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模式的本质分析(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经济模式的本质分析
改革开放30年, 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一个知名的工业制造重镇, 东莞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核心要素是外向型经济主导、区外劳动力支撑、合作共赢的营商文化、务实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发展创新的主动力。

如今, 传统东莞模式能量释放已近极限, 面临着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遭遇供给要素的制约、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竞争力、特殊的人口构成制约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管理体制遭遇过渡期的两难选择等问题。

要突破当前的难题, 实现东莞模式的转型, 必须推进两个升级、两个转型。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在创造经济发展辉煌成就的同时, 也造就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其中, 由“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主、以外向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广东东莞模式,
一、东莞模式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前, 东莞是一个传统农业县, 其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社会管理与其他农业县没有太大区别。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除了水稻等粮食主产品外, 还种植香蕉、荔枝等水果及花卉, 沿海地区部分人以捕鱼为业。

1978年, 东莞的GDP 仅611亿元, 财政收入为0166 亿。

而截止到2007年, 东莞市生产总值已达到3151 亿元, 是1978年的51615 倍; 财政总收入53915 亿元, 是1978年的817倍。

2006年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320元, 排在深圳(22567元) 、上海( 20668 元) 北京( 19978 元) 和广州(19851元) 等发达大城市之前, 位居全国第一。

同期广东全省为16015158 元, 全国为11759 元,东莞高出广东全省平均水平5811% ,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513%。

2006 年东莞农民年均纯收入为10661元, 历史性地突破了元大关, 而同期广东全省农民纯收入为为507918元, 全国为3587元,东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919% ,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712%。

在上世纪90年代, 东莞还与同在珠三角的中山、顺德、南海并称为“四小虎”。

进入新世纪后, 从经济总量来看, 东莞生产总值比原“四小虎”中总量居第二位的中山市高出了一倍多(中山市2006年GDP为1036亿元) , 已把另外几个“小虎”抛在了后面。

东莞的外贸出口曾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 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2007年东莞进出口总额1068173 亿美元, 其中出口602132 亿
美元, 仍稳居全国第四, 不少研究者甚至认为东莞经济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向前推进,东莞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社会各个方面获得快速发展。

到2007年底, 东莞人口城市化率已达8512% , 全国同期城市化率为4419% , 也即东莞的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高出一倍。

随着“村改居”工作深入, 东莞真正以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已廖廖无几。

东莞的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东莞已有各类文化广场460 多个,
各镇街及村建设的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室、阅览室等数量繁多, 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如龙舟赛、舞狮节、“卖身节”、粤剧等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

东莞也因其快速发展多次成为各地媒体、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在近年来诸多媒体和机构对城市发展水平的评比中, 东莞屡获殊荣。

如2004年, 东莞在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脱颖而出, 名列第三; 当年参加全国十大魅力城市角逐, 东莞也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2005年在全国城市生活质量评选中, 东莞位列第二, 并被评为中国内地最佳商务城市; 近几年来东莞还获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典范品牌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综合竞争力第一名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等等。

仅仅20多年时间, 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工业大市、制造业名城,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二、东莞模式的基本特质
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是东莞模式的巨大成功。

归纳起来看, 东莞模式有以下一些核心要素。

1、外向型经济主导。

外向型经济是东莞模式的突出特征。

东莞经济的外向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的外源性。

改革开放以前, 东莞资源短缺, 也谈不上有什么资本。

对外开放的政策, 为东莞打开了经济发展的大门, 作为启动工业化的关键要素, 资本有了进入的渠道。

外资进入东莞有两个高潮期, 一个是始于1970年代末盛于1980年代中期香港资本和传统产业的进入, 这次产业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东莞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把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变为一个工业市。

第二个高潮
期是1990年代后台资企业的进入, 以电脑资讯产品为主。

这次产业转移不仅使东莞成为全国台资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也极大地改进了东莞的产业结构, 电脑资讯产品及相关产业迅速成为东莞的支柱产业, 提升了东莞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这次产业转移也确立了东莞“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地位。

二是产品的外销性。

东莞经济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

进入东莞的外商多数不是直接建厂房办企业, 而是租用东莞现成的厂房, 最初主要租用乡村的会堂、饭堂、祠堂(东莞人称为“三堂经济”) 等,后来东莞人按厂商对生产要求建设更加专业的厂房, 出租给投资者。

投资者在东莞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是出口外销。

这也使得东莞在不长的时间内外贸出口跃升到全国第三位。

2.区外劳动力支撑。

我国经济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的, 今天这种产业结构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东莞则是这种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

众多的外资之所以云集东莞, 除了土地成本低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里有着源源不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

目前, 关于东莞的外来劳动力规模,有多种说法:统计公报显示的东莞常住人口为694172 万, 除去户籍人口171126 万,流动人口约为520 万左右。

显然,这不包括相当部分没有到公安部门登记的外来流动人口。

据有关人士的估计,东莞的流动人口在800—1000 万左右。

在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了相当的比例, 他们文化程度并不高,但适应了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要求。

影响东莞经济的一个不应忽视的因素是“人口红利”。

东莞人口呈现出比较年轻的特点, 多数打工者正处于一生中工作和创造财富的黄金时期。

根据《东莞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东莞15—59岁人口(可视为劳龄人口) 占全部人口的89.67%;同全省平均水平比较, 广东省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1.27% ,东莞高出19个多百分点。

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全国15—59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8.70% ,东莞劳龄人口比例高出全国近21个百分点。

同时, 在劳龄人口中, 东莞青壮年占绝对优势, 年龄在45以下的人口占劳龄人口的93.47% , 占全部人口的83.8%。

即目前东莞人口中有83.8%劳动力处在青壮年期。

这是东莞人口的最大优势, 也是经济富于活力的重要原因。

3.合作共赢的营商文化。

经济的发展从来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东莞模式的成功, 东莞奇迹的出现,
从一定意义说也是东莞发展文化的成功。

曾有人认为“东莞是个没有文化的地方”, 甚至是所谓“文化沙漠”, 这种说法要么是出于偏见, 要么是对文化常识的无知。

从广义的角度看, 经济社会发展, 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发展演进。

东莞经济确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但同样具备这种优势的并不只是东莞。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由于新老体制交替等原因, 我国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 一些地方信奉“见了红灯绕着走”等观念,也曾为经济带来过短期的繁荣, 获得过一时的利益。

如果东莞这样走也有条件, 但东莞人一开始就坚持“办实业、打基础、走正道”的理念。

这种选择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东莞文化显示出诚信、敦厚、包容、务实的显著特点。

东莞人重商不奸, 趋利不诈, 即便是在农贸市场做小买卖的生意人, 也极少有短斤少两、欺诈坑人现象; 东莞人“讷于言而敏于事”, 低调不张扬, 奉行“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原则; 东莞人也比较包容,很少出现一些地方对外来企业“吃、拿、卡、要”的不良现象; 东莞人对合法致富的人不“眼红”,这些都是东莞能吸引众多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是东莞发展文化优势的显现。

4.务实有效的政府管理。

我国的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东莞的发展也不例外。

东莞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 得益于东莞各级党委政府务实有效的管理。

一是干部作风务实。

东莞干部办事踏实, 不喜浮夸, 如在一些地方一度出现“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良风气时, 东莞却反其道而行之, 很多时候报出来的数字低于实际水平,以至于在全国经济普查后, 东莞的GDP 一下子“增长”了很多。

东莞的干部也最喜欢群众这样的评价: 这个干部比较务实。

东莞过去是一个农业县, 干部的学历层次并不高, 但东莞干部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元素熔铸于其为政素养, 形成敢为人先的品格、艰苦创业的精神、发展双赢的合作态度、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这是管理有效的根本。

二是东莞特殊的“市镇一体”的管理体制。

东莞是一个特殊的地级市, 没有县级架构。

市一级决策信号直接到镇, 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这在工业化初期尤其显示出效率优势。

没有县一级行政构架, 也有效地控制了行政人员和干部的编制,降低了行政成本。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历任领导班子较好地把握了发展机遇, 适时作出正确决策, 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改革开放初期, 东莞并没有太多发展优势。

论条件, 东莞没有任何工业基础, 国家投入也很少; 论政策,
东莞没有特区的优惠, 如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北海等地都曾炙手可热, 而东莞从来就没有像这么热闹过;论人才, 东莞更是与一些省会城市和老牌地级市有着明显著距; 而论资金, 东莞则是有些寒碜了。

东莞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一个关键因素, 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东莞几任领导班子都较好地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国外产业转移的节奏, 尤其在经济方面决策正确及时。

从以“三来一补”形式引进加工贸易型企业, 到通过“三通一平”大力招商引资, 从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到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可以说都既号准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脉”, 又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产业转移的“势”。

5.发展创新为主动力。

贯穿东莞模式始终的一个主调是创新。

东莞模式中包含着诸多发展方式和体制的创新。

“三来一补”作为我国工业化初期的一种典型模式, 是东莞人的首创。

1978 年9月15日, 香港商人张子弥利用当时东莞虎门镇的太平竹器厂, 开办太平手袋厂, 这是东莞也是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这时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三个月! 东莞的高步大桥是全国第一个靠向农民集资收费方式建起来的公路桥。

可以设想, 在当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如果要等到把资金全部筹齐后再来建桥, 可能根本建不起来。

后来这种“贷款修桥(路) 、收费还贷”模式被全国各地广泛克隆。

东莞在全国第一个设立“加工贸易办公室”, 极大地提高了东莞政府的办事效率。

在那个“时间就是金钱”的高速发展期,这种特殊机构的设置除了能够简化许多办事程序外, 还对政府吸引资本的的诚意具有象征意义,这也是东莞能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至于“三通一平”、“市镇一体”的方式和体制等, 也是东莞在发展思路和体制方面的重要创新。

没有创新, 就没有东莞模式, 就没有今天发达的东莞。

三、东莞模式面临的挑战
任何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其成就大小和持久性取决于它能在多大时空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而不论哪一种模式, 都不可能长久不变、长盛不衰。

当前, 东莞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已经向人们昭示, 作为一种传统发展模式它的能量已经释放殆尽, 出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转型升级。

分析东莞模式面临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遭遇要素供给制约。

众所周知, 东莞模式主要是靠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在这三大要素中, 除了资本外, 土地、劳动力供给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莞目前城市建设面积已占实际面积的40%左右, 超过了香港, 接近城市建筑覆盖面的临界点。

目前东莞可用的土地仅30 多万亩, 按以往的用地速度, 七、八年内就会用完。

与此同时, 东莞厂房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 已由当初的每平米几十元上涨到今天的超过千元。

东莞的劳动力供给过去是“买方市场”, 供给相当充裕, 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

现在劳动力市场出现分化, 低端劳动力市场正在向卖方市场转变。

受国家惠农政策、劳动力构成变化和《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 东莞劳动力成本快速地、大幅度地上升, 这对过去主要以低劳动成本竞争的企业构成巨大的压力。

同时, 与粗放式发展方式相伴随的是高排放、高污染。

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

相关资料表明, 东莞的环境承受力也接近极限。

2.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竞争力。

虽然东莞号称“现代制造业名城”, 但东莞毕竟是靠“三来一补”起家的, 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是接单生产, 没有研发, 技术上主要依靠境外母公司。

二是企业产品多数是外销甚至完全外销, 产品出厂后交由托单企业销售, 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这也导致东莞产品品牌缺乏。

东莞的品牌经济实力即便同周边的珠海、中山、惠州和顺德都有明显差距。

而从产业构成上看, 东莞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如五金、家俱、服装、鞋类, 即便是电脑资讯产业的制造, 也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附加值都比较低。

相对而言,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产业体系落后。

3.特殊的人口构成制约经济社会转型。

东莞人口构成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

东莞的产业大军主要由非户籍的外来人口构成, 这个庞大的群体由于没有东莞户籍, 具有很大的游移性、不确定性,对东莞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十分有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离开, 这势必影响到产业的稳定性。

人口构成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东莞过去的人口主体是农民, 东莞低端产业所吸引的人口也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者。

统计显示, 在东莞全市就业人口当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6914%;而根据《东莞市1%人口抽
样调查资料》分析,在东莞15—34岁年龄段人口中,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人数占81125%。

总体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口构成, 已成为制约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短板”。

4.社会管理体制遭遇过渡期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 东莞的实际管理人口在千万以上, 按人口构成和经济规模, 东莞可以算得上是“特大型城市”, 与之相适应的应该是一个特大型城市管理系统。

而东莞的现行行政架构与管理体系是在原有县级行政架构上建立起来的, 主体仍然是县级架构, 县升格为市后, 只是市一级机关行政级别升了一级, 镇(街) 一级大体相当于“升了半格”,行政人员编制并没有相应扩增。

随着东莞实际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提升, 管理就难免出现“小马拉大车”问题, 显得力不从心。

而另一方面, 东莞又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社会状态尚未定型, 管理规模难以确定。

就人口规模而言,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东莞人口规模会有所下降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理顺, 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机构也将走进历史。

如果按现行实际需要, 就要大幅度扩充管理规模和编制, 而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看, 过度扩张又必然拉高行政和管理成本, 给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后遗症。

不得已, 目前东莞一些单位存在大量编外人员, 而两种身份的体制缺陷, 挑战东莞制度公平也挑战社会和谐。

如何选择, 是东莞面临的现实课题。

四、难题突破与未来展望
辉煌了近30年的东莞模式, 现在走到了一个需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笔者认为,突破当前的难题, 实现东莞模式的转型, 必须推进两个升级、两个转型。

1、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思路已经明确。

从存量调整方面看, 对传统产业, 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实现升级换代, 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并果断淘汰少量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甚至完全只能靠违规排放才能生存的企业。

产业增量调整方面, 要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转变, 把重点放在大项目引进上, 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起东莞的现代产业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 产业调整升级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应明确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搞好产业规划, 提升统筹资源的能力; 在时机把握上, 要顺势而为, 既不能拔苗助长, 也不能消极等待。

2、城市升级。

重点是两项工作。

其一是要通过规划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和品味。

目前东莞32个镇(街) 都有自己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难免各自为政, 造成整个城市有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低、小、散”问题突出。

这就特别需要把整个东莞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而不是让“32个城市”都作规划。

其二是提升东莞人口整体素质,主要路径是大力发展东莞教育和大力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

3、社会转型。

重点是两项工作: 其一是把农民变为市民。

城市居民是以工薪阶层为主, 并有相当部分创业人员。

而东莞人口主体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

现在虽然东莞多数农民都“村改居”了, 但并没有真正市民化, 物业出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种方式容易派生食利者的颓废。

必须引导更多的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 让更多的人去工作、就业、创业, 以焕发社会生机。

其二是把游民变移民。

要立足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 调整户籍政策, 吸引一部分有意在东莞长期工作生活、素质较高的人口群体入户东莞, 协调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比例。

4、管理转型。

要按照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状态调整管理架构, 特别是要根据城市化水平升级的要求, 建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要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引导各级政府和官员把政策制定和为政目标牢牢定向和定位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这是东莞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

五、结论
总体看来, 东莞模式经历了曾经的辉煌, 现在她依然华彩照人。

东莞要走出其他发展模式盛极必衰的周期率, 必须适时调整升级转型。

东莞模式的转型升级也具备许多优势: 东莞已经有了良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 资本积累充裕, 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 东莞地处珠三角腹地, 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 还有伴随流动人口而来的众多优势的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元素通过整合, 可望与东莞本土文化融合为新的发展文化, 成为东莞模式升级转型的强大驱动力。

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 抓住当前发展机遇,东莞模式必定能够实现浴火重生,迎来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 1 ] 广东省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Z].
[ 2 ]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