挥到极致。
1997年开始利用体验,打败星巴克。
尼路咖啡每一家分店完全都是不一样的欧洲风格,四周都是名画,窗外漂亮阶梯,还有人弹吉他,感觉很好,就是这种感觉打败了星巴克。
品牌附加值是否可以依靠模仿就可以建立?
在郎教授的演讲里,有两个关键的词汇“精神感觉”,就是说品牌卖的是精神和感觉,而不是具体的产品,中国体育品牌最缺少的是精神,缺少耐克的“Just do it!”和阿迪达斯的“Impossible is nothing”的精神,即使有,也是比较拙劣的临摹,福建晋江市是许多国际体育鞋类品牌的全球代加工基地,质量甚至设计都和国际品牌没有大区别,可是为什么在品牌的影响力上与国际品牌差距甚远,就是在于“精神”内涵不足或者是没有做到位。
李宁已经是国内品牌比较杰出的代表,其他品牌的“精神塑造”怎么样?乔丹、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等,你能够分辩他们在品牌
上有何不同吗?他们的精神有什么不一样吗?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精
神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次全球性的营销传播活动,贯穿到它的设计、管理、生产、销售、传播甚至物流,许多年一直在坚持,中国的品牌必须要认识到,运动品牌的行业本质,就是要超越单纯的加工和生产,要了解中国的消费者,了解中国未“Just
耐克的并且要对一个有效的概念进行坚持,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来的趋
势,
do it!”坚持了几十年,证明仍然有效,郎教授将“精神感觉”的行业本质分析这两个品类是完全正确的。
但,如果读了曾鸣教授的《龙行天下》一书,估计我们又有了不同的见解,企业的行业本质除了创造品牌的体验和感觉外,有没有其他更适合中国的方法?曾任雅虎中国总裁的曾鸣教授对中国的企业有深入的了解,不仅有在长江商学院从教的经历,更有在中国企业一线实践的深刻体会,《龙行天下》在对中国以往成功企业的研究和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后,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企业要成功,必须进行“成本创新”——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
这个成本创新包含两层含义:
1、企业通过创新,而不是简单的低要素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
2、企业创造性地应用种种方法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主要是应用型)创新,从而带来性价比的大幅提升,创造全球性竞争优势。
这个理论的提出,基于整个国家研发教育体系的局限和积累的不足,中国要在原创、前沿的基础研究发明方面有质的突破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在我们资源、能力有限而跨国企业又很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竞争超越?中国未来十年的优势仍然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成本创新”,因为这是穷人的创新之道。
所以,他认为“价格战”是中国企业增加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他举了几个中国大型企业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
模式主要包括三点:”整合创新“海尔的
?坚定站在用户一边,设计需求甚至是创造需求;
?非技术性的创新系统化非常关键,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点子上,他要有可持续性,要有组织、文化、体系及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支持。
捕捉本地机会,在全球整合资源,本地化思维,全球性运作。
中国企业未来十年最大发展机会在于用整合创新的战略横扫欧洲、日本的细分市场里的隐形冠军。
一旦突破了技术门槛,我们就可以利用中国市场廉价劳动力的研发能力,将产品大幅度降低,吸引新的用户,把一个小的细分的市场变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主流市场。
曾鸣教授的理论核心在于“以创新降低成本,以成本赢得市场”,这和郎咸平教授要赋予产品以“精神感觉”的行业本质有着几乎相反的观点,曾鸣教授以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的成功案例来证明这个理论在中国的实
效性,并断言,未来十年的中国仍然是以成本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方式不会改变。
两种理论都曾经在中国市场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对比起来,谁更正确呢?中国企业到底应该提升品牌附加值,提高价格,获取超额利润,还是提升创新能力,降低价格,用规模优势,占领市场,取得垄断效应?
世界上成功品牌的优势跟地域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欧美企业比较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品牌的形象,获取高利润,而日韩企业则更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来降低成本,赢得市场。
汽车行业的竞争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美国汽车人高马大,极其耗油,比较注重造型和形象,而日本企业则小巧而省油,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价格也更便宜,讲究的是性价.
比,在上个世纪美国汽车就被日本汽车打的落花流水,如今日本的丰田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第一品牌,这跟基于成本基础之上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而福特近年的连年巨亏,也反映了美国企业对成本创新能力的不足。
许多的日韩企业都有这样的特性,建立在“技术和成本”基础上的成功,更实用,也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如三星、LG、三菱、雅马哈、现代汽车等等,欧美企业相对更多注重形象和内涵的挖掘和赋予,如哈雷、星巴克、苹果电脑、宝马汽车等等,在两个派系的品牌成功基因上,显示出了这样不同的特点。
在中国要实现品牌的胜利,或许不能单纯的照搬任何一种理论,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和品牌策略,我认为应该分析两方面的因素:
产品群体特征和行业特点。
产品目标群体的研究是中国企业的一大课题,也是过去企业成功的一大法宝,不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心
理和形态,就不可能制造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对中国企业来说,市场是开发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科研出来的,所以,“以研究中国消费者为中心”这一主题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基因,海尔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产品,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同样都是以目标群体为中心。
不过中国地域广博、人群各异、需求多样,决定了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分析将是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随着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细分化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群体的营销战略和品牌概念都应该进行不同程度的设定和调整,不管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还是准备扎根中国的外企,未来针对群体的细分化战略都是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
.
年轻群体的时尚产品适合于使用“精神感觉”的诉求方式,这是基于年轻群体注重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所决定的,而年龄越大,则对产品的需求更偏于实际,对“实惠性价比”有着更高的理性需求,如同属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神州行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动感地带诉求“我的地盘听我的”,启用周杰伦、SHE来打动年轻群体的心,引发他们对产品诉求的共鸣,而神州行则用葛优的亲和力,带动更多普通群体的喜好。
产品群体的特征往往呈现了群体的概念,从人口统计学上进行划分,和收入、职业、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的群体,对“精神”和“物质”的偏好差异甚大,所以,划分目标群体、确定传播基调是一个品牌传播的前提。
不同行业往往有不同行业的特性,比如关系到百姓日产生活必需品,可能采用成本创新是比较有效的竞争手段,利用成本优势扩大市场是一种成熟市场的行为,但对于许多时尚品牌甚至是奢侈品牌,就应该强调其产品以外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可能是精神的,也可能是生活形态的,也可能是一种生活的主张等等,总之,脱离了产品本身物理属性的诉求,能够为塑造品牌附加值而服务,并为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创造可能。
中国工商局网站公布的45类产品(34类商品和11类服务)中,14、15、32、33类就比较适合采用增加品牌的“精神感觉”的方式来提升品牌竞争力,而25、29、30类则比较适合采用成本创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当然,强调成本领先的行业里,也会出现以诉求品牌附加值,树立品牌
形象而卖高价的产品,比如蒙牛推出的特仑苏,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牛奶,其传递的高.
品质形象、常人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美丽的异域风情,无一不是想要打造一个虚拟的品牌联想,并将这一联想转化成为老百姓购买特仑苏的最强大驱动力。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也使得这两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转化,物质满足了,精神就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物美价廉物超所值”是一种心态,“彰显身份自我认同”也将得到更多共鸣。
我们也相信,这两种理论都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动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