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教材分析讲稿
北京市楼梓庄中学张翠仙
(每张幻灯片是一段,读完一段就翻页)
1.各位尊敬的,即将成为分值最高科目的语文老师们,下午好,我是楼梓庄中学的语
文老师,张翠仙。今天由我跟大家一起来分析《土地的誓言》这一课的教学内容。
2.我将从“单元要求、本课目标、教学过程”三个版块来分析这一课的教学情况。
3.本单元是人教版教材七(下)第二单元总第9课。本单元同样是从情感、能力、知
识三个方面来要求教学内容。“情感”方面:爱祖国。能力方面围绕语文的三个重点展开:朗读、阅读、写作;知识方面主要指向语言运用的技巧,指导写作。
4.“爱祖国”的“祖”是初始的含义。“国”是领土、领域,那么“爱祖国”强调的是
就是热爱祖先以来所居之地上的一切山川、河流、大地、语言、文化、同胞等等。
含义要大于“爱国”。
5.语文能力强调的是“实践能力”,朗读方面要求读出情味;阅读方面要求整体感知课
文的思想内容,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6.语文知识方面要求学习文章中语言运用的技巧。
7.语文课是三者的交汇地,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能力实践训练为主线的多者
的融合。
8.基于此,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反复品读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的过程中,进行朗
读训练,体会作者对家乡热烈而深切的爱并最终升华为誓死卫国的意愿,完成爱国情感的熏陶;随文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积累词汇;记住有关“九一八事变”的介绍。
9.教学过程是四个环节。
10.第一环节是情景设置,导生入情。这是利用心理学同感唤醒的原理,教师设置情境,
引领学生想象美好的家被强盗破坏的场景,形成与作者同感的心理,以更顺利的深入文本。年代、事件虽不同,但是人的情感是一样的。
我这样设置情境:“同学们,‘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家是我们吃饭,住宿,但从来不用买单的地方吧。(停顿)家是我们生病的时候,得到关心的地方,家长会着急,可是我们的心却很温暖。(停顿)我还会把自己喜欢的那些珍贵的小玩意收藏在家的某个角落,高兴了,拿出来鉴赏一番。家是我们无形的依靠,那里有最关心我们的人。如果有一天,突然一伙强盗出现,用飞机大炮占领了你的家。为了活命,你和家人们只能逃亡,跑得慢的便丢了性命。从此,家破亲人亡,可这伙强
盗还在穷追不舍,要占有更多的地方。在外流浪的你,想起自己的家?你会是什么心情?”在学生表达感情后,老师接着说:“有一位作家叫端木蕻良,他就遇到了这么一伙强盗。强盗侵占了他的家乡并在不断的扩张。”老师播放视频。
11.这是导入时的幻灯片,视频做了链接。此时也要随着课堂的发展板书课题、作者到
黑板上。看完视频,老师就把课堂顺势转移到文章开头。过渡语可以是:“强盗抢走家乡十年了,他难以控制对家乡的情感,于是写进了文字里,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读他的这些话吧。
12.接着就是第二环节“情读开端,赏文入情”。本环节“趁热打铁”紧承学生被唤起的
情感朗读开头,为理解全文奠基。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作者对家乡热烈、深切而又悲伤的爱并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指导朗读。
13.这是上课用的第二张幻灯片,有音乐。请一位学生读一遍。
14.“开篇之赏”的主要问题是:这段话中哪些词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呢?这些词怎么读
才好?最后给这段话拟个标题。可以采用“替换对比”的办法品析“炽痛、无时无刻、喷涌”等词的作用、饱含的情感并指导朗读。采用词义推敲的办法品析“炽痛、泛滥”的作用、朗读、饱含的情感。强调“热血”中“血”的读音。老师指导: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想象画面,边品词边读词,老师可以泛读。品析之后再指名学生完整读这一段,读出思念家乡,读出不由自主的情感流淌。最后给这段话拟个标题。
15.第二个环节是个赏析、品读的示范环节,第三环节“情创文稿,品读解情”就是对
学生的独立训练。第三环节我设置了一个活动:“从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或需要的语句,用符号记下来,组成一篇朗读稿。要求:1、语句内容连贯,150字左右;2、展示朗读后能说出所选蕴含的感情;3、设置一个标题。注意:所选语句可以是文中相对完整的版块;也可以是跳跃的句子组合。也可以降低要求,直接让学生提取完整版块的文字,而且这里也可以是“朗诵稿”,以学生实际为依据来选择。需要给学生一段时间来形成文稿,这是学生处理文字的过程,我巡视学生文稿的形成状况。
16.这是本环节的主要活动,也是本堂课的重头戏。教师引导品析文章内容,指导部分
内容的朗读。我的预设的是把文本划分成6个相对完整的版块形成朗读稿,每个版块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方面承担不同的任务,赏析的重点不同。肯定会有学生是跳跃摘录,总之涉及到哪块内容就解析哪块内容。
17.每个版块的具体操作解说如下。预设1是第一段中对东北物产描写的这一部分。标
注的词语都有可能被关注到。
18.预设一重点在:1、推究作者自豪情感,但自豪的背后是更深的伤痛,因为越富饶就
越伤痛。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2、写作特色的鉴赏。具体引导可以是:学生读朗读稿时,安排其他同学聆听,并且在头脑里想象这个立体的场景。之后讨论家乡的特点,边品边读;用“这么美丽的地方当然有强盗垂涎三尺了”等语句引入40秒视频;讨论后提问“要让你写一个地方的美丽、富饶,你怎么写?”这是对写作特点的点拨。讨论可以结合标题。朗读指导:中间短句要快读,形容词可以重一些,读出富饶与自豪,但是有悲伤。我提问学生“这里写富饶,要不要读出欢快的心情?”标题可以是:物产的天堂······等等。分析之后这些之后再叫学生完整读一遍。
19.这是视频的幻灯片。
20.预设二是第二段中关于关东景物、收成等的描写。预设二与预设一是两个互相补充
的内容。只要学生找到其中一个。我就可以利用“跟这段内容相近的描写还有吗?”
等问题将两个版块联接在一起。
21.预设二重点在:体会故乡土地上的人们快乐、富足、安定的生活状态。具体引导问
题可以是:作者同样采用列举意象的方法,两段文字都把落脚点放在故乡的美丽、富饶上,但是这段绝不是上段的重复,那么这段文字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呢?标题可以是:土地上的欢笑等。
22.预设三是第一段的中后部分内容。
23.预设三重点在:体会两个重点词“召唤”和“回去”,把握作者急切的心理。具体
引导过程:学生读稿,其他同学还是听。然后我提问“在你听到的内容里,哪些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引导分析“召唤”和“回去”两词。老师稍加解释这是反复和呼告手法的运用。对“不得不”“总”的品析可以体会作者思乡的煎熬之心。朗读指导:采用老师说前半句“我都会突然想到”,学生接后半句“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的形式读出重音,读出肯定、真切。标题:魂牵梦绕······
24.预设四是第一段的结尾部分。
25.预设四重点在:理解。突破难点的钥匙是:理解“它们”的含义。具体引导:没有
学生提到这一段,我就把话题引到了这里。问是不是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不理解,我就让学生从第一段最后7行字里推究出“它们”具体指代什么?讨论为什么要把“我的心”和“大地之心”放到一起。大地之心的燃烧、沸腾,暗指我的心也在燃烧沸腾。说明我对家乡思念的狂热的心。品析“理解的默契”这个词,可以知道这是二者的“心灵感应”,互相的思念。本段不做朗读训练的重点段落。标题讨论: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