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共29页文档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28页文档资料
威海卫
福州船政局 •筹划海防
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福州 福州船政局 福建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
南洋海军
从 1862年起 ,清政府聘用英法两国教官 ,
购置洋枪洋炮,训练洋枪队。后来.用
洋枪洋炮装备、用洋操训练的湘军 和淮
军逐取代 了
、旧式 的
八旗兵和绿营兵。
李
鸿章说 “中国欲 自强 。
则
莫如学习外 国利器 ,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 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 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 面。
具体分析
一、 首先,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作 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对立面出现的,他的 首要目的是压制农民起义,也就是阻碍 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 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欲学 习外 国利 器 ,
则莫如觅制器 之器。”
这 反 映 了 洋 务派 的共 同看法 。
从安庆内军械 所开始 ,洋务派先后创办
了19个军事工厂 ,产品全部由政府调拨 军队使用 ,大大改善了军队装备,提高
了国防能力。1874年粉碎 日本侵略台湾, 1877年左宗棠粉碎俄、英侵略者利用阿 古柏分割中国的野心 ,洋枪洋炮都在
“制器”为中心。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 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 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李鸿章
•军事工业 特点
1、兴办: 政府
旅顺
2、产品: 武装军队 3、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
北洋海军
4、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
晚清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
民用工业的兴起
1 2 3
汉阳铁厂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汉阳铁厂,主 要生产钢铁、铁轨和民用机械等,是中国近代钢 铁工业的开端。
轮船招商局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经营 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为中国近代民用运输业的 先驱。
上海织布局
1878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上海织布局,生产 棉布、丝绸和呢绒等纺织品,成为中国近代纺织 工业的代表。
洋务运动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实力,维护了国家
安全。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救亡图存,政府积极引进西 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当代中国也应该坚持改 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
洋务派与民间资本的结合
官督商办
洋务派采用“官督商办”模式,将部分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交由民间商人经营,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
官商合办
洋务派还采用“官商合办”模式,将部分企业与民间商人合作经营,以进一步扩大工业规模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 。
03 民族工业的崛起
民族工业的起源
晚清时期,中国开始逐渐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洋 务运动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历史事件。
05 晚清洋务运动与 民族工业的历史 意义
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 业,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中国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 道路。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洋务派也积极发展民用工业, 包括纺织、煤炭、钢铁等产业 ,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31页PPT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具体 表现
创办近代工业是洋务运动的核心内容
筹建新式陆海军
1888年北洋海军在威海卫刘公岛成立
——近代海军舰队
新式清兵训练
创办新式学堂
——近代教育兴起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计划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类别 外语
1880
1885 1876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军事
科技
京师同文馆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图2 湖北织布局
图3 北洋海军战舰
1.图1、图2分别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什么企业?这些洋务 企业属于近代工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895年甲午战争中 采用机器生产,使用雇佣工人。 2.洋务企业有哪些特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封建性;资本主义性质。 3.结合图1-3的洋务派的行动,他们真正实现富国强兵的 目的了吗?为什么?
左宗棠
张上被称作什么派别?
2.他们主张什么?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他们的主张在行动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二、“自强”与“求富”
前期(19世纪60年代) 后期(19世纪70— 90年代)
口号
“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筹建新式 行动 陆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课程标准]
①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 和局限性。 ②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 工业的曲折发展。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优质课件(共29张PPT)
什么是洋务运动?
什么叫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以富国 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来学习西方先进 技术的自救运动,称为“洋务运动” ,这些官 员被称为洋务派。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洋务运动的兴起的背景:
内忧
太平天国运动
问题:从三张 历史图片中反 映出当时清政 府面临着什么 问题?
4《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
近代的清王朝,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 平天国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 实,清朝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呢?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 提出问题;③能够积极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与疑点。
目标2:知道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前期后期的口号。(重点)
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创办民用工业
主 要 → 企 业
民用工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汉 阳 铁 厂 湖北织布局
创办人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口 号→ 求富
轮船招商局
19世纪70—90年代,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1872 举办者 李鸿章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上海)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武昌)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1865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 个军事工业 当时规模最大的近 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 (上海)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1866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厂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
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
”¹结论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
”所以,从91世纪07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
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
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
.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
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 9世纪7 0年代开结束: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 9世纪7 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
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曾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
”¹结论是: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
”所以,从91世纪07 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
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
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
.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
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 9 世纪7 0年代开结束: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 9 世纪7 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
第4课 洋务运动民办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 统治的开明官员。`
恭亲王奕 (中央)
曾国藩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道光帝第六子。 1861年,奕与慈禧勾结, 发动政变。之后,奕 为议 政王,总揽清政府内政外交。
特点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中国近代第一 家轮船公司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1878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 个近代化钢铁 工业
返回
返回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小资料1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 用 工 业
旗袍美女/qipaomeinu/旗袍大全
anj663ezo
国家使用
国家使用、获取利润
政府调拨
封建管理 封建性近代企业
多种渠道 近代色彩
带有资本主义性 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
1、创办新式海军;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1902 年并入京 师大学堂 (后者于 1912 年更名为 北京大学)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山东威海市刘公岛)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共张讲课文档
6、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辱侮,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
人之利的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十二页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阅读课文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举办人、时间、主要分布地、主要分布产业、 主要工业门类、代表性企业等。
2、西方国家是在思想解放、制度变革的条件下发展近代工业的,因而能真正促进国
家的发展;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却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没有触动 既有政治制度和解放人们地思想。
3、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 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是洋务运 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4、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探究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第十一页
1、李鸿章的言论说明他对西方的认识十分片面,此时,西方国家,已完 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开展,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迈入 工业文明时代,先后开始或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比封建制度更先进的资 本主义制度,开展了启蒙运动,近代科学诞生并发展。这些都告诉我们,此是西 方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在中国之上,李鸿章所言“独火器万不能及 ”的看法是错误的。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共张 PPT
第一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
下82洋务运动与近代
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
共22张PPT
第二页
洋务运动的兴起
回顾与思考: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面临怎 样的内外形势?
2.面对严峻的形势,当时比较开明的 清朝官员会有什么样的主张?
4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
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
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进步性:一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洋务运动正在进行 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实行雇佣劳动 主要成分:民间资本家 口号:实业救国
张謇(1853—1926)
•企业获利丰厚
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本国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外国侵略者的技术封锁和产品挤压 ②本国政策的限制、地方官吏的勒索
课堂小 结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办的部分民办企业:
时间 创办者 地点
工厂
1866 方举赞 上海 发昌机器厂
主营业务 主要生产轮 船修配零件
所产丝线品质精 1873 陈启沅 佛山 继昌隆缫丝厂
美,行销国外
开始用机器生产 1878 朱其昂 天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
面粉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崛起
动脑筋
想一想:这些民办企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呢?
提示:①上海、佛山都属于沿海城市。 ②结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民办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 员都要仰仗国外。
③便利的交通是工业生产的保障。
•东南实业领袖
•一生创办包括大生纱厂在内 的20多家企业 •建成了一个以棉纺工业为中 心,规模庞大、门类较为齐全 的资本集团
第4课 洋务运动与民用工业 (课件)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上海) 曾国藩
1866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江南制造总局
兴办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后期 19世纪70—90年代,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边,以弭后患。然治其标必先练兵。
——奕䜣:《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1861)
洋人的枪炮威严,器械严明,
队伍雄整,吾应虚心忍辱向他
们学习,学洋枪洋炮,学火轮
船。
曾国藩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
恭亲王
曾国藩 1811~1872 李鸿章 1823~1901 左宗棠 1812~1885 张之洞 1837~1909
名称: 京师同文馆
所属类型: 新式学堂 创办者: 洋务派
地位: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以培养外语翻译和 外交人才为宗旨
1936年,晚清“留美幼童”最后一次聚 1872 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 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 • 1890 年,部分留美学生的聚会 1905 年,部分留美学生的聚会合影 会时的合影 1872 年,抵达旧金山的部分留学幼童合影
合影
清政府在甲
午战争中惨
败,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标志)
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没有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三、民办工业的艰难起步
陈启沅(约1825---1905
年),广东南海人,是个博多
才的农村知识分子。他曾经到
南洋一带经商,成为富有的商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
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曾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
”¹结论是: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
”所以,从91世纪07 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
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
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
.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
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 9 世纪7 0年代开结束: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 9 世纪7 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PPTppt文档
——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 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对外来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 用,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对日后发展大有帮助
——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
研读史料,探讨败因
洋我务办派了举一办辈民子用事企,业练有兵的也被,洋商兼 并海,军如也开,平都煤是矿纸;糊有的的老因被外国侵 略虎者…直…接不占过领勉而强停涂办饰,,如虚漠有河金矿; 有其的表亏。损累累,难以为继,如轮船 招—商—局纪;录有片的《因走经向营共不和善》而被迫停 办,如兰州织呢局。——摘自龚书 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 展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下册82洋务 运动与近代民族工 业的发展26张PPT
洋务运动与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阅读梳理,了解概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 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国利器。
——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 总理衙门原函》( 1864年)
维
创办军事工业
护 清
自强
训练新式海陆军
朝
统
治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培养人才
各抒己见,分析影响
19世 纪60 年代
— 90年 代
奕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等
措施(学习西方)
维
创办军事工业
护 自强
清 朝
训练新式海陆军
统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治
培养人才
选择一项措施,分析推理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各抒己见,分析影响
人物评说,提升认识
《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件ppt文档
开始用机器生产 1878 朱其昂 天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
面粉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崛起
动脑筋
想一想:这些民办企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呢?
提示:①上海、佛山都属于沿海城市。 ②结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民办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 员都要仰仗国外。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清政府内
忧外患
洋
务
运
学习西方科技 动
维护统治
军用工业 民用工业
中国 近代 工业 起步
洋务 企业 诱导
外企 刺激
新课讲 授
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一切涉外事务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 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的开明官员。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第五章 洋务运动及中国民族工业兴起
第五章洋务运动及民族工业兴起第一节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好”的局面,这个“和好”是建立在共同对付他们的敌人——太平天国起义,共同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大大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
咸丰帝死帝上奏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
”曾国藩和李鸿章之流更是主张要“借夷师助剿”太平军。
咸丰帝死后他们大权在握,更是放手卖国,屈膝以媚外。
外国侵略者一方面认为暂时和好、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流相对来说是较满意的,认为可以通过支持这些人来逐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成为他们的驯服工具。
因而他们之间相互利用,帝国主义列强更是借机强化对华的侵略。
从政治方面来看,1861年—1862年间,英、法、美、俄在北京正式成立了公使馆,直接对清政府进行外交讹诈,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以加强他们对清政府的影响。
而清政府为外事宜,并兼管通商、海关、海防等事务。
这更加方便了帝国主义侵略分子对清政府施加影响。
如英国的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在1866年就向清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议略论》,建议清政府“内改政治,外笃友谊”。
他的内改政治主要是要清政府向列强借款,修铁路、办学校、开矿山、训练海陆军等,以满足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进行大量资本输出的要求。
“外笃友谊”主要是要清政府保证各列强在华的利益,并威胁到,如违反条约就会遭到列强干涉,“一国干预,诸国从之,试问将来中华天下,能一统自主,抑或不免分属诸邦。
”这篇《新议略陈内治、外交,各种利弊,反复申明,不无谈言微中。
”外国侵略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夺取了中国的海关权,并借此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英国人赫德长期控制着中国海关大权,并用高薪聘请了许多外国人,充任高级职员和各通商口岸的海关负责人,完全控制了海关的用人、行政大权,在全中国建立起了一套殖民地式的海关制度。