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国产奶品质明显优于进口奶
中国乳业标准沦为全球最差
![中国乳业标准沦为全球最差](https://img.taocdn.com/s3/m/3e3d7b0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8.png)
中国乳业标准沦为全球最差在中国奶协日前召开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指出,在我国现行乳业行业标准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而国外一般为50万个/毫升。
他认为,这个标准是世界上最差、最低的标准,甚至认为,这样的标准是全球乳业的耻辱。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丁棉的这一炮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针对王丁棉的观点,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昨天发表不同看法说,如果中国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就得倒掉,奶农则要破产,我国的大多数消费者也就喝不到牛奶了。
金海认为,我国的牛奶是安全的,检测标准基于我国国情,不能脱离实际。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和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的观点针锋相对,事实上应该代表了中国的乳业专家对当今中国奶业的不同判断。
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和评价这两种不同的判断?中国的乳业标准为什么会沦为全球最差?提高奶业标准,向国外标准看齐真的就会让中国人无奶可喝?中国奶业到底应该走出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马上请出曾三次参与国家奶业标准制定的资深乳业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的魏荣禄教授,听听他的解读和评论。
主持人: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们中国的奶业近些年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说我们不愿意面对,但是现在来自各方的观点又似乎在显示,中国目前的乳业标准是全球最低的,我们刚才也提到了像原奶细菌数允许的最大值,我们国家的标准是国外的4倍,因此有人评价说这是全球乳业的一种耻辱,您怎么来评论这样的一种标准呢?魏荣禄:关于标准问题我参加过三次,我们也把我们的意见说得很清楚了,我们是不同意在专家组会议上我们也是不同意把它提高到200万,因为蛋白质降低由2.95降到2.8是质量的问题,那个问题不是很大。
但是作为细菌数来讲的话,由50万降到200万,这里面的安全性就是大大的降低了。
因为200万里面细菌数里面包含了有乳酸菌、霉菌、酵母菌还有致病菌等等东西,如果细菌数越高,致病率的分泌产物就会保留在牛奶里面,这样的话对*健康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一直不主张细菌数的降低。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https://img.taocdn.com/s3/m/0297417ea8114431b80dd805.png)
安全监管动态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8月22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奶业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核心目标,加快变革与创新,乳品产量总体稳定,质量持续提升,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乳品生产稳中有增2017年我国奶类产量3 655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产量的4.5%。
乳制品产量2 935万吨,同比增长4.2%,比2012年增长15.3%。
乳品质量持续提升2017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为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9.2%,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
现代奶业建设步伐加快2017年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24Food and Life 2018-09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HFDA)主办代化生产机械和技术日益普及。
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7.0吨,同比增加0.6吨,比2012年增加1.4吨。
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3%,同比提高6%,比2012年提高21.1%。
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0%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
奶农专业合作社达到16 181个,同比增加0.9%。
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连续9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落实“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六项措施”,强化婴幼儿乳粉奶源监管,2017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3万批次,现场检查奶站1.03万个(次)和运输车0.83万辆(次)。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e5663152d380eb62946db7.png)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1月目录一、乳制品行业5年规模超5400亿,量价稳增带动行业发展 (5)1、市场空间:综合量价来看,乳品市场空间超5400亿 (5)(1)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十年高速增长,转型调整后依旧处于成长期 (5)(2)乳制品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逐年增大 (6)(3)对标国际发达国家,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至少有62%的提升空间 (7)(4)从国内的各个区域来看,我国乳制品市场增量空间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 (7)(5)综合量价来看,5年内我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将超过5400亿 (8)2、量催化:三四线城市跃入消费升级拐点,乳企竞争降价拉动需求 (9)(1)棚改货币化及供给侧改革拉升低线区域消费能力,三四线城市跃入消费升级拐点 (9)(2)人口结构改变促进婴幼儿及老年人所需乳制品发展 (11)(3)线上快速放量,80、90后是消费主力 (13)(4)乳企竞争促销降价+渠道下沉,带动低线区域需求 (14)3、价催化:乳企产品结构化升级,拉升乳制品均价 (15)二、上游成本高位上涨,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16)1、国内原奶价格温和上涨,上游成本维持高位 (16)(1)国际奶价维持低位,预计国内原奶价格温和上行 (16)(2)包材价格处于中位数,对乳制品成本影响中性 (20)2、成本上行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持续受益 (21)三、产品品类持续拓展,酸奶和高端UHT仍是行业主要增长点 (22)1、产品创新不断,品类持续拓展 (22)(1)产品创新不断,各大乳企继续高端化升级,包装创新和口味变换 (22)(2)品类持续拓展,积极向新兴乳品品类和非乳品类布局 (22)2、短中期常温奶仍是主角,低温加速放量 (23)(1)常温奶市场规模是低温巴氏奶三倍以上,短中期格局难以改变 (23)(2)常温乳品竞争基本结束,行业竞争向低温转变,低温市场加速放量 (24)3、酸奶与高端UHT奶是行业未来主要增长点 (25)(1)酸奶和高端UHT奶占据液态奶市场的主要份额,行业增长主要由酸奶和UHT 奶拉动 (25)(2)酸奶引领增长,市场有望超2000亿 (25)四、他山之石:日本乳制品行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6)1、第一阶段(1864年-1963年):行业起步期 (27)2、第二阶段(1964年-1991年):行业发展期,70年后处于转型发展期.. 273、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行业成熟期 (28)4、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行业衰退期 (28)五、相关企业简况 (30)1、伊利股份:结构升级+渠道拓展,打造国际乳业巨头 (30)(1)国内乳制品行业龙头,十三五目标千亿规模 (30)(2)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30)(3)渠道深耕抢占下沉空间,市占率稳步提升 (30)2、光明乳业:主业收入承压,新莱特态势良好 (31)(1)国内最大的巴氏奶企业和华东地区最大的乳品企业 (31)(2)收入利润承压,常温产品表现乏力 (31)3、天润乳业:渠道稳步拓展,疆外市场发力 (32)(1)新疆领先乳企,低温奶为核心 (32)(2)拓疆外市场,收入端稳定增长 (32)(3)渠道转型持续推进,未来值得期待 (33)乳品行业5年空间超5400亿,量价稳增带动行业发展。
2023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2分析:进口液态奶营养不及国产奶报告模板
![2023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2分析:进口液态奶营养不及国产奶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e2d8e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d.png)
}}
2022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指出,国产奶的质量稳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相比之下,进口液态奶的营养价值较低,质量不如国产奶。
中国奶业质量现状
根据报告,国产奶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其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高于进口液态奶。例如,国产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3.2%以上,而进口液态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3%以下。
目录
1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3
进口液态奶营养不及国产奶
2023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3
2023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国产液态奶优于进口2023
《国产液态奶脂肪、矿物质含量均高于进口奶》1001001001009080
国产液态奶营养优势:高脂肪和矿物质,安全健康
中国奶业协会:健粉品质得到提升
-2021
1.
2022
2.
THANKS
Mica
2023/10/3
2.国产牛奶更丰富,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相比之下,国产牛奶的营养成分更丰富,其中钙、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都比进口液态奶更高。此外,国产牛奶的口感也更加醇厚、浓郁,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而进口液态奶则往往口感清淡,缺乏浓郁的奶香。
3.国产牛奶更符合国人需求,建议优先选择综上所述,国产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都比进口液态奶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因此,建议中国消费者在选择牛奶时,优先选择国产牛奶,以获得更好的营养和口感体验。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国产牛奶的质量监管,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进口液态奶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但由于其营养价值较低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其市场影响力正在逐渐下降。相比之下,国产奶因其高品质和高营养价值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营养价值比较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43b62df111f18582d05a11.png)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论行业:量稳价增,空间确定 (4)1、乳制品行业低速稳定增长,未来仍有市场空间 (4)2、供给收缩需求恢复,乳业步入新周期 (5)3、未来行业驱动因素:量稳价增 (5)二、溯历史:博弈三阶段,超越与被超越 (7)1、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1999-2008) (8)2、行业调整期(2008-2011) (9)3、量稳价增阶段(2011至今) (12)三、谈业务:液奶稳固,奶粉、冷饮突围 (15)1、液态奶市场份额伊利、蒙牛占据前二 (15)2、受益“配方注册制”,伊利、蒙牛奶粉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9)3、冷饮产品的成长性和市场空间大 (21)4、伊利、蒙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2)5、新品研发、应用大数据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 (23)四、思未来:扩张海外、精耕渠道、强化营销 (25)1、三次资本开支潮,产能扩张、布局奶源、海外建厂 (25)2、两大乳业巨头海外收购扩张 (28)3、渠道力比拼:伊利深度分销,蒙牛实行大商制 (30)4、营销风格比拼:蒙牛精准营销,伊利抢占热点 (32)论行业:量稳价增,空间确定。
从行业周期上来看,乳制品行业未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稳步增长期;未来乳制品行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将由乳制品平均单价提升所贡献,价格增长的空间主要来自于行业提价和结构提价两个方面。
我们预计国内乳制品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6%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显示,中国液态奶市场在14-21年进入缓慢发展的新周期,期间CAGR 预计为6.7%,未来5年CAGR维持在5-8%区间,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为4076亿元。
溯历史:博弈三阶段,超越与被超越。
2000年以来中国乳业的发展史,也是伊利与蒙牛之间超越与被超越的故事,它串起了中国乳业近18年来的发展主线。
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1999-2008),蒙牛开始崛起,发展势头强劲,蒙牛收入增速快于伊利以及行业复合增速。
乳制品与婴幼儿奶粉行业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乳制品与婴幼儿奶粉行业质量状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98402fa0116c175f0e48e0.png)
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乳制品与婴幼儿奶粉行业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本刊特约记者徐建华2018年第四季度,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合格率均为99.8%;2019年第一季度,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合格率均为99.9%,全都上升了0.1个百分点,并仍然维持在99%以上的高合格率。
事实上,2018年我国乳制品的质量抽查合格率也一直维持在99%的高水平,历经十余年的发奋图强,我国乳制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奶粉的整体质量安全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期,这与我国较紧或者说较严的常态化监管是有直接关系的。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说,“无论是从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还是从政府的质量监管,其实大家都已经是很诚心诚意了,因此企业一般不可能去主动造假,即便客观上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被杜绝了,所以整体来说我国乳制品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曾在今年年初的第二届中国乳业质量年会上表示,2018年度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稳定发展的一年,乳制品生产、消费取得了较好成绩。
特别是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巨大进展,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继续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广大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去年的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市场的活跃,国内乳制品市场出现了平稳发展的好形势。
11、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面壁十年图破壁:国产乳业进入新时期一罐罐奶粉滋养一个个生命,一个奶业牵动全社会的神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89家(上年610家),主营业务收入3085.5亿元,同比增长10.02%(2017年为6.94%),利润总额220.6亿元,同比增长4.71%(2017年为-1.03%),销售收入利润率为7.2%(去年为6.8%)。
产量方面,乳制品产量2394.8万吨,同比增长3.60%(2017年为3.91%),其中液体乳产量2228.9万吨,同比增长3.45%(2017年为4.16%),乳粉产量87.8万吨,同比增长-0.90%(2017年为-2.35%),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约87万吨,同比增长7%。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发布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f8bdd5a12cc58bd63086bd3c.png)
产量 总体 稳定 ,质量持 续提 升 ,现 比增 /Jt]o.9%。
代奶 业建设稳步 推进 ,监管 工作 成
四 是 质 量 安 全 监 管 严 格 连
效显著 。主要 体现在 :
续 9年 组织 实 施 生鲜 乳 质 量安 全 监
一 是乳 品生 产稳 中有增 20l7 测 计 划 和 专 项 整 治 行 动 ,监 测 范
港 、澳 门市场 。
预计 均有 50%以 I 增 f 。随着 料
六 是 术 来 发 腱 前 景 广 阔 。 收 入 增 加 和 消 费 婵 念 改善 ,乳 r铺
2Ol7年 全 国新 生 婴 JLl 758万 ,城 消 费将持 续平 稳刚性 增 长。
风险 区内的生 猪和 未经高 温处理 的
三是 要 加强生 猪屠宰环 节监督
猪 产品调 出。在 低风险 区间调 运 管理 各地 要进… 步加 大埘辖 fJ、】
生 帑及其产 品的 ,禁止途 经高 风险 生 猪 屠 宰 企 业 监 管 力 度 , 强 化 f_J
。 严禁牛 猪养殖 场 (户 )、从事 常 监 管 ,督 促 乍 猪 屠 宰 企 业 切 生猪收 购贩运 的单 位和 个人 、动 物 落 实入场 查验 、待 宰静养 等质量安 产品 生产经营 者 从高风 险区引进 生 全控制措 施 ,积极 配合 兽医部 门做
格 牢连续 9年保持 l00%,乳制 ^ 1 或 销 毁 。
愉 合 格 率 99.2‰ , 幼 儿两 乳 粉
五是 品牌创 建成 效显著 2(】1 7
抽检 合格 率99.5‰, 食品 l}1保持 年 D20介 业 f1缝 牧 场 简 斯
仔
领 先 。
栏 1 50万头 , 占全目的22%;生鲜 乳
2018年中国乳业发展分析
![2018年中国乳业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145a0af18583d04964593b.png)
2018年中国乳业发展分析一、中国乳业发展历史概况 (2)二、中国乳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国家重视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3)2、中国乳业面临许多挑战 (4)(1)国内原料奶生产成本高,当下环保成本进一步上升 (4)(2)奶农和乳企形成博弈关系,造成奶价季节性波动 (4)(3)乳业产业链长,国内实行分段式监管,声音不一致 (5)(4)进口压力持续增加 (5)三、中国乳业的发展趋势 (6)1、国际奶源过剩,需求缓慢复苏 (6)2、巴氏奶能否取代超高温灭菌奶尚不确定: (6)3、乳制品消费的发展趋势 (6)4、国家规划扶持婴幼儿奶粉企业 (7)一、中国乳业发展历史概况中国的乳业曾经是一片空白,少数国营奶厂只供应特殊人群。
后来我国接受了欧共体和联合国的奶业援助。
奶业援助是以脱脂奶粉和黄油的形式进口,再在国内制造成再制乳。
这样的技术基础就成为了很多后来的中国奶业问题的历史根源。
改革开放后,政策允许农民养牛,开始了中国奶牛养殖业。
后来,利乐包的出现帮助中国乳业开始高速发展。
从2000年到现在,除了14年之外所有年份的乳制品产量都出现了正增长。
08年以前全行业从上游奶牛养殖业到下游乳制品制造业增速都很快,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全行业增速放缓,中国乳业开始进入转型期。
目前,中国乳业上下游产值合计5075亿元,占GDP的0.7%。
我国奶牛养殖业形成了东北、内蒙;华北;南方;西北;大城市周边五大产区。
其中大城市周边产区的产量是在下降的。
由于环保政策和资源禀赋,养殖业在向东北、内蒙、西北地区集中。
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占比在快速提升,政府的政策支持发展300头以上的养殖场。
行业内前20的养殖场奶牛总和存栏量占22%,总和原料奶产量占31%,集中度还在继续提高。
当下我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36.2kg,和亚洲平均水平差一半,和世界平均水平差三分之二,未来消费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按农业部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0年国内总供给4100万吨(目前3870万吨,每年增加不到50万吨),自给率70%,那么消费量为5860万吨,。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20c453f61fb7360a4c658b.png)
2018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2月目录一、乳制品行业简介 (5)1、乳制品主要分为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 (5)2、乳制品产业链较长,上游养殖,中下游生产销售 (6)3、行业产量中单位数增长,市场规模高单位数增长 (6)二、乳制品行业趋势 (7)1、我国目前以发展灭菌奶为主 (7)(1)乳制品按杀菌方法主要分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 (7)(2)消费者选择巴氏奶还是常温奶受社会文化、奶源分布、维度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 (8)(3)按我国具体国情,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将以发展灭菌奶为主 (9)2、掌控上游是乳企发展核心 (10)3、液乳消费升级,关注低线、高端及酸奶增量 (12)(1)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情况及膳食结构的差异造成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偏低 (12)(2)预计低线市场潜力将贡献乳制品量的增长 (12)(3)高端白奶及酸奶市场将贡献乳制品消费价格的增长 (13)(4)近年来酸奶市场发展较快 (13)4、乳粉关注消费升级及渠道下沉 (14)(1)奶粉市场规模扩张受二胎政策,母乳喂养减少等因素影响 (14)(2)国产品牌不断追赶国外品牌 (15)(3)注册制出清红利后,行业驱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升级和渠道下沉 (16)三、主要乳企比较 (16)1、双寡头产品同质化,伊利渠道更强 (16)(1)近几年,行业进入集中度逐步提升的挤压式增长阶段 (16)(2)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伊利的渠道力更强 (17)(3)行业买赠及打折促销有望逐步减少 (18)(4)对标雀巢达能,乳制品龙头往往发展为平台型企业 (19)(5)伊利股份作为国内乳制品龙头,在产品、渠道、品牌宣传上已领先大部分竞争对手 (19)2、区域型乳企专注差异化及细分领域优势 (20)三、主要风险 (24)1、国家政策风险 ..................................................................................................24242、食品安全风险 ..................................................................................................253、宏观经济风险 ..................................................................................................我国的国民消费品之一,市场规模高单位数增长。
农业部奶制品质检中心:国产奶不错,国外的奶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
![农业部奶制品质检中心:国产奶不错,国外的奶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https://img.taocdn.com/s3/m/d710cd307375a417866f8f46.png)
农业部奶制品质检中心:国产奶不错,国外的奶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根据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业创新团队近7年的检测数据积累,我们发现:中国乳品质量安全逐年上升,合格率高于欧盟。
同时通过抽检发现进口液态奶糖氨酸较高,热损伤程度平均高出国产奶15.8%(227mg/100g VS 196mg/100g),这是由于长时间保存运输造成的。
另外,国内一些地区零售渠道上的UHT液态奶也存在长距离运输的问题,其中昆明、深圳、厦门和广州市场上的液态奶平均运输距离超过2 000km,这会导致牛奶活性成分的下降。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业创新团队,农业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郑楠博士在2017年1月12日举行的中国奶业国际发展论坛(CDDIF2017)上提到的。
她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对国产奶树立信心,国产奶品质不错,国外的奶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
优质的奶只能产自于我们本土,因为优质不但要原料好,同时加工程度要温和并且运输距离也要少。
这些点就限制了我们要想喝到优质的奶,只能喝本土的奶。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数据显示中国乳品安全合格率高于欧盟,99.2% VS 97.9%自2009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实施以来,之前于2002年设立了国家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经过7年的积累,可以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来讲述中国生鲜乳的质量安全状况。
我国奶产品与其它食品的安全对比,不合格率是0.5% VS 3.2%;与欧盟的奶产品相比,欧盟2013年、2014年不及格通报比例是1.4%和2.1%,而我国只有0.8%。
规范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自2009年实施以来共抽检了15.1万次生鲜乳样品,重点监测生鲜乳收购站及运输车,检测指标包括蛋白、脂肪、菌落数、黄曲酶毒素M1、体细胞数、铅、铬、汞、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10项指标。
无论抽检量还是监测力度在全世界都属于较高水平。
2013~2015年,黄曲酶毒素M1值在逐年下降,目前我国的M1含量是0.015,相比日本0.085和韩国的0.031都较低。
德国专业实验室比较测试:中国牛奶比德国牛奶更让人放心
![德国专业实验室比较测试:中国牛奶比德国牛奶更让人放心](https://img.taocdn.com/s3/m/006e1d9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b.png)
德国专业实验室比较测试:中国牛奶比德国牛奶更让人放心作者:***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20年第08期日前,德国专业实验室比较测试了5款中国产和6款从德国进口的常温奶。
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牛奶比德国牛奶更让人放心。
全部11个样品既不含有富氮添加剂,也不存在过量的好氧菌;营养物质含量正常,无一样品检测出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农药或抗生素残留。
对11款样品进行比较测试的德国专业实验室是商品测试基金会Stiftung Warentest(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德国独立测评机构)的御用奶制品检测实验室。
主观测试评估则由质量安全欧洲测试协会COTEST的3名专家进行。
质量安全欧洲测试协会COTEST是位于德国的公益机构,其宗旨为:独立测试商品和服务,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质量测评信息,促进安全可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为此,对消费者个人或组织在其所在市场匿名购买的样品进行全面科学测评,同时提供欧美专业测试机构的测评结果。
检测机构申明,“我们的测试比其他机构的测试更全面深入,同时因为商品测试基金会和COTEST作为欧洲独立和非营利性测试机构,既不接受厂家广告,也不接受其送检样品,因此您可以相信,我们的测试结果给您提供的是关于产品质量的真实情况”。
测试样品来自中国电商平台上匿名购买较真的中国消费者个人在中国主要电商平台上匿名购买了最畅销的11款超高温瞬时处理(UHT)后可常温储存的全脂牛奶,并空运至德国专业实验室。
所有测试和评价都是在样品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内进行的。
测试方案以商品测试基金会测试德国牛奶的方案为蓝本,COTEST根据待测产品的特性进行了调整。
最终确定的测试方案包括如下5个方面:营养质量(30%)、添加富氮化学物(10%)、污染物(40%)、微生物质量(10%)和标称(10%)。
以上括号内的百分比是每个方面的权重,其加权平均即为综合测评结果。
11个样品分为2组,4家中国制造商和1家国际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5款常温奶:伊利纯牛奶、蒙牛纯牛奶、三元纯牛奶(全脂灭菌乳)、光明纯牛奶(灭菌乳)、雀巢全脂牛奶;6款从德国进口的常温奶:欧德堡(Oldenburger)纯牛奶、上质(Sunsides)纯牛奶、甘蒂牧场(MUH)纯牛奶、德亚(Weidendorf)纯牛奶、好沃德(Hochwald)纯牛奶、多美鲜(SUKI)纯牛奶。
现在国产奶品质量不比进口的差
![现在国产奶品质量不比进口的差](https://img.taocdn.com/s3/m/2b5e792e33d4b14e842468d6.png)
现在国产奶品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4年第1期本刊记者朱艳2013年,深受公众信赖的“洋奶粉”也出现质量问题,这让人意识到牛奶的质量安全问题大意不得。
那么,牛奶的安全隐患可能出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选择牛奶?饮用牛奶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环境与生活》杂志专访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奚利群,请其答疑解惑乳品质量有哪些安全隐患《环境与生活》:自从2008年闹出三鹿奶粉事件以来,民众就很关心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你认为乳制品在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隐患?奚利群:乳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奶畜养殖技术能力极大提升,在产奶量提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抗生素超标等。
第二,乳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过去我们没意识到的一些危害,逐步列入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日渐突出,部分地区更加严重,这就导致饲料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
第四,确实存在个别无良商家过分追逐利益、突破道德底线,往食品中添加非法添加物质的丑恶现象,如三聚氰胺事件。
牛奶能替代母乳吗《环境与生活》:有人说多喝牛奶对人体健康反而有害,这话有道理吗?在哺育婴儿上,牛奶能否替代母乳?奚利群:牛奶是丰富的营养来源,主要成分包括水、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酶类等。
乳脂肪中含有的脂肪酸在20种以上,不饱和脂肪酸达44%,脂肪较其他动物性脂肪易消化吸收。
牛乳中的矿物质都是溶解状态,而且矿物质的含量高,主要包括钾、钠、钙、镁、磷、硫等,其比例适合人体需要,特别是钙、磷的比例比较合适,很容易消化吸收。
母乳是4 ~ 6个月内婴幼儿最理想的食品。
有研究表明,儿童过量食用鲜牛奶可能导致孩子贫血,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所以建议3岁以下儿童最好食用配方奶粉。
牛奶挤出后的安全链《环境与生活》:合格的乳制品从原料到运输销售,都需要哪些安全环节?奚利群:从奶牛挤出奶后,一般经过生鲜乳收购和运输、乳制品生产加工、成品仓库贮存和运输、产品批发和销售、消费购买和贮存等环节,最后经消费者饮用。
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https://img.taocdn.com/s3/m/73c7059ed4d8d15abe234ee1.png)
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结果显示:中国人奶商指数险些不及格,正确喝奶的知识和行为均未达标。
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诊脉、解读了国民营养膳食结构中的乳制品摄取问题,并对解决方案展开深入探讨。
通过行业研究、专家研讨等形式确定了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覆盖全国20个城市,共回收有效样本4136个。
报告中率先提出了奶商(Milk Quotient) 的概念,用来评价中国人正确认识和食用乳制品的能力,反映国民健康素养水平。
意识高、知识少、行为差,中国人奶商仅为60.6分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得分仅为60.6分,勉强合格,指标总体水平不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意识水平高,知识和行为水平低”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决定奶商的三个维度中,喝奶意识得分超过了80分(82.5分),达到了良好水平,但喝奶知识(53.4分)和喝奶行为得分(48.6分)双双不及格,成为奶商指数的“软肋”。
“虽然,中国老百姓在健康意识中对喝奶有所认识,但问题也很明显,一方面,公众不知道如何正确食用乳制品,更重要的是,还没能形成生活习惯。
只有加强科普教育,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在本次发布会上表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任务还很艰巨。
量不足、种类少、奶龄短,是中国人喝奶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中写到,正常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但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并不熟悉。
本次调查显示,仅有43.1%的公众知道每天的喝奶量要达到300g及以上,真正能够达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有22.5%;根据调查显示的比例推算,甚至有超过5000万人从来不喝牛奶,喝不习惯、不喜欢牛奶的口感和味道是与牛奶“绝缘”的主要原因。
同时,老百姓食用的乳品结构明显单一,能把乳制品认全的不足1/4;且大多数人只喝牛奶或酸奶,经常食用其他乳制品的人不足20%。
中国人普遍认为婴幼儿和老人才需要喝奶补充相关营养,仅有四成中国人认为一生都要喝奶,“奶龄”很短,“奶龄比”低至7%(喝奶年数与年龄比值)。
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的区别
![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0ee2f8c83d049649a66580c.png)
文章来源:特贡坊有机食品/ 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的区别进口牛奶又比国产牛奶好在哪里呢?进口牛奶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的区别 首先,进口牛奶也是存在菌落数超标等系列问题的。
不过发生频率明显较小,而 且之后管控力度很大。
但是国产牛奶自08年以后事故频发,后续的处理也令人 十分不满意。
有的是将责任全往农或者经销商身上推, 有的甚至责怪消费者自身 体质问题。
其实,两者在营养方面差距是不大的。
其次, 对于正常途径的进口来说, 在进海关时候商检对食品的检查力度是很大的。
比如北京关基本能达到70%-80%的检验覆盖率,遇到国外有突发食源性疾病等情 况的时候检验率能达到100%。
高频率的检验在一定程度对于安全性和质量都提 供了良好的保证。
而国产牛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上的欠缺,在生产、运输等环节,或多或少会 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牛奶安全质量问题。
例如抗生素残留问题、激素问题、添加剂 问题等。
所以,在能够购买进口牛奶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的购买进口牛奶。
特供坊有机食品为大家讲解进口牛奶之间的区别1、不同国家的奶业标准是不同。
目前看来进口奶的质量标准基本分为美国,欧盟和澳新等3个标准,3个标准在主要指标方面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关键点上 也有差别,如体细胞数目,蛋白质含量,菌落数等。
而国产牛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上的欠缺,在生产、运输等环节,或多或少会 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牛奶安全质量问题。
例如抗生素残留问题、激素问题、添加剂 问题等。
所以,在能够购买进口牛奶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的购买进口牛奶。
进口牛奶之间的区别 1、不同国家的奶业标准是不同。
目前看来进口奶的质量标准基本分为美国,欧 盟和澳新等3个标准,3个标准在主要指标方面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关键点上 也有差别,如体细胞数目,蛋白质含量,菌落数等。
2、不同国家的不同牌子是有区别的。
不同牌子的生产商在生产实力,建立时间和产品控制方面都不同。
简言之,即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区别。
国内外生乳质量及安全指标对比
![国内外生乳质量及安全指标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31850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9.png)
国内外生乳质量及安全指标对比生乳是从乳牛或其他哺乳动物中直接获得的乳汁,是生产乳制品的原料。
生乳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生乳质量及安全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将就此进行对比。
首先,国内生乳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非脂固体含量、酸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奶酸菌数、抗生素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
其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是用于评价生乳的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总固体和非脂固体含量则反映了生乳的稀稠程度。
酸度是指生乳中的乳酸含量,是判断乳酸发酵是否过程是否正常的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奶酸菌数则是判断生乳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指标。
抗生素残留量和黄曲霉毒素则是判断生乳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
相比之下,国外生乳质量指标与国内有所不同。
例如,欧盟生乳质量指标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非脂固体含量、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奶酸菌数、抗生素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
这些指标与国内的指标较为相似,但在实施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在抗生素残留量方面,欧盟规定生乳中抗生素残留量必须低于规定的极限值,而国内尚未制定具体的抗生素残留限值标准。
此外,国内生乳品质量监管体系与国外也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监管机构对于生乳质量的抽检频率相对较低,而国外监管机构对于生乳的抽检频率较高。
这也意味着国外的乳制品监管更为严格,更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总的来说,国内外生乳质量及安全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的生乳质量指标和监管更为严格,更注重食品安全,而国内应不断加强生乳质量监管体系,提高生乳质量及安全水平。
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生乳质量标准,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生乳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加强消费者对生乳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教育,提高公众对生乳质量及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生乳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2018年原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原奶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0ab36b4daa58da0114a38.png)
2018年原奶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国际奶价周期反复,预计18年波动向上 (4)1、国际原奶价格历史周期特点分析 (5)(1)2006.3-2009.2周期特点 (6)(2)2009.3-2012.7周期特点 (6)(3)2012.8-2016.5周期特点 (6)2、国际供给端:短期季节性产量回升,奶牛数量和补栏周期限制长期供给 8(1)奶价近期波动较明显:原奶价格上涨略乏力,近期国际乳制品拍卖价止跌 (8)(2)短期供给端增速提升,主因气候和单产驱动 (9)(3)长期供给端看奶牛数量和牧场经营情况 (10)3、国际需求端:经济回暖,中国、俄罗斯进口持续复苏 (14)4、国际奶价:预计18年奶价走势波动向上 (15)二、国内原奶步入新周期,预计18生鲜乳价格温和上涨 (18)1、国内原奶周期特点分析:周期拉长、奶价平缓 (18)2、国内供给端:奶牛数量不足直接限制生鲜乳产量 (19)3、进口供给:中外奶价差有扩大迹象,预计乳品进口增多 (24)(1)乳制品进口结构 (24)(2)奶粉库存 (24)4、需求端:经济回暖+消费升级+渠道下沉驱动需求显著复苏 (25)5、国内奶价走势判断:略有波动,温和向上 (26)原奶价格走势周期性较强,随着供需调整速度的放缓,原本3年周期被拉长。
国际奶价已经历06.3-09.2、09.3-12.7、12.8-16.5三个周期,分别持续时间为33、41、46个月。
国内生鲜乳价格历史周期有06-08,09-12,13-16,15-至今四个周期,分别持续时间约32、36、52个月,每轮周期的涨跌原因略有不同,但本质由供给和需求主导,波动幅度受气候、政策、疫情等影响较大。
奶牛养殖补栏到产2-3年的周期使得供求调整速度大概在三年。
国际奶价自16年6月进入新一轮周期,当前仍处于上升周期。
近期奶价下跌是短期波动,预计18年继续波动上涨。
1)供给端温和增长:2007年3月全球原奶产量恢复增长,10月增速提高至3%,主因新澳产奶旺季气候温和驱动奶牛单产提升+欧盟小幅扩产。
牛奶产品品鉴报告范文
![牛奶产品品鉴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9de1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4.png)
牛奶产品品鉴报告范文1. 引言本次牛奶产品品鉴是为了评估不同品牌和类型的牛奶产品在口感、营养价值和质地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选取了市面上常见的几种牛奶产品进行品鉴,包括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和植物性牛奶。
通过对这些产品的评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牛奶产品,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2. 品鉴过程和结果2.1 全脂牛奶我们先品尝了几种全脂牛奶产品,包括国内知名品牌和进口牛奶。
以下是我们的评估结果:2.1.1 口感全脂牛奶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和丰富的口感。
品牌之间的口感差异主要体现在奶香浓郁度和口感的醇厚度上。
例如,品牌A的全脂牛奶味道醇厚,奶香浓郁,而品牌B的全脂牛奶则相对略淡。
2.1.2 营养价值全脂牛奶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根据我们的评估,品牌A和品牌B的全脂牛奶在营养价值上并无明显差异。
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偏好来选择。
2.1.3 质地全脂牛奶的质地通常比较浓稠,且在储存过程中不易分层。
大多数品牌的全脂牛奶在这方面表现都较为出色,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2.2 低脂牛奶接下来,我们品尝了几种低脂牛奶产品,包括含脂量较低的全乳牛奶和脱脂牛奶。
以下是我们的评估结果:2.2.1 口感低脂牛奶相较于全脂牛奶口感略淡,并且少了一些奶香的味道。
全乳牛奶相对于脱脂牛奶在口感上略胜一筹,更接近全脂牛奶的口感。
2.2.2 营养价值低脂牛奶相较于全脂牛奶含脂量较低,因此在卡路里和脂肪含量上更为适合需要控制体重和脂肪摄入的人群。
脱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极低,但相应地,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较少。
2.2.3 质地低脂牛奶的质地较全脂牛奶稀薄,且容易出现分层现象。
品牌A的脱脂牛奶在储存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分层,而品牌B的全乳牛奶则表现较稳定。
2.3 植物性牛奶最后,我们品尝了几种植物性牛奶产品,包括豆奶、杏仁奶和椰奶。
以下是我们的评估结果:2.3.1 口感植物性牛奶相较于常规牛奶口感较淡,而且有各自独特的风味。
豆奶具有浓郁的豆腥味,杏仁奶和椰奶则有其特有的香气。
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17dea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b.png)
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李梦茜;谢漫丽;张仁文;曹忠旺【摘要】文章概述了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保证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乳制品质量,保证饮食安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推进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8(020)004【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乳制品;现状;原因;对策【作者】李梦茜;谢漫丽;张仁文;曹忠旺【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宜州 546300;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宜州 546300;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宜州 546300;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宜州 54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近年来,我国的乳制品产量不断增加,乳制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同时伴随着出现的是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1]。
截至目前,我国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概况如下。
1 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1.1 政府以及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行政组织法不够完善,所以政府各部门的任务、职责分工不明确。
体制调整没有完全到位,每个监管主体所根据的法律不一致,监管手段、方式、责任追究等方面出现差异,也会导致监管环节中有些部门的部分监督管理缺失。
我国奶业与外国成熟的奶业相比,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十分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乳制品行业标准落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套设施以及监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食品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楚,缺位、越位现象并存[2],这种现象被某些专家称为“产业发展初级,标准初级,政府监管不到位”[3-5]。
1.2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发展不成熟的乳制品企业,投入到科技创新的人、财、物等要素有限,如一些小规模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和检测部门。
没有创新且资源损耗率高、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导致了部分乳制品企业利润率低,乳制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产品结构较单一,竞争力逐渐下降,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造成乳制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国产奶品质明显优于进口
奶
十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质量如何?8 月22 日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显示,2017 年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为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 年保持在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9.2%,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
同时,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年开展抽样评估,分析发现,国产奶品质明显优于进口奶。
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奶产品整体安全状况也已经达到了很
高水平。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
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说。
该报告由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北京)共同发布。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表示,中国奶业以
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核心目标,加快变革与创新,乳品产量总体稳定,质
量持续提升,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奶类产量达3655.2 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产量的4.5%。
乳制品产量为2935 万吨,同比增长4.2%,比2012 年增长了15.3%。
奶源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
没有好奶源,优质乳制品生产将是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
胜利说。
报告显示,2017 年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机械和技术日益普及。
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7.0 吨,同比增长0.6 吨,比2012 年增长1.4 吨。
存栏100 头以上奶牛规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