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齿轮”。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探索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齿轮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理解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
2. 能够独立完成齿轮组合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齿轮的基本特征,完成齿轮组合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齿轮模型、齿轮组合玩具、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套齿轮组合玩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齿轮模型展示小车运动,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小车为什么会动吗?”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齿轮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齿轮组合玩具为例,演示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让幼儿直观感受齿轮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齿轮组合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齿轮的作用和传动原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齿轮的基本特征2. 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3. 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画出齿轮传动的小车。
2. 答案:小车由两个齿轮组成,一个齿轮驱动,另一个齿轮带动车轮转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齿轮的安装位置不够了解,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齿轮的应用,如自行车、手表等,加深对齿轮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开展相关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继续探索齿轮的奥秘。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神奇的齿轮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神奇的齿轮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2-22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自由活动时有的幼儿带来了齿轮玩具,引起了大家强烈的探究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齿轮的奥秘,老师投放了神气的齿轮的制作材料。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朱子润和刘梓涵来到了神奇的齿轮的活动区域。
他们把大小不同的齿轮放在操作底板上,刘梓涵转动大齿轮,可是其他齿轮都没有动。
朱子润见了,说:“齿轮齿轮,他们都是有齿的,要把齿都交叉在一起才能都动起来!”于是朱子润和刘梓涵一起把几个齿轮的齿都交叉着摆放在了一起。
朱子润转动了一下大齿轮,果然小齿轮也跟着动了。
他们高兴极了,来回转了好几次,可是他们发现,小齿轮只在第一次的时候动了一下,接下来就一直不动了。
这时,刘梓涵研究起了说明书,她对朱子润说:“看,还要用这种钉子(两脚钉子)。
”朱子润看了看说明书,和刘梓涵一起去材料包里找了起来。
找到两脚钉子后,他们将齿轮和底板上预留的洞挖了出来,将两脚钉子分别插进齿轮和底板的洞洞里。
“这下好啦!”刘梓涵高兴地说。
他们拿起底板在手上试了一试,转动大齿轮小齿轮果真跟着动了起来。
他们兴奋极了,赶紧和旁边的小朋友分享。
可是,不知怎的底板上的东西全掉了。
他们俩忙捡起地上的材料,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刘梓涵按照刚才的步骤把齿轮和钉子装好,然后拿着底板摇了摇,感觉材料有点儿松,但是并没有掉下来。
她又把底板翻过来,材料一下子就全掉了!问题找到了,可是要怎么解决呢?刘梓涵和朱子润反复试验了很多次。
就在他们要放弃的时候,朱子润不小心用手把钉子长长的脚给弄弯了。
“原来可以把脚弄弯!”朱子润兴奋地喊到。
于是,刘梓涵和他一起把钉子的脚都弄弯。
处理好钉子以后,再把底板反过来试了试,有的材料装牢了,有的还是掉了下来。
他们观察比较了一会儿,刘梓涵说:“要像我一样把钉子的两只脚分开来弯,这样就不会掉了!”说着他们再次调整钉子,果然材料都牢牢地固定在了底板上。
朱子润转动大齿轮,小齿轮也跟着转动了起来,他们愉快的和好朋友分享着自己的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奇妙的齿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掌握齿轮的简单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齿轮的基本结构,理解齿轮的传动原理。
2. 能够运用齿轮进行简单机械的搭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齿轮的基本结构及其传动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齿轮进行简单机械的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齿轮模型、齿轮玩具、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套齿轮积木、拼插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齿轮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玩具为什么会动?(2)引导幼儿发现齿轮在玩具中的重要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齿轮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结构。
(2)讲解齿轮的传动原理,让幼儿了解齿轮是如何让物体运动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齿轮积木,让幼儿自己尝试搭建简单的齿轮组合。
(2)引导幼儿观察齿轮组合的运动情况,讨论如何使齿轮转动得更快或更慢。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利用齿轮积木和拼插玩具搭建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让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齿轮机械装置的搭建经验。
六、板书设计1. 齿轮的形状和结构2. 齿轮的传动原理3. 齿轮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齿轮积木和拼插玩具搭建一个可以转动的机械装置。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拍照至班级群,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搭建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对齿轮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齿轮的传动原理。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本次观察记录主要是关于幼儿园科学区中的齿轮和滑轮的观察记录。
这两个物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部件,通过观察和探究,帮助孩子们对机械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观察实验的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齿轮和滑轮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其工作原理和效果。
首先,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齿轮盘和滑轮,让他们自己动手组装。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提前给孩子们一些提示,让他们观察和思考:齿轮和滑轮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齿轮是一个有齿条的圆盘,齿轮的齿条分为三个部分:轴孔、轮辐和齿刃。
齿轮的轴孔可以固定在柱子或者扳手上,轮辐是连接齿刃和轴孔的部分,齿刃则是齿轮的齿条。
孩子们通过组装齿轮盘,发现在一个轴孔上放置多个齿轮,可以使得一个齿轮的旋转带动其他齿轮一起旋转,形成共同的运动,这就是齿轮传动的原理。
接着,孩子们开始观察滑轮。
他们观察到滑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盘,一边可以装上绳子或者带子,另一边有一个轮轴。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固定滑轮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活动滑轮可以移动。
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当绳子或者带子穿过滑轮,当一个力向下拉动滑轮的一边,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是因为滑轮将力传导到另一端,减小了拉力的大小。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一些实验和游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齿轮和滑轮。
例如,我们让孩子们组成小组,通过组装齿轮盘,观察齿轮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我们还让孩子们比赛,看谁能通过滑轮用最少的力量将一个重物拉起。
通过这次观察和实验,孩子们对齿轮和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学会了如何组装齿轮和滑轮,了解了齿轮传动和滑轮的减力作用。
通过观察和实践,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通过幼儿园科学区的观察记录,孩子们对齿轮和滑轮这两个机械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了解了齿轮的传动原理和滑轮的减力作用,并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了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奇妙的齿轮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奇妙的齿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齿轮”一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齿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齿轮的基本结构,了解齿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齿轮的基本结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齿轮模型、实物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每组一份齿轮组合玩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齿轮模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使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齿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简单的齿轮组合为例,讲解如何将齿轮组合在一起,使其顺利转动。
4.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齿轮组合玩具的拼装,观察齿轮的转动,体验齿轮的奇妙之处。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在画纸上绘制齿轮,并剪下来,尝试组合在一起,观察转动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齿轮的基本结构2. 齿轮的工作原理3. 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齿轮,记录下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如自行车齿轮、手表齿轮等,它们在传递力量、调节速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2. 作业题目: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齿轮组合,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学生制作的齿轮组合,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进行制作,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力量的传递和速度的调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齿轮的奥秘。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奇妙的齿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齿轮的形状、特点以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齿轮的形状、特点,知道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齿轮的形状、特点,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齿轮的传动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齿轮模型、齿轮玩具、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齿轮组合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齿轮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玩具的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认识齿轮的形状、特点。
(2)讲解齿轮的传动原理,引导幼儿理解齿轮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齿轮组合玩具,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齿轮的传动。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使齿轮转动得更快或更慢。
4. 巩固拓展(10分钟)(2)引导幼儿思考齿轮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2)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齿轮2. 板书内容:(1)齿轮的形状:圆形、齿轮状(2)齿轮的特点:转动、传动(3)齿轮的应用:玩具、自行车、手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齿轮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齿轮的理解,画出齿轮的形状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齿轮。
2024年大班科学奇妙的齿轮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奇妙的齿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齿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培养幼儿对机械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知道齿轮的形状、种类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齿轮的传动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齿轮模型、齿轮教具、挂图、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齿轮组合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辆玩具汽车,让幼儿观察汽车轮子的形状,引出齿轮的形状。
讲解齿轮的名称和作用,激发幼儿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实物模型等形式,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让幼儿观察齿轮的传动过程。
讲解齿轮传动原理,引导幼儿思考齿轮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齿轮组合玩具,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齿轮的传动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齿轮组合中的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的关系。
5. 团队协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齿轮组合玩具和任务卡。
小组内讨论、协作,完成齿轮传动任务。
各小组展示成果,分享齿轮传动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齿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齿轮传动原理。
3. 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你喜欢的齿轮,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幼儿需画出齿轮,并简要说明齿轮的作用,如:加速、减速、传动等。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齿轮,记录下来并分享。
答案:幼儿需记录下找到的齿轮,并描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奇妙的齿轮》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有趣的机械》中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齿轮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以及齿轮的组合与传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培养幼儿对机械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
教学重点:齿轮的特点、作用及简单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齿轮模型、齿轮组合玩具、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废旧纸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齿轮组合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工作的?2. 教学新课(10分钟)(1)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
(2)通过课件展示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齿轮组合例子,讲解齿轮的传动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齿轮组合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齿轮》2. 主要内容:(1)齿轮的概念、特点、作用。
(2)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组合,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风力发电机模型,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齿轮的兴趣浓厚,但部分幼儿在齿轮组合实验中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齿轮的例子,与家长一起探索齿轮的奥秘。
组织一次齿轮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齿轮的组合与传动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让幼儿理解齿轮的传动原理。
科学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设计
科学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的不同。
3.科学素养: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齿轮》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齿轮的形状、特点和作用,知道齿轮可以相互传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齿轮模型、齿轮图片、齿轮卡片、齿轮拼图。
2. 学具:每个孩子一套齿轮拼图。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齿轮模型,引发幼儿对齿轮的兴趣,提问幼儿对齿轮的了解。
2. 基本知识讲解:展示齿轮图片和卡片,讲解齿轮的形状、特点和作用,让幼儿认识齿轮。
3. 操作实践:发放齿轮拼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讨论齿轮拼图的玩法,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完成拼图。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齿轮传递”游戏,让幼儿体验齿轮相互传动的现象。
5. 总结:通过问答形式,回顾活动内容,加深幼儿对齿轮的认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用废旧物品制作齿轮模型,观察齿轮的传动现象。
2. 环境创设:在科学角展示幼儿制作的齿轮模型,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3.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方法,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齿轮模型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齿轮的形状和特点。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动手操作齿轮拼图,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齿轮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齿轮的传动现象。
4. 问答法:通过问答形式,巩固幼儿对齿轮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齿轮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齿轮制作和观察传动现象的情况。
3.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和幼儿表现进行反思,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八、安全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不受伤害,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
2. 提醒幼儿不要将小零件放入口中,以免发生意外。
3. 确保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避免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我在幼儿园的科学区进行了关于齿轮和滑轮的观察记录。
以下是我观察到的内容:首先,我观察了齿轮。
齿轮是由一系列齿状突起组成的圆盘,用于传递或改变力和运动的方向。
我发现不同大小的齿轮之间可以相互咬合,形成一个机械传动系统。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两个齿轮放在一起,通过转动较大的齿轮,我注意到较小的齿轮也开始旋转。
这是因为齿轮之间的齿状突起相互咬合,通过力的传递使得整个系统产生运动。
我尝试了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发现当较小齿轮和较大齿轮之间的齿数比例为1:2时,较小齿轮转动一周,较大齿轮只会转动一半。
这是因为较大齿轮的齿数是较小齿轮的两倍,所以较小齿轮需要转动两圈才能使较大齿轮转动一圈。
接下来,我观察了滑轮。
滑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盘,通常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我围绕着滑轮系了一根绳子,然后通过拉动绳子来改变滑轮的旋转。
我发现,当我拉动绳子向下的时候,滑轮开始旋转并且绳子上的重物也向上移动。
这是因为滑轮的凹槽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通过减小绳子的拉力使得重物能够向上移动。
我还尝试了不同数量的滑轮组合,发现每增加一个滑轮,重物上升的力就会减小一半。
比如,当我使用一个滑轮时,我需要施加和重物重量相等的力才能使其上升;而当我使用两个滑轮时,我只需要施加重物重量的一半力就能使其上升。
通过这次观察,我了解到齿轮和滑轮在机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齿轮通过咬合传递力和改变运动方向,而滑轮则通过凹槽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些机械装置的使用使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力并改变物体的运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角区域活动巜滑轮转一转》活动观察与记录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角区域活动巜滑轮转一转》活动观察与记录及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探究与实践,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
通过尝试、比拟,体验轮子能省力,体会轮子的重要性。
2、造就幼儿擅长思索、操作、探究的实力,并会记录和讲解并描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3、通过操作探究,鼓舞幼儿相互合作、踊跃沟通,让幼儿感受探究、合作、共享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驾驭轮子的根本特点。
活动难点:感知轮子形态与滚动的关系。
〔我将通过让幼儿比拟猜测、微课引导、动手操作、验证记录的环节来突破难点。
〕活动打算1.创设环境,供应足够的操作材料,如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实物;各种积木、物品〔书〕等。
2.投影仪、课件、相关图片。
3.微课视频《轮子为什么是圆的》4.幼儿操作材料:记录纸、斜板、瓶盖、彩笔、方形积木块等。
活动过程〔一〕起先局部:向幼儿介绍教师带来的玩具,邀请幼儿观赏。
设计意图:激发幼儿爱好,引出主题〔二〕根本局部:1、探究轮子根本特点活动。
〔5分钟〕①幼儿分散玩耍、探究带轮玩具,教师参加指导,引导小挚友相互之间沟通。
②谈话活动:提问:谁来告知大家,刚刚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几个幼儿答复以后接着提问:你此时此刻手上拿的玩具和他们的玩具有什么地方一样?有什么发觉?引导幼儿视察、讲解并描述、总结,知道大家的玩具都是有轮子的玩具。
③幼儿再次玩玩具,老师引导幼儿视察轮子的根本特点。
幼儿通过看、摸、玩,感知轮子是圆形的,五彩缤纷的,可以由塑料、金属、木头、橡胶等多种材料制成,会滚动。
设计意图:一改传统教学先教后学的被动模式,让幼儿通过感知自主了解、发觉轮子的特点,充分表达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2、轮子形态的探究活动〔10分钟〕提问:有没有发觉轮子都是什么形态的呢?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其他的形态呢?出示瓶盖、彩笔、方形积木块,请幼儿猜一猜谁从斜板上滚得最快?谁滚动的最慢?记录猜测结果。
幼儿园齿轮积木观察记录
幼儿园齿轮积木观察记录建构区活动观察记录:搭齿轮积木游戏观察班级:大班观察教师:穆媛媛观察背景:幼儿园要求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在区域游戏上也要这样做,让孩子自由、自主的进行选择。
每当提到建构区我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各种各样的积木,孩子们用各种积木自由的进行搭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搭建。
让孩子进行搭建游戏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能力,建构区游戏还能让幼儿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
如:木制的、塑料的、自制的等,我们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本个学期又增加了大量的建构材料, 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收集各种能搭建的材料,充实到我们班级内的的建构区域里面。
观察记录:每当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走到建构区,自由的进行搭建,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没有目的的进行搭建,只会搭建一些简单的东西,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但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只有个别孩子能搭建出成品。
实施效果:大班的孩子在建构游戏活动中相互合作的意识非常强,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即使发生小小的争论也能靠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
活动中教师要找适合的时间介入,不要对孩子进行高控。
要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搭建活动。
通过搭建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各种几何图形,还增强孩子们互相合作的精神。
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觉、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满足了孩子们的各种需求。
效果分析:从大班幼儿建构的水平来看:经过一段时间搭建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已经基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搭建。
而且能搭建出各种各样的物品,房子、城堡等,作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鼓励幼儿再进行大胆创造用各种搭建材料,自由自主的进行搭建。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搭积木;2、提醒幼儿游戏规则。
大班建构区齿轮观察记录表
A、非常感兴趣 B、不太感兴趣 C、没有兴趣
幼儿姓名:
xxx
时间地点:
2018年4月 益智区
材料投放:
建构区—积木
活
动
实
录
“耶,今天我当爸爸,你们都要听我的。”区域角的活动刚开始,就听到娃娃家里,蒋子豪传出来的声音。只见他灵活地在娃娃家里把东西搬来整去,不亦乐乎,嘴里不时地对其他幼儿下口令:“你们赶快去做好,我来给你们做好吃的。”“诶,这个你别动,我来,我来!”看他这副爸爸的样子做的真够像样的。可是,其他小朋友也有想做的事情,斌斌想去拿“零花钱”买点东西,“爸爸”赶忙上去拦住说“你不许动,这是我的,只有我给你才行。”
大班建构区齿轮观察记录表
幼儿姓名:
xxx
时间地点:
2018年6月 建构区
材料投放:
车轮玩具
活
动
实
录
1、在活动中,幼儿似乎有了简单的交流,但还仅仅处于在老师引出的话题中而建立起来的。
2、两位幼儿都能主动地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我走过去之前,他们两个还是自顾自的玩,并没有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给伙伴,也没有给好朋友讲解。
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不太感兴趣 C、没有兴趣反思与分析
蒋子豪,性格热情开朗,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丰富,是个聪明的男孩。他在娃娃家里选择“爸爸”这一角色,是他勇于展现自己的表现,喜欢做个“领导者”。但是,他有个缺点,好胜心强,容易着急。活动中,他表现出了较强的占有欲,这是中班幼儿常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教师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幼儿,使幼儿理解并懂得公共物品要大家一起用,如果是你的,也要礼貌地对别人说清楚,而不是用一直急躁的方式索取。
3、幼儿的创作欲望较高,王依娜在看到王鑫炜的作品被老师认可之后,也争着开始做起来。
齿轮墙漫无目的最后搭出作品观察记录大班
齿轮墙漫无目的最后搭出作品观察记录大班摘要:一、齿轮墙的创作背景与特点1.创作者的无目的性2.作品的随机性3.齿轮墙的视觉冲击力二、齿轮墙作品的观察记录1.大班幼儿的参与度2.孩子们对齿轮墙的好奇心3.孩子们在齿轮墙前的互动三、齿轮墙对大班幼儿的教育意义1.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2.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3.增进孩子们对科学原理的了解四、齿轮墙在幼儿园的推广与应用1.齿轮墙的安装与维护2.齿轮墙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齿轮墙对幼儿园教育的促进作用正文:齿轮墙,一种看似漫无目的,却能激发无限创意的装置艺术。
它的创作者并无特定的目的,只是将齿轮随意搭接,最终形成一幅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这种随机性使得每一面齿轮墙都是独一无二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观察大班幼儿在齿轮墙前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充满好奇地探索着这个奇妙的装置。
孩子们不仅积极参与其中,还会在齿轮墙前互相交流、讨论,甚至进行角色扮演。
这些互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齿轮墙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对于大班幼儿的教育意义深远。
首先,齿轮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其次,齿轮墙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在搭建齿轮墙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动手操作,将齿轮固定在墙上,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最后,齿轮墙还能增进孩子们对科学原理的了解。
通过观察齿轮的转动,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和传动原理。
齿轮墙在幼儿园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幼儿园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安装齿轮墙,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随时可以进行创作的场所。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探索齿轮墙,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齿轮墙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齿轮墙作为一种创意无限的装置艺术,对于大班幼儿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
——齿轮和滑轮
故事、照片:
AAA:昨天我没有成功地让齿轮转起来,小朋友告诉了我方法,两个齿轮要靠拢在一起才能传递,今天我又来尝试了,你看,这次我成功了。
我又尝试在旁边再加一个齿轮,让两个相邻的齿轮互相插进缺口处,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的齿轮转起来。
然后我用传动皮带连接两个齿轮,让皮带带动齿轮转起来,可是发现第二个齿轮没有转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发现传动皮带连的是大滑轮和小滑轮,于是我又换了滑轮,但是还是不能带动,我又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评述:(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大班科学教案会动的齿轮
大班科学教案会动的齿轮齿轮是机械运动中常见的部件,它由轮齿组成,利用齿轮间的啮合关系传递动力和运动。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进程中,齿轮不仅仅是机械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科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教案中如何通过展示会动的齿轮来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知。
一、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特性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特性。
齿轮通常具有圆形或者齿状的轮廓,轮上会有一定数量的齿。
我们可以准备一组具有不同大小和齿数的齿轮样品,供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发现齿轮之间的大小和齿数的关系。
较大的齿轮通常具有较多的齿,而较小的齿轮则相对较少。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在齿轮间进行啮合时,大小和齿数的差异如何影响运动的速度和力量。
二、制作简单的齿轮模型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理解齿轮的运作原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制作简单的齿轮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纸板、剪刀和胶水。
1. 切割纸板根据需要制作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齿轮模板。
可以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周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画出一些小方块,这些小方块将成为齿轮的齿。
2. 剪切纸板根据切割好的模板,将纸板剪出相应形状的齿轮。
3. 拼接齿轮使用胶水将两个或多个齿轮叠放在一起,使它们的齿能够互相啮合。
通过亲手制作齿轮模型,幼儿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
三、运用齿轮实现简单机械动作齿轮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机械运动。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齿轮传递动力来实现各种有趣的动作。
1. 制作转盘装置我们可以使用纸板制作一个转盘,然后在转盘上固定一个齿轮。
通过转动齿轮,转盘也会跟着旋转。
幼儿可以通过调整齿轮的大小或者数量来改变转盘的旋转速度。
2. 制作传送带装置利用纸板制作一个传送带,然后在传送带上固定一个齿轮。
通过转动齿轮,传送带也会开始运转。
我们可以在传送带上放置一些小物体,引导幼儿思考和观察物体是如何被齿轮传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齿轮和滑轮
评述:(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案例中AAA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积极动脑筋思考,寻找方法并积极尝试,当尝试失败以后,也能寻求同伴的帮助,并再次尝试。
当探索成功以后,会表现出满意的表情,而后继续深入探索。
策略:
1、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2、鼓励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3、后续跟进:再次利用分享时间再次分享,先引导幼儿说说成功的经验;再引导幼儿说出今天遇到的问题,鼓励其他幼儿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