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课堂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4、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中医养生提出形神共养、协调阴阳、 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 保精、通调气血、三因调摄等原则。
二、 中医养生的原则
法天顺地 形神共养 动静结合 协调平衡
(一)顺四时而养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 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 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 人类不仅从自然界摄取 营养、水分、空气和阳 光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 的需要,而且,也在自 然界的影响下,生活、 学习和工作。“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因而提 出了“天人相应”的理 论,用以说明人与自然 息息相关的关系。
春夏养阳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选 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 之物。如葱、枣、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热、大辛 之物,如参、茸、附子等。因为少吃苦寒之食,可避 免伤阳气,多食辛味食物可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 制约肺气的宣发。
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热食,以温为宜。饮冷无度会使胃 肠受寒,引起疾病。故有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 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
在夏季,宜晚些入睡, 以适应自然界阳气的不 足,早些起床,以顺应 阳气的充盛。夏季多阳 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 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 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 长之气。由于夏天中午 气温特别高,而晚上睡 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 睡,以恢复底劳,保持 充沛的精力。
夏月暑热湿盛,宜防暴晒,也不能只图一时 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 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时亦不可让 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亦要注意室 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在树荫下、水亭中、过 道里、凉台上乘凉的时间不宜太长,夏夜室 外乘凉归寝不可太晚。
具体保健预防方法,大致可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a、扶正培本,增强抗病能力
常用药物为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每周可 服用3天,隔日服用,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 六味地黄丸。 b.注意节气前后的调养 肝病应在惊蛰、春分等节气前后l周左右时间 内,服用对症药物(具体药物可遵医嘱)。 c.冬病夏治与春病冬治 哮喘病患者,内服药,以温肾壮阳为主,如: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外敷药可用白芥子、 细辛、生姜等捣汁调糊,贴于穴位之上。

中医养生课件ppt

中医养生课件ppt
运动适度
运动要适度,不过度疲劳,避免身体受伤 。
持之以恒
运动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锻炼,以保持 身体健康。
配合呼吸
运动时注意呼吸配合,以增强内脏器官的 功能。
药物养生
01 药食结合
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中药材 ,如枸杞、当归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03 辨证施治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药物,以达到养生
中医养生案例:生活中的养生实践
总结词
生活中的养生实践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 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养生实践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在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食疗”,即通过合理搭配食物 来达到滋养身体的目的。例如,冬天可以多吃一些温 热的食物来保暖身体,如羊肉、生姜等;夏天则可以 多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来消暑,如绿豆、苦瓜等。此外 ,中医还强调“药食同源”,认为有些食物可以作为 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红枣可以补血、黄芪可以补 气等。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
多喝水,多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可采用姜汤、葱 白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 进行治疗。
失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睡前过度兴奋。可采用 中药泡脚、按摩等方式促 进睡眠。
糖尿病
控制饮食,避免高糖和高 脂肪食物。可采用中药茶 饮、瑜伽等调理身体的方 法辅助治疗。
05
中医养生的研究与发展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01 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 动静结合、审因施养等。
02 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调理、运动 锻炼、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
03 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中医养生有不同的推荐方 法,如老年人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养生 ,慢性病患者可采用中药药膳调理等。

中医养生讲座ppt课件

中医养生讲座ppt课件
中医养生讲座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中医养生的实践与体验 • 中医养生的科学研究与评价 • 中医养生的建议与展望
01
中医养生概述
什么是中医养生?
01
02
03
定义
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 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 进行科学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进展
文献研究
临床试验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和 分析,探讨中医养生的理论和实践。
设计和实施严谨的临床试验,以验证中医 养生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
系统评价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挖掘中医养生方法的规律和特点。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对中医养 生方法相对优势和劣势的全面了解。
案例三
王先生运用针灸疗法,缓解了慢性 腰痛。
个人中医养生的体验分享
体验一
通过学习中医知识,我学会了如 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

体验二
我尝试了一种名为“五禽戏”的 中医健身方法,感觉身体更加灵
活和健康。
体验三
学习了中医的按摩技巧后,我经 常给自己和家人进行保健按摩,
效果很好。
中医养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的方式,吸附在身体特定部 位,形成负压吸引,促进气血流通和 排出体内湿气。
艾灸疗法
通过点燃艾条熏烤身体穴位,以达到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养生保健效果 。
03
中医养生的实践与体验
中医养生的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张先生通过中医养生,成功逆转 糖尿病病情。
案例二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3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概述 ◎方法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 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 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 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 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 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 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 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
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 饮酒,会使心肌 变性,失去正常 的弹力,加重心 脏的负担。同时, 老人多饮酒,还 易导致肝硬化。
不贪咸
老年人摄入的 钠盐量太多, 容易引发高血 压、中风、心 脏病及肾脏衰 弱。
不贪甜
老人过多食甜 食,会造成功 能紊乱,引起 肥胖症、糖尿 病、脱发等, 不利于身心保 健。
不贪迟
不贪热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 生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 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 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Title Text Here
中 章

医 养 生 文 字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二
文本一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三

中医养生讲课课件ppt

中医养生讲课课件ppt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
修 身
度激动、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的影响。

适当进行旅游、音乐、
控 制
书画等休闲娱乐活动,

放松身心。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道德
社 交
品质,保持宽容、乐观

的心态。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
休 闲
亲友交流,分享彼此的

喜怒哀乐。

药物养生
总结词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或 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调理身体,预 防疾病,延年益寿。
对于胃痛,中医建议采用暖胃 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如喝温开 水或用暖水袋敷胃部。同时,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度劳累 也是预防胃痛的关键。
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方案
儿童
儿童的中医养生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和增强免疫力。建议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 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此外,适当的户外活动和充足的睡眠也是儿童 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养生之 本,应合理搭配食物, 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的 食物。同时,保持适当 的饥饿感,避免暴饮暴 食。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建议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太极拳、散步等 。但需注意不要过度劳 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
伤。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精神状态对身 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同时,通过读书、音乐 等方式陶冶情操,增强
心理素质。
起居调理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 通,保持室内干燥和清 洁卫生。在季节交替时 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 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的ppt课件

中医养生的ppt课件

综合调养
总结词
结合多种养生方法,全面调理身体
详细描述
结合多种养生方法,全面调理身体
03
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
食物的性味与养生
总结词
食物的性味是指食物的性质和味道,中医认 为食物的性味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详细描述
食物的性味包括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 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不同性质和 味道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如温性食物能 够温中散寒,寒凉性食物能够清热泻火,甘 味食物能够补益气血,酸味食物能够收敛固 涩等。根据不同体质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食物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顺应自然
总结词
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根据四季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例如,春天是生发的季节, 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夏天是炎热的季节,应多喝水和清淡的食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应多吃滋 阴润肺的食物;冬天是寒冷的季节,应多吃温热的食物来保暖。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
诊断方法的结合
中医和现代医学在诊断方法上可 以相互补充,如中医的望闻问切 与西医的仪器检查相结合,可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治疗方法的结合
中医和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也可以 相互借鉴,如中药与西药、针灸 与手术等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 的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对于健康至关重要。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 调节等多种手段,可以达到调和阴阳、气血流畅、脏腑协调的状态,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养生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医养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 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行 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
藏象理论
五脏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五脏主藏精气,六 腑主传化物。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输布和代 谢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汤等。
咳嗽
中医通过润肺、清肺、温肺等方式 治疗咳嗽,如用杏仁、款冬花、紫 苑等中药材。
腹泻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 通过健脾、止泻等方法治疗腹泻, 如用白术、茯苓等中药材。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
失眠
失眠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 中医通过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 失眠,如用酸枣仁、远志等中药
材。
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应用
结合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差 异,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 求的提高,两者逐渐走向结合。
应用
中医养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预防保健、 康复治疗、心理调节等方面。与现代医学结 合后,中医养生在临床治疗、疾病预防和健
康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THANK YOU
体质调理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这些方法 旨在帮助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
饮食养生
01
02
03
04
饮食有节
节制饮食,不过饱也不过饥, 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少吃油
腻食物。
多样化饮食
饮食应多样化,搭配合理,包 括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蛋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 ,如足三里、三阴交等。
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季节性
不同季节养生方法不同,如夏季不宜过度贪 凉,冬季不宜过度进补。
禁忌事项
避免食用有害食物,如生冷、辛辣等刺激性 食品,以及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
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长期坚持,不 可过度追求短期效果。
注意个体差异
的效果。
量力而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
动和损伤。
精神养生
01
02
03
04
修身养性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保持 心情愉悦、乐观向上,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调节情志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倾 诉、放松等方式释放压力,保
持心理平衡。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调节情绪和保持身心健康。
脏腑理论
总结词
脏腑理论是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有多个脏腑器官,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通过调理脏腑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根据脏腑理论,人体的脏腑器官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通过调理脏 腑的功能,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经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总结词
经络理论是中医养生的特色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十二条正经和奇 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系统是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VS
详细描述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 行的通道,也是传递信息、调节生理功能 的系统。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治 疗方法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 血运行和生理功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疾病 的效果。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阳呢? 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 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 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 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 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 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 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PPT课件

三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
中医有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又有春天保肝,夏天养心,秋季护肺, 冬天补肾。学会四季自我保健至关重要。
夏季养心大穴——阴陵泉、百会、 印堂。夏季坚持每天按揉阴陵泉、百会 和印堂3-5分钟,把阳气提上来,您就 可以心怀清凉,安然度夏。
穴位按摩—阴陵泉
阴陵泉:可以健脾利湿,坚持每天按揉此穴3分钟, 可以保持整个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还可以把多余的 湿去掉。
水参与人体内所有生理生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营养的输送、血液的循环、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 节,每一个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如果缺水,体内各种生理活动 无法进行。充足的水分加上好的水质,可使身体健康,更有活力。
最佳饮水时间
1、每天在清晨起床后(最佳补水时间) 2、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 3、晚上就寝前(睡前半小时饮水,降低尿浓度防止结石) 4、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骨骼:健走相当于对骨骼施以重量训练,对抗骨质疏松。
(四)睡眠和健康
睡眠的重要性
(一)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生命所必 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研究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 会减弱。所以,俗话说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是有道理的。 (三)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认为睡“子时(23-1点)”可以养精 蓄锐,而睡“午时( 11-13点)”则可以顺应阴阳的转换。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 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阴陵泉
穴位按摩—百会穴
百会: 可以大大提升人体的阳气,让 人神清目爽,每天在百会穴上按揉3分钟。

中医养生课件ppt

中医养生课件ppt

深入理解中医养生理念
01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养生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意识到养生
的重要性。
掌握实用养生方法
02
课程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养生方法,如食疗方案、运动技巧等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03
学习后我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
关注身体。
鼓励大家积极实践所学知识
持之以恒,付诸实践
脏腑经络在养生中应用
根据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养生 方法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达到防病治病、延年 益寿的目的。
例如,按摩相关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针灸疗法可 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平衡;食疗可以根据不同脏 腑的特性选择相应的食物来补益或调理脏腑功能等。
03
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才能取得理 想效果。
与家人朋友分享
将所学到的中医养生知识与家人朋友分享,共同提高健康水平。
不断学习与探索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掌握养 生之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兴趣爱好
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书法等,以 陶冶情操,舒缓压力。
社交互动
与他人交流、倾诉,共同分担压力,寻求支 持和帮助。
运动锻炼
参加适度的运动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 以调和气血,缓解压力。
培养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知足常乐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珍 惜当下,不盲目追求物质 享受。
积极进取
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勇于面对挑战,努力实 现自我价值。
特点
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共养、阴阳 平衡、因人而异等原则,注重整 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气行经络,由肺所主
❖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 气行血行,气滞血瘀
❖ 以气行血,以血养气
.
44
养颜秘方
茶饮: ❖ 鲜姜500g、大枣250g、食盐100g、 甘草150g、
丁香、沉香各25g、茴香200g
捣碎调匀,开水冲饮,每天三杯
.
45
养颜秘方
润肤红颜酒: ❖ 白酒1500毫升、核桃仁60克、红枣60克、
.
3
.
4
.
5
.
6
.
7
中医对于健康的观点
中医认为:一个人有病没病,自己的感 觉是非常准确的。人得病,是身体和精 神的双向选择,而病是否能治好,实际 上也是身体和精神的双向选择。
健康是人体与精神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
8
对疾病的思考
一种疾病对应着一种思想,如果说一种 水可以养一种鱼,如果鱼死了,通常是水的 问题,证明这种鱼不适合在这种水里生长。
.
17
.
18
人体生命日节律
23—01胆经当值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少阳主枢,交通阴阳
.
19
胆经病症
❖ 口苦 ❖ 善叹息 ❖ 心胁痛不能转侧 ❖ 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 头两侧痛
食养:冬瓜
.
20
人体生命日节律
01—03肝经当值
肝主谋虑 主藏血(卧则血归于肝)
.
21
肝经病症
❖ 两胁下痛,引少腹 ❖ 令人善怒 ❖ 目无所见 ❖ 腰痛不可俯仰 ❖ 丈夫疝萎,妇人少腹肿 ❖ 嗌干、口干、口苦
.
31
心经病症
心病与肺、脾、肝、肾、心包皆有关 ❖ 肺:喘渴、烦心胸满、血栓、心梗 ❖ 肝:血栓 ❖ 脾:心慌、心梗 ❖ 肾:心缓、心梗
食养:芝麻、枸杞、胡萝卜
.
32
人体生命日节律
13—15小肠经当值
小肠主吸收 主变化
.
33
小肠经病症
❖ 蝴蝶斑 ❖ 嗌痛颔肿不可以顾 ❖ 腹若垂囊 ❖ 耳聋 ❖ 眼睛黄脸颊肿胀
食养:橙子. 、圣女果、柠檬
40
人体生命日节律
21—23三焦经当值
三焦主枢纽 调合内外 宣上导下
.
41
三焦经病症
❖ 耳鸣 ❖ 咽喉肿痛 ❖ 汗出不止 ❖ 目悦眦痛
食养:五谷、猕猴桃、葡萄、石榴
.
42
脏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43
脏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脏为阴,藏精
❖ 腑为阳,行气
❖ 血行脉管,由心所主
❖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 生命的质量——长生久视 ❖ 养生——让生命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
15
养生的四个方面
❖ 养性情 ——止怒莫若诗、止忧莫若乐
❖ 养睡眠 ——养成睡子午觉的好习惯
❖ 养居所 ——室大多阴(多阴厥)、台高多阳(多阳萎)
❖ 养房事 ——阴阳和谐
.
16
养生的要点
❖ 健康靠自己 ❖ 养生不是吃补药 ❖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因天之序
食养:菜椒、绿豆、. 西兰花
22
人体生命日节律
03—05肺经当值
肺为帝王师 肺主一身之气
.
23
肺经病症
较浅时表现的经脉上 ❖ 肺胀满 ❖ 嘭嘭而咳 ❖ 缺盆中痛 病症往脏腑发展 ❖ 上气喘喝 ❖ 烦心胸满 ❖ 掌中热
食养:银耳、百. 合、白莲、白萝卜 24
人体生命日节律
05—07大肠经当值
主津所生病者 通调水道
养生美容大课堂
.
1
.
2
认识一下你自己?
❖ 你漂亮吗? ❖ 你喜欢漂亮吗? ❖ 你喜欢你自己吗? ❖ 你喜欢你自己的身体吗? ❖ 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吗? ❖ 你关心自己的健康吗? ❖ 你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吗? ❖ 你喜欢自己漂亮多一些还是健康多一些? ❖ 你为自己的健康美丽做了些什么?
❖ …………
改变环境就等于消除了疾病,所以水是 关键,思想是关键、源头。
.
9
是该关注健康还是疾病?
提起那些使人绝望的疾病,谁 该得,谁又不该得呢?恐怕很多人 会有这样的宿命观:今天是自己的 朋友、亲人、同事,也许哪一天是 自己也说不定呢?
.
10
千万别被亚健康得逞!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期
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 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胃 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 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 座立不安、心烦气躁等等……
.
25
大肠经病症
❖ 下齿痛 ❖ 脖子粗 ❖ 两臂痛麻 ❖ 便秘(热)或便溏(寒)
食养:黄芪、熟食白萝卜
.
26
人体生命日节律
07—09胃经当值
水谷皆入于胃 胃主血
.
27
胃经病症
❖ 洒洒振寒 ❖ 善伸数欠 ❖ 口歪唇胗 ❖ 颜黑、经血倒流 ❖ 牙痛喉痹 ❖ 水肿 ❖ 膝膑肿痛 ❖ 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 精神狂燥或忧郁
杏仁20克、酥油30克、当归30克、蜂蜜30
半月后去渣留汁,每晚睡前饮一小杯
.
46
养心润肺
❖ 百合黑枣芝麻炖猪心汤 ❖ 百合花生炖猪肺汤 ❖ 木耳红枣双豆粥
.
47
健脾养胃
❖ 小米粥 ❖ 莲子猪肚 ❖ 山药茯苓包子 ❖ 山药薏仁(芡实)粥
.
37
肾经病症
❖ 饥不欲食 ❖ 面如漆柴 ❖ 咳唾则有血 ❖ 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 精神恍惚 ❖ 口热舌干、心痛 ❖ 痿厥嗜卧 ❖ 但欲寐 ❖ 足下热而痛
食养:黑豆、. 黑芝麻、黑米、黑当值
心包代君受过 主疏通气机
.
39
心包经病症
❖ 手心热 ❖ 手心出汗 ❖ 臂肘挛急 ❖ 腋肿 ❖ 心憺憺大动 ❖ 面赤目黄 ❖ 嘻笑不休
食养:小米. 、麦面、土豆、蕃薯 28
人体生命日节律
09—11脾经当值
脾知周 脾主一身肌肉 脾统血
.
29
脾经病症
❖ 舌不灵活
❖ 食则呕
❖ 胃脘痛
❖ 腹胀善噫
❖ 身体皆重
❖ 心下急痛
❖ 大便粘滞
❖ 大腿肿胀、大脚趾痛
食养:山药、薏仁、芡实、花菜
.
30
人体生命日节律
11—13心经当值
心主血脉 心主神明 心主喜乐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11
检验结果正常≠健康
.
12
女人你该如何爱自己?
许多人 不是死于疾病, 而是死于无知。
所以预防胜于治疗。
聪明的女人投资健康
.
13
美容的根本是保养身体内部
❖ 排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 养血——女人养颜贵在养血 女人养血贵在调经 女人调经贵在强肾
❖ 补能量——养足三脉七轮之灵热
.
14
中医使生命长生
食养:粉条、红椒
.
34
人体生命日节律
15-17膀胱经当值
膀胱主气化 津液藏焉
.
35
膀胱经病症
❖ 冲头痛 ❖ 目似脱 ❖ 项似拔 ❖ 腰酸、背痛、腿抽筋 ❖ 痔疮、女子宫痈 ❖ 癫狂症 ❖ 小趾不用
食养:西瓜. 、白瓜、冬瓜
36
人体生命日节律
17—19肾经当值
肾是心的护佑 藏精纳气 主骨生髓 肾精能创造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