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经典案例(转移财产)
夫妻离婚财产转移应对及纠纷案例

夫妻离婚财产转移应对及纠纷案例夫妻离婚财产转移应对及纠纷案例离婚是现在社会的常见现象,⽽⼤多数离婚官司都存在⼀⽅怀疑另⼀⽅转移家庭财产、制造债务的问题。
⼀位法官称:在婚姻处于破裂的边缘时,许多夫妻都会使出浑⾝解数,把双⽅婚前的共同存款私下转投股市、国债或者以他⼈名义购买房产,将财产转⼊他⼈名下。
有的⼈还在⽣意上做假账,证明⾃⼰经营失败,不仅没赚到钱,反⽽背上了债。
对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案件,普遍存在着“取证难”的现象。
⼀名律师说:夫妻⼀⽅控制着家庭财产,如果将现⾦或财产转移,另⼀⽅很难知晓,即使知道也难以举证。
就算是⼀⽅将房产、汽车私下卖了,法院判决⼀⽅要赔偿对⽅钱财,然⽽前者早就将所得款转存他⼈名下,判决还不是⼀纸空⽂!据了解,在乌鲁⽊齐市的司法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和现象很普遍。
转移财产⼿法之⼀:私下变卖2004年秋,常⼥⼠向乌市新市区⼈民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决意与“久不归家”的丈夫离婚。
在法庭上,丈夫表⽰要痛改前⾮,好好爱护妻⼦和⼥⼉。
⼥⽅⼼⼀软,答应与丈夫和好,并撤回了离婚起诉。
可是仅仅过了⼏个⽉的时间,常⼥⼠的丈夫⼜不知去向。
2005年1⽉,当常⼥⼠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准备与丈夫分割财产时,却发现丈夫在她上次撤回起诉之后将家⾥的多处房产、汽车都卖掉了。
由于难以举证,常⼥⼠只有放弃了对这些财产的拥有权利。
分析:假冒配偶办理卖房委托据有关部门介绍,私卖房产、汽车是乌市最常见的转移夫妻财产的形式之⼀。
乌市公证处称,近年来他们多次碰到以假冒配偶之名办理委托卖房的案件,有的是伪造配偶的⾝份证或者委托书,还有的是⼀名男⼠拉上⼀名⼥⼦假冒妻⼦来办理“委托卖房公证”。
转移财产⼿法之⼆:伪造债务王-华(化名)与卫-刚(化名)婚后积累下巨额资产,卫-刚说光房产市值就将近1000万元。
当卫-刚于2006年提起离婚诉讼时,王-华说有五六百万元的债务,⽽且这些债务都是在⼀年时间的⼏个⽉⾥冒出来的。
卫-刚指责王-华是伪造债务、恶意转移财产。
法律真实情感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关注到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情感纠纷作为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矛盾之一,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处理难度较大。
本案例以一起因情感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为切入点,分析法律真实情感案例的特点,探讨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情感纠纷。
二、案例简介(一)案情概述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于2018年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2019年,双方举行婚礼,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2020年,李某因工作原因外出,张某独自一人照顾家庭。
在此期间,张某发现李某与一名女子保持暧昧关系,于是心生疑虑。
2021年,张某与李某发生争吵,矛盾升级。
2022年,张某以李某出轨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争议焦点1.李某是否存在出轨行为?2.张某是否构成离婚的法定理由?3.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三、案例分析(一)法律真实情感案例的特点1.情感因素与法律关系的交织在情感纠纷案件中,情感因素往往与法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案件处理难度加大。
本案中,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婚姻关系因情感因素而破裂,导致离婚诉讼的产生。
2.证据收集困难情感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难以提供直接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过错。
本案中,张某仅能提供李某与女子暧昧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而李某则否认存在出轨行为。
3.调解与判决的矛盾在处理情感纠纷案件时,法院需要在维护法律尊严与平衡当事人情感之间寻求平衡。
本案中,张某要求李某赔偿精神损失,而李某则认为张某无理取闹。
(二)案例分析1.李某是否存在出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有权请求离婚。
本案中,张某提供的李某与女子暧昧的聊天记录,虽不能直接证明李某存在出轨行为,但足以引起合理怀疑。
因此,法院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2.张某是否构成离婚的法定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因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另一方有权请求离婚。
典型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某与李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共同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感情逐渐恶化。
2019年,张某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解除与李某的婚姻关系,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李某对此表示同意离婚,但就财产分割问题存在争议。
本案于2020年10月由某市人民法院审理。
二、案件事实1. 张某某与李某婚后感情融洽,共同生活期间感情出现裂痕。
2. 2019年,张某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解除与李某的婚姻关系,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 李某同意离婚,但就财产分割问题存在争议。
4. 双方共同财产包括:房产一套、轿车一辆、存款50万元。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二条:离婚时,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要求对方给予适当补偿。
四、法院判决1. 准予张某某与李某离婚。
2. 房产一套归李某所有,轿车一辆归张某某所有。
3. 存款50万元由双方平均分割。
4. 关于李某提出的补偿请求,考虑到张某某在照顾家庭、抚育子女方面付出较多,法院判决李某补偿张某某10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离婚纠纷案件,涉及财产分割和补偿问题。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分析要点:1. 感情破裂是离婚的直接原因。
在本案中,张某某与李某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导致感情破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2. 财产分割是离婚案件中的重要问题。
本案中,双方共同财产包括房产、轿车和存款。
法院在判决财产分割时,应遵循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
经典离婚案例,典型离婚案例及分析

经典离婚案例,典型离婚案例及分析【标题】经典离婚案例,典型离婚案例及分析【正文】一、经典离婚案例离婚案件当事人:王先生和张女士背景:王先生和张女士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他们拥有一处房产和一家小企业。
原因:夫妻感情破裂,导致离婚。
争议点:离婚后财产分配问题。
分析:离婚案件的财产分配问题向来是比较麻烦的争议点。
在本案中,王先生和张女士的财产都是共同所有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双方应当商议一致,制定财产分配方案。
但由于王先生和张女士感情破裂,无法达成协议,需通过法院判决。
最终裁决:法院认为,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当视为夫妻共同所有。
在离婚财产分配中,应当进行公正、合理、公平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
本案中,法院最终判决王先生和张女士分别拥有房产和小企业的50%的所有权。
结论:婚姻中产生的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配。
双方应当商议一致,若无法达成协议则需通过法院判决。
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维护公正、合理、公平的原则。
二、典型离婚案例离婚案件当事人:李先生和王女士背景:李先生和王女士结婚多年,现有一男一女两个子女。
原因:李先生出轨,导致离婚。
争议点:子女抚养问题。
分析:婚姻破裂时,子女的抚养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
在本案中,李先生和王女士有两个子女,由此引起了抚养问题的争议。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当由生父母共同商议解决,最终由法院审判。
最终裁决:法院最终判决,由王女士负责子女的抚养费用,同时规定李先生可以探望子女,但不能申请抚养权。
结论: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当由生父母商议解决,最终由法院审判。
法院会考虑到孩子的最佳利益,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
【结尾】1、本文涉及简要注释如下:离婚: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并获得人民法院判决,终止夫妻法定义务关系的行为。
财产分配:是离婚后双方分配夫妻一起拥有的财产的行为。
最佳利益:是指一个人的最大福祉和利益,应当尊重和维护。
云南文山农村离婚以案释法案例库

云南文山农村离婚以案释法案例库案例一:离婚财产分割纠纷李某和王某是云南文山县某村的一对夫妻,两人结婚多年,育有一子。
但是,由于家庭矛盾不断,最终导致两人决定离婚。
在离婚过程中,李某认为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应该得到更多的财产分割,而王某则认为两人应该平分夫妻共同财产。
最终,两人无法协商,将此事告上了法庭。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李某和王某在婚姻关系中共同财产的产生和增值中,两人都有一定的贡献。
因此,应该按照平分的原则进行财产分割。
同时,法院还要求两人将共同财产进行清点,确保财产分割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案例二:离婚抚养子女纠纷张某和李某是云南文山县某村的一对夫妻,两人育有一女。
由于家庭矛盾不断,最终导致两人决定离婚。
在离婚过程中,张某认为自己更有能力抚养孩子,应该由他来抚养女儿,而李某则认为两人应该共同抚养女儿。
最终,两人无法协商,将此事告上了法庭。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张某和李某都是女儿的父母,都有抚养女儿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考虑到女儿的年龄和生活习惯,法院认为女儿应该由李某抚养。
同时,法院还要求张某每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确保女儿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得到保障。
案例三:离婚赡养老人纠纷刘某和王某是云南文山县某村的一对夫妻,两人结婚多年,育有一子。
但是,由于家庭矛盾不断,最终导致两人决定离婚。
在离婚过程中,刘某认为自己更有能力赡养父母,应该由他来赡养父母,而王某则认为两人应该共同赡养父母。
最终,两人无法协商,将此事告上了法庭。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刘某和王某都是父母的儿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考虑到父母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法院认为父母应该由刘某赡养。
同时,法院还要求王某每月支付一定的赡养费,确保父母的生活和医疗费用得到保障。
法律案件再审案例(3篇)

第1篇一、基本案情原告:张某某,女,30岁,某市居民。
被告:李某某,男,32岁,某市居民。
第三人:王某某,男,28岁,某市居民。
案情简介:张某某与李某某原系夫妻关系,婚后育有一子。
由于家庭矛盾,张某某与李某某于2015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双方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
同年,张某某与王某某相识,并迅速发展成恋人关系。
2016年,张某某与王某某共同购买了一套房产,房产证登记为王某某一人。
2017年,张某某以离婚后财产分割不公为由,将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李某某将其名下房产的一半份额判归自己所有。
法院审理后认为,离婚协议中已明确约定双方财产分割问题,且张某某与王某某共同购买的房产已登记在王某某名下,故判决驳回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张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离婚协议中虽已明确约定财产分割问题,但双方共同购买的房产未进行分割,且张某某在离婚后与王某某迅速发展成恋人关系,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嫌疑。
故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再审申请张某某不服二审判决,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其在再审申请中提出以下理由:1. 离婚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共同购买的房产分割问题,存在争议;2. 李某某在离婚后未对共同购买的房产进行分割,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嫌疑;3. 二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
三、再审审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张某某的再审申请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再审审理过程中,合议庭重点审查了以下问题:1. 离婚协议中关于共同购买的房产分割问题的约定是否明确;2. 李某某在离婚后是否对共同购买的房产进行分割;3. 二审法院认定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经审理,合议庭认为:1. 离婚协议中关于共同购买的房产分割问题的约定不明确,存在争议;2. 李某某在离婚后未对共同购买的房产进行分割,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嫌疑;3. 二审法院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适用法律存在错误。
四、再审裁判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再审判决:1. 撤销一、二审民事判决;2. 驳回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婚姻法案例

1.女方王美玉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称,她与被告刘一林在1994年 1.女方王美玉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称,她与被告刘一林在1994年 6月16日自愿结婚,双方感情基础尚可,生养了一个女儿。后来因为 16日自愿结婚,双方感情基础尚可,生养了一个女儿。后来因为 家庭经济以及男方在外有第三者,夫妻产生矛盾,婚姻维持10年后两 家庭经济以及男方在外有第三者,夫妻产生矛盾,婚姻维持10年后两 人离婚,二人对孩子和财产的归属进行了划分。 可是,2007年的一天,王美玉偶然听说刘一林在布吉还有一套商 可是,2007年的一天,王美玉偶然听说刘一林在布吉还有一套商 品房,并且被曾经与其有男女关系的女人,以福田法院判决刘一林返 还欠款为由查封了。王美玉这才知道,原来刘一林在离婚时,隐瞒了 夫妻共同财产。 王美玉很气愤:“ 王美玉很气愤:“我们离婚是因为被告过错而造成,由于我不懂 得用法律为自己争取权益,又害怕他纠缠不休,才签订了不平等的离 婚协议,现在我既然知道他当时隐瞒了夫妻共同财产,我就要要回属 于自己的财产。” 于自己的财产。”王美玉请求法院判令:一、将被告位于深圳布吉某 住宅产权归原告所有;二、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刘一林辩称:“ 被告刘一林辩称:“那套房子不是当时的夫妻共同财产,是我堂 弟刘一全用我的名义买的,因他那时候还没有深圳户口,就借用了我 的名义购买。我们双方当时签订了协议,有见证人在场作证。”同时 的名义购买。我们双方当时签订了协议,有见证人在场作证。” 又辩称,这件事是发生在原、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女方王美玉 是知情的。他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是知情的。他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5 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市中级法院审理查明,原审判决查明的事实属实,且刘一林在二审法庭 调查时称,涉案房屋的购房款是以他的名义支付的。案外人何淑珍是他的母 亲。 二审法院认为,涉案房屋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上诉人的名义购买的, 登记在上诉人的名下,购房款也是以上诉人的名义支付的,按相关法律规定, 该房屋属于夫(于夫博客,于夫新闻,于夫说吧) 该房屋属于夫(于夫博客,于夫新闻,于夫说吧)妻共同财产。上诉人主张该房屋 属于案外人的财产,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采信。 法院还指出,《离婚协议书》中第一项内容为“房产” 法院还指出,《离婚协议书》中第一项内容为“房产”,第二项内容为 “其他财产”,上诉人主张的“各自名下财产归各人所有”的内容记载在 其他财产”,上诉人主张的“各自名下财产归各人所有” 《离婚协议书》第二项内容“其他财产”的范畴中,该“财产”当然不包括 离婚协议书》第二项内容“其他财产”的范畴中,该“财产” 房产。 二人离婚时,上诉人没有将该房屋的情况告知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在离 婚后发现该房屋的情况,立即要求再次分割,符合法律规定。上诉人作为该 房屋的实际占有人,不配合评估公司现场勘察,导致评估公司参照邻近物业 的市场价及该房屋的现状等综合因素,对该房屋进行评估,一审法院判令其 补偿被上诉人2/3房价款,并无不妥。 补偿被上诉人2/3房价款,并无不妥。 二审法院同时驳回了其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并认为女儿的抚养问题与案 件无关,法院不作审查。二审法院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件无关,法院不作审查。二审法院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 决。
离婚财产转移案例

离婚财产转移案例2004年秋,常女士向乌市新市区人民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决意与“久不归家”的丈夫离婚。
在法庭上,丈夫表示要痛改前非,女方心一软,答应与丈夫和好,并撤回了离婚起诉。
2005年1月,当常女士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准备与丈夫分割财产时,却发现丈夫在她上次撤回起诉之后将家里的多处房产、汽车都卖掉了。
现如今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不少,在离婚时就会涉及到财产分割,协商不成通过法律诉讼判决分割财产的不在少数。
现实生活中,不少▲离婚财产转移案例值得大家深思和考虑。
每个夫妻离婚的原因各不相同,拥有的财产状况也各不相同,经过诉讼程序进行财产分割的时候坚持的法律原则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小编将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财产分割的内容。
▲一、离婚财产转移案例李某与张某于2000年为准备结婚购置房子,当时是以李某的名义按揭购买了一小户型房子,且由李某支付了15.8万元的首付款,之后双方领证结婚。
于2001年3月取得房屋产权登记,房产登记于李某名下,同年5月双方花费7万元对房子进行了装修。
在2005年两人领取公积金中期还贷20万,其余贷款也在2006年初全部还清。
2006年底因出现第三者,李某与张某夫妻感情破裂,到法院起诉离婚。
李某主张房子所有权属于自己,同意对共同还贷款部分归还12万给张某。
张某不同意李某的主张,认为房子除了首付外,其他按揭还贷都是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归还,自己对房子的取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且根据最近几年房产市场,此房产增值很快。
张某愿意支付首付款的本金及利息的一半给李某,同时提出申请对房子的估价之后再由双方平均分割。
双方据理力争毫无调解意向,法院对此房产的分割也颇感棘手。
▲二、离婚财产案中法院的判决依据是什么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财产分割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乙二人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甲、乙二人于2015年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产归甲所有,轿车归乙所有,其他财产平均分割。
离婚后,甲发现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了夫妻共同财产,遂诉至法院,要求乙返还转移的财产。
二、争议焦点1. 乙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了夫妻共同财产?2. 法院应否支持甲要求乙返还转移的财产的诉讼请求?三、案件分析(一)乙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了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在本案中,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将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轿车转移给了自己的父母,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乙的行为构成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转移。
(二)法院应否支持甲要求乙返还转移的财产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在本案中,甲在离婚后发现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了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乙返还转移的财产。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法院应支持甲的诉讼请求。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了夫妻共同财产,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判决乙返还转移的财产,并支持甲要求乙返还转移的财产的诉讼请求。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离婚纠纷中的房屋分割典型案例

离婚纠纷中的房屋分割典型案例案例01首付支助非权属,莫将资金当房屋案情介绍王某是家中独子,父母一生辛勤劳动,攒下100万元。
2008年,王某和刘某登记结婚。
为了支持两个年轻人在北京打拼,2010年王某父母拿出自己的100万元终生积蓄作为首付款为王某刘某夫妻按揭买了一套两居室商品房,首付款是王某父母直接转给王某账户后由王某向开发商支付,购房合同也是王某签署,房屋贷款是以王某的住房公积金办理,一直由王某支付按揭贷款,2013年该房屋产权办理在了王某个人名下。
2016年,王某和刘某因感情不和闹离婚。
刘某起诉到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并要求将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王某表示两人感情基础薄弱,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同意离婚,但不同意房屋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该房屋由自己父母出资,并登记在自己名下,贷款也是自己一直在还,应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
法官说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并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的,视为对己方子女的个人赠与,房屋认定为出资方子女的个人财产。
”这一条款应当做限制解释,这里所称的出资应当仅指全额出资。
因为只有全额出资,父母才能取得房屋产权,将所购房屋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才具备房屋产权赠与的法律属性。
本案中,王某的父母对所购房屋仅支付了首付款,属于部分出资,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虽然产权登记在王某个人名下,但不能适用司法解释三第7条的规定,因为王某的住房公积金在二人婚后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王某实际上一直用共同财产在偿还按揭贷款,该房屋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具体分割时应当根据公平原则,酌情考量王某父母的出资情况对其适当多分。
案例02协议终归纸上字,赠与还需变登记案情介绍李先生和前妻离婚多年,因户外活动和年纪比自己小20多岁的张小姐相识,两人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2010年登记结婚。
李先生在婚前有一套登记在自己名下别墅,张小姐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打拼,但一直没有能力自己购房,为了表示自己对张小姐的感情,李先生在结婚当天就和张小姐签署了一份书面协议,协议约定这套别墅产权在婚后归张小姐个人所有,与李先生无关。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常用离婚案例分析及解读

案例:常用离婚案例分析及解读案例一:某某夫妻离婚纠纷1.事实经过:某某夫妻(以下简称甲、乙)结婚三年,期间并育有一子。
婚后不久,甲开始对家庭生活感到厌倦,两人关系渐渐疏远。
后来,甲在工作中结识了丙,并与丙发展了婚外情。
乙发现后对甲提出离婚,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并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
2.律师解读: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果一方违反了婚姻法所规定的忠诚、互助的义务,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对方有权提出离婚请求。
在这个案例中,甲明显违背了婚姻忠诚的要求,与丙发生婚外情,导致夫妻关系破裂是可以理解的。
乙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和子女抚养责任也是合理的。
在具体处理该案时,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产分割,并判定乙是否有能力独立抚养子女。
3.建议:对于甲和乙而言,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调解达成离婚协议,包括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等具体事项。
如果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要求。
对于子女抚养的问题,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和双方的经济能力进行判定。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甲和乙应该寻求专业的律师帮助,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二:某某夫妻共同财产纠纷1.事实经过:某某夫妻(以下简称甲、乙)结婚十年,期间共同购买了一处房产,并共同还清了房贷。
然而,随着婚姻的破裂,双方产生了共同财产的纠纷。
甲认为房产应该由两人平分,而乙主张房产归其所有,因为其为房贷偿还了大部分款项。
2.律师解读: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是平等互惠。
在这个案例中,甲和乙共同购买了房产,并一起偿还了房贷款。
根据共同财产的原则,双方应该共同分享房产的价值。
乙对房贷的多次偿还也可以作为分割财产时的因素之一,但不应该成为他独自主张房产归属的依据。
3.建议:对于甲和乙而言,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调解或协商达成共同财产协议。
如果无法一致,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财产分割。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甲和乙都应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离婚纠纷案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迁,离婚纠纷案件在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本报告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具有代表性的离婚纠纷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离婚纠纷案件的特点、成因以及处理方法,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概述案例一:宋某与李某离婚纠纷案宋某与李某结婚五年,由于李某不务正业,宋某不仅要养家,还要管李某的零花钱。
宋某为帮助李某改变,购买了一辆轿车,但李某并未如预期那样改变,反而与王某发生不正当关系。
宋某身心疲惫,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案例二:张某某与李某某离婚纠纷案张某某与李某某结婚一年,婚后因李某某出轨,双方多次争吵,感情破裂。
张某某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并抚养婚生女。
案例三:赵美丽与张建国离婚纠纷案赵美丽与张建国结婚七年后,因家庭暴力,赵美丽提出离婚。
张建国为了保留彩票奖金,转移财产,并威胁赵美丽。
赵美丽在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前提下,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三、案例分析(一)离婚纠纷案件特点1.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离婚纠纷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 案件类型多样化:离婚纠纷案件涉及家庭暴力、出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多个方面。
3. 案件处理难度大:离婚纠纷案件往往涉及当事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处理难度较大。
(二)离婚纠纷案件成因1. 个人因素:如性格不合、家庭背景差异、教育程度差异等。
2. 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风气等。
3. 法律因素:如离婚程序复杂、财产分割困难等。
(三)离婚纠纷案件处理方法1. 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 强化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促进当事人和解。
3. 优化审判程序:简化离婚程序,提高审判效率。
4. 重视财产分割: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5. 关注子女抚养:充分考虑子女利益,妥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
最高法院公布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北京)

最高法院公布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北京)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5.11.20•【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最高法院公布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北京)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发布时间:2015-11-20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北京)目录1. 于某某诉高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2. 王某诉江某离婚案3. 张某诉郭甲、郭乙、郭丙赡养纠纷案4. 博小某诉博某抚养费案5. 陆某诉陈某离婚案6.郭某诉焦某变更抚养关系案7. 麻某某诉麻晓某抚养费纠纷案8. 李某诉孙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9. 刘某诉刘甲、刘乙赡养费纠纷案10. 孙某某申请执行彭某某抚养费案一、于某某诉高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一)基本案情于某某与高某某于2001年11月11日登记结婚,婚后于2003年9月生育一子高某。
因感情不和,双方于2009年9月2日在法院调解离婚。
双方离婚时对于共同共有的位于北京市某小区59号房屋未予以分割,而是通过协议约定该房屋所有权在高某某付清贷款后归双方之子高某所有。
2013年1月,于某某起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称:59号房屋贷款尚未还清,房屋产权亦未变更至高某名下,即还未实际赠与给高某,目前还处于于某某、高某某共有财产状态,故不计划再将该房屋属于自己的部分赠给高某,主张撤销之前的赠与行为,由法院依法分割59号房屋。
高某某则认为:离婚时双方已经将房屋协议赠与高某,正是因为于某某同意将房屋赠与高某,我才同意离婚协议中其他加重我义务的条款,例如在离婚后单独偿还夫妻共同债务4.5万元。
我认为离婚已经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出于对未成年人的考虑,不应该支持于某某的诉讼请求。
(二)裁判结果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均知悉59号房屋系夫妻共同财产,对于诉争房屋的处理,于某某与高某某早已达成约定,且该约定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即双方约定将59号房屋赠与其子是建立在双方夫妻身份关系解除的基础之上。
指导案例66号:雷某某诉宋某某离婚纠纷案

指导案例66号:雷某某诉宋某某离婚纠纷案文章属性•【案由】离婚纠纷•【案号】(2015)三中民终字第08205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15.10.19裁判规则一方在离婚诉讼期间或离婚诉讼前,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
正文指导案例66号:雷某某诉宋某某离婚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9月19日发布)关键词:民事/离婚/离婚时/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7条基本案情:原告雷某某(女)和被告宋某某于2003年5月19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
双方婚后因琐事感情失和,于2013年上半年产生矛盾,并于2014年2月分居。
雷某某曾于2014年3月起诉要求与宋某某离婚,经法院驳回后,双方感情未见好转。
2015年1月,雷某某再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宋某某认为夫妻感情并未破裂、不同意离婚。
雷某某称宋某某名下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账户内有共同存款37万元,并提交存取款凭单、转账凭单作为证据。
宋某某称该37万元,来源于婚前房屋拆迁补偿款及养老金,现尚剩余20万元左右(含养老金14322.48元),并提交账户记录、判决书、案款收据等证据。
宋某某称雷某某名下有共同存款25万元,要求依法分割。
雷某某对此不予认可,一审庭审中其提交在中国工商银行尾号为4179账户自2014年1月26日起的交易明细,显示至2014年12月21日该账户余额为262.37元。
二审审理期间,应宋某某的申请,法院调取了雷某某上述中国工商银行账号自2012年11月26日开户后的银行流水明细,显示雷某某于2013年4月30日通过ATM转账及卡取的方式将该账户内的195000元转至案外人雷某齐名下。
宋某某认为该存款是其婚前房屋出租所得,应归双方共同所有,雷某某在离婚之前即将夫妻共同存款转移。
婚姻法奇葩案例讲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婚姻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婚姻关系,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婚姻家庭关系复杂多变,各种奇葩案例层出不穷。
本文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婚姻法奇葩案例,从法律视角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
二、案例一:婚后财产分割纠纷案情简介:李某与王某结婚十年,婚后育有一子。
近年来,双方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感情破裂。
在离婚诉讼中,李某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王某以婚前个人财产为由拒绝分割。
法律分析: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所得的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仍为个人财产。
本案中,王某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所得的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仍应视为个人财产,不应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结论:李某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三、案例二:婚后出轨赔偿纠纷案情简介:张某与李某结婚五年,婚后张某出轨,与第三者同居。
李某发现后,要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害。
法律分析: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本案中,张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李某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结论:张某应赔偿李某精神损害。
四、案例三:婚前隐瞒疾病离婚纠纷案情简介:赵某与钱某结婚一年,婚后钱某发现赵某患有严重心脏病。
钱某认为赵某婚前隐瞒疾病,要求离婚。
法律分析:根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对方,对方有权请求撤销婚姻。
本案中,赵某婚前隐瞒重大疾病,钱某有权请求撤销婚姻。
结论:钱某请求撤销婚姻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支持。
五、案例四:婚后子女抚养权纠纷案情简介:孙某与周某结婚五年,婚后育有一子。
离婚时,双方就子女抚养权产生纠纷,孙某认为周某有不良嗜好,不利于子女成长,要求法院判决子女由自己抚养。
法律分析: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诉前转移财产被行使撤销权的案例

诉前转移财产被行使撤销权的案例近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了一起撤销权纠纷案件。
债务人李甲夫妻为了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将名下的房屋以买卖的名义无偿过户至女儿李乙名下,债权人某集团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上述房屋买卖行为。
经法院组织诉前调解,女儿李乙与债权人某集团公司另行签订还款协议,在房屋受益的范围内代替李甲夫妻返还借款本息。
之后,债权人某集团公司申请撤回起诉。
某集团公司与李甲夫妻与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组织调解后,确认了李甲夫妻拖欠某集团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依法生效。
后李甲夫妻未能按照调解书的约定履行借款返还义务,某集团公司于日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了达到非法转移财产的目的,李甲夫妻与其女儿李乙恶意串通,将自己所有的房屋通过虚假买卖的方式,在房管部门无偿过户到李乙名下。
某集团公司遂以双方恶意串通以逃避债务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依法确认上述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案涉房屋返还给债务人李甲名下。
立案前台法官收案后,考虑到案件事实较为清楚,争议不大,遂将该案纳入诉前调解程序。
专职调解员收案后,立刻熟悉案情,研究调解方案。
调解员释明,其一,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债务双方均应恪守诚信。
李甲夫妻为了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将名下的房屋以买卖的名义过户至女儿李乙名下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二、根据法律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经调解员入情入理的反复调解和法律释明工作,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女儿李乙与债权人某集团公司另行签订还款协议,在房屋受益的范围内代替李甲夫妻返还借款本息。
之后,债权人某集团公司向法院申请撤回对李甲夫妻的起诉。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离婚纠纷案例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离婚纠纷案例2002年7月,李海生与同市一吧女杨某认识,此后不久两人开始公开同居,并以夫妻名义互相称呼。
李海生自知性命不长,于是写下了一个遗嘱。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老张系湖南省长沙市一退休工人,现年64岁,丧偶,没有子女。
2002年4月与一28岁女子李某认识,此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很快同居。
老张在该女子劝说下,于2003年4月为新婚作准备花费近40万在长沙市天心区盖了一栋房屋,户主登记为李某。
在入住后不久,李某开始对老张态度冷淡,后来干脆不再开门,老张也就不能进入新房了。
因二人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房屋户主又登记为李某,老张百口难辩,于是向一律师求教,此案老张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案例四:案例五:案例解决方法与评析:关于案例一,此案曾由一知名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作为辩题而经过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认为该案有悖于民法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原则,该女子(吧女)仅仅与李海生同居了几个月就侵占了别人家庭20年辛苦创建的家业,所以应该取消这份遗嘱。
反方认为,该遗嘱是公民李海生在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所立的,符合法定遗嘱的要件,而且此遗嘱经过了公证机关的公证,完全合法有效,所以应该予以执行。
最后该模拟法庭判决李海生处理全部家庭财产的行为无效,他只能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此遗嘱部分有效。
依照法理,遗嘱本来是只能在合法继承人之间进行的,对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只能成立遗赠。
该案正方请求依照民法基本原则来处理,以达到真正的公平合理,然而依照民法解释学,只有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才能使用民法基本原则,或者法规不能与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相悖。
此案李海生遗嘱并不违法,所以模拟法庭判决比较适当。
关于案例二,方天奇与该女子婚姻登记时女方系未达合法婚龄,所以应判决婚姻无效,二者系同居关系,至于子女的抚养应依有利于子女抚养的原则,判给经济能力较好以及亲情关系较好的一方。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婚姻热点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涉及婚姻法的法律案例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婚姻法视角出发,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热点法律案例进行解析,以期对婚姻法律问题有所启示。
二、案例一: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案情简介:李某与张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李某经营一家公司,张某全职照顾家庭。
2018年,李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要求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张某则主张,李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公司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要求法院对李某进行财产分割。
解析:1. 财产分割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
财产分割的原则有: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照顾子女利益等。
2. 财产分割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按以下顺序分割:首先分割共同财产中的不动产;其次分割共同财产中的动产;最后分割共同财产中的其他财产。
3.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李某通过公司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违反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李某的过错程度,对李某进行财产分割。
同时,考虑到张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了家庭责任,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应当照顾张某的利益。
三、案例二:婚姻无效案件的法律问题案情简介:王某与李某于2015年登记结婚。
婚后,王某发现李某有重婚行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告婚姻无效。
解析:1. 婚姻无效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2.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李某存在重婚行为,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李某的重婚行为,宣告婚姻无效。
四、案例三: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的法律问题案情简介:张某与李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以案释法案例(可下载)

以案释法案例案由:不动产登记纠纷案情概况:2003年王某与张某结婚,结婚后双方共同购买房屋一套,但登记在张某名下。
2013年王某和张某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房屋归王某所有。
但离婚协议签署后双方并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
2017年张某去世,2018年王某持与张某的离婚协议申请将房屋转移登记至王某名下。
不动产登记部门以其申请不符合条件为由,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王某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解析:ー、持离婚协议单方申请登记,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动产登记以双方共同申请为原则,单方申请为例外。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情形,包括“(一)尚未登记的不动产首次申请登记的;(二)继承、接受遗赠取得不动产权利的;(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权利的;(四)权利人姓名、名称或者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五)不动产灭失或者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申请注销登记的;(六)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其他情形。
”持离婚协议书处分不动产的,并不在条例列举的单方申请情形之中。
因此,除非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例外规定,持离婚协议单方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存在法律适用的障碍。
二、持离婚协议单方申请登记,难以保证登记结果真实准确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离婚协议书是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意见的协议,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体现。
虽然根据《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规定婚姻登记机构一般会在协议上加盖印章,但是这只能表明婚姻登记机构对于当事人相关约定事项的认可以及满足管理相关要求,不能改变离婚协议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属性。
离婚协议并不具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出具的判决书、裁决书、调解书,以及政府出台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文书所具有的公示效力,根据《物权法》不能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婚经典案例(转移财产)
一、案情简介:
1、被告张某(男)与原告李某(女)1984年结婚,生育一子张小某正上大学(已满十八周岁),被告张某和原告李某经常吵架,长期夫妻关系不合;张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收入不高,不过前几年兼职做过五六年生意,李某多年下岗无收入。
2、2001年6月份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之弟弟发生纠纷,张某之弟殴打李某,李某之弟弟到场后与张某之弟发生殴打并将将张某之弟打伤,因此张某与李某关系恶化,从此之后,被告张某与原告李某分居,孩子张小某跟随母亲原告李某在外租房居住生活。
3、被告张某与张某李某98年购买一套住房(总价值2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该房屋一直由张某出租给他人,租金由张某收取。
在2005年,李某因为经济拮据私下将夫妻共有房屋卖掉,后被法院判决买卖无效,房屋已经恢复原状。
被告张某一直居住在其单位分配的住房内居住,该房没有房产证,张某每年向单位缴纳30元的房屋使用费。
4、在被告张某与原告李某分居前,李某将夫妻共同存款25万元用来炒股,截至目前股市亏损15万元,现股市剩余5000元,其余款项约10万元都由李某支取供其母子生活支出。
5、原告李某不知道被告张某是否有存款,被告张某也不知道原告李某是否有存款。
另外,双方住处各有部分家具。
6、被告张某曾于2006年5月起诉原告李某要求离婚,未经开庭,被告张某突然撤回起诉。
李某随后返回头来又马上起诉张某要求离婚,本案正在审理之中。
二、案件进展情况:
1、第一次诉讼:张某于06年5月份在甲地法院起诉李某离婚时,李某委托我为其代理人。
此案中,李某作为被告,李某的要求:同意离婚,房屋归李某所有,由李某支付给张某房款的一少半,,双共同承担孩子的大学期间生活费和学费。
接受委托后,我与对方张某和其委托的律师谈判、协商,对方张某要求李某得到房屋后不得买卖,且应当尽快支付房款,且不愿意承担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
双方最终没能达成协议。
在第一诉讼过程中,李某主动向法院提供了炒股对帐清单。
李某一直怀疑张某隐瞒存款,但是又提供不出财产线索,暂时无法调查。
最后在律师策划下取得很少的部分线索,并申请法院调查张某存款。
此时,张某见势不妙,股市钱财已空,还要调查自己的存款。
张某于06年6月份撤回起诉。
2、第二次诉讼:张某撤诉后,李某马上又于06年7月份在乙地法院起诉张某要求离婚。
我依然作为李某的代理人。
此案中,李某是原告,张某是被告。
在李某起诉前,我到甲地法院了解到法院已经查出被告张某有50万元存款(共分成20笔),但大都已经于06年4月份销户,显然张某在起诉前已经做好了精心的准备。
3、在第二次起诉时,我们在起诉状和财产清单上没有列明被告张某有存款(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张某挖坑,挖什么坑?继续往下看)。
起诉请求:①离婚;②依法分割财产;③共同承担孩子抚养费。
在庭前调解时,我们故意说张某可能有100万元的存款,以试探张某的口气,张某极力否认有存款,我们依然没有拿出张某有50万元存款的证据(坑要继续挖下去)。
4、庭审时,我们宣读完起诉状后列举财产时,说张某还有存款,让张某自己说,张某依然不承认有存款(被告张某已经逐渐掉进坑里)。
接下来被告答辩,其观点:①同意离婚;②认为原告私自卖掉房屋有过错、殴打被告之弟有过错,请求依据婚姻法规定判决原告少分或不分财产;③原告私自炒股赔钱,令外原告从股市支取10万元开支
太大超出正常范围,要求分割该部分财产;④孩子已满18周岁,且是大学,不是义务教育,原则上不承担孩子抚养费。
接下来由我们举证,我们准备了32份证据,大大出乎被告张某的意料。
我们的证据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类:原告母子消费支付凭证和清单,证明原告从股市支取的10万元已经用于原告母子生活支出是合理的,被告要求分割该部分款项依法无据;
二类:夫妻共同财产证据,当然包括被告张某拥有50万元存款的证据,证明被告隐瞒存款,依据婚姻法规定,被告对该部分存款可以少分或不分。
三类:是其他证据(在此我不多陈述)。
至此,我们为被告挖的陷阱已经显露,被告也已经进入陷阱。
因为,被告最初否认有存款,而我们拿出了被告有存款的证据,这就形成了被告张某有隐瞒财产的行为。
回过头来,如果我们过早的暴露证据,过早的向张某透露信息,在开庭时张某会承认有存款,也就不会出现张某隐瞒财产行为。
所以说,我们的精心策划已经将被告张某至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5、被告张某对策:被告看到我们拿出其有50万元存款的证据后,张某马上显得十分紧张,不过张某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毕竟张某也有律师帮助。
张某辩称:①50万元存款中,40万元已经销户,是原告李某销户,而不是其本人销户,钱是原告取走的;②另外10万元是被告本人取走的,并且已在06
年8月份销户;③被告98年买方时欠姐姐20万,被告刚从银行支取的10万元还给了姐姐,现在还拖欠姐姐10万元。
显然被告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此,被告还拿出了欠条,并申请传其姐姐出庭作证。
原告李某当庭否认被告张某的说法,并不承认有债务。
庭后,被告心虚,又单独到法院向法官承认已经销户的40万元是其本人销户的,不过又提出新的辩解,认为50万元存款(共计20笔)有很多是重复支取和存入,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存款。
同时被告向法庭申请调查证据,至于调查内容法庭暂时向原告保密,待调查完毕后再说明(不知道被告又有什么花招,不知道调查结果对原告有多少影响)。
6、庭审至此中断,等待再次开庭,下次开庭内容主要是①继续举证;②法庭辩论;③在此调解;④可能存在房屋价值评估。
三、留下的思考问题:
1、原告李某私自卖掉房屋在分割财产时是否受到影响?
2、原告李某和弟弟与张某之弟发生殴打,导致夫妻分居感情破裂,原告李某是否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3、正上大学的孩子是否应当和能否得到双方抚养?
4、被告张某隐瞒存款的行为是否能够得到认定,对本案的影响何在?
5、被告张某主张的欠其姐姐20万元债务是否真实、是否成立?如成立将对本案的影响?如不成立将对本案的影响?
6、原告李某从股市支取并已经花费的10万元是否合理是否应当分割?分居后原告股市亏损的15万元责任由谁承担?
7、原告李某能否得到房屋?
8、被告向法庭申请调查什么呢?调查结果如何?
9、本律师如何运作、如果识破案件假象、如何成功维护原告李某的合法权益?
10、本律师如何驳斥对方观点?结果如何?
丈夫离婚前恶意转移财产
要离婚的夫妻,一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近日,汉口周女士打电话给晨报律师进行咨询。
周女士和丈夫结婚13年,儿子已11岁。
去年上半年,在汉阳工作的丈夫被调到汉口工作。
上个月,丈夫和她说,领导要找他借5万元,他不好意思拒绝。
对此,周女士没多心,赶紧从存折上取出5万元给他。
两天后,周女士正好碰上丈夫的领导,对方却对借款一事毫不知情。
追问丈夫之后,丈夫又改口说钱拿去给朋友投资了。
近段时间,丈夫突然以在外面有情人为由,要求和周女士离婚。
并称愿意把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让给妻子,但存款归他。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周女士气愤不已。
她认为,丈夫先前借口拿走的5万元属恶意转移财产,属夫妻共同财产,应重新分配。
□律师说法
律师认为,根据《婚姻法》规定,如果在离婚时,一方可以证明另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因此,如果周女士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丈夫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其有权要求法院判决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